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3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商业习俗
分类号: K892.434
页数: 5
页码: 38-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商业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集市、坐商及市幌、行商及市声。
关键词: 长春市 商业习俗 生产习俗

内容

一、集市
  群鸟栖止于树上曰集。引申之,在商业上定期或临时的市场谓之集市。古时“日中为市”,民间赴市场从事贸易(赶集),是为商业之始。集市是比较原始的交易场所,但它的寿命最长,至今不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农民的土特产交易、渔民的贩鱼、菜农的卖菜以及各种工艺产品,主要靠集市贸易推销,这种推销商或称经济人、商贩子,在城乡交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被民间称为“活人”。即了解行情、市场价格和市场需要最灵通的人。他们对沟通行情,联络买卖双方和繁荣市场,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故民谚有云:“没有云彩不下雨,没有媒婆不成婚,没有‘活人’不成集。”
  城镇的集市都有约定俗成的集日,或单日或双日,或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等,大集市甚至每天有市,叫全日集。集中分行设市,各有固定区域,有木器行、铁器行、粮市、柴市、肉市、鱼市、菜市、水果市、布衣、皮革等。集市有坐贾、行商,也有居间商,即东买西卖的“二道贩子”。看来就分类说,“行”的范围广一些,比“市”的概念更具体些。从批发与零售市场来说,也有集中与分散,大小之分,如长春光复路就是各种日常用品的总批发站,价钱比一般市场便宜。从时间上说,除整天集市贸易外,也有早市、晚市的区别,如近年在长春动植物园(老虎公园)西门外,群众自动形成早市,八点以后,教职员工上班,再无人买菜,商贩就自动撤点。
  二、坐商及市幌
  坐商指商店或店铺,是指有固定资产、资金、固定店面和固定商品,能定时开业的经营方式。
  坐商都有自己的牌号,资金雄厚者,特讲究门面信誉,他们所起的牌号也都力求吉利,如过去长春有名的大商号:“益发合”车店、“泰发合”当铺(农安县)、“裕昌源”火磨厂、著名药店“世一堂”等都是老字号。铺子是比较小的商店,如今称之为“小铺”,过去的“麻绳铺”、“煎饼铺”之类,多是小本经营的夫妻小店。而大商号,则是正宗的坐商,有着传统的传承与信仰。
  商店开市,要选吉日良辰。开市时,挂匾额,贴对子,放鞭炮。对子常贴“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之类。同时也接贺联,摆宴庆祝。商店有长长的柜台,略隔内外,以分买卖。所以过去除店主人和管钱财的账房先生外,一般店员(售货员)也称为“站柜台的”或贬称为“穿木头裙子的”。为了表示恭谨有礼,招来顾客,店伙计终日“站”柜台,不许坐,他们是相当辛苦的。刚来商店,要做学徒,学习经商本领,在做学徒的三年期间,商店里一切杂活都得干,老板(今称经理)只管饭,不给工钱。三年期满之后,按月给工资,如果伶俐聪明干得好的,被老板器重,过年还可以给点赏钱,这叫“吃劳金”。再过些年,有相当资历的人,能分到一点红利,叫“吃份子”的。
  过去商店可以赊帐,买主平时买货不给钱,集中于三节(端午、中秋、大年三十)收帐。店内每月一结帐,年终封帐,大年初五开市。过去商号都供奉财神赵公元帅或比干。大年三十晚上接财神,每逢三月十五日(一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生日,店铺要闭门休息,大摆酒筵,给财神爷祝寿,以期获利。
  商店除了字号起宣传作用之外,还用店幌招来顾客。店幌有两种,一种是写字的,主要指木制牌匾和布、纸制招贴,写上自己的商号或经营项目之类,像过去当铺常写一个“当”字悬于店门口,米铺也常写一个“米”字悬于门口做幌子。
  过去中级以下商店,多用实物作幌子。如,皮铺多挂一尺半长的五根皮条为幌子,分黑、红、白三种颜色。黑皮条幌多指熟皮铺,它熟的皮张通常有黑色、红色、棕色的,大部分做皮鞋用;挂红色皮条是幌指做靰鞡和卖靰鞡的;挂白色皮条幌的多是卖杆皮子的,卖大车上的鞍韂、套皮、杆皮、皮条、皮鞭、鞭稍等。
  无法用实物作幌或实物较小的,则用模型幌子。如药铺,用大型木制膏药型斜角连成串,悬挂门前,下坠两条鱼的模型,亦取吉祥之意;镶牙的画大型牙的模型作幌;卖酒的以大的容器模型葫芦为幌子,上写“酒”字。这是文字与幌子并用的例子。
  还有象征性的幌子,如饭店都挂两个红罗圈,下坠红布条,回族饭馆则挂兰罗圈下坠兰布条,并有阿拉伯文(兰地白文)悬于门口,不识字者,一看就懂得为回族饭馆。关于店幌,《水浒》中曾有大量描写,可见由来已久,而且都有自己的民俗承传习俗,已深入人心。这在旧社会文盲甚多的情况下,自然是十分需要的,至今亦未皆免,如饭店的两个红罗圈幌子,一直是每个饭店所不可少的宣传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日的商业经营规模及内容已比往昔丰富进步许多。近代商业的民俗意识则有新的表现形式。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音“发”字,与“8”言相近,各地普遍喜好“8”字,标示“8”字,以为“发财”象征,长春地区亦不例外。
  三、行商及市声
  行商有两种,一种是走南闯北,把某些地方需要的商品或当地不出产的商品,运来出售;又将本地产品运往外地出售。其中资本雄厚做大买卖的商人,一般称之为“客商”或“老客”。他们把日用商品、布匹、茶叶、农具运往山区、牧区;而把山区、牧区的毛皮、药材、水果运往城市,这是行商的一种。更有代表性的行商是小本经营、走街串巷的小贩,或曰小担贩。它是从集市贸易发展起来的游动性的交易形式,极富有民俗意义。这种挑担(也叫“挑八股绳的”)小贩带有两种特点,一是伴有一定手艺性,二是伴有市声的喊声或手击器,即手持某种敲击物招揽生意,又伴之以吆唤。久之,闻声就可以知道是卖什么的。如,剃头的、磨剪刀的、锔锅的,他们既有剃头、磨剪、锔锅、锔缸的手艺,可以随时用技能给居民服务,又有特殊的吆唤法,运用手中的击声器震响,通知人们他的到来,如“磨剪子咧——抢菜刀!”这种传统喊法,各地一样,带有一定韵味,如今已进入通俗歌曲。
  剃头匠下乡串巷,手中执一个大钢叉子,另一只手拿一细铁棍,从中一拨就发出嗡嗡声,人称“唤头”。卖糖块、花生、瓜籽的用一筐形器盛着,上分许多格子,样样齐全,他不吆喝而敲锣,一听锣响,孩子们就知是卖糖的,赶紧向大人要零钱出来买糖。所以,民间都把这种用于击声器的锣称为“糖锣”,至今留下“敲锣卖糖,各干一行”的谚语。过去民间耍猴的也敲锣,但他们的敲法不同,与卖糖的有明显区别。一声一声慢敲的是卖糖的,连声急敲的,是耍猴的。耍猴的来,总是敲起打场子的“紧锣”,所谓“紧锣密鼓”招来观众。行商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货郎。货郎是一种专门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小贩。担子一头为货箱,货藏其中,另一头为明摆着的各种货样子,有头绳、簪子、绢花、胭脂、香皂、手绢、发带、篦梳、绣花针、绒线、粗针大线、样样俱全。货郎手摇拨浪鼓——一种碗口大的小鼓,左右两耳系绳锤,下有手持短把,用时摇摆拨浪鼓,发出清晰的鼓声,人们就知道货郎来了。所以,这种“拨浪鼓”过去也称之为“货郎鼓”或“惊闺”。它是与别种击响器不同的,而货郎以他所贩运的花红柳绿的闺中物,也往往独有与闺中少女打交道的运气,所以,货郎也常是戏剧民俗的角色。
  市声表现出“卖啥招呼啥”的特点,小贩为了兜揽生意,招徕买主,常把自己的货物夸张为物美价廉,独一无二,常常即兴创作出好的口语诗来,成为定型的诗歌、谣谚,而被同行广泛使用。如卖十三香的小摊贩,几乎都采用相同的歌谣叫卖。卖十三香歌谣首段:
  说十三香道十三香,
  十三香到比五香香。
  它一能炒采二能氽汤,
  煎炒烹炸味道好,
  包饺子和馅最鲜亮。
  你夹了一著子菜,
  你喝了一口汤,
  可口便是最相当。
  高人贵客少不了,
  迎宾待亲它为上。
  在长春市有个卖“耐热搪瓷膏”的,他点上一个小蜡头,右手拿着“耐热搪瓷膏”,左手拿着一个破搪瓷碗,一边操作一边唱:
  往这瞅,拉这瞧,
  买在家中用得着,
  二角一个,五角仨,
  补锅粘碗全靠它。
  买的买,捎的捎,
  买在家中质量高。
  抓紧买,抓紧带,
  买在家中用不坏。
  时间长了没人买,他又有词:
  你不买,我不卖,
  将军买马两情愿。
  …………
  求人难,借锅难,
  粘粘补补十几年。
  三两角钱不算钱,
  少吃根冰棍,
  买管搪瓷膏用着多方便!
  经他这样一宣传,往往身边围聚一些人,有的掏出几角钱买去两三管,问清用法,回家做试验。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