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保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440
颗粒名称: 一、粮食保管
分类号: S379.3
页数: 12
页码: 193-2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粮食保管情况,分别记述了实行定额管理、粮食害虫防治、)“二低一缺”保粮方法等。
关键词: 长春市 粮油 粮食保管

内容

一、粮食保管
  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大部分粮食集中到国库,安全保管,确保不坏粮,引起高度重视,并摆到了粮食管理的重要日程。长春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和粮食企业,认真贯彻粮食部、省粮食厅关于安全保粮的要求,不断加强了粮食保管工作。50年代,贯彻了“厉行节约”的方针,建立了查库、查囤、查垛和库、囤、垛专人负责保管的制度,多次普查粮食质量、水份,做到了“有仓必查,有粮必查,查必彻底”。60年代,针对个别粮库有坏粮事故,贯彻省粮食厅《粮油仓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粮食检查,认真处理了粮食霉变事故,完善了保粮措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保粮受到了一定的干扰。1967年3月16日,贯彻国务院开展粮食保管大检查的要求,粮食保管引起重视,原有的保粮规章制度逐渐恢复,粮食的管理和检验机构不断健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粮食的增长,库存粮食大量增加(见表123),安全保管任务也加大。由于保管设施的不足,粮食保管主要采取堆垛、散积、粮仓、坐囤4种形式。堆垛,主要是成品粮,也有的是原粮,装袋后在风雨棚或露天堆积;散积,多是为降水或发运的临时储粮办法,数量较小;粮仓,是粮食长期安全保管的重要形态,但由于仓容有限,保管量也不大;坐囤,是粮食保管的主要形态,但所用蓆、茓、苫数量很大,费用很高。
  为了实现安全储粮,自1953年以来,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实行定额管理
  从1953年起,粮食部、省粮食厅逐渐制定和完善了粮食保管的定额管理办法,对粮食仓库管理,以及保管整理损耗定额、仓库劳动定额等,都做了明确的数量规定,并形成费用、损耗、人员、仓容、资材5项定额管理体系。实行这种定额管理,不但保证了粮食保管安全,而且提高了保管效益。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这些规章制度被视为“管、卡、压”而被否定。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逐步恢复起来,粮食安全保管有了定额管理和规章制度方面的保证,粮食保管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
  (二)粮食害虫防治
  从1953年开始,以防虫治虫为主的粮食防治工作被列入日程,自此,年防,年年有,从未间断。1953年,粮食部提出“防重于治”的方针。1954年,粮食防治方法被概括为“清洁卫生是根本的,物理机械是主要的,化学药剂是最后的”三句话。1958年,把“防重于治”改为“防治并重”。1965年,又改为“以防为主,防治并举”。1975年,提出“要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治的方法”。1985年,又改为“以防为主,综合治理”。长春市粮食系统,认真贯彻了这些方针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57年7月,为了有效的防治虫害,建立健全了防治组织。1974年和1980年,在省粮食厅的统一安排下,两次进行了虫种普查,掌握了虫情。采取利用氯化苦熏蒸,利用“六六六”喷粉处理,进行“冷冻杀虫”,以及对保管、运输、加工器械进行消毒等办法,治理虫感染粮和虫害粮,防止害虫的侵害。对鼠害防治,建国后,一直是人力捕杀,各储粮点年年都有捕鼠任务。1958年,在全国性的除“四害”活动中,粮库职工捕鼠出现高潮,人均捕鼠10只以上。1960年开始使用药物毒杀,捕鼠效果更好。1983年,省粮食厅评出放鼠钠盐、磷化锌、大隆等3种杀鼠效果好的药品。同时,制定了1983年至1990年灭鼠规划。1985年,长春市粮库鼠的密度,城市粮库为1%,农村粮库为3~5%。
  (三)“二低一缺”保粮方法
  1.“低温密闭”保粮。1981年开始,利用冬季收粮的特点,对高水份玉米经清霜除杂后,冷冻至粮温零下20℃左右,立即入仓密闭。密闭方式主要是库房密闭、土园仓密闭和露天密闭3种。库房和土园仓密闭一般可保管到来年4月末,露天囤密闭一般可保管到来年3月末。每年低温密闭的高水份玉米都占烘晒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延缓粮食发热,缓解烘干压力,保证储粮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2.低剂量磷化铅片预埋法保粮。1986年以来,推广了低剂量磷化铅片预埋法防治储粮害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成品粮保鲜效果更佳。1986年,在长春第一粮库对大米保管用低剂量磷化铅片预埋密闭,保管了5个月,大米的质量无变化。
  3.缺氧保粮。1986年开始利用除氧剂保粮,是将粮食密闭后,利用除氧剂吸收粮堆内氧气,使氧气含量降至2%以下,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成品粮在库房内的保管,数量不大。
  (四)“四无”粮仓
  1955年4月5日,粮食部在全国第三次仓储会议上,提出“在粮食系统全面开展无虫、无霉、无鼠、无事故”的“四无”活动,并号召全国粮食企业学习浙江省杭县开展“四无”活动的经验。1956年,省粮食厅制定了“四无”标准:
  1.无虫条件:
  (1)在仓库、厂房、营业室、化验室方面:
  库、厂、室内、上下四周、地板下、墙壁、梁柱及各囤隙缝中没有仓虫(包括幼虫、蛹、卵。下同)。虽偶尔发现仓虫活动,能在五日内积极除治消灭。
  (2)在粮食(土粮、副产品。下同)方面:
  凡粮食内有活虫,皆为虫粮,但鉴定“四无”时按下列规定办法:
  粮食内根本没有发生仓虫。虽偶尔发生,害虫密度在5头以下,并在5日内处理完,粮食未受损(粉螨除外);
  存入虫粮在5日内,调入虫粮在15日内积极除治消灭,但要在储存处理过程中防止蔓延扩大损失;
  在粮粒内生有幼虫,能够在害虫没复活前结合加工处理,虽已经要复活但能立即处理消灭;
  害虫密度在一头以内之成品粮,可结合推销处理,在5头以内原粮,可结合加工处理(在10日内处理完),处理后应及时清理部分机器,由工厂负责;
  原粮内有粉蛹密度在十五头以内,可结合加工处理(在20日内能处理完),处理后,应及时清理部分机器,由工厂负责,调运推销时应除治干净,成品粮生有粉蛹时除治干净。
  (3)粮场庭院内囤底部及其他房屋没有仓虫,一但发现能立即消灭。
  (4)所有机器、器材工具及其隙缝没有仓虫。
  2.无霉条件:
  (1)所储存的粮食和器材没有发生霉烂变质事故。
  (2)虽有发热变色、长毛吸湿等轻微变化,经整理后仍成好粮,而未降等贬价。
  3.无鼠雀条件:
  (1)在仓库、厂房、营业室和其他房方面:
  内部、檐上、地下、四周没有鼠雀和鼠洞、雀窝及鼠雀粪便踪迹;
  外部、墙根、没有雀窝;
  有防治鼠雀设备(防雀网、打鼠雀工具等)。
  (2)在粮食方面:
  库、厂、室内及露天保管的粮食没有遭受鼠雀的侵害,没有鼠雀粪便和踪迹,没有絮窝下崽。
  (3)粮场内、囤堆没有鼠洞、雀窝和遭受鼠雀危害,院中树木上没有雀窝。
  (4)所有器材,没有遭受鼠雀危害和贬价。
  4.无事故条件:
  事故范围:风、水、火灾和被破坏、被盗所造成损失及人畜伤亡,混乱、贪污、浪费等事故及产生土粮等。
  (1)没有发生风、水、火灾(人力不可抗拒者除外)和被破坏、被盗等事故,或虽然发生了这类事故,但能立即挽救,未造成损失。
  (2)未发生人畜伤亡事故,或虽已发生人畜伤亡,但未影响出勤率。
  (3)能做到帐帐、帐货、帐卡数字相符,没有错收、错支,达到清楚、不混乱(粮食资材)。
  (4)没有发生贪污(指经人事部门正式处理者)、浪费(指明显的浪费粮)。
  (5)有健全组织制度和设备,并能认真贯彻,经常进行学习,搞好预防。
  (6)做到节约粮食,土粮做到不积压,及时处理或做到消灭。
  除按上述标准条件鉴定外,还须结合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能经常做好粮仓、厂房、营业室的清洁卫生、器材消毒,保持仓内面面光,仓外“五不存”(基本符合吉林省粮食系统清洁卫生标准条件)者;
  二是事前有计划有指标,干部正确执行上级指示,态度端正,勤劳苦干,明确分工合作,不骄不躁,能完成计划指标者;
  三是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各种制度,记录健全,并能经常记载者;
  四是能够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能与储粮周围附近居民、本单位职工团结一致,护仓保粮有成绩者。
  1957年,进行了“四无”粮仓检查评比。1958年改“四无”为“十无”,增加了无异味、无变色、无病疫、无混乱、无差错、无浪费等6项内容,但实际上只称“七无”,后来又改为“四无”。“文化大革命”期间,“四无”粮仓活动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四无”粮仓活动又普遍开展起来,并对“四无”标准做了修改和补充。每年都根据“四无”标准进行检查评比,首先市、县进行自查自评,然后全市全省进行检查评比,对先进单位、标杆单位分别发给奖励证书。“四无”粮仓活动,对粮油仓储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每年都涌现出许多“四无”粮仓先进单位。到1988年,全市拥有“四无”粮库称号的有24个,占粮库总数的17.3%。
  1984年“四无”粮仓先进单位
  榆树县:榆树县粮库、红星粮库、青山粮库
  农安县:农安县粮库、鲍家粮库、小城子粮库、前岗粮库、三宝粮库、榛柴粮库、三盛玉粮库、靠山粮库、巴吉垒粮库
  德惠县:德惠县粮库、达家沟粮库、郭家粮库、边岗粮库、同太粮库、哈拉哈粮库、米沙子粮库、夏家店粮库、岔路口粮库
  九台县:九台县粮库、其塔木粮库、沐石河粮库
  双阳县:劝农粮库
  郊区:新立城粮库、大南粮库
  1985年“四无”粮仓标杆单位
  榆树县:五棵树粮库
  农安县:鲍家粮库
  德惠县:杨树粮库
  九台县:沐石河粮库
  1985年“四无”粮仓先进单位
  榆树县:榆树县粮库、土桥子粮库、城发粮库
  农安县:农安县粮库、巴吉垒粮库、小城子粮库
  德惠县:大青咀粮库、五台粮库
  九台县:上河湾粮库、龙家堡粮库
  双阳县:劝农粮库、刘家粮库、齐家粮库
  郊 区:兴隆山粮库
  市 内:长春市油厂
  1986年“四无”粮仓标杆单位
  榆树县:五棵树粮库、弓棚子粮库
  农安县:鲍家粮库
  德惠县:达家沟粮库、大青咀粮库
  九台县:沐石河粮库、上河湾粮库
  双阳县:佟家粮库
  1986年“四无”粮仓先进单位
  榆树县:榆树县粮库、保寿粮库、土桥子粮库、怀家粮库
  农安县:农安县粮库、小城子粮库、新阳粮库
  德惠县:德惠县粮库、杨树粮库、五台粮库
  九台县:龙家堡粮库
  双阳县:齐家粮库
  郊 区:兴隆山粮库
  市 内:长春市粮食四库、长春市粮食二库
  1987年“四无”粮仓标杆单位
  榆树县:五棵树粮库、土桥子粮库、保寿粮库
  农安县:鲍家粮库、新阳粮库
  德惠县:德惠县粮库、达家沟粮库、大青咀粮库
  九台县:沐石河粮库、九台县粮库
  双阳县:佟家粮库
  郊 区:兴隆山粮库
  1987年“四无”粮仓优胜单位
  榆树县:弓棚子粮库、刘家粮库、怀家粮库、五龙粮库
  农安县:农安县粮库、小城子粮库、巴吉垒粮库、万顺粮库
  德惠县:大房身粮库、菜园子粮库、沃皮粮库、三河粮库
  九台县:上河湾粮库、卡伦粮库、龙家堡粮库
  双阳县:齐家粮库、鹿乡粮库
  郊 区:大屯粮库、乐山粮库
  市 内:长春市粮食一库、长春市粮食二库。
  1987年“四无”县(区)粮食局
  榆树县粮食局
  德惠县粮食局
  长春市郊区粮食局
  1988年“四无”粮仓标杆单位
  榆树县:土桥子粮库
  德惠县:达家沟粮库
  九台市:沐石河粮库
  双阳县:鹿乡粮库
  1988年“四无”粮仓优胜单位
  榆树县:保寿粮库、五棵树粮库、怀家粮库、弓棚子粮库
  农安县:农安县粮库、新阳粮库、小城子粮库、柴岗粮库
  德惠县:德惠县粮库、大青咀粮库、大房身粮库、沃皮粮库
  九台市:九台市粮库、龙家堡粮库、上河湾粮库
  双阳县:新安粮库、佟家粮库
  郊 区:兴隆山粮库
  市 内:长春市粮食四库、长春市粮食中心仓库
  1988年“四无”县(市)粮食局
  九台市粮食局
  榆树县粮食局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从长春建政前后有粮食交易开始到1988年,近200年的粮食流通情况,真实的反映了长春市粮食商业的兴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粮食商业的兴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