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粮食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9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资源
分类号:
F724.71
页数:
15
页码:
8-22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代至1988年长春市粮食销售发展情况。
关键词:
粮食收购
粮食资源
长春市
内容
长春原始农业的开发,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后经战国、辽、金各历史时期,到清代长春农业生产由古代农业进入近代农业发展时期。清初(1636年)长春设治之前,属于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封地,清乾隆年间,由于关内流民的迁入,出现了流民私垦荒地,蒙旗为了收租,也私下容留开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蒙旗奏请清廷允许“招农垦种”。嘉庆五年(1800年),清廷准垦蒙荒,“以资蒙古生计”。从此,长春耕地开发逐步发展,粮食产量也逐步增加。至清代末年,历经一百多年的时间,农业生产的发展已有相当规模,可提供的粮食商品量随之增加,市场交易发展起来。1911年,民国时期以后,伴随着俄、日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粮食的需要,粮食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21年,长春市粮食总播种面积已达1 991万亩,总产量为166.5万吨,其中大豆播种面积为443万亩,产量为38.6万吨,占总产量的23%,玉米播种面积为115.6万亩,产量为10万吨,占总产量的6%,高粱播种面积为622.2万亩,产量为56.8万吨,占总产量的34%,谷子播种面积为536.7万亩,产量为44万吨,占总产量的26%,小麦播种面积为169.8万亩,产量为10.1万吨,占总产量的6%,其他杂粮播种面积为103.7万亩,产量为7.1万吨,占总产量的4.3%。
东北沦陷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压迫和掠夺,绝大部分土地和生产资料又为少数地主、富民所占有,农民苦不堪言,农业生产呈现萎缩,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粮食产量也有下降。1935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为1983万亩,比1921年下降98万亩,粮食产量154万吨,比1921年下降12.4万吨。此后的10年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未达到1921年的水平。特别是1937年以后,日伪统治者对农产品进行了步步加紧的严格“统制”,在农村实行“出荷粮制”,在城市实行“配给制”,粮食流通受到严格限制,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较民国时期有所下降。1943年,处在战时经济时期,在粮食问题上“统制”的更死,强迫农民交“出荷粮”更加严厉,甚至采取强制的办法,逼迫农民开垦荒地,但粮食总产继续下降。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国民党统治期间,长春地区的农业生产又一次遭受严重破坏。到1949年,虽经恢复正常,耕地面积仍然降到1730万亩,比1921年减少261万亩,粮食产量为137.3万吨,比1921年减少29.2万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进行了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长春市人民政府本着“自愿互助,等价交换”的原则,积极组织农民互助合作,发展生产。同时,还在经济上积极进行了扶持,如对特困户进行救济和给予小额贷款,至1953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55万吨,比解放初期的1949年,播种面积增加4万公顷,总产量增加18万吨。
1954年,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普遍建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初级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由试办到分批发展而组建起来的,没有改变原来的私有制,按入社生产资料付给一定报酬,其余部分按劳分配。由于这种生产关系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农民生产积极性比较高,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发展。1955年,粮食总产量比1954年略有增长,达到163.3万吨。
1956年1月,实现初级农业合作化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又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工作过粗,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加之遭受一定程度的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56年粮食产量只有111.2万吨,比1953年产量下降44万吨,比初级社时期的1955年下降52万吨。1957年粮食产量略有回升,也只有134.9万吨,仍低于1953年的产量。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成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同年11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此后又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农业生产处在徘徊之中。由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的艰苦奋斗,认真执行毛泽东主席概括的农业增产的基本措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即农业“八字宪法”,使农业虽然受到“大跃进”的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仍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采用杂交玉米种(如玉米杂交种“吉单101”,于1967年育成并推广,到1976年已占玉米播种面积的75%),使玉米单产成倍增长。同时,玉米播种面积也有很大增加,从1958年到1967年这10年,平均每年播种玉米198800公顷,从1968年到1977年这10年平均每年播种307947公顷,其他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也有增加,已占总播种面积的60%。化肥使用量大幅度上升,60年代中期每年使用化肥只有40884吨左右,到70年代末期,增至171 086吨,增加了4倍多。大面积推行了小比例、单株密和混、间、套、复、串等新的耕作方法。粮食生产有了一定的增长,1977年粮食总产突破200万吨,达到208.9万吨,比1957年增加74万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长春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连续下发的关于发展农业的文件精神,逐步推行各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原来的社、队体制,实行政社分离,撤销人民公社,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和经济委员会。由于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之大力推行科学种田,使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这期间,玉米良种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到1985年已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6%,接近玉米杂交化。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到1987年已达到564 442吨,为1977年的3.3倍。粮食总产在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又有较大的增长。这期间,不但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作物品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51年各品种的比重是:大豆占总产量的27.8%,高粱占总产量的26%,谷子点占总产量的20%,玉米占总产量的16%,小麦、水稻各占总产量的1%,其他杂粮占8.2%。1988年,玉米上升到占总产量的71%,水稻占总产量的11%,其他粮豆占总产的比例相对下降。1988年,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522.5万吨,比1978年以前的产量增加2~3倍,为发展长春市的粮食经济优势奠定了基础。
附注
①(据《三国志·夫余传》、《辽史》、《金史》、《吉林通志》。)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粮食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从长春建政前后有粮食交易开始到1988年,近200年的粮食流通情况,真实的反映了长春市粮食商业的兴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粮食商业的兴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