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2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习俗
分类号: K892.434
页数: 19
页码: 33-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生产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农业生产习俗、手工业生产习俗、商业习俗、马市交易习俗、交通运输(大车)习俗。
关键词: 长春市 生产习俗 生活习俗

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
  每个民族和地区的传统习俗虽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却直接反映在生产习俗之中。我国是农业国家,过去所有生产习俗,大皆来自农业文化传承,受制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靠天吃饭”的思想。长春地区过去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然而近百年来却已成为典型的农业基地,所有生产习俗集中表现在农业习俗上。
  一、打春牛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春夏风习大都和祈年、春耕有关;秋冬则和丰收、祭祀有关。清代以前,每岁立春前由府、县里设卤簿、陈仪仗,知府、县官以下皆赴东郊行迎春礼,鞭土牛(鞭牛)效古帝亲耕。民间百姓祈年在动犁之前,也有鞭牛仪式。
  长春地区至今留下一首春牛歌:
  春交五九尾,
  春打六九头。
  手举鞭条打春牛,
  打得春牛下田去,
  打得昏王不露头。
  此歌与统治者的“亲耕”、“祈年”不同,最后一句歌词中明显表现出对封建统治者、地主阶级的憎恨和抱怨情绪,暗示出封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一种束缚。此俗自民国年代已废。但至今春耕下田开犁时,也还暗中祷祝一年风调雨顺,粮谷满仓,表露了农民对一年丰收的强烈愿望。
  二、人畜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之伊始,特别是正月,往往被民间赋予各种特殊的意义。在长春地区,正月初一到初十,每日于牲禽人畜皆有所属,以卜一年中人畜兴旺。俗谚云:“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米(子)、十成(成熟、成年、成人)”。所祝愿的都是农民饲养的重要畜禽。此与千余年前《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说》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略有差别,这是因为长时间流传,根据地区生产特点和人民心理而有所增改。初一是鸡日,这天天气晴朗,预示一年中鸡类大繁衍,更不许杀鸡。鸡领先,颇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味。依次排列,初七属人日,这天天气好,预卜人丁兴旺,不许行刑。《燕京岁时记》:“初七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古人有很多人日诗,抒发这种感受。如杜甫《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是颇为理智辩证的见解。至于二鸭、猫三、狗四、是顺口加的。九米、十成,即指初九、初十天气好预示一年粮食丰收,也祈望“九子十成”的望子成龙的民俗心理。
  三、龙凤日
  长春地区注意气候的好坏与农业丰欠的关系,民间还有一年四个龙凤日的传说:
  正月二十五为第一个龙凤日。认为这一日的阴晴风雪,能影响以后三个月的天气。
  四月二十五日是第二个龙凤日。这一日是最喜无风云的响晴天,最怕阴雨连绵,刮东北风。传说的看法,这一天的好坏直管到七月十五。一年生产的成败,关键靠这一天来测定。民间每逢四月二十五,都有起早看风向的习惯。
  七月二十五为第三个龙凤日。这一天最怕下雨,俗云“七月十五看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七月末、八月初正是“晒红米”的时节,所以这第三个龙凤日最怕阴天下雨。
  十月二十五日,为一年中第四个龙凤日。传说这日的好坏,一直影响到明年正月二十五,由于一年收成此时已定,所以人们对最后一个龙凤日,不予重视,甚至已被遗忘。
  四、二十四节
  夏历二十四节是,两千年来从农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生产的日历。一年十二个月,每半个月一个节气,民间把它编成歌谣,好懂易记,以为古之明训,至今实用。除南北地区小有差别外,无大变动,仍有指导生产意义。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乾。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署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著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插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杀年猪,大寒过后又一年。
  一般从春日阳气转,到三月清明之间,都是备耕活动时期,修理农具送粪都在此时。到清明正好种麦,又有“二月清明麦在前,三月清明麦在后”的俗谚,时间掐的很准。随之“谷雨种大田”。立夏到小满种植杂谷,一直到芒种五月节。“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或者再抢种十天,“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边种荞麦”。大旱之年先种的庄稼出不全,最后大都抢在三伏种上荞麦,还可补收一些粮食。其它象立秋到处暑,刈靛(靛蓝是一种染色植物,早已为化学颜料代替,今不再生产。)沤麻,白露晒烟、收禾,直到秋分“百谷成熟,稼收野阔”就等着丰收了。长春天冷及至霜降上冻之前,就腌咸菜,渍酸菜了。此时家家挖窖,贮存冬菜,喂肥猪鸡,等小寒杀猪过年。一年之中按节气适时布置生产,井然有序,所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是农业生产经验总结,既已相沿成俗,又有一定科学性,故至今不废。
  东北农村贮存猪羊肉类及苹果、梨等果类,亦有“绝招”,既经济方便,又能保鲜。小寒之后,杀了年猪要吃到整个正月,必须妥善保存。其法至为质朴。农村多在院中背阴一隅将肉埋在雪里,然后浇上冷水,使之冻牢,屡浇屡冻,就将猪肉封冻在冰块里,是天然的冰箱,一直可保存到阴历二月冰雪融化。保存果类,是将果类排置空缺木架上,放半瓶水,使水吸去废气,便可保水果新鲜。又贮存蔬菜和水果都可窖藏,既不冻,又能及时排气,可保存一冬。近年研究出科学方法,可保持采集的野菜如蕨菜等青翠长鲜,远销国外。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习俗
  一、百工五法
  长白山区是著名的森林区,由于木源充足,各种木工手艺相当有名。其它如采金、打铁、制陶、造纸等手工业也得到相应发展。由于各行业手工业工匠具有体力和脑力劳动结合的特点,向来为人们所重视,所谓“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套大体一致的传承下来的传统技法与习俗。如战国时《墨子》传下来的“百工五法”,即为长春各种工匠所奉行,即“规、矩、绳、水、垂”五种基本操作规程。
  规,是正圆工具。用一根平木,固定一端,使之旋转画圆,如圆规画圆之原理。
  矩,是工匠所用画直角正方的工具,形如“厂”,俗称角尺、鲁班尺、营造尺。
  绳,即匠人用的“墨斗”。一小木匣,内设滑轮,蓄墨其中,以墨线取平面直线的划线工具。
  水,以器贮水取平的工具。此法至今在农村建房打地基时仍在采用,达到“横平”的目的。
  垂,即以直立的线锤为标准画线,达到“竖直”的目的。
  此五法是木工的基本操作法,也是其它石匠、泥水匠、纸匠、陶工及铁匠等手工制造业的基本法制,故曰“百工五法”,是民间手工业一致遵循的传统技术规程。
  二、木匠的分工与信仰
  民间一向尊重各行业技术的特点,故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分工至为明细。木匠即有“粗木匠”、“细木匠”(即外作、里作)之分。粗木匠是指制大车、爬犁、农具,安梁、檩、椽、柱之类为主的木匠;细木匠是指制做门窗箱柜、桌椅板凳之类的木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工比这还细。细木工活操作要求比较严格,如凳子看来很简单,但要用斜榫,做好的凳仰放着,四脚朝上,上面再加上一个凳子,放在上面,八腿相对,严丝合缝,毫厘不差,才算合格,这就不很容易。至于钉是钉、铆是铆,每个零件都极合标准,在手工操作上确实不易。故昔时工匠都信奉祖师爷鲁班,常把惊人的技艺夸张为神示或神助,归为祖师爷点化的结果。长春工匠中就流传着鱼神脸的传说。传说有几个木匠给人家盖房子,边说笑边干活,一不小心把梁柁给锯短了,大家非常着急,吃饭时也在商量怎么办好,考虑怎样才能补上这段梁。这时,就见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也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他们以为是讨饭的乞丐,也没在意,有饭随他吃去。可是,老汉离去之后,在他们座前的案上出现了两个碟子,每个碟子上放一条大鲤鱼,中间有根筷子,两头正好插在两条鱼的嘴里。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准是鲁班爷来告诉我们把梁柁两头接上鱼头。”一句话提醒大家,这不仅美观又解决了梁柁短的问题,而且还有着“吉庆有余”的意思!由于这是“神人的启示”,所以自古到今人们在盖房子时都要在梁柁头上做上鱼神脸以取吉利和壮观。上梁时,梁中间要贴个“福”字,据说也是受了一个姓“斧”的神人(鲁班)启示,留做纪念,预示生活幸福的。
  三、铁匠的“火候”与传奇
  铁匠制做成功,要靠传艺精,关键在看“火候”。他们珍惜自己的手艺和荣誉,常把自己的产品打上印记,流传后世。伪满时期,长春有个“郑发菜刀”,极负盛名。据说他是山东人,原名郑茂盛,跑到关东,落脚到宽城子(长春),路遇王荣介绍到他父亲王铁匠那里拜师学艺。由于他聪明勤奋,肯于钻研,终于学得超人技艺,他打的刀,削铁如泥。一次一个钉子划破人的衣服,他一刀砍下来,刀未卷刃,从此声名远扬。连日本名匠都想与他合作,被他拒绝了。他为了给中国人争气,精益求精,俨然成了“刀王”。1945年,东北各铁匠行技师进行一次技艺比赛,参加比赛的各名牌刀剪工匠有双辽“戈大刀”、郑家屯的“仿九光”、吉林的“双葫芦”、白城子“宋傻子刀”,都是名闻东北的刀剪手。比赛的结果,“郑发的菜刀”一举夺魁。至今,“郑发菜刀”以钢刃锋利、好磨耐用、不崩不卷,远近驰名。对它的创始人郑发,人们不仅称赞他匠艺超人,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感人的美德,如,他师傅对他很好,而师母待他过苛,百般刁难,他都以德报怨,奉如生母(参见《吉林省民间故事集成•长春市城区卷》)。
  工匠有三十六行,如石匠、染匠、银匠等,各行都有自己信奉的祖师爷。除石匠、瓦匠和木匠都奉鲁班为祖师外,银匠、铁匠、铜匠和锔锅匠都奉老君李耳为祖师,窑匠拜郭公真人为祖师,笔匠奉蒙恬为祖师,纸匠拜蔡伦为祖师,酒匠奉杜康为祖师。因为他们都是该行业的发明创造者。敬奉祖师也是匠人们热爱本行、珍视传承、敬业乐群的思想体现。
  第三节 商业习俗
  一、集市
  群鸟栖止于树上曰集。引申之,在商业上定期或临时的市场谓之集市。古时“日中为市”,民间赴市场从事贸易(赶集),是为商业之始。集市是比较原始的交易场所,但它的寿命最长,至今不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农民的土特产交易、渔民的贩鱼、菜农的卖菜以及各种工艺产品,主要靠集市贸易推销,这种推销商或称经济人、商贩子,在城乡交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被民间称为“活人”。即了解行情、市场价格和市场需要最灵通的人。他们对沟通行情,联络买卖双方和繁荣市场,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故民谚有云:“没有云彩不下雨,没有媒婆不成婚,没有‘活人’不成集。”
  城镇的集市都有约定俗成的集日,或单日或双日,或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等,大集市甚至每天有市,叫全日集。集中分行设市,各有固定区域,有木器行、铁器行、粮市、柴市、肉市、鱼市、菜市、水果市、布衣、皮革等。集市有坐贾、行商,也有居间商,即东买西卖的“二道贩子”。看来就分类说,“行”的范围广一些,比“市”的概念更具体些。从批发与零售市场来说,也有集中与分散,大小之分,如长春光复路就是各种日常用品的总批发站,价钱比一般市场便宜。从时间上说,除整天集市贸易外,也有早市、晚市的区别,如近年在长春动植物园(老虎公园)西门外,群众自动形成早市,八点以后,教职员工上班,再无人买菜,商贩就自动撤点。
  二、坐商及市幌
  坐商指商店或店铺,是指有固定资产、资金、固定店面和固定商品,能定时开业的经营方式。
  坐商都有自己的牌号,资金雄厚者,特讲究门面信誉,他们所起的牌号也都力求吉利,如过去长春有名的大商号:“益发合”车店、“泰发合”当铺(农安县)、“裕昌源”火磨厂、著名药店“世一堂”等都是老字号。铺子是比较小的商店,如今称之为“小铺”,过去的“麻绳铺”、“煎饼铺”之类,多是小本经营的夫妻小店。而大商号,则是正宗的坐商,有着传统的传承与信仰。
  商店开市,要选吉日良辰。开市时,挂匾额,贴对子,放鞭炮。对子常贴“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之类。同时也接贺联,摆宴庆祝。商店有长长的柜台,略隔内外,以分买卖。所以过去除店主人和管钱财的账房先生外,一般店员(售货员)也称为“站柜台的”或贬称为“穿木头裙子的”。为了表示恭谨有礼,招来顾客,店伙计终日“站”柜台,不许坐,他们是相当辛苦的。刚来商店,要做学徒,学习经商本领,在做学徒的三年期间,商店里一切杂活都得干,老板(今称经理)只管饭,不给工钱。三年期满之后,按月给工资,如果伶俐聪明干得好的,被老板器重,过年还可以给点赏钱,这叫“吃劳金”。再过些年,有相当资历的人,能分到一点红利,叫“吃份子”的。
  过去商店可以赊帐,买主平时买货不给钱,集中于三节(端午、中秋、大年三十)收帐。店内每月一结帐,年终封帐,大年初五开市。过去商号都供奉财神赵公元帅或比干。大年三十晚上接财神,每逢三月十五日(一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生日,店铺要闭门休息,大摆酒筵,给财神爷祝寿,以期获利。
  商店除了字号起宣传作用之外,还用店幌招来顾客。店幌有两种,一种是写字的,主要指木制牌匾和布、纸制招贴,写上自己的商号或经营项目之类,像过去当铺常写一个“当”字悬于店门口,米铺也常写一个“米”字悬于门口做幌子。
  过去中级以下商店,多用实物作幌子。如,皮铺多挂一尺半长的五根皮条为幌子,分黑、红、白三种颜色。黑皮条幌多指熟皮铺,它熟的皮张通常有黑色、红色、棕色的,大部分做皮鞋用;挂红色皮条是幌指做靰鞡和卖靰鞡的;挂白色皮条幌的多是卖杆皮子的,卖大车上的鞍韂、套皮、杆皮、皮条、皮鞭、鞭稍等。
  无法用实物作幌或实物较小的,则用模型幌子。如药铺,用大型木制膏药型斜角连成串,悬挂门前,下坠两条鱼的模型,亦取吉祥之意;镶牙的画大型牙的模型作幌;卖酒的以大的容器模型葫芦为幌子,上写“酒”字。这是文字与幌子并用的例子。
  还有象征性的幌子,如饭店都挂两个红罗圈,下坠红布条,回族饭馆则挂兰罗圈下坠兰布条,并有阿拉伯文(兰地白文)悬于门口,不识字者,一看就懂得为回族饭馆。关于店幌,《水浒》中曾有大量描写,可见由来已久,而且都有自己的民俗承传习俗,已深入人心。这在旧社会文盲甚多的情况下,自然是十分需要的,至今亦未皆免,如饭店的两个红罗圈幌子,一直是每个饭店所不可少的宣传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日的商业经营规模及内容已比往昔丰富进步许多。近代商业的民俗意识则有新的表现形式。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音“发”字,与“8”言相近,各地普遍喜好“8”字,标示“8”字,以为“发财”象征,长春地区亦不例外。
  三、行商及市声
  行商有两种,一种是走南闯北,把某些地方需要的商品或当地不出产的商品,运来出售;又将本地产品运往外地出售。其中资本雄厚做大买卖的商人,一般称之为“客商”或“老客”。他们把日用商品、布匹、茶叶、农具运往山区、牧区;而把山区、牧区的毛皮、药材、水果运往城市,这是行商的一种。更有代表性的行商是小本经营、走街串巷的小贩,或曰小担贩。它是从集市贸易发展起来的游动性的交易形式,极富有民俗意义。这种挑担(也叫“挑八股绳的”)小贩带有两种特点,一是伴有一定手艺性,二是伴有市声的喊声或手击器,即手持某种敲击物招揽生意,又伴之以吆唤。久之,闻声就可以知道是卖什么的。如,剃头的、磨剪刀的、锔锅的,他们既有剃头、磨剪、锔锅、锔缸的手艺,可以随时用技能给居民服务,又有特殊的吆唤法,运用手中的击声器震响,通知人们他的到来,如“磨剪子咧——抢菜刀!”这种传统喊法,各地一样,带有一定韵味,如今已进入通俗歌曲。
  剃头匠下乡串巷,手中执一个大钢叉子,另一只手拿一细铁棍,从中一拨就发出嗡嗡声,人称“唤头”。卖糖块、花生、瓜籽的用一筐形器盛着,上分许多格子,样样齐全,他不吆喝而敲锣,一听锣响,孩子们就知是卖糖的,赶紧向大人要零钱出来买糖。所以,民间都把这种用于击声器的锣称为“糖锣”,至今留下“敲锣卖糖,各干一行”的谚语。过去民间耍猴的也敲锣,但他们的敲法不同,与卖糖的有明显区别。一声一声慢敲的是卖糖的,连声急敲的,是耍猴的。耍猴的来,总是敲起打场子的“紧锣”,所谓“紧锣密鼓”招来观众。行商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货郎。货郎是一种专门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小贩。担子一头为货箱,货藏其中,另一头为明摆着的各种货样子,有头绳、簪子、绢花、胭脂、香皂、手绢、发带、篦梳、绣花针、绒线、粗针大线、样样俱全。货郎手摇拨浪鼓——一种碗口大的小鼓,左右两耳系绳锤,下有手持短把,用时摇摆拨浪鼓,发出清晰的鼓声,人们就知道货郎来了。所以,这种“拨浪鼓”过去也称之为“货郎鼓”或“惊闺”。它是与别种击响器不同的,而货郎以他所贩运的花红柳绿的闺中物,也往往独有与闺中少女打交道的运气,所以,货郎也常是戏剧民俗的角色。
  市声表现出“卖啥招呼啥”的特点,小贩为了兜揽生意,招徕买主,常把自己的货物夸张为物美价廉,独一无二,常常即兴创作出好的口语诗来,成为定型的诗歌、谣谚,而被同行广泛使用。如卖十三香的小摊贩,几乎都采用相同的歌谣叫卖。卖十三香歌谣首段:
  说十三香道十三香,
  十三香到比五香香。
  它一能炒采二能氽汤,
  煎炒烹炸味道好,
  包饺子和馅最鲜亮。
  你夹了一著子菜,
  你喝了一口汤,
  可口便是最相当。
  高人贵客少不了,
  迎宾待亲它为上。
  在长春市有个卖“耐热搪瓷膏”的,他点上一个小蜡头,右手拿着“耐热搪瓷膏”,左手拿着一个破搪瓷碗,一边操作一边唱:
  往这瞅,拉这瞧,
  买在家中用得着,
  二角一个,五角仨,
  补锅粘碗全靠它。
  买的买,捎的捎,
  买在家中质量高。
  抓紧买,抓紧带,
  买在家中用不坏。
  时间长了没人买,他又有词:
  你不买,我不卖,
  将军买马两情愿。
  …………
  求人难,借锅难,
  粘粘补补十几年。
  三两角钱不算钱,
  少吃根冰棍,
  买管搪瓷膏用着多方便!
  经他这样一宣传,往往身边围聚一些人,有的掏出几角钱买去两三管,问清用法,回家做试验。
  第四节 马市交易习俗
  据《明史•兵志•马政》记载,自明永乐年间,东北始于开原、广宁等处设马市。当时明朝政府规定,东北马市以米、布、绢易马。此后,马市遂成为东北马贩子、马经纪、马店老板等人活动的独特场所,并逐步扩展。至本世纪初,长春市区及外县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几个牲畜交易市场。
  从中华民国,经伪满洲国到解放前,长春地区内先后有九圣祠马市,农安马市,九台马市,兴农山马市,诸城子马市,米沙子马市等。
  长春市区马市及郊县的马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历史上马市贸易的影响,并在马贩子、马经纪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帮习惯及交际用语。兹分项记述如下。
  一、长春马市沿革
  大约在“南满铁路”通车,长春古城在废置几百年之后,又逐渐人烟兴盛起来,在宽城子一带形成聚居之地。就在这时,在宽城区的西三道街道北九圣祠庙后,形成了马市;伪满洲国时,迁到八道街的最北头,这两处马市都有市场大院,院内有拴马桩,院外有车马店。东北光复以后,直至解放初期,在东大桥、铁北六分局附近,于路边形成了马市,1963年由政府组织于二道河子区一面街设立牲畜交易市场。至1978、1979年,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萧条。之后市场自发迁到机场路边的十九中附近,再后逐渐移至宽城区奋进乡杨家村的小房身屯。八十年代,该村委员会决定正式设立“小房身牲畜农贸综合市场”,就在环城路边,属城乡结合的“黄金地点”。该市场自1987年3月份成立至今,每周四、周日开牲畜大集。
  长春马市影响范围:南至河北、山东、沈阳、大石桥;北至牡丹江、九台、德惠、双辽、长岭等地。
  二、马市的组织及常规
  (一)组成人员
  在旧马市里,存在着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各类人员。其中有:“掌柜的”,即开车马店的老板;“掌盘的”,是被店主聘来管理店务,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俗称“入人股的”;“入外股的”,是一些依靠马店,给买卖双方提供牲畜信息,并为店家拉客的人;“马贩子”,也称“老客”,即从事贩运牲口倒卖谋利的人;“马经纪”,俗称“马牙子”,也叫捅马屁股的,这部分人靠在市场里转悠,帮买帮卖两边吃利,如遇本分农民买卖牲口就进行欺骗,敲外行的竹杠。以上是马市活动的主要组成人员。除此之外,依托马市的还有兽医、铁匠,收马尾的,剃头的,开饭店的,在旧社会还有开设妓院、烟馆和赌馆的。
  (二)一般常规
  首先,正常的马市交易,奉行“卖买不交言”规矩,即双方不直接讨价还价,而是通过马经纪从中斡旋。(详见下文“袖里吞金术”)
  其次,牲畜买到后,由经手讲妥的马经纪保潮(马匹来路正)、保报勃(告官),即担保所买马匹不是偷抢来的,不能被人家告到官府。同时要“保鼻屎”,即马经纪还要担保所买马匹没有疫病,科学名叫马鼻疽。
  最后,所用术语行话,亦很特殊。“讲嘎”,即马贩子,马经纪及掌柜的、掌盘的之间讲的一种交际暗语。类似土匪黑话,是这一行帮的必备本领。
  三、马市交易行话切口
  切口,即黑话和行业用语,它广泛在马贩子、马经纪、店主之间使用,局外人即使在旁边听着,也不知所云。具体分类举要如下。
  (一)日常称谓
  1.掌拒的:即马店、车马店的店主。
  2.掌盘的:受聘处理店务并为买卖双方搭桥说合的中人。
  3.里码人:本集市的同行。
  4.外集的:其它集市的行家。
  5.外码人:外行。
  6.雏:刚入门的生手。
  7.南客:来买马的人。
  8.北客:来卖马的人。
  9.老客:常来住店或常本集的买卖牲畜的人。
  10.受过窜:虽然不是马贩子,但懂得相马及这一行帮规矩的人。
  (二)相马切口
  11.头顶一枝蜡:指马脑门长通天白毛。俗称孝头,忌讳。一般亦忌买。
  12.白羽顶:指马脑马门长一块白毛。
  13.额疮:脑门上长大片白毛。
  14.箍蹄:一圈白蹄毛。
  15.滴泪:马脸眼下有旋窝。
  16.驮尸:马鞍处有旋窝。
  17.没口袋:骡子的拳窝处没旋窝。
  18.披麻戴孝:白头、白尾。
  19.看口:看马牙而定马的岁数。
  20.玉石眼:一种白眼根,圈发白。在日光下有点“差眼”(看不准东西,一惊一炸的),但不瞎的马眼。
  21.鼠眼:两眼向前,似对眼,目力差。
  22.鼻屎:一种马疫病,即马鼻疽。
  23.肚刺:马奶子。
  24.上色:黑红二色。
  25.中色:青、白、兔(土)、灰、黄。
  26.下色:黄巴尖、花马。
  (三)交易切口。
  27.(能)打开:出价合理,能买下来。
  28.打不开:不能卖。
  29.扒拉开:再降点价。
  30.匀乎匀乎:使买卖双方的报价互相接近。
  31.撑口袋:替买方压价或替卖方抬价的撤托和上托的办法。
  32.上托:帮卖方抬价。
  33.撤托:帮买方压价。
  34.盖集:先出大价把市场价格提起来,使别人不能成交,再等适当时机突然再降价买马。
  35.啥口:即问马多大岁数。
  36.趟子:大马匹产地指一群一群的马。
  37.上哨:一群骡马中的上等货。
  38.中哨:一群骡马中的中等货。
  39.下哨:一群骡马中的劣等货。
  40.大货:长成的骡马。
  41.小货:小骡、小马。
  42.鞑子马:刚从蒙古草原上贩来的烈马。
  43.生根:买来供屠宰用。
  44.倒蹶:高价时没卖,结果低价时又不得不卖。
  45.吃倒儿:在本集上连买带卖的吃利者。
  46.混集头子:帮买帮卖收好处的闲人。
  47.靠市:在集市上混,投机取利的贩子。
  48.靠人:有靠山的欺行霸市的贩子。
  49.靠集:同靠市。
  (四)数字切口
  50.叶气嘎:即一。十、百、千、万等位数逢一皆用此表示。
  51.丁字嘎:同叶气嘎。
  52.坛字嘎:即二。也可表示二十、二百等。(下略)。
  53.品字嘎:即三。也称“言字嘎”。
  54.吊字嘎:即四。
  55.曼字嘎:即五。
  56.挠字嘎:即六。
  57.才字嘎:即七。
  58.拐字嘎:即八。
  59.窝字嘎:也是八。
  60.欠字嘎:即九。
  61.留丁嘎:即十一。
  62.留刺嘎:即十二。
  63.留言嘎:即十三。
  64.留鼠嘎:即十四。
  65.留曼嘎:即十五。
  66.留虎嘎:即十六。
  67.留才嘎:即十七。
  68.留拐嘎:即十八。
  69.留欠嘎:即十九。
  70.坛丁嘎:二十一。
  71.坛刺嘎:二十二。或“两坛嘎”
  72.品丁嘎:即三十一。
  73.两品嘎:即三十三。
  74.老海嘎:二十五。
  75.磨嘴嘎:一百零五。
  76.贴:凡零头为五的数,皆可用贴表示。如“吊贴”,即四十五;“坛吊帖”即二百四十五”等。
  (注,数字除十位有“留”表示外,余皆无专字。表示时需用大数、中数、小数,以使对方根据牲畜行情确定你所讲的“嘎”是多少钱,这叫“按物索值”。如,说“一大一小,爷俩赶集俩叫气嘎”,若买的是驴,则可理解为一百一十元;若买的是马,则可理解为一千一百元。由于双方都了解行情,在按物索值的前提下,理解一般不会有错。)
  (五)骗术用语
  1.盖集,即想用低价买马的贩子,突然在集市开始用高价买下几匹,使价格高于正常中价,这样一比,别人想再用中价买就难于成交。待马行僵住后,他再用低价买进大批的马。
  2.上托,卖马人使人出高价讲给别人听,迷惑买马人,使之买马。
  3.撤托,买马人安排人去跟卖主讲,用低价去讲价。
  此外还有做假龋和灌酒的骗术。当马齿磨平后,用硬器在马牙面上凿假龋,充小口马骗买主。灌酒则是给烈性蹶子马灌酒,充驯服良马卖给买主。
  在马市交易中,卖主略施小计,使买主上当受骗,是常有的事。但如做假龋和灌酒,残害牲畜,对自家也是一种损失,旧社会也不常用。
  四、“袖里吞金术”
  马市规矩,买卖不交言。即指买卖双方不直接用语言讲价;也指马贩子、马经纪之间在交易过程中也不能随便说话。双方讨价还价、介绍行情,只能在袖筒子里捏手指头,俗称“盖盖儿摇”,即马贩子之间通称的“袖里吞金”术。
  双方在袖筒里用手出价、还价,用手一摸就知道。如不同意,就再出手表示。具体为:出一食指,表示一;出食指加中指,表示二;出食指、中指加无名指,表示三;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加小指,表示四;五指全伸,表示五;单出大拇指加小指,表示六;五指尖聚拢,表示七;拇指和食指又开,表示八;勾回食指,余四指全伸,表示九;十又归一。另外,除拇指外,余四指呈挠状,也表示六,俗称:“捏七、叉八、勾九、挠六。”如遇十一、二十二、三百三等相重的双数,手就在袖筒里晃一下,表示两个同样的数字重复。
  用“袖里吞金术”讲价,数字靠手法不能定位,只能用口说话表示这个是整数、这个是零头;这个是大数(或百位、千位、万位),这个是中数(一般指百位、千位),这个是小数,一般指个位数。但如是一万五千元成交的,也可以用这个整数或这个是大数来表示一万元,用这个零或这个是小数表示五千元。这些都需根据具体行情,按物索值,在双方理解都不出错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双方出手习惯是出鸳鸯手,即一左一右,这样捏起来方便。这只是一般习惯,没有具体行规。
  解放后各马市成立管理机构,由政府委派评议员,对上市的马匹定价,马市活动的暗语及神秘性正在消失。改革开放后取消评议制度,双方自行评议,平等交易,马经纪的作用也日渐削减。
  五、相马术及饲养
  购买牲畜,首先是看牙齿,方知是几岁。俗云:“先看一张皮,后看四个蹄,然后抬手掰开嘴,看看牙口齐没齐。”牙齿白色的为乳牙,稍黄色的为成牙。随着口齿的增长,凹壳也在变化。每头骡马上下对齿,共有十二颗门牙,专看下颏六颗牙齿。如牙齿洁白,牙尖部没有凹壳,是没有替奶牙的“白口驹”。如下颏六颗乳牙中间两个已脱落,新长出两颗黄褐色的牙齿来,尖部又有半分深的凹壳,这是刚替两牙,年岁在二、三年间,即为二岁口。下边六颗牙齿的中间四个奶牙脱落,长出四颗带有凹壳的成牙,曲壳里带有稍黑一点痕迹,这叫四个牙,即四岁口。假如下颏六个奶牙全部脱掉,两边长出新的稍黄颜色的成牙,谓之边牙未长齐,所谓“边牙露肉,赖五赖六”,即五岁到六岁之间。如果六个成牙全部长齐,并在牙尖上部都有黑色的凹壳,即为六岁口。如果六颗牙齿的中间两个牙齿尖的曲壳已经磨平,唯有两端四个牙齿还保留有凹壳,这为“七咬中曲,八咬边”即中曲已磨平,是七岁口。要是将边曲都磨平,即是八岁口。如果六颗牙齿的曲壳全部磨平,牙齿呈现伸直状态,即所谓“伸巴掌”了。其年寿可在二十至三十年间。要是青白色的骡马,即称“七青八白九长斑”。这种颜色的骡马寿命最长,可活四十余年。
  其次要相骡马的眼睛。看眼睛时,要看其眼壳大小,眼珠是否明亮,眼毛是否向里倒。如眼壳很小,目中无光,眼毛往里倒,迟早要瞎眼。但是,如眼珠不小,也不灰暗,只是有点“玻璃花”,即多是被车老板子用鞭子抽伤的,常称之为“里边花,外边瞎”。如果外眼有伤,就是瞎眼的前兆,钱多少不能买。看完眼睛,还要看鼻子:看鼻翅大小,鼻涕多寡,有无浓色鼻涕,是不是有肺病的鼻屎马。
  再其次要相骡马身挺高低,毛色如何,前后裆宽窄,四蹄腿是否周正,脖子长短和腰条长短是否匀称,是膨肋还是顺肋。俗谚说:“前裆宽,后腿弯,拉倒山”。“前裆宽,钩拉弯;后裆宽,拉倒山”。“身材高,不用挑”。挑选耕畜无论三长身材或三短身材(脖子、腰、腿)均可,三短亦不算毛病。如果是“腰长脖子短,不是鼻屎(肺病),就是双瞎眼”。此外牲畜长膨肋为好,上膘快,体态也美;顺肋身子夹扁,难以喂肥。毛色和蹄腿的标准也有俗谚:“黧牛铁青马,青沙骡子不用打”,“蹲蹄骡子扒蹄马”。
  要买的骡马相中之后,还要检查他们身上的几处穴位,一般地方有“旋儿”并无妨碍,切忌三种“旋儿”:一是表门旋,二是滴泪旋,三是驮尸旋。表门旋长在骡马的水门旁边,滴泪旋长在骡马眼睛下边,驮尸旋长在马鞍处。这三种“旋”是农家使用牲畜的大忌,无论价钱高低都不买。还有脑门长通天白毛,曰“孝头”,白头白尾曰“披麻戴孝”。旧俗迷信认为,如买这种牲畜,不是骡马倒圈,就是妨主伤人,极不吉利。
  当然也有吉利的标准:四抱蹄、花腰子,就认为好,可以给主人带来吉利:“有钱难买四蹄抱,金山银海往家捞”,“鹰膀孤蹄不发家,有钱难买腰中花”。
  至于如何使用牲畜和保养牲畜,也有一套宝贵的经验,并已形成民俗。一般牛马圈都设在东西厢房,马槽必须南北放置,牲畜的头部朝东或朝西,决不能南北向,这叫“马吃东西”。据老人云:牲畜的头尾不能面向南天门和北斗星,这是人类与牲畜的根本区别,不能混淆,是“自古皇封”的。有经验的车老板都懂得,出门入户三五里内不让骡马拉车快跑,以免牲口饮足水后在腹内串水生病。归来重载必须使牲口打几个滚,活动筋骨,暂不饮水,汗水消除之后再蹲踞一地。俗语说:“牲口下了套,勿拴溜溜道”,免得着凉做病,酿成寒腿。喂牲口时,要扫净马槽,先在槽里撒上几把盐,让牲口舔舔,将腹内粘沫子煞一下,然后,填干草嚼一会儿,等歇过乏来,再添草料,以免因饥饿口急,草料密结,而得结症。爱护牲口,适时喂饮,都有俗谚。如“不怕十天使,就怕猛三鞭”;“牛要喂饱,马要夜草”,是谓经验之谈。
  第五节 交通运输(大车)习俗
  长春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发展为城市,铁路开通也是本世纪初的事,因此在交通运输上仍保留古代驯兽驾车的习俗,曾有狗爬犁(犁上有架板、无轮,用狗牵引,适于冰雪上运输),今已少见。更多地使用牛马驴骡驮运和大车运载。如今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虽已进化到火车、汽车,但在过去和今日的农村,大车运输仍占重要位置,且具有民俗意义。故本志重点写大车习俗,其他从略。
  一、大车的种类
  大车由于地区和用途不同,车的型状也有区别。在半山区和城乡使用的多为“大铁车”,也称为“边车”。这种车的毳轴与车轮固定在一起,车的辐条呈双十字形,全为硬木所制,车轴很粗,车轮亦重,磨擦部位嵌以铁鉴。车轮外面包以铁瓦,两侧密布钉帽,以防磨损。这种车车板大,可以负重载,后来发展为大轱辘,即用橡胶轮胎代替铁轱辘,至今仍为广大农村载重运输车。其次是花轱辘车,这种车与大车相同,但型制较小,比较轻便,负载量小。用一牛、一马或一驴都可拖拽,多用于农村拉柴送粪。还有一种整木做的独轮车,车身窄小,只能在车架两边对称着放东西,否则失去平衡,易翻车。长春地区虽也有蒙古草原用的“勒勒车”、朝鲜族的大轱辘车和从俄国传入的“四轮马车”,却极少见。
  二、驾车方法及术语
  大车一般套三匹马,一匹驾辕马,两匹拉套的。重载车套四匹至八匹马,极个别的也有套十二匹马的。驾马多者分三节套,如驾五、七匹马者,前面或二或三匹,中间或二匹或三匹,驾辕马一匹。一般为三套马车,不再加多。如再加外套助力,叫“外掰”,不再往前加一节套,以免乱套无力。如此一辆马车可载三千斤,重载可达四千斤。
  架在车辕中间的牲口叫辕马,也是一挂车中的主要畜力,必须经过驯练,才能使役。上坡擎住辕,下岗坐住坡,力大、稳当、灵活、听话。辕马正前方叫“川套”,右侧的叫“外套”,左侧的叫“里套”。里套是一挂车的领路牲口,它必须眼睛好使,耳朵灵敏,老板鞭子一指,里套就知走哪。拉里套的牲口最忌讳“瞎眼”,俗话说:“瞎骡子打里——乱套了!”所谓“瞎眼”,是指牲口呆头傻脑,不善于领会驭手的意图,并非眼睛真瞎。
  车老板子都有一套自己专用的术语和鞭示,口中一吆喝,鞭子一甩,牲口就领会了主人的意图。比方起车时喊“驾!”鞭子一摇,车就走了;往左走,老板子就喊“唔唔”;如往右,就吆喝“哦哦”;要站下,就喊“吁——”。车进大车店门洞时,挡门有块方石在门洞中间,老板子用鞭杆一蹲马屁股,猛喊一声“吠吠!”辕马就会高抬腿,灵巧地跨过石头。如碰上泥洼子和上坡时,车老板鞭子紧摇,高喊“越越”,牲口就会刹下腰,四蹄蹬开,尽力拉拽。
  三、行车规矩及信仰
  过去道路坎坷不平,山路更为难走。春季冰雪融化,道路反浆,车一陷很深;夏季山中多雨,道路泥泞;冬季,冰天雪地道路溜滑,行路艰难,一不小心就人仰马(车)翻。这时就全靠老板子技术过硬和牲口好使。所以,好车老板十分爱护牲口,而且能恩威并用,大胆谨慎。遇有紧急情况,老板子全神贯注,双目圆瞪,两腿稳稳地踏在车前箱之上,手挥大鞭,口手并用,口喊得正当其时,鞭甩得恰到火候,只几鞭就可能使马车脱离困境。所以老百姓都管车老板叫“车虎子”。他们有极好驭术。成帮大车拉货时,头车最艰苦。冬天道路结冻,开路牲口要费很大力气,夏天道路泥泞,后车在前车踏过的泥浆中行车,一不小心就会陷住。故有“冬不拉头,夏不走尾”之说。但头尾也总要有车,这就全靠牲口硬,老板子灵了。
  因为驾车运行,出门上路总有危险,所以赶车人都有某些祈望和禁忌。过年贴春联,首先要给大车贴上“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的对子。出车头天晚上,一般不合房,睡好觉养足精神。临行前,不说不吉利的话,特别忌讳说“翻”、“扣”两字。如吃鱼需翻个时,不能说“翻过来”,要说“划过来”。由于行车常遇危险,要常靠外面朋友帮助,一般车老板子都见识广,豪爽好义,见义勇为。他们的装束也特别,由于防寒需要,冬季里都戴四耳貉壳帽或狗皮帽,腰上扎纯蓝宽布,腰带上扎着旱烟和烟袋,外套光板羊皮大衣,脚蹬特大号的牛皮靰鞡,絮上三斤靰鞡草,才免行车冻脚。手上戴厚厚的皮(棉)手闷子或长袖皮套筒子。
  车老板经常使用大小两杆鞭子。钻山林用大鞭子,过平道则用小鞭子。“拉脚”外出的大车车下常拴两个铁咕哚,走起路来叮咚响,这是行车的信号,因为山路窄,错不开车,老远听到咕哚声,双方就有警惕,可以找宽一点的地方停车等对方过去。他们住大车店也会受到优待,所谓“车虎子进店,赛过知县”。店家知道他们辛苦,也为了拉生意,常是只收栈钱,不收饭钱。店家讲的是“死店活开,一个去了百个来”。
  这种习俗一直影响到今日汽车司机的交谊,汽车住旅店往往会给店主带来许多客人吃饭住店,使店主大获其利,因此司机的饭费旅费都会得到相应的照顾,特别是饭费,要减收甚至不收。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