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族服饰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24
颗粒名称: 一、汉族服饰习俗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6
页码: 23-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汉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衣服、冠戴、鞋袜。
关键词: 长春市 服饰习俗 汉族

内容

服饰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一种既能保护身体,又起装饰作用的人体外部饰物的总称。这种生活习俗是时代生产和思想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服饰的产生、发展、演变,和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信仰、民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集中地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物质基础和传统文化。
  在原始社会,服饰原料总共有两类:一是植物,包括草叶、树叶、树皮以及植物加工品;另一类是动物,包括各种兽皮、鸟羽等。在吉林西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编织品和毛织品,证明西团山文化主人(即〓貊人)的服饰既有编织品,又有兽皮制品。从出土的文物看,早在西团山时期,就有很多的装饰品,像高岭土化的凝灰岩烧制的白石管、玛瑙磨制的玛瑙管、玉石坠、石磺、野猪牙饰、镜形饰、手镯、包铜片的木梳、镂孔心形饰等。可见此地的服饰,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
  位于我省文化中心的长春,其民众服饰,也经历了上述服饰产生、形成、发展的漫长道路,并利用省会的有利条件,注意吸收东北各兄弟民族之长,补已之短(满、汉服装之间互相吸取同化),创造了许多独具边陲风格特色的服饰习俗。其特点是新旧齐有、古今交映、土洋混杂,充分显示出经济、地理及历史的特点。
  (一)衣服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衣服,是人体的遮蔽物,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鞋帽等虽必不可少,但比之赖以御寒取暖的衣服(上衣及下衣)占次要地位。长春各族服制基本采用汉族便服上下衣样式。夏有单衣,冬着棉装。过去广大农村夏天上身多穿对襟褂子,有长短袖之分。下身穿宽腰抿裆单裤,春秋穿有里有面的夹袄夹裤,冬季穿棉袄棉裤(在里、面中间絮上棉花)。妇女常穿右开襟短上衣(袄)。无论男女老少,为护胸需要,都在上衣内穿兜肚。民国以后,皆代以背心,兜肚已基本淘汰。毛衣、绒衣兴起之后,基本上代替了夹衣。今为美观适体,上衣皆为洋式衬衫或中山装,下身都穿西服裤子。除个别老人外,很少有穿便服裤褂的。
  城镇或农村富裕人家,男子过去以长袍马褂为主要衣服,学生和有文化的人多穿学生装。学生制服样式一般是矮领,上袖,下面两暗兜,上面左侧一明兜,庄重大方。中山装的“翻领”即在此基础上形成。
  妇女衣着,在民国、日伪时期,仍有不少人沿用清朝服饰,讲究人家袖口、衣边、裤管都镶牙滚边,大腰衣裤。上层妇女穿旗袍,乡村仍以上衣下裤为主要衣着。
  民国时期,长春市知识分子多穿长衫、戴礼帽。到日伪时常穿为凡士林布长衫。县城里的女教师、女学生穿裙子的很多,样式有百褶裙、裹腿瘦裙、跨栏裙、连衣裙等。衣料多为布、丝、人造丝、麻、毛制品,颜色因本人爱好各异。
  解放初期,妇女都穿洋裁长裤。八十年代又兴穿裙子,花样更多,有斜纹裙、西服裙、旗袍裙、超短裙、纱裙、布裙、呢裙、毛织裙等。
  春秋季节,上衣之外,还有坎肩。坎肩有两种:一种是平纹细布普通无袖的上衣,对开系扣,从事劳作的人们穿它较为方便。古时称它为“半臂”,老百姓叫它“汗榻”。另一种是青纱或薄呢做成的坎肩,士绅、妇女穿它为了轻便或取暖,套在长衫外面,显得潇洒不凡,这种坎肩也叫“马甲”。
  西服、大衣,自民国初年即传入长春,只是在中上阶层中流行。解放后,特别是八十年代普遍穿用,样式亦有许多改革。
  冬季穿的棉袄、棉裤,统称棉衣。是农民和一般市民不可缺少的冬装。清代、民国、日伪时,棉袄多为带大襟、右侧系扣,后逐渐改为对襟棉袄。昔日穿抿裆棉裤有两件不可缺的附加品,一为线或布的裤腰带,一为扎裤脚的腿带。老年人多扎宽腿带,青年人爱扎窄腿带。棉衣及腿带以青、兰色居多。解放后棉裤皆洋裁,除各别老人外,再无扎腿带者。
  棉袍,是絮上棉花的长袍。有钱人做棉袍,特别是女旗袍,为了板正美观,不絮棉花,只在活里子中夹上一层法兰绒或绒毯子。讲究的则里面挂毛皮,以羊皮及狐皮为多,是为皮袍。
  白茬皮袄,多为劳动人民所用,也叫白板皮袄。多是熟好的长毛羊皮,不吊面,不挂里,直接缝成皮袄,抗冻耐磨。
  皮套裤,也是白茬皮板做成。为了省料、轻便,只做成两条腿,钉上带子系在腰间,冬季里穿它干活、打猎,轻便实用。
  皮马褂子,就是穿在长袍外边的,对襟短皮袄。原为满式服装,有羊皮、狗皮、狐狸皮、臊绒(黄鼠狼皮)等等。袄面都是较为昂贵的衣料,多为富人所用。
  (二)冠戴
  因季节不同,长春冬戴皮帽,夏戴草帽,春秋也有布、呢帽子。男子多戴制服帽。布、呢帽以兰、黄、黑、灰等颜色为主,制做简单,有帽遮。农安、德惠也称这种制服帽为“操帽”,民国末期,特别是伪满时期,学生多做制服,颜色为青、兰、土黄三色,其帽与制服颜色相同。这种“制帽”样式和军警大盖帽相似,帽遮及帽带用有光泽的黑色漆布制成,帽带围在帽遮根处。今之制服帽,已无此漆布条,帽遮皆与帽料一致。城里青壮年亦喜戴鸭嘴帽(前进帽),这种帽子,最早是城里的一些闲散青年戴的,逐渐扩展到九台、农安、双阳等县城,外县城镇中,青年戴之者更多,学生也有。此帽上圆前扁,帽前沿有硬遮,其帽软胎,戴在头上,现出稍有尖角的漫圆形状。软帽布和帽遮用摁扣固定,摘帽时张开,戴时合上,帽遮突出,故称鸭嘴帽。今城市冬季亦有用毛线织成的鸭嘴帽,柔软富有弹性,兰褐色为多,戴上颇为潇洒。
  夏天,过去郊区农民喜戴八角苇帘帽,此帽是用苇子编成,为郊区农民早期的草帽型制。边缘分为均匀的八角,编成各种花纹。清末、民国初期盛行,以后渐少。
  农民习用锥扇型草帽。分细糜、粗糜两种。都是用秫秸梢节编制而成。此帽民国和伪满时期较为流行,形式多样、新颖别致。除尖顶锥扇型外,还有尖顶翘沿式的。从编制技艺方面可以看出妇女们手艺新奇精巧。有的还编出套环、万字、山水、花鸟、各种花边以及“福”、“禄”、“祯”、“祥”等吉祥字样。这种草帽里面有用剥皮细榆树条编的帽仓,下有布条帽带,系在下颏处以防被风吹掉。此种草帽戴在头上既牢固又遮阳,休息时还可当屁股垫,物美价廉,宜于劳动。今用苇子编成圆顶大沿帽,男女老幼普遍喜用。
  城里商人和绅士昔时喜戴帽头。其状似头盔,亦称瓜皮小帽。顶端中央缀一帽疙瘩,多用红格线编成的丝辫系成。戴帽头须与长袍马褂相配套,原为满族服饰。
  帽疙瘩的结法和旗袍扣绊的结法一样,是一项富有民俗艺术传统的工艺技术。过去民间广大妇女都掌握这种基本功,并从此发展为各式蝴蝶牌子之类,作为饰物十分讲究美观。今天由于服饰改革和各种新式塑料扣子的流行,取代了民间手制扣绊,使这种民俗工艺技术濒于失传。除乡下老年妇女及专门裁缝尚能制做扣绊之外,年轻姑娘及城市六十岁以下妇女,都再不会“打扣绊”。为免于这种民俗手工技艺的失传,特请教一位八十岁老妪,述其制法如下。首先用宽约一厘米的斜裁布条,对折缭成圆形细绳(或用原有细绳带或丝络),然后将细绳用左手食指挑起,拇指略按于绳上,将右绳头从外面做一套,如图一。再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将右边绳头合手起向里侧一拧,按在左手食指绳上如图二:
  再将左边绳头由下方绕过右绳头,压住套的右侧,穿过左手食指中心的绳套,由上而出,左手食指则呈连环套型,如图三。然后再将右绳头由右向左,由左手食指上绕过,再在左绳头下绕过,向中心孔处穿出;再将左绳头由左向右,由左手食指上绕过,在右绳下绕过,向中心孔处穿出。结果两个绳头由一孔并行而出,成为一顺的扣尾。此时左手食指顺势退出,掐住扣鼻,使不失落于中孔处,最后扣子呈圆葫芦型。依次“紧”好,即成扣绊或帽疙瘩俗称蒜瓣疙瘩。此扣结实牢靠,配以绊绳以系衣。
  一般上年纪的人冬天戴毡帽。这种毡帽农安称之为“沙锅帽”,九台称之为“毡帽盔”,榆树、双阳、德惠称之为“毡帽头”。是毡匠用羊、牛毛擀成,专为农民戴用,前后左右帽形如一圆球,只有叠成双层半圆形时,才成为毡帽盔。因用纯毛擀成,颇能御凉防寒。此帽曾流行整个东北地区。
  此外,在此毡帽头基础上形成四耳皮帽。四耳,指脑门、脑后各一个小耳,左右两个大耳。四耳均缝上毛皮,这种四耳皮帽也是用牛羊毛擀制的“毡帽”,将球形的一个半剪成四耳,再缝上毛皮,农民称之为“帽耳扇子”。有钱人称之为“四喜帽子”。所以,中上层的士绅也有戴的,一般都是狐狸皮帽耳。此帽在屋内稍暖时,可把毛皮折合帽里中,戴在头上就象“毡帽头”了。亦有前卷(作额饰)后带耳皮帽。室内可将两皮耳〓至顶上结起成便帽,风雪中放下皮耳御寒。
  风帽,冬季里农村老年妇女的棉帽。风帽多用青大绒或青(黑)趟绒做面,内絮棉花制成。脑后垂长舌形,“披”至肩部,钉上长带系在脖子上,寒风难以侵入,十分暖和,另一种圆型覆额的绒帽或毛绳帽子,多为近年新式女帽,颇受欢迎。
  女子头上多围头巾,其形状有长条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花色繁多,青年人喜用。
  适应东北气候寒冷,冬天人们外出时,无论男女老少,有戴耳包的习惯,以免耳朵受冻。耳包也叫“耳套”,皆手工制品。有棉制的、毛线制的、皮制的。形式各异,戴之灵便,不戴帽子亦可取暖。解放后,除少数毛线耳套(从颏下相连者)为青少年运动时喜戴者外,老式耳套早已淘汰。但近有儿童新式“耳包”,冬季不戴帽子,上悬圆弧,连两耳绒饰,有似飞行员的耳机子。是时装的一种,也有暖耳作用。
  长春民间女子过去都有扎耳眼、戴耳环的习俗,而且在襁褓中就扎。因有句俗语:“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晚了。”另外,满族男孩为图好养活,可穿一个耳眼,多为左耳。戴耳环、耳坠的习惯,解放后已多年被遗忘,八十年代又时兴起来。成年妇女“现扎耳朵眼”的大有人在。项链、手镯、戒指等首饰,复又兴起。
  (三)鞋袜
  北地天寒,除盛夏之外,都没有打赤脚的习惯。清代以前都是家做布袜(白色居多)。袜底三层布纳在一起,很耐穿。上连以两片袜帮,冬有夹袜、棉袜。民国以后,才有机织的洋袜。近年又有尼龙袜。
  开始鞋也是家做的。过去长春民间男子在春、夏、秋三季多穿“〓鞋”。这种鞋因做工结实、硬棒、夹纳帮底而得名。多用灰青帆布做鞋面。其样式是鞋口前脸较长,成长三角形(有时用皮子做、称皮梁),有棱角,坚固耐穿,农民最喜欢用。后来由民间渐次传到城市,有些市民,也常穿家做的硬帮〓鞋。有的更在鞋脸掐缝突出的长三角部位涂上车滞子(旧时民间运输用的大铁车车轴和轴头相磨润滑的黑油滞子)。初抹时油腻招灰,但经过烈日烘晒,凝固在鞋上,十分坚固。这种鞋一般不分左右脚。后来的便鞋,都分左右脚,叫做“任脚鞋”。夏天还流行一种圆口便鞋(任脚鞋)。这是城乡广为流行的夹鞋样式。分大底伞沿和小底与鞋帮相齐的两种。伞沿底的明上,针脚在外;小底的暗上,针脚在鞋里。鞋帮中间放上“袼褙”(用二三层碎布抹上浆子,裱成厚片,晒干,专为做鞋用),再抹上浆子、贴于鞋里,挂上鞋面,然后沿口、纳实(也有的不纳帮),再上到纳好的鞋底上(今多用皮底、胶底或塑料底),就是硬帮夹鞋。
  与此相反,还有软帮鞋。软帮鞋就是中间不夹袼褙,不纳鞋帮,只挂里子面。这种鞋穿起来轻便自如。软帮鞋都用细平纹布。过去不主张穿白色鞋,但到了伪满时期,有的妇女专给丈夫做软底白鞋,显得洁净,利索。婴儿的第一双鞋,常做成虎头鞋,或绣上有眼睛的动物如猫鞋、蝴蝶鞋。取有眼识路不走瞎路,不踩脏路的寓意,喻成人后为人正派有发迹。
  解放后很少家做鞋,都由鞋厂制做。各种便鞋皮鞋样式繁多,还有凉鞋和靴子。近年妇女时兴穿高跟鞋。
  昔日夏季,长春郊区五县乡村,也有穿草鞋的。草鞋是用蒲草、稻草编制而成。榆树县还有用苞米棒子皮编制的。农安城西北放牛沟出产的蒲草鞋最出名。草鞋编制纹络均匀紧密,编成双层,鞋帮鞋底编在一起,滚圆鞋口,呈椭圆篓形。草鞋是从关内传入的,民国时期农村穿草鞋的较多。草鞋价廉、轻便,青年和儿童多穿此鞋,有的人家为了耐久,还给草鞋掌底吊面。
  长春地区冬季寒冷且时间长,所以冬鞋种类很多。农村多家做棉鞋和皮制棉鞋。
  自制的棉鞋,都用皮条相叠夹缝在前鞋脸正缝之中。夹一条为单缉脸,两条为双缉脸,最多夹三条,为三辑脸。鞋帮用袼褙挂面,内絮棉花。鞋面多用趟子绒、礼服呢、大绒等结实布料。亦有用呢子或旧毡帽裁成鞋面,做成单缉脸棉鞋,最为周正、美观、轻便、暖和。
  还有一种高靿的棉花篓和长舌平跟棉鞋,今称鞍式棉鞋。穿上自由舒服,便于取暖。
  昔日商人和站柜台店员喜欢穿毡鞋,俗称“毡疙瘩”,是用牛羊毛擀制而成的。鞋底和鞋帮擀制在一起,穿时都要吊上一层底,鞋靿超过脚脖。还有一种高靿靴,民国和伪满时期,由哈尔滨俄商传入的,渐次普及长春城乡。工人、农民穿它不方便,多为十三、四岁儿童和不长走路的人穿。如吊上皮底,一双能穿几年,使用价值颇高。
  冬季农民、猎人则普遍穿用靰鞡,这种简易的皮鞋帮底用一块皮子做成,既轻便保暖,又不透水,原为满族制做,后被东北各族农民广泛采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