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通信站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6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通信站建设
分类号: E256
页数: 3
页码: 657-6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军事志的人民防空的通信警报的通信站建设的市人防通信站的建设及人员配备、区人防通信站筹建、业务训练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防空 通信站 建设

内容

一、市人防通信站的建设及人员配备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长春市革命委员会备战领导小组派遣8名人防干部到市人防指挥所参加昼夜24小时战备值班工作。同时组建了防空警报台、情报台和话务台。无线电报务员由市电信局借调5人,话务员由市革委会办公室派出3人参加值班。1970年3月以后,由省战备办公室标图员训练班培训的标图员开始参加战备值班,并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了4名话务员。
  1970年6月,吉林省革委会办公会议决定,长春市设立人防通信站,所需人员全部由人防部门解决。按照这一决定,长春市人防通信站正式成立,为市人防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34人,其中干部2人,报务员19人,话务员5人,标图员7人,机务员1人。
  1973年5月,根据东北地区人民防空通信工作座谈会精神,省革委会决定,重新调整通信站的编制。市人防通信站的人员调整后减为30人,其中干部2人,警报台6人,情报台5人,标图员5人,指挥台4人,话务员5人,机务员3人。
  1979年4月,根据省编委下达的编制指标,市人防通信站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增加2名机务员,全站人员编制总数达到32人。
  1983年7月,根据省人防办公室(83)26号文件要求,市人防通信站人员编制总数仍为32人,对内部岗位人员作了调整,其中站长2人,维修队7人,警报台6人,情报台6人,指挥台4人,交换台5人,司机1人,工勤人员1人。
  1987年,根据沈阳军区人防委和省人防办公室关于“精简压缩通信站人员”的指示,市人防通信站相继将部分人员调到区人防办公室和人防商场安排工作,到1988年末,通信站实有人数减少到25名,其中站长2人,机务队10人,指挥警报台5人,情报台2人,交换台6人。
  二、区人防通信站筹建
  1983年7月,省人防办公室根据吉政发(1983)75号文件精神,下达了吉防字(83)26号文件,确定长春市4个城区设置区人防通信站,每个区通信站编制12人,区站内部岗位编制人数为站长1人,维修队4人,指挥台3人,交换台4人。按照上述要求,市人防办公室与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市电信局组成联合考核小组,于1984年5月统一进行了区站通信人员招收工作。招收对象以全市人防系统职工待业子女为主,采取集训考试,择优录取的方法,实招33人,在市人防通信站集中培训至1986年。1987年,根据上级指示,停止区级通信站筹建工作,招收的人员分别由各区人防办公室另行安排工作。
  三、业务训练
  为了保证人防通信警报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春市人防通信人员的业务训练主要是采取骨干培训、在职自训、大学深造三种方式进行的。
  (一)骨干培训
  人防通信业务骨干培训工作,主要是由省人防办公室及其它有关业务部门通过组织业务训练班的方法组织实施的。在1969年至1988年间,市人防通信站曾先后派出30余人次参加上级及地方业务部门举办的标图、机务、无线通信网联络、电缆维修、纵横交换机操作及维修、单边带发信机使用技术等通信业务训练班。
  (二)在职自训
  在骨干培训的基础上,带动全体通信人员在职自训,是人防通信站普遍开展业务训练的主要手段。在职自训是根据沈阳军区和省人防办公室提出的训练要求和计划,在保证通信站正常工作的同时,自行制定业务训练计划,落实训练时间,由上级业务部门组织考核验收。通过每年业务训练和工作实践,至1986年,各项人防通信业务即达到如下水平:
  报务训练:发报达到105—125码;字码抄收达到110—120码;数码抄收达到150—170码;抗干扰能力达到抗复合中大干扰水平。
  情报训练:达到13批13点、施加小干扰略高的水平。
  话务训练:达到沈阳军区颁发的话务员标准,获取了正式话务员值班证书。
  机务训练:在掌握一般电工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自行测试、检修、安装各类自有通信设备的水平;并能对外承包小型电器安装施工工程项目。
  (三)大学深造
  为适应人防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自1984年起,市人防通信站先后有6人进入大专院校学习无线电、计算机、人防通信指挥等专业技术并获取毕业证书。同时有24人次参加了各种函授、夜大、电大学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技术训练和工作实践,全站人防通信人员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至1988年末,全站25人中,获中级和初级技术职称的有4人,有18人成为技术工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