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505
颗粒名称:
页数: 4
页码: 1-4

内容

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举凡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民俗与宗教等无所不包。而其中的民俗要算“地方全史”中最贴近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领地了。然而它是活态文化,如不及时采集,稍纵即逝。所以这部分只依凭口碑或行事为载体的文化事象,史籍所载甚少,随生随灭,难于把握。此书本着民俗学的体系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搜罗甚广,载述详备,既状写婚丧礼俗之变化,又反映移风易俗之新貌,使古代遗风与现代文明接轨。它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审视民俗的演变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可谓立足高远,卓有新意。
  首先是本志独具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长春市汉族人口最多,自然是方志的主述民族。此外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及锡伯族等各族杂处,因而本书对各族民俗的记述,普遍予以关注,不论人口多少,均在载述之内,兼收并蓄,笔墨适度。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之中,更显现出长春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所积淀的文化传统,丰厚灿烂,异彩纷呈,独具关东特色。有些可以溯源于原始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居住与饮食习惯,如长春地处塞北,天气严寒,古有重修宫室而饮食粗粝的习俗;有些则可以看到各族不同习俗的互相影响,譬如各族人民生活中的婚丧嫁娶都有自己的特点,渊源各异,但又都受汉族六礼程序和古丧礼的影响。在节日习俗上,既有各族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记述,又有各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回族的古尔邦节、满族新定的颁金节和朝鲜族的老人节等入志。因而,它于民族风情中融入了地方特色;又于地方特色中显示出不同的民族风情。
  其次,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翔实可靠,为本志的第二特点。全书既按民俗学体系,分八章为上篇,又单辟方言两章作下篇。这不仅正确解决了民俗学和语言学的关系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问题。上篇以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岁时节日、生产、游艺、竞技为民俗重点事象,体现了长春地区独特之民俗;下篇又以方言为载体,通过语言的变化和民间炼语体现出长春地方之乡谊民情。正如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十五国风的资料被留传下来一样,长春地区的民歌、谚语等短小韵语,也作为民俗重要资料被保存在这本志书里。这种编排,既显示了民俗与语言艺术那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更展示出本书所涵盖的民俗内容之全面、丰富与完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很能注重第一手资料的采集,如关于马市的调查,既全面又细致。马市交易中特有的“袖里吞金术”,是专用手势,是无言交易的独特形式。鉴于从来无人记载,而本志把它作为具有民俗特点的商行保秘手段,详细予以收录,颇具特色。再如对东北车老板子生活的描写和他们驱使牛马的本领及独特口令,街头小贩兜揽生意时的卖货谣,都是深入市场,走街串巷调查所得。甚至连昔时岐视寡妇再嫁的不合理陋习,以及婚丧习俗中的改革变化,也都通过直接调查或走访有关部门而获得了许多宝贵资料。而这些资料的出处、数字,均有据可查,其说服力和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这部志书从始至终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本志所涉及的材料。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是它的另一特点。本书正确处理了民俗学与民俗志的关系。民俗志要求更多的材料记实,它不像民俗学那样着重于理论的阐述。但志书也不是没有编者的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本书巧妙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且有必要的考源和理论指导,表现出明显的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目的。作为志书,它如实地记载了在改革开放中,一些愚昧迷信思想并没有随着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而同步消减,致使出现某些旧俗复泛的现象。但同时也昭示人们:民俗受经济与文化的积极影响,正朝着科学、进步、健康的方向发展。本书不仅在每一章节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民俗事象,更特辟一章专记“移风易俗”,把节制生育、贯彻婚姻法、改土葬为火葬和文化民俗方面破旧俗立新风等,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而载入史册,也正是此书现实性强的标志。
  统观全书,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其最大优点是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传统民俗事象。对旧俗、旧志有批判,有继承。在充分理解历史上的人民普遍存在着趋吉避凶心理和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理想的同时,推崇新风良俗,倡导移风易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此书资料翔实,不但可做理论研究的参考,而且可为社会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颇具学术价值,不愧为“一方全史”中的佳构。
  民俗既有历史传承的特征,又具有地方文化的个性。《长春市志•民俗方言志》的出版,必将因它的历史特征和文化个性而进一步提高长春的知名度,同时也更能丰富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宝库。为此,我对《民俗方言志》的问世,表示诚挚的祝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尹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