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锡伯族婚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57
颗粒名称: 六、锡伯族婚礼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6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锡伯族婚礼的基本情况。锡伯族的婚姻,一般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举行婚礼。通过媒妁之言从定亲到举行婚礼,和汉族颇相似。只是在定亲程序上,分两部进行。
关键词: 长春市 婚嫁习俗 锡伯族婚礼

内容

锡伯族的婚姻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过去严禁女子外嫁他族,但男子可以娶其他民族女子为妻。婚姻多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表亲间可以通婚(但只限于舅父女儿嫁姑表兄弟,不许骨血倒流)。无子者有招女婿入赘养老送终的习惯,婿无钱备彩礼,可在岳家服役三年或更长时间,有服役婚遗迹。
  锡伯族的婚姻,一般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举行婚礼。通过媒妁之言从定亲到举行婚礼,和汉族颇相似。只是在定亲程序上,分两部进行。即通过说亲,在男方得到女方的许诺之后,和女方父母商定,择日分别举行“虚叩头礼”和“实叩头礼”而定亲。所谓“虚叩头礼”就是男女双方家长择定吉日,由男方准备烟酒之类,由媒人和男方的父母、叔伯、姑舅等,领着儿子前来女家听取结秦晋之好的诺言,而女方也请来姑娘的外祖父母、姑舅等亲属出席。候有关人员到齐,由男方请来的媒人向姑娘的外祖父母敬酒,并述求亲之意。此时男方的父母和儿子都向姑娘的外祖父母跪听好言。若外祖父母已过世则向姑娘的父母敬酒致意。此日由女方准备“长寿面”款待双方的亲友,表示定亲圆满成功,两家长期和好。
  “实叩头礼”,是指在“虚叩头礼”之后,男方准备些彩礼,择日到女家举行宴席。宴请姑娘的所有直系亲属,向有关亲长敬献衣料、茶叶、白糖之类,感谢他们养育姑娘长大成人,并承认自己为女婿的恩情。
  经过虚实两叩头礼之后,算是正式定亲,两家家长互称“sadun”(亲家)。这之后,再由男方在自己家里备酒席请姑娘的父母、姑舅、兄嫂等来赴宴,看婿家门庭,是谓认亲。
  再之后是迎亲,即举行婚礼。锡伯族青年在偶数年龄(如十八、二十)时禁婚,起码有一方在奇数年龄,才能结婚。其旧式婚礼仪式繁琐,男女两家都大摆宴席,女家两天男家三天。其迎亲拜天地、入洞房等程序和汉族相似,兹不赘述。其特殊习俗是在拜天地之后,进入新房时,有一种“白头之誓”的仪式:新郎一人先进门内,新娘站在门外,以门槛为界,夫妻相对而跪(男跪一腿)。新郎用手中马鞭将新娘蒙头布(红巾)挑下,然后新娘亦进门,和新郎一同先到堂屋,在灶前对跪,用“哈达”将切成片的羊尾巴油投入灶火之中,以作“白头之誓”。(请喇嘛念经的人家,新夫妻还要向新房中的喇嘛叩头,喇嘛摸顶祝福。)之后向父母跪拜。这一切完毕之后,新娘入洞房上炕坐帐。按习惯要由早直坐到晚上,喝“合欢酒”之前,不得下炕走动,故新娘在几天之前就少喝水、吃鸡蛋之类充饥,防止解便。晚上喝合欢酒时,夫妻对坐,由舅母主持交杯几次。客人围在炕沿边贺彩,同时双方青年争抢桌上摆的羊骨肉,哪一方抢上骨头,表示日后哪一方(男方或女方)就占上风。晚上闹房时邻居青年都到洞房唱歌、调笑,入睡前有时还要把新婚夫妇的扣子解开,然后离去。婚后三天祭祖坟,九天回门。满月之后,新娘回娘家“住对月”。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