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扶持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民政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749
颗粒名称: 四、扶持生产
分类号: D632.3
页数: 1
页码: 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群众优待扶持生产的情况,自长春市解放以来,对优抚对象的优待就注意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在农村,主要是组织参加各种农副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生产;在城市,则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谋得职业,或者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手工业或其他副业生产。
关键词: 扶持生产 群众优待 长春市

内容

自长春市解放以来,对优抚对象的优待就注意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在农村,主要是组织参加各种农副业生产和家庭副业生产;在城市,则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谋得职业,或者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手工业或其他副业生产。据1954年统计,全市仅城区组织的烈属、军属生产单位就有54个,参加生产的1238人。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长春市扶持优抚对象生产出现了“科技扶优”这种新形式,即用科学技术扶持优抚对象摆脱贫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是农村优待烈军属活动的新发展。1985年以前,这项工作是与科技扶贫同时进行的;1986年以后,在一些地方科技扶优的发展则超过了科技扶贫的速度。到1987年末,农安县在县、乡(镇)、村形成了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县建立培训基地1处,乡、镇建立培训基地31处,从1984年到1987年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240多次,培训优抚对象1.8万多人次,使50%左右的优抚对象脱贫致富。为推动全市的科技扶优活动,帮助优抚对象尽快摆脱贫困状态,长春市人民政府和长春军分区、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于1988年12月联合召开了推广农安县科技扶优经验大会,介绍这个县通过办培训班、开现场会、请人讲课、专题咨询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优抚对象,不断把适用的先进技术送到优抚对象手中的做法,动员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科技扶优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到1988年末,全市共建立县、乡(镇)科技扶优基地152个,有450名科技人员参与工作,先后培训优抚对象27654人次,有1150户脱贫,有327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民政志

《长春市志 民政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8年,重点记述解放以来40年,注意反映长春民政工作的地域特点,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全书分行政区划、基层政权、优抚、退役安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民政经济、婚姻、殡葬等12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