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主要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3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主要作用
分类号:
E296.7
页数:
5
页码:
550-5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解放区的民兵、自卫队,在清剿土匪,维护地方治安,保卫民主政权,保卫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长春市
解放区民兵自卫队
武装干部
内容
解放区的民兵、自卫队,在清剿土匪,维护地方治安,保卫民主政权,保卫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维护解放区治安
1946年,当蒋军还处于战略进攻时期,在吉北接近国民党军占领区的榆树县民兵,就展开了反“蚕食”、反破坏的斗争。该县南部由8个自然屯组成的王大屯民兵,在9公里长的防线上隔松花江与国民党军对峙。从1946年6月起,该屯民兵坚持日夜站岗放哨,加强巡逻,至1947年6月,先后击退国民党军30余次的骚扰进犯。1947年3月,国民党军1个连过江到黄鱼圈一带抢粮,民兵当即予以反击,击退敌人,并过江尾追,夺回了被抢的粮食等物资。1948年夏季,长春市外围之长春、德惠、双阳县等接敌边缘区的民兵,配合部队行动,经过3个月的清剿,将土匪武装彻底消灭,其中仅双阳和伊通两县民兵即协助部队俘匪45名,缴枪150支,子弹1990发。在清剿地主土匪武装的同时,还积极配合部队打击出城抢粮的国民党军,德惠县民兵还查获了出城进行破坏活动的国民党特务,九台、农安、榆树等县的民兵也有配合。各县民兵在接敌边沿区的积极行动,对安定后方的社会秩序,围困长春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春解放后,由于长春的和平解决,使一部分反动党、团、地方武装、散兵游勇进行了潜伏,以致在青纱帐起前后,三至五小股土匪,猖獗一时,其地区多半在长春市外围,长春、伊通、怀德、扶余、农安、德惠一带,方式上主要是拦路行动,总计全年小股土匪活动约六十起。当这些小股土匪活动猖獗之时,各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同公安人员一道行动,配合作战,经多次搜剿,土匪大部分被逮捕,待到秋收后,已很少发现匪情,基本上保护了生产建设。1949年1月至10月,各县民兵在省政府军事部(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连续搜山10次,毙俘土匪169名,缴获机枪5挺,步枪275支,子弹29845发,手榴弹154枚,迫击炮1门。另逮捕烟匪240人,破翻把案件380起,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在搜山活动中,长春市、榆树、九台、德惠、双阳、农安等县,共俘匪103名,缴获长短枪88支,迫击炮1门,子弹11638发。另捉拿偷盗分子8人,追回牲畜147头。
二、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解放战争期间,长春地区曾先后组建过2个独立师、1个独立支队,8个独立(保安、警备)团。这些武装部队的战斗员,大部是吉长地区的翻身农民,其中民兵占了相当比例,加上参加各主力部队的人员,从1946年到1949年,长春地区共有57154人参军(另一统计数字为57584人),其中民兵人数占60%以上。尤其是在1948年围困长春时,长春外围(各县)民兵配合主力行动,直到最后解放长春。此间,其参军人数占围长民兵总数百分之八十左右。在参军参战的同时,大批民兵、自卫队员被组织起来支援前线。1947年4月28日,中共吉林省委在加强战争动员的指示中强调:“必须立即进行担架、民夫、大车的动员,依照东北行政委员会及省政府战时战勤条例,有计划地整理自卫队,并在其中组织担架队、大车队和情报、通讯等组织,按班、小队、中队、大队编制起来,保证前线伤员、弹药、给养等及时运送和战时的纪律与秩序”,“加紧修筑到前方的桥梁、道路,并切实保证道路交通(公路、铁路)及电话通讯的安全畅通。公路的主要桥梁亦须动员地方民兵和自卫队守备”。按照省委的指示,在“保国保家保胜利果实和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鼓舞下,各县大批民兵踊跃支援前线。1947年至1948年间,榆树县除动员28668人参军外,还组织11万余名民工随军支前,出动担架2万余副,大车1.9万多台,转战东北3省15个县、市,28个大小城镇,行程2000余公里,参加过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保卫、围困长春、辽西会战等战役,在支前中有2500余名民兵、自卫队员伤亡,为该县争得“参军先进县”、“支前可靠后方”的荣誉称号,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三、保卫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解放区开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简称土改),在分配土地的斗争中,民兵、自卫队执行着重要任务,如站岗放哨,维持会场秩序,看押被斗地主,捉拿逃亡地主,保卫农会和翻身胜利果实,同地方恶霸的反攻倒算作斗争等。1947年8月后,九台县龙家堡、太平两个区的6个村屯组成民兵联防队,在长春外围同逃亡地主组织的反动武装还乡团,先后6次作战,打死打伤敌人40余名,保卫了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地处游击区之农安县联防队(民兵),自1946年5月至1947年10月间,配合县武装工作队先后作战40余次,打击了地主土匪武装的进攻,保卫了农会,保卫了翻身胜利果实。1947年7月,苏八还乡团对伏龙泉进行了突然袭击,该地民兵配合长农支队四连投入反击战斗,将匪徒击退。战斗中民兵毙俘敌7人,缴获步枪6支,子弹600余发,民兵马文在作战中光荣牺牲。
四、在生产建设中起带头作用
在解放区,民兵除了远离本地执行战斗和战勤任务,由地方政府供应伙食外,其余全部自给,平时一律参加生产。各地民兵一般都建立了换工互助组,5人为1组,进行集体劳动,轮流为每个民兵种地,有情况则立即出动。当民兵出发参战支前时,就与群众换工,各村屯编成若干换工组,每组编一个民兵,在民兵出差执行任务时,由换工组代耕。各县、区的人民武装工作,都紧密配合农村各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通过发挥民兵的骨干带头作用,保证生产等任务的完成。1949年,人民政府号召开展生产互助,民兵都带头响应,带头实行。在新老解放区,民兵、自卫队为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还带头贯彻和维护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如制止乱杀耕牛、牲畜等等。
五、护路护林
长春及其外围各县,大都地处铁路沿线,吉南之双阳县地处山区,因而护路护林也成为民兵、自卫队的一项重要任务。1949年,在靠铁路沿线的县份,八月份以后,普遍配合铁路局成立了护路委员会。各级干部、县武装科、区武装助理员、村武装委员,都参加了各级委员会,任委员。队员(民兵自卫队)则是护路的骨干,帮助了养路和行车的安全。在靠山林地区,各区村屯也全部组织了护林防火委员会和护林防火小组,其中骨干成员是模范自卫队员,其余为自卫队,在封山季节中,都能加强岗哨,禁止私自入山,各区都以村屯为单位,划清界限进行专责保护制,从而保护了林区安全。
六、拥军优属
战时各县区民兵、自卫队,都把拥军优属变为自觉行动,形成了光荣传统。部队活动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特别是民兵、自卫队的热情接待和照顾,他们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帮助部队排忧解难,动员离队战士归队,说服伤愈休养员重返战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继续战斗。各地民兵、自卫队还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照顾烈军属的责任,义务帮助他们耕种、收割、捐款救济,从各方面帮助烈军属解决好生活问题。这些工作对于巩固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赢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