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满族服饰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25
颗粒名称: 二、满族服饰习俗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4
页码: 28-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满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常言说:旗家妇女“修头不修脚”,谓头上重发饰,而脚下不甚考究,是指其“天足”,即不缠足、不修脚。
关键词: 长春市 服饰习俗 满族

内容

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发祥地,吉林省满族服饰,带有满族正统着装特色。清代迄今百余年来对汉族服饰也有深刻影响。首先值得重视的是驰名中外的旗袍。旗袍满语曰“衣介”,其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右衽,长身束腰,四面开禊(后改两禊),窄袖(有的带箭袖),适于骑射、保暖。游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入前襟。箭袖又称马蹄袖,是袖外后加的马蹄形部分,骑射时暖手背,平时挽起,行礼时将马蹄袖掸下,然后叩头请安,表示尊敬。
  妇女旗袍无开禊,不扎腰带,一般更适合体形美,衣襟、领袖常沿有较宽的花边,所谓“大镶大沿”者。经过多年的改革演变,女式旗袍向紧身细腰发展,更能突现妇女的曲线美,至今为各族妇女所喜爱,甚至传至国外。
  马褂是套在长袍外的外上衣,园领、对襟、扣绊,四面开禊,适于马上活动,故云马褂。春秋用夹,冬用皮棉。亦有大襟、琵琶襟(带襟、在襟下短三寸,加以底扣,如抱琵琶)、短袖、长袖之分。一般“身长齐脐,袖长及肘”。后期长袖对襟者较为普遍。长袍马褂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曾被用作礼服。
  坎肩俗称背心,满族亦称马甲。对襟、无领、无袖。有对襟直翘,园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等名目,坎肩穿着方便,套在长袍外面有护心背及装饰作用。如今亦习惯于穿在外衣里面,作内衣用。
  皮大哈是满族皮大衣的俗称,裁剪简单,长及膝盖,一般不挂面,毛朝外穿。后来为贵族精制,成为皇家亲王外出时的行服。
  皮套裤,也是白茬皮板做成。为了省料、轻便,只做成两条腿,钉上带子系在腰间,冬季里穿它干活,打猎,骑马,轻便实用。
  为了适于骑射,满族男人鞋子以靴为主。有钱人多穿“蹚蹚马”。“蹚蹚马”为半高靿,有的鞋靿全是皮制的,有的半皮半布,即从脚脖以上是青大绒的。里子絮一层薄棉花纳好,显得挺棒。穿“蹚蹚马”里面要穿毡袜。鞋面皮子多为青色,底是黄色皮子。在鞋帮和底缝接处的前脸抽上褶,底稍上翘,做得结实,不仅满族男子喜穿,蒙古族和汉族军警、财主也穿它。
  与“蹚蹚马”相类似的一种鞋,叫“蹚蹚牛”。长春以北也有叫“固固牛”的。全为皮制,有的是翻毛前脸抽褶,有的光皮板前脸抽褶。牛皮最好,也有用马皮、羊皮、猪皮的。皮子熟得很薄,多为紫色,以其做面。“蹚蹚牛”鞋底和鞋绑缝合在一起,和“蹚蹚马”样式差不多,只是全为皮制,颜色不同,皮子薄些。
  过去农村冬季最普遍穿用的还是关东特有的“靰鞡”。靰鞡(满语即皮鞋),靰鞡普及整个东北,广大农民最喜欢穿。冬季穿它轻便暖和,尤其是在外狩猎的猎人,放山的木把,跑长途和赶大车的,都离不开它。靰鞡里面絮靰鞡草,轻便保暖。此草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与人参、貂皮齐名。把靰鞡草从山上割下来,用靰鞡锤砸得柔软,均匀地絮在靰鞡中。鞋越大,絮草越多,越暖和,四周有布制的靰鞡靿子,也絮上草,然后用四周靰鞡耳上的细绳绑在腿上,外面再打上布绑腿,严实不透风。唯一的缺点是絮靰鞡草是技术活,又费时间,穿脱不便。后来,经济宽裕的农民用羊毛擀制的毡袜放入靰鞡中,吊上兰色或青色布面,用皮条穿入靰鞡耳中,绑在脚脖上,穿脱减少许多麻烦,稍觉美观。“蹚蹚马”和“蹚蹚牛”就是在靰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靰鞡(乌拉)是用牛皮或野猪皮制做的。用一块皮子,连帮带底、按脚型兜拢成船型,底面大,上翘做帮,前脸拿一些均匀的褶子聚拢在一起,镶在一块半圆的“舌头”,盖在脚面。后跟帮底兜缝在一起,整个靰鞡象个小船,帮深底肥,能揎很多靰鞡草,可保暖,可防冰雪,又不愁脱线。因它底宽,在春季种地时,农民至今喜欢穿它踩“格子”,出苗又齐又壮。
  满族发式与汉族迥异,清代男子,前额顶剃光,颅后留发,梳成单辫,垂于脑后;女子幼时挽抓髻(双髻),婚前梳辫(用红绒绳系辫根、辫梢),婚后于颅顶挽髻,梳“两把头”。上插扁方、簪子、绒花。长春地区的旗装,亦同全国一样。
  所谓“两把头”是贵族妇女旗装不可缺少的特有发式。即满族妇女头上装饰扁若牌坊状的丝缎制做的假发头饰。两把头有“紧翅两把儿头”与“拉翅两把儿头”两种,皆下面有座,固定于发髻上。所谓翅者,即两把头上部两端扩张下垂之点。青年妇女喜梳大拉翅儿两把头,老年妇女或晚清时期,常梳紧翅儿两把头,亦即收缩的小翅儿两把头。梳两把头时,须先将长发前后分成两部分,分前部之使发成髻,备与两把头座互相吻合,后部之发须搭以长篷,结成“燕尾”式,垂颈上。如此可与两把头得到平衡趁托之美。梳此头之手续至繁,挽髻后合以两把头座,然后洗面,涂脂粉、红白相映。再以线逢连燕尾。最后再在两把头上嵌插“扁方儿”(扁长横簪)、特大假花(曰“正头儿”)、用托针儿、压鬓针等固定假发,装饰两把头。最后再在两把头左端配以绫缎制做的大花蓝,缀之于大拉翅下,下垂长穗,五色辉映,煞是好看。有的还于后发根处,围饰“三尖绢子”(三角形绢)以防污染袄领。清代旗家新妇必梳两把头,且必插大红绒花,以为新婚之标志。清末及民国年间很少有梳两把头者。不为时尚所需,是其一;手续之繁,消费之大,实难以为继。其后则挽头髻,前部式作麻花,后仍梳“燕尾”,头上随意插花。谓之“旗人髻”,再后,燕尾假发亦免,只顶上作髻。年轻妇女亦如汉族于脑后梳髻。当代老年妇女,,也有在顶上梳髻者,实是清代发式的延续。
  适应满族的发式,男子除顶戴花翎官帽之外,一般载帽头(瓜皮帽)、上缀红帽疙疸,冬用毡帽或挂皮毛耳扇子。贵妇多用卷沿式坤秋帽,顶嵌大红疙疸,后缀以飘带。老年妇女习戴脑包,沿额饰带,或戴耳包取暖。
  常言说:旗家妇女“修头不修脚”,谓头上重发饰,而脚下不甚考究,是指其“天足”,即不缠足、不修脚。昔时汉家妇女好裹小脚,已成陋习,满蒙骑射民族,未染此弊。但不等于不考虑脚下的足饰。旗人妇女的鞋亦颇考究。满族承古时“削木为履”的古俗,发展为妇女的高托木底鞋,俗称“旗鞋”。木质鞋底高三、五寸,甚至六、七寸,用白细布包裹,镶于鞋底中间,相当于脚心部位,上着适合于脚型的鞋,鞋帮绣上各种精美的蝴蝶花卉之类。木鞋底的形状象马蹄的,叫“马蹄底鞋”,象花盆的,叫“花盆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或布底)叫平底鞋。前端稍削,同高底鞋。旗人女鞋最忌无花饰,以其近似凶服。男女袜皆以布制成,多白色,袜底纳上各种花纹,使之耐穿美观。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