第二章 民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22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族源流
分类号: K280.34
页数: 73
页码: 15-87
摘要: 本章记述了自古代至1988年长春市各少数民族祖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少数民族乡镇村屯名、山水名和地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祖源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市的少数民族族源,因各族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不同,其渊源和所处地域亦各异,显示着各自的特殊性。满族源流最早最长,世居于松花江西岸(九台)者,大多属于女真纳殷部、辉发部、长白山部、乌拉部等的后裔,与永吉县满族源流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世居于双阳河(双阳)沿岸者,大多属于女真完延(颜)等部后裔,与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源流相关。其它地域的满族,大多是清康熙、乾隆两朝随八旗驻防、乌拉贡差、遣戍台站等,从各地迁徙入境而聚。蒙古族是清代世居民族,明末清初,长春市区及农安、德惠地域,本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自嘉庆五年(1800)设治长春厅后,游牧于开垦设治地域内的蒙古族人口,清廷谕令“蒙民(汉)分治”,因此,蒙古族虽身在长春府、农安县和德惠县境内,但不属于府县人口,仍归属于郭尔罗斯前旗档册。回族是康熙十八年(1679)以后从关内各省区迁入的。朝鲜族最早的人口,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从东北地区邻县迁入的。其他各族人口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公务调动、学生毕业分配、军人复员转业、企事业搬迁、人口自发流动等因,从四面八方迁入境内,落居各城镇村屯。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态势。1988年有4个民族乡34个少数民族村258个聚居屯社。大约遗留下65个以满语、17个以蒙古语命称的乡镇村屯名、山水名和地名。
  第一节 满族
  一、驻防八旗
  (一)乌拉城驻防协领:清乾隆五年(1740)置设,专城驻防。协领2员,佐领10员,骁骑校10员,防御8员,甲兵952名。协领署驻乌拉城(今永吉县乌拉街镇),隶属于吉林副都统。乌拉协领署与打牲乌拉总管署同城,但“各治其事,不相统属”。协领署官兵数额经常调整,光绪十五年(1889)统计,统辖八旗3459户23048人,其中壮丁3439人。光绪十七年(1891)统计,额设协领1员,佐领8员,防御4员,骁骑校8员,领催48员,甲兵652名,笔帖式2员,助教1员,匠役20名。八旗3597户15026人。旗地19329垧,官兵随缺地12136垧。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9日),奉旨裁撤协领署,但延续到民国初年方裁撤完毕。清末八旗3931户16119人。
  乌拉驻防协领,除统率驻防八旗兵之外,主要是管理乌拉区域及其周边的八旗事务,维护乌拉城周边的封禁。当时,协领以下的文武官吏和兵卒匠役及其家眷,除驻乌拉城及其周边村屯外,相当一部分散居在今九台市的莽卡、胡家、其塔木等处村屯,至今有些旗人后裔仍住居原地。据九台市杨世昌介绍,杨氏家族原系满洲尼玛察氏,汉姓杨,汉军正白旗,乾隆朝“随龙”而来,“始祖居吉”,前五世无从考察,六世兄弟三人,长兄祖居九台莽卡村,“派乌拉充差”。仲,居吉林乌拉(今吉林市)。季,派墨尔根(今嫩江市)充差。据九台市关成福介绍,关氏家族世居蒙古地方,“随龙”后,先居乌拉城的兰屯,蒙古正蓝旗,在协领署充差,后迁居今九台周家屯。该屯吴文财家亦是。九台市的小韩屯石姓、关姓两户,满洲正黄旗,隶属于乌拉协领,“弃军为民”,落居小韩屯。莽卡村佟姓,满洲正白旗,在协领署充差。据九台市石殿齐(60岁)、石文财(65岁)介绍,莽卡乡东哈什蚂屯石姓,满洲正黄旗,祖先在协领署充差。从盛京(今沈阳市)拨到乌拉,先住西哈什蚂屯,由于石姓一世祖苏从阿与内弟敖姓“有隙”,故迁居到东哈什蚂屯,当时东哈什蚂屯的满族关姓,迁居西哈什蚂屯。
  据《关东奇人》(杨子忱著)一书记载,九台市沐石河镇大孤家子村常宗荫家族,满洲正红旗,祖父常永山曾是骁骑校,父世职云骑尉,常宗荫自学绘画,是民国年间吉林省著名国画家。九台市六台屯张雅南家族,祖先在吉林鸟枪营充差,满洲正白旗,光绪二十三年(1897)笔帖式,二十五年(1899)吉林将军署文案主事,三十年(1904)推举为恩贡生,宣统二年(1910)吉林省议会议员。
  (二)围场卡伦:东北地区实行封禁后,康熙七年(1668)设置吉林西围场(亦称南荒围场),位于吉林城之西,今以磐石县为中心,跨磐石、桦甸、辉南、双阳、伊通等五县区域,方圆500余里。大致东起饮马河,西至伊通河,北至吉林柳条边的饮马河边台,南至桦甸县苏密沟,西南与盛京围场衔接。吉林将军署设“荒营”衙门管理围场事务,总理1员,行走章京1员,领催2员,外郎5员,管围章京2员,响导兵60名。嘉庆二年(1797)在围场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添设卡伦(即哨卡)11处,北面因有吉林柳条边、边门和边台,起到了监视行旅的作用,不设卡伦。每处卡伦派驻八旗官1员兵5名,常年驻守,每两个月轮换一次,官按月率兵入围巡视。卡伦兵主要职责是缉查旗人民人偷树、偷围猎和私垦围荒等事项。在11处卡伦中,在今双阳县境内有苏瓦延卡伦1处,今九台市境内有饮马河卡伦1处。后来以卡伦驻地为中心,逐渐形成人口聚落,成村成镇,今九台市卡伦镇就是一例,以“卡伦”名命称地名和聚落名。
  咸丰十一年(1861)开放围场边荒,同治三年(1864)废除伊巴丹等7处围场地,光绪七年(1881)基本上废除了吉林西围场。各处卡伦及驻防兵丁亦随之裁撤。今长春市郊区的乐山镇(1990年满族2022人)、大南乡(1990年满族1514人)、农林乡(1990年满族395人)、三道镇(1990年满族1103人)、新立城镇(1990年满族1308人)等五个乡镇,开发前是吉林西围场荒地,位于吉林柳条边南,即柳条边边里,开发后逐渐形成人口聚落,其中满族人口族源大多与开发吉林西围场的历史相关。
  (三)伊通边门防御:康熙九年(1670)宁古塔将军(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主持修筑吉林柳条边,康熙二十年(1681)完竣,设官驻防,柳条边墙经过今梨树、伊通、长春、九台、德惠、舒兰等6市县,全长690华里。柳条边墙既是封禁地域的界限标志,又是八旗与内蒙古札萨克旗居住区域界限,边墙以东称“边里”,是八旗人口聚居区域,今九台、双阳、长春南郊,尽在其中。边墙以西称“边外”,为郭尔罗斯蒙古旗游牧地,今德惠县大部、农安县全部、长春市区大部,尽在其中。边墙又是盛京与吉林两位将军辖境的分界线。
  吉林柳条边走向,北从今舒兰县法特哈边门起,入九台市的三台村,转向德惠县境,经朝阳乡新发屯、滴水湖、边沿、五台乡的姜家窝堡、兴档、老边屯等处,出德惠县入九台市的五台乡边台屯。三台至五台间,是九台市与德惠县的分界,边墙在德惠县延长约50余华里,边墙南侧称“边里”,属打牲乌拉衙门区域,今划归九台市行政区域。边墙北侧称“边外”,属于郭尔罗斯蒙古旗游牧地,今划归德惠县行政区域。沿此50余华里的边墙,虽未发现有旗人聚落,但台丁的足迹不曾间断,“修壕补边”差役不绝。
  柳条边从三台乡北套子屯入九台市,向北延伸,纵贯九台市行政区域,经三台乡、上河湾镇、六台乡、城子街镇、苇子沟乡、九台镇、放牛沟乡,从任家村的双顶子山西南屯出境,在九台市境内延长约180余华里,出九台市入长春市郊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兰家岗子屯,之后又临双阳县境,至泉眼乡岗子村后台屯南1华里许,经三道镇四合村山湾子屯转南,与双阳县岗子村以柳条边为界,后台屯是柳条边进入长春市郊的一座边台。之后走和平村西边屯、后祁家屯、秀水村的陈家口子屯、三道村的大稗子沟屯,转向偏西。过三道镇政府约1华里,到净月乡的小河屯、边沿子屯,过幸福乡的靠边吴屯,入新立城镇靠边孙屯、靠边王屯、邢家台、小南屯,至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出边门往西南,经乐山镇与永春乡交界处,向西南经乐山镇二道村五间房屯、红旗村王小店屯,出境入伊通县黄岭子乡保家村河西屯。在长春市郊区境内延长约80余华里。1985年长春市郊沿柳条边各屯有满族250余人。吉林柳条边在长春市境内总延长约340余华里。
  吉林柳条边沿边墙置设四门,自西南往东北有布尔图库苏巴尔罕门(亦称半拉山门)、赫尔苏门、伊通门、法特哈门。
  伊通边门在今长春市郊区,市南40华里处,伊通河西岸约1华里处,今乐山镇与永春乡交界处的东面,大南乡大南屯西北,边门并不与边墙衔接。今边门已淹没在新立城水库之中,遗址无存,仅存边门屯地名。康熙朝边门有门楼一座,门楼高、宽各6米,前后进深5米,皆砖木结构建筑,房脊两端及四角皆有兽形鸱吻。门楼上方正中悬匾额一方,楷书边门名,署以“吉林所属”四字。边门两侧建有耳房,一锁囚犯,一住巡差。
  伊通边门设五品防御1员,笔帖式1员(年俸36两),两缺从镶黄、正白两旗的骁骑校、披甲内挑选补放,俗称“文、武两章京”。领催1员,缺出(额)时从披甲中挑补。台总理领催1员(年俸24两),缺出时从台领催内挑补。台领催7员(年俸18两),缺出时从台丁内挑补。披甲20名,内中满洲兵16名,陈汉军兵4名,甲兵年俸24两,缺出时从本旗佐领下闲散内挑补。据光绪十七年(1891)报告,伊通边门两旗行差人丁480户6003口,驻防屯田地1456垧。这些旗人及其家眷,皆聚居在边门周边。
  在今伊通边门遗址区域内(原归市郊区大南乡省力村边门屯,今改归新立城水库管理局),尚有许多满族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清代守卫边门行差人丁的后裔或边台丁的后裔。如市郊乐山镇二道村五间房屯,满族人口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8.1%,建屯于康熙朝,首户谢姓满族,在柳条边南盖五间房,故名五间房屯。该户自称满洲正白旗,看守柳条边。五间房屯距伊通边门约1华里。据大南乡政府调查:“本乡满族系正白、镶黄二旗。原伊通边门林姓大户就是满洲镶黄旗,是迁入本乡最早的住户。”
  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圣祖玄烨巡视吉林,路过吉林柳条边时曾赋诗《柳条边望月》:“雨过高天霁晚虹,关山迢递月明中。春风寂寂吹杨柳,摇曳寒光度远空。”乾隆十九年(1754)清高宗弘历巡视吉林,途经吉林柳条边,赋诗《入伊通边门》:“部落行将遍,吉林望不遥。迎人山色近,碍路涨痕消。村墅经枫叶,边墙进柳条。初来原故土,所遇匪新招。瞻就心何切,勤劳意岂骄。省方逢大吉,宝墙报丰饶。”《柳条边》:“西接长城东属海,柳条结边画内外。不关扼塞守藩篱,更匪春筑劳民惫。取之不尽山木多,植楥因以限人过。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执役严谁何。譬之文囿七十里,围场岂止逾倍蓰。周防节制存古风,结绳示禁斯足矣。我来策马循边东,高可踰越疏可通。麋鹿往来外时获,其设还与不设同。意存制具细何有,前人之法后人守。金汤巩固万年清,讵系区区此树柳。”三首诗词对于了解吉林柳条边修筑的意义和沿边满洲八旗驻防原因等是很有价值的。
  (四)边台丁:吉林柳条边自老边辽宁省开原县威远堡边门为起点,自南向北延伸,除置设四个边门之外,还设立29个边台,各边台配备台丁,充做“补篱浚壑”的差役。每年二月、八月,“修壕补边”。清初,贬称边台丁是“边耗子”,俗称“边台人”。柳条边边台名,有的按序号称谓,有的按地名称谓。大多数边台不设在边墙上,大多设在边内侧。“台”是用土堆夯而垒出的高土台,圆形,无房。有的边台就地势堆垒在距边墙稍远的山岗或高地上。“台”早期又别称“军台”,虽具有了望的作用但不是军事哨所,有别于“烽火台”。台丁的家眷俱住居在边内。
  边台总数29个,隶属于四边门,但各门所属台数不等。由于四边门之间不等距,所以各边台之间亦不等距,大约各台之间的距离30华里左右。自南往北数起,布尔图库苏巴尔罕门辖上三台、下三台、门台、上二台、下二台、青阳堡台、十八家台。赫尔苏门辖四台、门台、二十家子台、十三家子台、五台、景家台、孙家台、邢家台。伊通门辖小河台、马头台、后台、二台、饮马河台、九台、八台、七台。法特哈门辖六台、五台、四台、三台、二台、头台。今孙家台及其之前的14座边台,皆不在长春市行政区域内,自邢家台开始至三台止计13个边台,分别在长春市郊区和九台市境内,二台和头台在舒兰县境内。
  邢家台:在邢家台屯,位于长春市郊区新立城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隶属于爱国村。先有边台后有聚落,乾隆朝建屯,1985年全屯84户277人,其中满族15人。
  小河台:位于长春市南关区净月镇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隶属于小河台村。该地因构筑边台,又有一条小河流过,故名。小河台屯附近是清代吉林府与伊通州行政区域分界处。
  马家头台:位于九台市放牛沟乡高台子屯附近。此地清朝和民国年间,属于双阳县行政区域,1934年设第五保,驻马头台村,辖马头台屯和后台屯。1943年6月,马头台村划归伪新京特别市辖。康熙二十年(1681)旗人石姓到此地充当台丁,开荒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后台:位于双阳县泉眼乡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隶属于岗子村。遗址在市郊与双阳县界边上。1985年后台屯752户3373人,其中满族389人。
  二台:又名马家二台,隶属于九台市放牛沟乡腰站村二台屯,“台”在黑林子村西,乡驻地西北2.5公里处。
  饮马河台:又名伊勒门台,又称头台。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9公里处,在饮马河台屯,隶属于九台市放牛沟乡荆家沟村。
  下九台:在九台镇内九台火车站南约1公里处。火车站早期称下九台站,建县前,九台镇铁道南归永吉县四区管辖,铁道北归德惠县七区管辖。
  八台:在九台市苇子沟乡腰八台屯附近,隶属于二林子村。先有边台,乾隆四十九年(1784)开发农业而形成聚落。
  七台:在九台市城子街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处,在七台屯,1985年七台村418户1962人,其中满族254人。
  六台:在九台市六台乡北7.5公里处的六台村。先有边台,乾隆二十年(1755)开发农业而形成聚落。
  五台:在九台市上河湾镇五台村五台大屯。构筑边台时即形成聚落,1985年全村1476人,其中满族370人。五台至三台间的柳条边,是九台市与德惠县分界线。
  四台:在九台市上河湾镇四台村,筑台时即形成聚落,1985年全村573户2500人,其中满族66人。
  三台:在九台市三台乡政府驻地北3.5公里处,边台址在三台村,先有边台,康熙三十五年(1696)开发农业即形成聚落。德惠县三台乡引松灌区拐弯处,有一段是九台市与德惠县交界处。
  边台丁归1员台总理领催、7员台领催统辖。吉林柳条边最初每门设台丁150人,合计四门600人。台丁缺出时,从台幼丁中挑补,无饷银。据《伊通县乡土志》载记,台丁是“由汉人入旗籍人充之,种地免征租赋”。这类旗人来自何处?据《奉天通志》记载:“台丁、站丁之南人,系康熙年间,平定逆藩吴三桂俘虏,编管盛京兵部,拨驻边台驿站,充当苦差。”据魏声禾的《鸡林旧闻录》一书记载:“康熙时,云南既平,凡附属吴三桂之滇人,悉配戍于尚阳堡……。既又为罗刹之乱,关外通设边台。饬,是等流人,分守各台,称台丁。其后,拨与地,令耕耘自给”,“故沿柳条边门,沿嫩江以北,俱有台丁踪迹”。据说“三藩”降卒,由云南拨来884户,“分布边台,守边挑壕”。台丁虽说是汉军旗,但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另据《清实录》记载,边台丁“除旗人家生奴仆”外,皆“系遣犯随来之子,及来历不明的民人”。流戍东北地区的人口,由于不入户籍,不载旗档,无从得知其分布和详数。吉林将军于嘉庆十八年(1813)报告,全境流戍者2749人(不含其家眷),其中包括落居长春境内各驿站、边台的流戍者。光绪十七年(1891)编定边台丁户,吉林柳条边四门边台合计4410户23048人。其中分布在布尔图库苏巴尔罕门1072户4275人,赫尔苏门1168户6517人,伊通门1199户5850人,法特哈门971户6406人。边台丁屯田,四门合计48341垧。根据光绪十七年(1891)边台丁人口增长估算,长春市境内13座边台丁口,到清末大约在2200余户1.1万余人左右。
  长春市郊区大南乡庄家油坊屯杨景和,汉军镶白旗,先祖杨杰是山东莱州府昌邑县杨家庄人,咸丰朝初年挑着两个孩子到大南后山上。当地是无人烟的草甸子,他搭盖窝堡,开荒占地,西到伊通河东到东山,南到后孤榆树戴家店一带,成为最早的“占山户”。后来子孙入旗,守卫伊通边门和附近的边台,所以当地人称老杨家为“边台杨”,其屯称杨家窝堡。到杨景和祖父时,分居到下河铺开荒。这种出身的台丁,别于“三藩”的降卒,在其它边台里也可能还有。
  (五)驿站丁:(1)苏瓦延驿站:康熙二十年(1681)铺设和开辟吉林至京师的驿道,全程1125.5公里,称西路驿道,隶属于吉林西路驿站监督。这条驿道以吉林乌拉城为起点,西行,到盛京将军境内的开原县,行程680华里。这条驿道是吉林通往盛京和京师的主要官道,亦称“御路”、“进本路”。沿路设许多驿站,各驿站设立官房、伙房、马厩、粮仓等设施,以及牧放驿马的草场等等。其中在今双阳县境内的驿站称苏瓦延站。苏瓦延站创设时间通说康熙二十年(1681),另一说正式建站于乾隆二年(1737)。站址在苏瓦延河(今双阳河)西岸,双阳镇苏瓦延街东端往南约200米处(老浴池东),遗址仍存但已成居民区。驿站额设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员,额设站丁37人。光绪十四年(1888)添8人,马45匹,牛45头。每名站丁拨给随缺地15.9垧,“以资差役津贴”。咸丰朝实有驿站地340.4垧,光绪二十四年(1898)实有地389.9垧,光绪三十二年(1906)驿站有丁口4022人。
  双阳镇满族人口的先祖,一部分是驿站丁后裔,据1982年统计满族1030人,占全县满族总数的5.3%。1988年街衢仍沿用苏瓦延名,原驿站牧放驿马场地,称放马岭屯,隶属于双阳河乡杜家村,1985年全屯满族25人。
  (2)登伊勒哲库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完成了吉林城至伯都讷城(今扶余县)之间驿道的铺设和开通,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式设置驿站,全程540华里,间设10个驿站。这条驿道是吉林通过伯都讷城,进入黑龙江将军境内的主要官道,渡嫩江与茂兴站联接。登伊(依)勒哲库谐音异写腾额尔哲库,俗名秀水甸子站。当时其地属伯都讷副都统辖理,今在榆树县西南秀水乡秀水村。驿站房于1970年拆除,遗址在今乡银行院内。驿站初额设站丁10人,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员。后添增站丁17人,光绪十四年(1888)又添增8人。最后定额站丁35人,牛35头,马35匹。光绪十五(1889)年站丁户2121口,光绪三十二年(1906)440户3080人,站丁随缺地7554垧。驿站房俗称官房子,砖木瓦结构,民宅式,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5间,分别用于粮仓、草仓、客房、伙房。站房南10米处马厩5间,南下坎水井1眼。站房毗连草甸子,地势北高南洼,形成弓字形街道。驿站之西为汉军旗人聚居地,驿站后面是贸易集市。据《吉林乡土志》记载,设驿站后,“居民渐集”,“站务殷繁,市面兴盛”。
  登伊勒哲库站是两路驿站交汇站,从本站分出一条驿道,北行80华里抵蒙古喀伦站,前往阿勒楚喀(今阿城县)。西行35华里抵盟温站,前行至伯都讷城。站丁“皆属三藩部下,隶籍汉军旗”。“充站丁名曰站人,脱籍随旗者曰旗人”。1985年秀水乡9个行政村49个自然屯,全乡5472户26701人,其中满族2520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9.4%。秀水村满族占全乡人口总数的23.7%。秀水屯是乡、村驻地屯,全屯59户2852人,其中满族496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17.4%。秀水村的满族主要聚居在秀水屯,屯居满族占全村满族的83.2%。
  (3)盟温站:又名蒙古站,是从吉林城出发中经伯都讷城,通往黑龙江境内驿道上的第五站,站南是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西接陶赖昭站。隶属于吉林北路驿站监督。康熙二十四年(1685)建站,额设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员,站丁25人。光绪十四年(1888)增添站丁5人,牛30头,马30匹,丁口1040人。站丁随缺地1915垧,后来增到2508垧。光绪三十二年(1906)丁口1667人。“盟温”系满语,译意土岗子。站房在今榆树县五棵树镇盟温站村庙东屯,遗址无存。
  榆树县五棵树镇1981年8134户38770人,其中满族1247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3.2%。满族主要分布在盟温站村,全村满族1218人,占全镇满族总数的97.7%。盟温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1946年名解放村,1983年更用今名,辖6个自然屯。盟温站设在村居委会住地即庙东屯,乾隆朝此地修建一座老爷庙,故名。全屯101户505人皆是满族。庙西屯240户1127人,其中满族182人。此外,尚有西马场屯,系驿站牧放驿马场地。东河南屯、西河南屯、西南山屯等,共有满族531人,占四屯人口总数的25.9%。
  (4)蒙古喀伦站:乾隆九年(1744)开辟伯都讷至三姓(今依兰县)之间的驿道,从登伊勒哲库站出发,首站即是蒙古喀伦,东北行80华里过牛头山,渡拉林河,达黑龙江境内多欢站。北行45华里到松花江渡口。额设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员,站丁10名后增5名,光绪四年(1878)增10名。光绪十四(1888)年合计站丁25人,牛25头,马25匹。光绪十五年(1889)丁口355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73户丁口325人,站丁随缺地673垧。蒙古喀伦站在今榆树县太安乡新站村,驿站当地俗称官房子,5间,民国时期改做磨房,1951年拆除,今遗址无存。现在通过新站的公路,是改造原驿道而成。
  太安乡新站村原是榆树县大岭村新站屯,1983年建新站村,辖6个自然屯,“新站之名系由蒙古喀伦站演变而来”,康熙朝开发。据村会计许文友(53岁)介绍,当时满族人口较多,1964年人口普查,张广真、张广禄、张广福三户恢复满族别;1974年人口普查,张广军、张广巷、张广智等几户恢复满族别;1982年人口普查,恢复满族别者60余户480余人,新站村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8.2%。据赵恒(62岁)介绍,新站村满族有“八大姓,即贾、张、吴、赵、马、班、史、程”,1985年贾、吴、张、赵四姓,仍住在新站村,史姓迁往鹤岗市,班姓迁往榆树县城发乡,马姓迁往本乡西龙村,程姓已绝传。贾吴两姓曾有宗谱,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毁无存。据吴庭汉介绍,本村满族多是山东、河南籍,“随龙”到此地充当“站人”,大约已有11代了,但皆不知隶属于何旗佐。
  驿站站丁出身大多数与边台台丁相同,设站之初,绝大多数是流戍人口,“随旗”者即汉军旗。康熙朝末年,“羁官”于辽东的王一元,写了如下见闻:“沿途看到了许多站丁,蓬头垢面,生活极苦,问及他们,都说原是吴三桂的部属,被发来塞外充当站丁苦役”,“逆藩家口充发关东者,络绎而来,数年始尽,皆发各庄头及站道当差”。清朝黑龙江官员宋小濂在《北徼纪游》一书中写到,问及伯都讷至瑷珲间的各驿道站丁,他们皆答曰:“当年吴藩被平定后,其余党被遣发,赴极边充当站丁。”据史料记载,吉林境内开辟驿道和创立驿站之初,额设站丁875名,站丁出身概源于此。光绪十四年(1888)添增站丁243名,其出身开始出现差异,有的是随旗户,有的则是民人。据1934年版的《榆树县事情》(日文版)一书记载,榆树县旗人1934年2230户,男性13500人、女性11800人,“大多属于编入旗籍的站丁”后裔,分布在松花江沿岸村屯。
  驿站丁的待遇,自嘉庆朝以后有重要变化,如嘉庆五年(1800)定,台丁站丁之子,“与陈汉军新汉军统编合字号,一体考试”。同治朝开始,“挑兵在营补甲,军前之功入汉军册档”,“遇有军缺随时调补”。这些政策性变动表明,台丁、站丁之子开始享受汉军旗政治待遇,那种“流戍”地位已经消失。在经济生活方面,自光绪十四年(1888)以后,每丁给牛马各一头(匹),准站丁盖草房一间、大门一间,房舍周围准筑土墙。伯都讷境内的官荒、围场荒,允许北路各驿站丁,“招佃试垦”,所得租金津贴给站丁。
  开辟驿道和建立驿站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和集镇的形成。驿站所在地既是驿路上的官设中转交通机关,同时,它又逐渐成为人口聚落的中心点。首先,站丁及其家眷成为早期的聚落人口,相继民人垦荒者前来落居,以驿站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与此同时,农商交易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有驿站之区,商民易聚,积久成市”。苏瓦延站发展为双阳镇建治双阳县,登伊勒哲库站成为秀水乡政府驻地,盟温站发展成为榆树县第二大镇五棵树镇。这些变化和进步,与当年旗人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
  (六)练军:同治六年(1867)奏议,编制吉林练军,剿办马贼。翌年开始在全省驻防八旗和西丹中,选练马步队千名,厥后递有增减。到光绪十七年(1891)练成3763员名。吉林练军自光绪十七年(1891)后,分布全省,其中驻双阳、九台(两地当时隶属于吉林府)、榆树(隶属于伯都讷厅)、农安、市郊境内者分布如下。
  驻苏瓦延站(今双阳镇):头起扎兰马队,统领诚明。委参领、委防御、委骁骑校、委官各1员,兵丹45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裁,组建扑盗队一营325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吉林五路巡防队,驻双阳境内者是右路的一个营。
  驻大安(今大南屯):长春市郊区大南乡,民国以前隶属于伊通县,清代地名大安。1959年4月划归市郊区。驻六起四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骁骑校各1员,兵丹25名。
  驻放牛沟:九台市放牛沟乡,驻六起扎兰马队。委防御、委官各1员,兵丹20名。
  驻其塔木:九台市其塔木镇,驻二起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骁骑校各1员,兵丹26名。
  驻孤榆树:同治七年(1868)练军马队驻孤榆树(今榆树县城)45名。光绪十七年(1891)调整,驻五起头扎兰马队,委营总、委防御、委骁骑校、委官各1员,委笔帖式2员,兵丹43名。
  驻八号:榆树县八号乡,驻三起头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骁骑校、委官各1员,兵丹35名。
  驻泗河:榆树县泗河镇,驻七起三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防御、委骁骑校各1员,兵丹35名。
  驻登依勒哲库:榆树县秀水乡,驻五起四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防御、委骁骑校,委官各1员,兵丹45名。
  驻五棵树:榆树县五棵树镇,驻二起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防御、委骁骑校各1员,兵丹28名。
  驻土桥子:榆树县土桥乡,驻七起四扎兰马队,委参领、委防御、委骁骑校、委官各1员,兵丹45名。
  驻农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骁骑校达青阿率马队50名驻扎。
  吉林将军境内的练军,经义和团运动和俄国军队入侵占领,基本上溃散,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后改编为各府县的扑盗营。
  二、打牲乌拉属八旗
  (一)打牲丁户:清朝政府设置在东北地区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国家亦是吉林将军境内的一个特殊机构,它不属于八旗驻防性质,更不在驻防八旗序列。初隶属于京师内务府,后改由吉林将军兼领。打牲乌拉总管所管辖地域及其活动范围,原是纳拉氏布占泰贝勒之地,降服努尔哈赤后,授其子孙编旗。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置于顺治初年,衙署在大乌拉城(今永吉县乌拉街镇),与乌拉协领衙门同城,但互不隶属,互不相涉。这个机构是专为皇朝采扑珍珠、鲟鳇、人参、蜂蜜、松子等土特产品(贡品)而特设,它拥有22个采集贡品的山场,拥有贡江、贡河64处。这些地域划入封禁地域,不准旗人、民人涉入。这些地域包括今永吉县中部、北部,舒兰县西部,榆树县南部,双阳县、蛟河县和五常县的小部分,九台市的东部。占地方圆约560华里。今九台市的其塔木镇(民国年间是永吉县第二区)、下九台(民国年间是永吉县第四区),皆在其范围之内。
  按当时二区四区的行政区划,共辖379村25533户。今其塔木、胡家、莽卡、三台、上河湾、城子街、沐石河、红石砬子、稗子沟、哈什蚂、山前槐、尤屯、塔库、博尔哈通、锦州屯、蜂蜜营、六台、前央、四台、七台、五台、老边、下九台、波泥河子、上九台、营城子、苇子沟、八台等乡、村、屯,皆属打牲之地。
  光绪十七年(1891)报告,打牲乌拉总管(正三品)1员,佐领2员,翼领8员,骁骑校15员,委骁骑校14员,委官14员,七品章京4员,仓官1员,教习1员,笔帖式9员,领催28名,采蜜领催3名,官庄领催1名。打牲丁中珠轩达110名,铺副138名,牲丁3993名,匠役6名,仵作3名,包衣7173户29708口。清朝末年统计,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统辖旗人43568口。
  正是由于今九台市的松花江西岸地域,清代属于打牲乌拉范围,其地各村屯世居的满族先祖,绝大多数隶属于该衙门,或为官或是打牲丁。据赵明学介绍:塔库村三家子屯赵家,世祖其家原系女真纳音部,降服努尔哈赤,康熙十年(1671)拨归满洲正蓝旗,第三世祖纳林委任打牲乌拉翼领,九世祖阿克当阿为翼领,十世祖德海为领催,凌海为珠轩达。赵家另一支派亦拨归该衙门,满洲镶白旗。该屯满族人口占47%。据赵嘉荣(61岁)介绍:祖先居长白山下今抚松县境内,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白旗,汉姓赵,先迁居乌拉城,后迁居今锣鼓屯。四世祖之次子五海为骁骑校,五世祖次子傅明为骁骑校。从第十世祖富春起改用汉姓。锣鼓屯50余户中赵姓满族占五分之四,皆属满洲镶白旗依尔根觉罗氏后裔,另五分之一虽然亦是赵姓,但编入满洲正白旗,与锦州屯赵姓是一族。锣鼓屯赵蕴德家是满洲正黄旗。周家村的赵泰忠家是满洲镶白旗。据周玉德(80岁)介绍:乾隆朝末从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到乌拉城,充当鳇鱼差,“随旗户”,编为汉军镶黄旗,后迁居松花江西岸自成聚落,取名周家屯。当时编旗的还有李、卢、张等姓家族,今周家村大韩屯的韩姓,亦是充鳇鱼差户,编入汉军镶黄旗。据吴振生(74岁)介绍:先祖系女真辉发部,“随龙”后,迁居韩家屯,后世又迁居谢家屯,编入满洲镶黄旗,二世祖出征因功赏家奴2名,子孙阵亡多名。九世祖次子六善为六品骁骑校,十世祖长子长荣充鳇鱼差,次子庆祥为笔帖式。据吴振生介绍:张庄子村陈海生家是“随旗户”,编入汉军旗。尤屯韩庆方家是“随旗户”,编入汉军旗。两姓皆是打牲丁户。据陈瑞春(60岁)介绍:先祖在盛京将军麾下充差,满洲镶红旗,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1685年3月19日)“赏给乌拉正白旗打牲丁,归旗当差”,在四家子占荒落户。嘉庆十五年八月十一日(1810年9月9日)归采珠镶红旗登额郡王管下,“传至八辈瑞山,入旗当差”,今居松江村四家子屯。据关喜山(83岁)介绍:先祖系女真纳音部,随努尔哈赤挖人参,编入蒙古镶蓝旗。先住乌拉城韩屯,后迁至石屯,充打牲差。据赵英林家谱记载,原系女真纳音部,依尔根觉罗氏,编入满洲正白旗。先祖因战功撤除包衣身份,拨给显新王府达希先佐领下充差,转编镶白旗。一世祖次子额奇布于顺治十四年(1657)拣放打牲乌拉六品翼领,居锣鼓屯,康熙十七年(1678)赏五品顶戴。小韩村石姓满族,满洲正黄旗,锡克特里氏。锡字切音石,冠汉字单姓石,今家族分七支,现有600余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小韩村,族中先后出10位神授“萨满”,如石清山、石清民等,还出一百多位“栽力”。东哈村的石殿发、石殿琦、石文才等皆是“栽力”,属满洲正黄旗。女真乌拉部布占泰战败后,布占泰之孙乌隆阿落居锦州屯,其余家族有的落居永吉县弓通村,有的落居莽卡村一带,其后裔已全部冠以汉字单姓赵。据石克特哈拉家谱记载,石姓家族祖居长白山、平矮山、辉岭等处地方,高祖倭力和库生三子,皆“从龙入关”后定居北京。三子吉巴库任职太仆寺总珠轩达,顺治三年(1646)因年老回乌拉落户。光绪十年(1884)纂修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作者来喜,出自石姓家族,当时,来喜是六品骁骑校,兼理印务处,管理采珠正黄旗事务。石姓后裔石光伟居长春市区。
  (二)官庄壮丁:康熙四十五年(1706)应总管穆克登之请,内务府决定设立五座官庄,名乌拉官庄,分布在尤家屯、张庄子屯、前其塔木屯、后其塔木屯、蜂蜜营屯,直隶于乌拉总管衙门。从50户采蜜户中,选出5人充庄头,挑选70人为壮丁。乾隆五十六年(1791)壮丁增加到140人。每座官庄设庄头1名,壮丁先是每庄14人,后28人,每丁拨给土地15垧,每庄给牛20头,承种官地,由官庄领催1员管理。每丁每年交谷43.2石,设仓收储,供官兵俸饷及荒年赈济口粮。
  乌拉官庄的壮丁皆是“随旗户”,据《吉林乡土志》记载,五官庄壮丁大多是“吴三桂后裔,曾拨此务农”,或拨入打牲乌拉地方充当苦差,编旗前其中有汉人也有回人。据其塔木镇《杨氏家谱》记载,清初,以军功拨旗籍,后来“遭参罔奏从逆……谪于乌拉应蜜差”,不久拨入五官屯,屯田。杨家原籍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谪戍乌拉城,后迁徙其塔木地方。蜂蜜营村的段、唐、于、张四姓,皆是“三藩”降卒,流戍后定居,被编入五官庄。
  三、随旗农户
  旗人“随龙”入关之初,给留守东北地区的八旗兵丁每人拨地30亩,谓之“份地”或“红册地”。后来随着战事减少和务农旗人的增多,红册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和增多。此外,还有多种称谓的旗地,如官庄地、台丁屯田地、站丁屯田地、官兵随缺地、公共马厂(场)地、祭田地、坟莹地、公田地、学田地、养赡地、津贴地等等。凡是有旗人聚落的地域,皆有旗地的分布。自乾隆九年(1744)奉旨,实施闲散京旗回乡计口授田政策后,吉林将军境内始有“京旗还屯”人口,红册地大幅度增多。由于吉林将军所属八旗官兵俸饷多年拮据,便大量拨发随缺地和屯田地,以“津贴生计”。又由于废除吉林和伯都讷两围场,更是大面积开发围场荒和官荒。在这种形势下,拥有旗地和直接务农的八旗人口,与日俱增。
  榆树县境内,从道光五年(1825)起,相继开发官荒,有的属于旗人自开自耕,有的属于旗人领垦,招佃民人耕耘。自垦或招垦皆属旗地,如东八里荒,在弓棚镇以西,道光五年(1825)招垦。原额42779垧,升科纳租为1032垧。属于津贴吉林将军所属38个驿站的官产,由总站关防处派员经征,每垧租5斗。民国元年裁站,变价原额地7517.16垧,升科纳租为2959.6垧。凉水泉子荒,在新立乡、光明乡、保寿乡一带,咸丰五年(1855)招垦,属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和乌拉协领衙门官兵津贴地,两衙门自行派员经征。原额27021垧,升科纳租为1714垧。民国元年(1912)变价,原额地27022.8垧,升科纳租为17150垧。法特驿贴地,位于县境西南与登伊勒哲库驿站地相连,原额36.9垧,升科纳租为250.2垧。五常驿站地,位于县境西南秀水村一带,原额16.9垧,升科纳租为4774.9垧。民乐田津站地,位于县境北部当时的北新村、孙家村一带河川地,原系伯都讷副都统办公津贴地,1918年变卖,原额555.62垧,纳租升科为71.3垧。吉林鸟枪营津贴地,位于泗河镇桦树村史家屯、于家乡于家村蒋家屯一带,原额5478.9垧,升科纳租595.7垧,1912年变卖。马厂地,位于五棵树镇内,属于八旗官牧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招垦,原额5236.3垧。
  榆树县五棵树镇一带,满族的先祖,除一部分来自康熙朝的驿站站丁外,另一部分则分别是“京旗还屯”人口和“随龙户”脱离军旅务农人口。当地对最早到来的旗人,有“三王四李一户董”之说。据当地户王继兴(70岁)介绍:我们王姓来自山东青州府安丘,汉军镶黄旗,到此地已经10代人了,是“开荒占草户”,王李董三姓与驿站户无关,不是站丁。庙东屯宋福安家是汉军正黄旗。那时,我们三姓“种地不交粮,养儿当兵,满汉不通婚”。
  秀水乡辖9个行政村49个自然屯,全乡满族人口的先祖,除一部分是驿站站丁外,则大多是“随龙户”脱离军旅而务农的人口,另有少部分是“京旗还屯”人口,主要分布在双庙村一带,1981年全村725户3623人,其中满族577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6%。其中于广福屯满族占25%,于家烧锅屯占24.6%。据调查,双庙村于姓原籍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人,乾隆八年(1743)于开基兄弟三人到该地“占草开荒”,以姓名命屯名即双庙村于开基屯,后又有于家烧锅屯。当地满族皆谓“随龙户”,只知属汉军旗但不知旗佐。于家有一段故事传说并形成了一种习俗:于家先祖从关内到关外,渡江(河)时,船到了江心旋转不进,于家便祷告苍天并许愿,每逢年节吃素,求佛祖保佑安全。定居后,于姓旗人在每年腊月三十晚上零点至年初一晚零点戒斋,年初二开斋,初一至初五挂家谱祭祖。
  秀水乡新田村与秀水村相邻,南临松花江,村辖6个自然屯,1981年全村455户2358人,其中满族43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8.4%。榆树底下屯满族25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0.4%。该屯满族人宋铎是到达该地的首户,据推算来此约有二百余年历史,全屯满族以刘、宋两姓居多。
  秀水乡苏家村与秀水村相邻,与大坡镇耿家村接壤。这个村人口原属秀水村,1948年从秀水村分出建苏家村。1981年全村616户3046人,其中满族47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5.6%。满族主要分布在七棵树屯,满族占全屯人口的58.4%。满族刘兆玉是到该地的首户,据刘兆甲(84岁)说,我们刘姓是旗人,祖籍山东兖州府东郃县,康熙年间到秀水,是“随龙户”,距今已经十代了,现在秀水屯有祖坟,大约第五代祖迁居耿家村西水芳沟屯。乾隆年间,住在秀水屯的是“三王四刘于半站”,即旗人以王刘于姓居多,而其中于姓大多是驿站人。据刘福海介绍:祖籍山西太原府洪洞县槐树底下屯人,“随龙”到秀水,今秀水村有祖坟,后迁徙到西水芳沟屯。
  大坡镇位于县城南30公里,辖8个村,1981年全镇6135户29720人,其中满族1036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3.5%。满族主要分布在耿家村675人,占全镇满族总人口的65.61%。耿家村满族主要聚居在西水芳沟屯,全屯80户382人皆是满族,以刘、耿、焦、金四姓居多。东水芳沟屯满族占全屯人口的62.8%。
  榆树县境内,光绪八年(1882)旗人1700户9700人,1934年2230户25300人,主要分布在五棵树镇、秀水乡、大坡乡、太安乡。1982年四乡满族5751人,占全县满族人口的73.9%,其中前三个乡的满族,占全县38个乡的68%,且三乡镇联成一片,与当时的伯都讷和舒兰相连接,成为满族活动的中心区域。
  农安县在有清一代,地处吉林柳条边西边外,属于郭尔罗斯蒙古草原,无驻防八旗和其它旗人机构,因此无旗人册档。落笔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农安乡土志》中写到:“旗户无”。民国十六年(1927)成书的《农安县志》(卷七)中记载,宣统元年(1909)有满族410人。何以出现如此多的旗人,如何分布等等,今尚无材料佐证。
  德惠县东南与九台市接壤,其地域建治前属于打牲乌拉衙门的采贡地。东北隔松花江与扶余和榆树两县为邻,设县前属于伯都讷围场地,西与西南则是蒙古游牧地。农田开发后的嘉庆五年(1800)设沐德乡和怀惠乡,隶属于长春厅。宣统二年四月(1910年5月24日)建置德惠县。德惠县境内的旗人,到了清朝末年始见记述,主要分布在德惠镇、朝阳乡和松江乡一带,基本上是从黑龙江省、九台、永吉等地迁入,形成散居状态。据王福君介绍,他的先祖是女真完颜部后裔,正蓝旗,汉姓王,祖父王兆魁,在清代黑龙江将军署下为官,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受俄国侵略军迫害,逃亡双城堡,后迁居东兴镇,1942年迁居德惠县城。松花江乡和朝阳乡的满族人口,与清代设立鳇鱼圈有关,该地一些满族先祖,是打牲乌拉的鳇鱼贡差丁后裔。
  黄(鳇)鱼圈,地名,又是打牲乌拉衙门在松花江采集鳇鱼的一种设施。今有一座《贡江碑》,屹立于德惠县朝阳乡朱家坨子屯东1华里处,第二松花江在这里分出一岔,名曰巴彦河(巴彦渚),长约5华里,又注入主江道。该地是榆树、舒兰、九台、德惠四县交界地方。清代,打牲乌拉衙门与该地域领有者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因用地、开荒、建鳇鱼圈等问题发生争议,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并奏明朝廷后,于光绪十三年(1887)四月,勒立石碑一座,世人称之《贡江碑》。石碑屹立的具体位置:德惠县城偏东南65公里,南距九台县三台乡12公里,隔江东距榆树县大坡乡15公里,隔江东南距舒兰县法特乡黄鱼村20公里。碑文刻记协商过程、鳇鱼圈占地范围、采扑鳇鱼、鲟鱼方法等内容(碑文载录于《长春市志·文物志》)。清顺治年间开始,定鲟、鳇为贡品,命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松花江、黑龙江采捕,呈贡朝廷。今流经德惠、农安、九台的松花江,是采扑贡鱼的主要河流,在德惠、农安沿江地方设施鱼圈,驻扎八旗,经理采捕和饲养事宜。打牲乌拉总管每年谷雨季节前,派委官3员、领催3员、打牲丁200余名,在松花江里捕捞,如捕得鲟或鳇,随时送鱼圈蓄养。到立夏季节,派值年五品翼领1员、委骁骑校2员,赴松花江来往梭巡,以防旗民人等偷捕贡鱼。五月下旬,总管亲自带领官弁兵丁百余人总查一次。到冬初,亲督官丁300余员名,将鲟鳇从鱼圈起出,浇水挂冰,呈贡鲟鳇12尾,另有鳟鱼18尾、各色杂鱼800余尾。派出骁骑校2员、委官2员、领催1员、珠轩达头目和铺副各2名,装载大车8辆走驿道进京师,呈交内务府,“以备元旦需用”。入贡之初,要求鳇鱼应在一至二丈长。到了道光朝,由于频捞过度,难以捕获,不再要求尺寸了。进贡额超过12尾,奖;缺尾额,罚。旗民人等私自捕捞者定欺君罪,处以刑罚。自光绪朝修建东清铁路和江桥后,鲟鳇绝迹,不得不停捕停贡。
  鱼圈:是蓄养已捕得的鲟鳇的地方,设在江道左近与江水相通的水港内,用长一丈余直径一尺许的圆木,围木栅而成。捕捞而得的贡鱼及时流放圈中,以防水浅受“薰热”之灾,防水大冲倒栅杆鱼顺流逃逸。圈内蓄水适度,鱼食充足。当时,设鱼圈有巴彦渚、龙泉渚、如意渚、长安渚、吉祥渚、吉兴渚等等。今能确切查明在吉林省的有龙泉渚:在松花江左岸,舒兰县法特乡黄鱼村,清代属吉林府界内。如意渚:在今榆树县大于乡毛家船口,俗称黄鱼圈,清代属伯都讷副都统境内(今扶余县)。巴彦渚:在松花江右岸,今德惠县松花江乡茶条岗村黄鱼圈屯,位于乡东偏北10公里处,清代郭尔罗斯前旗界内。此地建有捕鱼总营(又称鱼营)一所,派官值年看守,头目满语呼嘎尔塔(俗称千爷)。历年冬至以前,将进贡的鲟、鳇及各色呈贡鱼,一律运进鱼营挂冰,从此地鱼营出发送呈京师。德惠县菜园子乡菜园子村有一个自然屯,称小黄鱼圈屯,在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亦属圈养鳇鱼的地方。长安渚:在松花江右岸,今农安县黄鱼圈乡黄鱼圈村,在乡政府驻地北6.5公里处,清代属郭尔罗斯前旗界内。建有官房一所,派官值年看守。传说,光绪朝,马姓受命在此捕捞贡鱼。
  九台市东部地域松花江西岸一带地方,是满族聚居地,自清朝中叶以后,打牲衙门所属的官荒,开始逐步招垦,以八旗子弟为主要招垦对象,今莽卡、胡家、其塔木等乡镇的满族人口先祖,除系打牲衙门、乌拉衙门充差户外,皆属耕耘旗地的随旗户或“旗下人”。原是女真长白山部、纳音部、乌拉部,或“随龙”出征后返回故地,或“随龙”后迁居这一带,“开荒占草”。大约在康熙朝初叶即17世纪中叶前后,在这一带地方“建宅立屯”。莽卡村是女真乌拉部故地,顺治朝正白旗佟、杨、石三姓和汉军旗韩姓,到该地落居,史称“四大家”,其中以沙里巴杨姓的户数人口最多。乾隆三十五年(1770)前后,由于人口繁衍,聚居点分出前、腰、后莽卡屯,合计30余户。东哈村的关长达说,他家前十三世祖从长白山“随龙”当差,到乌拉街占荒,相继有石、郎两户前来开辟三个屯,据推算约在康熙朝初。松江村的赵忠连说,他家先祖那旗布禄从长白山到乌拉街,“建宅立屯”,命称锦州屯,据推算约在康熙朝初。赵殿发说,他家第十二世祖从长白山“随龙”到乌拉街,后来又有韩、杨、徐三姓前来,命称聚居地四家子屯。金岗村三道岭子屯的关文楼说,他家第十世祖从乌拉街到此地,开荒定居。后苇子沟屯的关文和说,他家第十世祖从长白山随军到此地占荒。今三道岭子屯和后苇子沟屯的满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68.5%。博尔哈通屯的杨二祥说,他家第十世祖到此地定居,以满语命称聚居点。
  双阳县一带,在明朝时是女真完颜(延)部故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加入建州部,明万历十六年(1588)四月,完颜部酋长瓜尔佳氏索尔果,率五百户四五千众,归附努尔哈赤,其子费英东(满洲镶黄旗)佐理政务,在征服扈伦四部过程中,屡立战功,晋升一等大臣。完颜部活动中心,在苏瓦延河即今双阳河两岸。双阳河流经双阳县7个乡镇,1982年沿岸满族11722人,占全县满族的60.7%。今双阳县满族人口先祖除完颜部后裔外,即是苏瓦延驿站丁、苏瓦延卡伦兵、柳条边驻防八旗、伊通驻防八旗、边台丁口等后裔。据各种统计资料记载,该地方嘉庆朝满族人口,占当地人口总数的60%左右,同治朝约占30%,1915年前后约占16%。
  四、旗籍正印官
  长春地方在清朝设官置署,在时间上最早于嘉庆年间。各民署任职的正印官,有出身于八旗者,据《东北人物大辞典》所载名录,清嘉庆五年(1800)至1945年的145年间,已经明确标出族别者51人次。他们的掌印视事,以及随吏兵卒及家眷,在一定范围内留下了故事和足迹,亦是研究记述满族源流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长春建治于嘉庆五年(1800),光绪十五年(1889)升府。首任通判六雅图,蒙古镶黄旗。到宣统三年(1911)止,历届通判以上的正印官旗籍者43人次,至宣统三年的111年间,旗籍正印官掌政长达一百余年,民籍正印官掌政仅10年左右。农安县建治于光绪十五年,旗籍正印官1人次。榆树地方,嘉庆十六年(1811)由伯都讷厅派出分防巡检管理,光绪八年(1882)撤销分防巡检,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治榆树县,宣统元年(1909)改设榆树直隶厅,民国元年改县。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知县、通判等旗籍正印官2人次。德惠地方,光绪十六年(1890)长春府派出分防照磨驻朱家城子管理,宣统二年(1910)撤销分防照磨,建治德惠县,旗籍知县2人次。双阳地方建县于宣统二年(1910),旗籍知县2人次。九台地方建县于1932年,无旗籍县长。清代吉林将军管辖的各府县正印官,从光绪十年(1884)以后,奉旨“满汉兼用”,从此以后,民署中旗籍正印官减少。
  五、家谱
  (一)谱序(摘要)
  九台富尔察氏(汉姓赵)谱序:“祖籍珲春,始祖代先,擢放纳音缺,由珲春移居纳音(今长白山麓)。弟伦云仍居珲春。代先生四子,长子倭珠,次子倭和纳,编入正红旗。三子纽恒额,四子托西纳,编入镶黄旗。在纳音落户。传至纽恒之孙迈图,已巳年授为乌拉地间嘎善达缺,遂带眷属居乌拉,乌拉有富氏者始于此。”
  九台胡氏家族谱序:原籍瑷珲城,“拨入宁古塔地方充差,随萨布素将军来瑷珲开地,迁至安图。后,过松花江之东定居,隶满洲正红旗。”今,后世子孙分布吉林、长春、永吉等地。
  九台建州关氏谱序:“由京都以来,关姓头辈太爷迈图时任佐领,二辈太爷怀他哈,归乌拉总管衙门镶红旗充差,升授珠轩达,往赴汤旺河采东珠。三辈太爷憨奇升翼领,带各莫音采珠,往上江小哈达一带。四辈太爷哈达升领催,往京都呈送东珠……。”“由二辈太爷安居乌拉城北江南韩屯,开办江上,永远落户。”今后裔在九台韩屯、三家子一带。
  九台瓜尔佳氏(纳音关)谱序:“祖居安图地方,后迁宁古塔、牡丹江一带的纳殷地方。自三世祖始,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率子归清,隶入宁古塔满洲正黄旗,后又于康熙十五年(1676)随同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城,改制编旗,归于吉林满洲镶蓝旗第二佐领下。族中有官至佐领、协领、副都统、将军者多人,其中七世祖富德,敕封为世袭一等靖远威勇侯。自四世祖后族分五大支,除一支入京已不可考外,余下四支分散居于吉林各地,汉姓关。”
  九台乌拉哈萨虎贝勒后辈档册:“哈萨虎”汉意为左,即左贝勒。总档、清末满文图谱、1964年汉文图谱、1988年汉文图谱等各一份,保存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赵显文家中。支档7份,保存在永吉县乌拉街镇赵振声家中。档册1964年修,由其家族二十世赵东升、二十一世赵显章主持。档册内容分两部分,前部为谱序,1914年谱原序。两序都记载了那拉氏始祖那其布禄,明朝初期脱离锡伯部,从嫩江一带迁至乌拉一带,自治而立,后世曾盛极一时,记述了努尔哈赤灭乌拉部的经过。后部为谱表,自始祖至当时的第二十四世,人名按生者朱字,亡者墨字,记姓名、妻室、子嗣。满文图谱绘于素绢上,上部为彩绘陵园图,背景为崇山茂树,中间是十几座碑亭,碑上用满文写有明代乌拉部一至五世祖先姓名。碑亭两侧各有一扇绘制极精的屏风,上用汉文写其族一至二十世较显赫人物的官衔和姓名,如前期的贝勒、后期的副都统、协领、佐领等。下半部用朱墨两色书写六至二十一世祖名字。全部共著录866人的名字。1964年和1988年的汉文谱图,仅将上部的陵园图换成楼台亭阁,世系也分别由原来的二十一世增至二十四世和二十六世。
  九台伊尔根觉罗氏谱序:……(略),“兹考我族系满洲正白旗所属,姓伊尔根觉罗氏。满语伊尔根汉译为氏,满语觉罗汉译为赵。我先祖先宗原居乌苏里以东,至清初,自始祖哈公,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奉旨驻防吉林,始率族来斯卜居吉林西北柳树屯(民国年间属于永吉县四区,今属九台市),迄今已历十世……(略)。”
  九台锣鼓屯伊尔根觉罗氏谱序:“祖籍长白山分水岭西侧,后迁至辉发川、呼兰哈达山处,后,又迁至辽阳地方居住。天聪五年(1631)始祖安耐、安泰、安达兄弟3人,随皇太极西征,后居盛京城南依吉福屯。安耐于顺治二年(1645)拨至乌拉地方充差,打牲贡鲜;安泰随龙进京,于顺治年间直至迄今;安达于顺治年间留居盛京,迄今有后裔在此定居。从第三世祖起,三子分三支定居入籍……(略)。”
  九台成氏(成荣泰)家谱序:“我成氏以封受氏,累世为晋人,居太原之洪洞,后官河南,遂迁确山家焉。国朝龙兴,归京师,隶汉军籍。其时尚武,勘记载,故名字轶无可考。康熙中,以关以东多瓯脱地,拟以八旗人实边,大臣上其议,诏可。二十四年(1685)吾祖遂迁于乌拉,吉林之有成氏自此始,即谱所称岐公也。穷荒瘠苦,以耕以食。自名玉公始,仕于乡,授七品冠带屡迁城北其塔木即今里也。咸同之交,鄂中军兴征调,入世祥保、桂保与焉,积功擢花翎、兰翎、四五品校尉各有差。故事,凡采珠人从军者掇一甲,辄抬旗归协领兵籍,至是亦如之,此又为拨旗之始……(略)。”
  九台石克特利哈拉家谱:“石氏祖居长白山、平矮山、辉岭等处,后迁盛京西南居住二百余年。高祖倭力和库生三子,长嘎拉钩,次景吉那,三吉巴库,皆随清军入关,定居北京。”吉巴库于顺治元年(1644)曾以太仆寺总珠轩达身份,被派到打牲乌拉一带打牲,三年(1646)时,因年老奉旨携书童杜太,赴乌拉落户(此谱存于长春市区内石姓家族后裔手中)。
  九台尼玛察氏谱序:“溯我祖自随龙争操而来,原系尼玛察氏即是杨字姓。国体重更,建成民国,五族共和,满汉无分,旗人亦以名上冠姓。始祖居吉,派乌拉充差。仲,居吉林,季,往黑龙江墨尔根充差……。”
  双阳县双阳河乡宋家村齐家洼子屯杨家谱书序:“本族原籍江苏省镇江府丹阳县。康熙五年(1666)拨至奉天府开原县,七年(1668)又拨到搜登站当差。我始祖文昌公与子世义,孙,朝龙、朝凤、朝文,站地落户。始祖与二世祖俱亦作世。所以搜登站有始祖并二母祖坟茔一处。康熙二十一年(1682)朝龙兄弟子侄转拨刷烟站充当壮丁,落户河东,站地两处,北山后占地一处。二十七年(1688)设立站道,改刷烟站为苏瓦延站。六十一年(1722)朝龙、朝凤死。四世传杨明喜的长子杨瑛,在双阳本街南团山子打死过猛虎,人称打虎壮士杨瑛。杨明旺于雍正十一年(1733)出站,入鸟枪营镶红旗当差。五世祖杨永春,在苏瓦延驿站充马头,杨长春在赫尔苏驿站充拨什库,杨遇春在关防处充拨什库、苏瓦延站排头,杨俊良在苏瓦延驿站充领催委官。乾隆元年杨朝凤之妻雷氏,携幼儿从苏瓦延驿站东山迁到此地,后来齐姓迁到此地。”今齐家洼子屯在乡政府驻地东北5.2公里处,全屯84户378人,其中满族250人,占总人口的66.1%。
  双阳县太平乡二道村黄氏家谱序: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士。“在吴王(三桂)麾下火器营当差。前清初年,随吴王追‘闯逆’李自成,因有战功,于康熙六年(1667)由京都拨至宁古塔。后设吉林城西苏瓦延驿站,遂拨来当差。始祖黄永万……传至十世孙黄文光。”今二道村410户1969人,其中满族121人。
  双阳县太平乡长山村南城子屯银宝祥家谱序:“原籍辽阳人氏。修过城,首次拨至府申。养狍鹿采官参。二次拨至盛京,修皇陵建四塔。三次拨至赵家台,看守皇边。巴海将军时拨至乌拉站当差。康熙二十一年(1682)补至刷烟站效力当差。”今长山村738户3276人,其中满族514人,占全村人口15.7%。南城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处,103户432人,其中满族140人,占全屯人口32.4%,银氏家族创屯。
  双阳县齐家乡齐家村炮手屯唐恩太谱书史略:“祖籍云南尉州槐树村。……明至永乐初,先祖议叙授钤以通政司,有声钺,以军功拜副将。后移住山东东昌府寿光县大唐庄。明末,先祖唐际胡令五子商同分析,各谋生路,为日后易识宗系计,特备风磨、铜香炉、烛台,各携一套,以便鉴识同宗纪念物。自玺往居关东魁安地方;自辅仍居山东;自录身奔热河,编入汉军镶红旗;自林仍归云南;惟我始祖自臣来自关外,康熙九年迁往漂洋屯北部(今永吉县桦皮厂乡漂洋村),考查该地肥沃可居,于乾隆二十年(1681)间奉令,拨户垦种官地。将我四世祖正隆、正丰兄弟两人,拨往吉林西北饮马河西东官地永居。嗣因四世正隆当差出力,拨入吉林汉军正白旗五佐档册。二世祖唐兴于乾隆初年,由热河至吉林占居崔屯。嗣考支派相符,确系同宗同族,继将户口请入鸟枪营正红旗档册。我始祖自臣之墓,于康熙年间即葬于漂洋屯东山之阳,迄今尚存。”
  (二)满族姓氏辈序字歌
  他塔拉氏(唐):英杰耀武书麟阁 柱国泽民功业宏 兰桂盈阶云翔鹤鲤庭诗礼衍家声。
  那拉氏(钱):国秉计永世 万洪景绵长 功跃荣明久 存德百载香。
  费英氏(马):文凤玉昌明 继先德世荣 安良承泽远 恩庆永赓生。
  纽祜禄氏(大郎):卿贵玉维文冠 敏策达程永远。
  瓜尔佳氏(佛关):富升永文福 树叶成洪烈 功威立品申。
  瓜尔佳氏(侯关):康泰承先荫 都德清福勋 中荣明显世 丙国庆长春。
  马佳氏(马):国土文明启 秉宗志兆昌 维纯显毓广 兴庆溥恒祥。
  乌拉那拉氏(赵):裕国文忠显 奇嘉仁义宏 荣华增富贵 永世庆升平。
  瓜尔佳氏(罗关):云长连海瑞 国富永升平 即振与文广 鹏程兴盛明。
  舒穆禄氏(徐):国盛文字荣 家广宏海明 永学庆振静 树景向泽忠。
  乌苏氏(吴):凤连传家永 忠孝继世长 文明通国瑞 发鹤显麟祥。
  乌拉氏(佛堂赵):恭宽信敏慧 温良勤俭祥。
  瓜尔佳氏(本姓赵):始世高成远 德恩续久长 兰阿洪泽继 桂殿庆衍祥 孝友承先志积善福禄康。
  瓜尔佳氏(蒙文关):昌顺福景延海。
  尼玛察氏(杨):代运贻恩厚 豪富贵成魁 昌世绍多荫 福泽毓天培。
  吴姓(满洲镶黄旗):振宗英宇延 润庆继世成 家学青云志 克明占玉昆。
  赵姓(满洲正蓝旗):国启文明泰 廷升富贵长 承宗传凤瑞 继世锡麟昌。
  建州关:木发千枝归一本 水流万派无双源。
  瓜尔佳氏(纳音关):文德钟先世 鸿恩满荫民 裕承荣显贵 绍守延贻昌。
  伊尔根氏(赵):文明继盛世 富贵庆长天 德俊恩荣久 春如喜福绵。
  (三)满族姓氏
  满族姓氏满语“哈拉”,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社会细胞。据史料记载,清代满洲八旗姓氏679个,其中分布在吉林、永吉、九台一带,大约有99个。由于九台地方清代属打牲乌拉和乌拉协领范围,因此,九台地方的满族姓氏与永吉县的满族姓氏,本属同宗异域不同姓,或同姓殊域不同宗。
  满族的姓氏多者5个音节组成如伊尔根觉罗氏,少者2个音节如佟佳氏。今单音节如赵、关等,则是改汉姓的结果。
  在永吉和九台地方,对满族关姓、赵姓有“七户关八户赵”、“八关十赵”等说法,这种说法是指两姓在满洲八旗中,属于不同旗佐或不同源流而别。例如:
  蒙文关:满洲瓜尔佳氏,镶蓝旗。世居苏完颜部女真故地,第七世祖索尔果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率部归附努尔哈赤,赐“蒙文瓜尔佳氏”(即银之意),编入后金盛京下五旗,顺治朝置打牲乌拉衙门时,其子孙由盛京迁入乌拉地方,充打牲差役,从此乌拉地方始有关姓。
  佛关:满洲瓜尔佳氏,正红旗。原世居完颜部女真故地,始祖常乃(索尔果之父)之子尼堪(索尔果之弟,本支第二世),先居盛京,顺治朝拨归打牲乌拉充差,由于与蒙文关同宗,自称“佛”(即旧、老之意)关。
  罗关:满洲瓜尔佳氏,镶蓝旗。原世居松花江上游,归顺辉发部女真。顺治十四年(1657)拉都胡率家族到打牲乌拉地方,立户充差。后来一支到松花江东岸定居,分谱。居江西者姓关,居江东者因与罗氏通婚,故有罗关之姓。
  侯关:满洲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原世居今汪清、绥芬河一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世祖康果礼归顺努尔哈赤,与努尔哈赤结拜为“换谱兄弟”,其弟喀克笃里被赐封子爵,天聪三年(1629)因叛罪削爵,后裔一支被贬为奴,拨至打牲乌拉充差。乾隆朝末,另一支额勒登保因战功赐封侯爵,世袭罔替,子孙中,封康侯、桓侯、福侯、哈侯等。1932年哈侯府(今乌拉街以东丰口)被焚,全家亡绝。
  讷殷关:满洲瓜尔佳氏,镶蓝旗。原世居长白山北麓,属于讷殷部女真。天命初年始祖索尔霍多率众归顺努尔哈赤。留居盛京一支拨迁宁古塔,编入正黄旗的讷殷瓜尔佳氏户册之中,充匠役。康熙二十二年(1683)移居吉林城驻防,隶吉林城满洲镶蓝旗。
  建州关:满洲瓜尔佳氏,镶红旗。建州女真后裔,原世居沈阳。顺治朝二世祖怀他哈,拨迁打牲乌拉充差,升珠轩达。三世祖憨奇升翼领,四世祖哈达升领催,系采珠户世家。以后分居九台三家子、韩屯等三支。
  大户关:满洲瓜尔佳氏,正红旗。海西女真后裔。较集中于宁安、长春、吉林、永吉等地。因支系最多、人口多,故称大户关。
  在上述七户关之外,在吉林、永吉、九台等地方,尚有郭城关(即丰关,镶蓝旗)、东关(正红旗)、芍药关、乌苏关、扈伦关(住九台韩屯)等。
  关于赵姓,今永吉、九台地方,世俗有“八赵”、“十赵”之说。例如:
  伊尔根觉罗赵:亦称佟赵,镶蓝旗。建州女真后裔,较集中居住在永吉、九台、长春等地。三世祖之长子安耐,于顺治朝被拨迁乌拉,编入貂户牲丁。五世祖巴哈坦生三子,分居于关屯、石屯、打渔楼三处。顺治九年(1652)更为蜜户,雍正五年(1727)更为珠户。后人传诵的《乌拉八景》诗作,出自八世祖富森。
  乌喇纳喇赵:乌拉部直系后裔,正白旗,较集中九台、永吉、长春等地。努尔哈赤灭乌拉部,布占泰与努尔哈赤长女成婚,生八子,长子达尔汉爵布他哈乌拉贝勒爵,后叛,自杀,后人四散。八子洪匡有二子,长乌隆阿时年七岁,潜居今九台境内。乌隆阿生十子分为十大支系,分布于乌拉街、莽卡一带,汉姓赵。
  呼伦觉罗赵:海西女真后裔,镶蓝旗。被努尔哈赤灭后,一支留居盛京城,一支于顺治朝拨迁乌拉充差。到乌拉有两支,其中一支阵亡疆场,无嗣,另一支累世充官,第三世祖八十五,曾任伯都讷副都统,第七世祖富尔松阿曾任奉天副都统,第八世祖常德任吉林佐领。自称“大户赵”。
  伊彻(新)满洲觉罗赵:正黄旗,原属科尔沁部后裔,较集中于九台、永吉、长春等地。康熙朝初年,先祖乌三泰、满泰,被征调参加平定“三藩”之役,满泰因功赐封留居云南,乌三泰回乌拉充差采珠,自称“杨赵”。
  东海赵:满洲乌禄鲁氏,野人女真后裔,镶蓝旗。主要分布在吉林市。
  佛(陈)汉军赵:汉军镶黄旗,主要分布在永吉县。原世居山东莱州府,明朝充军于李成梁麾下驻辽阳,顺治朝初拨乌拉充采珠差役,仍世裔匠户(铁匠),三世祖禄祺改汉姓赵。从九世祖始,累官骁骑校、委官等。因笃信佛教,故称“佛堂赵”。
  伊彻汉军赵:正白旗,原世居山东即墨县李庄,分居于九台、长春、吉林等地。本汉姓李,从第三世起改满姓,由京师内务府拨迁打牲乌拉,编旗充差。第六世祖云生,累官笔帖式、仓官、骁骑校、翼领。因开河采珠功,受慈禧太后召见,赐姓肇,意爱新觉罗氏之奴,后因犯忌改写赵。光绪六年(1880)擢打牲乌拉总管。该姓历三世,四人充总管,与“侯关”、成氏家族有姻亲关系。自称“大尾巴(肇)赵”。
  王赵:满洲正白旗,原是完颜部女真,顺治朝初拨迁打牲乌拉,汉姓王。
  光绪朝拨入打牲乌拉总管云生府下当差,自称“王肇(赵)”。
  郎姓,姓纽祜禄氏,满洲正红旗。祖籍长白山,始祖法特哈,奉旨赏珠轩达,率壮丁数十人专司采珠事务。传至四世胡西泰之子乌通保时,顺治十四年(1657)被拨迁乌拉地方,仍任珠轩达,累升乌拉翼领,始编入正红旗籍。为抗击俄国又拨迁三姓(今依兰)驻防,官至三姓总管(?)。留居乌拉的后人分居松花江两岸,居江东者(今永吉县境内)为吉喜的后裔,居江西者(今九台市境内)为胡西泰的后裔。
  奚姓,姓喜拉氏,满洲镶黄旗。原系东海女真萨哈连部,1617年降服努尔哈赤。二世祖时拨迁乌拉地方,充贡差。乾隆年间编入乌拉协领衙门。因一世祖与穆姓通婚,奚穆为一家。分布在永吉县亚夏、杨木和九台市的龙棚一带村屯。
  (四)满族办家谱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世迹的文书,又称家牒、家乘、宗谱、族谱。家谱主要追溯本源,分清世系和支派,记载功德,订定族规。一般而言,逢龙年、虎年续修家谱,个别的逢蛇年、鼠年也有续修者。
  谱类,分谱单、谱折、谱书三种。1.谱单:顶端和四周绘制寓吉祥的图案,如日、月、松柏、云鹤、楼阁、碑亭。凡绘“九眼透窿碑”图案者,均属与清代皇族有血缘关系的显赫家族。谱单右起竖书,右侧作序,内容包括祖籍地、几次迁徙、旗籍、姓别、原始立谱年月、几次修谱年月。中间写世系表(俗称系列趟子),分左右长次排开,其名为乳号,不写本姓。左侧右下处称谱尾,写立谱主办人、帮办人、修谱年、辈序字歌。谱上的名号只用朱墨两种,墨色表示已故去。凡因功而亡加“阵亡”注释;官宦者或功名者,在名一侧加注职务、科举名;妻、妾或续弦者加注;无子嗣者注无,过继者加注。2.谱折:折叠放置之谱,亦称折子谱。与谱单内容一致。3.谱书:装订成书籍,大多属于官宦人家,分函分卷刻印成册问世。以上三者同时出现者少见,九台境内的家谱,多见谱单和谱折。
  满族修谱始于17世纪,乾隆朝《八旗满族氏族通谱》问世后,兴起修谱风气,办家谱成为满族一系列祭祖活动的一件大事。办家谱多选在龙年或虎年的正月,由穆昆达(族长)主持。
  办家谱的第一项内容,由族长带领大支的族长,到上次办谱的谱房家将家谱“接”来(早八点饭前),原供祖之家跪送;第二项内容,当谱箱和谱匣“抬”到办谱地点时,鞭炮齐鸣,人们按长先少后的顺序跪迎。进屋后在吉时(上午十点)取出先祖的影像,背北面悬于西屋的北墙上(悬谱),摆供焚香;第三项内容续谱,各大支的主笔人,用笔将没上谱的儿孙及媳妇的名字续写在谱书上;第四项内容宰牲(乌黑的公猪),然后聚餐;第五项内容收谱,在吉辰收先祖影像和谱书,“请”入谱匣和谱箱,供俸在西炕上方的祖宗板上。办谱完毕。
  第二节 蒙古族
  一、清代蒙汉分治
  长春市区及五县(市)的蒙古族,渊源于吉林省郭尔罗斯前旗蒙古族自治县。清代,郭尔罗斯前旗直接隶属于中央理藩院,与吉林各府县无行政关系,但政务受吉林将军监督。郭尔罗斯前旗的最高行政长官称札萨克,封爵辅国公,其封建领地广大,位于吉林柳条边之西即西边外,东以第二松花江为断,地跨伊通河、饮马河、雾开河、沐石河两岸。蒙荒和草原开发前,今长春市区、农安县、德惠县(一部分)、九台市(一部分)、乾安县、长岭县等,尽是郭尔罗斯前旗故地。
  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封地,是清朝帝王封赐给蒙古旗王公贵族的领地,做为所属人口的游牧地、生计地。清朝初期规定,不得蒙古自行开垦,不得招雇汉人开垦。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重申:“口内居住旗民人等,不准出边在蒙古地方开垦地亩”。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封禁蒙古的政策日渐松弛,自乾隆朝初叶以后,便有汉人踰边,潜入蒙古草原,私行开垦蒙荒,且愈演愈烈而形成潮流,到乾隆朝末年流入的汉人2330户,沿伊通河两岸开垦蒙荒265648亩。乾隆五十六年(1791)旗札萨克恭格喇布坦,向朝廷报告情况并请求开禁招垦,嘉庆五年(1800)批准该旗奏请,诏令:“准民人耕种”,向蒙古旗纳租,“以资蒙古生计”。是年,在长春堡地方建置长春厅,在开垦地段划设恒裕、怀惠、沐德、抚安四个乡,乡之下设甲、牌。道光五年(1925)增设龙安乡。光绪十五年(1889)长春厅升府,添置农安县。宣统二年(1910)添置德惠县。
  开垦地段和设府县地域,原居游牧蒙户如何处置,吉林将军秀林曾奏议:“将长春堡界内居住蒙古等,另择善地迁出。”嘉庆帝在朱批中,斥责秀林“不晓事体”,指出:“该处本称蒙古游牧之所,岂有转令迁徙之理!”吉林将军奉旨:“长春堡界内居住之蒙古,仍应听照旧居住”,但须“民(汉)蒙分治”,即蒙古人归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管理,长春厅通判管理汉人事务。这样一条蒙汉分治的政策,贯彻执行于整个有清一代,长春府、农安、德惠两县,皆按此规定办理。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所管理者,“为自内地移住民人之事,而当地之蒙民及外来的八旗人,非其所辖也”。当地蒙古人大约到清代中叶,“转避他徙,由是汉户日增,蒙民减少”,未走而居留蒙人“习与汉化,多伍齐民”。
  郭尔罗斯前旗人口,清初壮丁5100名,编34佐领,丁口约3万余众。全旗基本人口是平民,又称箭丁,人口最多,人身隶属于旗札萨克。首要义务是供养旗札萨克及其家眷,承担旗札萨克规定的赋税、劳役和各种差役、兵役等义务。箭丁携眷居住在旗札萨克的领地内,在指定的牧场或限定的范围内,放牧旗主的牲畜,在自己的份地上组织家庭生活,不得离开旗主领地,违者重罚直至处死。平民中另一种人称随丁,是指分给贵族、佐领等官员驱使的平民,这些随丁人身隶属于特定的主人,供养主人,在主人特定的领地内,为主人牧养牲畜,承担主人规定的各种义务,不得离开主人的领地。蒙古旗的这种人身隶属关系,是以游牧自然经济和原始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是以蒙古王公制度为保证的,箭丁、随丁们的生活和命运,由旗札萨克、贵族和官吏摆布,根本没有权利、没有条件自由迁徙。按照清廷法令,长春府及各县民署,无权接纳、治理和编审蒙古人户籍。
  蒙古族的这种人身隶属于封建主的关系,随着蒙古游牧地和蒙荒的开垦、蒙地制度的确立、封建土地租佃制的实行,自1902年开放蒙古后开始松动,蒙古平民的经济生活,逐步地向半牧半农方向转变,甚至有的转牧为农,由游牧不定居,向着定居方向发展。到了光绪朝中叶,一些破产的平民,便去给蒙古地主、汉人地主充做雇工、耪青户。蒙古贵族阶层(主要是台吉)出现了分化,有的转化为依赖地租生活的地主,有的破落而变成牧户、农户。在这个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支配下,清廷开始调整蒙古旗内部的生产关系,调整在蒙古地区所实行的各项政策,其中之一便是放松人身隶属关系。宣统二年(1910)二月,诏曰:“各旗历年放荒,各台吉均有应得地租,其应需人役,自可随时雇佣,毋庸再受箭丁供给;应请将各旗箭丁,以后永不得再属台吉之下。”按此规定,自宣统朝以后,蒙古旗平民中一些人,有可能开始摆脱主人的羁绊,成为自由人,自发地迁居府县。原居住在府县境内的蒙户,有可能脱离蒙古旗而转入户籍。这仅是可能,因为当时蒙古旗封建制度和法律森严,阶级严格对立,朝廷的旨意能传达到牧民耳中太难了,而且社会又处在辛亥革命前夕,该旗的陶克陶胡率众暴动,方兴未艾。所以,一般牧民脱旗而加入府县户籍者,仅仅是个法令上的规定。
  事实上,招垦之前和设置府县之后,在府县管辖地域内,有散居的蒙古牧民在农安县。据《农安县志》记载,“农安地方在郭尔罗斯招垦之前,有蒙古旗马姓一户,住于七区”(今三盛玉镇马家城子),宣统元年约有128人。但清代成书的《农邑乡土志》记载,清代农安县“除汉户外,只有回民,别无他类”,“所有蒙古皆居境北(与郭尔罗斯毗连地带),往来贸易,并不与汉户杂处”。这两部志书的记述,正是反映了“蒙汉分治”的事实。
  在德惠县境内天吉街有蒙古族足迹。天吉街在今德惠县米沙子乡,清嘉庆年间立屯,蒙古族马天吉占草开荒千余垧,招佃开发,致富成为当地大户,除经营土地外又开办烧锅、当铺、大车店、杂货铺等,村落逐渐扩大,人口增多,商业殷盛,形成小镇,人们以其人姓名命称地名,民约俗成至今。火种场:在火镰等取火工具在该地出现前,长春厅衙署在抚安乡天吉街、朱家城子、大房身三地,于嘉庆年间置设火种场各一处。当时,德惠境内虽然招垦蒙荒,有了民人村屯,但人口稀少,各个聚落之间相距甚远,广大地域仍是苍茫草原。由于刚刚开发,不但生产力极为落后,而且农民生活极为贫困,更谈不上科学文化水平。当时人们对生产生活用火和火源的需求迫切,为解决这一困难,抚安乡出现了官办火种场,供民人和蒙古人前来取火种。火种场的特点是地点适当,取火方便。以天吉街火种场为例,天吉街是方圆百里内繁华的集镇,又有庙宇,在该处设火种场条件最好(原址在今小学院内)。火种场其实就是一间草房,火是用火炉装着放在屋内,派人看管,不间断添加柴草,使火长久不熄,外地来人随到随取。取火者大都骑马来去,自带取火筒,筒内放些棉絮,点燃棉絮带回,到家后,将火筒燃烧着的棉絮取出,吹成火焰。这种骑马取火种的办法,不知延续了多少年,当被火镰、火石、火柴取代后,火种场便变成了历史陈迹。蒙古王府烧锅:民国期间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齐默特色木丕勒亲王,在德惠县城(今德惠酿酒厂址)开办一座烧锅,名福裕和,又名德惠北烧锅。占地约1万平方米,九栋房子,雇工70余人。王府派1名监理监督经营,经理和工人在当地招雇。营业兴旺时,日出酒1300市斤至1600市斤,1942年走向衰落。
  长春建治后,郭尔罗斯前旗公府印务处在长春厅和后来成立的农安、德惠两县境内,均设有征收地租机构,即“租子柜”(又称“地局”),往来和驻寨蒙古族官员和一般人员,其足遍履一府两县。嘉庆五年(1800)建治长春厅于新立城,与此同时,蒙古旗在新立城设立租子柜,蒙古旗自行收取地租。道光五年(1825)长春厅衙门迁移至今南关区三道街,租子柜亦随迁到今东四道街(今四道街小学址),称蒙公征租处。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894年7月29日),增设长春农安夹荒地局,负责查勘夹荒地亩,办理增租事务。长春知府文韫总理其事,农安知县恒谦帮办,张呈泰、塔尔干会办。光绪二十五年(1899)撤销。宣统二年(1910)七月,租子柜改名清赋局,调整地方分局,在原有蒙古人外,增加吉林度支司派来的汉人,共同兼办征租以外的清赋事宜。长春清赋总局设在四道街,分局设在小双城堡。总局内总办1人(蒙古族),帮办和委帮办各1人(汉族),书记4人(蒙古族、汉族各2人)。宣统三年(1911)十月,撤销清赋总局、分局,恢复征租局。1916年改称南郭尔罗斯亲王征租局。
  光绪二十五年(1899)成立农安县租子柜,办理农安县(光绪十五年设县)境内地租事宜。宣统二年七月二十六日(1910年8月30日)改设为农安县蒙荒清赋分局,地址在县城南街。林鹤皋为帮办,十一月蒙古旗派蔡音加图为承办员,默尔根博勒根图为帮办。十二月五日(1911年1月5日),蒙古旗派马哈那达为总理,苏扎布为帮办。十二月二十一日(1911年1月21日),农安县衙门接收清赋分局,开始转由县衙门办理清赋事宜,设司事1名,书记2名。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撤销清赋分局,恢复征租局。1916年征租局改名南郭尔罗斯亲王征租局,掌管全县蒙地征租、土地台帐登录事项。1935年改称郭尔罗斯前旗农安征租局,隶属于旗公署,局长1名(蒙古族),经理官1名(日本人),局员5名(蒙古族2名、汉族3名)。在靠山屯(蒙古族、汉族各1名)、哈拉海(蒙古族1名)、伏龙泉(蒙古族1名)三处,设立蒙租帐分局。县城总局平时常住2—3人,征租忙季住人增加。1937年日伪政府进行“地籍整理”,撤销各地蒙租局,至此,结束了蒙王征租的历史。
  德惠建县之前,所开垦的土地和行政区域,隶属于长春府。清宣统二年(1910)置德惠县,县衙门初设在大房身村,管理沐德乡、怀惠乡和东夹荒地。是年,郭尔罗斯前旗在大房身设立征租局,征收地租的土地约有24万垧,每年征租7.2万元。最初,征租局租用永丰源烧锅的六间门市房(今农业银行址),座落在大房身东西大街中部的路南。在办公室的前边,有木板栅栏,栅栏涂兰色,在栅栏半圆形木门楼两侧,各挂两块木板,每块木板上半部,绘有虎头像,木板下半部,画着等距的四个圆圈,每个圈里楷书一个汉字。四块木板各写四字,即“蒙租重地”、“禁止喧哗”、“倘敢故违”、“定行究办”。门楼两侧,各悬挂一根上圆下扁的木棒,木棒上半截涂红色,下半截涂黑色,是殴打纳租者的刑具。在旁边的门栓上挂着长木牌,白底黑字,书写“郭尔罗斯前旗南王征租局”。局长1名,办事员若干名,皆由蒙古旗派人。1925年征租局用一万元银大洋,购买永丰源烧锅四合院二十四间瓦房。1936年4月,县公署搬迁到张家湾(今德惠镇),征租局随迁至东四道街。1937年征租局撤销,同时卖掉了大房身的房产。
  二、编入户籍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南北议和谈判中互相妥协,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1911年至1912年8月,发生了我国外蒙古“独立”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动乱事件。民国政府于1912年8月14日,发布《蒙古待遇条例》,再次宣布蒙古王公的“原有之管辖治理权,一律照旧”,在本旗享受的特权,“照旧无异”,王公爵位“照旧承袭”等等。在二三年间,又颁布许多制度条例,全面因袭了亡清的旧例,清代的蒙古王公制度被中华民国延续下来。1930年颁布《蒙古蒙旗组织法》,再次肯定蒙古管辖治理权“仍旧”不变。受这些制度法令的约束,郭尔罗斯牧民自由地编入各县民籍,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较清代松动性大些,如农安县1927年有蒙古族17人,而长春县、榆树县、双阳县、德惠县、下九台(今九台市)等县仍均无蒙古族户籍。
  东北地区沦陷后,1934年日伪政府颁布《旗制》(修正案),废除蒙古旗爵职制度,是年12月,将郭尔罗斯前旗划入吉林省行政区划,成为吉林省管辖下的一个蒙古旗。1937年日伪政府颁布“整理地籍法”,废除“蒙地”土地制度。至此,以蒙古封建王公制度和蒙古土地制度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全面解体,“蒙汉分治”政策亦随之彻底结束。在东北沦陷期间,各县普遍开始有蒙古族的统计,如长春市区1940年534人,长春县1934年15人,农安县1940年4人,德惠县1940年6人,九台县1940年1人。双阳和榆树两县无蒙古族人口。
  第三节 回族
  一、发遣
  长春地方回族先祖,最先源于清代“三藩之乱”的降服者和平定后的被发遣者,入境后分布在“吉林北五屯”,即今九台市胡家回族乡的蜂蜜营屯、红石屯、宝山屯、其塔木镇山前槐屯、卢家乡前央屯。五屯位于今吉林市西北约60公里处,屯屯相联,近则三五里,远则不过十几里。那时九台尚未设县(1932年建县)。但乾隆十二年(1747)已设吉林厅,所以称“吉林北五屯”,民约俗成沿说至今。
  最先到蜂蜜营屯定居者段姓回族,时间是康熙十八年(1679)。其家族后裔段德有,曾保存一件清朝政府兵部发给先祖段应龙的《书札》,这份《书札》,段应龙随身带到蜂蜜营屯,家族代代保存至今。全文如下:
  “兵部为钦奉上谕事,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马承荫差来赉奏,段应龙发往起程之时,预先奏闻,应给札赏,赉着交兵部,钦此。查,据马承先供内称,段应龙原系伪游击,相应援以游击,札付户部,取缎两疋赏给可也等因。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绿头牌启奏,本日奉旨依议,段应龙着急速前去,钦此。合札该弁,钦遵施行。须至此札付者,右札付游击段应龙,准此。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给札付。”
  《书札》所称马承荫、马承先两人,皆是马雄之子。马雄宁夏固原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职固安提督,“三藩之乱”时驻军广西,附乱“三藩”。清政府为了招抚,授其子马承荫游击衔,命其前往劝降。康熙十七年(1678)马雄病死于雒容(今广西鹿寨),两子率军降服,清廷赐马承荫将军敕印,但降服官兵发遣各地。段应龙是马承先麾下的游击,属于被发遣者。
  段应龙起程前,兵部奉旨,通知他到户部领取赏缎,享受游击衔待遇。这件《书札》是兵部遵旨发给段应龙的身份凭证。段家珍藏这件凭证,以表明蒙受“皇恩”,应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不同于一般的流人和降卒。《书札》并没有记载发往地点和随行人口数额,落款时间是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1679年9月3日),据推算到达蜂蜜营屯时间最迟约在该年底。
  蜂蜜营地方当时尚无人烟和耕地,“森林遍野,草木葱笼”。清朝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驻今永吉县乌拉街镇)将其地圈划为皇家“扑打蜂蜜”的蜜场,故称其地为蜂蜜营子。当地回民传说,段姓回族定居后才有蜂蜜营子地名。
  当地居民说,最先到屯的是段、唐、于、张四大家,“领官牛种官地”,那时,称段家为“段大千爷”,称唐家为“唐拨什户”。段家后裔段文江回忆说,祖先入旗了,“段家是镶黄旗,唐家亦是旗人”。据《打牲乌拉乡土志》记载,“三藩之乱”平息后,发遣到打牲乌拉地区的降服者,皆编为“旗下人”,“随旗当差”。据《吉林外纪》记载,发遣到打牲乌拉境内者,“编入满洲镶黄、正白二旗,皆为陈汉军”。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今九台市境内设立五座官庄,分布在尤家屯、张庄子屯、前其塔木屯、后其塔木屯、蜂蜜营屯一带,五官庄又名五官屯。每座官庄设庄头1名,从帮打蜂蜜的50户内“拣其才干者5名,放为五庄头”。每屯拨给壮丁14名,每名壮丁拨给荒地15垧,每官庄给牛20头。据《吉林乡土志》记载,本县有五官地,“为清吴三桂后裔,曾拨于此地为农,每人国家给牛1头地15垧,年纳租粮一石五斗”。段、唐、于、张等家被拨入官庄,段唐两家被选定五官庄领催(满语拨什库俗称千爷),负责官庄的书写、会计、催租等事务。
  蜂蜜营屯中医韩来馨(80岁)说:“本村回族段、唐、于、张四姓入旗了,住在村东头,我们韩姓是乾隆年间迁入的,没入旗是民人,住在村西头。”当时,旗人民人有别,虽住在一屯但不得杂居。
  沿吉林柳条边和吉林境内各驿站亦有回族发遣人口。4个边门、29个边台、38个驿站,共有台丁、站丁4900人。边台丁充当查边、立栅、修壕劳役,站丁充当驰送文报等差役。据《鸡林旧闻录》记载,沿吉林柳条边门嫩江以北,“俱有台丁站丁踪迹”。双阳县长岭乡沙家烧锅一带的沙姓回族先祖,传说是乾隆年间发遣到伊勒门驿站,充当站丁编为“旗下人”,每丁拨给随缺地15.9垧,自行耕种,收获归己。
  这些被发遣的人口,从时间上断定,大多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但人口并不占多数,其后裔大多数依然定居在原地,但与祖籍几乎断了联系。这些回族人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被迫编为“旗下人”,形成了双重性族别,但这些人口始终保持着回族固有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在他们聚居的地方大多建有清真寺。当清朝政府崩溃后,这些“旗下人”恢复了回族族别,在当地加入民籍成为农业人口。
  二、迁入
  长春地区回族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于清代山东、直隶(今河北省)等北方省区的流动人口。这些迁入人口在各个历史时期绵延不断,迁入原因大致可分三类情形:第一类属于丧失生计的劳动者,逃荒东北地区“谋生觅食”,这类人口占多数;第二类属于迁入营商者,从事清真食品和清真饮食业者占多数;第三类属于公务调动,这类人口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显著增加。
  清代和中华民国时期,迁入的回族人口寻其祖籍,绝大多数出自山东省、河北省,少数出自河南省、天津等地。其中山东省的济南、禹城、历城、德州、恩县、临沂、莘县,河北省的大厂、孟村、沧县、临清、河间、青县等为最多。清光绪朝以后,从奉天省的新民、安东、开原、铁岭等县,中转入境定居者亦不少,但这些中转而来的回族,探其祖籍仍出自山东、河北两省为多。有一些家族先祖,虽然籍属西南或西北地区,也是其后裔从其它地区中转到长春地区的。
  长春市郊区小营子屯回族:长春建治于清嘉庆五年(1800),厅衙门置于伊通河畔新立城。嘉庆年间山东省河间府胶河县的王树、王木、王山、王林四兄弟,三股16口落居于伊通河畔,占荒开垦,后来又有韩、马、金、米四姓投奔而来,形成村落定名小营子屯。后又出现了前孤榆树屯、老大南屯等回族聚居屯。
  长春市郊区净月乡一带回族:据小河台村刘家炉屯农民金万贵(73岁)介绍,金家原籍济南府历城县人,道光六年(1826)前后祖父率全家迁入当时的伊通河畔老大南屯(今已淹没在新立城水库中),从事皮匠劳务,到40里外大营子村清真寺礼拜。以后有韩、丁、蔡、王等姓回族陆续迁入。
  长春市内回族:道光五年(1825)长春厅衙门迁徙宽城子(今长春市南关区),居住在长春堡的回民韩岐山(原籍山东泰安韩家寨人),亦随之迁居宽城子,住在西双桥子河西西城管胡同(今南关区民康路一带)。入城的回族还有尹、马、戴、回等姓,人称“山东帮”,这些家族成为长春市内第一代落居的回族人口,主要从事贩卖牛羊肉职业。开设皮铺者主要有三合永、三合成、东金家、西金家等。泰安县韩家寨的李姓回族,据其后裔李洪顺回忆,大约在嘉庆八年(1803)前后,曾祖先迁入长春堡,1853年祖父李金城迁入宽城子西三道街。1898年创办泰和斋果子铺,制做和经营回族糕点,颇有名气。河北省青县的回长春亦是著名业户,在新民胡同开三合顺饭馆,风味焖饼闻名全城。河北省青县辛集人回宝珍,从营口到哈尔滨,1924年转徙到长春,在新民胡同开回记饺子馆,“回宝珍饺子”名遐省内外。
  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回族:1935年长春市政当局翻修南关区民康路马路,当地回民房舍拆毁,相当多回民迁往二道河子一面街南头,形成回民小聚居状态,从而得“回回营”地名。
  农安县回族:据《农安县志》记载,山东省临沂县回民石朝贵、马甲麟、常玉福三家人口10余名,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逃荒到长春厅恒裕乡亮衣门(两仪门)地方(今华家乡东北),开荒种地,成为农安县最早的一批回族人口。咸丰二年(1852)这几户迁徙到县城小西门外。光绪二十四年(1898)从外地又迁入20余户。这些人户成为农安县城最早的回族人口。1927年分布在县城小东门里19户,大东门里4户,大西门里4户,大西门外10户,小西门里3户,小西门外2户,靠山屯11户。1940年443人。
  德惠县回族:据《德惠县文史资料》载文,光绪十三年(1887)双阳大营子村一些回民,迁徙到朱城子和郭家屯两处地方,成为德惠境内最早的回族人口。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东清铁路支线窑门车站(旧称张家湾,今德惠车站)后,商业兴盛起来,上述两地回民于清末民国初年向德惠镇迁徙,较早者是李、石、杨、金、张、钱等六姓8家。进镇后聚居在西五道街、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一带,俗称“回回营”。到1916年约700余口。1926年前后出现了双和东、德利成、韩家皮铺、王家馆等回族人创办的商号和饭店。
  榆树县回族:咸丰朝初年,山东、直隶的逃荒者20余户,迁入境内落居开荒种地。道光十年(1830)建清真寺后,回族人口渐多,以屠宰牛羊、开饭店、开皮铺维持生计者居多。
  双阳县大营子村回族:今当地有句民谚:“石溪北沟盛西回”,意思是说石溪河北沟一带,居民尽是西域回回,人口繁衍兴旺。据大营子村83岁回族农民满万海介绍,满姓回族来的最早,祖籍山东省东昌府恩县满家寨,先祖满泽大约在康熙朝中叶,领家眷同乡等40余口逃荒东北,来到大营子地方落居。当时该地无人烟,便开荒斩草,辟地盖房,由于是最早落居的开荒者,被称为“占山户”,当时地方官署签发给《占单》。占荒的范围:南至石溪河北沟,北至大顶子山,西至尖山子,东至韩家屯,南北间距70余里,东西间距20余里。满家落居时,当地地名满语哈拉哈,后改汉语地名满家岗子,又叫满家大院,回族来的多了改叫大营子。满家久居大营子,已经繁衍十六代了。在满家之后是郭家,郭家也是“占山户”,当时“占山”范围:南至尖山子,北至大岭。初地名郭家大院,后改名郭家屯。定居时间约在康熙朝末叶。以后又有沙家。大营子村88岁农民沙泳喜介绍,先祖从山东省禹城逃荒到本地,落脚定居后定地名沙家屯。当地另一家老户是马文山家,马家据自家祖坟坟头推算,到沙家屯至今已经十五代了,按一代人20年估算,大约是康熙朝末叶到大营子落户,距今有250年左右的历史了,这是自由迁入长春地区定居最早的回族。
  双阳县鹿乡镇韩家屯回族:韩姓回族大多来自山东省济南府禹城县韩家寨,逃荒到双阳县境内开荒种地,均属“占山户”。据一些老人们介绍,韩家屯有座清真寺,寺内曾有一方松木质料的大匾,约2米长,1.2米宽,厚10厘米左右,匾上未刻字,纸上写字贴在木匾面上,内容记载建寺过程和捐资人姓名。鹿乡韩家屯农民韩在君说,落款时间可能是雍正二年(1724)。今清真寺仍在,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无存。大营子屯和韩家屯农民张启荣(78岁)、马金山(72岁)、韩连阁等人都认为,“先有大营子屯后有韩家屯”。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新胜村西小营子屯回族:这个屯的回族与大营子村郭家屯的回族,原本是“一坟之祖”,祖籍山东省禹城县石里旺白家庄人,大约在雍正朝末乾隆朝初到此地。据屯中老人回忆,最早家户已经在此地繁衍八代了,皆属“占山户”,都认为“先有大营子后有小营子。”
  双阳镇回族:建治双阳县之前,该地是苏瓦延驿站,行旅和客商较多。祖籍山东省的张祥,先从家乡逃荒到锦州中后所后园子地方,乾隆朝迁徙到开原县威远堡。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迁徙到苏瓦延驿站一带,牧养牛羊。大约到咸丰朝初,在苏瓦延街、老爷庙胡同一带,已经落居不少回族。据杨恩庆阿訇(92岁)、张富(68岁)等人介绍,双阳镇回族主要有来自山东临沂杨家堤口的杨姓、张姓,聊城大张罗镇的米姓,河北省临清的黑姓等。另一些则是从伊通县、绥中县、永吉县等地中转而来。杨志明(65岁)之祖父杨殿,大约在光绪二年(1876)前后到双阳镇,当时该地有座清真寺,首任阿訇马宝贵,人称“马四阿訇”,是今大营子村马金山(72岁)祖父。马宝贵是当时双阳著名绅商,经营万发号(皮铺)、永发成(油坊)等商号。马家商号印发的私帖,流通于双阳、沈阳一带。“九·一八”事变前双阳镇回族约有80余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队复员转业官兵、各类学校毕业生、科学工程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和厂矿的职工当中的回族人口,陆续从全国各地调动、分配到长春地区工作,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区和各县城内,落居农村者甚少。
  三、家谱
  马氏宗谱:吉林柴油机厂设计研究所马文斌家,珍藏一件河北省《青县马氏宗谱~线庄三门门谱》(复印件)。这份《门谱》与安徽省《怀宁马氏宗谱》出于一支。据马肇曾论文《安徽“怀宁马氏宗谱”》认为,马氏宗谱记录了一千多年前,回回马氏先祖马依泽来华以及在中国任官为民的历史。“马氏始祖马依泽,西域鲁穆人”。鲁穆即是位于小亚细亚的东罗马帝国,后来被土耳其占领。中国南宋朝称其为芦眉国。宋建隆二年(961)马依泽从鲁穆来到中国,奉旨编修宋朝历书,成书后宋太祖授职钦天监监正,世袭侯爵,定居陕西泾阳县。第十一世授河南知府,入籍河南新野。自第十八世起,马氏家族分支,其中马哈直去安庆,现在安庆马氏回族子孙,是马依泽第38代之后。另一支马仲良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南京随驾到直隶,任职彭城卫指挥,诰封奉政大夫。马仲良之后分五门,青县线庄马氏是其中第三门。
  线庄三门从马仲良数起,谱主马文斌为第十九世。从第二十世起谱字按:“有、志、名、克、创、维、汝、爱、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字序排列。谱主马文斌祖父于1942年9月从线庄直接迁徙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信和街定居,以卖油酥烧饼为营生,谱主父亲于1946年从线庄迁入长春,全家团聚。
  韩门门谱: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蜂蜜营村韩来馨家,珍藏一份《韩门门谱》(抄件)。韩来馨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1934年开始从事中医职业,因年事过高今闲居于农村。这份《门谱》有益于探讨来自山东省禹城、河南省归德、河北省沧县的韩姓回族族源。
  据谱序载记,韩门“始祖西地萨拉人士”,这是谱主记载先祖原籍仅有的一段文字。“西地萨拉”是指今我国青海循化撒拉族聚居地区,“撒拉”在我国史书中有沙剌、萨拉、撒喇、撒拉回等记述,皆系音同字异。据《中国少数民族》(回族篇)一书和《青海社会科学》杂志载文介绍,“韩姓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个撒拉九个韩”。推论韩家祖先是青海籍人士。
  《门谱》载记,“上失传三世”。从第二世祖起,韩门分三支迁徙内地。谱主这支落居山东济南府禹城县白家庄黑龙庙,数年后迁徙白马庙玉林庄,后来地名改称韩家寨。第二支迁至河北沧州韩家桥。第三支迁至河南归德府葛家庄。
  谱主本支第四世祖韩仁忠,被明朝“累赠中宪大夫”。五世祖韩养醇,天启乙丑年(1625)贡生,丁卯(1627)科举人,原任静海知县,改援襄陵知县,新取刑部同修大清律例主事、员外郎,中升湖北荆州知府。
  由于《门谱》前三世失传,难以确切了解韩门从青海迁入内地的时间、原因和身份。从韩仁忠(实际是第七世)、韩养醇(实际是第八世)科举和命官时间往前推算,韩门始祖大约在15世纪50年代前后迁入内地,再早也不会超过明朝初年。韩家寨支派门谱最后一次修谱者,可能是第十四祖(实际是第十七世祖)支派韩金玺(清五品顶戴花翎),修谱时间约在咸丰五年(1855)前后。
  韩门家族在明清两朝,不少人士是朝廷命官,至今在吉林省回族中流传“韩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佳话。据《门谱》载记,清代韩家有三位先祖支派,曾涌现出三位知府,即荆州知府、汇安知府、徐州知府。“九登科”中仅知状元一名进士二名。
  谱主韩来馨系第十八世支派(实际是第二十一世),他认为从第十三世祖(实际是第十六世)起,大约在乾隆朝逃荒东北,定居在蜂蜜营子。《门谱》对此事未做记载,谱主亦无从回忆。出于何种原因、何世支派开始家族衰落等,都无从查考了。《门谱》极为粗略地载记了几位始祖在吉林的足迹,第十三世(实际是第十六世)支派伯叔韩谦,清嘉庆朝吉林拔贡,无后。第十四世(实际第十七世)支派堂兄韩金全,清咸丰朝吉林腰站外委,堂弟韩金魁,清咸丰朝吉林武生。此后各支派再无为官记录。
  《门谱》从第十五世(实际第十八世)起失记,谱字序:“思、德、云、同、来、景、锡、佩、振、忠、成、仁、树、国、志、俊、秀、穆、秉、从、有、道、相、敦、义、光、朝、总、克、绳”。
  仉家家谱
  吉林省标准计量局情报研究所仉荣勋家,珍藏《仉荣勋家谱》。谱序中写到,仉家祖籍山东省济南府禹城县韩家寨仉家庄人,一世祖仉文有,生于清嘉庆年间。二世祖兄弟三人,1918年“跑荒到东北谋生”,落居长春东四道街,另一支落居榆树县五棵树村,第三支落居齐齐哈尔城。今传六世。
  仉家《家谱》与前述的马氏宗谱、韩门门谱不同,实质属于家史性质的家谱。其一,较详细地记载了解放前,家族职业和谋生的情况,祖父于1919年开仉家烧饼铺,1921年开吉顺饭馆、德兴饭馆。祖父逝世后,1935年仉占贵兄弟三人合股,在西道口开德升饭馆,1937年停业。从1937年起仉家分三支,谱主这支继续以经营饭店为职业,先后开长江饭店、同益公饭店、潘记羊肉店、益丰元饭店等。解放后,仉家子女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谱主的三个支派在世12人,其中从事教育工作的2名,机关公职2名,文艺工作1名,商业服务业2名,职业军人1名,工人4名。其二,家谱着重记述了各世祖“艰苦创业”的历程,教诲子孙做人的道德标准。修谱词中写到:“我们的前辈,未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富,仅留下做人求生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修谱者要求后世子孙:“在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做一个高尚的公民,为祖国多做贡献。”
  第四节 朝鲜族
  一、县际间迁徙
  中国朝鲜族是从相邻的朝鲜半岛迁入的,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蓄意制造许多事端,致使这个问题弄得很复杂。早在清代,我国延吉、珲春地区与朝鲜国的庆源、稳城等地仅一江之隔,两国自定界碑之后,皆各自实行封江封边政策。自道光朝以后,朝鲜国边民越江潜入我国私垦荒地者,日渐增多,“历年经久,宛成土著”。光绪七年至光绪二十年(1881~1894)间,就越境定居中国的朝鲜边民安置和国籍问题,吉林将军向朝廷多次奏报。中国政府与朝鲜国多次交涉后,中国政府正式宣布:“韩民愿去者听其自便”;愿留者与华人一律“悉皆编甲”;“食毛践土入我版籍”;私垦地升科,归地方官管理。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19世纪90年代,从朝鲜国迁入中国定居者,事实上放弃其原有国籍,隶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的朝鲜族,与汉族同视为民人,其耕地升科统称民地。从此以后,一些朝鲜族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生活需求,从珲春起程向东北三省腹地移动。1902年11月,中国置延吉厅,1908年10月,置长白府。1909年6月,置吉林省东南路分巡兵备道(先驻珲春后移延吉),同时置汪清县、和龙县、珲春厅,延吉撤厅升府。12月置安图县。大体上形成了当今延边地区的规模。②(田志和:《简论清政府对朝鲜族的政策》,《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一期;《清代东北延珲地区农业开发概略》,《北方民族》,1989年第一期。)宣统元年(1909)中国政府颁布《大清国国籍条例》,其中规定:“寄居中国接续至10年以上者”,特准入籍,“入籍后即立销除本国国籍”,入籍后遵守中国法律,“放弃其本国权利,出具甘结”。③(《清史稿》,第120卷。)中华民国开国后,仍实行这个条例,在朝鲜族中开始办理入籍手续。
  但是,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11月,日本与朝鲜国签订了《日韩保护条约》,朝鲜国沦为日本帝国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统监府,掌管朝鲜国的一切权利。1910年8月,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国,加紧推行“日人殖鲜,鲜人殖满”政策,其中手段之一便是制造双重国籍。于是在文书、资料、著述中,出现了“朝鲜人”、“韩人”、“韩侨”等文字和称呼。东北地区沦为日本帝国殖民地后,更有了日本人“鲜系”(或称“半岛系”)的划分。由于有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加之历史资料的残缺不全,因而给了解解放前中国朝鲜族迁入长春地方的原因、分布、职业构成、人口统计等诸多方面的情况,造成了很多的局限性。本志书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凡见于著述所载,在本地区生息的“朝鲜人”、“鲜系”、“韩人”,皆视为中国朝鲜族加以统计。
  长春市区内的朝鲜族:迁入的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前后,落居于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内的“朝日通”一带。“朝日通”正式形成于1909年(1946年7月更名上海路)。“朝日通”在“附属地”东南端,这条道路恰是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与长春商埠地分界路,路北是“附属地”,路南是商埠地。这条路东起今光复路市场,西止今北京大街,全长928米,商业繁茂,朝鲜族主要聚居在经商地段。1924年92户,1926年149户,1928年212户。东北沦陷后,长春定为伪满洲国首都,1937年日本将“南满铁路附属地”“转让”给伪满洲国。在日伪统治期间,迁入长春的朝鲜族显著增加,1934年105户,1935年9月455户,1938年10月617户,1939年723户。
  1935年长春市区朝鲜族职业分布:农业2740人,饮食业737人,佣人861人,官公吏285人,商业585人,旅店业127人,会社40人,教员141人,医疗业26人,粮米业104人,金融业11人,租赁业13人,理发业20人,照像业8人,临时工200人,其它行业720人,无业328人。
  据1940年统计,朝鲜族开办的企业店铺等113家,其中旅店15家,饭店酒吧33家,其它还有印刷、典当、贸易会社及一些中介机构。市区朝鲜族所经营的水田,1935年分布长春县境内619垧,主要分布在南岭、跑马场、东大桥、碱草沟一带。
  长春市郊区朝鲜族,1913年迁入者在大南乡孤榆树村窨子屯。崔姓在窨子屯西,将伊通河水引至李家屯、刘家屯、何家窝堡屯,开荒种植水稻近900亩。1959年因修建新立城水库,孤榆树村各屯朝鲜族开始外迁,1965年时全部迁移到新立城镇先锋大队。
  榆树县境内朝鲜族迁入时间,大约在民国年间。1926年县知事谭书绅,价买卡岔河沿岸荒地数百垧,合资开设稻田公司,雇佣朝鲜族金某为经理,招募朝鲜族200余户,开辟水田种植水稻。《榆树县事情》一书载记,“由是韩人来榆者渐多”。当时卡岔河水流旺盛,流经今保寿等13个乡镇48个村。1926年怀家村南坡下,迁入朝鲜族十几户40余人,开发水田,自立成屯名朝鲜屯,是从五常县背荫河地方迁入的。这些朝鲜族住户于1954年全部迁回五常县,朝鲜屯地名仍沿用。1938年有十几户朝鲜族迁入环城乡桂家村东,开辟水田,自立成屯曰朝鲜屯(1981年更名东沟咀子屯)。据1937年统计,全县朝鲜族626人,水田275垧。1940年全县朝鲜族2137人。
  农安县境内朝鲜族迁入时间,大约在清光绪朝末即20世纪初年。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书的《农邑乡土志》载记,成书之际农安全境尚无朝鲜族人口。1927年成书的《农安县志》卷七载记,清宣统元年(1909)农安境内有朝鲜族16人。两书记载可以表明,朝鲜族迁入农安县境落居的时间,大约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后。1993年成书的《农安县志》记述,1917年“始有朝鲜族在靠山屯种植水稻”。另据《长春县事情》一书记述,1918年农安县洼中高村有朝鲜人一户8人,从朝鲜半岛平安北道定州郡迁入,定居姚家屯种植水稻。从1920年起至1934年的14年间,从朝鲜半岛的13个郡继续迁入25户127人(1930年86人),分布在农安县山头屯、姚家屯、刘大房子、香油房子、九条玉带等村屯落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期间,迁入农安县的朝鲜族人数有所增多。1934年全县朝鲜族151人,其中合隆镇有3户16人,分布在3个屯中。龙王地方曾去一批朝鲜族开辟水田,后因难以解决水源而失败,陆续迁往境外。1940年全县130人,分布在天齐窝堡村64人,下甸子村30人,县城15人,青山口村9人,黄花岗村7人,兴隆镇村3人,伏龙泉村和哈拉海村各1人。朝鲜族经营的水田面积,1935年调查约151垧。
  德惠县境内朝鲜族迁入时间,大约在民国初年。据有关材料记载,1912年8月,1户6人居住在米沙子屯。1923年3月,1户10人迁入万宝屯。1931年发生的“万宝山事件”中,所涉及的朝鲜人,不是当地住居朝鲜族人口。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迁入县境的朝鲜族人口显著增加。1932年3月至1934年4月,迁入者51户255人,分布在姜家堡窝、孙家屯、三姓堡、张家烧锅等12个屯中。据1937年成书的《德惠县乡土志》记载,1937年全县有朝鲜族378人,分布在大房身25人,达家沟10人,张家湾即县城159人,大青咀172人,郭家屯12人。这些人口绝大多数是省内县际之间的自发流动,少数是直接从朝鲜半岛迁入,如长青村金昌珠先祖,1939年直接从朝鲜半岛迁入,落居在五台村。迁入的人口沿江河两岸分布,开辟水田约58垧。
  九台市境内朝鲜族迁入时间,大约在民国初年。据口碑材料传说,1924年前后,庸姓朝鲜族人,到龙家堡镇贾家屯与当地大户孔老八商议,迁入朝鲜族40余户,开垦涝洼甸子,筑起拦河坝(当地汉族俗称高丽坝),种植水稻。当时雾开河两岸距贾家屯较近的双阳屯、钟家屯、张家湾屯,还散居着三五户多则八九户朝鲜族。这些朝鲜鲜族又联合起来,办起一所小学校,解决儿童学校教育问题(这一带朝鲜族人口1946年前后迁走一批,仅剩30余户)。东北沦陷期间,迁入的朝鲜族显著增加,据1937年调查,全县朝鲜族1447人,分布在龙家堡143户715人,九台县城140户688人,其余分布在贾家屯一带。1935年调查,朝鲜族经营的水田面积约422垧。
  1949年春,原朝鲜“开拓团”成员林国春,棋盘街李永柞,原伪满洲国开拓局二课雇员禹仲贤等人出面联系,经吉林省农业厅同意,向九台县饮马河附近的铁道北迁民。从棋盘街迁来44户,从磐石县(原住九台郊区后小屯)迁来16户,两处迁来的朝鲜族合在一处计60户,成立吉林省农业厅直属的农场。省农业厅为建场贷款5亿元东北币。1954年4月,改名称饮马河集体农庄,史称“九台饮马河六十户屯”。后来又吸收了铁道南的16户和从万宝山迁来的20余户。这些朝鲜族的聚居点后来演变成今九台市饮马河乡红光朝鲜族村。
  1949年至1970年间,九台县大办水利事业,开发水田,从永吉、舒兰、蛟河、磐石、桦甸等县迁入不少朝鲜族人口。县郊的后小屯自1956年以后,从杨家烧锅、吴家店等地迁入朝鲜族,形成今九台市九郊乡新立朝鲜族村。1948年以后由金文龙组织,将散居在红石砬子屯、小韩村、、东尤屯、五常县沙河子屯等朝鲜族36户,搬迁到九台县其塔木镇程家瓦房南甸子,开辟水田,形成今九台市其塔木镇新鲜朝鲜族村。原分布在杨林、吉祥、双阳等地的3个朝鲜族生产队,于1973年合并成朝鲜族聚落,形成今九台市龙家堡镇新农朝鲜族村。放牛沟乡自1964年以后,将几个朝鲜族生产队合组,形成今九台市放牛沟乡新盛朝鲜族村。
  双阳县境内朝鲜族迁入时间,大约在1919年“有侨居的朝鲜人,将湿野垦成洼径,栽种水稻1250荒亩。”民国年间的双阳县地方当局,对朝鲜族开发水田种植水稻,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自1927年7月2日始,县知事刘延祺,“积极帮助朝鲜人生产”,吸引了朝鲜族迁入落居。是年全县有朝鲜族91户524人,1929年120户505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是朝鲜族人口减少,但不久逐年增多。1934年30余户160人,水田面积428亩;1937年增加到268户1387人,水田面积107垧。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饮马河、双阳河、肚带河沿岸。迁入的朝鲜族有的集中形成屯落,如鲜开屯、饮马河屯、稻香屯等。这些朝鲜族屯都是1935年以后逐渐形成的。
  二、日本强制移民
  东北沦陷为日本帝国殖民地后,日本国将朝鲜半岛上的破产农民,强迫移向中国东北地区。日本朝鲜总督府和伪满洲国制定了《在满鲜人指导要纲》。1938年7月,伪满洲国开拓民事处理委员会制定了《鲜民管理纲要》十二项,并在东北地区设立“满鲜拓植株式会社”,具体管理朝鲜移民事务,确定东北地区39个县为朝鲜移民区。向东北移民分三种形式:一是集团移民,二是集合移民,三是分散(自由)移民。据伪满铁编辑出版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日文)一书记载,日本帝国于1940年向东北地区迁移朝鲜人6450人,1941年2725人,1942年34657人。在九台,榆树、农安三县,三种形式的移民都有事例,但人数不多。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帝国的拓务省和伪满洲国兴农部决定,向东北地区移民,建设粮食基地,支援“大东亚战争”。伪兴农部设开拓总局,下设第一课,负责管理日本移民事宜;在“康德会馆”(今长春市人民政府大楼)成立“满拓株式会社”,下设第二课负责管理“鲜系”移民事宜。在吉林市西关成立“鲜拓株式会社”。“满拓”与“鲜拓”,共同组成土地开发株式会社。1940年该会社在九台饮马河八家子屯设立“饮马河事务所”。1940年至1943年间,建成一条13公里长的干渠和10条支渠等引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日本帝国高知县等地,移民日本青年(主要是女性),分三批计600余人,名曰“冢本开拓团”,移入九台八家子和兴隆堡一带,开水田一百余垧。1944年3月,日本开拓总局一课,将延吉朝鲜族组成“鲜系开拓团”,约200余户600余人,移入九台饮马河沿岸的黄家屯、河阳堡、陆家烧锅一带,成立“营堆农场”(今饮马河镇莲花村),将当地农民强行迁至燕窝堡“辅导区”。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长春市内的“大韩民团”派出21人组成的武装队,前往“营堆农场”。秋收后苏联红军解除其武装,解散农场,将日本“冢本开拓团”遣送回日本。“鲜系开拓团”亦随之散去,其成员流往各处。
  关于九台市“饮西灌区”的形成:饮西灌区原名饮马河灌区。1963年在饮马河东岸修了灌区,于是有了东灌区和西灌区之称。饮西灌区位于饮马河石头口门水库左岸,南起放牛沟乡荆家村下窑屯,北至饮马河镇双丰村张家纸房屯。灌区区域有朝鲜族2767人,占九台市朝鲜族人口总数的24.8%。早在1930年,朝鲜族金祯侠等人曾成立“饮马河水利组合”,拟定水田开垦计划,由于当地农民反对加之资金不足而作罢。东北沦陷后的1934年3月,伪新京特别市警察署和伪龙家堡警察署出面,迫使当地农民转让300垧耕地,金祯侠等雇佣民工约400人修水渠,于是引起民族纠纷。5月,日本驻长春总领事馆下令停工。这个期间,伪满洲国国道局第二技术处,拟定《饮马河下游部灌溉计划书》,计划迁入日本人、朝鲜人2051户,建成41个部落,以解决日本帝国及其驻东北地区官吏对稻米的需求。
  1936年朝鲜半岛平安北道碧潼郡吾北矿业会社刘兴山、金秀侠、金祯侠等人,向伪满洲国政府申请开辟饮马河河阳堡,设“水田农场”。1937年4月批准开辟1300町(每町合0.166顷),1938年4月开始施工。当地中国农民联合向伪县公署告状,九台县伪县长何春魁下令停工。“农场”被日本“开拓总局土地开发株式会社”接管,由“三木土建公司”施工,1943年秋基本形成饮马河西岸灌区。
  据榆树县刘万贵(79岁)介绍,1935年至1936年间,以朝鲜人为主体的“开拓团”进入秀水村,种植水稻,又成立了朝鲜人小学校。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开拓团”解散,成员大部分回朝鲜半岛。这种“开拓团”归日本人管理,不了解其人口来源和具体人口数。
  1941年至1943年间,日本帝国组成以日本人为主体,有许多朝鲜人掺杂在内的团体,在农安县洼中高地区(今黄金乡洼中高村),开辟稻田区。当时有四个团:“高知团”,驻今黄金乡小黄家窝堡屯;“东京团”,住今黄金乡丁家窝堡屯,百余户200余人;“本庄团”,住今龙王乡吉木岗屯,67户77人;“广岛团”,住今黄金乡张家岗屯。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开拓团”瓦解,“开拓团”中日本人被遣送回国,朝鲜人去向不明。
  第五节 锡伯族与撒拉族
  一、锡伯族
  锡伯族的历史渊流绵长,早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及其以后,锡伯部66个部落,先后归附后金或被后金征服,分别编入满洲八旗。生活在松花江和嫩江两岸的锡伯部落,则编入哲里木盟各札萨克旗,仍称锡伯。康熙三十一年(1692)从内蒙古各札萨克旗中,“赎买”出一部分锡伯人,分别编入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驻防卜奎(今齐齐哈尔)、伯都讷(今扶余)、吉林乌拉(今吉林)三地计69牛录。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年(1699——1701)上述三旗锡伯人,奉旨分三批南迁盛京和京师。现居住在扶余县的锡伯族,是未南迁的锡伯族世管佐领属下人口。这部分人口中的壮丁,嘉庆十一年(1806)统计298人。另一部分是从南迁人口中遣回的包衣,乾隆年间,遣回的锡伯人住伯都讷地方松花江沿岸,承担“鳇鱼差务”,赐给“晾网地”,这种人口隶属于京师内务府。今住在郭尔罗斯前旗吉拉吐乡和扶余县四马架乡达户屯的锡伯族先祖,即属于此类人口。清代长春府辖地无锡伯族,今长春市区及五县(市)的锡伯族人口,绝大多数是从外地迁入的。例如,1953年人口普查,长春市区锡伯族14人,原吉林省副省长关俊彦(锡伯族)家族先祖系锡伯族南迁盛京后驻防开原的。他本人于宣统三年(1910)到延吉府述职,抗日战争胜利后调转长春任公职,全家相随落居长春。1953年市区锡伯族人口数中,关姓家族占大多数。锡伯族姓氏中,长春地方以关(瓜尔佳氏)、何(何叶尔氏)、苏(苏木尔氏)、吴(吴扎拉氏)、胡(胡西哈里氏)、佟(图克色里氏)、韩(哈斯胡里氏)等姓为多。
  二、撒拉族
  撒拉族聚居在我国青海、甘肃省等地,笃信伊斯兰教。据撒拉族蒲氏家族第十七世传人,德尔法·冯延生著文称,蒲氏后代几经周折,经山东到长春,之后一支去内蒙古改信仰喇嘛教,一支于清代到长春厅十三甲(今农安县翁克岭南)落户,占荒务农。蒲氏家族到东北后改汉姓冯,但谱书上仍写蒲姓。到清朝末年,男性已有30余口。1939年伪满洲国地方当局修太平池水库,大部分土地被占用,家族分散到东北各地。蒲氏家族传到第十六世族长德拉暖·冯纯芝,对谱书许多重要部分做了白话文的翻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将谱书转交给长春的侄子冯延生。冯延生担心谱书给他带来噩运,遂将其焚毁于锅炉之中。第六节 民族聚落
  一、满族村屯
  单一的满族聚落形成之际称屯。最初,大多是某姓氏“占山”,以姓氏形成屯落,便以该姓氏定称屯名。官署组织开发所形成的屯落,或称“官屯”,或按序号称谓。随旗户开发立屯,亦用姓氏命称。旗人屯落大多数创建于清康熙朝,嘉庆朝以后很少立单一的旗人屯落,即使有亦是演变而成的。
  旗人聚落名,有的以隶属的旗佐呼称如蓝旗屯,有的以姓氏称如韩屯、谢屯,有的以地形、地貌、方位、物产的特点称如哈什蚂屯,有的以地面建筑、设施称如大房子屯,有的以驿站、边台等机构称如苏瓦延街、盟温站屯、边台屯等。
  满族聚居的村屯主要集中在九台市境内,与永吉县相毗连地域相对多一些。有一些村屯人口中,满族成份人口所占比例稍大,形成满族与汉族联合村屯,这种类型的村屯除九台市外,在榆树、双阳两县也有一些。长春市满族村11个,即九台市的莽卡、谢屯、松江、金岗、石屯、塔库、东哈、邱家、舍岭、民主等10村,榆树县的盟温站村。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莽卡村:乡政府驻村,原名舍岭,1983年改用今名。1987年辖9个自然屯。518户2599人,其中满族1079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1.5%。前莽卡屯182户905人,满族占65.7%。后莽卡屯107户538人,满族占53.7%。腰莽卡屯83户417人,满族占25.2%。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谢屯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清乾隆朝建村。1987年辖2个自然屯。全村490户2275人,其中满族131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7.8%。谢屯240户1077人,其中满族120户65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60.3%。博尔哈通屯250户1198人,其中满族130户66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5.5%。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江西村江西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7.5公里处。康熙朝建屯。1987年全屯376户1985人,其中满族117户58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9.5%。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张庄子村北窝堡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建屯于道光朝。1987年全屯73户385人,其中满族18户95人占24.7%,朝鲜族23户115人占29.9%。满族和朝鲜族合计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4.6%。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松江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东10公里处,驻锦州屯。康熙朝建村。1987年辖2个自然屯,399户1650人,其中满族191户730人,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4.2%。锦州屯,建村于康熙朝,176户834人,其中满族71户366人,占人口总数的43.9%。四家子屯,建屯于康熙朝,168户819人,其中满族81户412人,占人口总数的50.3%。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金岗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0公里处,驻三道岭子屯。曾名三道岭子村,1981年改今名。建屯于康熙朝。1987年辖4个自然屯,247户1170人,其中满族141户73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62.9%。三道岭子屯,建屯于康熙朝。1987年93户415人,其中满族58户310人,满族占74.7%。后苇子沟屯,建屯于乾隆朝。1987年116户556人,其中满族70户355人,满族占63.9%。夹沟子屯,建屯于乾隆朝。1987年22户111人,其中满族8户39人,占35.1%。北沟屯,1987年16户88人,其中满族5户32人,占36.4%。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石屯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东7.5公里处。村驻石屯,建屯于清康熙年间。1987年辖2个自然屯,523户2331人,其中满族275户1113人,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7.7%。石屯为村驻地,454户1984人,其中满族246户966人占48.7%。东窝堡屯69户347人,其中满族29户147人占42.4%。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塔库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初名金江岗子,清朝中叶改今名。1987年辖5个自然屯,690户3700人,其中满族259户134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6.3%。塔库屯229户1221人,其中满族91户445人占36.4%。三家子屯建屯于康熙十九年(1680),174户873人,其中满族80户410人占47%。西三家子屯75户359人,其中满族9户41人占11.4%,朝鲜族24户107人占29.8%。满族和朝鲜族合计33户148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1.2%。龙棚屯建屯于顺治十八年(1661),218户1132人,其中满族96户480人占42.4%,朝鲜族28户132人占11.7%。满族和朝鲜族合计124户612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4%。河东窝堡屯34户171人,满族13户64人占37.4%。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9.5公里处。建村于康熙朝。1987年辖3个自然屯,329户2155人,其中满族180户917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2.6%。东哈什蚂屯305户1778人,其中满族139户873人占49.1%。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邱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公里处。建村于道光朝。1987年辖6个自然屯,491户2377人,其中满族150户678人占28.5%,朝鲜族44户272人占11.4%。满族和朝鲜族合计194户95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0%。邱家沟屯建屯于道光朝。1987年206户953人,其中满族112户489人占51.3%。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舍岭村: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47.5公里处。建村于康熙朝。1987年辖8个自然屯,719户3569人,其中满族181户907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5.4%。舍岭屯为村驻地,300户1605人,满族101户550人占34.3%。后舍岭屯140户677人,其中满族34户153人占22.6%。新立屯40户180人,其中满族12户50人占27.8%。北窝堡屯30户145人,其中满族7户35人占24.1%。
  九台市土们岭镇民主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处。1987年全村400户1737人,其中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5.7%。村辖二社35户147人,其中满族11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74.8%。村辖七社38户175人,其中满族153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87.4%。
  榆树县太安乡新站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处。康熙朝开发。1987年辖6个自然屯,558户2637人,其中满族48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8.2%。村辖新站屯是满族主要聚居屯,满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9.4%。
  榆树县五棵树镇盟温站村:位于镇政府东南6公里处。康熙朝开发。1981年辖6个自然屯,750户3682人,其中满族1218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3%。村辖庙东屯101户505人皆是满族。庙西屯240户1127人,其中满族182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16.1%。东河南屯97户481人,其中满族129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6.8%。西河南屯171户867人,其中满族36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1.5%。西南山屯74户334人,其中满族32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9.6%。
  榆树县秀水乡新田村榆树底下屯: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1公里处。同治朝初立屯。1981年全屯95户496人,其中满族25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0.4%。
  榆树县秀水乡苏家村七棵树屯:位于村委会驻地东南1公里处。道光朝初,秀水村农民刘香立屯称刘香屯,后更今名。1981年全屯96户484人,其中满族283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8.5%。
  榆树县大坡乡城南村前白家泡子屯: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2.5公里处。乾隆朝立屯。1981年全屯44户290人,其中满族147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0.6%。
  榆树县大坡乡耿家村西水芳沟屯:位于村委会驻地北1公里处。康熙朝初立屯。原名水源沟,后改水饭沟,因名不雅,谐音改称水芳沟。1981年全屯80户328人皆是满族。
  长春市郊区乐山乡二道村五间房屯:位于村委会驻地西0.5公里处,建屯于康熙年间。1985年全屯168户550人,其中满族110户13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4.5%。
  双阳县太平乡沃土村腰蔡家桥屯:沃土村委会驻地,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初。1982年全屯82户364人,其中满族189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1.9%。
  双阳县太平乡沃土村前蔡家桥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处,蔡姓始居建桥一座因名。建屯于康熙朝初。1982年全屯89户369人,其中满族156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2.3%。
  双阳县太平乡贺家村西贺家沟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7公里处。建屯于乾隆朝中叶。1982年全屯58户236人,其中满族79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3.5%。
  双阳县太平乡长山村永安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建屯于道光朝末,初名永护屯,1980年改今称。1982年全屯68户302人,其中满族101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3.4%。
  双阳县双阳河乡黑鱼村栗家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9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末。1982年全屯212户970人,其中满族556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7.3%。
  双阳县双阳河乡于家村于家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处。建屯于顺治朝末。1982年全屯129户583人,其中满族231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9.6%。
  双阳县双阳河乡宋家村齐家洼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6公里处。建屯于乾隆朝初。1982年全屯84户378人,其中满族25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66.1%。
  双阳县齐家乡管家村张家店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建屯于雍正朝初。1982年全屯105户517人,其中满族155人、朝鲜族50人,满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9.98%。满族与朝鲜族合计占39.7%。
  双阳县齐家乡四屯村大三家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建屯于乾隆朝初。1982年全屯121户517人,其中满族114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2%。
  双阳县齐家乡范家村范家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4.2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末。1982年全屯173户798人,其中满族50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63.2%。
  双阳县新安乡西顺村小河沿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7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末。1982年全屯107户471人,其中满族163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4.6%。
  双阳县泉眼乡岗子村大房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中叶。1982年全屯33户120人,其中满族5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5.8%。
  双阳县泉眼乡赵家村后狐狸套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6.5公里处,是村委会驻地。建屯于光绪朝末。1982年全屯47户200人,其中满族64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2%。
  二、回族村屯
  长春市区和五县(市)的回族,多分布在沿水路和陆路交通线上;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在城镇多聚居在若干街道。为了宗教活动方便和生活习俗的便利,无论城市或农村,回族人口大多在住地建清真寺围寺而居。长春市回族自其迁入定居之日起,便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聚落点,散居、杂居在各地。回族在大分散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形成相对的小集中居住状态,其根本原因由于回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所决定,这种心理素质是回族形成、生存、发展中,最持久、最活跃的因素。形成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状态,“伊斯兰教起了维系和纽带作用”。那些清真饮食和专业性行业、作坊,对这种分布“起了一定的凝聚力作用,清真寺是凝聚力的标志”。
  长春市有5个回族村即九台市的蜂蜜营、红石、山前槐、团结等4村,双阳县的大营子村。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蜂蜜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处。建村于康熙朝。1987年辖5个自然屯,全村415户2136人,其中回族353户1728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0.9%。蜂蜜营屯、蜂蜜营南屯、蜂蜜营西头屯(含上头、杨树林子)、蜂蜜小北沟等4屯6个社,皆是回族屯社,黄家窝堡屯是回汉族联合屯。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红石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建村于乾隆朝。1987年辖8个自然屯,全村580户2850人,其中回族1369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8%。双顶子屯和西王家岭屯是回族屯,其中第三、四、五、六、七、八等6个社是回族社。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稗子村山圈屯一社:位于乡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1987年回族27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7.3%。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小韩村靰鞡草沟屯(六社):位于乡政府驻地南5.5公里处。1987年回族86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7%。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锣鼓村小张家沟屯(三社、九社):位于乡政府驻地南3.5公里处。1987年回族95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7.2%。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葛家村小孤家子屯(六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1987年回族13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0.2%。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双泉村史家沟屯(四社):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处。1987年回族58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3.8%。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葛家村小岭屯(六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2公里处。1987年全屯270人皆是回族。
  九台市胡家回族乡宝山村宝山屯(五社):与宝山村同驻一地,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1987年全屯250人皆是回族。
  九台市波泥河子乡波兴村街里(回民社):与波兴村同驻一地,位于县城南27.5公里处。1987年全屯134人皆是回族。
  九台市卢家乡齐家村东前央屯(三社):1987年全屯216人皆是回族。
  九台市卢家乡前央村宋家店西南沟屯(六社):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处。1987年回族109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9.3%。
  九台市卢家乡段家村泉子沿屯(六社、十一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7.5公里处。1987年回族32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8%。
  九台市其塔木镇山前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2公里处。1987年辖4个自然屯,全村235户1150人皆是回族。4个自然屯4个社即一、二、三、四社。屯名是山前槐屯东头、山前槐屯西头、南山屯、后洼屯。
  九台市六台乡团结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1987年辖1个自然屯即小房身屯一社、二社。全村117户597人皆是回族。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大营子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驻大营子屯。1982年辖6个自然屯16个农业社。全村793户3542人,汉族812人,其余皆是回族。回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77%。回族分布在4个自然屯13个社,其中大营子屯455户1819人,回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97.2%,建屯于康熙朝中叶。石家屯45户194人皆是回族,建屯于嘉庆朝末。李家屯41户200人皆是回族,建屯于光绪朝中叶。郭家屯144户691人皆是回族,建屯于康熙朝末。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新胜村西小营子屯(回族社):位于乡政府驻地北4.3公里处。1982年辖3个自然屯,全村197户797人。回族聚居在西小营子屯,建屯于乾隆四十七年。郭姓回族来自山东济南,定居后参照大营子的方位称西小营子。1982年全屯69户329人皆是回族。回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1.28%。
  双阳县鹿乡镇育民村韩家屯(回族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处。1982年回族64户288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91.31%。
  双阳县双阳河乡小龙村张家街屯(回族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10公里处。清雍正八年(1730)建屯。1982年全屯18户79人,其中回族占81%。
  双阳县石溪乡尖山村圣宗岭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7.5公里处。清乾隆朝末年建屯。1982年全屯43户199人,回族占31.6%。
  榆树县怀家乡义山村金家屯(二社、三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处。1982年回族108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8.9%。
  榆树县五棵树镇合发村二十家子屯(七社):与镇街相连,清咸丰朝初年建屯。1956年成立伊斯兰合作社,今单独成立一个回族社。1981年全屯356户1793人,其中回族427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3.8%。
  榆树县五棵树镇团结路,路长200米,沿路居民以回族为主体,1981年命名团结路,取各民族团结之意。
  德惠县郭家乡郭家村郭家屯(七社):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偏南21公里处。1985年回族64户266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67.7%。1956年曾成立回族生产合作社。
  德惠镇内原西五道街、六道街、七道街一带,回族人口较集中,旧称“回回营”。
  长春市郊区大南乡榆树村小营子屯:位于村委会驻地北2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1985年全屯41户219人,其中回族133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60.7%。
  长春市郊区大南乡榆树村前孤榆树屯:位于村委会驻地北3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1985年全屯85户392人,其中回族117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0%。
  农安县黄金乡和平村孙平房屯(十社):位于乡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1980年建屯。全屯245人,其中回族6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4.5%。
  三、朝鲜族村屯
  长春地方的朝鲜族人口,绝大多数是从吉林省内其他市、县迁徙而来。从时间上看,形成单一的本民族聚落,要晚于满族、回族的村屯。务农的朝鲜族以开发水田种植水稻为其农业生产的专长,因此聚落多形成和分布于河流两岸或水库、水渠周边。朝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本民族风俗习惯,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无论向何处迁徙和落居,都具有小集中的聚落特点,以方便生产、生活和儿童的学校教育。水田的开发和水稻种植受自然条件制约,当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如河流干涸,水源、水渠发生困难或变动时,直接影响着朝鲜族村屯的稳定,朝鲜族人口就自发地或接受外部干预,流动而去,到适合生产、生活的地方重新形成聚落。一般来说,单一民族组成的朝鲜族村屯规模较小,几乎是不稳定的,年轻型的。长春地方的朝鲜族村屯主要分布在九台、双阳、榆树三县(市)。
  长春市朝鲜族村19个,即九台市的新立、红光、水乡、新盛、新鲜等5村;榆树县的龙和、长满、延和等3村;双阳县的五家子、三家子、新杨、梨树、莲花、东方、新光、新村、永红、曙光等10村;长春市郊区先锋村。
  长春市郊区新立城镇先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处。1985年辖3个自然屯,全村162户585人,其中朝鲜族551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4.2%。朝鲜族分布在先锋屯214人,新胜屯178人,新丰屯159人。村原隶大南村,修建新立城水库时迁今址。1965年正式建村,1981年正式命称今名。
  榆树县怀家乡怀家村庆丰屯:位于村委会驻地南3公里处。1975年10户朝鲜族迁此立屯种水田,俗称朝鲜族屯,1981年更称今名。1988年全屯16户78人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长安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1949年建屯,因居民皆由延吉县长安区迁来而得名。1988年全屯573人,除汉族60人外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城新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0.5公里处,1949年建屯。居民皆是从延吉的西城屯和明新屯迁来,取“城”和“新”两字复合屯名。1988年全屯172人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二和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0.5公里处。1949年建屯。1988年全屯350人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福兴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1948年朴文洙、崔二男等20户从延吉迁此立屯。1988年全屯158人中除汉族6人外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龙和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2公里处。1948年马应卫、郑昌元等62户从延吉的龙甫、和新迁此立屯。1988年全屯345人中除汉族16人外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明新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处。1948年金国焕、崔成男等30户从延吉迁此立屯。1988年全屯223人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兴新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0.5公里处,1949年姜太龙、李吉善等30户从和龙县迁此立屯。1988年全屯256人皆是朝鲜族。
  榆树县延和朝鲜族乡中新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公里处。1949年建屯。1988年全屯183人皆是朝鲜族。
  德惠县德惠镇长青村朝鲜族屯:在长青村委会驻地(即驻德惠镇),又称朝鲜族四社,1960年建屯。1985年全屯55户26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九郊乡新立村(共七个社):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1945年建屯。原名后小屯,1956年成立“青年农庄”,1960年成立新立大队,1984年改今村名。辖3个自然屯即东新立屯、周家窝堡屯、新立屯。1987年全村453户2071人,其中朝鲜族205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9.3%。东新立屯和周家窝堡屯是单一的朝鲜族聚居屯。
  九台市其塔木镇新鲜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5公里处。1949年建村,辖4个自然屯即新鲜屯、新盛屯、新北屯、河西屯。1987年全村165户796人,朝鲜族781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8.1%。新鲜屯于1974年形成,1981年定屯名,全屯223人皆是朝鲜族。新盛屯于1974年形成,全屯29户119人皆是朝鲜族。新北屯于1947年始有住户,1948年形成屯落,全屯49户195人皆是朝鲜族。河西屯于1976年始有汉族居住,后将西哈村朝鲜族迁此形成朝鲜族屯,1981年定今称。全屯63户280人,除汉族1户7人外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西哈村新兴屯(八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1925年从珲春迁来5户朝鲜族立屯,名朝鲜族屯,1981年改今名。1987年18户78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解放村东严家林子屯(十二社、十三社):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5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因地处低洼适宜种植水稻,朝鲜族逐渐增多,1973年发展成为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51户245人。朝鲜族占多数。
  九台市其塔木镇解放村(十四社):1987年27户14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黎明村鲜生屯(四社):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1公里处。建屯于1974年,名朝鲜族屯,1981年更今名。1987年全屯24户133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红旗村小河沿屯(十五社、十六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公里处。建屯于康熙朝。始建时朝鲜族人口较少,后来发展成为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全屯78户377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三兴村新李屯(六社、八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5公里处。建屯于宣统朝。始建时朝鲜族人口不多,后来发展成为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全屯52户26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其塔木村鲜乡屯(十社):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1987年全屯35户15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其塔木镇双城村山河屯(七社):位于镇政府驻地西6.25公里处。1987年全屯14户68人,其中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91.1%。
  九台市其塔木镇北山村新富屯(十三社):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5公里处。1987年全屯24户113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龙家堡镇和平村夏甸子屯(十一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公里处。嘉庆朝始有汉人聚居,因地势低洼不适旱田,汉族逐渐迁出,1987年40户180人皆是朝鲜族。1988年建朝鲜族聚居屯。
  九台市龙家堡镇水乡村(共五个社):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辖5个自然屯即新农屯、新立屯、富强屯、胜利屯、团结屯。1981年建村,1987年全村135户588人皆是朝鲜族。原村名新农,因与本镇新民村易混淆,1981年更今名。新农屯建于1967年,全屯20户80人皆是朝鲜族。新立屯建于嘉庆朝,1964年朝鲜族迁入,汉族迁出,形成朝鲜族聚居屯,全屯23户92人。富强屯建于1967年隶属于杨树村,1966年划归水乡村定今称,全屯18户72人皆是朝鲜族。胜利屯建于1964年,原属双阳村,1966年成立朝鲜族屯改变隶属关系,全屯22户87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龙家堡镇临河村(十三社):1987年全屯3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饮马河镇莲花村孤家子屯(五社):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4.5公里处。建于道光朝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41户18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饮马河镇陆家村东山林子屯(十社):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1963年建屯。1987年29户129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饮马河镇红光村(共七个社):位于镇政府驻地北0.5公里处。1949年建村。曾名饮马河六十户、饮马河集体农庄、红旗大队,1981年定今称。1987年全村332户1529人,其中朝鲜族147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6.1%。红光村驻镇内不辖自然屯。“六十户”系指最早有60户朝鲜族聚居成屯。
  九台市放牛沟乡新盛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处。1964年建村,辖1个自然屯二个社即新盛屯。1987年全村69户296人皆是朝鲜族。新盛屯原是羊草沟屯一部分,1964年朝鲜族组成生产队后便独立成屯,1981年定今称。
  九台市放牛沟乡荆家沟村新鲜屯(十二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处,1987年全屯17户86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放牛沟乡小岭村(十三社):1987年全屯31户112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鸡鸣山乡赫家村新立屯(十三社):位于乡驻地西南5公里处。建屯于乾隆朝,逐渐发展成为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全屯50户321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兴隆乡东岗村东岗子屯(七社):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处。1987年全屯77户255人,其中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90%。
  九台市西营城镇石人沟村江湾屯(十一社十二社):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建屯于1970年,1987年全屯32户107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卡伦镇任家村永胜屯(十三社):位于村委会驻地西2.5公里处。建屯于1964年,1987年全屯44户101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村牛样河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9公里处。康熙朝建屯,逐渐演变成朝鲜族聚居屯。1987年全屯17户11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邱家村新鲜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处。1987年全屯25户132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莽卡村新兴屯:1987年全屯19户96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江西村温家窝堡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1987年该屯十社20户11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松江村四家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8.5公里处。1987年该屯六社7户32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塔库村龙棚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偏南3公里处。1987年该屯十社27户137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塔库村西三家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1987年该屯十二社24户110人皆是朝鲜族。
  九台市莽卡满族乡张庄子村东尤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处。1987年全屯23户114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阳河乡新杨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10公里处,双阳河东岸。1982年辖3个自然屯即后西河屯、新杨屯、张家洼子屯。全村85户405人,其中除汉族8人外皆是朝鲜族。1978年建村。村驻新杨屯。新杨屯于1966年建屯,1980年定今称。全屯33户156人皆是朝鲜族。后西河屯18户89人,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89.9%。张洼子屯建屯于清道光朝。1965年朝鲜族水田专业队迁入,原汉族居户迁往后杨家桥屯,今全屯34户160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阳河乡杜家村东放马岭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建屯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苏姓买官地迁此始居,原地系苏瓦延驿站放牧官马之处,故名放马岭。1982年全屯62户285人,其中满族18人,朝鲜族103人,编为朝鲜族水田专业社。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6.1%。
  双阳县双阳河乡常明村西蔡家窝棚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建于康熙朝中叶,1982年全屯101户397人,其中满族5人外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阳河乡莲花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6.5公里处。1982年辖4个自然屯,其中新立屯和汪家桥屯为朝鲜族屯,东莲花泡屯为汉族、满族、朝鲜族联合屯。全村119户500人,其中朝鲜族占75.6%。汪家桥屯是村驻地,建屯于清嘉庆朝末,大营子河流经屯内,全屯25户137人皆是朝鲜族。东莲花泡屯建屯于道光朝初,全屯101户456人,其中满族70人,朝鲜族136人,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29.8%,满族与朝鲜族合计占45.2%。新立屯建屯于1973年成立水田队,全屯32户134人,其中汉族满族14人外皆是朝鲜族,朝鲜族占全屯人口总数的89.6%。
  双阳县双阳河乡东方村:驻地杨瘌子沟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5.5公里处。1982年辖4个农业社。朝鲜族人口混居于本乡杜家村的4个自然屯中。1962年由朝鲜族组建成水田专业社,依附于东方村而得名。杨瘌子沟屯系杜家村驻地,多水田,东方村的二社住屯内。前兴隆屯系杜家村的自然屯,东方村的四社住屯内。兴隆屯系杜家村的自然屯,东方村的一社住屯内。大榆树屯系杜家村的自然屯,东方村的三社住屯内。4个生产社的朝鲜族约473人。
  双阳县双阳河乡梨树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4.5公里处,双阳河西岸。1982年辖11个自然屯,其中3个自然屯即分洪屯、稻香屯、水泉屯为朝鲜族聚居屯。全村691户3072人,朝鲜族338人,满族24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8.85%。分洪屯于1975年建屯,初称朝鲜族专业队,后因屯附近有导洪拦河坝,于1980年改今名。全屯20户98人皆是朝鲜族。稻香屯建屯于1944年,1980年定今名,全屯27户123人皆是朝鲜族。水泉屯建屯于1974年,1980年定今名,因屯内有泉眼而得名,全屯20户107人,朝鲜族占94.3%。
  双阳县山河镇五家子朝鲜族专业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9公里处。水田专业村。1982年辖2个自然屯即松树屯和南阳屯。全村83户419人,其中除汉族2人外皆是朝鲜族。1962年建村于羊圈顶子,故名羊圈顶子朝鲜族专业大队,1972年迁徙五家子村,改名五家子朝鲜族专业大队,1983年改今称。松树屯建屯于1962年,因屯南山上有片松树而故名。全屯60户306人,除1人汉族外皆是朝鲜族。南阳屯建屯于1962年,初名杨木桥西屯,1982年改今称。全屯23户113人,除1人汉族外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山河镇三家子朝鲜族专业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处,东靠饮马河。1982年2个自然屯即鲜开屯和饮河屯。全村135户697人皆是朝鲜族。村驻地鲜开屯。鲜开屯建于1935年,初称三家子朝鲜族屯,1982年改今称,全屯38户198人皆是朝鲜族。饮河屯建于1935年,原名东三家子屯,1982年改今称,因位于饮马河东岸而得名,全屯44户238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山河镇烧锅村新立屯: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处。1975年朝鲜族由外地迁入落居成屯,故名。1982年全屯33户166人,其中朝鲜族117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70.4%。
  双阳县山河镇三家村后三家子屯: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4.2公里处。建于嘉庆朝末。1982年全屯72户348人,其中朝鲜族147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2.2%。
  双阳县山河镇万宝村新建屯: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6.5公里处。1958年建屯。系水稻专业社。1982年全屯26户131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新安镇徐家村罗家洼子屯:位于镇政府东南3.7公里处。建屯于乾隆朝中叶。1982年全屯57户261人,其中朝鲜族92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5.2%。
  双阳县石溪乡丁家村双丰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3.7公里处。建屯于1978年。1982年全屯11户54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阳镇永红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3公里。1982年全村38户151人皆是朝鲜族。本村原属前进村丁家屯,1965年划出,建立朝鲜族水田专业队,1967年改建为村并命称今名。
  双阳县齐家乡曙光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处,村驻曙光屯。1982年辖3个自然屯5个农业社。全村130户659人,除汉族13人外皆是朝鲜族。曙光屯58户291人皆是朝鲜族,1964年建屯。星光屯32户174人皆是朝鲜族,1966年建屯。盛光屯40户194人,除汉族13人外皆是朝鲜族,1966年建屯。
  双阳县齐家乡管家村小獾子洞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南2公里处。建屯于宣统朝末。1950年开垦水田,1958年迁入朝鲜族多户,成立水田专业队。1982年全屯56户255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山河镇万宝村南岗屯: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9.2公里处。1958年始有住户,初名万宝朝鲜族专业队,1981年定今名。1982年全屯26户111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土顶子乡新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11公里处。该村主种水稻。1982年辖1个自然屯2个农业社。1974年10月建一面山朝鲜族专业队,1975年底经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建成规范的新村,1983年底正式命今名。全村107户584人,除3名外国侨民外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四家乡新光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4.5公里处。1982年辖1个自然屯即新光屯。全村44户197人皆是朝鲜族。1963年朝鲜族迁入建立水田专业队,1968年称新光大队,1983年改称新光村。原地名于家洼子。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新胜村东小营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4.3公里处。乾隆四十七年(1782)始有开荒户,1923年鲁姓农户雇朝鲜族人口烧荒开水田,后朝鲜族人口渐多,回汉族户迁出,形成朝鲜族屯。因早期是回族聚居屯,按方位称东小营子,地名沿用至今。1982年全屯56户256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尹家村朝岗屯: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1.2公里处。1975年由明城子迁入朝鲜族组成水田专业队,1980年定今名。1982年全屯35户182人皆是朝鲜族。
  双阳县双营子回族乡鲁家村山咀子屯:位于乡政府驻地北2.5公里处。建屯于光绪朝末。1982年全屯32户143人,其中朝鲜族5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34.9%。
  四、市区民族聚居街巷
  长春市南关区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长通路,1990年约占全区回族人口总数的20%。民康路回族人口约占13%。桃源路回族人口约占12%。
  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盛路,其中东盛五条回族人口1990年约占全街道人口总数的87%。东盛三条早在民国时期有“回回营”称谓。
  第七节 民族语地名
  一、满语地名
  长春地方用少数民族语言命称的地名、山水名,仅有满语和蒙古语两种,其分布范围大体上以清代柳条边为分限,柳条边外之西地域如长春、农安、德惠(部分)等市县境内,多有蒙古语地名。柳边之东即边内如九台、双阳、榆树等县境内,多有满语地名。德惠县境处于蒙古族和满族衔接地带,满语蒙古语地名兼而有之。民族语地名的分布形势,与历史上的民族源流、民族活动范围大体是相一致的。
  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文人著录和口头流传时,不断改换译音用字,进行润色加工,使一些音译的满语地名逐渐衍变,甚至已成了具有相当完整汉语意义的地名。今能确认的山水名35个,地名30个。
  山水名
  松花江:河名。满语松阿里乌拉的音译,“松阿里”意为天上,“乌拉”意为江。松花江意天上的江水。松花江自天池至黑龙江口,全长1745公里,其中嫩江河口以上为上游段,曾名第二松花江。1988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再称第二松花江,通称松花江。松花江贯流长春市郊区和所属五县(市),其流域和两岸,满族人口较多。
  沐石河:河名,镇名。位于九台市城东44里处。是女真人命名的河流,女真语,意葡萄或鹌鹑,此处指鹌鹑。原书写穆书必拉河,后改写沐石河。沐石河流经沐石河镇、城子街镇、六台乡等乡镇地域。1982年沐石河镇满族2422人,流经的乡镇满族2822人。
  波泥河:河名、乡名。位于九台市城南27.5公里处,发源于二道沟乡南部山区,经加工河乡进入波泥河乡。“波泥”系满语,意马,喻河流湍急之意,或意弓,系指水流形状。1982年波泥河乡满族479人。
  加工河:河名、乡名。位于九台市城东南46里,全长25公里。“加工”系满语,意鹰,加工河即鹰河。1982年加工河乡满族815人。
  雾开河:河名。在九台市境流经放牛沟乡、卡伦镇、龙家堡镇、鸡鸣山乡、纪家乡等5个乡镇,流长43.5公里。“雾开”系满语,意鲫鱼。流域5个乡镇,1982年满族3488人。
  干雾河(干雾海):河名。昔称乌苏图乌海、雾海河。发源于长春市郊区石碑岭北,流经西北山3里的铁路桥进入九台县境。干雾河(海)系满语,意向南弯曲的河。
  双阳河:河名、乡名。昔年有刷烟必拉(必拉,满语,意河)、刷烟河、苏万河、出万河等,均系转音异写。满语,意河水浊黄。是贯穿双阳县境最大的河流,流经土顶、太平、石溪、双阳镇、双阳河、齐家、新安等7个乡镇,在四家乡光辉村汇入饮马河,全长95公里。清代,沿河两岸聚居不少满族人口,1982年沿岸7个乡镇满族11722人,占全县满族人口总数的60.7%。双阳河乡1982年满族4295人。
  饮马河:河名、镇名、村名。昔年称伊尔们河、伊尔们必拉、驿马河。满语,意阎罗,可能因汛期河水泛滥冲淹人畜,故称此名。是双阳、永吉两县界河,从本县山河镇入双阳境,流经佟家、长岭、齐家、新安、四家等6个乡镇,在四家乡北出境注入九台市石头口门水库,在双阳县境内流长85公里。清代,沿河两岸聚居不少满族人口。1982年沿岸6个乡镇满族8524人,占全县满族人口总数的44.61%。借用河名定饮马河镇名和饮马河村名。饮马河镇在九台市城西南9公里处,1982年全镇满族95人。
  肚带河:河名、村屯名。双阳县境内南部的主要河流,由西向东流经土顶子乡。肚带系满语,意猎人居住的地方。肚带河村1981年满族158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0.5%。村辖肚带河屯,建屯于道光朝,满族88人,占全屯满族人口的55.7%。
  伊通河:河名,《金史》名益退河。《明史》名一秃河、依(易)屯河、伊敦河、依图河。清代名义屯必拉、伊通河。伊通河系满语,意为洪大、汹涌之水。干流从伊通县马鞍山镇的赵家屯东流出伊通县,进入长春市郊区,入农安县合隆镇,在靠山镇东排木村与饮马河汇流向北,在红石村江南镇屯注入松花江。沿岸满族人口较多。
  其塔木河:河名、镇名、村名。清初名奇塔木必拉,女真语,“必拉”意河,“其塔木”意光杆树。其塔木河两岸是清代满族活动区域。
  龙门山:山名。位于九台市六台乡政府驻地东偏南4.5公里处,海拔473米,面积30平方公里。“龙门”满语,意蓝色。
  马虎头山:山名。位于九台市土们岭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处,是八台岭山脉上的一个高峰,海拔538米。“马虎头”满语,意帽子。
  官马山:山名、村名。位于九台市西营城子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官马”满语,意蚊子。有官马山村和官马山屯。
  土们岭:山岭名、镇名。位于九台市土们岭镇内。土们岭山口在岭的东南2公里处,是通往永吉县的大道口,形似骆驼峰。“土们”系满语,意骆驼峰。土们岭镇1982年满族1532人。
  砂石岭:山岭名。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政府驻地西北5.5公里处。“砂石”系满语,指鹊雀。
  夹孤岭:山岭名,位于九台市卢家乡政府驻地南偏东4公里处。“夹孤”系满语,意鹰的意思。
  新开岭:山岭名。位于九台市卢家乡政府驻地南偏西8公里处。“新开”系满语,意耗子。舍岭:山岭名、村名。位于九台市城东南50公里处。“舍岭”系满语,意泉水。舍岭村辖8个自然屯,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5.4%。
  古洞沟:峡谷名。位于九台市西营城子镇政府驻地南偏西2.5公里处。“古洞”系满语,意急流。
  打尖沟:峡谷名。位于九台市西营城子镇政府驻地北偏东4公里处。“打尖”系满语,意花雕。
  杀虎沟:峡谷名。位于九台市放牛沟乡政府驻地西偏南5公里处。“杀虎”系满语,意宽敞。
  捋车沟:沟名。位于九台市放牛沟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捋车”系满语,意桔梗。
  罗群沟;沟名。位于九台市二道沟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罗群”系满语,意吊锅,出猎时带的一种炊具。
  碱场沟:沟名。位于九台市六台乡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碱场”系满语,意小。
  秀水沟:沟名。位于九台市城子街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秀水”系满语,意鸟雀。
  分岩沟:沟名。位于九台市苇子沟乡政府驻地东北7公里处。“分岩”系满语,意黄土。
  红朵沟:沟名。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政府驻地南偏西5公里处。“红朵”系满语,意葫芦。
  哈达砬子:山岭名。位于九台市胡家回族乡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处,是八台岭中一个山峰,海拨558米,俗称鸡冠山。“哈达”系满语,意山峰,“砬子”系汉语。
  傻鸡沟:沟名。位于九台市卢家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傻鸡”系满语,意桦树。
  乐山:山名、镇名。位于长春市郊区北与伊通县相联处。满语勒克山,意磨石山,今山南麓产磨刀石,山下设磨石厂。中华民国时期改汉称,谐音乐山、落虎山、落花山等。其山于1958年划归伊通县。当地行政区以乐山命称,1982年乐山镇满族人口926人,1990年增至2021人。
  老虎林子:树林名。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政府驻地西偏南5公里处。“老虎”系满语,意山湾。
  大乌龙泉:沟名。位于九台市庆阳乡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大乌龙泉”或“大卧龙泉”系满语,意线麻,指道路难走。
  大吴家海:地名。位于九台市土们岭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三条川谷交汇于此,靠山临河。“吴家海”系满语,意猪,指土地肥沃富裕。
  天其位:沟名。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政府驻地东南5.5公里处。“天其位”系满语,意豆秧子。
  镇(乡)村屯名
  卡伦:镇名、村名。卡伦镇、卡伦村,位于九台市西25公里处。“卡伦”系满语,意哨所。清嘉庆二年(1797)建屯,1982年全镇满族人口130人。
  莽卡:乡名、村名。乡政府位于九台市东30余公里处,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莽卡”系满语,意沙丘或沙土岗子。该村周围二三里地带散布着落差10米左右的漫沙岗。好似巨蟒卧在村边不动,满族呼蟒卡。后来感到“蟒”字不雅,乃略去虫字旁书“莽”字。1982年莽卡满族乡满族人口9937人,其中莽卡村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1.5%。
  其塔木:镇名、村名。位于九台市东47.5公里处,地名源于其塔木河名(见其塔木河条),其塔木镇1982年满族246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5.8%。
  锦州:村名。位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政府驻地东南9.5公里处。“锦州”系满语,意沙狐狸或水、树枝。隶属于松江村,1981年满族36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3.9%。
  塔库:村名。位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塔库”系满语,意胖头鱼。1982年塔库村满族144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8.3%。
  前央:村名。位于九台市卢家乡政府驻地北3.3公里处。“前”汉意山前,“央”意绕道走、盘道。
  卧龙泉:村名。与双阳县卧龙泉村同名。位于九台市庆阳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卧龙”系满语,意线麻,指道路不好走,绊脚。
  月明楼:屯名。位于九台市庆阳乡政府驻地西8公里处,“月明楼”系满语,意桑树。隶属于九台市庆阳村。
  克尔苏:屯名。位于九台市卡伦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处。“克尔苏”系满语,意盐碱地中生长的蒿子。与德惠县克尔苏屯同名。
  双阳屯:屯名。位于九台市龙家堡镇政府驻地西北5.5公里处。“双阳”系满语,意浑浊呈黄色。以河名命称屯名。
  哈什蚂:屯名。隶属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偏东10公里处。屯名全称东哈什蚂。“哈什蚂”系满语,意腹部红黄色的蛙类。1982年东哈什蚂屯满族139户873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9.1%。
  博尔哈通:屯名。位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博尔哈通”系满语,意柳条通,荆条墩子。1982年博尔哈通屯满族66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5.5%。
  双阳:县名、镇名、乡名。满语,以双阳河名定县名,意河水浊黄色。清代双阳县满族人口较多。1982年全县19316人占全县人口0.5%。双阳镇满族1030人,占全县满族的5.3%。双阳河乡满族3367人,占全县满族的17.4%。
  龙棚:屯名。隶属于塔库村,位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政府驻地东偏南3公里处。“龙棚”系满语,意腰刀、湾子,指江湾子。1982年满族48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42.4%。
  卧龙泉:屯名。隶属于双阳县齐家乡卧龙村。“卧龙”系满语,意野生的线麻。卧龙村满族1981年16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0.6%。村辖卧龙泉屯,建屯于乾隆年间,屯内无满族人口。
  盘古:屯名。隶属于双阳县鹿乡镇刘家村。“盘古”系满语,意鹿。1982年刘家村满族58人,盘古屯无满族。
  横虎砬子:屯名。隶属于双阳县石溪乡方家村。“横虎”系满语,即猫头鹰。传说屯南山石砬子曾有“横虎鸟”栖息。横虎砬子屯无满族。
  奢岭:村名。隶属于奢岭乡。“奢岭”系满语,意泉眼,泉眼水成河流称奢岭河,由西向东流经奢岭村。奢岭村辖奢岭口子屯,地近柳条边,今村和屯皆无满族。
  苏瓦延:街道名。满语,“苏瓦”是出万、苏完、斡延、双阳的转音。康熙朝置苏瓦延驿站,双阳镇内有苏瓦延街,是双阳县古老的街道。
  蒙古克(喀)伦:驿站名、村屯名。隶于榆树县太安乡新站村。汉意不明。乾隆朝初建站立屯,东北沦陷期间改名新站,1983年划设新站村。新站屯满族1982年480人,占全屯人口总数的59.4%。
  盟温:驿站名,村名。隶属于榆树县五棵树镇盟温站村。“盟温”系满语,意土岗子。康熙三十二年建站立屯。全村750户3682人,其中满族1218人,满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3%。
  莫力库:屯名。隶属于榆树县五棵树镇。乾隆八年(1743)建屯。“莫力库”系满语,“莫勒库”转音,含义为马圈。女真叶赫部曾在此设牧马场。
  登依勒哲库:驿站名,村名。隶属于榆树县秀水乡秀水村。康熙三十二年(1693)建站立屯。“登依勒哲库”系满语,意锈水(或臭水)、污浊不洁净的腐臭水,因“锈”(臭)字不雅改写秀。1981年全村755户3572人,其中满族596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16.7%。“登依勒哲库”名今已不用。
  欢喜岭:屯名。隶属于榆树县李合乡李合村。“欢喜”系满语,意野鸽子。今村和屯皆无满族。另该乡长兴村领辖腰欢喜岭屯和上欢喜岭屯,两屯皆无满族。
  卧吉沟:屯名。隶属于榆树县怀家乡兰旗村。康熙朝初立屯。“卧吉”系满语,意成片森林。今该屯仍地处树茂林深的沟边。1981年全屯190户934人,无满族。
  干雾海:村名、屯名。隶属于德惠县沃皮乡。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干雾海”系满语,意向南弯曲的小河。今该屯有一条小河流经,名干雾海河。嘉庆末年建屯。借河名定干雾海村名,驻地永太店屯。
  米沙子:镇名、村名、屯名、火车站名。隶属于德惠县,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48公里处。原屯名韩家店,嘉庆三年(1798)韩姓在此地开大车店,故名。设火车站时站名米沙子,随之村屯名亦更。“米沙子”系满语,意沼泽地。该地地势低洼,雨雪后路泥泞。
  克尔苏:屯名。隶属于德惠县和平乡马家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处。“克尔苏”系满语,意盐碱地中生长的蒿子。该地西部地势偏高,东南部有一条小河,其附近地势低洼,是沼泽地。嘉庆末年建屯。
  老少沟:村名,火车站名。隶属于德惠县松花江乡,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6.2公里处。“老少沟”系满语,意弯沟。该村附近从北向南有一条沟,呈丫字形。道光末年建屯。先是王姓在此开杂货铺,故名王杂货铺,后改今名。
  回龙川:屯名。隶属于德惠县夏家店乡腰窝堡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5公里处。“回龙川”系满语,意急流。该屯东有岭,向西有一条水沟,其水下泻,汇集饮马河。道光末年建屯。
  二、蒙古语地名
  能明确定称为蒙古语地名的17个,集中在农安县和德惠县境内。
  架苏台: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三盛玉镇,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9公里处。全称“架格苏台”,系蒙古语,因流传年久简化为“架苏台”。“架苏”意鱼,“台”意有或地方。今架苏台村在头道岗水库之后,产鱼。全村有蒙古族7人。
  喇嘛营子:屯名。隶属农安县靠山乡卧牛石村,分东西喇嘛营子,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清同治四年(1865)建屯。清代当地有座喇嘛庙,故名。
  库尔金堆: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开安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清顺治初年在该地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蒙民呼曰“库尔金堆”。汉意斑纹,移用地名。
  韩达营子: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哈拉海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1.5公里处。清嘉庆朝建屯。传说郭尔罗斯前旗卡拉木公,赐婿韩达一块游牧地,韩达招佃开垦,佃民以其人名称地名。
  卜尔墩: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三宝乡,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5公里处。清道光八年(1828)建屯。蒙古语意绿洲。
  八里营子: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黄鱼圈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处。传说清道光朝初年,该地居住蒙古族牧主,汉人尊称包八老爷,形成聚落后用其姓氏,呼称地名“包八老爷营子”,长而久之,略其姓,变呼为“八里营子”。
  巴吉垒:乡名、屯名。农安县巴吉垒乡,位于县城西30公里处。清道光朝建屯。据《农安县志》记载,“初有蒙员巴吉者,提兵筑垒于此,蒙人即以其名名之”,犹言“巴吉之垒”。
  敖宝图上坎:屯名。隶属于农安县巴吉垒乡元宝沟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7.5公里处。清道光朝建屯。“敖宝”意鄂博、敖包、封堆。“图”意有。“上坎”系汉语指方向。
  苏吉梁子:村名。隶属于农安县永安乡永安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0公里处。异写苏集梁。意泉水旺盛的山梁。据《吉林乡土志》记载,苏吉梁子一带,清代白沙如粉,沙丘堆积高五六丈,沙堆前龙山屯有清泉(今称白沙河),终年流淌不绝,又名龙潭。
  好来宝: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榛柴岗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处。清嘉庆朝中叶建屯。“好来宝”意两山或沙坨子相联接,俗意葫芦把。该地有十余个沙坨子相联。
  哈拉(哩)海:镇名、村名、屯名。隶属于农安县,位于县政府驻地北27公里处。清道光十三年(1833)成镇,初名哈哩海城子。“哈哩海”意指荨麻类植物,今镇政府门前仍生长此类草本植物,高约5尺,富于刺激性。汉文书写“哩”转“拉”,“城子”略去。据考古发现,镇驻地东南1里处有座古城遗址,“城子”系指此而言。另有一说,“哈哩海”乃系一位蒙古族人名,以人名称地名。
  哈拉哈:村名、屯名。隶属于德惠县朱城子乡,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处。简称哈里,蒙古语,意荨麻,属植物,与哈哩海同义。
  虎市:地名、火车站名。在德惠县和平乡境内。蒙古语,意芦苇草。该地东靠雾开河,西临山岭,地势东部低洼,生长芦苇较多。先有卧虎泉地名,东北沦陷期间改今名。
  沃皮:乡名,火车站名。隶属于德惠县,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38公里处。蒙古语,意山的阳面。
  货立货:屯名。隶属于德惠县升阳乡哈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5.5公里处。蒙古语,意荨麻,属植物,是哈哩海(哈)的谐音。
  哈里:村名,火车站名。隶属于德惠县升阳乡,在乡政府驻地北5.5公里处。蒙古语,与哈哩海(哈)同义。
  布海:乡名、火车站名,村名。隶属于德惠县,位于县政府驻地南偏西19公里处。嘉庆朝建屯。先称朝阳庄,通火车后设车站于此,名乌海站,音转布海。汉意不明。

附注

①(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称汗,定都赫图阿拉,改名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国号大金(后金),纪元天命。天命十一年(1626)因伤重逝去,子皇太极继汗位,翌年改元天聪。1634年迁都沈阳,改名盛京,1635年将族称“女真”改曰“满洲”,国号大清,1636年纪元崇德,上皇帝尊号。此后,满洲族人家自称“旗人”,编入八旗的汉人,自称“在旗”。中华民国以后,满洲族简称满族。) ②(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建立,经皇太极完善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创建满洲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续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合称满洲八旗。皇太极于1633年始编汉军旗,1634年始编蒙古旗。1635年正式形成蒙古八旗,1642年正式形成汉军八旗。八旗既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又是兵制。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所有八旗成员及其家眷统称旗人,与统属于府州厅县的民人(汉族、回族、朝鲜族)相区别。) ①(协领:分两类,一是专城驻防协领,掌本防区的巡防驻守事务;另一是翼协领,掌稽治田宅户口事务。协领从三品,俸银130两。佐领:在协领之下,正四品,俸银105两,一旗的最高主管官。防御:在佐领之下,正五品,俸银80~85两,掌一旗的稽察军实辎重防御事务;骁骑校:在防御之下,正六品,俸银60两,掌催租缉扑事务;领催:在骁骑校之下,正七品,俸银18~36两,掌一旗的册档支领俸饷会计书写事务;笔帖式:在旗署中从事文书翻译的文职低级小吏。) ①(清代吉林将军境内,每个驻防城周边建立许多旗屯,安置八旗家眷。“居官者四品以下,皆居近城二三里之屯。晨,赴署视事;晚,回屯居。”四品以上职官准居城内。) ①(《长春市文物志》,1987年10月版。) ②(《吉林志略》,下卷;《吉林外纪》,卷四。) ①(边台数有27、28、29之说,因边台随需要在不同年代有增添。吉林省旗务处于民国元年决定,柳条边上的树木尽行砍伐。今边墙倒塌,树木伐尽,边台遗址无存,个别地域尚能见到残迹。) ①(《高宗实录》,第1178卷,第6—7页。) ②(苏瓦延有多种谐音译写,如苏瓦堡、刷烟、苏斡延、苏完延、苏瓦盐、双羊、双杨、双阳等,皆系满语。) ①(《榆树县地名志》,第295—296页。)。 ①(王一元:《辽左见闻录》。) ②(吉林省档案馆光绪六年档:《西路关防处为查明台站人丁原隶旗佐事》移文。) ①(贡江:向京师提供贡鱼的松花江江段。该江段隶属于打牲乌拉衙门,故又称乌拉贡江。初划定:以巴彦鄂佛罗边门(舒兰境内法特哈门)外,自饮牛坑(今德惠县松花江乡江沿处)起,到松花江上掌牛山河止,全长约260余华里。乾隆二十六年贡江展界,上自牛山河起,下至红石砬子石子滩(今农安县靠山乡红石村)止,全长约500华里。) ②(贡河:采捞“东珠”(珍珠)的江河,亦称珠河、乌拉贡河。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各大水系的支流、上下河口等。光绪十九年停止采贡,贡河流域土地解禁、招垦。) ①(《永吉县志》,19卷,1941年版。) ②(包衣:满语,汉译家奴。) ①(《吉林满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卷一。) ①(旗地:清政府分配给八旗的土地。旗人上层拥有面积较大,役使奴仆耕作,但大多数旗人则靠家属耕作。原是世袭,只有使用权。康熙朝以后开始向私有制方向转化,做为一种土地制度延续到清亡。) ①(《榆树县乡土志资料》,1937年12月版。) ①(此处,在今德惠县朝阳乡朝阳村朱家坨子屯东1华里处,有一处地方群众称其地黄鱼圈。) ①(“旗下人”:凡编入旗人丁档,拥有独立户籍者,均称旗下。另一种则是流戍的民人,赦免后留居原地,编入旗档,为了区别于驻防八旗,称旗下人。“户下人”:又称户下、户下家人、户下奴仆、家丁奴仆、旗下家奴,没有独立户档,在旗人家中充奴劳役,不能出仕、应试。因功等因,可开户,出旗为民。) ②(《开国方略》,卷二;《吉林通志》,第12卷、第87卷。) ①(汉族官吏姓名及任职年皆略。录自《东北人物大辞典》附录第1255—1264页。辽宁人民和辽宁教育两出版社1991年联合出版。) ①(打牲乌拉总管阿吉达、希特库、穆克登、穆朱祜等人,皆出自该族系。) ①(《吉林满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张璇如、尹郁山:《乌拉满族足迹探源》,《四平民族研究》1988年一期。) ①(《大清会典事例》,第979卷。) ②(《户部则例》,《田赋》,第七卷。) ①(《吉林通志》第60卷。) ②(《长春县志》,卷一,《沿革》。) ③(随丁限额:公爵30人,台吉4—15人,章京2—4人,佐领1人。) ①(《宣统政纪》第29卷,第11——13页。) ①(《德惠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①(田志和:《关于蒙古王公制度向民国延续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六期。) ①(萨英额:《打牲乌拉乡土志》,第三卷,道光七年本。) ①(魏声禾:《鸡林旧闻录》,(五),民国二年版本。) ①(《农安县志》,卷七,第79页;《农安县文史资料汇编》第四辑,1983年版。) ①(《榆树县乡土志资料》,第7页。) ①(《中国穆斯林》杂志,1986年第二期,第38—39页。) ①(《光绪东华录》,(一)第1216页。) ①(《农安县史志资料汇编》,第五辑。今洼中高是农安县太平池水库与洼中高灌区。) ①(长春市《朝阳区文史资料》第三辑,1988年12月版。) ①(民族联合村屯:本志书着重记述少数民族成份人口占30%以上的村屯。) ①(本志所列举的满语和蒙古语地名,仅是已经普查并被大多数地名学工作者认定的,尚有一些地名有争议,本志略而未记。) ①(有人认为雾开河是蒙古语,存疑。) ②(有人认为干雾河是蒙古语,存疑。) ①(敖包:多以石块或沙土堆积而成,或以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上插若干幡杆,杆上挂缀各种色调布条。多为单个体。初为境界和道路的标志,后逐渐成为民间祭祀活动的场所。)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长春市志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上卷》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宗教志部分包括宗教工作机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人物、大事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