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义勇军抗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2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义勇军抗日
分类号: E296.93
页数: 4
页码: 218-221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志的军事志的主要战事的东北抗日战争的东北军抗日,日军侵占吉林后,熙洽的卖国求荣行为,激起了吉林军民的反对,原吉林军署警卫团上校团长冯占海不顾熙洽的诱逼兼用,率部首举义旗,发出“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义勇军 抗日战争

内容

日军侵占吉林后,熙洽的卖国求荣行为,激起了吉林军民的反对,原吉林军署警卫团上校团长冯占海不顾熙洽的诱逼兼用,率部首举义旗,发出“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克尽保卫国土神圣职责”的通电,活动于吉、黑两省边界地带,同日伪军展开了英勇的武装斗争。
  一、榆树争夺战
  1931年11月12日,原吉林省府委员诚允在宾县成立吉林省临时政府,同熙洽的伪政权相对抗,号召民众奋起抗日,把冯占海部扩编为吉林警备军,委任冯占海为警备司令兼混成新编第一旅旅长,此举使日伪政权极为惊慌,立即调动军队镇压。12月中旬,伪吉林军司令于深澂亲率马锡麟、刘宝麟两旅伪军,在日军的监视下向舒兰、榆树的冯占海、张作舟部进攻,目标指向宾县。舒兰一战,进攻的日伪军被冯军击败,损失官兵近2千人,轻重武器2千余件,伪军司令于琛澂乘混战化装侥幸逃命。翌年1月,吉林日伪军重点转向进攻驻榆树的原东北军第二十五旅张作舟部。首先伪军刘宝麟旅对防守土桥子、黑林子一带的赵维斌团发起攻击,赵团奋起抗击,同进犯之敌展开激战,但由于兵力和装备均处劣势,作战失利,伪军直逼榆树城下。此时,据守县城的团长杨秉藻突然率部投敌,打乱了二十五旅的作战部署,仓猝间,旅长张作舟被迫率余部退出县城,陷入日伪军的包围,官兵同敌苦战达4个小时之久,终因寡不敌众,被敌击败,旅长张作舟和团长任玉山被俘。在张作舟部被敌包围时,吉林警备军司令冯占海率部赶往增援,但错过战机,榆树县城失守,仅张作舟余部官兵由副团长王锡山率领突出包围,加入了冯占海警备军。首战榆树失利后,冯占海乘日伪军主力指向呼(兰)、海(伦)路抗日军马占山部之际,在宾县重整部队,打出“吉林抗日救国军”的旗号,冯任总司令,率部独立作战。5月上旬,所部参加进攻哈尔滨作战,尔后挥师南下,于6月20日强渡拉林河,再战榆树,以吉林抗日救国军副总司令宫长海率4旅之众直逼榆树县城,另以救国军姚秉乾、杨文麟两旅向双城方向佯动,吸引日伪军注意力,配合宫长海部作战。此时,伪军刘玉枢旅主力驻防榆树县城,另以步炮兵一部防守城外围据点青山堡,伪军刘宝麟旅驻双城,与刘玉枢旅成呼应之势。冯部救国军鉴于伪军如此部署,即分兵两路,一西一南同时发起攻击,使敌处于被动作战局面。战斗发起后,伪军刘宝麟旅一部出双城迎击,被姚、杨两旅包围于双城西南的红旗二屯,歼其大半,同时击溃刘宝麟旅的增援部队。宫长海救国军主力则迅速切断了榆树与青山堡的联系,并对青山堡守敌发起三面围攻,迅速将敌击溃。6月21日,日军大川骑兵支队千余人兵发榆树,前来增援。23日7时,刘宝麟部出城向青山堡反扑,10时,大川部进至县城东北之董家窝棚,被宫长海部包围,双方展开激战,冯占海督令救国军后续梯队急进参战,步步紧缩包围圈,在冯占海所部猛烈攻击下,大川部被歼过半,败局已定。14时30分,其残部突出重围,窜至靠山屯,又被紧追不舍的宫长海部包围。战至24日5时,将狂傲的日军骑兵支队长大川宫喜击毙,俘虏日军一部。驻榆树县城的伪军旅长刘玉枢得知大川战死后,急派小分队将县城以北之高家桥烧毁,妄图迟滞救国军的行动。宫长海率部疾进,并以一部绕至卡岔河上游,包抄榆树侧后,刘玉枢部伪军弃城向五棵树退走,县城遂被救国军攻克。尔后,冯占海救国军继续向西南方向推进,姚秉乾旅攻陶赖昭,杨文麟旅攻窑门站,冯占海部凌厉的攻势,调动了关东军,26日,中村支队和船桥支队同时从哈尔滨出动,向冯部攻击。中村支队经双城堡攻取青山堡,向榆树进逼;船桥支队截击进攻陶赖昭和窑门站的救国军。27日,败退于五棵树一带的伪军复向榆树反扑,各路日伪军进攻时,数架日机轮番助战。冯占海部救国军为避免群众受难,遂退出榆树县城迎战,先后在弓棚子、刘家站、五棵树等地同日伪军展开激战。伪军刘宝麟旅营长蒋鹤卿率全营官兵及迫击炮连反正起义,夜袭日军营地,毙伤日军百余人,冯占海抗日救国军乘日伪军混乱之际,主动转移至哈长线的三岔河。
  二、吉长攻夺战
  冯占海部吉林抗日救国军在榆树战斗后,再克五常、舒兰等城,声威远震,各地小股群众抗日武装纷纷来投,活动在舒兰一带的原东北军营长田霖所领导的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也参加了进来。冯部救国军在战斗中虽遭受过重大损失,但队伍仍迅速扩大至7万余人。
  1932年8月27日,冯占海在舒兰县境内的珠琦川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吉林抗日救国军团以上指挥员120多人参加。会议根据部队的实力和各地抗日烽火四起,日伪当局应付不暇,兼顾难周的总形势,决心抓住战机集中主要兵力攻打吉林,并确定了攻取吉林省城的作战部署。为配合主力部队在吉林方面作战,决定以田霖旅进攻吉长线上的土们岭,阻击从“新京”方面来援的日伪军;以赵维斌为指挥,率孙鹤喜、孙登山、冯占一等旅佯攻“新京”。
  珠琦川会议后,按照作战部署,救国军各路部队分头进入预定战区,破坏交通要道,袭击日伪军警盘踞的中小据点,搅得日伪当局惶惑不安。9月7日,以副总司令宫长海统率的救国军主力,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冲破伪军的堵截,从九台县之其塔木数处渡口抢渡成功,于9日兵临吉林城下,10日凌晨发起总攻。日伪军一面组织抵抗,一面迭电伪新京请求援兵。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急忙集结兵力500余人,并调伪军张海鹏、李桂林、刘毓坤等部共两千余人,分别从“新京”、德惠、农安出动,向吉林增援。其先头部队进至德惠境内大青嘴一带时,受到救国军王锡山旅的阻击,冯占海及时组织赵维斌、孙鹤喜及孙登山等部挥戈西进,增援王锡山旅,经过一昼夜奋战,日伪军失利,退至张家一带。救国军乘胜进至哈长线布海、米沙子一带,继续牵制敌军,策应吉林会攻。9月17日,冯占海根据会攻吉林不下,人员伤亡较大,弹药消耗殆尽而补充无源,且日伪军增援部队不断逼近的不利形势,当机立断,撤出战斗,趁农安一带日伪军兵力空虚,将各部主力向农安靠拢。19日,冯占海同宫长海及其它攻吉部队,在农安以西的三盛玉、伏龙泉一带会合,经各部将领议定,为保存实力,避免硬拼,吉林抗日救国军分两部进行活动:在吉敦线及五常一带活动的部队,仍留原地相机骚扰日伪军;在吉长线活动的救国军主力由冯占海率领向热河转进。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事件

1931年11月12...
相关事件
1932年8月27日...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