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议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413
颗粒名称:
二、议销
分类号:
F724.71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62年~1988长春市粮食进行议价销售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粮食销售
议价销售
长春市
内容
1962年11月,省人委批转了省粮食厅、供销社、商业厅《关于粮食收购、换购工作意见的报告》,同意在完成粮食统购任务的地方,可以实行议购议销。据此,长春市的粮食部门开展了粮油议价销售业务,但经营量很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粮油议价销售业务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国家对粮食实行了多渠道经营,粮油议销业务重新开展。同年12月21日,根据省粮食厅决定:凡是完成粮食、油料“一定五年”征购任务和交售品种粮任务的生产队、国营农场,可以向粮食部门卖议价粮,粮食部门本着“高进高出,保本微利”的原则进行议购议销。但议价粮由省统一安排,并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禁止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到生产队和集市上议购议销粮食。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商业部《关于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情况的报告》,决定国家粮食部门可在完成征购粮任务的地方进行议购,也可议购落地粮,然后本着“高进高出,稍有利润”的原则进行议销。从此,粮油议销业务进一步开展起来。同年5月12日,省粮食厅发出《关于做好议价粮油销售工作的通知》,规定议价粮油经营由省统一管理,工业用粮由省统一安排,其他行业用粮,在省批准的议销粮油指标内,由各地自行安排。对居民议价销售粮食,主要在工矿林区进行,一般市、县不开展。已开展议价销售粮食的地方,要指定粮店办理。1981年,市内和各县都成立了议价粮油经营公司和基层议价粮油专营店。但此后还强调议购议销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直到198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粮食议销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的规定,才改变了过去粮油统一由粮食部门经营的局面。1984年,吉林省又决定在粮食征购期间同时开放粮食市场,粮油议销活动蓬勃发展。1985年,实行粮食购销“双轨制”,粮食议销普遍开展起来。到1988年底,长春市粮油供应公司所属粮店从事议销职工有656人,其他企业分流出来从事议价粮油销售的人员达1500多人。长春市为了发展南北贸易,深购远销,同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部门建立了贸易关系。京、津、沪一度成为长春市玉米的主要销区,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每年都从长春市购入大量的议价玉米,最多时占长春市议价玉米总量的20%。这一年,全市议销粮食总量达45.3万吨,其中长春市内9.5万吨。长春市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还利用与南方各地建立的购销网络,开展品种兑换业务。仅1987年长春市就用玉米兑换小麦和特制粉、大米等成品粮2500多万公斤,既为玉米找到了销路,又调剂了粮食品种,增加本地不足的细粮供应。1988年9月,长春市面粉供应一度紧张,市第一面粉厂将以每公斤1.14元购进的2000吨议价面粉,全部用于平价供应,企业损失了154万元。同年12月,长春市市场议价面粉价格暴涨,市第二面粉厂坚决执行市政府的最高限价,将库存的1329吨议价面粉低于市场价出售,企业少得利润400多万元。有时遇到平价小麦调入不及时,市内两家面粉厂便动用本厂议价小麦库存,既保证了面粉的正常生产,又保证了面粉的正常供应。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从长春建政前后有粮食交易开始到1988年,近200年的粮食流通情况,真实的反映了长春市粮食商业的兴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粮食商业的兴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