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运输、油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30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运输、油料
分类号:
E233
页数:
5
页码:
505-5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运输、油料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军事运输、油料供应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长春市
后方勤务
油料
内容
一、军事运输
军事运输是军队利用各种运输工具输送人员和物资。按其任务性质可分为:部队调动运输、供应运输、动员运输和后送运输。调动运输是部队、机关为执行作战、训练、调防和抢险救灾等任务所进行的运输。供应运输,是对部队供应所需物资进行的运输。动员运输,是在全国和全军进入动员时期,为扩充军队、扩大军工生产和疏散人员、物资进行的运输。后送运输,是由前线将伤病员、战俘和物资等送往后方的运输。军事运输的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线和人力畜力等运输。
吉林境内的军事运输,主要是铁路运输,其次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水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运输能力,仅有为数不多的小型运输船和巡逻艇。人力畜力运输,在50年代初期,仍是驻军军事运输的重要方式,但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日益发展,这种运输方式在平时就基本停用了。
(一)铁路军事运输
铁路军事运输的范围包括人员输送和物资输送。人员输送有部队移防、作战、训练(包括随带的一切装备、物资、器材)和复员、转业及新兵入伍等;物资运输有各种军事装备、器材供应、物资下发、调拨、上交、送修等。在组织实施后勤保障时,由驻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与铁路部门密切协同、统一计划、统一组织使用运输力,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
按照沈阳军区后勤部规定,军和省军区、各种作为直接提报军事运输计划的单位(其它单位均按供应关系逐级编报),月度运输计划由驻铁路局或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受理。根据1977年1月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联合颁发的《铁路军事运输计划管理规定》的要求,各单位在提报军运计划时,必须掌握计划的准确性,若无特殊情况,一律纳入月度军运计划运输。
铁路军事交通运输费,分现付运费和后付运费两种,各单位在编制“月度计划申请书”时,按照军事交通费范围的规定,严格区分现付和后付运输费。后付运输费由沈阳军区军事交通部统一向铁路局结算,现付运费凭“军运现付计费证明”办理。“军运现付计费证明”由沈阳军区军交部统一印制,按统一编号发至团以上单位运输部门掌握,供办理现付运费使用。各单位所需军运费(不含后付运费),由沈阳军区军交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军运计划及预算,拟制分配方案,经沈阳军区后勤部审查平衡,并报本部党委批准,然后按供应系统下达经费指标,各单位按批准的项目开支。
铁路军运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运输计划管理。各单位在汇总运输计划时,按照总参颁发的《铁路军事运输计划规则》的规定,并根据运输任务的需要和运输能力的可能情况,合理地编报运输计划,提高军运计划的准确性。在铁路运输费的管理方面,历年来由于加强了协作,周密地计算车皮的密度,既实现了军运计划,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经费。1962年度,沈阳军区分配给吉林省军区的铁路运费指标为2.2万元(不含整车后付部分),比1961年实际开支压缩了近40%,但由于严格掌握,合理计划,该年度既节约了开支,又保证了军运任务的完成。
铁路军事运输,具有运量大,持续性强,适合长距离运输,较少受天候影响等特点,是由国家后方实施大规模军事运输的主要方式。在战役后方,也利用铁路运输有重型装备和大型技术装备的部队,前送物资器材以及进行各种后送运输。
(二)公路军事运输
建国以来,驻军汽车运输曾长期靠战场缴获的和进口的汽车进行。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部队装备的国产汽车越来越多,公路军事运输所用车辆,即逐渐由国产汽车所承担。
建立车运制度。为加强汽车运输计划管理,充分发挥汽运作用,完成汽运任务,自50年代以来,驻军各级运输部门,根据总部颁发的《车运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普遍建立了车运管理、车场勤务、汽车维修保养、车公里管理和“红旗车驾驶员”竞赛评比等项制度。为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对贯彻执行车运制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从而既保证了运输任务的完成,又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节约了车公里和油料,使装备汽车经常处于“开得动”的良好状态。
自60年代以来,驻军在对车辆与油料的管理方面,贯彻推广了“四定”、“四包”的办法。“四定”,就是定车、定公里、定随车工具和附件、定百公里耗油量;“四包”,就是包运输培训任务、包维护保养、包行车安全、包节约油料。此外,各军(省军区)、师属炮兵团还开展了“遵纪、爱车、中速、安全、节约”的十字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各部队在完成各项运输任务,提高车辆完好率,节省油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吉林省军区独立一师炮兵团,从1964年到1974年,创造了10年安全行车114万公里无事故,和车车节油的记录,涌现出大批“红旗车驾驶员”,受到了各级军事领导机关的表彰。
改进车公里管理。1981年,沈阳军区颁发了《试行车辆限额公里票制度》,根据这一制度,驻军部队普遍采取了车运定公里、定任务的两定办法。本着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首先保证战备值班部队、训练和边防部队的运输,同时适当地照顾到一般运输、乘坐和农副业生产的用车,从而基本上保证了战备及各种供应物资运输任务的完成。按照要求,各部队的装备车辆,还试行了按限额拨给供应车公里票和价拨车公里票制,凭票用车、凭票加油、凭票下拨维修费用。车辆限额公里票,分为供应公里票和价拨公里票两种,供应公里票,用于战备训练、生活保障和人员乘坐;价拨供应票,用于国防施工、通信工程、后方基地工程、营建、农副业生产和支援地方建设等。凡装备车辆,一律凭公里票用车,没有公里票,司机不得承运。自贯彻执行车公里票制以后,在保证运输任务基本完成、提高车辆完好率的前提下,车辆动用和油料消耗大为减少。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吉林省军区共行车1200万公里,比上年减少390万公里,下降了24.5%。1983年,全区行车313万余公里,比上年下降了19%,但仍较好地完成了运输任务。
汽车军事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在统一的交通运输系统中,既可作为独立的运输方式,又可作为与其它运输方式相衔接的环节,是战役、战术后方实施部队机动和物资供应的主要手段。
(三)航空军事运输
航空军事运输,通常由有关部门根据空运的有关规定,按空运计划和部队实际需要组织实施。动用的飞机一般为进口的民用飞机,必要时也使用部队装备的武装运输机、直升机等飞行器。空运虽然不及陆运运用广泛、运输量亦小,但它具有速度快、灵活,一般不受地形条件等限制的特点,适于在紧急情况下输送人员、物资,特别是在陆路、水路交通受阻的情况下,航空军事运输是完成前运后送任务的主要手段。
二、油料供应
(一)供应制度
油料属于国家统配物资,平时对军队实行限额供应。军用油料由总后勤部统筹,进行实物供应。初时,采取自上而下的预算制度,各单位按照经批准的请领计划组织实施。
1956年,全军实行车公里油料限额制度,按车公里的平均耗油标准,即为车公里的油料限额计,全年限额一次下达。自1966年1月起,军内用油由原进行实物供应改为计价供应和价拨供应。凡属部队正常运输、乘坐、训练和战备等用油,一律计价供应;凡属事业开支、国防施工、后方基地、仓库、营房等基本建设用油,军办企业单位用油,部队农副业生产用油,一般动力机械用油,一律列入价拨供应。计划供应的油料经费,由财务部门根据《车、船油料经费试行标准》和部队实力逐级分配,包干使用,超支自理,节约不交。1972年,油料供应改为实物指标供应,油料指标实行定量包干。1983年,对轮式车辆实行车公里油料限额分配制度,油料器材实行划区定点、就近供应。沈阳军区在吉林开设了两个供应点,负责吉林省境内驻军的油料和油料器材的供应。凡由上级统一筹划的油料器材,除正常供应的油料器材仍以实物供应外,其余器材一律实行计划供应。
(二)油料管理
油料管理工作,贯彻“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和“定量包干,分级管理,一次下分,控制消耗”的油料消耗限额分配管理原则。通过清仓核资,各单位的油料、器材都立了账,并做到了账物相符。通过坚持月、季清库制度,油库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安全、清洁、整齐。
6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长春驻军认真贯彻“四定”、“四包”制度和开展“十字”活动,驾驶人员的爱车和节油观念不断增强,车辆保养和降低油耗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油料消耗,汽车每百公里降低1.71公斤,摩托车每百公里降低2.17公斤。1977年,吉林省军区等单位后勤部门,对边防部队战备油料进行了检查和化验,对储存年久的油料进行了更换和调整,加强了油料的质量管理。所用解放车安装了节油器,基本扭转了油料消耗时有超支的局面。
进入80年代,部队年度油料供应实行“指标包干,超支自理,节约归己”的办法,各级油料供应部门,对所供部(分)队年度油料消耗,无论节约或超支,均允许部队列入油料决算中核销,并采取节约不扣,跨年度再用;超支不补,扣留下年度供应指标的结算方法,加强对油耗的控制。
1982年1月14日,总后勤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油料供应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单位油料部门和油料工作人员提高法纪观念,严格管理油料和油料库,“认真执行国家对石油产品实行统购、统配、定量供应的能源政策,做好油料指标逐级分配工作,坚持执行油料供应规定,严格掌握油料供应范围,在上级分配的油料供应指标内,安排好全年各项用油计划,按季分月组织供应。油料指标实行定量包干,节约有奖,超指标消耗和超限额标准行驶不予报销。各单位要定期对部队油料工作进行考核和督促检查”。为了堵塞漏洞,《规定》强调,价拨油料与实物油料一样管理,严格供应范围,不得挤占、挪用实物油料指标。贯彻执行《规定》后,各单位的油料管理工作又有所加强。1983年,吉林省军区后勤部长春油料供应站经过整顿,落实了《规定》的各项要求,全军区标准内节油3098公斤。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