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95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分类号: D624.34
页数: 16
页码: 9-24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49年~1988年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展情况。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长春市 会议

内容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长春解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之前,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建立起来的,它是向全市人民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征求各界、各阶层人民意见,及时改进市人民政府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是市人民政府的协议机关。人民代表由各界民主协商推选、直接选举和人民政府聘请三结合的方法产生。每三个月至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从1949年7月2日召开长春市临时人民代表会议(以后改称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始至1954年6月26日召开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为止,共召开4届15次会议。从第一届第三次代表会议开始,按照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行使职权。从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开始,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第一节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原称临时人民代表会议)
  从1949年7月召开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至1949年12月,本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3次会议。
  一、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原称临时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7月2日,长春市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在市人民政府礼堂开幕,会期3天。72名代表全部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长春解放8个月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集中力量恢复生产,努力完成建设任务,大力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听取和讨论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解答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市人民政府工作;选举出席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会议由市长张文海致开幕词,市委书记朱光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持衡讲了话,市长张文海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张文海在报告中指出,长春解放以后,市人民政府首先集中力量救生埋死,恢复水电交通,运进大量生活用品,解决人民生活需要。同时积极恢复工商业,组织生产。其次,抓了政权建设。废除了保甲制度,郊区成立了农会,进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数万贫雇农,解决了劳动群众的耕畜、农具、房子、衣服等问题。同时培养了干部,组织了农业生产。长春解放时,市内仅剩10万人,8个月后达到42万人。报告提出今后市人民政府工作的方针是:恢复生产、组织生产、减少失业、安定民生。与会代表对张文海的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代表们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就恢复市政建设、发展工商业、解决工人福利劳保、发展科学文化教育、搞好政权建设、破除迷信、城乡贸易、卫生防疫、城市房产调剂、民族事务管理、户口调查登记、政府工作人员为政清廉等问题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市人民政府专门召开政务会议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作出了对长春市临时人民代表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处理的决议。对代表在会议前搜集整理的303件有关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有关人员在会议上作了解答。
  会议按照东北行政委员会的要求,根据各代表组提出的候选人名单,并经大会通过,确定朱光、张文海、翟象坤、陆云峰、王祥、魏坚、胡桂秋7人为地区代表候选人,李志和、房国华、汤执中3人为工商业界代表候选人。对这些候选人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实行差额选举。选举结果,朱光(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张文海(长春市市长)、翟象坤(胜利区区委书记)、李志和(公民铁工厂副经理)、房国华(庆华铁工厂经理)5人当选为长春市出席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二、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原称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49年9月28日在市人民政府礼堂召开,会议开至10月5日(中间休假3天),会期四天半。代表共159名,其中,有第一次会议后增选的代表80名,聘请代表7名,出席本次会议代表151名。
  9月26日召开了预备会,由代表会议秘书长赵西岳报告了会议筹备情况,并通过了刘亚雄、张文海、吴铁鸣(以下按姓名笔划排列)、于学翰、文功元、王祥、王柏英、肖戈、余芹、李志和、徐慎、赵西岳、翟象坤、薛焰等15人为主席团成员(军队代表1人暂缺)。开幕时,又推选出钟人仿、申力生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这次会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之际,中共长春市委、市人民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加强市政建设,进一步建设新长春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听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由副市长申力生致开幕词;中共长春市委副书记吴铁鸣、吉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关山复分别讲了话;市长张文海传达了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传达了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作的今后政府施政工作报告、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枫作的3年工作报告和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作的工作报告;市长张文海作了《关于长春市经济情况暨生产节约恢复与发展工商业的报告》;副市长申力生就《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草案》作了说明,并作了《关于保护公产》的发言;市公安局局长薛焰作了关于整顿市容的发言。
  参加会议的代表一致拥护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并根据东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精神,就面向农村、实行城乡互助、城乡结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代表们发扬主人翁精神,提出了许多意见。会前搜集各界意见907件,除作为提案由大会形成决议的几件外,其余意见归纳整理为182件,有关部门在会议期间作了解答。
  会议通过了《关于生产节约恢复与发展工商业的决议》、《关于保护公产的决议》、《关于整顿市容的决议》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会议进行期间,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去通电。10月5日致电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坚决拥护、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积极进行新长春的建设而奋斗。最后,由市长张文海代表主席团对会议作了总结。
  三、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
  1949年11月22日,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召开第一届第三次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中指出:“根据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法大纲第四条第五项代表任期半年之规定,暂确定半年为一届会议,在第一个半年期间内,历次会议均称第一届第×次会议,特决定本次为‘长春市第一届第三次人民代表会议’,将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更名为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
  长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49年12月27日在长春市人民政府礼堂召开,会期2天。出席会议代表289名。
  会议首先通过了主席团和提案审查与代表资格审查两个委员会的人选及大会秘书长名单:
  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张文海 申力生 许镇 文功元 赵西岳 于学翰
  余芹 肖戈 夏占坤 刘景芳 王祥 胡占波 刘育新
  秘书长 赵西岳
  副秘书长 姜克夫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向叔保
  委员 薛焰 申力生 文功元 赵西岳
  提案审查委员会
  主任委员 徐慎
  委员 马鸿新 张靖华 文功元 陈少中 周毅华 章欣潮
  这次会议以讨论1950年建设任务为主,同时讨论创新纪录运动、劳资关系等问题以及全国总工会公布的《关于私营工商企业劳资双方订立集体合同的暂行办法》、《劳资争议解决程序暂行规定》两个文件。
  会议由市长张文海致开幕词,市委书记刘亚雄作了《中共长春市委员会对1950年建设与发展长春市的主要任务提案》的报告;副市长申力生作了《长春市创纪录运动介绍》报告;市劳动局局长徐慎对全国总工会颁布的两个文件作了解释。
  会议一致通过了市委提出的1950年建设与发展长春市的主要任务的提案;完全同意全国总工会公布的有关劳资关系的文件作为处理劳资关系问题的依据;交流了创新纪录运动的宝贵经验。最后,市长张文海作了总结报告。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从1950年4月1日召开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至1951年4月,本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4次会议。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从本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始,按照《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的规定,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职权是:听取与审查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决定市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审查与通过市人民政府的预决算;建议与决议有关市政兴革事宜;向人民传达并解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并协助市人民政府动员人民推行;选举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委员,组成市人民政府委员会。
  一、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0年4月1日在长春市青年俱乐部召开,会期三天半,出席会议的代表253名。
  大会选举了主席团,通过了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大会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申力生 于学翰 张德馨 王兆良 钟人仿 陈岩
  张国柱 杨玉海 胡占波 薛 焰 赵西岳 陈少中 韩洪甫
  秘书长 张德馨
  副秘书长 赵西岳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吕忠铎 龚堪贵 王祥 刘英滨 苗竹贤 刘鸣 刘育新 刘俊泰
  夏占坤
  提案审查委员会
  赵东黎 张靖华 赵则诚 吴印咸 武 衡 夏兰亭 赵文彬 吕雪熙
  陆拓 陈景新 王钰
  选举委员会
  张德馨 郭景兆 张靖华 吕忠铎 张 斌 陈 岩 原一祥 胡占波
  陈光明 赵则诚 蔡去非 范国干 田学辉 张宪武 章欣潮
  会议议程:(一)听取与审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二)讨论私人房产问题;(三)选举市长、政府委员,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会议中心内容是讨论私人房产问题。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吴铁鸣致开幕词;副市长申力生作了《关于194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市委书记刘亚雄传达了高岗《关于东北经济建设的报告》;市民政局局长赵西岳作了《关于长春市私人房产情况及有关处理办法的几点说明》;赵东黎作了《关于提案审查的报告》;吕忠铎作了《关于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张德馨致闭幕词。
  会议共收到提案372件,经整理后为84件,其中有关房产问题39件,归并为7件提案提交大会讨论,其余分别交有关方面处理。
  会议通过了《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暂行组织条例》、《长春市人民政府暂行组织条例》及《长春市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办法》。
  会议选出了市长、市人民政府委员,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
  市长 申力生
  市人民政府委员
  申力生 刘亚雄 吴铁鸣 薛 焰 张德馨 钟人仿 文功元 高诚
  赵东黎 韩洪甫 陈少中 杨超 吕忠铎 陈光明 于学翰 胡占波
  苗竹贤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 吴铁鸣
  副主席 申力生 张德馨
  委员
  刘亚雄 高诚 吕忠铎 肖 戈 钟人仿 文功元 王兆良 毕秀芬
  刘俊泰 赵则诚 杨玉海 刘宝忠 陈 岩 原一祥 赵东黎 武衡
  吴印咸 张宪武 陈光明 翟象坤 胡占波 苗竹贤 赵佩廷 陈景新
  大会以全体代表名义向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发了致敬电,向东北人民政府高岗主席发了致敬电,向吉林省首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了致贺电。
  这次代表会议民主气氛很浓厚。代表们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第一次以主人翁的身份选举了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会议期间,候选人都是经主席团、各代表团、首席代表及各小组事先交换意见和酝酿后提出的。会议改变了过去完全由行政干部主持的做法,并由主席团决定会议的进程。
  二、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50年9月22日在长春市青年俱乐部召开,会期3天,出席会议代表264名。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结合整风运动,检查市人民政府8个月的工作,听取各界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批评意见;讨论《工会法》和《加工订货条例(草案)》;检查上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各项决议执行情况;补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
  大会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白光 申力生 高诚 唐 荫 翟象坤 张靖华
  龚堪贵 张德馨 杜若君 陶端予 陈光明 于学翰 杨玉林 杨贵卿
  胡占波 苗竹贤 古得保 王义 武衡
  提案审查委员会
  高诚 赵东黎 张靖华 杨超 云沼 兰勇成 朱静航 张宪武
  周希纲 王兆良 王豁然 张和厚 辛德贵 徐鼎宝 徐素凤
  在预备会议上,全体代表听取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会议由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吴铁鸣致开幕词;市长申力生作了《关于1950年主要任务的决议的执行情况》的报告;市劳动局、市工商局、市建设局分别对贯彻《工会法》、《长春市管理加工订货条例(草案)》和市政建设作了说明。会议原则通过了《长春市管理加工订货条例(草案)》、《执行与贯彻〈工会法〉的决议》、《保护市政建设的决议》。会议补选了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推选了人民兴学委员会、文化宫基金募集委员会的成员。最后,市长申力生作了会议总结。
  会议收到代表提案1 078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后,交有关单位办理。
  补选的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
  赵子钧 王焕岐 刘鸣 唐 荫 商福金
  人民兴学委员会委员
  单德润 胡占波 陈显忠 苗竹贤 张本里 姚立安 高读堂 傅文中
  金秀轩 王兴玉
  文化宫基金募集委员会委员
  赵东黎 周毅华 刘 靖 张松如 刘鸣 张辛实 王建颖 唐荫
  白雪熙 高万枝 陈景新 李文林 李彬 魏今翼 王钰 张宪武
  三、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
  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50年12月22日在长春市青年俱乐部召开,会期2天,出席会议代表274名,其中邀请代表26名。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内容是报告抗美援朝形势,讨论如何加强抗美援朝运动及教育群众做好防空工作。同时,根据政务院公布的优属条例讨论优属工作。
  大会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申力生 薛焰 白光 高诚 张靖华 张德馨
  胡占波 赵西岳 于学翰 毕秀芬 刘育新 侯玉林 唐荫 何国英
  杜若君 刘靖 陈光明 杜若牧
  会议由市长申力生致开幕词;市委副书记吴铁鸣作了《把我们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前进一步的报告》;市防空委员会副主席龚堪贵作了《关于防空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上述报告,并对《长春市人民防空各种法规(草案)》进行了讨论。代表们表示要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抗美援朝的伟大号召,努力支援前线,提高士气,巩固国防。
  会议正式提案,关于防空问题列入大会审议。此外,还收到155件提案,作为意见交有关单位处理。
  四、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
  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于1951年4月2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2天,出席会议代表304名。还邀请了与议题有直接关系的机关、团体、国营商店负责人和私人工商业者共85人列席会议。
  这次会议以城乡供应及战勤费合理负担为主要议题,讨论并贯彻《惩治反革命条例》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等问题。
  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市人民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马鸿新作的《为进一步活跃城乡物资交流繁荣经济而努力》的报告;市民政局局长张靖华作的《关于征收战勤费的说明》;市公安局副局长龚堪贵作的《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报告。
  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城乡物资交流繁荣经济的决议》、《关于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的决议》和《关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为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决议并为全国普及深入抗美援朝运动的通告〉的决议》。
  会议以书面形式发了《长春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关于防空决议执行情形检查报告》、《长春市战勤动员暂行办法(草案)》。会议还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发了拥护币制统一的通电。
  最后,由市长申力生作了会议总结。
  会议收到提案273件,其中有关中心议题的85件,经整理后交大会进行讨论,其余的转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第三节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从1951年7月召开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至1951年12月,本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2次会议。
  一、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7月24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3天,出席会议代表484名,其中市人民政府邀请代表34名。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人民继续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工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形势下召开的。
  大会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申力生 白光 高诚 薛焰 翟象坤 张德馨
  杜若君 张靖华 唐荫 何国英 武 衡 古得保 于学翰 杨贵卿
  杨玉林 陈光明 胡占波 苗竹贤 王义
  在开幕式上,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和提案审查委员会。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翟象坤 李文彬 张国柱 李农 王立岩 苗竹贤 刘宝忠 杨崇岳
  单德润
  提案审查委员会
  高诚 赵东黎 张靖华 杨超 云 沼 兰勇成 朱静航 张宪武
  周希纲 王兆良 王豁然 袁宝山 辛德贵 徐鼎臣 徐素凤
  会议由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张德馨致开幕词;市长申力生在会议上作了《长春市人民政府15个月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吴铁鸣作了《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一年来工作报告》和《朝鲜和谈问题的报告》;市财政局局长许镇作了《1950年财政收支简要情况与1951年度预算的说明以及1951年以来年度执行情况》的报告;长春市人民法院作了《一年来司法工作建设概况》的书面报告;市代表选举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靖华作了《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工作报告》;提案审查委员会高诚作了《关于提案审查的报告》。
  代表们认为,市人民政府在这个时期内完成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提出的今后任务也符合长春市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会议通过了这些报告,并作出了《关于〈长春市人民政府15个月工作报告〉及财政收支情况报告的决议》;拍发了《拥护外交部章汉夫副部长抗议美机深入内地侵入我国东北领空的声明的通电》;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及长春市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分别发了致敬信。
  会议还规定了《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职责》,对于发挥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职能,推动长春市各项工作有很大意义。
  会议选举了市长、市人民政府委员,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选举结果:
  市长 申力生
  市人民政府委员
  于学翰 白光 向叔保 宋均 吴铁鸣 杜若君 何国英 周毅华
  周希纲 武衡 苗竹贤 胡占波 马鸿新 郭景兆 高诚 陈光明
  唐荫 张靖华 张德馨 许镇 杨超 杨贵卿 杨玉林 赵东黎
  刘亚雄 刘鸣 薛焰 兰勇成 罗德惠 龚堪贵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 吴铁鸣
  副主席 申力生 张德馨 杜若君
  委员
  王立泉 王本生 王兆良 王义 王豁然 朱敬贤 朱静航 邢平启
  李芳园 何国英 何铸三 车翠芳 辛德贵 吴 锦 吴寿康 岳林
  周希纲 金子瑞 马鸿新 胡占波 苗竹贤 高 诚 高竹峰 唐荫
  宫希良 陈光明 陈景新 徐鼎臣 盛百川 张和厚 张靖华 云沼
  杨丰成 赵东黎 翟象坤 郑锡伍 熊海生 刘鸣 刘亚雄 刘张氏
  罗德惠 顾忠盛 肖锡珍
  市长申力生作了大会总结,杜若君代表大会主席团致闭幕词。
  这次会议前收到代表提案596件,会中收到代表提案66件,共计662件。
  二、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长春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51年12月24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3天。出席会议代表370名。
  大会主席团
  刘亚雄 吴铁鸣 白光 申力生 高诚 唐荫 翟象坤 张靖华
  龚堪贵 张德馨 杜若君 陶端予 陈光明 于学翰 杨玉林 杨贵卿
  胡占波 苗竹贤 古得保 王义 武衡
  提案审查委员会
  高 诚 赵东黎 张靖华 杨超 云 沼 兰勇成 朱静航 张宪武
  周希纲 王兆良 王豁然 张和厚 辛德贵 徐鼎臣 徐素凤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响应毛主席关于增产节约的号召,深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会议由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杜若君致开幕词;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周持衡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议》;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刘亚雄作了《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而斗争》的讲话;市长申力生作了《响应毛主席号召,深入而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工商界代表在讨论中提出,要反对工商界中不法分子只图获取暴利而进行偷漏国税、行贿舞弊的可耻行为。代表们建议,政府除了对工商业者加强管理教育外,还必须对勾引机关工作人员营私舞弊的不法商人予以法律惩办。
  长春市人民法院院长杨超在会议上报告了一年来执行《婚姻法》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婚姻法》的意见。
  会议通过了《关于增产节约的决议》、《关于继续贯彻〈婚姻法〉的决议》、《关于查封妓馆的决议》。会议还给全市各国营、省营、市营及公私合营工厂企业全体职工发了慰问信。市长申力生作了会议总结,同时,向代表们解答了关于物价、实施《婚姻法》等有关问题。
  会议收到代表提案542件,其中有关会议中心议题的130件,归纳为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增产节约、开展储蓄、贯彻《婚姻法》4案交由大会讨论,其它412件提案交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节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从1952年10月召开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至1954年6月,本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6次会议。
  一、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2年10月29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3天。出席会议代表531名。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三反”、“五反”运动结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全年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全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稳步地推广速成识字法,搞好劳动就业。
  大会主席团
  于学翰 王义 王殿有 白光 古得保 向叔保 任青远 何国英
  杜若君 辛德贵 汪小川 周光 吴铁鸣 马 魁 苗竹贤 陈光明
  徐 根 张靖华 张德馨 寇志中 盛海林 傅雨田 杨贵卿 赵东黎
  赵凤岐 翟象坤 刘恩兰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徐 根 李从朴 翟象坤 张国柱 张靖华 徐毓文 周毅华 邢树安
  苗竹贤
  提案审查委员会
  赵东黎 兰勇成 张超 宋均 朱静航 张宪武 周希纲 王国琴
  赵凤岐 白凤琴 张和厚 姜翠蓉 辛德贵
  会议听取并审查了市委书记兼市长傅雨田作的《长春市人民政府15个月来的工作与当前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了赵东黎所作的《提案审查工作报告》。
  会议收到代表提案1189件,有关会议主要议题的165件,归纳为4个议题提交大会讨论,其余的交有关单位处理。
  会议选举了市长、副市长、市人民政府委员和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委员。会议通过决议后,傅雨田作了会议总结,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杜若君致闭幕词。
  选举结果:
  市长 傅雨田
  副市长 周光
  市人民政府委员
  白光 任青远 汪小川 宋均 杜若君 何国英 辛德贵 余瑞璜
  周希纲 周毅华 马鸿新 马 魁 苗竹贤 陈光明 张靖华 张德馨
  张春华 张宪武 张诚华 寇志中 盛海林 崔善玉 惠枫林 喻德渊
  杨贵卿 赵东黎 赵凤岐 刘恩兰 刘枫 穆迪生 吴承福 罗德惠
  兰勇成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主席 傅雨田
  副主席 张德馨 杜若君
  秘书长 江含
  委员
  王瑞林 王 义 王殿有 王林圃 白光 白凤琴 古得保 李先民
  李农 李宴芳 李芳园 朱静航 朱敬贤 谷文通 何国英 吕兴泰
  辛德贵 汪小川 周光 林楠 李景珉 金永浩 姜振山 苗竹贤
  徐鼎臣 郭景兆 郭福亭 陈光明 陈景新 高竹峰 张超 张泽多
  寇志中 盛海林 黄淑兰 汤全业 赵东黎 滕净东 郑炳文 郑锡武
  马延增 刘恩兰 刘 海 刘振文 刘荣达 邓永惠
  二、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1953年3月7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1天。出席会议代表348名,列席会议的人员102名。
  大会主席团
  傅雨田 汪小川 杜若君 张德馨 周光 李承锟 赵东黎 李先民
  白光 寇志中 方 然 江 含 杨贵卿 赵凤岐 刘景山 陈光明
  盛海林 王殿有 苗竹贤
  会议听取了副市长李承锟《关于开展群众性的〈宣传和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报告》和《坚决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1953年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争取卫生模范城市》的报告。代表经过讨论,通过了上述两个报告。在进行大会讨论时,有工人、农民、妇女、文教科学、青年和工商企业合作社等系统的10位代表发言。会议作出了进行深入宣传教育以发动群众大力贯彻《婚姻法》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决议。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傅雨田作了会议总结。
  三、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于1953年7月31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1天。出席会议代表306名,列席人员131名。会议集中讨论了在本市进一步开展普选运动的问题。
  大会主席团
  傅雨田 汪小川 周光 李承锟 赵东黎 任青远 白光 寇志中
  方 然 于学翰 杨贵卿 赵凤岐 张春华 陈光明 杜若君 刘恩兰
  张德馨 古得保 盛海林 韩伟 王殿有 辛德贵 马延增 苗竹贤
  提案审查委员会
  赵东黎 兰勇成 张超 宋均 朱静航 张宪武 周希纲 王国琴
  赵凤岐 白凤琴 张和厚 姜翠蓉 辛德贵
  会议由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杜若君致开幕词,市民政局局长江含作了《关于长春市普选工作报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傅雨田作了会议总结。
  会议期间,向代表印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的宣传和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执行情况报告》和《巩固成绩,继续为争取卫生模范城市而努力》两个文件。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普选工作的决议》。
  四、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于1953年10月21日在长春市建筑工人俱乐部召开,会期1天。出席会议代表323名,列席人员110名。
  大会主席团
  傅雨田 汪小川 杜若君 周光 李承锟 赵东黎 任青远 白光
  寇志中 方然 宋均 罗德惠 喻德渊 白凤琴 杨贵卿 朱敬贤
  赵凤岐 刘景山 陈光明 盛海林 王殿有 张桂霞 苗竹贤
  提案审查委员会
  宋均 兰勇成 张超 刘鸣 周毅华 李农 朱静航 周希纲
  汤全业 王国琴 赵凤岐 白凤琴 张和厚 姜翠蓉 辛德贵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及按期完成普选工作等。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杜若君致开幕词,副市长周光作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竞赛,完成国家计划,为增产节约两千亿元而努力》的报告。会议听取了市选举委员会《关于本市普选工作进行情况的报告》。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兼市长傅雨田作了总结。会议通过了全市增产节约两千亿元(旧人民币)和进一步搞好普选工作等2项决议。
  五、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次会议于1954年1月14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1天。
  副市长周光在会议上作了《关于推销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1954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是加速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对货币回笼、稳定金融和物价、发展生产、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发动人民踊跃认购公债,把多余的可以节约的钱用来购买公债,既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又使自己有了积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他指出,动员全市人民认购,加上代表们的努力,公债推销任务是会顺利超额完成的。
  各代表团表示,拥护副市长周光的报告,响应政府的号召,争取超额完成公债认购任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踊跃认购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决议》。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张德馨在会议上介绍了赴朝慰问志愿军情况。
  六、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
  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于1954年6月26日在长春市文化宫礼堂召开,会期1天。出席会议代表260名。
  这次会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动员全市人民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学习和讨论。
  会议由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张德馨致开幕词;市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副主席杨秀照作了《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全市展开宪法(草案)宣传和讨论的决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人大志

《长春市志 人大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上限因事而异,下限止于1988年底。记述长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案的提出与办理、人大代表 等,反映了长春人民政治、文化生活。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