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物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19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物价
分类号:
F726
页数:
9
页码:
243-2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商业的物价管理情况,其中包含管理体制、收购价格、零售价格、商品差价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商业管理
物价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商业一直执行国家价格管理的统一规定。1949年至1952年,实行国家、市场双轨制价格。1953年至1978年,实行国家统一计划价格。1979年至1988年,逐步实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价格。
一、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按国家各专业总公司规定的毛利幅度、地区差价,自行作价。1950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始对煤炭、钢材、水泥、纯碱、麻袋等重要物资的价格统一管理。1951年4月,全国第二次物价会议之后,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家管理价格的商品增加到55种,其余商品价格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并根据1952年省商业厅“国营商业牌价掌握分工制度”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掌握管理本市物价总水平,制定、调整管理范围内的商品价格、加工订货、进销、批零、工农产品差价、商品削价及服务行业收费标准等。各专业公司按局职责分工,提供资料,作价方案,贯彻各项有关规定。1959年,国家对商品统一分为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一类商品价格,国家统一管理。二类商品价格,省商业厅管理。三类商品价格,市经委管理。市管价格的商品,1960年346种,1970年179种,1985年118种;服务行业收费价格,1960年40种,1970年54种,1985年48种。除饮食业对简易、应时毛炒、炝拌菜,按规定毛利幅度随时作、调价外,其它企业没有作价权。1979年以后,国家实行了国家定价、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3种价格管理形式。除国家管理的商品价格继续执行国家定价外,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作价权放给企业。国家指导价实行浮动价格和企业定价。1981年,根据省商业厅《试行农副产品议购、议销价格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长春市开始实行农副产品议购、议销价格。范围限于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收购任务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副产品,由购销双方议定价格。一些企业为牟取高利,出现随意压价、抬价现象。1984年,根据省商业厅规定,对部分议购议销的农副产品实行最高限价。共有37个品种,其中粮油类6种,肉食类4种,水产类7种,果品类9种,干调类8种,豆制品类3种。只准向下浮动,不准突破。1984年5月,市第一、第二商业局根据国家规定,允许二级批发企业按商品花型、配色、外观、季节、流行周期制定浮动价格,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超过20%。
二、收购价格
商品收购价格,按国家计划要求,贯彻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原则,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
解放当时,每吨大豆换1.3疋解放布。1948年、1949年两次上调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豆每吨3200元(折合旧人民币,下同)提高到4400元,高粱2200元提高到2200元,玉米1900元提高到2700元。一吨大豆可换解放布3.2疋,提高1.46倍。1950年至1952年再次调整,使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平均上升21.6%。一吨大豆换色布由1.87疋提高到2.63疋,换白布由2.1疋提高到3.38疋;换煤油由0.65百公斤提高到1.15百公斤;高梁换色布由1.44疋提高到1.87疋,换白布由1.62疋提高到2.41疋,换煤油由0.51百公斤提高到0.82百公斤;玉米换色布由1.16疋提高到1.92疋,换白布由1.31疋提高到2.48疋,换煤油由0.64百公斤提高到0.84百公斤。
“一五计划”期间,根据国家粮食、食油、棉布“统购统销”政策,适当提高了粮食、油料、烤烟、牛皮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57年比1952年平均指数提高18.4%。其中粮食提高73.9%,油料提高14.4%。同时降低了化肥、搪瓷制品、文化用品和西药等商品的零售价格,工农业产品的综合比价缩小了16%。
为收购更多的农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1958年调高了粮食、大豆、花生仁、麻类、猪羊等收购价格,平均上调2.2%。1959年又调高了大豆、杂小豆、牛肉、羊肉、鲜蛋、鸡、人参、木耳、粮食、豆油等10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调高1.8%。1961年,提高21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其中生猪提高25.4%。1963年,对商品价格进行大调整,其中66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上调14.4%。1965年与1957年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平均提高26.6%。1966年,为缩小产粮区与经济区之间农民的生活差别,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每百公斤由17.50元提高到22.14元,提高幅度为26.5%。“文化大革命”期间,物价冻结,农副产品价格未作调整。1979年至1988年,对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按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979年4月,大幅度提高了生猪、菜牛、菜羊、鲜蛋、牛奶、甜菜、淡水鱼、蔬菜等22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8%。1984年,取消了37种农副产品的最高限价。1985年调高粮食收购价格。1986年对市管的黄瓜、西红柿、韭菜、豆角、茄子、甘蓝、秋葱、秋菜等10种蔬菜实行收购、零售价同步控制。1988年,调整了5个品种、8个规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48年至1988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提高2—3倍。其中粮食提高了5.4倍,工农业产品差价缩小到24.5%。农民用同等农副产品交换工业品的数量,1979年比1950年增加1.21倍,1984年比1979年增加了31.4%。
工业产品的收购,长期以来一直按国家的统一牌价收购。1979年以后,增加了向厂家直接进货,并逐步理顺工业品的收购价格。
“一五计划”期间,调高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商品收购价格。1958年,对市场上经营的19797个工业品收购价格,有升有降。小商品和原木价格上调,绒衣等针织品下调。1959年,对45种工业品价格进行调整,上调20种,幅度为13.7%,下调25种,幅度为8.45%。1960年降低了23种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价格。1963年,对183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下调8.4%。1966年,对53种地方工业品价格,再次下调15.38%。其中重工业品有21种,平均下调19.30%,轻工业品16种,平均下调11.3%。1966年至1978年,价格冻结。1979年,调整了1200种的工业品价格,平均上调3.2%。1982年,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调整了煤炭、生铁、焦炭、钢材、水泥、木材等原材料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其中生铁上调44.4%,焦炭上调28.5%,木材上调24.5%。同时上调收音机、电视机、手表、涤棉布、化纤制品和名酒、名烟的价格。1983年,调整了274种针纺制品和235种相关商品价格。上调幅度平均为21.3%。1984年,市政府决定对企业超产的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可上浮20%。1985年,对计划外的生产原材料和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1988年,又调整了工业生产资料的出厂价格。使商品收购价格逐步趋向合理。
三、零售价格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贯彻稳定物价,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的方针。
1948年,长春解放当时,市场价格渐涨。到1948年末,面粉上涨了1.3倍,高粱米、玉米、大豆上涨了0.9倍,豆油上涨了1倍,盐、中纱棉布、青纹布上涨了0.5倍。国营商业采取控制重要商品,大量抛售平价商品的办法使市场价格逐步平稳。1951年,私营商业乘城乡物资交流不活,商品不充足之机,把一度稳定下来的物价又抬高起来。从7月至12月,平均价格比1950年末上涨了29.4%。市人民政府采取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格管理市场,国营商业控制批发市场,执行国家统一牌价,市场价格再次稳定下来。1953年至1957年间,贯彻执行“基本不动,个别调整”的方针,在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结合调整工资,适当提高了粮食、食盐、豆油、呢绒、高级卷烟、肉、蛋、禽、鱼的零售价格。其中:粮食上涨13%,鲜菜上涨47.3%,副食品上涨39.7%,烟酒茶上涨8.97%。其它食品上涨26.58%,燃料上涨12.54%,衣着商品上涨0.55%,日用工业品下降1.34%,文化用品下降4.5%,医药用品及医疗用品下降33.06%。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1957年比1952年上涨了13.9%,平均每年上涨2.8%。社会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14.2%。
1958年至1965年间,继续贯彻“基本不动,个别调整”的原则。1958年“大跃进”后,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加上3年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下降,市场供应紧张。除居民定量供应外的商品大幅度涨价。1961年与1957年相比,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16.16%,社会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4.7%。从1961年开始,根据国家规定,对粮食、棉布、针棉织品、絮棉、鞋、食盐、酱、酱油、食糖、糕点、糖果的定量供应部分;肉鱼定量供应部分;大宗蔬菜、火柴、煤炭、煤油,文具纸张、课本、书报杂志、主要西药、搪瓷制品、铝制品、橡胶制品、房租、水电、交通、邮电、医药、学费等18类生活必需品价格和收费标准,采取坚决稳定的措施。同时,对自行车、手表、针织品、名酒、糕点、部分饮食品种,实行高价供应政策。提高幅度分别为:自行车4.4倍、手表1.8倍、散装白酒4.4倍、砂糖4倍、茶叶2.6倍。1965年恢复平价供应,此外还适当扩大议价商品范围。1962年平价商品零售占90.5%,高价商品占6.8%,市价商品占2.7%。1965年,平价商品占97.4%,高价商品占0.4%,市价商品占1.3%。1965年,为使购销价格基本持平,提高了城镇粮食和煤炭的零售价格。粮食上调6.17%,煤炭上调了9.7%。国家发给职工粮煤补贴。按职工家庭人口,每人每月补贴0.6元,其它商品降价。1965年与1964年相比,鲜菜下降4.3%,副食品下降1.2%,衣着商品下降0.2%,日用工业品下降0.9%。1965年与1961年相比,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全社会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平均下降8.8%。
1966年,市场物价面临失控。长春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67年关于“各地方必须根据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管理”的通知精神,1967年至1978年,对市场物价实行冻结,绝大部分商品价格稳定在冻结前的水平。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和全社会职工生活费用价格,1978年比1967年分别下降了0.22%和上升了0.49%。
1979年,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部分不合理价格进行调整。1979年11月1日,根据中央决定,调整了猪肉、牛肉、羊肉、鲜蛋、家禽、牛奶、蔬菜、水产品等8种副食品的零售价格,平均提价幅度17.8%。同时相应地调整了394种相关制品价格。提价后,国家按职工每月发给副食补贴5元。计划价格范围缩小,议价范围扩大,商品零售价格放开。1984年,对580种小商品,200多种饮食、服务品种实行优质优价,随行就市,还放开蔬菜价格。1985年,取消了猪肉定量供应,放开了猪肉价格。同时放开88种三类商品价格,作价权下放给企业,出现了作价就高不就低和乱涨价的现象。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1985年比1984年上升13.7%,比1978年上升了42%。1986年,本着“大管小活”的原则,市管的7种蔬菜增加到10种。对蔬菜、禽蛋、水果等24种商品零售价格,实行临时最高限价。1987年,对16种主要农副产品、10种蔬菜、4种水果的零售价格实行申报制度。使零售物价指数上涨速度得到抑制。1983年、1984年、1985年先后调整了饮食、服务业的零售价格和收费标准。其中1985年上调幅度是:饮食业21.41%,旅店业14.6%,理发业1倍,浴池业80%。1988年2月,又大幅度提高了豆制品、食糖、肉、菜4种副食品价格。许多商品也随之涨价,使市场价格管理失控。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平均上涨25.8%。其中8至12月,上涨了34%,12月上涨了41.3%。上涨幅度较大的商品有鲜菜32.8%,肉蛋禽31.7%,水产品37.5%,烟、酒、茶62.3%,衣着商品22.5%,医药及医疗用品27.8%,建材24.4%,其它商品也都在12%以上。为抑制物价上涨,对大米、面粉、豆油、牛羊肉、鸡蛋、白条鸡、鲤鱼等17种主要农副产品和电冰箱、自行车、洗衣机、呢绒毛料等16种日用工业品的零售价格实行申报制度。对部分农副产品,在节日期间,实行最高限价,使物价开始出现回落。
建国40年中,1948年至1978年,长春市的物价总水平和主要商品的零售价格基本平稳。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改革,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02%,全社会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上升了104.4%,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工资总额提高2.19倍。1985年至1988年,国家支付各种物价补贴64890万元。
四、商品差价
商品差价分为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
(一)地区差价
地区差价分为地区外(长春市与关内)差价、地区内(长春与五县和经济区)差价。1949年至1955年,地区外差价4—5%,地区内差价2—4%。1956年,国家统一调整地区差价率。地区外综合差价率执行3—5%,地区内差价执行1—3%。1958年国家又进行调整,地区外棉布、棉纱、针纺制品等主要商品调整为1—4%,鞋油、玩具、皂盒等次要商品调整为5%,1965年又调整为3—4%,地区内差价调整为2%。并以商品运程分为50、90华里两段加地区差价,不足25华里的不加差价。25华里以上的至50华里的执行50华里差价。
农副产品收购城乡综合差价率,1956年以前为5—15%。1956年8月统一调整为2—10%。其中生猪回扣6,5—10%。运程21—40华里,回扣6.5%;41—60华里回扣8%;61—90华里,回扣9%;90华里以上回扣10%。1957年调整为5—7.5%。1961年5月又调整为2—4%。菜牛、菜羊回扣5—11%,运程21—60华里回扣5%,60—100华里回扣7%,101—140华里回扣9%,141华里以上回扣11%。1957年调整为3.5—5.5%。家禽平均为25%,鲜蛋5—10%。1959年调整为5—8%。1963年改为每市斤回扣3—5分钱。1966年至1978年地区差价基本稳定。1979年以后,市场逐步开放,地区差价管理权限下放给企业。1988年,国营商业日用工业品地区内外差价平均执行2—10%,农副产品执行20—25%,集体、个体商业不受约束,日用工业品达50—60%,服装、鞋帽、化妆品达到100—200%,农副产品达到25—35%。
(二)批零差价
1949年至1952年,日用工业品为15—20%。国营商业对合作社商业按批发价回扣2—6%(1955年取消)。1953年,综合差价率调整为10—18%。1966年以后,执行全国统一规定的批零差率。纺织品10—15%,百货10—16%,文化用品10—21%,五金、交电12—16%,小商品18—25%。副食品批零差率,生猪,1984年以前为11%,1985年后调整为14—15%;水产品,1984年以前为15—20%,1985年以后,调整为14—19%。1988年,副食品的批零差价率为:猪、牛、羊肉回扣11%,鲜蛋顺加12%,活家禽加12%,白条鸡扣加12%,下水扣加15%,罐制品加12%,熟食12%,海味品11%,活鱼24%,盐干制品16%,糕点12%,罐头12%,糖果14%,饮料10—12%,苹果22%,柑桔22%,西瓜29%,冻梨19%,果菜20%,叶菜25%,小食品12%,味精14%,豆制品15%,酱调类15%,木耳12%,干果18%。
(三)季节差价
季节差价的品种较少,主要有蔬菜、水产品。蔬菜季节差价随着上市量的多少,随时调整。基期价与季节差价,一般在20—200%。水产品季节差价分为夏冬两季,差价为5%。
(四)质量差价
质量差价,由市物价局掌握。分为一、二、三级。日用工业品平均质量差价为15%;副食品质量差价执行1—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概述、人物、大事记、附录四部分。内容包括:商业演变、商业体系、商业市场、商业分类、饮食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