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武器装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27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武器装备
分类号: E233
页数: 2
页码: 452-4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驻防八旗兵的武器装备种类统计情况和新式武器购进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后方勤务 武器装备

内容

长春驻防八旗兵的武器装备,多年沿用传统的马步骑射的冷兵器,兼用古代火器。其主要武器是弓、箭、刀、矛,还配发一定数量的棉甲、盔甲和鸟枪。同治六年(1867年),吉林将军富明阿奏准编练练军,开始引进新式武器,驻长春之练军马队始备有后膛枪。光绪六年(1880年),组建吉林靖边军,其亲军右营步队移防长春府境时,已使用部分洋枪洋炮。光绪十一年(1885年),练军马步各队拥有云者士得枪、双筒洋枪、带刺洋枪、来福步枪等各种洋械。靖边军各部拥有哈乞开斯枪、来福步枪、云者士得枪、立灭得枪、13响快枪、7响快枪等洋枪。陆军各镇和五路巡防队,先后购进6.5毫米口径、最大射程2000余米的石那快枪,和7.9毫米口径、最大射程达2000余米的毛瑟枪。
  从德、奥购进的新式武器装备部队后,初时各部队所需弹药全靠天津机器局供应。光绪七年(1881年),经奏准在吉林城设吉林机器局,光绪九年(1883年),从欧美进口了机器设备,配备了技术人员和工人350余名,开始进行军火生产,就地装备吉林驻军。吉林机器局生产的弹药主要有:哈乞开斯、云者士得、来福等枪支的子弹和2磅、4磅、12磅等规格的炮弹。这些弹药不但供应吉林省防练各军之所需,而且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供应东三省防练各军部队使用。光绪十一年(1885年),吉林机器局开始试制西林炮,仿造后门马炮,并为松花江水师营制造了“济康号”小火轮一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军队侵入吉林省城,机器局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奉天将军奏准设军需总局,“一凡巡警、扑盗及各营队所需枪械弹药,咸取资焉。”至三十三年,“世昌遵照陆军章照,改奉天军需局为东三省军械总局”,并于吉江两省设军械分局,附设军械所、火药库,专司陆军各镇和巡防队武器装备的供应和维修。
  为加强武器装备管理,驻防陆军部队制定了《保存枪炮法》、《保存子弹法》、《保存军械皮件法》和《购买枪炮子弹检视法》。采取这些措施,对于使部队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起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