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名店 名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199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名店 名品
分类号: F729.34
页数: 13
页码: 264-276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商业系统继承、发展了一批名店,创新和研制了一批具有新特点的名品,并获得“国优”、“部优”、“省优”和“市优”的称号。
关键词: 长春市 地方志 名店 名品

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春商业系统继承、发展了一批名店,创新和研制了一批具有新特点的名品,并获得“国优”、“部优”、“省优”和“市优”的称号。
  第一节 名店
  截止1988年,商业系统继承和发展的名店有18个。其中日用工业品店4个,副食、食品店4个,饮食、服务店10个。
  一、日用工业品店
  (一)长春市百货大楼
  长春市百货大楼位于斯大林大街59号。是日商“三中井洋行”旧址。五层建筑,2400平方米。1952年开业。原名长春市百货公司第五商店。1980年在旧楼北侧新建7层10000平方米营业室,1983年9月落成开业,更名为长春市百货大楼。1988年有营业面积12400平方米,职工1705人。楼内设有13个商场、1个批发公司、1个厂矿服务部。日客流量10万人次。经营的主要商品有日用百货、针织、纺织、服装、鞋帽、文体用品、家用电器、钟表眼镜、工艺美术、科学仪器、钢木家具、中西乐器、金银首饰、交通用品、食品烟酒、中西成药等15大类,3万多种。其中名优产品有苏州香雪海牌、北京雪花牌电冰箱,长春君子兰牌、吉林松源牌洗衣机,常州金狮牌、天津飞鸽牌、红旗牌自行车,哈尔滨卧虎牌、上海凤凰牌毛毯,青岛蓝天牌运动服,上海金兔牌男女羊毛衫,吉林毛花呢,内蒙毛华达呢,长春皮鞋,榆树布底挂胶鞋,国产、进口家用电器等近百种,小商品有7300多种。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横向联合,产销联营,与全国520多个厂家建立经济联系。为省内外60多家工厂设立220多节产品销售专柜。在省内建立12家分号,22个联销店。坚持“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楼内设立电讯商品维修中心、修表室、电脑验光室、特体服装加工部、送货车队等121项商品售前、售后服务和便民项目。1988年,销售总额2亿元,比1979年的3155万元增长4倍。
  1978年至1988年间,连续受国务院嘉奖,获省、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长白山百货商场
  长白山百货商场位于新发路1号。是日商“宝山洋行”旧址,7层楼房,面积为7000平方米,是解放前最高建筑物。1948年12月开业,原名长春市百货公司百货营业部。1952年,更名长春市百货公司第二商店。1984年,易名长白山百货商场。1988年有营业面积11000平方米,职工1300人。商场内设9个商品部。日客流量6万人次。经营的主要商品有日用百货、纺织、文化、五金工具、家用电器、化工原料、钟表眼镜、照像器材、工艺美术、食品烟酒、中西成药等12大类,25000个品种。其中小商品占50%,名优商品70多种。它还是外侨、华侨、侨眷特需商品的定点供应单位。
  自开业以来,与全国各地建立商业往来关系。截至1988年,与200多家批发站、1000多家工厂有固定的进货关系。改革开放后,先后与省内40多家工厂建立工商联合关系,与内蒙古、辽宁以及省内29家零售企业建立长白山集团。坚持“大优小全”的经营方针,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建立50多种服务项目。1988年销售总额13184万元,比1979年的3563万无增长3.7倍
  1959年被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工交、财贸系统10面红旗单位之一。1985年评为省“六好”企业,精神文明标兵单位。1987年评为省先进企业,荻国家“五一”劳动奖状。
  (三)东北商场
  东北商场位于大马路71号。是振兴合百货商店旧址。1956年公私合营后,由老市场内百余家服装、鞋帽、小百货摊点组成,并集中在大马路56号,命名为东北商场。1966年改归国营后迁至现址。1988年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职工375人。场内设4个商品部、一个批发部。日客流量2万人次,经营大小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家具、家用电器等20000多种商品,其中小商品7500种,价值一分钱以下的商品有百种。
  改革开放后,与全国各级批发站、省内外290多个厂家建立购销关系,从150多个厂家直接进货。坚持“顾客至上、信誉第一”,以小为主,以小代大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设有老年、特体、儿童服装和半成品专柜,出售的呢料免费裁剪。套服可拆整单件出售。鞋可卖单只。出售的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退换。1988年销售额1999万元,比1978年的997万元增长1倍。
  (四)长春市钟表眼镜公司
  钟表眼镜公司位于大马路81号。1956年由慎昌、光明、同昌、兴善、及时、振华等同业商店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钟表眼镜商店。1984年改名长春市钟表眼镜公司。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职工250人。公司下设2个批发部,1个制片厂及大马路、重庆路、长江路3个商店。经营国内外名优钟表眼镜500多种。公司坚持“顾客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方向。各店设有验光、磨光等机械设备。设立百余种服务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京、沪、津、穗、辽宁、济南、杭州、深圳等地100多个厂家建立业务往来,与河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岛、大连、烟台等地400多个企业建立购销关系。1988年商品销售总额1075万元,比1979年的491万元增长1.18倍。
  二、副食、食品店
  (一)永春路副食商场
  永春路副食商场位于永春路40号。原名永春路副食商店。1956年由百余家私营副食店和商贩合并组成公私合营永春路副食商店,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1958年扩建成2层营业楼。1966年改归国营,更名永春路副食商场。1988年有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职工324人。商场设3个营业部、2个批发部、1个糕点加工厂。经营肉食、禽蛋、水产、小果糕点、粮果、罐头、烟酒、干调、熟食品等2000多种商品。
  商场坚持“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文明经商,礼貌待客。设有复秤处、服务处、电话予约服务等27个服务项目。1980年至1985年间,先后与全国21个货源基地、169个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保证了市场供应。1988年销售总额1275万元,比1979年的710万元,提高了79%。
  (二)重庆路副食商场
  重庆路副食商场位于重庆路净月胡同7号。1956年由数十家私营副食商店合并组成重庆路副食商店。1966年改归国营。1984年更名重庆路副食商场。1988年,有营业面积1600平方米,职工2300人。商场设有肉食、蔬菜、干调、食品4个营业部、1个批发部。经营肉食、禽蛋、水产、水果、糕点、糖果、烟酒、干鲜菜、干调、熟食等2000多种商品。
  商场设有公平秤、服务台、开展登门送货、电话予约等30余种服务项目。1980年至1988年,与28个省市,90多个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与德惠、九台、延吉、农安、长岭、扶余等县建立土特产品联营联销关系。1988年,销售总额1800万元,比1979年的684万元增长1.6倍。
  1985年,被省政府命名“六好”企业。1986年评为省先进企业。1987年晋升为省予备级企业。
  (三)鼎丰真商场
  鼎丰真商场位于大马路50号。1911年由浙江绍兴人王信瑞等人合资开办。原名鼎丰真食品店,地址在现亿丰鞋店。1931年,王信瑞将食品店转让给同乡高锦浦。
  高锦浦经营有道,制定了投料标准配方,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方便顾客的店规,生意日渐红火。沦陷时期因不挂日伪国旗,被抓进“思想矫正院”3个月,放出后,不甘愿受日伪迫害,回转上海。
  高锦浦离开后,食品店会计冯肇明继续经营。由于经营不善,弄虚作假,拖欠工人工资和税款,在1952年弃店跑到武汉。自此,鼎丰真歇业。
  1956年,公私合营期间,政府为了保持鼎丰真的风味特色,派工商联合会苗竹贤去武汉招回冯肇明,国家投资8900元,于1957年恢复营业,定为公私合营企业。后期迁至现址。1966年改归国营。1984年更名鼎丰真商场。1988年有营业面积2400平方米,职工184人,年产糕点1000余吨。
  商场设有营业部、批发部、食品加工厂。生产经营各种南北风味糕点100多种。其中著名的食品有奶花蛋糕、卷糕、长条糕、喇嘛糕、椒糕、芙蓉糕、花粉蛋糕、八件、京式月饼及满族传统食品“萨其玛”等30余种。
  1980年以来,与市内外100多家百货、副食商场(店)建立联销关系。1988年,销售总额570万元,比1979年的89万元增长5.4倍。
  (四)东发合茶庄
  东发合茶庄位于大马路52号。1914年由河北人胡子文开办。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30平方米,职工12人。经营红茶、绿茶、花茶、茶砖等4类100多个品种。其中有著名的安徴黄山毛峰茶、杭州西湖龙井茶、广东乌龙茶、云南普洱茶、南京雨花茶、四川红茶、甘肃绿茶以及配制的各种花茶。
  茶庄坚持主随客便的服务宗旨和高中低档相结合的经营方针。降低零售起点,多者以斤计量,少则以两或半两计量,多少皆宜。建立聋、哑、盲、老、弱顾客优先照顾,对文艺团体定期上门服务及电话予约服务,对外地购货给代邮代寄。1980年以来,先后与全国20余处名茶产地、厂家建立购货关系。与省内外200多家百货、副食商店有联销关系。1988年销售总额1133万元。
  1988年被评为吉林省商业系统先进单位。
  三、饮食、服务店
  (一)长春饭店
  长春饭店位于重庆路43号。是沦陷时期的中央饭店旧址。1950年,在长春百货大楼旧楼一楼开业,原名国营长春食堂。1951年迁至现址。1956年改为长春饭店。1988年有营业面积8100平方米,职工570人。其中特级烹饪师12名、宴会设计师和服务技师5名、3级以上厨师、服务员185名,占职工总数的35.4%。
  饭店设5个专业风味部、5个高中低档餐厅、1个旅店部,200个床位。主要经营鲁系菜肴,并兼营祖国十大菜系的名菜、名点以及吉林风味菜400多种熘炒菜、100余种主食。其中拿手菜有“三煽三酥”、“葱烧海参”、“荷花猴头磨”、“清真人参鸡”、“什锦鹿茸羹”等50余种。
  饭店确立高中低档相结合,以中低档为主的经营方针。坚持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实行门庭接待,服务到桌,服务用语标准化,卫生制度化。设立登门服务、电话予约等30余种服务项目,为顾客就餐提供方便。改革开放后,开展四名一优(名菜、名点、名师、名店、优质服务)活动,引进上海、四川菜肴50余种。挖掘整理出宫廷宴、长白山珍宴等地方名菜30余种。1988年零售总额640万元,比1979年的321万元增长近1倍。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是全国财贸战线6面红旗之一。1982年被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83年被商业部命名全国商业系统先进单位。1984年被省政府命名“六好”企业。1985年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二)福聚成饭店
  福聚成饭店位于大马路29号。1940年在老市场(现长春电影院西侧)开业,原名长茂盛。1945年6月停业,同年9月迁至二道沟开业,并更名福发成,1948年初再次停业。1953年,在现址恢复营业,更名福聚成。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归国营。1967年改名工农兵饭店。1980年恢复福聚成店名。1986年由二楼扩建为五层楼房。1988年有营业面积1253平方米,职工152人。其中特级厨师1名、3级以上厨师、服务员42名,占职工总数的27%。设有8个餐厅、1个旅店部,70张床位。经营鲁系菜肴、吉林风味、川菜、宫廷菜300余种,主食50余种。其中看家菜是孙秀风的“香酥鸡”。1980年后,先后挖掘、创新“宫廷宴”、“龙凤宴”等50余种新菜肴。
  饭店实行文明用语标准化,服务程序规范化,设立20余种服务项目。1988年零售总额150万元,比上年的123万元提高21%。
  (三)天池饭店
  天池饭店位于胜利大街2号。原名站前旅社。1956年,由原站前旅馆、福长旅馆、天泰栈、日升客栈等合并成公私合营站前旅社。1966年,改归国营。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春城发生武斗被烧毁。1969年动工重建,1971年落成6层营业大楼,更名工农兵旅馆。1983年更名为天池饭店。1988年,有营业面积23700平方米,职工1060人。设有460个房间,1600个床位。附设饭店、百货、照像、理发4个营业部。
  饭店自1983年以来,对内制定和贯彻“三法”(执行法、监督法、处理法)治店,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对外实行文明待客,优质服务。设立储蓄所、阅览室、寄存处等100多个服务项目。1988年服务收入1486万元,比1979年的317万元增长3.7倍。
  1985年,被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商业系统先进企业。
  (四)回记饺子馆
  回记饺子馆位于四马路新民胡同6—2号。1927年由回宝珍创建。1956年公私合营,定名为回记饺子馆,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200平方米,职工25人。
  饺子馆,以专业经营为主,兼营熘炒菜、酱菜,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经营之道。实行“三定”(定人、定质、定量),“五专”(专人选料、专人上馅、专人合面、专人包制、专人看锅)和“三不做不卖”(牛肉不鲜不做不卖、配料不全不做不卖、馅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不做不卖)的店规,常期保持最佳质量标准,被群众誉为地方民族风味优质食品之一。1984年被市命为市优品种,1986年命为省优品种。服务质量,坚持服务到桌,并设带料加工、添汤热菜、回勺、代买食品、代做病号饭等10余种服务项目。1988年销售额为31万元,与1979年持平。
  (五)东风照像馆
  东风照像馆位于大马路91号。原名公茂号照像馆,1931年开业。营业面积200平方米。1948年初停业,1948年底复业。1956年公私合营改为西风照像馆。1958年易名东风照像馆。1966年改归国营。1980年扩建成4层楼房。1988年有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职工200人。其中特级摄影师2名、1—3级摄影师30人,占职工总数的16%。馆内设一般人像摄影、生活摄影、儿童摄影、结婚摄影、工业产品摄影等5个部、1个外照服务部、1个照像器材营业部经营各种照像器材,精修照像机。
  照象馆1980年至1988年间,增设了旭光加景、影中人、套洗套放、烫金印字、彩扩、结婚录象等经营项目和出租婚纱礼服等20余种服务项目。1988年服务收入250万元,比1981年的60万元增长4.16倍。
  (六)时光照像馆
  时光照像馆位于长江路79号。有3层建筑的营业室。1954年开业,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职工173人。其中3级以上摄影师60人,占职工总数的34.6%。
  馆内有高级人像摄影、儿童摄影、艺术摄影、生活摄影等5个部、1个外照服务部、1个工业产品照服务小组、1个照像器材营业部,出售各种照像器材,精修照像机。1979年至1988年间,先后投资70万元更新设备,增添了特级人像立体布景、一次成像等设备。增加了特级、高级人像、彩色人像、立体转机摄影和美术着色、洗印影纹图案、快照、快洗业务。出租婚纱礼服、电话预约、登门服务等20余种服务项目。1988年服务收280万元,比1979年的70万元增长3倍。
  (七)朝阳美发厅
  朝阳美发厅位于重庆路63号。1943年由湖北人叶相如与日商合资经营,原名玉屋美发馆。1945年9月,叶相如独资经营,更名武汉理发馆。1948年初停业,1948年底复业。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朝阳理发社,1966年改归国营。1980年更名朝阳美发厅。1988年有营业面积250平方米,职工62人。其中特级技师4人,3级以上技师28人,占职工总数的45%。厅内设男、女理、烫发2个高级服务部,1个理、烫发器材营业部,出售理、烫发工具、化妆品。
  美发厅设有男女全活、单项盘做、洗刮、吹风、装戴假发、染发、修面、化妆、粘修睫毛、染修指甲等服务业务,以及电话预约、登门服务等20余项服务项目。
  1966年研制、创新并首家推出青年式、波浪式等10种新发型。1977年,理发师蒋国元、胡生福携手合作研制成功“冷烫药水”和操作技艺。由于操作简便、保护发丝、易梳理、安全节电,全市普遍应用,并推广至北京、武汉、新疆、青海、河北、张家口等地。1988年服务收入35万元,比1979年的2.6万元增长12.4倍。
  (八)丹凤理发店
  丹凤理发店位于大马路38号。1931年8月开业,1948年上半年停业,1948年底复业。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900平方米。职工92人。其中特级技师2人,3级以上技师10人,占职工总数的9.2%。店内设男、女理烫发2个甲级部,1个理烫发工具营业部,出售理烫发工具。
  理发店设有男女全活、单项盘做、洗刮、吹风、装戴假发、染发、修眉修面等服务业务,以及电话预约、登门服务、团体理发等20余项服务项目。1985年至1988年间,新增设电动美容机、半自动美容椅、化妆台、新型吹风机、美容工具等80余件。研制和创造了空心短发杠、螺旋中长杠、万能杠、三角杠、筷子杠、浪板杠等30余种烫发工具和操作技艺,推广到全市。1988年服务收入20万元,比1981年的16万元提高25%。
  (九)工人浴池
  工人浴池位于南京大街2号。原名“新京”浴池,由刘国范等3人和日商喜太郎等4人合资开办,1934年开业。1945年日商撤出,中国人继续经营,改名长春浴池。1949年5月定为公私合营企业。1951年更名工人浴池,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职工117人。其中3级以上服务员、理发员、修脚员21人,占职工总数的17.9%。店内设有池塘、男女盆、桑那浴、脉冲浴、冲浪浴、理发等6个部。
  浴池设有洗澡、搓澡、修脚、理发、按摩、健身等10余种经营项目和单间、雅座,代卖烟茶、香皂、肥皂、洗发膏等服务项目。1981年,新增添旅店部145个床位。1988年增添了干洗水洗业务。同年服务收入55万元,比1979年的21万元增长1.4倍。
  (十)新民浴池
  新民浴池位于新民胡同334号。1934年开业。1956年公私合营,1966年改归国营。1988年有营业面积850平方米,职工40人。其中3级以上服务员、理发员、修脚员24员,占职工总数的60%。店内设池塘,男、女盆塘2个部。
  浴池设有洗澡、搓澡、修脚、理发等经营项目和代卖烟茶,洗衣服等,还开展提供儿童玩具、剪刀、刮脸刀、量体重、拐杖、老年乐等服务项目。1988年服务收入31万元,比1979年的12万元增长1.5倍。
  第二节 名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商业系统对加工生产的产品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有一批产品被群众誉为优质品种。国家建立商品质量标准后,1980年至1988年间获得名优称号的品种57个。其中名点19个,名菜17个,名宴6个,名酒7个,名饮7个。
  一、名点
  名点包括糕点,面食品、元宵、汤圆、糕团饮食业各种宴席中配套的主食品种。
  二、名菜
  名菜包括饮食业、熟食加工业烹制的熘炒菜、薰、酱、灌菜等。
  三、名宴
  市饮食服务公司系统经过多年的继承、挖掘、整理、创制了5种优质宴席被市命为地方名宴。
  (一)聚仙宴
  聚仙宴是以神话传说的八仙典故得名的宴席。聚典故、趣味,情味、风味于一席。
  创制单位:东风饭店
  设计厨师:孙焕臣
  1988年获省优。
  (二)农家乐宴
  农家乐宴是以东北农村生活习俗研制的地方名宴。分为“全家福”(8顶8)、”合家欢”(6顶6)、“四喜临门”(4对4)三组。经济实惠,地方风味浓厚。
  创制单位:长江饭店
  设计厨师:张忠民、王恒泰、张志坤
  1988年推出。
  (三)龙凤宴
  龙凤宴是专门为办喜事的群众设计的宴席。具有浓厚的喜庆含意。
  创制单位:福聚成饭店
  设计厨师:刘士铁、高才、刘宝泉
  1988年推出。
  (四)清宫宴
  清宫宴是以清代宫庭名菜组成的宴席。集典故、趣味、情味、传统风味于一席。
  创制单位:重庆路饭店
  设计厨师:孙殿国、高玉才、王林
  1988年推出。
  (五)清真宴
  清真宴是以回族风味采用先进烹饪工艺设计的回族宴席。
  创制单位:回族饭店设计厨师:李学忱、赵桂兰。
  1988年推出。
  四、名酒
  市商业系统生产加工并被命为优质名酒的有7种。
  五、名饮料
  市商业系统生产加工并被命为名饮料的有7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概述、人物、大事记、附录四部分。内容包括:商业演变、商业体系、商业市场、商业分类、饮食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