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防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1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防剿
分类号: E296.3
页数: 2
页码: 522-5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团练防剿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包括清匪防盗、抵御外军侵略、镇压农民起义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民众武装 军事训练

内容

一、清匪防盗
  咸丰至同治年间,官兵征调频繁,盗匪蜂起,吉林将军奉旨严整乡团,并实行以团练为各路官军之应援的剿匪对策,进行清匪防盗。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际,“边防军务日紧一日”,驻防军调走,地方不靖,为维护治安,长春府知府杨同桂“邀集首领铺商连日商议,即将商团二百名先归操演,每日午前令其习练枪炮步法,午后分作东西南北四路,即在附城三十里内巡道棱缉,夜则在城分班查街,自兴办(团练)以来,地面尚觉安谧,颇得实效”。
  二、抵御外军侵略
  在俄、日入侵,民族危机的时刻,受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和推动,吉长两府的部分团练,也参加了抗击俄日侵略的斗争。咸丰十年(1860年),张登瀛、徐得林部2万余人,组成“抗俄团练”,赴乌苏里江以东,设营150余处,进行联防,抵御俄军。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吉林团练韩登举等部,配合官军行动,在辽南海城地区作战多次,先后击毙日寇四五百名。二十六年(1900年),该部又在吉林欢喜岭、蚂蚁河大岭等地对俄军作战。同年七月,入侵东北的沙俄军宁尼堪波夫部第二军一部侵入农安县,当地联庄会勇配合驻军行动,对入侵之敌作战,阵亡会勇78人。8月,前将军长顺发布告示,宣布“中俄和局”已定,联庄会枪械被俄军收缴,抵抗行动被迫停止。
  三、镇压农民起义
  同治二年(1863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影响下,吉林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为镇压起义军,各地联庄会应援清军,连续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在吉长地区,清军和联庄会配合,对活动于这一带的义军马振隆等部的围剿更甚。同治三年十一月(1864年12月),马振隆部义军转战至张家店(今九台县境内)时,长春厅清军官兵在联庄会勇的配合下,在此同义军展开激战。同治四年十二月(1866年2月),马振隆、许占一率部攻长春、克农安;同治五年正月(1866年2月),王起、马振隆率部攻双城堡,占法特哈边门(今榆树县境内)等作战时,无不遭到清军和当地团练(联庄会)的联合打击。马振隆部义军自同治三年五月举义,到同治五年四月在梨树、伊通、九台、长春、农安、榆树、五常、伯都讷、双城堡和乌拉街等地作战中,虽然多次给清军官兵以沉重打击,但由于遭到吉林、长春两府驻军和联庄会的持续围攻,联合镇压,终于转胜为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吉林省继山东、河南、直隶等地之后也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长春、吉林两地义和团兴起后,把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恃强逞凶的英、法教会和俄国领事馆,因而遭到俄军的镇压。尔后驻防清军也对义和团改利用为打击,同俄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配合行动。各地团练(联庄会)也积极作应援,联合镇压。是年七月(1901年8月),清军将义和团法师敬际信等40余名义和团员杀害。翌年初,“招抚”忠义军,将义军首领刘永和、杨玉麟等由俄军劫持至伯力并杀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俄军、清巡捕队和吉长地区地方团练(联庄会)联合,向活动和转战在吉林东南部山区的义和团发动进攻,经多次激战,使义和团遭受了重大伤亡,势力锐减,终于失败。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