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清代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416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清代时期
分类号:
F729.493.4
页数:
9
页码:
9-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清代时期的商业演变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商业演变
清代时期
内容
到了明代晚期,女真族日渐强大,与明朝之间的民族对立日趋尖锐,以致引起持续几十年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原有的商业活动遭到了破坏,开原马市被关闭。及至1644年清军入关,除女真族的壮丁被编入八旗进关之外,他们的家属也都陆续随军“从龙入关”。因此,许多田园房舍被遗弃,人口锐减,今长春一带大部分变成了无人区。这次人口的迁徙,造成了元代以来又一次生产力的大破坏。耕种过的土地再次荒芜,女真族各部落间的商业交往随之中断。随着清代对东北的长期封禁,长春一带进入了一个社会经济活动比较萧条的时期。但在这个期间,修筑了清代柳条边新边(1670年至1681年间修筑),用以划定满蒙的界限,加强封禁,保护清朝的祖宗陵寝与特有的自然资源。这条国内边界,经过长春附近。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及其以后的几年里,长春附近人口有一次较大的增长。这是因为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后,清政府为防御俄国的入侵,在东北设立边台、驿站、水师、航运和屯田,大批云贵、两广和闽浙等省的流人被押送到东北各地。其中的许多流人(包括他们的家属),被安置在从伊通边门(亦名易屯门、一统门等)起,向东北方向经由邢家台、水河台、马头台、九台、八台、七台、六台……直至松花江左岸一线的柳条边上,以及今双阳境内通往吉林的各个驿站。这些人被充作满洲八旗军人的奴隶,从事垦田、养马、修边、筑路、驿传等各种役差,在柳条边沿边和驿站周围开垦了一大批农田,形成了一批新的村落。但是由于奴隶的身份而不能积蓄自由支配的私有财产,所以也形成不了真正的商业活动。当时的人口分布是点状(柳条边门、边台或驿站)或线状(沿柳条边和驿站),其余更大的范围基本上仍属无人之境。据《鸡林旧闻录》所附李方远《张先生传》记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初冬流放伯都讷,途经今长春附近时,“历沈阳城,出威远门,即条子边也。过此,无一居民矣。时已初冬月晦,朔风吹面,寒气透衣,满地荒草,沙漠无际。黄羊、山雉群集,古木怪石嵯峨……”。可见当时的荒凉景象。但是此后不久,尽管清政府坚持封禁东北,今长春附近的大部分土地划为蒙地,但关内北方各省的农民,仍不断地流入。据1982年前后长春地区的地名普查结果表明:在现存的10786个居民点中,形成于明代晚期的仅21个,只占总数有千分之二。就是加上清代封禁前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形成的村落,共计只有343个,仅占6.64%。在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含今榆树、双阳两县及九台县境的柳条边内部分),雍正年代就出现了这几百个居民点中较大的村落——宽城子和长春堡。据近年社会调查结果编成的《农安县情》“广元店”条下记载:“高家先人于雍正末年从山东逃荒至宽城子(今长春)开设广元店(店主名为高广元)。在清道光初年,高家中的高希仲带领自己的一股人来此开荒立屯,为延续高家之名望,故名广元店。”由此可知,清雍正最后的几年(1732至1735年)宽城子已不同于一般居民点,是有商业店铺、客店和集市的地方,已成上万平方公里地域内的一个经济中心。
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辅国公恭格喇布坦承袭,成为又一代长春附近蒙地的新领主。这个人,为了增加蒙旗收入,一反过去蒙古王公不敢违背清廷禁令的作法,私下招募流民在他的领地上定居。乾隆年代后半期华北各省的水旱灾害,更加推动流民进入今长春一带。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经达到数千户,开垦了几十万亩土地。一般流民,除简单的衣物与工具之外,没有什么财物,所以不能经营象样的商业。但是,在蒙古王公丈放荒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有钱而且有一定地方势力的“揽头”。揽头作为中间人从蒙古王公手中包揽大片土地,转手分给流民,从中获取收益。揽头中有的是来自关内各省的商人,他们携带资金来到长春一带,开设经营粮食、油、酒、土产、农具和布匹的商号,同时兼营土地生意。还有的是蒙古王公手下的汉族管事,依靠与蒙古或蒙古官员的关系,充当揽头,也兼营商业。揽头也有大小之分,有些小揽头产生于较早到达此地并略有积蓄的流民。这些小揽头也往往经营农具、种子和日用品。这些新旧商人,在这个新垦区的不同地段,掌握了商品的流通。在伊通河与饮马河流域定居的流民,就依靠这些早期的粮栈、杂货店,获得农具、衣着和食盐。因为通货短缺,相当部分的买卖是依靠实物交换。也有的揽头开设的店铺,向农民赊销,因为这更有利于他们的收入。再晚些时候,那些较大的店铺,尤其是粮商、油坊和烧锅,就发行“私帖”(不能兑现但可周转的有价凭证),以便加快商业的周转。
从18世纪中期已经初步形成集市的宽城子,到嘉庆五年(1800年)设置长春厅时,就已经“农商云集,交易日酣,铺舍接修,顿成街市”(道光十七年二月《众商房基租章程碑记》)了。道光五年(1825年)长春厅衙署北迁宽城子,更进一步促进了厅治商业的繁荣,但是在此以前曾经有过商业集市的新立城和长春堡,却逐渐衰落。随着宽城子商业店铺的增多,再按原来蒙地农田的标准纳租,已经不宜,所以“长春厅阁会众商”共同商定了一个“房基租”标准,并立碑为证。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碑文中记载:“其商民占用铺舍分为四等,各照门面房间纳租。头等铺房每年按老银数纳租银一两三钱,二等每间年纳一两一钱,……岁月常额,遵行在案。”可见1837年以前,宽城子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商业街,“门面房间”的数量已经很大,粮栈、油坊、烧锅、磨坊、杂货店、布屋、大车店、旅店、当铺、钱庄、饭馆、药店、裁缝铺、估衣铺、鞋帽店、皮铺、酱园、茶馆……都已一应俱全。除掉这些店铺之外,还有摊贩、行商和集市。宽城子不但有著名的马市,还有柴草市、菜市,以及专门容纳赶集农民和摊贩的市场。
长春(宽城子)商业资本的主要来源有:早期和当地官府打交道的“山西票庄”,从经营官府的存放款、转汇,进而经营商业和土地。随着垦区的扩大,来自冀东各县的商人,从大车店开始,逐步经营粮食、油、酒和钱庄。例如著名的“京东刘家”,经过几代经商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的益发合。在长春还未成为当地的商业中心以前,船厂(今吉林市)已是清代吉林将军的驻地,手工业与商业已经相当发达。长春一带开垦以后,船厂的一些商号开始进入长春,如著名的吉林牛家,先后开设了粮栈、杂货店、钱庄和药店等多种商号。比上述三地商人来长略晚的是柳条边内今辽南(清代盛京将军辖境,现在的辽宁省)的商人。
当时的商业和手工业、金融业之间,没有现代那样清楚的界限。多数商业资本都是兼营相互有关的几个行业。大小手工业作坊都是既加工又销售,一家大车店也是兼营粮食、土产的买卖,或代存代销货物。许多商业资本采取“联东联财”(同一个出资者,分设若干个店铺,盈亏共负的)、“联东不联财”(同一出资者经营的若干店铺之间完全独立核算的)等多种不同的经营方法,经营多种不同行业的商号,自设为联东商号融通资金的钱庄等。其中的大部分是采用“联东不联财”的办法。由若干个财东出资的商号,则按出资份额分劈红利。不属于出资者的经理人(通称“掌柜”),也按一定比例分得红利(通称为“身股”或“干股”)。各个商号(包括手工业作坊)雇用的店员(或工匠)通称之为“劳金”。另外还有没有薪水只供应食宿的学徒。规模较大,行业复杂的大商号,则同时设有不同等级的几级经理人。这种商业经营方式与从业人员结构,在长春存在了百余年,直至本世纪的五十年代。
长春厅管辖的垦区不断沿伊通河和饮马河由南向北扩展,在道光二年(1822年)丈放农安附近“蒙荒”,使辽代黄龙府,再次在废墟上重建农安城,成为长春厅北部的一个集镇。一些经营土地的揽头和已在宽城子营业的商号、作坊,陆续进入农安,在开放的垦区经营商号和作坊。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在长春厅境内,由于地处东北内陆,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没有直接的明显反映。但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形势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次战争结束后,在英法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被迫开放10个口岸,其中的营口(原定为牛庄,后改为营口)成为东北的第一个对外开放港口。与此同时,在1860年前后,经过近百年的开垦,长春一带的农业生产已逐渐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农产品已经自给有余,剩余农产品和土产,等待转化成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约在营口开港之后的几年内,长春一带的杂粮和大豆就开始运往营口,运销华北与东南沿海各省,或外销日本和西欧。同时关内各省的布匹、丝绸、竹制品、金属制品、茶叶、桐油、漆器、陶磁、中药、水产品和文化用品,也逐渐销到长春。日本和欧美的煤油、砂糖、火柴、棉纱、棉布和五金工具,也开始运入长春。
在设置长春厅之初,宽城子与昌图之间就有一条大道。营口开港之后,这条道成为联接长春、营口的最重要的商路。当时陆地运输的主要工具是马车(冬季降雪结冻期间也使用“爬犁”,即雪撬)。从长春运往营口的货物,要在冬季运到辽河岸边的通江口(亦名通江子,辽宁省昌图县境内)。入春辽河解冻后用帆船运往营口,陆上运输就随之停止。南运的货物以粮豆为主,北则运来自关内各地与进口的货物。长春成为长春厅境内最大的农产品集中地,也是外来货物再分散的中心。
营口开港以后,使长春和国际贸易联接起来了,与国内的长途贩运也发展起来了。与长春、通江口之间的商路形成的同时,沿途兴起了一种新的行业,民间通称为“大房子”。这个新行业,以前是大车店,限于接待过路的大车,供应食宿。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代销、代购、仓储、抵押借贷、兑换钱钞,以及充当经纪人等等的行业。这些大房子是旅店、饭馆、仓库、钱庄综合在一起的商号,兴盛了几十年,直到辽河航运的衰落。与大房子兴起的同时,沿途也出现了饭铺、掌炉(即烘炉,亦称铁匠炉,为马匹挂掌和修理车具),出售适应大车运输所需的饮食,如烧酒、肉食和面食,流传到现在的“李连贵熏肉大饼”也属于这一类适应于冬季严寒的高热值、高脂肪的方便食品。
当时除冬季运往通江口的大豆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长春直接用大车运往营口,返回时则载运杂货与进口的“洋货”。因此,长春南运的大豆(包括大豆的加工品:豆油、豆饼),分为“车豆”和“河豆”两种。“河豆”就是经过辽河船运的大豆,每年可在航运季节于通江口至营口之间往返5次。“车豆”就是用大车(铁路通车后则包括火车)直运营口的大豆。
大豆的远销与出口,对于长春商业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大豆的出口,不仅对商业,而且对农业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业,也引起了重大变化。原来以麻籽为主要食油原料,开始转向以大豆为主。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直到本世纪的头4年为止,大豆及其加工品都占出口总值的80%左右。长春厅境内的大豆种植面积均不低于拼地面积的20%,个别地方达到一半左右,在农作物中的地位一般仅次于高粱。在这个时候,来自河北、山东、山西、辽宁等省的商业资本,不仅进入了长春、农安等城镇开设粮栈,而且在农村有集市的地方开设杂货铺。这些商号又通过批发操纵农村中的行商,收购农民手中的粮豆。他们不仅收购秋粮现货,而且乘青黄不接之际收买以大豆为主的青苗。这些经营粮食的商号,以明显低于秋粮的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青苗交易,形成了早期的期货交易。后来,粮商与粮商之间,外商与粮商之间,也展开了期货交易,以便用有利的价格预先获得有把握的货源。但是,同时这种期货合同又辗转买卖,形成当时通称的“买空卖空”,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倒把”和“投机”。
长春一带的剩余农产品,随着营口的开港与国际贸易的展开,逐步走向了商品化。当时日本正处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水稻使用的传统肥料——“鱼肥”(用无食用价值的鱼虾制成的肥料),开始被中国的豆饼所代替。西欧的近代工业已经相当成熟,大豆成为其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对日本和西欧的大豆贸易,使长春的粮栈、油坊等行业,空前地活跃起来了;宽城子也逐渐成为东北中部的商业重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提高了。
1898年夏天,俄国人在长春附近动工修筑长春至哈尔滨、长春至大连间的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等省的筑路工人,进入长春南北的铁路沿线,随后还在城北二道沟修筑了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车站”。由于远来的大批筑路工人,又刺激了粮米加工业的繁荣,粮食和日用品的批发零售商业,也随之趋于活跃。
由于俄国人的大批进入长春(1900年义和团运动开始之后,大批俄军占据长春),又有许多商人开始经营与俄国人之间的生意,向俄国人出售面粉、肉牛、蔬菜、酒类等生活用品。远在辽南的著名商人纪凤台,也于俄国人进入长春之后来到这里购置房产,开设商号。他与中国官府和俄国人都有很深的交往。他在长春城内北大街(今大马路南段,长春大街与四道街之间)开设了和成祥货栈,经营杂货、钱庄、粮栈和房地产业。和成祥修筑过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曾是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座楼房。这座楼房,在本世纪的最初几年,曾经作为清代东三省总督、吉林巡抚等达官贵人在长春暂住的“行台”;也接待过一些俄国官员、将领。纪凤台以经营对外贸易,尤其和俄国人作生意,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日俄战争期间成为巨商,后来移居俄国,成为俄籍华人,他是在长春经商的商人中早期的买办。在日俄战争中,在本地不仅有向俄国人销售货物的商号,还有代销俄国商品,为俄军采购各种物资的商人,这些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买办,发了“洋财”。原裕昌源老板王荆山,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01年末,长春南北的中东铁路支线已经完成了铺轨工程,宽城子火车站也已基本建成。在宽城子站东侧,俄国人修建了一条商业街——“巴栅街”,有俄国人开设的商店和中俄商人的摊床。由于中东路跨越松花江大桥工程1903年才建成,全线至同年7月才正式通车。这时,与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相距只有几个月,而且日俄之间形势已经极度紧张,所以通车之后主要用于军运,直至这场战争结束,还没有显示过真正的商业作用。除俄国商人以外,中国和日本及西欧的商人,都没能利用这条铁路进行过商业运输。
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4月,首批日本人进入长春。日本从俄国手中接管了孟家屯车站以南的铁路,并且开始经营“南满铁路”的营业。这一年里,孟家屯车站一带曾集聚过中外商民8000多人,各种商铺一度达到过300余家。首批到长的日本人,分别居住在西三道街一带,租赁中国人的房屋开设旅店、饭馆、杂货店、“脚行”(经营铁路托运、装卸、货物包装等业务的行业)、药店等商店,开始与中国人作生意。但是这一类多属日本的小商人。另有一些日本的大企业,开始在长春设立分支机构,主要有银行业(为横滨正金银行、朝鲜银行),还有经营进出口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长春支店”。这家商业公司对长春一带的农业和土特产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依靠铁路运输和远比中国商人雄厚的资金,很快就在长春的大豆(及其制品)与杂粮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907年8月,日本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长春北头道沟一带购买了大片土地,划为长春“满铁附属地”,修建了“满铁”的长春车站。在附属地内规划了街道,计划建设几条商业街。1908年在长春站前的“日出町”(今长白路)开办了几十家日本人的“脚行”,代办“满铁”的商业运输,以倒买车皮谋利。在“富士町”(今黑水路)有20多家日本小饭馆,一时形成了一条“饭馆街”。晚些时候在“日本桥通”(今胜利大街)出现了一些日本的杂货店,出售日本产的纺织品、五金制品,以及开设小旅馆。因为这条街是连接长春城内与“满铁附属地”和长春车站的唯一大道,在这条街上可以兼做中日双方的生意,所以很快就热闹起来。因为日俄战后长春成为日俄铁路的分界点,各国旅客换乘的地方,所以“满铁”在1908年至1909年间,建成了一座当时最新式的旅馆——“满铁长春大和旅馆”。这座旅馆当时是唯一拥有水、电、暖气和卫生设备的欧洲式建筑,专供中外上层人士留宿。
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与日本在长春设置“满铁附属地”的同时,根据《中日会议东三省善后事宜条约》,规定长春要“中国自行开埠通商”。因此,长春就有了当地的商埠,通称之为商埠地。长春商埠地南起长春城的北门外(今长春大街以北),东至伊通河畔,北至“满铁附属地”的南界(今上海路北),西至黄瓜沟一带(今东西民主大街之间),共计占地13500余垧。
长春开埠经过3年之后,初步建成了一条当时最大的商业街,即长春城北门(今大马路与长春大街路口)至“日本桥”(今胜利大街与上海路口偏北处)之间的“商埠大马路”。地方政府设置的“开埠局”(后改称“商埠局”),在陆续收购大片的民间土地之后,划分等级再向商民出租,限期动工,在主要街道两旁修建门市房屋。对于外国商人,在商埠地界内,也和中国人一样可以租用房地产,以便招引外商,并可适当控制。
由于主持开办长春商埠当局,从一开始就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所以只能收买划定区域中的部分土地,剩余的土地仅用官府命令的形式限定不得私相买卖。直到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为止,建成了大马路北段的出租市房200间,在北门外(今东三马路附近)修建了民房440间,开办了“老市场”(今大马路东,长春大街至东四马路之间)。集中一些饭馆、茶馆和妓院于平康里(今东三马路一带)。当时的地方政府官员,试图用声色招引顾客,推动市面的繁荣。
外国商人进入商埠地之后,开设各种商号,其中最主要的是收购大豆、土产和推销各自产品的外商分支机构。这些外商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美国的缝纫机和美孚公司的煤油,瑞典的火柴,英国太古洋行的砂糖、棉布和棉纱,亚细亚石油公司的煤油,美英烟草公司的卷烟,德国的枪支弹药和染料、西药,日本的棉织品和卷烟,瑞士的钟表,俄国的毛纺品,诺别力公司的煤油等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外商之间,外商与中国商人之间,都有激烈的竞争。例如日本人在1908年设厂的“广仁津火柴公司”(日名“日清磷寸株式会社”),就和瑞典的火柴经过长年的角逐,凭藉日本在华的特殊势力而取得了优势。日本为了占领卷烟的市场,依靠日本政府的出口补贴,用远低于日本国内市场的价格,在长春进行批发和零售。因为日本的烟草工业是官办的,并由日商东亚烟草株式会社统一经销,所以当时日本人称之为“官烟”。日本“官烟”在长春的零售价格,1910年前后竟达到:“星牌”每盒0.025元(日元),日本国内售价0.09元;“东方牌”0.07元,日本国内为0.15元;“樱桃牌”0.023元,日本国内为0.08元;“舞女牌”0.08元,日本国内为0.20元。总的日产卷烟零售价,只有日本国内的38%。当时运销长春的日产卷烟达到17种。美英烟草托拉斯生产的卷烟早在日俄战争之前就进入了长春,牌号达到26种。双方商战的结果,在长春市场上平分秋色。虽然也有国产的、俄国的、埃及的卷烟,还有菲律宾的雪茄,但都处在无足轻重的地位。
自从日俄战后,直至20年代,内外商人之间的大豆期货交易相当盛行。虽然中国粮商占据传统的熟悉市场与产地情况,拥有传统的收购关系,但与外商的期货交易反而常常处于下风。当时的外商,尤其是日本商人,往往借助外交势力,在订约后如果豆价上涨则索要现货;如果豆价下跌则寻找藉口废弃合同或要求降价。日本人为了使其“满铁附属地”早日繁荣,还千方百计地以降低税费等优惠条件,引诱中国粮商到“附属地”界内开办粮栈。还用铁路运输、电力供应等方便条件,吸引中国人在“附属地”内投资开办粮油加工业。为吸引中国商人开办粮栈,还在“附属地”内划定了“粮栈区”(今长春车站东南,伊通河以西地段)。日本国内的工业,多方设法窥测东北市场的需求,仿制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产品。当时长春一带居民所需的“腿带子”(绑扎裤脚用的宽线带子,以副为单位),也由日本的机织品逐渐代替了来自关内的手工产品。中国传统的水烟丝,外商也有仿制品出售。其它大宗的纺织品(以棉布、棉纱为主),也以日本产品价格低于国产和欧美产品而逐渐占据优势。由于性能优良的德国的化工染料进入长春,也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的蓝靛(用蓼蓝叶为原料制作的蓝色染料)。
从外商进入长春起,就有许多外商从事非法经营。当时长春附近土匪猖獗,清末民初兵匪互相转化,地方豪绅自办武装,日本和德国商人就在长春经销军火,既有批发也有零售,从手枪、长枪,后来又增添了机关枪以及各种弹药一应俱全。零售可以现钱交易,大批的还可以订购和赊销。这种公开的军火买卖,与长春一带的土匪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外商还带来了半公开的毒品交易。日商在“附属地”、商埠地和城内,都开设有西药房。这些药店公开出售西药,暗地里批发零售鸦片、吗啡。在日本领事馆与日本警方的保护之下,中国当局无可奈何。即或查有实据或当场扣押日本人现行犯,在日本拥有领事裁判权的情况下,也只能将人犯引渡给日方了事。这种情况并不限于长春,日商还深入到长春周围的农安、德惠、双阳、九台等地用同样办法销售毒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商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分概述、人物、大事记、附录四部分。内容包括:商业演变、商业体系、商业市场、商业分类、饮食服务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