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民俗的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662
颗粒名称: 三、文化民俗的新建设
分类号: D920.0
页数: 4
页码: 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文化民俗的新建设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广场文化、游艺新俗、南湖冬泳、省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 长春市 社会主义 文化民俗

内容

新的文化民俗——民间游艺习俗,是社会主义经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有它的传承性,也有它的发展和革新。纵观长春地区文化民俗建设,有三个特点。
  (一)广场文化
  旧社会街头卖唱、卖艺的和走江湖的豪侠义士,是民间文娱体育的传播者。解放后,这些散在的民间艺人被组织起来,作为职业艺人、术士,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长春出现广场文化。这是在新形势下民间自发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每天早晨,在各广场、公园,都有大批群众作户外运动。一些离退休的老人,打太极拳、跳迪斯科、扭秧歌、跑步、做气功及其他各种健身活动。特别在人民广场,地处市中心,场地较大,又是交通中枢,适于搞各种活动。有些戏曲爱好者,每当春夏之交,他们便自带乐器、小凳,从四面八方集聚于此,围成一圈,互相唱和,吸引路人,间或有路人也串演一段,博得掌声。至傍晚,参加人员更多,各种职业及年龄都有,开始划出一个个小圆圈,各自演唱一些节目。节目多为二人转、京剧,有时也有外来包工的工人带来的河南梆子、山东吕剧等。近来又常有一些小青年兴起了吉他弹唱,也很有听众。
  在新民广场,每到星期天的上午,特别是夏日的傍晚,便成了市民和外国人交往的场所。虽然并不是每日都有散游集会,可是一些意欲了解中国民情的外国人和一些学外语、愿意结交外国朋友的中国青年,常在此处做友好的外语交谈,交流中西文化民俗,人们称之为“外语角”。长春各大专院校内也有许多这类校园“外语角”。
  春秋假日的广场,也有一些青少年放风筝,表现出人民的腾飞精神。
  (二)游艺新俗
  最火爆、最能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要算秧歌、龙灯和民间说书了。每逢春节,长春及各县都有大批秧歌龙灯队伍走乡串街,为群众拜年演出。正月十五的灯会也分外辉煌。1987年长春胜利公园就有冰灯、宫灯、走马灯、嫦娥奔月、天女下凡,以及丰收、拼音字母灯二百多盏。还有大型电动花灯。1990年元宵节长春市竟有4000种花灯。二道河子的劳动公园、市中心区的儿童公园、胜利公园等处有多起灯会。因是马年,故4000种花灯多以“龙马精神”为主题,走马灯特别多。或单匹巨马,或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展现出腾飞向上的壮丽景象。机车厂俱乐部门前有雷锋塑像等电动灯,柴油机厂的“万马奔腾”、化油器厂的“金狮狂舞”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型电动灯。九十年代第一春的灯节的灯具设备也电气化了,宣传内容更是扣紧了时代的脉搏。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长春附近的兴隆山镇还出现了一个“秧歌王”,此人姓吕名仁,是地道的农民。他原是个赌徒,老婆被逼回了娘家,他自己则进了派出所的学习班。他老婆听说市郊禁赌严,坚持把家搬到了兴隆山。1984年兴隆山的领导发现吕仁喜欢秧歌,就给了他三百元,让他组织秧歌队。于是他发动先前的赌友,自己“拉杆子”组织起七八十人的秧歌队。这支秧歌队五光流彩,远近驰名,凡市区秧歌比赛,他们的队伍总获第一。现在吕仁每天到处演出,还自费运送道具。党和政府的关怀教育使吕仁和他的赌友们走上了劳动之路,并且掌握了秧歌、高跷技艺,成了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兵。群众不禁赞叹道:“昔日的赌命汉,今日变成了秧歌王”。
  在德惠县万宝镇富强村杨家屯,盲人杨明山,现在是县曲艺协会副主席。他自幼双目失明,学会了抽帖算卦。解放后经政府教育,他摔了“卦盒”,操起三弦唱新曲、说新书,成了有名的说书艺人。当万宝镇落实省计划生育规定时,他编出新的东北大鼓《闺女小子都一样》、《执行国策好》、《晚婚好处多》等十多个段子,到处宣传。他还在镇广播站录音、到长春广播电台、电视台演出,受到县、市、省各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长春地区像杨明山似的热心文艺宣传、移风易俗的民间文艺家到处都有,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三)南湖冬泳
  新的文化民俗不但表现在文娱方面,也表现在体育方面。人们为了锻炼意志,增强体质,不仅夏天去南湖游泳,冬天也去南湖进行冷水浴和冬泳。
  长春市的冬泳活动的历史不算长,1986年以前,全部是群众自发的活动。冬泳爱好者集中在南湖公园小码头附近的冰面上,分别用铁钎、铁铲破冰,扩成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冰窟窿,每日坚持跳入游泳不辍。
  1987年冬,在市体委的关怀下,长春市广大冬泳爱好者成立了“长春市冬泳协会”,每年冬季还开展一些表演性的活动,并逐届参加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冬泳赛事。省市新闻媒介也给予报道,称这些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零度左右的冰水里游泳活动为“勇敢者的冒险。”
  由于有了自己的群众组织,加之各方面的宣传重视,目前长春市冬泳队伍正逐年扩大,已由1987年前的20多人扩展到300余人。短短的几年,增长了10多倍,可见冬泳对人们的诱惑力。
  据参加冬泳锻炼的爱好者们说,普遍感到耐寒能力增强了,冬季里基本不得感冒,有的还治愈或缓解了慢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这大约也是参加者逐年递增的原因之一。
  风雪严寒的冰窟窿里,每日总有数百人交接着游来泳去,确实给银装素裹中的北国城市凭添了几分春色。
  (四)省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
  近年电影院、剧院、舞厅普及,吸引了各界城市居民乃至近郊的农民走进公共娱乐场所。
  现在无论城乡,差不多家家有电视。人们可以坐在电视机旁欣赏各种文化节目。这种现代化的文娱方式,已根本改变了守着火盆讲故事、无事闲唠喀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冲击了小农思想和旧的文化民俗意识,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特别值得重视的是1989年在长春斯大林大街儿童公园南侧,建成了省文化活动中心大厦(前几年还在工农广场建成了科学会堂)。吉林省各界曾在此文化中心的大剧院,举行过隆重的纪念国庆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大厦建地面积25942平方米,三层高楼。其主体是拥有1500个座席的现代化大剧院,里面有微机控制灯光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监视系统、升降乐池及高级音响设备。大厦的建成,成为我省现代文化建设新的起点。这个全国第一流剧场的使用,使我省由全国文化设施第二十八位上升到前十名。这个综合性文化设施,除建筑主体大剧院外,还设有艺苑宾馆、高级餐厅、专业舞厅、音乐茶座、老年祝寿室、青年结婚室、儿童游艺室、棋类游艺室、台球运动室、健身活动室、电子游戏室、快餐冷饮室等。这里除大型演出的豪华剧场外,还有可供300人化妆的化妆室及高级宾馆。它还承办各种婚礼宴、寿礼宴。给各级机关干部及群众提供现代化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建设一支有社会主义理想的文化队伍服务。这个“活动中心”的宗旨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提高效益,占领阵地。即有偿地为群众文化服务,用现代化科学、健康的精神文明占领文化阵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目前大厦内的剧院、餐厅都已开始对外营业。他们为破除婚丧陋习,设有全套的租制礼服、艺术照相、录音录相。扩印设施等现代化纪念活动用的设备。他们还将设有文化辅导室,给各种文艺爱好者以艺术指导。这个文化活动中心,标志着吉林省特别是长春市文化民俗走向现代化,为树立新风、提高人民素质,展示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