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2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
分类号: E289.34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驻军体制情况的介绍。
关键词: 长春市 驻军体制 东北抗日义勇军

内容

1931年12月,原东北军少校军需官王辅臣与爱国志士李郁华、侯希林等人密谋抗日救国,经东北抗日游击队珠河游击队队长赵尚志的介绍和帮助,与吉林省临时政府主席诚允取得了联系并获得支持,在德惠宣传鼓动抗日,发展抗日武装,于1932年3月组建起一支2千余人的队伍,命名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王辅臣任司令,吕玉堂任参谋长,李郁华任政训部主任,下设参谋、政训、军法、稽查等处(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团,各团团长依次为张庆林、李子阳、陈魁首、李春普、马玉山、孙××。部队组建后,活动于德惠一带,袭击日伪军警。是年9月5日,该部突袭了德惠县城大房身,捣毁了伪县政府和警察局,烧毁了县财务局宿舍,迫使伪官吏纷纷弃城出逃。事后,为避开由伪新京派来的日伪军骑兵支队的打击,遂退至德(惠)、榆(树)、舒(兰)边境地带,继续与日伪军对抗。此间,第三路在舒兰法特进行了整顿,重新调整部队编制,将原辖第一至第六团整顿改编为第三十二至第三十七团,各团团长依次调换为侯钊、庄庆喜、谢瑞久、马玉山、孙××和李春普。部队整编后不久,被编入了冯占海的吉林抗日义勇军,任王辅臣为第二十五旅旅长,吕玉堂为二十六旅旅长。同时决定其随冯部义勇军主力向热河转移,但由于行动迟缓,同主力部队脱离,途经米沙子和农安时,遭驻伪新京的日伪军拦击而溃败。在险恶的环境下,余部官兵很多动摇叛逃,辗转至陶赖昭时,又遭伪军张海鹏部袭击,部队便完全瓦解。但其中有志者如李郁华、王辅臣等投奔了抗联,继续坚持反满抗日活动,直到在斗争中牺牲。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