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沦陷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16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沦陷时期
分类号:
F729.634
页数:
5
页码:
25-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沦陷时期的商业演变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商业演变
沦陷时期
内容
1931年东北沦陷后,原长春的金融机构和官办的商业及资产,迅即落入日本人手中。伪满洲国设置的“满洲中央银行”,收兑了沦陷前的各种货币,统一了币制。
长春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中心,城市急剧扩大,人口增长很快,市区面积逐年扩展。1934年人口增至225114人,其中日本人就超过了4万人。1936年增至305578人,日本人增加到6万人。大批日本人来到长春,改变了长春城市人口的结构,也改变了长春商业的格局。日本的财团、大企业和进出口商,纷纷在这里派驻分支机构、办事处。许多建筑承包商、建筑木材商赶来承包工程。更多的中小商人,也到这里寻求谋财之地。沦陷前已经在长春开业的日商,都纷纷扩大铺面。到1933年4月,日商的各种商店(含旅店与饮食业),已达599家,百余种行业。1932年3月日商经营的旅馆还不足10家,仅仅相隔一年,1933年4月就达到了38家(客房总数700间,床位1400张)。由于日本人的流动人口太多,“满铁”还开设过“列车旅馆”(利用站内停留的卧铺车厢接待旅客),以应急需。和旅馆业一样,增长最快的是饮食业。到1933年4月止,日本大小饭馆已达到148家,另外还有咖啡店、茶馆20家。与大批建筑工程开工的同时,日本建筑木材商(经营木材、水泥、砖瓦、水暖、电料、五金、钢材等),达到近70家。日商的百货店,增至15家。除这些较大行业外,专供日本人的食品调料、民族服装、家具、装潢、草席、木屐、乐器,直到祭祀丧葬用品都已一应俱全。
在沦陷后的最初几年,民族商业的经营仍与沦陷前大体相同,粮栈、当铺、钱庄、杂货店、车店、旅店为经营最多的行业。到1933年初,商号总数达到2000家,粮商增至72家,布店为56家。和同期日商类似的是,旅店(包括车店、马店)增至110家,可接待旅客约5000人,大小饭馆增至239家。杂货店有44家,下杂货店达214家。及至1934年,伪政权结束原有旧币的收兑,钱庄随之关闭。粮豆交易虽按传统的办法继续经营,但进出口贸易都已控制在日商手中,中国商户已基本上不能直接经营出口,只能为日本大企业收购粮豆。到1939年,中国商户数尚有增加,零售商增至2348家,是同期日本零售商439家的5倍多。但是,就资金而论,中国商户多为小本经营,日商实力则远为雄厚。据1939年末的调查结果:中国商户资本不足1万元(伪币,下同)的1977家,占中国商户总数的84.1%;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281家,占12%;5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的65家,占2.9%;10万元以上的25家,占1%。日商资本不足1万元的138家,占31%;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150家,占34.2%;5万元以上不足10万元的52家,占11.8%;10万元以上的99家,占23%。沦陷后开业的大型百货商店中:日商的“三中井百货店”、“宝山百货店”和“日本毛织株式会社支店”,在建筑与营业规模上,也都远远超过中国人开办的泰发合、振兴合。零售商业情况如此,批发、进出口、仓储、旅店业更是如此。以旅馆业而论,日商的数十家旅馆,一律拥有暖气和卫生设备,而中国人办的的百余家中,只有6家相当于低级的日本旅馆。
东北沦陷以后,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就积极把全东北的经济全面纳入“统制”的轨道。在长春设立了各种“国策会社”,控制各个经济领域。1937年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之后,就更趋表面化,直至实行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1939年末,在长春设立了“日满商事株式会社”和“满洲生活必需品株式会社”。这两家“国策会社”分别“统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收购和分配。长春最早出现“配给制”,是在1938年8月。当时长春市面上的面粉突然脱销,导致日商的面包店、糕点店、面馆不能正常营业,同时出现了面粉的黑市交易。伪市政当局除委托日商进口面粉之外,对日商的食品加工业进行了定量分配。1940年8月,面粉实行了全面的“配给制”。在这前两个月,即1940年6月,大米就已经实行了“配给制”。伪满政府早在1938年11月7日就公布了《米谷管理法》,1939年11月1日又公布了《主要粮谷统制法》,而且规定包括“高粱、谷子、玉米为原料及其加工品”。这些“法令”公布之后,各地已经奉命准备执行“配给制”,长春则在1940年6月开始,是全东北最早实行这种制度的城市。继粮食之后,实行“配给制”的是煤炭,从1940年10月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开始时,先后纳入“配给”范围的商品已经达到18种,按先后顺序依次是:大米、面粉、高粱米、玉米、小米、煤、食糖、味素、乳制品、花生油、豆油、棉布、胶鞋、火柴、盐、木炭、日本酒、日式布袜。在上述商品中,除了2.3种以外,都是日常生活必需的,但配给标准有很大差别。当时最初执行的标准是:
1.大米
日本人(含朝鲜人,下同),每人每月12公斤。
中国人分为四等:一等每人每月4.8公斤,二等3.6公斤,三等2.4公斤,四等的不供应。
2.面粉
日本人在定量内每人每月1公斤。
中国人:一等2公斤,二等1.5公斤,三等1公斤,四等0.5公斤。
3.高粱米、
中国人每人每日0.75公斤。儿童(3至12岁)按成人6折,老人(60岁以上)8折(日本人粮食配给的折算办法同此)。
4.小米
日本人自1942年5月起,每人每月2公斤(按大米量计量)。
中国人(只限于大米、面粉项下的一、二、三等户)每人每月0.7公斤(按粗粮部分定量的三分之一计算)。
5.食糖
日本人不论成人、儿童,每人每月0.5公斤。
朝鲜人:一等0.5公斤,二等0.2公斤。
中国人:一等每人每月0.5公斤,二等0.1公斤,三等0.05公斤,四等不供应。
6.味素
日本人6人以内每户每次1小瓶,7人以上户2小瓶。
中国人限于一、二、三等户。
7.花生油
只供应日本人,每人每次0.15公斤。
8.豆油
供应中国人,每人每次0.2公斤。
9.火柴
不分民族,每户(6人以内)每次(4个月)6小盒,每增2人增加1小盒,最多以10小盒为限。
10.食盐
每季度每人1公斤,日本人的定量中包括0.25公斤精盐,中国人全为粗盐。
11.煤炭
按填报的“查定表”,经专门核定后逐月供应。
12.乳制品
按指定医生开具的诊断书供应。
至于棉布、胶鞋等类商品,只规定“根据到货情况由市公署决定”。
从上述的标准中可以看出统治民族与被奴役民族的生活差别,统治者又把被奴役民族划分成若干等级。实际在划分为四等的中国人居民中,前三等仅限于“荐任官”以上的伪官吏,绝大部分居民属于最低等级。有些“配给”商品只限于日本人,有些徒有其名,如棉布几乎没有向普通中国人配售过。伪满当局虽然宣传过向出售农产品的农民出售棉布、胶鞋,实际因有关机构的层层截留,农民到手的商品已所剩无几。原定的“配给”标准,本已很低,但仍逐年降低,不但数量逐减,质量也每况愈下。就以日本人来说,大米也不断被小米、大豆或其他杂粮所代替。中国居民则更不堪言状,多数人都营养不良,衣衫褴褛。除上述的“配给”商品之外,其他物资无不奇缺。对此伪政府曾提倡“代用品”,实际均质量低劣,代而不堪用。伪满当局为企图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条件下保持物价稳定,先在1940年6月20日发布《物价及物资统制法》,9月28日公布《不当利益取缔规则》(限制非法牟利的法规)等“法令”。至10月21日,对生活必需品又规定了“公定价格”、“标准价格”、“协定价格”和“自肃价格”。最后在1941年7月28日发布了《价格等临时措置法》,要求全部物价以7月25日为准,不得上涨。这就是通称的《“七•二五”》价格停止令。这个法令不仅限制物价,而且也包括加工、运输和租赁的价格。实际上从此黑市更加兴旺,伪满的经济警察也无能为力。就是大大缩小了的官方统计数字,也不得不承认物价仍在上涨。如当年7月的生活必需品物价指数为247.99,8月为248.31,9月为256.77,10月为261.77,11月为265.01,12月为268.71。与此同时,又提高税率,尤其自10月起提高煤炭价格,引发了电力、煤气价格的上涨,从此更加不可收拾。至1942年为278.54,1943年10月为329.22。这些仍为伪满的官方数字,实际黑市价格要更高于此。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在“配给制”之下的商业,已经没有了经济学上的买卖交易。有的商店因为没有货源或无利可图而倒闭,有的则成为代销店。很多中国商号,尤其是中小商号,仅有的积蓄,都在这场通货膨胀中被吞蚀了。未列入“配给”的重要商品,也都从市面上消失了。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概述、人物、大事记、附录四部分。内容包括:商业演变、商业体系、商业市场、商业分类、饮食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