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驻军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87
颗粒名称: 第一篇 驻军体制
分类号: E289.341
页数: 157
页码: 10-166
摘要: 本篇共八章,分述了长春市,清军、东北军、伪满洲国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驻军体制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军事 驻军体制

内容

第一章 清军
  清军主要是发源于满洲的驻防八旗兵。东北驻防八旗兵为开创清王朝基业,统一全国形成中华版图,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以后,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顽固坚守旧制的东北驻防八旗兵不能与形势的变化相适应,它的落后、寄生和日甚一日的腐败,使其在抵御外来侵略时一战即溃。因此,从同治朝起,对东北驻防八旗兵进行了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明令减员和裁汰,但当新编练军、捕盗队、巡防队相继兴起时,它在实际上就名存而实亡了。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开始实行军制改革,编练陆军36镇,驻防八旗兵就被新式陆军所取代了。
  长春辖境初无清军建制单位驻扎,现九台之卡伦虽传为清时的驻军哨所,但并无史籍可考。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今长春新立城设伊通边门,为防御分驻之地,由省城派驻八旗官兵21名,计防御1员,领催1员,甲兵19名,该处始成为吉林八旗兵17座驻防城之一。
  第一节 练军
  同治六年(1867年),吉林将军富明阿奏准,就吉林通省各城镇选拣马步兵进行训练,稍加改变八旗兵的编制和称谓,编练成千余人的部队,名曰“练军”,分驻各城。至光绪三年(1877年)新编练军规制始臻完备,部队分为练军营、吉胜营马队、骁勇营步队等部,官兵总额为3962人。练军营辖步队、马队、洋枪队和抬枪队,由全营翼长统领。吉胜营和骁勇营则直属吉林将军。光绪十一年(1885年)奉旨“裁兵减饷”,官兵总数压缩至3752人。在编定练军的过程中,还先后编练了防军(靖边军)和吉字营练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军队入侵吉林,境内练军遭其打击,因将军长顺投降而解体。
  按今长春辖区内驻防的练军,初时主要是练军营马队所部,此后又有靖边军亲军右营步队,另有地方武装长春府捕盗营和农安县捕盗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加强长春府的防务,防止沙俄军队可能的入侵,吉林将军又拨出靖边军后路左营,骁勇营右营前往长春府,协同原驻防的新军后营一营①(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二十日《吉林防军布署》称:“长春仅扎新军后营一营”,此营的确切队号未详。)防守。
  一、练军营马队
  吉林练军营马队共分7起,每起分为4扎兰(初时为5扎兰),官兵多分散驻扎于全省各城镇,按光绪十一年(1885年)时计,在今长春境内驻防的练军营马队所部有:
  双阳河:驻头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长春厅:驻二起马队五扎兰官兵96名。
  巴吉垒:驻二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大南屯:驻四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放牛沟:驻四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其台木(其塔木):驻四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木石河(沐石河):驻四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土桥子:驻七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四合城(泗河城):驻七起马队五扎兰官兵48名。
  孤榆村:驻伯都讷马队三扎兰官兵52名。
  光绪十六年(1890年),驻长春境内的练军营马队,从防地到官兵额数都有所调整。调整后的布防情形是:
  苏完延(苏斡延,今双阳)站:驻头起×扎兰马队官兵49名,计委参领1员,委防御1员,委晓骑校1员,委官1员,兵丹45名。
  大南屯:驻六起×扎兰马队官兵27名,计委参领1员,委骁骑校1员,兵丹25名。
  放牛沟:驻六起×扎兰马队官兵22名,计委防御1员,委官1员,兵丹20名。
  木石河:驻二起二扎兰马队官兵19名,计委防御1员,委官1员,兵丹17名。
  其台木:驻二起×扎兰马队官兵28名,计委参领1员,委骁骑校1员,兵丹26名。
  五棵树:驻×起二扎兰马队官兵31名,计委参领1员,委防御1员,委骁骑校1员,兵丹28名。
  孤榆树:驻五起头扎兰马队官兵49名,计委营总1员,委防御1员,委骁骑校1员,委官1员,委笔帖式2员,兵丹43名。
  八号:驻三起头扎兰马队官兵32名,计委参领1员,委骁骑校1员,委官1员,兵丹29名。
  四合城:驻七起三扎兰马队官兵38名,计委参领1员,委防御1员,委骁骑校1员,兵丹35名。
  土桥子:驻七起四扎兰马队官兵49名,计委参领1员,委防御1员,委骁骑校1员,委官1员,兵丹45名。
  二、靖边军亲军右营步队
  光绪十年(1884年)设,隶属吉林靖边军亲军统领,初设时驻宁古塔,后调会城。编制:设营官1员,办事官1员,字识1员。全营辖5哨,每哨设哨官、哨长各1人。哨辖10棚,每棚设什长1人。全营编步勇400名,另有伙夫46人,长夫24人,搬运长夫40人,总计官兵夫役573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移防长春府农安县,此时主官为营官孙承统。中哨哨官春桂,哨长富全,什长10名,正勇67人;前哨哨官万成,哨长荣霖,什长10名,正勇75人;左哨哨官穆生春,哨长成林,什长9名,正勇75人。营官孙承统和中、前、左3哨均驻农安县。右、后两哨驻长春府。右哨哨官全喜,哨长嘎尔萨,什长9名,正勇78人;后哨哨官杜宝田,哨长王安邦,什长10名,正勇75人。另有什长2名,正勇29人为营官直属。全营总计官兵461名。
  三、长春府捕盗营
  光绪十六年(1890年)设,系就地招募兵勇组成,设营官1员,哨官4员,兵勇约250人,未经奏请作正开销,由知府统辖。其兵勇多分驻恒裕、沐德、抚安、怀惠四乡,负镇压地方、维护治安之责。
  四、农安县捕盗营
  光绪二十年(1894年)设,系吉林将军于农安、敦化、磐石等地招募兵勇组建捕盗营时编成,由县府管带,装备新式枪支,拥有5吋口径炮4门。营部驻伏龙泉,营官为五品顶戴汉军旗人赵×,所辖兵勇皆为骑兵,分驻伏龙泉、石河盛、新安镇、双立镇等处。
  第二节 捕盗队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军入侵吉林,境内练军和靖边军解体,地方空虚,盗匪充斥,吉林将军长顺与俄军“商允”,招募兵丁1.3万余人组成缉盗的地方军队,统称捕盗队,并于省城设立捕盗营务处,以统其事。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署吉林将军富顺奏报成军,编成马、步队40营(马队17营、步队23营),计15480人。冠以吉兴、吉宁、吉强、吉安、吉胜、吉新、精锐左右翼、姓军、阿军等名目,名称纷杂,编制各异,仍按靖边军旧制分5路驻扎全省各城镇重地,其中驻扎于今长春境内的是左路捕盗队所部。主要有:
  一、农安捕盗队
  光绪二十六年设,系招募土匪编成。该队初建时为2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增设2营,大部驻县城,一部驻靠山屯等地,全队官兵约200人,主要是骑兵。
  二、长春府捕盗队
  光绪二十六年后设,分2营,每营设管带(营官)1员,辖中、前、左、右、后5哨,每哨设哨官、哨长各1人,哨兵50名。两营官兵总额约520人,装备新式枪支,马匹自备,所需经费由筹饷局出资。
  此外,光绪二十七年五月(1901年6月),吉胜军前营管带赵振纲率5哨兵勇进驻农安县城和伏龙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吉胜营在其台木,精锐营在双阳河亦派驻步骑兵一部约40人,负维护当地治安之责。
  第三节 巡防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是由原捕盗队改编而成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吉林捕盗营务处鉴于防营捕盗队成分复杂,上奏清廷“拟令改正,统名为巡防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陆军部参仿新军办法拟定《巡防队试办章程》,奏请清廷颁布实施,翌年清廷准奏,于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与吉林巡抚朱家宝议定,将吉林捕盗队检核裁留编配,改为吉林巡防队。机关设吉林巡防营务处、督办防剿事宜处、陆防各军执法处。部队分中、前、左、右、后5路,计马、步队33营,官兵总额8349人。
  长春境内驻吉林五路巡防队右路巡防队,该队统领为诚明,驻双阳河,直属邦统官1员,书记官1员,会计官1员,执事官1员,司书生2名,兵弁夫役18名。右路巡防队辖步队2营,马队4营,官兵总计1326人。步队第一营驻磐石,第二营驻赫尔苏。马队第一营驻双阳河,第二营驻伊巴丹站,第三营驻农安烧锅店,第四营驻农安伏龙泉。步队营制:每营设管带官1员,书记长1员,司书生5名,辖左、中、右3哨,每哨设哨官、哨长各1名。哨辖8棚,每棚设什长1名,正兵9名,全营总计官兵(含夫役)301人。马队营制:每营设管带官1员,书记官1员,司书生5名。辖左、中、右3哨,每哨设哨官、哨长各1名。哨辖4棚,每棚设什长1名,正兵9名,全营官兵(含夫役)总计181人。右路巡防队的责任区为:西北至威远堡边门,东南至蒙江,北至黑龙江界,西到蒙荒,东至松花江及沿边的大青咀子、苇子沟、哈拉海城子与中路交界,负责从西路的沿驿至磐石、农安等各县及长春府、伊通州之间地区的警备治安任务。
  宣统二年五月(1910年6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奏准,吉林右路巡防队和中、左、后路巡防队,连同光绪三十二年六月(1906年7月)编练成军的吉林陆军第一协一并改编,组成陆军第二十三镇。
  第四节 陆军第三镇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开始进行军制改革,编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兵制。
  驻吉林长春府的陆军第三镇,是从直隶移防的“客军”,该镇的前身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成立的北洋常备军第三镇。光绪三十一年,按照全国编练新军36镇计划统一规定的番号,改称陆军第三镇,由段芝贵任统制。翌年改任段祺瑞为统制。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段祺瑞辞职,由陆军第一镇第一协协统曹锟继任统制,至民国成立后曹升任直隶督军,由吴佩孚继任。
  陆军第三镇移防东北始于光绪三十一年,时因东三省盗匪不靖,总督赵尔巽奏拨军队助剿,遂由该镇步队第五协统领徐占凤率一临时组建的混成协先行出关,由保定移驻锦州。光绪三十三年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即奏调该镇全军悉数开赴东北,分驻吉林省城、长春府、延吉厅及奉天昌图府等处。又“长春府地居三省之中,日俄两国铁道之交,华洋杂处,轮轴纷驰,扼强控制,无愈于此”,因而为该镇主要控制地区。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10月)陆军第三镇复奉调入关,仍驻直隶。
  陆军第三镇编制及驻地:统制曹锟,辖步队第五、第六协和直属马队第三标、炮队第三标、工程队第三营、辎重队第三营及军乐队。官兵匠夫总额12405人,其中官佐748人。镇司令处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
  步队第五协:司令处驻奉天昌图府。步队第九标辖第一、二、三营,驻吉林省城东关;步队第十标辖第一、二、三营,驻奉天昌图府。
  步队第六协:司令处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步队第十一标辖第一、二、三营,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步队第十二标和所属第一、三营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第二营驻吉林省延吉厅。
  马队第三标辖第一、二、三营,标本部及第二营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第一营前、左、右队驻吉林省城东关;第一营后队驻吉林省延吉厅;第三营驻奉天昌图府。
  炮队第三标辖第一、二、三营,标本部及第二、三营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当缺一营)。
  工程队第三营,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
  辎重队第三营,前、左、右队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后队驻奉天昌图府。
  军乐队,驻吉林省长春府南岭子。
  第五节 新练巡防营
  宣统三年(1911年)组建。是年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危及清朝的封建统治。此时北洋陆军第三镇奉命入关,长春防务空虚,人心惶惑,因防范盗匪,招募六营,名曰新练巡防营,驻扎长春,加强防务。翌年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成立,改变清军旧制,驻长春新练巡防营6营同驻延吉的原吉林五路巡防队前路巡防队4营,于1913年2月合编,组成吉林陆军混成旅。
  第二章 东北军
  东北军的前身是奉系军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初年,前清军奉天五路巡防队之中、前、右三路分别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和第二十八师,奠定了奉军发展和东北军兴起的基础。1916年,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乘机扩充军队,增编陆军7个混成旅,是为奉军扩大的开始。1917年,张作霖乘黑龙江省军务帮办许兰洲和督军毕桂芳发生内讧之机,胁迫北京政府任命鲍贵卿为该省督军。1919年,张又以武力驱逐了吉林省督军孟恩远,代以亲信鲍贵卿为吉林督军,孙烈臣继任黑龙江省督军,从而实现了东三省的军政统一,形成了奉系军阀独霸全东北的局面。此后,他更进一步地扩充军队,更新装备,加强整顿和训练,历时十余载,终于发展成了拥兵数十万的奉系军队。1921年以后,奉军3次参加军阀混战,势力由东北伸张到关内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并一度控制了北京政府。但因兵祸连结,此后奉军发生分裂,这支二次直奉战争后国内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终于被国民党军击败,退回东北。
  1928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奉军统帅张作霖。同年7月,张学良被任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继任奉军统帅,他反对内战,易帜请和,奉军即被南京国民政府改称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俗称东北军)。
  第一节 军事公署
  1912年3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裁撤东三省总督和吉林、黑龙江两省巡抚,设吉林省最高军政长官为吉林都督,吉林行省公署改组为吉林都督府,为省最高权力机关,统一掌管军政、民政,使全省军政与民政大权统于一职。
  翌年,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推行“军民分治”,增设省最高民政长官,建置省民政公署。4月发布《吉林都督府暂行章程》,开始与民政分职,都督专理军政。此后省最高军事机关先后改为镇安左将军行署、吉林督军公署、吉林保安副总司令部、吉林督办公署、吉林省保安司令部和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
  一、吉林督军公署
  1916年7月6日设,由吉林镇安左将军行署改编而成。隶属中央,驻吉林省城,职掌全省军政、军令事宜,统辖所属军事机关和部队。1922年7月26日,吉林督军公署由省城移驻长春,重修吉长道尹公署旧址为办公地点,定长春为本署,吉林省城为行署。据1916年5月编制的《陆军统计简明报告书》卷之八记载,吉林督军公署初建时的编制是:督军署设督军1人,统辖署本部和所属军事机关及部队。署机关置参谋、副官、书记3处和军务、军需、军医、军法4课,编军官职员108人,卫士兵夫101人,共计209人。所辖军事机关和部队,初时有吉长镇守使署,延珲镇守使署和宁阿兰镇守使署①(1915年分设三镇守使署。),陆军第一、第二、第三混成旅②(1913年2月将吉林巡防营改编为吉林陆军混成旅;1915年7月陆军第二十三师改为吉林陆军第二、第三混成旅,吉林陆军混成旅改称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吉林军械支厂,吉林宪兵营,吉林督军署卫兵步兵营,吉林督军署卫兵骑兵营,吉林督军署军乐连等部。1917年所属军事机关又增设扶农镇守使署,至1921年,据督军署于当年5月公布之驻吉林部队番号和防区所列,所辖部队由原3个混成旅增至8个混成旅,1个骑兵旅,另辖数个独立团,总兵力约达5万余人。
  历任吉林督军及任期表
  孟恩远(1916.7——1917.10)
  田中玉(1917.10——1918.3)
  孟恩远(1918.3——1919.7)
  鲍贵卿(1919.7——1921.3)
  孙烈臣(1921.3——1924.4)
  张作相(1924.4——1924.12)③(1924年12月10日,北京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发布《命令》,将各省督军改称为军务善后事宜督办。翌年1月1日成立吉林军务善后事宜督办公署,张作相任督办。)
  二、吉长镇守使署
  1913年9月5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公布《镇守使署条例》,在省内重要地区设置镇守使和镇守使署。镇守使由大总统简任,军衔为少将或中将,多由当地驻军师长或混成旅旅长兼充,负绥靖地方之责。
  吉长镇守使署设于1915年7月,驻地长春,直隶于吉林督军,专司吉长各属防务,维持地方治安,所管区域为吉长辖境。镇守使署初设时,以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兼任吉长镇守使。机关设参谋长、副官长、参谋、副官、军需官、军医官、法官、书记、雇员、译员,其中参谋、副官、军医官均缓设。所编机关职官基本是由第一混成旅旅部人员兼充。额设马弁、护兵由第一混成旅拨用。1916年,使署机关编制有所调整,增设了参谋2人,副官2人,军医官1人,取消了雇员、译员职官称谓,改设录事6人,机关编制总员额由初时的11人增至18人。以后随着驻吉林省军事机关和部队多次改编,兼吉长镇守使署的部队、使署机关的编制亦有所变化,额定编制员额也递有增减。1922年7月26日吉林督军公署由省城吉林迁驻长春,同月10日吉长镇守使署先于督军公署由长春移驻吉林,至1924年又迁回长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长春,吉长镇守使署即行解体。
  历任吉长镇守使及任期表
  裴其勋(1915.7.15任)
  阚朝玺(1919.12.26任)
  耿玉田(1921.6.7 任)
  诚 明(1921.10.10任)
  丁 超(1923.12 任)
  陈玉昆(1926.2.1 任)
  李桂林(1928.5.8 任)
  三、扶农镇守使署
  1917年3月设,驻署农安县。时因长岭、农安等处毗连蒙界,匪党充斥,为绥靖地方,北洋政府指令在吉林、长春北面一带的农安、长岭与蒙旗境接界之处添设扶农镇守使,建署理事,直隶吉林督军。扶农镇守使署属设镇守使的吉林省四路道署所在地外加设的军事机关,镇守使由吉林陆军第四混成旅旅长兼任,使署机关职官由该旅旅部人员兼充。
  历任扶农镇守使及任期表
  任福元(1917.3.2任)
  高士傧(1917.10.9任)
  第二节 吉林省防军
  清朝末年,吉林编练新式陆军,按全国编制序列番号为陆军第二十三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变清军旧制,当年10月将陆军第二十三镇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统制改为师长,仍由原陆军第二十三镇统制孟恩远担任。1913年2月,又改编吉林巡防营为吉林陆军混成旅,裴其勋任旅长。1915年7月,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和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高士傧、徐世扬分任旅长。原吉林陆军混成旅改称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仍由裴其勋任旅长。翌年8月,增编吉林陆军第四混成旅,任福元任旅长。1918年5月,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在东京签字后,吉林省趁机扩军,成立陆军第五混成旅,么培珍任旅长。同年12月,又成立暂编吉林陆军第一师,高士傧升任师长。1919年夏,高士傧称兵反对鲍贵卿取代孟恩远任吉林督军,结果同孟一道被张作霖以武力驱逐,第一师被裁并改编为吉林陆军第六混成旅,诚明任旅长。自此张作霖称霸东北,吉林军纳入奉系。1920年张作霖对东三省军队进行整编,统一建制,并大肆扩军。此次整编,原吉林陆军的6个混成旅分别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混成旅。1921年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后,以征蒙需要为由,又增设暂编吉林陆军第七混成旅。上述部队在今长春辖境驻防过的主要有:
  一、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的前身是吉林陆军混成旅。1913年2月,清军吉林五路巡防队前路巡防队4营和新练吉林巡防队6营改编为吉林陆军混成旅①(民国五年《陆军统计简明报告书》:陆军第一混成旅。)。以新练巡防步队2营编为该旅步兵第一团;以巡防前路步队编为步兵第二团;以新练巡防马队编为骑兵第一营;以新练巡防步队、巡防前路马队编为机关枪2营;以长春道署乐队编为军乐连。1914年10月,将吉林护军使署卫队马兵一营归隶于混成旅,编为骑兵第二营。1915年7月,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和第三混成旅。为统一全省陆军建制,吉林陆军混成旅改称为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直隶于吉林督军,裴其勋任旅长,辖第一和第二步兵团,每团编2个营。另编旅直属骑兵营和机关枪营各2个,军乐连1个。步兵第一团,团长诚明,驻吉林、双阳、磐石、伊通;步兵第二团,团长孟富德,驻延吉、汪清、和龙、敦化、额穆;骑兵营分驻长春、农安、双阳、延吉、和龙;机关枪营分驻长春、延吉;军乐连驻长春。第一混成旅专司所管区域的国防、会剿事宜。1920年,该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二、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炮兵团
  1915年8月成立。是年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和第三混成旅。原该师步兵第四十五旅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二混成旅,直隶吉林督军。前炮兵第二十三团改编为第二混成旅炮兵团,团长陶祥贵,驻防长春南岭,辖第一、二、三炮兵营,每营辖3个连。全团职官编制:团部设团长1人,教练官1人,执事官1人,副军需官1人,二等书记官2人,司书生17人,司号长1人。分队设营长3人,督队官3人,军需长3人,军医长3人,书记长3人,军医生3人,马医生2人,连长9人,排长27人,司务长9人。全团职官共89人。1918年10月,吉林陆军第五混成旅改编成吉林陆军第一师,该团改编为第一师炮兵第一团。
  三、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
  1920年由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改编而成。
  1919年8月,吉林督军孟恩远被鲍贵卿取代,吉林军队纳入奉系。翌年张作霖整编军队,统一东三省军队建制,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张九卿任旅长,辖2个步兵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另编直属骑兵营、炮兵营和机关枪连。旅部和步兵第一团、炮兵营、机关枪连驻长春南岭,步兵第二团驻桦甸,骑兵营驻双城堡。1921年5月该旅奉命移防磐石,部队编制和防地亦作了调整,旅长胡永奎,辖1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步兵团:团长于深澂,驻桦甸;骑兵团:团长王俊臣,驻伊通(该团第二营驻长春)。
  四、暂编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
  1920年由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改编而成,辖步兵第一、第二团和骑兵团,旅长诚明,驻地长春。
  1915年8月,原中央陆军第二十三师四十六旅改编为吉林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徐世扬,旅部驻海龙。1919年为抗衡张作霖以武力驱逐吉林督军孟恩远,吉林军队向长春一带集结,陆军第三混成旅被调入长春,驻扎商埠老马路一带。孟恩远被驱逐后,吉林军队纳入奉系并被改编,第三混成旅改编为暂编第三混成旅。所属步兵第二团驻长春南岭,团长赵振纲,辖3个步兵营,第一营,营长孙凌阁,驻防九台;第二营,营长贾文魁,驻防长春南岭;第三营,营长任成山,驻防德惠。骑兵团驻农安,团长孙兴武,辖2个骑兵营,第一营,营长陈树宽,驻防农安县城;第二营,营长李昆,驻防农安伏龙泉。
  五、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
  1920年由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改编而成。
  1918年5月,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签字前,于吉林组建了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奉系),鲍贵卿兼代旅长,翌年8月任张焕相为旅长,辖步兵第一和第二团。1919年张作霖以武力驱逐了吉林督军孟恩远,实现了东三省的军政统一,着手整编军队,统一东北三省的军队建制,驻吉林的中央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所辖步兵第一团改编为暂编吉林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步兵第一团,刘彦英任团长,驻今榆树县老少沟,辖3个步兵营,第一营,营长马传霖,驻防哈尔滨;第二营,营长邢钟琦,驻防哈尔滨;第三营,营长鲍传桓,驻双城堡。
  六、吉林督军公署卫队团
  1921年于吉林省城吉林组建,团长臧式毅,辖2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和3个机关枪连。
  1916年7月,镇安左将军行署改为吉林督军公署,所属卫兵步兵营和卫兵骑兵营改称吉林督军公署卫兵步兵营和卫兵骑兵营,归督军署卫队统带部统辖。1921年5月,卫队统带部改编为吉林督军公署卫队团,督军署卫队步兵营改为卫队团第一营,黑龙江省卫队营改为卫队团第二营,督军署卫队骑兵营改为卫队团骑兵营,督军署机关枪第一、二连改为卫队团机关枪第一、二连,黑龙江省卫队机关枪连改为卫队团机关枪第三连①(民国十年五月十六日《吉林公报》:奉军八个混成旅。)。1922年7月,吉林督军公署由省城移驻长春,卫队团本部及所辖步兵第二营、骑兵营亦随同迁入长春②(1924年3月随同吉林督军公署迁回吉林。)。
  在吉林省防军时期,先后驻防长春的部队除上述各旅、团外,吉林陆军补充第一、二、三营也于1921年5年奉吉林省长公署训令调入长春,驻扎长春南岭,归吉长镇守使署统辖。
  第三节 东三省陆军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开战,镇威军总司令、上将张作霖所部东、西两路奉军战败,北京政府免去其东三省巡阅使、蒙疆经略使本兼各职。张退回东北,以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名义,整顿军队,改革军制,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负责整编、训练军队事宜。两年后,东三省的所有军队都以旅为单位,整编为东三省陆军。整编后的东三省军队取消了“奉天”、“吉林”、“黑龙江”省称,使用统一番号,称为“东三省陆军”。
  一、东三省陆军第八混成旅
  1923年1月于省城吉林组建,旅部由原暂编吉林陆军第六混成旅司令部改成,初称东三省陆军步兵第八旅,旋改称东三省陆军第八混成旅,旅长陈玉昆。1924年1月陈玉昆改任依兰镇守使兼东三省陆军第九混成旅旅长,第八混成旅旅长由原延吉镇守使兼东三省陆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丁超继任,并兼吉长镇守使。陆军第八混成旅辖2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步兵第十四团,团长杨登举,驻防伊通;步兵第五十六团,团长赵维桢,驻防长春;骑兵第十三团,团长孙兴武,驻防农安。1924年3月该旅由吉林移防长春,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即编入参战奉军第四军入关参战。战后于1925年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八旅,旅长李桂林,旅部仍驻长春。
  二、东三省陆军第十混成旅
  1923年1月编建,原称东三省陆军步兵第十旅,旅长于琛澂,旅部驻榆树。辖步兵第十二团和第三十一团。第十二团,团长宋文俊,驻防五常;第三十一团,团长李毓久,驻防榆树。该旅组建不久,即在榆树、五常一带与“四海”、“黑手”、“双五”、“凭心”等大小股匪激战10余次,官兵颇多伤亡。1925年东三省陆军整编,该旅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五师步兵第十旅,并移防省城吉林。
  三、东三省陆军第二十混成旅
  1923年1月编建,由原暂编吉林陆军第一混成旅改编而成,原称东三省陆军步兵第二十旅,胡永奎任旅长。后改用现称,杨遇春任旅长,旅部驻农安,辖1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步兵第十三团,团长任永和;骑兵第十八团,团长常尧臣。1924年东三省陆军整理完成时移防磐石。
  四、东三省陆军步兵第四十八团
  1922年6月1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于当月下旬,在张作霖整顿陆军期间编建,隶属东三省陆军第六旅建制。是年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作出规定:奉天、吉林、黑龙江诸省部队实行师旅制;为使东三省陆军统一,各省不得自行决定军旅番号;新编部队不分省界,交互驻守。按照这一规定,暂编奉天陆军第八旅改编为东三省陆军第六混成旅,辖第十八、二十五、四十八步兵团,郭松龄任旅长,宋九令继任旅长,旋增设炮兵第五团,并改李振声为旅长,所部分驻奉天、吉林两省,其中步兵第四十八团,团长刘振东,驻防长春。
  第四节 东北陆军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直系军队战败瓦解,残部被奉军改编,东北军兵力激增,势力比战前尤为扩大。于是东北陆军部队再次进行整编,全部军队调整为20个师又11个独立旅,各师旅均冠以“东北陆军”字样,总兵力达35万余人,空军居全国绝对优势,东北军成为当时国内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一、东北陆军步兵第二十七团
  1925年5月编建,隶属东北陆军第十五师步兵第十旅建制。
  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东三省陆军部队进行整编①(此次整编为东北陆军部队进行的第三次整编,全面整编工作于1925年9月开始,驻吉林省陆军部队的整编在全面整编开始前的4月份即已进行。)。翌年,驻防榆树的东三省陆军第十混成旅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五师步兵第十旅,辖步兵第二十七、三十一、九十三团,其中步兵第二十七团驻长春南岭,团长任玉山,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
  二、东北陆军骑兵第十一团
  1925年5月编建,隶属东北陆军第十五师。是年5月,吉林督办公署下令改编驻吉林省的东三省陆军部队,改旅为师,将各旅团拆并组合,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五师和东北陆军第十六师(初建时称东北陆军骑兵第十六师)。在此次部队改编中,东三省陆军第二十六混成旅(原称东三省陆军步兵第二十六旅)骑兵第十一团,改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五师直属骑兵第十一团,驻下九台,团长陈铭安,辖第一、二、三骑兵营。
  三、东北陆军炮兵第十团
  1925年5月组建,隶属东北陆军第十五师建制。是年吉林军务善后事宜督办训令,驻吉林东三省陆军部队进行整编,组建东北陆军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原东三省陆军第八混成旅野炮营及由东三省陆军第二十七师第二十七团余额和东三省步兵第三十四团补充队等单位组成炮兵第十团,归陆军第十五师直辖,团长穆纯昌,辖第一、二、三炮兵营,团部及所属各营均驻防长春南岭。
  四、东北陆军第十五师补充旅
  1925年5月组建,隶属东北陆军第十五师建制,旅长赵维桢,上校参谋长曲宝珩,驻长春南岭,辖步兵第一、二、三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步兵第一团,团长罗宪章,步兵第二团,团长陈德才,步兵第三团,团长齐纯章。全旅共有官兵4110名。
  五、东北陆军第十六师
  1925年5月组建,亦称东北陆军骑兵第十六师,隶属吉林督办,师长于琛澂,继任李振声,参谋长任庚福,师部驻农安,辖骑兵第十旅和骑兵第十四旅,附迫击炮2个连。骑兵第十旅由东三省陆军第八混成旅骑兵第三十三团和东三省陆军第二十混成旅骑兵第二十八团组成,旅长杨遇春,辖骑兵第二十八团和三十三团,旅部驻农安。第二十八团,团长管永胜,辖第一、二、三营,驻防农安、扶余。第三十三团,团长杨广庆,辖第一、二、三营,驻防长岭。骑兵第十四旅由吉林警备队之骑兵及游击队并东三省陆军第十混成旅骑兵营编成,旅长赵藏香,继任常尧臣,旅部驻扶余,辖骑兵第十三团和骑兵第十八团。第十三团,团长张廷弼(一说张廷璧),辖第一、二、三营,驻防扶余、长春岭。第十八团,团长常尧臣,继任刘国铨,辖第一、二、三营,驻防农安。
  六、东北陆军步兵第八旅
  1925年5月编建,由原东三省陆军第八混成旅步兵第十四团、第五十六团和陆军第二十混成旅步兵第十三团合编而成,旅长李桂林,参谋长杨崇武,旅部驻长春,辖步兵第十三、第十四、第五十六团和直属机关枪、迫击炮连。第十三团,团长任永和,驻防桦甸;第十四团,团长杨登举,驻防伊通;第五十六团,团长马锡麟,驻防长春。各团均辖步兵第一、二、三营。
  第五节 东北国防军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委员会会长兼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持东北军政。张就职后通电全国“收束军事”,将东北军退守关外,进行整训。撤销1927年安国军政府统一军制时组建的各军团、军、师番号,将45万东北军裁减至30万,分编为国防军和省防军两部分,改建以旅为战略单位的群旅制,冠以东北陆军称谓。“国防军以养成劲旅保护国境”为本旨,“省防军以剿办土匪,维护地方治安”为专务。
  一、东北陆军第八旅
  1928年11月,由原东北陆军步兵第八旅改成,亦称国防军步兵第八旅,旅长丁超,参谋长杨崇武,旅部驻长春,辖步兵第二十四、第三十三、第七十八团及骑兵连、重迫击炮连、通信连、卫队连等直属连队。所属各团依次为原东北陆军步兵第八旅之步兵第十三、第十四、第五十六团改称。每团辖3个步兵营及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连和通信排。
  二、东北陆军骑兵第四旅
  1928年11月由原东北陆军第十六师(骑兵师)改编而成,旅长常尧臣,上校参谋长龙霈,旅部驻农安,辖骑兵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六团和直属骑炮连、通信连及卫队连。第十一团,团长张廷弼,驻防农安;第十四团,团长王裕恩,驻防长岭县;第十六团,团长刘国铨,驻农安伏龙泉。各团均辖4个骑兵连和1个机关枪连,1个迫击炮连及通信排,全旅官兵总额2856人,其中官佐191人。
  三、东北陆军炮兵第十团
  1928年11月由原东北陆军第十五师直属炮兵团改称,隶属吉林陆军训练处,团长穆纯昌,团部和所辖第一、二、三炮兵营驻长春南岭。该团额设官佐97员,士兵1854名,除缺额和缓设外,实有官兵1127人。
  四、东北陆军步兵第五十团
  1928年11月编建,隶属东北陆军第十旅建制,团长任玉山,辖第一、二、三步兵营及直属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连和通信排。步兵营每营编4个连,3个营所属各连顺次称第一至十二连。团部及所属各分队均驻长春南岭。
  五、东北陆军步兵第七十二团
  1928年11月编建,隶属东北陆军第七旅建制,团长陈德才,团部驻张家湾,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及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连和通信排。步兵营每营编4个连,3个营所属连队顺次称第一至十二连。第一营驻张家湾,第二营驻长春宽城子①(该营营长为傅冠军,“九•一八”事变时遇难。),第三营驻乌海站。
  东北国防军驻长春地区的部(分)队除上述各旅团外,还有驻九台的东北陆军步兵第四十二团第三营和驻长春南岭的吉林陆军训练处直属辎重第一营及汽车队。
  第六节 东北边防军
  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易帜,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张学良所部东北陆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翌年东北陆军整编为27个步兵旅和4个骑兵旅,统称东北边防军×兵×旅。
  一、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八旅
  1929年3月由原东北陆军第八旅改称,李桂林任旅长兼吉长镇守使,旅部驻长春,辖步兵第二十四、三十三、七十八团及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通信连。第二十四团,团长任永和,驻防桦甸;第三十三团,团长杨登举,驻防伊通;第七十八团,团长马锡麟,驻防长春。
  二、东北边防军骑兵第四旅
  1929年3月由原东北陆军骑兵第四旅改称,旅长常尧臣,旅部驻农安,辖骑兵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六团及卫队、骑炮、通信等直属连。第十一团,团长初为张惠卿,8月改任金仲和;第十四团,团长刘玉昆;第十六团,团长管永胜。各团均辖4个骑兵连和1个机关枪连,1个迫击炮连及通信排。
  三、东北边防军炮兵第十团
  1929年3月由原东北陆军炮兵第十团改称,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受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节制,团长穆纯昌,辖炮兵第一、二、三营,团部和所属各营驻长春南岭。该团在训练上受东北边防军炮兵训练监指挥。
  此外,原驻长春的东北国防军辎重第一营编入东北边防军辎重教导队。
  第七节 国民革命军
  1931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整编全国陆军,将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部队的番号改为全国统一的番号,即东北地区部队保持东北军的独立编制体制,但各军旅番号一律略去“东北”二字,统一冠上“国民革命军独立旅”字样,编入国民政府军队统一序列之内,称“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兵×旅”。
  一、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二十三旅
  1931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将东北边防军(即1928年冬改编的东北陆军,亦称国防军)的番号,改为全国统一的番号,原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八旅改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二十三旅,李桂林任旅长并兼吉长镇守使,旅部驻长春。辖步兵第六六四、六六五、六六六团及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通信等直属连队。所属各团依次由原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八旅之第二十四、三十三、七十八团改称。第六六四团团长任永和,所部驻长春,“九•一八”事变时所属步兵第二营遭日军突袭,全营官兵或阵亡或被俘。第六六五团团长杨崇武,第六六六团团长马锡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二十八旅
  1931年5月,由原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十八旅改称,旅长丁超,旅部驻长春,辖步兵第六七九、六八〇、六八一团及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通信等直属连队。第六七九团团长白文清,第六八〇团团长关成山,第六八一团团长刘作宾。各团依次由原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十八旅所属第六十、六十六和七十六团改称。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骑兵第七旅
  1931年5月,由原东北边防军骑兵第四旅改称,旅长常尧臣,旅部驻农安,辖骑兵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团。第四十九团团长张廷弼,第五十团团长王裕恩,第五十一团团长刘国铨,继任刘玉昆。各团依次由东北边防军骑兵第四旅所属第十一、十四、十六团改称。
  四、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炮兵第十九团
  1931年5月,由原东北边防军直属炮兵第十团改称,归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指挥。团长穆纯昌,辖3个炮兵营,团部及所属各分队均驻长春南岭,“九•一八”事变时该部遭日军突袭。
  五、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六七一团
  1931年5月,由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十旅第五十团改称。是年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十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二十五旅,该旅所属步兵第五十团随之改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步兵第二十五旅第六七一团,团长任玉山,辖3个步兵营,团部及所属各营及直属分队均驻长春南岭。“九•一八”事变时该部遭日军突袭,官兵颇多伤亡。
  第三章 伪满洲国军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东三省后,操纵溥仪、郑孝胥、张景惠等人,于1932年3月1日成立伪满洲国。伪满洲国一成立即依据所谓《政府组织法》,设立了伪中央军事统率机关军政部,统揽伪满军事。同时以投降日本关东军的原东北地方军阀部队为主体,组建了伪满洲国军,其体制初为“警备区”制,除禁卫军和宪兵等外,所有正规部队都分别编入奉天、吉林、黑龙江、兴安、洮辽5个警备区。1934年3月1日,伪满改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为加强军事力量,对付反满抗日武装,伪满洲帝国军体制改警备区制为军管区制,先后设立了第一至第十一军管区。其部队编制采取日军的“旅团制”,全军由步、骑、炮、工、航空、江上、辎重、后勤及宪兵等诸兵种组合构成。军官取三等九级制,即将、校、尉三等,每等又分上、中、少三级。军士级分上、中、下,兵分一、二等。
  伪满军队名义上是由伪满洲帝国皇帝统率,但实际上完全是日本关东军的附庸,它的定员、编制、装备、训练、指挥、作战行动等无一不在日军的控制之下。关东军初时是通过派遣“军事顾问团”对其进行控制,后来日军认为,要完全控制伪满军仅靠少数顾问和教官是不够的,于是又采用“有为的日系军官”充任伪满军的各级指挥官,加强对伪满军的控制。1933年8月9日,日本陆军省制定的《满洲国陆军指导要纲》中规定:“满洲国陆军要在满洲帝国陆军指导官(即顾问)时刻确实掌握之下,担任维持该国治安,并成为帝国国防的补助要素,要积极的进行指导,特别要防止形成私兵割据”;“满洲国陆军的兵力,鉴于其目的要按需要的最少限度,其兵数(包括宪兵)先以总计六万人为标准”;“上述兵数以外有类似军队装备的团体应逐步解除”。《要纲》还规定“满洲国陆军其战斗兵种主要由步兵及骑兵组成。其编制、装备以能充分完成其任务为度,并且根据各地的特点不一定要求全军统一,不使保有战车、重炮、飞机等”。显然,日本帝国主义是把伪满军作为其关东军的补助因素和附庸设计的。从此之后,大量日本军人被派入伪满军,充当各级指挥官。1934年至1941年伪满军不过8万人左右,而日军军官和职员则由1千人增至8千人,约占伪满军总数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尤其自1939年5月“诺门罕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感兵力不足,迫使它不得不改变控制发展伪满军的方针,转向指靠伪满军充当其战争炮灰。1940年4月11日,伪满公布并实行《国兵法》,改过去的募兵制为征兵制,使伪满军员额迅速扩大,至1945年,总兵力已由过去的7至8万人扩涨到约15万人,大大超过了《满洲国陆军指导要纲》规定的6万人的限制标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关东军所属部队大批调出参战,不得不以伪军添防,因此在兵种和使用等方面,也突破了《要纲》规定的陆军体制,按日本陆军省当年制定的《新建军大纲》,增编高炮、重炮、战车、航空等兵种。
  伪满洲国军作为日本关东军的附庸和帮凶,自成立到1945年8月覆灭的10余年间,从未停止过配合日军对抗日军民进行武力围剿。从1933年初开始,伪满军配合关东军第二师团和独立守备队,在所谓东边道地区和辽南岫岩、庄河、凤凰城等所谓“三角地带”,反复进行围剿,仅至3月底,日伪军就屠杀了抗日武装人员8728人。同年6月,日伪军开始进行所谓“一齐讨伐”,驻北满的日伪军警,为实现其在一年内消灭伪三江省境内的反满抗日武装的计划,不仅对抗日武装、爱国进步人士进行逮捕和屠杀,同样也施暴行于一般群众,为切断抗日武装与群众的联系,烧毁了成千上万户的住宅。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忙于武装侵略河北,在东北的讨伐有所收敛。但从1935年起,再次在全东北进行“一齐讨伐”,至1936年3月间,日伪军实行“冬季肃正”,又一次杀害了抗日人员5999人,打伤5431人。1936年,关东军参谋部制定了妄图在三年内消灭东北一切抗日力量的《治安肃正三年计划大纲》,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为主要目标,首先在抗联活跃的地区伪东边道一带付诸实施。在关东军的部署下,以伪满军第一军管区的部队为主力,同时有伪第二、第三、第五军管区的靖安军和伪宪兵参加,由伪军政部顾问佐佐木到一为首,在当地日伪军警的配合下,对抗日联军第一军和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反复清剿,轮番扫荡,使当地军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1937年11月至1939年3月,日伪军的军事讨伐转向了抗日联军第三军至第十一军的活动地区伪三江省,按照关东军制定的讨伐计划,伪满军混成第十六旅、第二十三旅、第二十七旅、第二十八旅、靖安军4个团、宪兵和特务部队田中工作队、伪满军兴安支队等部,配合关东军第四师团,对抗日联军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讨伐。在这期间,抗联的许多将领在抗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如夏云阶、李泰、柴士荣、景乐章、陈少宝等。从1939年起,日伪当局又将“治安肃正”的重点转向满洲的东南部地区,主要区域是伪吉林省的舒兰、蛟河、敦化、桦甸、磐石,伪牡丹江省的宁安,伪间岛省和通化省的全部。自当年起至1942年春,日伪军警宪特出动了7.5万余人,对抗日联军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扫荡,给这一带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由于日伪军的残酷围剿,使抗联遭到很大损失,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将军,就是在这次围剿中英勇牺牲的。在伪满的后期,自1941年起,日伪军对热河地区的武装讨伐日甚一日,由于自1940年起日益发展壮大的八路军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并建立了准备最后解放全东北的根据地,对日伪当局的统治形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日伪当局必欲以武力镇压来消除它。在此次讨伐中,伪满第五军管区承担了承德以西地区的扫荡任务。从1943年起,伪满第一军管区也出动了部队,另从伪通化省调来了警察队参加游击。日伪军这次持续进行的军事讨伐,给抗日军民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到1945年3月止,日伪军共杀害1500多人,烧毁2600多户家屋,逮捕1万多人,投狱4000余人,处死1800余人,判刑5000多人。但是屠杀和镇压并不能使抗日军民屈服,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抗和更坚决的斗争,不断地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在经过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后,终于迎来了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新阶段。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远东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军民的配合下,将日本关东军彻底打败,伪满军也随之灭亡。
  第一节 伪军事机关
  一、伪侍从武官处
  1932年11月26日,依据伪满执政府令第1号设立,置武官长、侍从武官,直隶“执政”。1934年3月1日,伪满实行帝制,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执政府废止。同日,伪满军政部发布第2号军令,改设直隶伪帝国皇帝的侍从武官处。侍从武官处是专为执政(皇帝)服务的军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常侍执政(皇帝),传达军事报告,陪侍观兵演习,祭仪、典礼、宴会、谒见等事宜。侍从武官处置武官长1人,侍从武官18人。武官长由陆军上将或中将充任,侍从武官中要有4人是陆军中将或少将。
  侍从武官长
  张海鹏(1932.11.26——1941.3.3)
  吉 兴(1941.3.3——1944.4.23)
  张文铸(1944.4.24——1945.8.15)
  侍从武官
  宪 原、金 毅、赵砚农、金纯善、鄂双全、
  陶永芳、张玉龙、佟墨林、田宏图、石丸志、
  都 磨、曹秉森、郭文林、满丰昌、赵竟昌、
  孙家铎、那钦双和尔、于宗谦、连 组。
  二、伪将军府
  1934年12月,伪满皇帝溥仪发布敕令,公布将军府设置令,决定“对陆海军上将历官多年功绩著者授予将军称号”。1936年2月29日敕授将军称号的有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侍从武官长张海鹏,军政部大臣于芷山等3名上将,每名上将配属校官、尉官各1名作其副官。
  三、伪军事谘议院
  1939年设。是年1月4日伪满公布军事谘议院令,成立军事谘议院,是伪满洲帝国皇帝溥仪的军事谘询机构。谘议院设议长、谘议官、干事长、干事及为亲任谘议官配置的副官等若干人。谘议官由治安部大臣及亲任军事谘议官的上将或中将充任,他们是:于芷山、张海鹏、于深澂、郭恩霖4名上将和应振复中将等5人。谘议长由谘议官中的高级老将充任,干事长由参谋司长或其它将官充任,干事由治安部武官中的1名校官充任,以辅佐干事长。此外,对亲任谘议官配置副官1人,由校、尉级军官充任。
  四、伪禁卫军司令部
  1932年3月至1933年4月间组建(未完成编成),担负伪宫廷及首都的安全警备任务。司令部由首都警备司令部兼,下辖禁卫步兵团和新京警备独立骑兵旅。
  (一)禁卫步兵团
  原称执政府卫队,1934年3月伪满实行帝制后改用现称,团长郭文林上校。团部设于宫内府,下辖护军和翊卫军,官兵总额约800余人,专司伪宫廷的安全警卫任务。护军辖第一、二、三队,第一队队长吴天培少校,第二队队长李国雄少校,第三队队长英璧少校。翊卫军编一个翊卫营,辖第一、二、三连,翊卫营营长李燮坤少校。1936年禁卫步兵团改称禁卫队,队长先后由任广福、于宗廉上校和张铭久少将担任。
  (二)新京警备独立骑兵旅
  又称新京警备第一骑兵旅,旅部及直属分队驻长春南岭,旅长王克镇少将,参谋长周大鲁上校,顾问日军现役炮兵少佐浅田弥五郎。下辖骑兵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宋树声,第二团团长田春风,第三团团长刘雅坤。各团均辖骑兵第一、二、三、四连和机关枪、迫击炮连,全旅官兵2311人。
  新京警备独立骑兵旅原为黑龙江警备骑兵第四旅,1933年3月调至“新京”,改称新京警备独立骑兵旅,代替吉林警备骑兵第四旅,担负起伪首都新京的安全警备任务。
  五、伪军政部(治安部、军事部)
  1932年3月6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3月11日,公布伪《国务院各部官制》,成立军政部,内设参谋司、军需司。部内设总长、次长、军事顾问、司长。军政部代表伪满洲国执政统辖伪满洲国军,其职责是管理军政,掌管用兵事宜,镇压反满抗日运动,配合日本侵略活动。伪军政部首任总长马占山,其后相继由伪国务总理郑孝胥、参议府议长张景惠兼任。次长王静修,顾问为日军大佐多田骏(后晋升少将)。
  1934年3月1日,伪满改行帝制,伪帝溥仪以陆海空军大元帅的名义,正式将伪满洲国军的指挥权委托给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并改军政部总长为军政部大臣。伪军政部内设参谋司、军需司、马政局、顾问部、调查部等机构。
  1935年5月21日,张景惠出任伪国务总理大臣,伪军政部大臣由第一军管区司令官于芷山继任,次长为浦田美朝,顾问为坂垣征四郎。
  1937年7月1日,伪满洲国中央机构进行改组,依据5月8日伪《满洲国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大纲》的规定,将伪军政部改为伪治安部,原伪民政部警务司划归治安部,马政局并入兴农部。伪满洲国军分为国防军和警备军,实行军警统一。原军政部日军顾问改为伪满洲国军顾问,实际为伪满军的统帅,掌握军事训练、军政、军事司法、指导军警事项等全部实权。伪满洲国军担负扫荡抗日武装力量,警察执行行政警察和特务警察的任务。伪治安部下设参谋司、军政司、警务司、大臣官房等机构。领导职务设大臣、次长、参事官、官房长等职官。伪治安部的职责是:掌管关于国防、用兵、警察及其它治安等事项,并负责测量陆地和水路事宜。原伪军政部大臣于芷山续任伪治安部大臣,次长为浦田美朝,顾问为佐佐木到一。
  1938年4月,警务司侦缉室扩编为保安局,警务司长兼任局长,直接受关东军司令部指挥。翌年1月12日将刑事科扩大为指纹管理局,属伪治安部外局。同年秋,设经济警察。1940年1月1日成立测量局。次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确保“国内治安”,又在“治安不良”地区设装备优良、机动性强的警察部队,在林区设森林警察,在铁路设铁路警护队。伪治安部大臣先后由于芷山、于琛澂等人担任,次长为浦田美朝和澁谷三郎等。
  1943年4月1日,伪治安部改称军事部,邢士廉为大臣,真井鹤吉任次长,将警务司单独划出,成立了伪警察总局,直隶伪国务院总务厅,从而使关东军可以直接通过警察总局控制和指挥全部伪满警察,形成政警合一的体制。
  1944年,将铁路警护队编入伪满洲国军,改称铁路警护军。还专门派遣以南博上校为首的联络班,常驻唐山,负责与侵华日军的联络工作。
  (一)军政部(1932.4—1937.6)
  1932年4月设。是年根据执政教令第6号及伪国务院各部官制第四章第二十八和第二十九条之规定,于3月9日首先于奉天成立了伪军政部筹备处进行筹组,4月中旬正式编组军政部,7月移本部于“新京”。军政部设于国务院,直属于执政,其职能是:参谋国策,统率经理全军,常任充实国防力量,编制军事预算,与“盟邦结密切之连系”,掌管军令、军政、编制、装备、作战、警备、教育训练和军队条令、条例、规章的制定等事宜。军政部设总长、次长、军事顾问及参谋、军需两司,额设军官88名。翌年附设马政局。
  总长
  陆军上将马占山(1932.3 任)
  陆军上将郑孝胥(1932.5.19任)
  陆军上将张景惠(1932.8.3任)
  次长
  陆军中将王静修(1932.3.1任)
  顾问
  多田骏少将 (1932.7 任)
  坂垣征四郎少将(1933.12 任)
  1、参谋司。司长郭恩霖少将。掌管总务、用兵、训练、编制、征募、医务、法务等有关事宜。下设4课:
  ①总务课。课长赵秋航上校。下设5股,即:秘书股,编10人;副官股,编24人;医务股,编9人;电务股,编4人;预算股,编5人。总务课掌管秘书、外交、庶务、预算、医务和不属于其它课的事宜。
  ②军事课。课长郭福瀚上校。下设2股,即:编成股,编7人;用兵股,编10人。军事课掌管用兵、教育、检阅、军队配置、舰队行动、勤务、运输、交通、通信、军纪、军风、编制、装备、服制、礼仪等事宜。
  ③军衡课。课长郭若霖上校。下设两股,即:补充股,编8人;恩赏股,编6人。军衡课掌管军官考核、任免、退职、转职、补充、赏金、受爵、受勋等事宜。
  ④军法课。课长张元宦上校。下设2股,即:裁判股,编13人;司法股,编7人。军法课掌管军事裁判、司法、监狱、特赦、执行、刑罚、法官人事补充等事宜。
  2、军需司。司长张益三少将。掌管兵器、经理、舰政、军需品等有关事宜。下设3课:
  ①舰政课。下设2股,即:舰船修造股,编5人;水路图志股,编4人。舰政课掌管舰船修造、检查、购买、水路图志、舰营需品、燃料补给等事宜。
  ②兵器课。下设2股,即:兵器股,编10人;军马股,编8人。兵器课掌管兵器设备、支给、交换、购买、检查、马厂等事宜。
  ③经理课。下设3股,即:主计股,编12人;衣粮股,编10人;建筑股,编8人。经理课掌管军资运用、发出发入、会计、预算、决算、被服、粮秣、卫生材料、兽医材料、军事用地、营造等事宜。
  3、马政局(详见军政部兼辖机构)。
  4、军事顾问部(详见军政部兼辖机构)。
  1934年3月1日,伪满实行帝制,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并实行军政改组和军队整编,伪军政部总长改为军政部大臣,仍置参谋司和军需司,附设马政局,并新置大臣官房、军事调查部和总务、军衡、宪兵3课。
  大臣
  张景惠上将(1934.3.1任)
  于芷山上将(1935.5.21任)
  次长
  王静修中将(1934.3.1任)
  郭恩霖中将(1934.11.15任)
  李盛唐中将(1935.5.29任)
  1、参谋司。由原4课增至7课,即:军事课,编4人;训练课,编6人;通信课,编3人;测量课,编8人;江防课,编2人;医务课,编9人;军法课,编8人。
  司长
  郭恩霖中将(1934.3.1任)
  张益三中将(1935.5.29任)
  王之祐少将(1936 任)
  2、军需司。由原3课增至5课,即:主计课,编8人;需品课,编4人;兵器课,编6人;舰政课,课长1人;建筑课,编5人。
  司长
  张益三少将(1934.3.1任)
  王济众少将(1935.5.29任)
  3、直属1房3课。
  大臣官房,编官房长、属员4人,官房长孙维珍上校。
  总务课,掌管秘书、庶务、副官、用度等事宜。编课长、课员15人。
  军衡课,掌管恩赏、补充等事宜。编课长、课员10人。
  宪兵课(职责编制不详)。
  4、军事调查部(详见军政部直属单位)。
  5、马政局(详见军政部兼辖机构)。
  6、军事顾问部(详见军政部兼辖机构)。
  军政部附21人。
  (二)治安部(1937.7—1943.4)
  1937年7月1日,伪满洲帝国中央行政机构大改组。依据6月5日公布的敕令第120号,新设治安部取代军政部,以统一军队和警察的职能,确保“国内”治安。治安部置大臣、次长、参事官和大臣官房并参谋、军政、警务3司及保安局。该部大臣由武官担任,掌理国防、用兵、军政、警察、治安、陆地及水路测量等事宜。1939年1月12日增设指纹管理局,1940年7月1日成立测量局,同年12月28日将附设马政局移交兴农部管辖。治安部次长及警务司长由文官担任,次长的职务不涉及关于军队的统率事项,大臣有事外出期间,关于军队的统率事宜特命陆军将官一人代理其职务。
  大臣
  于芷山上将(1937.7.1任)
  于琛澂上将(1939.4.24任)
  邢士廉上将(1942.9.28任)
  次长
  浦田美朝(1937.7.1兼)
  澁谷三郎(1939.12.16任)
  部附
  郭恩霖中将(1937.7.1任)
  廖弼寰中将(1939.4.1任)
  最高顾问
  平林盛人少将(1937.8任)
  松井太久郎少将(1939.8任)
  中野英光少将(1940.12任)
  参事官
  大国三郎、福冈谦吉、田中要、就崎研太、佐古龙祐、田中要次、本宫隆市、池野清躬、三宅秀也、森田贞男、薄井友治、有马龙雄、于开诚、岸谷隆一郎、多田吉、沼田一夫、藤哲荣三、苗建发、小曾根盛彦、三田正夫等20人。
  1、大臣官房。设官房长1人,属官4人,至1939年增至14人。大臣官房主管本部之机密,重要部务之联络调整,总动员计划,官吏之进退赏罚,管守官印,会计及用度,搜集资料,统计报告,发行刊物等事项。
  官房长
  孙维珍上校(1937.7.1任)
  入江三一(1938 任)
  秘书官
  白土哲夫(1939.10.2任)
  2、参谋司。下设五课,即:总务课,编8人;军事课,编14人;训练课,编11人;江防课,编4人;调查课,编3人,共40人。1938年增至55人,1939年增至68人。
  司长
  陆军中将王之祐(1937.7.1任)
  陆军中将吴元敏(1939.5.1任)
  陆军中将赫慕侠(1941.6.1任)
  3、军政司。下设7课,即:军衡课,编19人;主计课,编10人;经理课,编6人;兵马课,编8人;军法课,编5人;医务课,编8人;舰政课,编3人,共59人。至1938年增至70人,1939年增至73人。
  司长
  陆军少将王济众(1937.7.1任)
  陆军中将美崎千丈(1941.11 任)
  陆军中将真井鹤吉(1942.1.15任)
  4、警务司。1932年3月1日设,直隶民政部,司长甘粕正彦,负责治安和行政警察事宜,是伪满初期的警察总部。1937年7月伪满洲帝国中央行政机构实行大改组,新设治安部代替军政部,将原属民政部的警务司改归治安部统辖,仍负责掌管治安警察和行政警察事宜。司长先后由澁谷三郎(1937.7.1)、植田贡太郎(1938.8.19)、谷口明三(1939.12.6)担任。司本部设警务科、警防(备)科、特务科、保安科、刑事科、教养科、经济保安科、国境警察科和兵事恩赏室。辖首都警察厅、各省警务厅、哈尔滨警察厅、中央警察学校、特别警察队、警察警备部队、海上警察队、森林警察队等。特别警察队属下有海边警察队、国境警察队和游动警察队等,是专由日本警察组成的。1938年随着伪《劳动统制法》的制定和实施,相应地设立了劳动警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进一步推行掠夺东北经济的计划与政策,还设立了经济警察,而在经济警察中,有一部分来自日本警察机构。
  5、保安局。1937年设,是在关东军直接策划和指导下组建的,是与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保持密切关系,专门从事“秘密战”的特务组织。其主要目标,对外是苏联,对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抗日力量。该局设有庞大的地下组织网,并拥有很大的权限,可以对警察、税关、国道局、航空、税捐局等下达业务上需要的指示。它有两方面的任务,即谍报和防谍。就是一方面通过派遣、监听等手段刺探和搜集外国,主要是苏联、蒙古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报,并掌管所谓国境警戒、国境地带检查、治安管理等事宜;一方面侦破抗日地下组织和进步力量。其组织机构是:局本部置局长、参与(关东军司令部部附)、参事官,下设第一科(总务)、第二科(调查)、第三科(一般防谍)、第四科(外事防谍)、第五科(谍报)、第六科(无线防谍)、第七科(通讯防谍)、第八科(秘密战科学)及绿园学院和所谓国外驻在员,该局局长及第四科科长都采取兼职制,在业务上受关东军参谋长直接指挥。首任局长由治安部次长浦田美朝兼任。以后相继由治安部次长澁谷三郎(1939.12.16)、军事部警务总局总局长山田俊介、军事部警务总局总局长星子敏雄兼任。
  除上述直属机构外,还兼辖军事顾问部、马政局、测量局、指纹管理局和铁道警护总队等单位。
  (三)军事部(1943.4——1945.8)
  1943年4月1日,依据第3号军令,改治安部为军事部,改治安部大臣为军事部大臣。负责国防、用兵、军政、铁道、水路、测量等警备警护任务。并按同日敕令第101号废止警务司,附设警务总局,置总局长及警务、特务二处。另增设警护司。
  大臣 邢士廉上将(1943.4.1任)
  次长 真井鹤吉中将(1943.4.1任)
  最高军事顾问秋山义允少将。
  1、大臣官房。下设人事、庶务2科。
  2、参谋司。司长佟衡,下设第一至第六科。
  3、军政司。司长落合镇彦,下设军务、兵器、经理、医务、兽务、法务、兵事等7科。
  4、警护司。司长福士尚志。
  5、警务总局。置总局长及警务、特务2处。总局长山田俊介(1943.4.
  1任)、星子敏雄(1945.6.9任)。警务处处长池野清躬(1943.4.1任)、森田贞男(1944.6.22任)、今吉钧(1945.7.5任)。特务处处长皆川富之亟(1943.4.1任)、高松征二(1943.9.13任)。
  6、保安局。局长山田俊介(1943.4.1兼)、星子敏雄(1945.6.9兼)。
  (四)军政部(治安部、军事部)直属单位
  1、中央陆军通信本处
  1933年9月设,是以军政部参谋司司长兼处长的军事通信机关。该处在“新京”设有中央电台,“国内”约有67处配置电台进行军用通信。在关于治安、警备方面亦供其它机关及民间使用。本处在各军管区设有支处,并于中央训练处开设通信养成所,培养通信人才。在“新京”宽城子还设有鸠班,特聘日本军用鸠专家警崎於菟彦负责该班建设,并逐次于各部队进行鸠班之设置。又于奉天、依兰、海拉尔、梨树镇等处设有鸠通信所。
  处长
  王静修(1933.9 任)
  李盛唐(1934.11.5任)
  张益三(1935.5.29任)
  王之祐(1937.7.1任)
  2、中央陆军训练处
  1933年2月成立,驻奉天东大营,系由1932年7月设立的军需官养成部经过整备充实而成。它是“专为深造军事干部人才”,“以期军事教育根本改良刷新,养成优良精锐劲旅”而设。“欲为军官者,先于各军管区所属教导队接受数月的军事教育,符合军官后补生条件的进入该处,经过1年至1年半的训练,具备了军官资格的方准于毕业,任用为初级军官”,并且,由于伪满军组建不久,该处又为在职军官之再教育机关,选拔各级军官来处进行短期培训,以提高其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其编制是:
  处本部,设处长1人,下置:教育部,辖教官部、学生队和研究部;步兵训练部,设教官、学生队和步兵教导队;骑兵训练部,设教官、学生队和骑兵教导队;炮兵训练部,设教官、学生队和炮兵教导队;经理养成部,设教官和学生队。
  处长
  王静修中将(1933.2 任)
  邢士廉中将(1934.11.15兼)
  郭恩霖中将(1937.6 兼)
  3、军事监察委员会
  1932年5、6月间设于军政部的军法监察机构,是为监察各省军事事宜而设。置军事监察官1人,军事监察员6人,监察官赫文衡上校,监察员赵国贤、胡锡禄、徐景和、刘治璞、董国思、魏永家。1933年监察员增至13人。
  4、中央军事宣传委员会
  1932年9月设,是军政部的宣传部。它以“对军内建军当初之不安定时以安定军心,教化向上为目标而活动,统制指导各军管区(警备区)内宣传机关”。该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即与协和会、国务院情报处及其它中央和地方的宣传机关密切联络,从事军事情报工作,并利用发行刊物、新闻杂志、博览会、电影、广播、编成陆海军军歌和进行曲等手段及其它一切机会和方式,积极宣传“日满融和”,“日满不可分关系”,“努力涵养建国精神、国家意识、国军意识,施行为满军所未曾梦想及之恤兵慰问等”。军事宣传委员会设委员长1人,委员(嘱托)6人(1933年增至18人)。委员长陆军少将郭恩霖(兼),主任委员(主席委员)王之祐上校。
  5、军事调查部
  1934年3月1日设,系由原中央军事宣传委员会(军政部宣传部)改编而成的独立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收集军事情报并与各机关联系,利用报纸、杂志、电影、广播、展览等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王道乐土、日满融和、东亚共荣”的“建国精神”、“国军意识”,还专门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研究,旨在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其组织成员是以少数日本共产党的叛徒为骨干,充任伪满军的高级文官,进行军事情报和宣传破坏活动。军事调查部设部长1人,调查员7人,下置3科。第一科(军事),第二科(情报),第三科(宣传)。部长为陆军少将王之祐。
  6、宪兵训练处(详见伪满军校一节)
  7、首都警备司令部
  1932年3月设,直属伪满军政部,统辖和指挥在伪新京的军队和警察,全面负责“首都”平时和非常时期的安全警备任务。司令部设于军政部内,其编制是:置司令官1人,由军政部次长兼任;副司令官2人,分别由军政部参谋司司长和“首都”警察总监担任;参谋长1人,参谋2人,副官3人,均由军政部课员任。首任司令官为军政部次长、陆军中将王静修兼任,副司令官为军政部参谋司司长、陆军少将郭恩霖兼任,参谋长满丰昌中校。受其统辖和指挥的部队有禁卫军所部禁卫步兵团和新京警备独立骑兵旅、京师宪兵司令部、吉林铁道守备队(隶属吉林省警备军建制)、首都警察总队、游动警察等部,总兵力约为4500余人。此后随着伪满洲国军统率部和部队体制之变更,其所统辖和指挥的部队亦有变化,但各时期的司令官、副司令官等一般均由军政部(治安部、军事部)的次长、参谋司长等要员兼任。它是伪满的一个重要军事机构,“在非常时期,在新京的日本方面也受新京警备司令官区署”。
  8、宪兵司令部及宪兵部队
  伪满宪兵是随着伪满洲国军的建立而设置的。它是由日本帝国主义亲手建立、直接控制、用以监督管理伪满军、镇压抗日军民、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维护统治的军事警察部队。
  1932年6月,伪满于“新京”置京师宪兵司令部,司令官德楞额少将,部附赵镈上校,副官长解博源中校,督察官朱德山少校。司令部编官兵17人,辖1个宪兵中队(宪兵连),计官兵50余人,中队长关中汉上尉。
  1935年3月,伪满洲帝国创设宪兵队,同时于吉林置伪满宪兵司令部,归军政部直辖。伪满宪兵司令部初设时编制简单,仅设副官、参谋少数人,还未分课。此时该司令部设在伪满宪兵训练处内,同其合署办公。训练处处长陆军中将应振复兼任司令官,辖国都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校郭瀛;第一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校柳向荣;第二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校翟希嘏;第三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中校刘达;第四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校何铭鼎;第五宪兵队,队长(代理)陆军宪兵少校吕正家;第六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中校金济春;兴安东地区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中尉马场幸助;兴安西地区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尉近藤康雄;兴安南地区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尉儿玉笃二;兴安北地区宪兵队,队长陆军宪兵上尉山田申次。1936年京师宪兵司令部撤销,司令官德楞额少将改任宪兵训练处处附。同年秋宪兵训练处同宪兵司令部由吉林迁至“新京”南岭。1938年伪满宪兵系统改组时,宪兵司令部同宪兵训练处分离。翌年5月,伪满皇帝溥仪发布“敕令”(即“宪兵总团令”),依照此令,6月宪兵司令部更名为“宪兵总团司令部”,仍由应振复任司令官,归伪满治安部直辖。宪兵总团司令部管辖宪兵训练处的教育训练,负责对各宪兵团的指挥和监督。其编制:总团司令部设司令官、顾问、参谋长、高级副官、副官,下置参谋、副官和军需3个处。从1943年开始,参谋处下分3个课,1945年在副官处下置1个课。总团司令官由中国人少、中将级军官担任,受治安部大臣之命监督、统辖伪满宪兵。顾问由日本现役宪兵中、大佐级军官担任。他名义上是辅佐司令官工作,实际上是受治安部日军最高顾问的直接指示,是司令部的实际统辖指挥者。参谋长由日军少将级军官担任,他辅佐司令官和顾问工作,掌握统制方针、法规要点,确定宪兵司令部的警备部署、业务措施和具体执行办法等。高级副官由中国人少校级军官担任,直接受司令官的指示,掌管司令部内文官工作。副官由日军上尉级军官担任,负责司令部内的生活、教育、对外联系等事项。
  参谋处:设处长1人。下置第一、二、三课。处长由日军大佐级军官充任,承司令官、顾问、参谋长的命令,指挥所属参谋和下辖的3课进行业务工作,宪兵司令部的实际业务掌管在该处。
  第一课:掌管教育训练、编制、装备、企划、补充、建军勤务、宪兵团长及分团长会议、建军费管理、教育演习费管理、讨伐作战、着装规定等事项。
  第二课:负责军事行政警察业务、军事司法警察业务、普通行政、司法警察事项、警务课长会议事项、刑事诸费管理、囚徒费管理、国兵检查场秩序管理以及编制月报、季报和年报等事宜。为便于通过组织工作发挥各宪兵团的综合效能,它不直接搞搜查、逮捕、讯问、拘押等具体警察业务,但其成员仍保留警察职权。
  第三课:负责情报搜集、防谍、谍报、情报经费管理、宪兵团特务课长会议等事项。此外还掌管对伪满军思想动向侦察、防止反日满思想渗入伪满军以及搜集“国外”和八路军、苏蒙方面的情报。自1944年下半年起,该课改由中国军人任课长后,业务范围大为缩小,原负责的情报和防谍业务划归第二课,只管防止外部思想渗入军内和军人军属思想动向调查工作。同时着重考察研究士兵逃亡原因和动机,呈报军事部,以供研察防止对策。
  副官处:负责人事、庶务、马事、兵器、卫生、自身防谍、军风军纪、副官会议、评功恩赏、机密费出纳、佣人及出差费管理、保管秘密文件和关于顾问室事务等事项。1945年该处下设1个庶务课。
  军需处:掌管经费、粮秣、被服、事务用消耗品、关于修建事项、军需官会议事项及指导各宪兵团和宪兵分团的军需工作。
  伪满宪兵部队源于宪兵训练处。1935年3月,伪满宪兵训练处第一期宪兵学兵约600人毕业,这是经日本人亲手训练的伪满宪兵。1934年,时任伪满军政部最高军事顾问的日本陆军中将佐佐木到一,开始筹建伪满宪兵,当第一期宪兵学兵毕业后,他就同关东军司令部部附、伪满军政部顾问、宪兵训练处的创立者现役步兵中佐石黑一起,以这批宪兵为基础,在“首都”和5个军管区司令部驻地创设了6个宪兵队。配置在“新京”、奉天、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和承德,同时建立了伪满宪兵司令部,统辖诸宪兵队。此时首都宪兵队因设于伪新京的京师宪兵司令部尚未撤销而暂驻吉林,至1936年始移驻“新京”。
  初建之伪满各宪兵队,每队先设1个连,称为第一连。这些宪兵在宪兵训练处受训期间按连的建制编组,成立宪兵队时,基本上是将训练处时的学兵连变为各宪兵队的第一连,每连80余人,原连领导成员亦无甚变化。
  1936年,宪兵训练处第二至第八期学员毕业,编成各宪兵队的第二和第三连,第二连分别派驻各宪兵队驻地,第三连分驻各宪兵队管辖区域内的另外的市县。除首都宪兵队外,第一至第五宪兵队的第三连,依次驻安东(今丹东)、延吉、黑河、佳木斯和锦州。同年还在牡丹江设立了第六宪兵队。1937年在佳木斯创设了第七宪兵队,在王爷庙、通辽、海拉尔、林西建立了宪兵分队,至此伪满宪兵总兵力已达1700余人。
  1938年上半年,伪满治安部依照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决定,对宪兵实行了第一次改革,将各宪兵队分成甲乙两部分,甲种部队在原驻地执行军事警察业务,乙种部队集中到伪滨江省松铺镇组建步骑混合的独立宪兵队,这支部队,是以协助关东军准备对苏作战为目的,其任务是担当黑龙江及乌苏里江“国境线”的监视任务,深入苏联境内破坏交通设施。独立宪兵队编为10个连,连长均由日军上、中尉担任。1940年7月,该部由于士兵逃亡、退伍过多,加之日本帝国主义重点南侵,关东军战略重点转移,暂时放弃侵苏企图,该部即撤回“新京”,并很快解体。
  1939年6月,第一次宪兵改革中留驻原地的甲种宪兵部队一律改编为宪兵团。根据新发布的宪兵“总团令”,各宪兵团(第五宪兵团除外)解除了地方防卫任务,专事军事警察业务。此后随着军管区的增加,又陆续在新设军管区所在地建立了一批宪兵团。1939年在通化设立第八军管区时,通化宪兵分团升格为第八宪兵团。同年,通辽兴安宪兵队升格为第九宪兵团,并增设了下属博克图宪兵分团;在第五宪兵团属下增设了赤峰宪兵分团;锦州宪兵分团划归第一宪兵团;延边宪兵分团改称为间岛宪兵分团,并置于第六宪兵团属下;第七宪兵团之下增设了富锦宪兵分团。新增宪兵约200名,总兵力达到1900人。1940年夏,海拉尔宪兵分团升格为第十宪兵团,博克图宪兵分团编入其属下。此时由于独立宪兵队解散,所以至年末宪兵总兵力降至1500人左右。1942年,第八军管区司令部从通化移驻北安镇,第八宪兵团随之迁往,同时将黑河宪兵分团划归其属下,在通化则另设宪兵分团。1941年至1942年,宪兵机构未改变,但兵力有所增加。1943年下半年,伪满宪兵系统开始进行第二次改革。此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处于急转直下的形势,关东军大部调往该战场作战,伪满境内防务空虚,为应付这种不利的形势,关东军把伪满军扩编至约15万人,并增强了特种兵。于此同时,改革扩充了军事警察,强化扩大了宪兵总团的机构,伪满宪兵系统又有了新的扩涨。这次改革,首先是扩大了宪兵的配置范围,凡伪满军驻地都要配备宪兵。其次是扩大机构设置,强化分课制度,宪兵总团司令部参谋处增设第一、二、三课,所属各宪兵团增设团本部,其下增置总务课、警务课、特务课及副官室和军需室。各宪兵分团则增编总务股、警务股、特务股和经理室。三是按驻地的重要程度和人员数量,把宪兵团区分为甲级宪兵团和乙级宪兵团,“国都”(新京)、第一(奉天)、第四(哈尔滨)、第五(承德)4个宪兵团为甲级团,每团兵力约70至100人,配少将或上校级团长;其它宪兵团属乙级团,每团兵员50至60人,配上校或中校级团长。
  1943年,伪满宪兵进入大宪兵制时期,宪兵队伍迅速扩大。此间又增设了3个宪兵团,即设在密山县的第十一宪兵团,设在锦州的第十二宪兵团和设在科右前旗王爷庙的第十三宪兵团。宪兵分团一级组织增加的更多,第一宪兵团增加了通化、鞍山、抚顺、本溪湖、岫岩、营口6个分团,安东分驻队也升格为宪兵分团。第二宪兵团增加了四平、磐石、昌图分团。第三宪兵团增加了洮南、昂昂溪分团。第四宪兵团增加了阿城、珠河分团。第五宪兵团增加了古北口、丰宁、围场、凌源、平泉分团。第六宪兵团增加了间岛、宁安分团。第七宪兵团增加了富锦、依兰分团。第八宪兵团增加了海伦、黑河、塔溪分团。第九宪兵团增加了林西、林东分团。第十宪兵团增加了扎兰屯分团。第十一宪兵团设勃利、宝清分团。第十二宪兵团设山海关、黑山分团。第十三宪兵团分设六户分团。之后鞍山宪兵分团又晋为宪兵团,并增置唐山派遣宪兵队。到1945年8月伪满洲帝国覆灭前,共有宪兵团16个(含宪兵团级唐山派遣宪兵队),宪兵分团37个,宪兵分驻队7至8个,整个伪满宪兵系统官兵总数达2800余人。
  9、靖安军
  靖安军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根据侵占东北的需要,以参谋小松己三雄为主,在奉天编建的日满人混合的特殊部队。该部初建时称靖安游击队,队长和田劲少将,参谋长宫本新上校,下辖1个步兵团,3个骑兵连及山炮、迫击炮、机关枪连,全队官兵2071人,日本人占三分之二,各级主官均由日军官佐担任。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后,6月该部编入伪满军,归军政部直辖,改称靖安军,司令部仍驻奉天。靖安游击队改为靖安军后,扩大了机构设置,扩充了部队员额,并重新任命了司令官等主官。按1934年的编制,靖安军设司令官、参谋长、副官长和部附各1人,下设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兽医处,编置2个步兵队,1个骑兵队和1个炮兵队。司令官藤井重郎少将(后相继由铃木菊次郎和美崎丈平担任),参谋长美崎丈平上校,副官长仓本纯一中校,军需处长二等军需正薮冈秀次郎,军医处长一等司药立川正国,兽医处长一等兽医笹岛直见,部附翟希嘏上校。步兵第一队,队长美崎丈平,辖队本部、第一、二营、机关枪、迫击炮及补充连。步兵第二队,队长安部美雄,辖队本部、第一、二营、机关枪、迫击炮及补充连。骑兵队,队长铃木菊次郎,辖队本部、第一、二、三连及机关枪、迫击炮和补充连。炮兵队,队长镰田昇,辖队本部和第一、二连。全军官兵总额2546人,马638匹。
  靖安军是在关东军直接指导下组建的,该部自成立之日起即“四时出动游击各地”,讨伐抗日武装,镇压抗日爱国军民,罪行累累,得名“常胜队”,是日本侵略者的忠实爪牙。
  10、军医养成处
  1934年7月设,系把前北满铁路护路军医院军医养成处更名为陆军军医养成处,直属伪军政部,处长陆军军医上校刘永维(兼)。
  (五)军政部(治安部、军事部)兼辖机构
  1、军事顾问部
  1932年4月设,是伪满军的实际控制机构。是年4月13日,日本关东军向伪满军政部及所属各警备区派驻了以多田骏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作为军政部的顾问部,对伪满军“加强有力的指导”。
  顾问团最高顾问由日本陆军现役将官担任,顾问由尉、佐级军官担任,陆军军官为关东军司令部部附,海军军官初为日本海军特设机关附,1933年改为驻满海军部附。最高顾问统辖全顾问团,其基本任务是控制和全面指导伪满军。多田骏到任不久,即领受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参谋长桥本虎之助的意图,提出了建设伪满“新军的指导方针”,即首先“防止士兵动摇,安定国军”,进而“迅速确立基础,使它能够担任维持满洲国内的治安,建成内容充实的军队”。这一指导方针的着眼点在于将伪军改造成为完全由日军控制的附庸军队。
  军政部顾问团设最高顾问1人,其下置高级顾问、主任顾问、主计顾问、顾问及顾问附属官员若干人。首任最高顾问多田骏原为陆军炮兵大佐,任最高顾问后旋即晋升为陆军少将。继多田骏任军政部最高顾问的是坂垣征四郎少将(1933.12任),尔后为佐佐木到一少将(1934.6任)。据1932年11月30日《满洲国军事顾问并军事教官配置一览表》记载,此时军政部顾问部的编制是:最高顾问,陆军少将多田骏,顾问骑兵大佐滨田阳儿、海军大佐伊藤整一、步兵中佐大迫通贞(兼)、骑兵少佐佐久间亮三、三等主计正住谷焍、步兵大尉芳贺丰次郎和冈田菊三郎。伪军各部队的顾问是:奉天警备军顾问,陆军工兵少佐菅野谦吾、一等主计山本秀雄;吉林警备军顾问,陆军步兵中佐大迫通贞、一等主计宫林彦次;黑龙江警备军顾问,陆军步兵少佐林义秀;洮辽警备军顾问,骑兵少佐佐久间亮三(兼);兴安警备军顾问,陆军少佐齐藤恭平;海军顾问,海军大佐伊藤整一;江防舰队顾问,海军少佐川畑正治。1933年5月废洮辽警备军,设热河警备军,顾问由步兵中佐关源六和步兵大尉本间诚担任。此后,军政部顾问部顾问的人数时有增减,成员亦有所变化。据1934年2月统计,此时伪满洲国陆海军军事顾问团的专兼职顾问已由初设时的20余人增至52人。同年3月伪满实行帝制后,为加强军事力量,对付反满抗日武装,对军队进行了整编,以军管区制代替警备区制,先后设立了11个军管区。为加强对伪满正规军的控制,当年军事顾问部即于初设的5个军管区配置了顾问。第一军管区顾问菅野谦吾少佐,第二军管区顾问中野英光中佐,第三军管区顾问河崎思郎中佐,第四军管区顾问中野英光(兼),第五军管区顾问(不详)。
  1937年7月,伪军政部改为治安部,最高顾问先后由平林盛人少将(1937.8)、松井太久郎少将(1939.8)、中野英光少将(1940.12)担任。1943年4月,伪治安部改为军事部,最高顾问相继由秋山义允(又说秋山义隆)少将、竹下美晴中将、楠木实隆氏中将等人担任。
  2、马政局
  1933年设,是军政部大臣监督之下的政府机关。其任务是主管有关马匹的行政,进行满洲马的品种改良,向民间普及马术知识,以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其组织机构是:局设局长、副局长和顾问,局长先后由陆军中将王静修(1934.3.1兼)、陆军中将郭恩霖(1934.11.15兼)、日本陆军预备役少将滨田阳儿(1934.12.11)、日本陆军预备役少将游佐幸平(1939.1.10)等人担任。副局长毛遇凤,顾问(首任)日本骑兵大佐滨田阳儿。下设4科2场,即:总务科、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和国立种马场、国立赛马场。
  国立种马场,在局长指挥监督下管理马匹改良、繁殖、卫生及马匹的调查统计等事宜。其机构设1股(庶务股)、2科(改良科、防疫科)、4场(洮南、海拉尔、哈尔滨、通辽国立种马场)。
  国立赛马场,在局长指挥监督下掌管赛马、马匹改良和调查事宜。下设3科2场,即:庶务科、第一科、第二科和奉天及哈尔滨国立赛马场。马政局自设立后,机构无甚变化,职官时有增减。1939年,局属种马场由4个增至8个(洮南、海拉尔、哈尔滨、通辽、新京、克山、铁岭、林口国立种马场),赛马场由2个增至4个(奉天、哈尔滨、鞍山、新京国立赛马场),另外还增设了1个国立种马育成牧场。1940年12月28日,马政局由治安部移交兴农部管理。
  3、测量局
  1940年7月1日设。伪满成立之初,测量机构处于空白状态,测量工作全部由日军进行。1934年5月在军政部参谋司设立测量课,7月公布陆地测量法。随着军事、产业的发展,测量课已难以适应“国政”形势的需要,于是成立了测量局,局长先后由日本陆军预备役少将中岛九平和大川硅介担任。负责陆地、河流的测量、绘制、印刷和发行地图、海图等有关事宜。
  4、指纹管理局
  原为民生部所属,1939年1月移交治安部管辖。日本帝国主义为维护其殖民统治,扩大指纹的利用范围,使指纹发挥最大效果,进一步强化对东北人民的管理,即将指纹管理局由民生部移交治安部大臣管辖。局长(由警务司司长兼)先后由澁谷三郎(1937.7.1)、植田贡太郎(1938.8.19)、谷口明三(1939.12.16)兼任。其下设指纹管理局参与和工作人员若干。
  5、铁路警护总队
  1938年1月1日,依据上年12月27日敕令第473号,治安部将铁路总局警务机构接收过来改组成铁道警护总队。其任务是警备铁路、船舶、汽车、港湾的安全。机构设置是:总队置总监、副总监、参事官及总务、警备、警察3处。总部驻奉天,下设哈尔滨、奉天、吉林、锦州、牡丹江、齐齐哈尔铁道警护本队。在本队内设有铁道警护队,大体设在各主要车站所在地。在各站、信号场、汽车路线要点、水运路线要点、码头和铁路工厂等处设警护队分所,并组成警护分队常驻该处。此外,还在哈尔滨设有水上警护队,在伪新京设总监部新京办事处。1943年增设新京铁道警护本队本部。1944年铁道警护总队改编为铁道警护军,归军事部统辖。警护总队的编制是:总监1人,先后由三浦惠一(1938.1.1)三笘弥太郎(1940.10.1)、畑中金二(1940.10.18)、姜全我(1940.11.1)、藤井贯一(1941.8.29)、山本繁雄(1943.7.26)担任,副总监1人,先后由田村仙定(1940.11.1)、三田正夫(1943.7.22)担任,参事官若干人。总务处,编25人,处长园山光藏,1939年9月后由三浦惠一兼任。警备处,编18人,历任处长为马场义生、本宫隆市、田岛良秋。警察处,编16人,处长相继为清水助太郎和村田安雄。铁道警护本队本部共7个,本队本部编队长、警护官、巡监、属官和技士等30人左右不等。新京铁道警护队编警备官和巡监等14人。1943年新京铁道警护本队本部设立前,该队归奉天铁道警护本队本部辖属。
  第二节 伪警备区部队
  伪满建立之初,军队实行警备区制,在东北全境设立了奉天、吉林、黑龙江、洮辽、兴安5个警备区,将伪满正规军编入各警备区,称省警备军(洮辽警备区部队称洮辽警备军,1933年5月改为热河省警备军)。吉林警备区设于1932年3月14日,司令部驻吉林,司令官陆军中将吉兴,参谋长陆军少将吴元敏,部附陆军少将王遇甲,主任顾问日本陆军步兵中佐大迫通贞(兼),顾问一等主计宫林彦次,军事教官日军现役大尉滨田弘等6人。司令部置副官、参谋、军需、军医、军法5处和第二教导队,下设吉长、延吉、滨江、农安、绥宁、依兰6个地区警备司令部①(各地区警备司令部均设于1933年,地区警备司令官一般为驻区警备部队(旅)长。吉长地区警备司令为吉林警备步兵第四旅旅长邢士廉,农安地区警备司令为吉林警备骑兵第一旅旅长刘玉昆。)。辖12个警备旅(含4个警备骑兵旅,警备步兵第六旅不健全)和吉林铁道守备队、吉林剿匪司令部、北满铁道警护军司令部、郭骑兵支队(吉林第一游击队)、日野骑兵支队(吉林第二游击队)、吉林警备步兵独立团、吉林警备炮兵第一和第二营、吉林警备独立步兵第一营、吉林山林警备队和装甲车队、宪兵队、警察第一大队、稽察处、陆军医院等部,总兵力约5万余人,所部有半数以上的单位驻伪新京地区②(《满洲警备体系》,伪满洲国军政部编。),这些部队主要有:
  一、吉林警备步兵第一旅
  为绥宁地区警备部队,旅部驻榆树,旅长刘宝麟少将,参谋长王玉泉上校,辖步兵第一团、第二团和旅直属机关枪、迫击炮、平射炮、骑兵、通信连。步兵第一团,团部驻榆树,团长夏洪谟上校,辖步兵第一、二、三营。第一营,营长王德本少校,驻弓棚子;第二营,营长杨恩普少校,驻五棵树;第三营,营长陶国瑞少校,驻德惠。步兵第二团第三营,营长王中西少校,驻榆树。机关枪连等各旅直分队均驻榆树。全旅官兵共2348人,其中军官145名,另配马匹153匹。1934年初,旅部移驻穆棱站,旅长李振声中将,参谋长董建昌上校,警备区域为穆棱一带。
  二、吉林警备步兵第四旅
  为吉长地区警备部队,旅部驻伪新京六马路,旅长邢士廉中将,参谋长阎克铭上校。辖步兵第九、十、十一、十三团和机关枪、迫击炮等直属连。步兵第九团,团长张印符,团部驻敦化,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和机关枪连。步兵第十团,团长杨登举上校,团部驻吉林江南,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步兵第十一团,团长李文龙上校,团部驻窑门(今德惠),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步兵第十三团,团长傅泽民,团部驻伪新京二马路,辖步兵第一、二、三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全旅官兵总计3548人。以后该旅建制变动较大,原步兵第九团、第十团调归吉林警备步兵第五旅;第五旅所属步兵第十四团调归四旅建制。全旅官兵人数亦有减少,到1934年初官兵总额为2979人。
  三、吉林警备骑兵第一旅
  为农安地区警备部队,旅部驻农安,旅长刘玉昆少将,参谋长王锡嘏上校,下辖骑兵第一、二、三团和直属骑兵连。骑兵第一团,团部驻扶余,团长尹保衡上校,辖骑兵第一、二、三、四连和机关枪、迫击炮连。骑兵第二团,团部驻长岭,团长路安平上校,辖骑兵第五、六、七、八连及机关枪、迫击炮连。骑兵第三团,团部驻伏龙泉,团长马芳亭上校,辖骑兵第九、十、十一、十二连和机关枪、迫击炮连。旅直骑兵连驻农安。全旅官兵夫役总额3068人,其中军官241名。马2920匹。
  四、吉林警备骑兵第四旅
  隶属吉林剿匪司令部建制。旅部及所部驻伪新京南,旅长张俊哲少将,辖骑兵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和直属机关枪、迫击炮连,后增设山炮连。骑兵第十三团,团长杨恩山上校,辖骑兵第一、二、三、四连。骑兵第十四团,团长张锡铭上校,辖骑兵第五、六、七、八连。骑兵第十五团,团长张俊卿上校,辖骑兵第九、十、十一、十二连。全旅官兵2676人,马2359匹。
  五、吉林警备骑兵第五旅
  隶属吉林剿匪司令部建制,旅部及所属部队驻伪新京以南地区,旅长傅铭勋少将,参谋长曹瑞徵上校。辖骑兵第十六、十七、十八团、旅直独立骑兵营和机关枪、迫击炮连。骑兵第十六团,团长秦相九上校,骑兵第十七团,团长陆恩上校,骑兵第十八团,团长黄忠海上校。各团均辖骑兵第一、二、三、四连。全旅官兵夫役总额3256人,其中军官203人,马3505匹。
  六、吉林铁道守备队
  属吉林警备军建制,在警备“首都”治安上受首都警备司令部统辖指挥。该队司令部驻伪新京,司令官邢士廉中将,参谋长阎克铭上校。辖铁道守备第一队、第二队、独立步兵营、独立骑兵营、山炮营(未编成)和骑兵第一、二、三、四、五营。第一队,队部驻吉林江南,队长杨登举上校,辖第一、二、三营。第一营,营长赵警华少校,驻蛟河;第二营,营长祁自新少校,驻威虎岭;第三营,营长杨春生少校,驻下九台。第二队,队部驻双城车站,队长李文龙上校,辖第一、二、三营。第一营,营长金毓善少校,驻双城车站;第二营,营长孙海山少校,驻陶赖昭车站;第三营,营长赵天骥少校,驻窑门车站。1933年初,两队均增编轻机枪、重机枪连和迫击炮连。旅直属队:独立步兵营,营长王鼐同少校,驻伪新京;独立骑兵营,营长连组少校,驻伪新京;骑兵第一营,营长李毓芝少校,驻窑门;骑兵第二营,营长王奎少校,驻窑门;骑兵第三营,营长宋锡三少校,驻窑门;骑兵第四营,营长李耀武少校,驻三岔河;骑兵第五营,营长孙庆兴少校,驻三岔河。全守备队官兵总额5129人。1933年5月24日铁道守备队司令部奉命撤销,司令官转任新设伪新京地区警备司令。
  七、郭骑兵支队
  又称吉林第一游击队。支队部驻德惠,支队长郭宝山少将,下辖第一、二、三大队,每个大队辖4个中队,大队长为上校级军官,所部同支队部一道驻德惠。
  八、新京地区警备司令部
  1933年1月设。司令部驻伪新京,司令官邢士廉中将(1933.5任),参谋长阎克铭上校(1933.5任),所辖警备部队为原吉长地区警备司令部所属吉林警备步兵第四旅和农安地区警备司令部所属吉林警备骑兵第一旅。
  第三节 伪军管区部队
  1934年3月1日伪满改行帝制后,军队进行整编,以军管区制代替警备区制,先后于奉天、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承德、牡丹江、佳木斯、通化、通辽、海拉尔、密山成立了第一至第十一军管区。在此次军队整编中,原吉林省警备司令部改编为第二军管区司令部,司令官吉兴中将,参谋长王遇甲少将。辖第四地区警备司令部(新京地区警备司令部)、混成第十旅和骑兵第二、三、四旅,部队主要是由原东北军张海鹏等部组成。所担负之警备区域蒙地占其半部,“为治安上不许懈怠之地区”,洮南、榆树方面又时有反满抗日爱国武装进行活动,因而所部“昼夜奔走于讨伐,无暇顾及自体之整备及向上”。
  一、混成第十旅
  旅部驻伪新京,旅长李文炳中将,参谋长张铭久上校,下辖步兵第十三团、骑兵第十三团及旅直属山炮连、野炮连,全旅官兵总额为1258人。步兵第十三团,团部驻窑门,团长王鼎臣上校,辖第一营、第二营和直属迫击炮连。第一营,营长李文涛,驻松花江,下辖第一、二、三连及机枪连;第二营,营长关德斌,驻双阳,下辖第四、五、六连及机枪连。骑兵第十三团,团部驻伊通,团长王锐升上校,辖骑兵第一、二、三连和机枪连。旅属山炮连驻农安,旅属野炮连驻伊通。
  二、骑兵第二旅
  旅部驻农安,旅长尹保衡少将,参谋长孙葆棻上校。下辖骑兵第十四团、第十五团及旅属迫击炮连。骑兵第十四团,团部驻长岭,团长傅恩魁上校,辖骑兵第一、二、三连及机枪连;骑兵第十五团,团部驻伏龙泉,团长马芳亭上校,辖骑兵第一、二、三连及机枪连。旅属迫击炮连驻农安。全旅官兵总额为1017人,马1072匹。
  第四节 伪特种兵部队
  伪满洲国的陆军特种兵部队,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关东军大批调出参战后,为增强伪满洲国军的防务能力而组建的。其体制由工兵、辎重兵、飞行队、汽车团、高射炮队等兵种构成。驻“新京”的伪满洲国陆军特种兵部队主要是陆军航空兵,其次是高射炮兵所部。
  一、陆军航空队司令部
  1941年3月21日,伪满治安部发布飞行队司令部令,决定建立飞行队,设司令部于伪新京,在司令官和参谋长之下置部附、参谋、副官、准尉官、委任文官、军士等属员若干人。飞行队司令部下辖第一、第二、第三飞行队。第一飞行队驻伪新京,第二飞行队驻奉天,第三飞行队驻哈尔滨。每个飞行队辖4个飞行连和1个飞行修理厂,每连装备日制97式战斗机4架。1944年10月30日,军事部发布军令第十七号令,即陆军航空队司令部令,将飞行队司令部改为陆军航空队司令部,并扩大了机构设置。司令官田中中将,司令部置参谋、副官、兵器、军需、军医五处。所辖部队仍为第一、二、三飞行队并1个独立飞行连和1个航空兵器厂。
  二、高射炮队
  1935年伪满设立了第一独立炮兵队,以黑木渣吉为队长,下设高射炮和探空2个营,每营均编3个连,全队官兵总数为1073人。1942年扩编高射炮部队,成立高射炮队司令部(驻奉天),以刘牧禅少将为司令官,下辖5个高射炮队,1个高角炮队和1个气球队。其中置于第二军管区的第三高射炮队驻伪新京,该队队长为服部实,下辖第一、二、三高射炮营,第一营,营长中村藤人,辖第一、二、三连。第二营,营长毛利哲卫,辖第四、五、六连。第三营,营长上田义一,辖第七、八连(照空连)。全队官兵总额为1270人。1945年8月日本战败前,第三高射炮队调防抚顺,驻防“新京”的炮兵为第四高射炮队,至关东军投降时,该两高射炮队均解体。
  此外,第二军管区所属的第五自动车队也驻防伪新京。
  第五节 伪军事学校
  伪满之初无正规军事院校,当时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伪满军的控制和改造,先设立了一些过渡性的训练机构,用以轮训旧军官和培植新的军事骨干。1938年前后,为适应扩充伪满军,强化训练机构的需要,陆续成立了陆军兴安学校、陆军训练学校、陆军军官学校、陆军高等军事学校、陆军自动车学校、陆军铁道警护学院、陆军军需学校、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兽医学校、陆军汽车学校、陆军飞行学校、江上军训练处、宪兵训练处等等。其中设在伪新京的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陆军高等军事学校、陆军军需学校、陆军兽医学校和宪兵训练处。
  一、陆军军官学校
  1939年3月成立,校址在伪新京近郊拉拉屯。该校是伪满的重点军校,是仿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组建的,以培养合成军队指挥军官为目的。该校隶属伪满治安部(军事部),实际由日本关东军控制,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设在伪满的分校。
  1933年2月,伪满在奉天东大营设立了中央陆军训练处,作为伪满军官的训练机构。至1939年,为强化训练机构,扩大训练规模,把该处培养合成军初级指挥军官的任务分离出来,将该处的军官候补生队调往“新京”,并以其为基础,扩建成陆军军官学校,负责培养初级军官,而将中央陆军训练处更名为陆军训练学校,担负在职军官和军士的轮训。各兵种以及军医、兽医、军需学校的预科生,均由陆军军官学校统一负责培训,这些预科生在该校毕业后才能进入各兵种专业学校学本科。所以陆军军官学校被视为是伪满所有军校的中心和重点军事教育机构。
  陆军军官学校由校本部、校长、干事、教授部、预科生队、本科生队组成。教授部分普通学、军事学、术科三个部分,预科生队和本科生队均设队部,下属1—4个学生连,每连设4—6个区队,有学生百人以上。学校和各级主要领导人基本上都由日本人担任,在教职员中亦多为日本人,在校学生初期以日本人居多,中国人次之。派往该校的干部,名义上是由伪治安部(军事部)提出人选,由“皇帝”敕命派任,但实际上都是由关东军司令部决定的。学校的教科书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教材,授课一律用日语,中国教官和学生正式场合只准说日语,其教育训练完全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为模式,搞奴化教育和法西斯军事训练。
  该校招生采用招募考试的办法。招收对象是伪满“国高”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同等学历者,年龄在16至19岁之间。军队中的军士和兵也可志愿报考,但须经所属部队长提出,年龄放宽到25岁。因军校完全是公费,毕业后的待遇又高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所以考试竞争激烈,录取标准较严格,大体在每7至10名考生中录取1名。该校建设规模较大,机构完善,设备先进,能同时容纳4期学生千余人接受训练。
  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制是,在校学生的教育训练分预科、队附勤务、本科、见习军官4个阶段进行,学期约为5年左右。预科教育约2年,主要是提高文化水平,达到大专程度,并进行养成教育,打下军事基础。预科毕业后,学生按兵种进行划分,一般分步兵、骑兵、炮兵、高射炮兵、工兵、辎重兵、航空兵、江上军等。分到各兵种的预科毕业学生开始有6个月的队附勤务,熟悉部队情况,体验部队生活,学习班长职责和兵种技术知识及实际操作。队附勤务半年期满后返回军校入本科学习,此时称军官后补生。学军医、兽医的分别到哈尔滨陆军军医学校和新京兽医学校学本科,学军需的去陆军军需学校,日本和朝鲜学生则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本科学习。该校从1939年创办到1945年8月解体,共招收过7期学生,各期中均有中国、朝鲜和日本学生。在前3期中,预科毕业后均挑选部分中国学生派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入本科学习,但从第4期起就不再派,而日、朝生则照常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本科深造。
  本科是在预科毕业并服队附勤务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专业军事知识,掌握军事科学,提高军事素质,并加深对所谓“建国精神”的理解,学期约2年。本科毕业后到部队任见习军官3个月,然后被授予少尉军衔,成为正式军官。日朝学生毕业后授予日本陆军少尉军衔,如到伪满军队中服务,则同时授予伪满军少尉军衔,但保留日军军籍。
  陆军军官学校的教育训练内容,按1939年3月10日伪满皇帝颁布的《陆军军官学校令》规定,“生徒之教育分为训育,并学科及术科教育”,其教育纲领由伪治安部最高军事顾问确定。预科教育内容有普通学、军事学和术科,以普通学为基础和主要课程,并注重养成教育,涵养军人精神。其课程相当于大学的基础课,设有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日语、汉语、心理学、伦理学、法律学以及修身教育和“建国精神”(即伪满洲国建国理想)等课程。军事学是以日军的步兵操典为主,要求学生对有关条款背诵如流,执行不苟。此外还有射击教范、内务令、作战要务令、兵器学、通信学、测量制图学、地形学、军阵卫生学等。在预科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完全具备一个日本军人从列兵到上士在军事方面的知识素养。预科生的术科训练为上述各种典范令等书本知识的实践化,训练内容有队列制式教练、刺杀术、军刀术、马术、柔道、射击、工兵防化作业、游泳、体育等课目。除上述课目外,还经常进行夜间紧急集合,行军和防空演习,夏季野营训练,冬季山地作战演习,一切活动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术科训练的时间只占预科课程时间的四分之一,为次要课目。本科训练内容以军事战术为主,各兵种专业课也相应增多,训练重点是提高初级军官的组织指挥能力。本科训练按兵种分别进行,各兵种的共同科目集中学,专业课目分别学,合同战术统一讲授基本战术原则理论,一般想定是以师的编成为最大单位,通过图上、兵棋、沙盘作业,以及现地实兵指挥,野外演习,掌握连排作战指挥技能,并熟悉营团的作战指挥要领。除战术训练外,本科的军事学还包括有关初级军官必备的军事知识,如军制、战史、兵器射击学、筑城交通学、军阵卫生学、地空联络学等。本科的术科训练按不同兵种学习各自的专业,要求比预科高。本科的普通学则主要是学习所谓的“建国精神”和日本语(练习军用文言文)。
  伪满陆军军官学校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把对中国学生的奴化教育置于首要地位,教育的重点是对中国学生灌输日满亲善,效忠日本天皇和伪满皇帝的“忠君爱国”思想,主旨是把中国学生培养成“志操坚确,绝对效忠于日本帝国主义和满洲国的新生力量”,作“皇帝陛下的股肱”,无条件地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殖民统治服务。在军事训练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其目的也是如此。为“造就一批最合格的帝国军官”,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控制非常严格,经常进行“思想矫正”,肃清“反满抗日”思想,一旦发现学生中有谁流露出对日本的不满情绪和言行,即以“反满抗日”的罪名加以逮捕。其它各种形式的奴化教育和法西斯统治,更是花样翻新,无以复加。
  尽管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学生的控制异常严格,然而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的影响,加之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歧视,使一些中国学生对自己的亡国奴身份日益不满,反满抗日思想日有发展,秘密反满抗日组织相继出现。因此,当1945年8月苏联一经向日本宣战,该校的一些中国学生即主动武装起来抗击日军。
  伪满陆军军官学校从成立到1945年8月解体,经历了7个春秋,共招生7期,入校学生总数为2250名,其中中国学生1300名,日本和朝鲜学生950名。修业期间毕业的学生3期共800人,其中中国学生450人,日朝学生350人。这些毕业生均分配到伪满军各部队担任初级军官。1945年8月17日苏军进驻该校时,学校的第4至第7期学生约1450名仍在校,其中除第4期学生即将毕业外,其它仍在学习或实习期中。
  二、宪兵训练处
  1934年7月于吉林东郊东大营成立,它是伪满培养宪兵骨干,进行宪兵科军官补习教育的唯一训练机构,掌实权者皆为日本人。其训练目标是造就伪满军中的“铁血军”宪兵部队,以防止伪满军中可能发生的武装暴动。
  1933年秋,中央陆军训练处增设宪兵养成部,聘请日本陆军和宪兵军官任教官,初步形成应急宪兵教育体制。翌年1月,宪兵养成部开办了为期6个月的第1期宪兵训练班,招收学兵42名,培训出伪满宪兵初创时期的第一批骨干。7月,日伪为扩大宪兵训练规模,加强宪兵部队建设,将宪兵养成部从中央陆军训练处分离出来,迁到吉林东郊东大营,扩编成独立的宪兵训练处,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成批的培训宪兵骨干。
  宪兵训练处首任处长为陆军中将应振复,顾问为日军现役大佐石黑贞藏。处本部设主事官1人,由日本宪兵佐级军官担任,首任主事官是宪兵少佐冈村。主事官受处长之命负责监督和指导副官、各部长、学兵队长的工作,并根据上级的指示制定教育计划。本部下设教育部、研究部和学兵队部,各部内置若干科室。教育部设教官长1人,由日本大中佐级军官担任,早期的教官长有久保田中佐、武久为二大佐等。部下设军事教官室、宪兵学教官室和武道教官室,各室共有日军大、中佐级军官6人,他们除负责编制教学计划外,还直接参入学兵的一切军事训练。研究部负责教育方针和法规的研究、编写教程、收集整理教育资料等事宜。该部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这部分工作一向附属于教育部。学兵队部负责学兵的术科训练,该部设学兵队长1人,首任队长常荫东,次任队长翟希嘏。部内置军医、军需和武道教官等科室,是做辅助工作和协助教育的。该部下属若干学兵连,每个连下设3个排,每排编3个班,人员总数约为百人。
  宪兵训练处自成立后所进行的训练,根据训练内容的变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从宪兵训练处成立到1938年6月期间,宪兵的主要任务是参入军事讨伐,与此相适应,此间宪兵训练处主要是训练野战宪兵,训练重点是军事科目,宪兵实务和法规等则为次要科目,训练时间仅占总课时的20%。军事训练的内容包括术科、学科和武士道训练,以术科和武士道训练为主,术科教授日本陆军操典和各种典范令,从基本教练开始,由单个教练到班、排、连的战斗教练、马术训练、军事侦察、兵器射击、夜间演习等。另外还在每个连挑选10余人进行重机枪、迫击炮等专门训练。武士道训练有剑道、柔道和枪剑道3项训练,每人自选1项,由各连和队本部的专业教官教授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学科教育分为军事知识、宪兵实务和日语3个方面。军事知识教育是扼要地学习步兵操典、陆军礼节、内务令和射击学等。宪兵实务教育包括宪兵学、警察法、军刑法、普通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部分。由于宪兵实务学在伪满初期还没形成,故讲授的内容是照搬日本大正年代的典范。而军事法规也未制备,所以初期讲授的军事法规,如陆军刑法、军法会审审判法,则是采用中华民国的,再参照日本军事法制为其标准规范,教条讲解。1936年11月,宪兵训练处由吉林迁至伪新京南岭,继续为各宪兵队训练补充宪兵骨干,同时训练专科军官、特技军士,但每期人数不多。
  1938年7月后到1942年,伪满宪兵系统进行了一次大改组,将宪兵分成甲乙两种部队。甲种部队仍留在原驻地,乙种部队的队本部设在哈尔滨市郊松浦镇,宪兵训练处的部分教官移驻该地,专门训练乙种部队。此间,甲种宪兵专门执行军事警察业务,故以法规和宪兵实务为训练重点,辅之以一般军事科目;乙种宪兵部队的训练内容大致和第一阶段相同,但增加了“国防”警备所需要掌握的一些特技训练。1940年7月后,因乙种部队在北满“国境线”被瓦解,余部撤回宪兵训练处,“新京”营舍嫌小,该处又迁回吉林东大营。此间,一方面继续对乙种部队的残余部分进行遣散处理,一方面继续坚持宪兵骨干训练。接受训练的有伪满军政宪的军官和宪兵少尉候补生,又有宪兵第9至16期的学兵。
  1943年,伪满宪兵建设进入所谓大宪兵时期,与此相适应,将宪兵训练对象分为3个层次,即宪兵军官、宪兵军士和宪兵学兵。宪兵训练内容亦作了较大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教育、法规教育和宪兵实务教育。精神教育主要是进行所谓“唯神之道、日满一德一心、五族协和、建国建军本义”的灌输,核心是“忠君亲日”。法规教育内容包括组织法、人权保障法、帝位继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军刑法、军审判法、行政法、国际法、宪兵总团令和司法警察职务规则等。宪兵实务教育包括内容较多,其中一般服务、司法警察、行政警察、秘密战勤务、科学鉴识、电气考证学等等,是为训练的重点。此外还进行了马术、军刀术、枪剑术、柔道、射击、救急法等术科教练。
  伪满宪兵训练处自1934年7月成立到1945年8月解体的11年里,共训练了16期学兵,培训了26期军官学员和军官候补生,举办了5期特别任用教育。伪满宪兵系统的绝大部分军官和骨干都经过了它的培训,其中1934年7月在吉林东大营开训的首批学兵训练,为伪满宪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批学兵共600人,他们之中有中学生,有奉天督察队中的“忠实分子”,有从中央陆军训练处各部中选拔的“优秀”学兵。这些人编为1个学兵队,内分6个连,经过8个月的严格训练,于1935年3月毕业,除留下部分成绩突出的当助教外,其余均按原教学连的建制分别编为奉天、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承德和伪新京6个宪兵队的第一连。1936年以后的第2至第8期学兵毕业后,分别编成上述各宪兵队的第二、三连。此后一批又一批的宪兵从这里输送到各军管区,使伪满宪兵队伍不断扩大,机构日益强化。到1945年时,伪满已有15个宪兵团,1个宪兵派遣队,37个宪兵分团分驻于东北各地和唐山市,对东北爱国反满抗日军民进行了极其残酷的镇压和迫害,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不折不扣的法西斯别动队。
  三、陆军高等军事学校
  1943年10月成立,驻地伪新京,校址在伪军事部会议所。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央陆军训练处改称的陆军训练学校专科学生班。1943年夏该班从陆军训练学校分离出来,由奉天迁至伪新京,以此为基础扩建成陆军高等军事学校。该校直隶于伪军事部,由日本最高军事顾问控制,其任务是“培养高等军事识能人材”和日伪高级军事参谋人员,并在“必要时将高级军官召集于陆军高等军事学校,使其行必要之修学”,此外,还“负责高等军事学术之研究与调查”。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以兵科校官及上尉而服队附勤务三年以上,学习丰富,身体强健,勤务精励,志操坚确,将来发达极有希望且选拔考试及格者充之”。入校学员绝大部分是日系军官,仅有少数是经过考验绝对效忠日本军国主义的满人军官。伪高等军事学校成立后,共招收了两期学员,每期教学时间为1年。第1期学员于1943年10月入学,至1944年10月毕业。第2期学员于1944年10月入学,至1945年8月11日毕业(因苏联红军进军东北而提前毕业)。每期学员均为30人,其中日系军官达20人之多。他们都是由各军管区及各军事机关选拔出来的上尉至中校级的伪军官,经过两次考试后入校。教授内容主要是作为高级军官所必须具有的高级军事理论和军识技能。教育分为训育并学科及术科教育,其教育纲领由军事部制定。首批毕业生多数分配到各军管区任参谋。
  按照1943年11月17日伪满皇帝溥仪发布的军令第十七号令,即陆军高等学校令等的规定,陆军高等学校教职员的编制是:学校设校长、干事(相当副校长)各1人,其下置副官、校附、教官、研究部员、事务官及翻译官、属官等若干人。
  四、陆军军需学校
  1937年7月10日正式成立,校址在伪新京。它是“以改善国军财会业务,培养新的军需官和提高原有军需官的素质为目的”而组建的,直隶于伪治安部(军事部)。1937年6月3日伪满皇帝溥仪以第117号敕令颁布“陆军军需学校令”,成立陆军军需学校,将原设于奉天的临时陆军军需学校迁至“新京”,以此为基础扩编为陆军军需学校。其教职员编制设校长、副官、校附、教育部长、教官、训练队长、训练队附、翻译官、属官、译官和军士等若干人。该校除了培养军需官候补生和对军需部门的军官进行补习教育外,还对军需业务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及编纂军需图书、教材等。军需官候补生的学制为2年。
  该校首任校长是陆军少将周秉衡。
  五、陆军兽医学校
  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校址设在伪新京。
  1937年10月28日,伪满在旧军政部厅舍内设立陆军兽医学校,归伪治安部军政司统辖,开始招收和培训兽务军士候补生。翌年3月10日公布陆军兽医学校令,成立陆军兽医学校,并把兽务军士养成所合并进来,扩大了教学规模,成为伪治安部直辖的一个教学部门。
  该校的任务是培养兽医部门的初级军官、军士和对在职的兽医军官进行补习教育,并对兽医部门、军马教养和其它科研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还负责兽务图书编写,军阵防疫学检索,军马防治品的研制等项工作。
  该校正式组建后的首任校长是陆军兽医少将沼田铁男。
  第四章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了东北三省,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号召东北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在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等同志的组织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织人民武装,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国民党东北边防军(东北军)一部分在东北的爱国军队也组织自卫军、救国军等抗日武装,进行抗日活动。这些抗日武装力量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
  曾在长春一带进行抗日活动的义勇军,主要是来自原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农民及其它各阶层爱国人士。这些抗日武装主要有:吉林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自卫军、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第四战区第八路。此外还有称谓各异的抗日山林队和具有宗教、行会色彩的“红枪会”、“大刀会”等抗日武装组织。原东北军第十旅张作舟部,于永吉乌拉街举义后,亦开抵榆树县境内进行抗日活动,曾一度攻占榆树县城,并给来犯的伪军以很大杀伤。
  第一节 吉林抗日义勇军
  亦称吉林抗日救国军。1931年9月24日,原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拒绝投敌事日的熙洽的诱降,率部在永吉县官马山一带誓师抗日。同年11月,奉张学良电令,吉林省临时政府在宾县成立,冯部被扩编为吉林省警备军,冯占海任警备军司令兼第一旅旅长。翌年1月,吉林自卫军成立,冯任副司令兼右路总指挥,率部参加哈尔滨保卫战。5月下旬,吉林自卫军溃败,冯部撤至宾县整顿,并改称“吉林抗日义勇军”(通常打着吉林抗日救国军的旗号),冯任总指挥,原吉林自卫军骑兵旅旅长宫长海任副总指挥,李文光任总指挥部参谋长,下辖12个旅,4个支队,3个团又1个营。第一旅旅长王锡山,第二旅旅长赵维斌,第三旅旅长宫长海(兼),第四旅旅长姚秉乾,第五旅旅长孙鹤喜,第六旅旅长刘万辉,第七旅旅长郜凤林,第八旅旅长杨质斌,第九旅旅长孙登山,第十旅旅长齐凤鸣,第十一旅旅长冯占一,第十二旅旅长冯英忱。第一支队长邓乃柏,第二支队长李树棠,第三支队长李辅臣,第四支队长龙剑侠。骑兵团长冯雨田,炮兵团长魁恩,独立团团长王化久,特种营营长冯殿儒,总兵力达5万人。部队重编后,制定了“坚持抗战到底,收复吉长,捉拿卖国贼熙洽,至死不投降”等抗战公约,并挥师南下,向日伪统治的中心吉长地区逼进。6月20日,冯占海督队强渡拉林河,转战至榆树县境内,先后同日军第二师团大川支队、伪满军刘玉枢和刘宝麟旅激战,攻占了榆树县城。义军所到之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地群众为他们当向导,侦察敌情,传送情报,还有一部分青年参加了部队。冯占海部抗日义勇军的凌厉攻势,震撼了日伪当局,为解除威胁,他们即调集日伪军分多路向冯部进攻,欲迅速将其扑灭。为使部队和群众免遭更大损失,吉林抗日义勇军遂退出榆树县城,挥师北上,攻克五常,并在此对部队进行了整顿,扩编了第五至第十支队。第五支队长郭玉昆,第六支队长李子玉,第七支队长韩占德,第八支队长陈玉清,第九支队长王戍五,第十支队长蒋鹤卿。此时冯占海部吉林抗日义勇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部队经过整顿后,遂经舒兰县界法特哈门强渡第二松花江,经九台向吉林市挺进。9月9日到达吉林市郊外,总指挥部设于九台县其塔木地区,指挥部队向盘踞在吉林市的日伪军发动强攻。在激战中,官兵伤亡较大,弹药消耗殆尽,补充无源,被迫放弃攻城计划,撤出战斗,令全部攻吉部队,绕道吉林北山后向农安靠拢,在农安以西三盛玉、伏龙泉一带会合。由冯占海直接指挥的佯攻长春的各旅先后在德惠、长春市郊一带同日伪军激战后,亦由布海转向农安伏龙泉地区。在此,各部将领议定,为保存实力,避免硬拼,将部队分成两部进行活动。原在吉敦线及五常一带活动的部队,仍回原地,相机骚扰日伪军,在吉长线活动的义勇军主力由冯占海率领向热河转移。1933年1月,冯部主力抵达开鲁,在此被张学良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三军,冯占海任军长。尔后由开鲁入关,加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冯任副司令。
  第二节 东北民众自卫军
  “九•一八”事变后,著名抗日将领马占山将黑龙江督军万福麟整肃军队时,逮捕并关押在齐齐哈尔监狱中的具有爱国思想的营长李海青放出,要其组织抗日武装,抗击日军侵略。此后,李海青率其旧部在黑龙江“三肇”地区发展抗日武装,组织抗日军队,很快集结了一支5千余人的队伍(李任旅长),参加马占山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不久,该部开赴吉林、扶余一带,继续发展扩大抗日武装,部队迅速增至5万余人。1932年3月初,李海青将所部改称为东北民众自卫军,自任总司令,尔后率部南下,向农安地区进军,并加入了不久前成立的吉林自卫军。自卫军进入农安县后,即从西、南、北三面包围了县城,3月29日,李海青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给盘踞在城内的日伪军警以很大杀伤,迫使其余部弃城向窑门逃窜,农安县城遂被攻占。李海青部自卫军在农安的战斗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日伪报纸惊呼“农安危机”,“李海青已和共产党合作,向民众宣传共产主义”。为解救农安危机,驻伪新京日军指挥机关立即从“新京”和铁岭调集了清水支队和伪满军张海鹏部前来围剿,在形势不利于自卫军的情况下,李海青部遂退出县城北撤,途中,在高家店收编了伪军1个中队,并将尾追的张海鹏部伪军击溃。4月中上旬重返扶余,在此进行了整肃工作,清查并处决了汉奸县商务会座办符剑岳等。尔后挥师北上,在黑龙江境内与苏炳文部东北民众救国军会师。10月下旬,该部在安达、兰西、青冈一带出击敌人,策应苏炳文部海(拉尔)满(洲里)抗战。由于斗争形势的不断恶化,自卫军遭受重创,处境艰难,为保存实力,坚持长期抗战,1933年初,东北民众自卫军辗转热河,加入了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李海青任第十六军军长,参加了收复多伦城战役。
  第三节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
  1931年12月,原东北军少校军需官王辅臣与爱国志士李郁华、侯希林等人密谋抗日救国,经东北抗日游击队珠河游击队队长赵尚志的介绍和帮助,与吉林省临时政府主席诚允取得了联系并获得支持,在德惠宣传鼓动抗日,发展抗日武装,于1932年3月组建起一支2千余人的队伍,命名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王辅臣任司令,吕玉堂任参谋长,李郁华任政训部主任,下设参谋、政训、军法、稽查等处(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团,各团团长依次为张庆林、李子阳、陈魁首、李春普、马玉山、孙××。部队组建后,活动于德惠一带,袭击日伪军警。是年9月5日,该部突袭了德惠县城大房身,捣毁了伪县政府和警察局,烧毁了县财务局宿舍,迫使伪官吏纷纷弃城出逃。事后,为避开由伪新京派来的日伪军骑兵支队的打击,遂退至德(惠)、榆(树)、舒(兰)边境地带,继续与日伪军对抗。此间,第三路在舒兰法特进行了整顿,重新调整部队编制,将原辖第一至第六团整顿改编为第三十二至第三十七团,各团团长依次调换为侯钊、庄庆喜、谢瑞久、马玉山、孙××和李春普。部队整编后不久,被编入了冯占海的吉林抗日义勇军,任王辅臣为第二十五旅旅长,吕玉堂为二十六旅旅长。同时决定其随冯部义勇军主力向热河转移,但由于行动迟缓,同主力部队脱离,途经米沙子和农安时,遭驻伪新京的日伪军拦击而溃败。在险恶的环境下,余部官兵很多动摇叛逃,辗转至陶赖昭时,又遭伪军张海鹏部袭击,部队便完全瓦解。但其中有志者如李郁华、王辅臣等投奔了抗联,继续坚持反满抗日活动,直到在斗争中牺牲。
  第四节 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
  1932年3月,罗明星同于万林、王文和、吴振宇等人密商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抗日斗争,经过积极活动,至7月,在九台县火石岭煤矿矿工和土们岭、沐石河一带的贫苦农民中,拉起了一支七八百人的队伍,集中在沐石河拉腰子屯进行整编,并命名为“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为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还派人到北京、上海等地,同“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吉林抗日义勇军指挥部”等组织取得了联系。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和吉林抗日义勇军指挥部,分别委任罗明星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支队支队长和吉林抗日义勇军暂编第一师师长。
  罗明星部义勇救国军成立后,联合“赛驼龙”抗日山林队、“殿臣”队、“赵旅”等抗日武装,在吉长、京图、吉海铁路沿线的10个县市,频频出击敌人,截击日伪军车,袭击铁路站线,破坏铁路设施,捣毁伪九台县政府,处决伪九台县自卫团长杨仲东,抗击进剿的日伪军,屡次而又多方面地骚扰打击了敌人,并曾集结各部抗日武装3万余人,拟攻打吉林省城吉林市,日伪当局惊呼,受罗部义勇救国军袭击“大小可以千计”,其活动“以企图袭击吉林市及已袭击九台县城为最”。
  为更好地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春罗明星主动派人和杨靖宇联系,期望得到杨靖宇将军的领导及与共产党领导的南满各抗日武装配合作战。5月间,杨靖宇邀罗到南满游击队,研究了联合抗日,协同作战的问题,从此罗部抗日义勇救国军加入了南满抗日武装斗争的洪流,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给予敌人以更沉重的打击。尤其是1935年7月29日破坏(新)京、图(们)线路的战斗,更造成了伪新京日伪首脑机关一度中断了同吉林东部以至通过朝鲜清津港同日本本土的联系,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遭受了损失。
  罗明星部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积极的战斗行动,使日伪当局惊恐不安,必欲加以剿灭,令日军市川、后藤、加藤等部指挥九台、永吉、德惠等县的自卫团和警察大队协调行动,联合围剿,致使罗部义勇救国军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为此,罗明星果断地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隐蔽行动,待机再举。他本人则转入地下,潜往黑龙江奉安县(现依安县)泰安镇,但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由此,他领导的人数达3千之众的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也就消声匿迹了。
  第五节 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第四战区第八路
  1932年6月中旬,伪满军第五旅十三团一营营长宋国荣,在磐石县黑石镇率部反正,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尔后以所部4个连为基础,同先后收编的磐石、桦甸、双阳、伊通、海龙、辉南等地的地方武装和小股“山林队”合编,组成辖4个团的抗日救国军,宋自任军长。同年7月辉南交河口军事会议后,宋部抗日救国军改称为“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第四战区第八路”,宋国荣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会址设在北平)委任为司令。部队初建时战斗序列是军属团制,后逐步改为军属旅制。
  宋部抗日救国义勇军成立后,联合在磐石、永吉、双阳一带有较大影响的山林队、殿臣队等抗日武装,首先攻占了磐石县城,砸开了监狱,救出了被捕的抗日志士,惩处了汉奸,补充了给养,摧毁了敌伪政权,选举了自己的县长,并争取了伪军和保安队千余人反正抗日。后由于日军飞机轰炸和骑兵支队赶来增援守城日军,宋部即退出县城,继续挥师西北向,经土顶子开抵双阳。8月上旬,宋国荣、傅学文(“殿臣”抗日山林队领导人,后投敌叛变)两部,联合“登山好”、“西边好”等抗日山林队,共约万余人,包围了双阳县城。伪县长冯荫树边要求省城支援边组织城内伪军警进行抵抗。30日,在双阳北鲁家屯附近,围城部队将伪双阳县公安局长刘振范率领的300余军警全歼,刘振范被击毙,伪县长等官吏弃城逃往“新京”,双阳县城遂于9月21日为义军占领。在欢迎义军的群众大会上,宋国荣当众演讲,表达了“保土卫国”、“血战到底”、“决不甘心当亡国奴”的决心,激发了群众抗日爱国的热情,一些爱国青年争相参加义军,许多知识分子也投笔从戎,此时在双阳的肖丹峰就带领县中学的部分学生投入了部队,并就任第一旅的宣传处长。
  1932年11月,驻公主岭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一大队,配属大批伪军向宋部义军发动围剿,在敌占优势的情况下,宋国荣遂率部撤离双阳,转移至磐石、桦甸、辉南等地山区继续抗击日伪军。
  宋国荣部抗日义勇军在进行抗日斗争过程中,曾与杨靖宇领导的磐石游击队联合行动,所部官兵受共产党的影响较深。1935年宋国荣入关后,由吴长胜继任司令,并率余部加入了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直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抗日斗争。
  第五章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
  1942年7月在苏联远东地区成立,1945年8月返回东北,旅部进驻长春。它是东北抗日联军在同日伪军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遭受重大挫折、付出极大牺牲后而保留下来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
  1931年至1942年初,日伪当局组成三省讨伐司令部,统一指挥关东军第六六九、八九〇、五九〇、三五六部队及大量伪军警宪特,采取军事讨伐、政治诱降、经济封锁以及集团部落、保甲连坐等手段,对东北抗日联军发动了持续残酷的围剿,使抗联各路军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特别是杨靖宇等一些抗联主要领导人的壮烈牺牲,更使部队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长期抗战,1940年2月,中共北满省委、吉东省委和抗联第三军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改变抗联的编制和活动方式,将各路军划分为若干支队,进行分散活动,独立作战,保存实力。第一路军分编为第一、第四、第七支队;第二路军分编为第二、第五、第八支队;第三路军分编为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支队。同年末,南满、吉东、北满3个省委的代表又决定,将东北抗联各支队主力撤往苏联远东地区进行隐蔽整训,第一、第二路军余部改编的各支队于当年底转移到苏境,第三路军余部编成的各支队于1942年3月进入苏境,转入苏境的抗联各支队,由一、四、七和二、五、八支队组成东北抗联南野营(亦称B营);由三、六、九支队组成东北抗联北野营(亦称A营)。1942年8月1日,南北两营统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亦称国际红军特别独立第八十八旅、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周保中任旅长、张寿笺(李兆麟)任政委兼政治副旅长,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石林克斯(崔庸健),下设一科(作训)、二科(情报)、三科(通信)、四科(行政军务);政治部,主任西辽根(苏军少校),下设组织科、宣传科、新闻科、军乐队;后勤部,部长德勒(苏军少校),下设行政经济管理科、军械科、财务会计科、生产科和医务所。另设华语(汉语)翻译训练班。教导旅下辖5营1连,共2000余人。第一营,营长金日成,政治副营长朴德山(代);第二营,营长王效明,政治副营长金策;第三营,营长王明贵,政治副营长安吉;第四营,营长姜信泰(柴世荣),政治副营长季清;无线电营,营长奥斯特洛阔夫(苏军大尉),参谋长石道夫(苏军大尉);迫击炮连。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出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抗联教导旅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并遵照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的指示,将部队分为几部,随远东苏军各方面军向东北挺进,占领战略要地,接收日伪政权。8月20日,周保中率旅部进驻长春,并就任“远东苏联红军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令,所部官兵一部进入各地苏军卫戍司令部,参入军事管制,一部作为苏军的代表,被派到公安、交通、电信、广播、银行等要害部门进行接管或监督工作,更多的人则是同先期到达东北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延安干部团南下支队的人员汇合,到各地同当地地下党的同志一道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组建新部队,发展壮大人民革命的武装力量,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同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以抗联教导旅旅部为基础,以吉长二市为中心,成立了吉合军区,军区机关驻长春,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部队改称东北人民自卫军,亦称吉合国民军,周保中任总司令。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我党领导的东北部队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由此东北抗联教导旅的番号即行撤销。
  第六章 国民党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为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调兵遣将,大举进攻解放区。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在此之前,他们为抢占东北,造成南北夹击关内解放区的有利战略形势,即于1945年8月末在长春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10月在锦州组成“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归“东北行营”兼辖。自9月起,在美国帝国主义的直接帮助下,陆续向东北大举调兵,并大量收编当地的地主土匪武装,策应其正规军的战略进攻。对于国民党军的进犯,东北军民奋起反抗,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大量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粉碎了他们的战略进攻,将国民党军压缩于沈阳、锦州和长春几个孤立地区内。在战略反攻的形势下,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发起辽沈战役,在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地进行了长春围困战,迫使国民党长春守军六十军起义,新编第七军和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部投诚,解放了东北的军事重镇长春。
  第一节 军事机关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
  1945年8月31日成立,简称“东北行营”,驻地长春。东北行营系依据国民政府当年8月30日颁布的接收东北办法的决定设立的,是全权统辖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领导机关。“行营”主任熊式辉,参谋长何柱国(后董英斌继任),下设政治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熊式辉兼任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任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辖“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即东北保安司令部)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绥靖区,总兵力达50万人。1946年3月,东北行营移驻沈阳。1947年4月7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在各地设立“国民政府主席行辕”,7月17日,将东北行营改组为“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简称“东北行辕”。8月14日,委任陈诚为“行辕”主任,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杜聿明和副司令长官郑洞国为副主任。撤销了原设的5个绥靖区,重新划分为沈阳、长春和辽北3个绥靖区,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兵团和直辖部队,总兵力约54万人。1948年1月,成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简称“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副总司令郑洞国、范汉杰、孙渡、马占山、万福麟、梁华盛、张作相,参谋长赵家骧,初辖第一、第六、第八、第九兵团及沈阳警备司令部,后增编第十七兵团,总兵力60余万人。“剿总”成立之初隶属于“东北行辕”,取代保安司令部。5月19日,撤销“东北行辕”,其职权移交给“东北剿总”,“剿总”遂成为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统率机关。
  二、吉林师管区
  1946年11月成立,直隶国防部统辖,驻地长春。是年5月,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内战,补充军队兵员缺额,决定在其统治的全国各省组建师、团管区,负责组织指挥辖区内各县市的兵员征集和接收训练事宜。7月,参谋总长陈诚发布命令,任命李寓春为吉林师管区少将司令,下属各级军官指定在安徽芜湖第二十一军官总队考选。11月,李寓春率在该总队选取的300余名军官到达长春,组成了吉林师管区司令部。其编制是:司令官少将李寓春,副司令官少将方传进,参谋长少将韩云五。司令部设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军法处和征集科、补充科、宣传科及警卫排。辖长春、永吉团管区和6个新兵大队,共约千余人。
  (一)长春团管区
  司令部设于长春,司令官少将李树桂。下设参谋科、副官科、军需科、军医科、军法科及征集股、补充股、宣传股和警卫班。辖3个新兵大队,每个大队编5个中队。
  (二)永吉团管区
  司令部设在吉林市,司令官少将周振声。机关编制和所辖新兵大队同长春团管区。1948年3月,该团管区随同国民党六十军撤至长春。
  吉林师管区成立后,以征兵与抓兵相结合的办法强迫青壮年入伍,积极为国民党军扩充兵员,从1947年元月起至1948年4月,先后征、抓新兵2.7万人,补入国民党五十三军、青年军、新一军、新七军、六十军等部。1948年10月19日,吉林师管区机关和长春、永吉团管区的官兵,在长春团管区副司令官陈烈新、师管区参谋长胡冠军(原参谋处主任)、前参谋长韩云五等人的带领下,携械向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投诚。
  三、吉林省保安司令部
  1946年9月1日成立,驻地长春市,隶属东北行营,在军事上受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指挥。司令官由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梁华盛中将兼任,继由郑洞国中将兼任,副司令官为李寓春少将。司令部设保安处、防空处、经理科、总务科、秘书室、会计室、军法室、医务室及直属特务连和通信连。辖吉林省保安第一、二、三、四团及长春市和长春、永吉、磐石、怀德、德惠、九台、桦甸、农安、伊通、双阳、蛟河、舒兰县大队、吉林保安突击队、“匪后”游击区指挥部、蒙古骑兵独立营等部。1947年3月1日,吉林省保安司令部奉命将超编的第三、第四保安团分别调归东北第四、第九保安区。9月,将第一、第二保安团合编为1个团,长春市及各县保安大队缩编为1个保安中队,其它编余官兵组成吉林保安突击总队。11月11日,所属部队奉命按国防部民国三十四年乙种师编制改编为吉林省保安旅。此后至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前,吉林省保安司令部所辖部队为2个保安旅和1个保安独立团,即吉林省保安第一旅、保安第二旅和保安独立团,官兵总数约8千人。1948年10月,所部在长春围困战中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四、长春警备司令部
  1946年5月成立,隶属“东北剿总”第一兵团,驻原关东军司令部(现中共吉林省委大楼),司令官先后由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潘裕昆、新七军军长李鸿等人兼任。张炳言、闵济时、安震东相继任参谋长。司令部设保密组、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督察处。辖宪兵营、吉林警察总队、长春市警察总队和人民自卫总队等部,共约4千人。其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优于警察。
  此外,曾驻长春的国民党军军事机关,还有长春绥靖公署、空军第十四地区司令部(存在时间短,机构不健全)、东北保安司令部长春前进指挥所等。
  第二节 正规军部队
  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由关内先后调至东北战场的正规军多达10个军,就地组扩建的部队6个军,加上特种兵和地方部队、保安部队,总兵力达60余万人。由于战争需要,这些部队调动频繁,战斗序列亦时有变化。此间占据过今长春地区的团以上部队有:
  一、新编第一军
  1942年12月在印(度)、缅(甸)战场组建,隶属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初任军长邱清泉,1943年1月由郑洞国继任。辖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三十八师和暂编第三十师。1944年郑洞国调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后,由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升任军长,并兼新三十八师师长,所辖部队调整为新三十八师、新三十师和第五十师。该军在印缅战场多次同入侵日军作战。1943年10月,在盟军发动反攻缅北战役中,同其它中国参战部队一道将日军第十八师团击溃。1944年6月至8月,先后攻克缅北重镇孟拱与密支那,翌年春进攻至腊戍和细包,迫使侵缅日军撤出。是年夏空运回国,抗战胜利后接防广州。1946年2月被海运至东北,在秦皇岛登陆后,出山海关参加内战,沿中长路北犯,相继占领铁岭、四平等重镇,5月22日进占长春,并向其四周扩张。军长孙立人以后并继新六军军长廖耀湘兼任长春警备司令部司令官。此时该军所辖各师主官是:新三十八师师长李鸿,新三十师师长唐守治,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1947年春,军长孙立人调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不久调赴台湾,任陆军训练司令,原五十师师长潘裕昆接任军长,李鸿升任副军长。原新一军参谋长史说调任新三十八师师长,杨温继任第五十师师长。同年8月,陈诚出任“东北行辕”主任后,锐意扩军,是年冬,新一军及配属其指挥的3个暂编师奉命改编为新一军和新编第七军。新一军仍以潘裕昆为军长,下辖第五十师、新三十师和暂编第五十三师。第五十师师长杨温,新三十师师长文少山,暂编第五十三师师长许赓扬。
  新一军占据长春期间,曾多次遭东北民主联军打击,官兵损失较大。1946年12月至1947年3月,北满东北民主联军部队,三次渡过松花江南下作战,先后在九台境内之张麻子沟、焦家岭和城子街等地,歼灭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五十师第一五〇团、新三十师第八十九团及第八十八团一部,击毙第一一三团团长王东篱,生俘第一五〇团团长谭荣生,给予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新编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全军官兵总额按1946年12月统计为45748人,全部美械装备,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①(另有新六军、第五军、暂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七十四师。)之一。1947年底该军由长春转守沈阳,翌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
  二、新编第六军
  1944年在印缅战场组建,系以新编第一军所属之新编第二十二师为基干扩编而成,隶属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军长廖耀湘。是年6至8月,由国内陆续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并投入缅北对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在雨季进行整训期间,将新一军扩编为新一和新六两个军(两个军军长之任职令于同年5月1日即已先期下达),原新一军之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兼新二十二师师长,下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十四师和第五十师(后转隶新一军),曾在缅北对日军作战,参加过攻占缅北重镇孟拱与密支那等战斗。1944年底,国内战局吃紧,军长廖耀湘奉命率部紧急空运回国参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积极调兵遣将,向解放区进攻,该军遂于1946年初被海运到东北参加内战,先后占据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等重镇,5月22日同新一军进占长春,军长廖耀湘兼任长春警备司令部司令官。此时,新六军下辖第十四师、第二〇七师(相当于军)和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十四师师长龙天武,第二〇七师师长罗又伦,新二十二师师长李涛。全军官兵总人数按同年12月统计为43575人。该军调至东北后,在向本溪、四平等地进犯时曾遭重挫,官兵损失较大。同新一军一样,新六军亦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军的“五大主力”之一,全部美械装备。1947年6月该军由长春地区转守沈阳,翌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歼灭。
  三、第七十一军
  1937年8月后组建,是由原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改编而成的。早期的军长有王敬久、宋希濂等人。1945年6月陈明仁任该军军长,1947年夏,陈晋升为第二兵团司令官,该军仍归他指挥。在抗战期间,第七十一军曾同侵华日军作战。1943年后还赴缅甸,在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指挥下对侵缅日军作战,曾参加过反攻缅北的战役。抗战胜利后,该军被调往东北参加内战,其主力先后占领法库、四平等地。1946年5月进占长春地区之农安等城镇。此时该军辖第八十七、八十八、九十一师。第八十七师师长熊新民、第八十八师师长韩增栋、第九十一师师长赵琳。全军官兵总数按当年12月统计为40664人,全部美械装备,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该军调赴东北战场作战后,屡遭重创,官兵伤亡惨重。1948年秋在辽沈战役中,该军悉数被歼。
  四、东北“剿总”第一兵团
  东北“剿总”第一兵团于1948年3月在长春成立,司令部驻励志社大楼(现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楼),10月17日移至国民党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大楼(现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大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兼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副司令官曾泽生、彭杰如(未到职),副参谋长杨友梅(参谋长缺编)。兵团司令部设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法处和政工处。辖新编第七军、第六十军、长春警备司令部、吉林省保安司令部、吉林师管区、吉林保安旅、骑兵第一旅、骑兵第二旅及兵团部直属队等部。总兵力约10.7万余人。
  第一兵团组建后,司令官郑洞国为完成蒋介石赋予的固守使命,立即着手整顿防务,加强工事,控制机场,安定人心,巩固内部,搜购粮食,扩充兵员,增建部队等,以图达到长期固守、待机反攻的目的。
  1948年5月,当东北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将其四面包围,切断了其退路后,该兵团曾奉命组织部队突围,但在围城部队的顽强阻击下,每次突围均告失败。此后,随着军事打击、经济封锁、政治攻势的不断深入和加强,逐步动摇了守城部队固守的意志,促使其内部发生了分化,向围城部队投诚者日益增多。当10月1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锦州,关闭了东北国民党军通往关内的大门,陷敌于被全歼的境地时,具有爱国思想的曾泽生将军,在锦州大捷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工作的感召下,于17日毅然率部起义,从而彻底打乱了郑洞国的突围计划,强烈地震撼了国民党军固守长春的决心。新七军广大官兵此时看清了固守和突围都不可能,于是于19日也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最后,郑洞国将军在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与其部下的精心安排下,亦于21日率兵团机关和特务团投诚。至此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即全部解体。
  五、新编第七军
  1947年11、12月间以原新编第一军之新三十八师为基础,与初建的暂编第五十六师、暂编第六十一师合编而成。军长李鸿中将,副军长史说少将,参谋长张炳言少将,继为龙国钧少将。辖上述3个师及军直属队。新三十八师师长陈鸣人少将,暂五十六师师长刘德溥少将,继为张炳言少将,暂六十一师师长邓士富少将。每师均辖3个团。全军官兵总人数约4万人。
  在新七军所属的各师中,新三十八师是个老部队,该师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财政部湖南税警总团,1941年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同年入缅对日军作战,由于遭受重创,调入印度整补,优先更换了美械装备。抗战胜利后,接防广州。1946年3月调至东北,参加内战,屡遭打击。该师在长春守军的6个师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
  暂编第五十六师,原为伪满洲国军“冀东讨伐队”(也称铁石部队)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被东北行营收编为东北保安第二总队,由北平空运长春。1946年4月,在首次解放长春之战中被歼。此后总队长刘德溥收罗其残部重建保二总队,后被改编为东北第十一保安区,辖4个团,后在沐石河被歼灭1个团,其余3个团于1947年9月改编为暂编第五十六师,以刘德溥为师长。同年秋,在范家屯一带被歼灭1个团,11月,编入新编第七军。不久刘德溥被调任第四十九军副军长,师长乃以新七军原参谋长张炳言接任。此后,在长春外围作战时,又在大房身机场等地被歼灭1个团及另2个团的大部,后经调整补充,改为师属2团制,其在新七军中的地位及战斗力是低下的。
  暂编第六十一师,是1947年12月由保安步兵第三支队(原保安第十二支队)及嫩江保安队改编而成的,其成分大部分为土匪、伪军及铁路警察。军官均换为南方人,营连干部多为新一军之三十师所派。1948年5月,在长春外围同东北人民解放军作战中,该师一团5个连,二团7个连被歼灭。经补充后,其战斗力仍较强于暂编五十六师。
  新编第七军是长春国民党守军中的主力,担负以中正大街(现斯大林大街)为分界线划分的东西两个守备区之西守备区的防务,司令部设于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现中共吉林省委大楼)。它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同后来的滇系第六十军矛盾很大。
  六、第六十军
  国民党第六十军原为云南龙云、卢汉的部队,这支部队曾参加过蔡锷将军领导的讨袁护国战争,官兵具有一定的爱国思想。1937年“七•七”事变后,龙云从滇军中抽出久经作战锻炼的6个旅和1个炮兵团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以卢汉为军长,全军官兵总数约4万人。
  1937年10月,第六十军在昆明誓师出发抗日。翌年调到湖北孝感、河南信阳一带整训。此时,该部有爱国思想的将领,如副军长张冲等,即同罗炳辉、叶剑英等时有接触,受中国共产党影响较大。1938年4月,第六十军开赴徐州,先头部队进至台儿庄时,与日军第五、第十师团遭遇,从行进中投入战斗,鏖战近1个月,部队损失很大,伤亡官兵2万余人,其中包括旅长2人,团长8人。但此战终于阻敌前进,大挫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战后,部队经过整补又调至长江以南,在阳新、排市阻击日军。1939年春,开赴江南靖安、奉新、高安、上高一带,参加南昌外围作战,抗击日军进犯长沙。抗战胜利后,六十军等滇系部队奉命开赴越南受降,蒋介石乘滇军远离云南之机,于1945年10月3日凌晨,命令昆明城防司令杜聿明调兵攻占五华山龙云公馆,逼龙云下台,夺其兵权,一手策划制造了“五华山事件”。对于这一事件,滇系部队一直耿耿于怀。此后,蒋介石为缓和矛盾,任六十军原军长卢汉为云南省主席,将开赴越南的滇军8个师编为两个军,仍保留六十军的番号,任原一八四师师长曾泽生为军长,下辖第一八二、一八四师和暂编第二十一师。
  1946年3月,六十军被从越南海防海运到东北,在葫芦岛登陆后,所部即被“五华山事件”的亲手执行者、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分割使用,第一八二师归新一军指挥,一八四师分散配置,暂编第二十一师由司令长官部直接指挥,致使六十军军部只能指挥军直属队,此举更加深了六十军与杜的矛盾。1946年5月初,六十军军部调驻抚顺,暂编第二十一师归建。当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乘国民党军主力进至松花江沿线时,进攻海城和大石桥,歼灭一八四师2个团,师长潘朔端率师部及五五二团起义。6月,第一八二师归建。重新组建一八四师。此后六十军驻地多次调整,部队仍经常配属其它军作战,且屡遭东北民主联军打击。1947年4月,六十军移驻吉林,第一八二师和暂二十一师已归建,重建的一八四师于5月24日在梅河口被歼,暂二十一师和一八二师于6、7月间亦在吉林市外围遭打击。六十军移防吉林后,坐镇吉林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梁华盛对其采取歧视的态度,曾泽生不堪忍受,矛盾日益加剧。后“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为调解矛盾,将梁调回沈阳,由曾泽生统一指挥吉林驻军。1948年1月,东北“剿总”将原保安第四区所属的保六、保十二、保十九等3个团的残部合编为1个团,以吉林铁路局警务处的铁路警察编为2个团,合编成暂编第五十二师,以李嵩任师长,正式纳入六十军建制。3月,六十军奉命向长春撤退,途中在小官地、太平岭、波泥河子等地连遭人民解放军阻击,被歼3139人。退守长春后,司令部驻满铁支社旧址(现长春铁路分局大楼),担负东守备区的防守任务。此时该军师以上主官是:军长曾泽生中将,参谋长徐树民少将,第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少将,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陇耀少将,暂编第五十二师师长李嵩少将。六十军弃吉抵长,使长春守军的兵力增加了几乎一倍,它虽兵员不足,但装备尚好,仍有较强的战斗力。
  第三节 保安部队
  一、东北保安第二总队
  东北保安第二总队是由原伪满“冀东讨伐队”之一部,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军收编的。1945年8月,时在冀东的伪满铁石部队之铁心部队第二十六团团长刘德溥,在日寇投降后,将铁石部队的残部编为榆关先遣混成第一旅,并自任旅长,李雪松为参谋长,驻兵冀东古冶。对于这支日伪残余武装,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曾进行争取,但刘率部投了国民党第九路军,并被委任为少将师长。此后刘德溥欲率部回东北发展,即与东北行营取得联系,被正急于扩军的“行营”主任熊式辉批准收编,改为东北保安第二总队,任刘德溥为少将总队长兼长春城防司令部副司令,吴耀宗任副总队长,李雪松为参谋长。总队司令部设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军械处和直属队。辖第四、第五、第六团,官兵总人数为4671人。1946年1月,该部奉命由冀东开赴北平,尔后被空运至长春,同东北保安第四总队一道防守长春,司令部驻红卐字会楼内(原长春市图书馆)。4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吉辽军区、北满主力部队七师、三师八旅,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大会战部署》,发起长春争夺战,激战4昼夜,将东北保安第二、第四总队歼灭。此后,侥幸突围出去的总队长刘德溥率残部经伊通县之大、小孤山转至双庙子。数日后,奉东北行营指示,转驻铁岭,在此收容第二、四总队逃散人员,重整部队。同年5月,国民党新六军等部进占长春,刘德溥亦奉命率残部重返长春,并被东北行营委任为长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受命将古冶留守人员、马匹、器材运至长春。其残部经过整补训练,并就地招募了部分原伪满军官和士兵,在长春重建保安第二总队,仍辖第四、五、六团。
  二、东北保安第四总队
  1946年1月1日正式成立,系由国民党东北行营收编日伪残余武装及土匪武装组成,以原东北行营少将高参陈家祯和上校军务科长许赓扬分任正副总队长,陈并兼任长春城防司令部司令。总队司令部设参谋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和军械处,辖第十、十一、十二团。团长按顺序为季寿柏、乔遇春(原名樵明远)、唐玉衡,每团均辖3个营,每营3个连。4月14日长春争夺战打响前后,东北保安第四总队又编入了3个团番号的“地下军”,即第十四团(团长关宁枢)、第十五团(团长刘兴亚)和第十六团。战前,这3个团均在长春外围,接到集结命令后,有的来到市内参加战斗,有的进至兴隆山时被歼灭。“4•14”战斗,东北民主联军攻克长春,将东北保安第二、四总队歼灭,刘德溥逃离战场,陈家祯受伤被俘。此后,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指派东北保安司令部少将高参王家善等收容保安二、四总队残部重建。5月6日,正式任命王家善为保安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6月初,王家善率在铁岭、昌图收容和收编的2百多人开赴长春整训,重建东北保安第四总队,总队长王家善,参谋长史维忠,参谋处主任张作孚,副官处主任张社民,军需处主任穆乃全,军械处主任谢政国,军医处主任刘勇凝。总队下辖3个团:第十一团,团长乔遇春,副团长姜旭;第十二团,团长戴逢源,副团长金荣潭;第十三团,团长贾绍华,副团长梁启章。保四总队重建后,经过3个月的整编训练,从10月1日起,正式受命协同新一军防守长春市的南部和东部地区。11月9日,保四总队奉命调防辽南海城、凤城、岫岩、庄河一带,并临时授以独九师的番号,归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指挥。所辖各团的番号亦作了变动,原辖第十三、十一、十二团,顺次改为第一、二、三团。1947年6月,保四总队奉东北行辕和司令长官部之命接防营口,总队长王家善被任命为营口防守司令兼市长。部队刚安排就绪,即遭东北民主联军辽南部队攻击,重创戴逢源的第十二团(即独九师之第三团)。同年7月末,东北行辕正式命令东北保安第四总队改称暂编第五十八师,代号六四六八部队,列五十二军建制。
  1948年2月25日,暂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并加入了人民军队的行列。
  三、东北保安第十二支队
  1946年5月编建,支队主官朱广善。经七十一军派员点验,官兵总数为5254人,编制相当于国民党正规军的乙种师,但武器装备有所不及。初建时驻辽阳,10月移驻长春。后改称保安步兵第三支队,假称一七三师,改任邓士富为司令。1947年12月1日改编为暂编第六十一师,列入新七军建制。
  四、东北保安骑兵第二支队
  1946年7月23日编成,支队主官尚其瑞,相当于师的编制,但人员和武器装备均不及。收编时经新一军派员点验,官兵总数为1900人,分驻长春地区之德惠和农安伏龙泉。
  五、东北保安暂编独立骑兵第二团
  1946年7月24编成,团主官王魁武。收编时经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长春前进指挥所点验,官兵总数为403人,其组成成分主要是日伪军警残余分子及土匪武装,团部驻长春。
  六、东北保安暂编独立骑兵第四团
  1946年8月2日编成,团主官杜重堂。收编时经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长春前进指挥所点验,官兵总数为2171人,其基本成分是日伪军警宪残余分子和地主土匪武装。团部驻德惠。
  七、东北第五保安区
  1946年11月设立,司令官许赓扬少将,司令部驻九台。辖第九、十、十八、十九保安团及直属特务排、通信排、卫生队。各团均辖第一、二、三营及直属通信排、卫生队和输送连。全区编制官兵总数为7547人,实有人数为4361人。其基本任务是承担占领区的警备事宜,保证主力部队能够机动作战。1947年12月1日,该保安区改编为第五十三师,列入新一军建制。
  八、东北第十一保安区
  1946年设立,司令官刘德溥少将,司令部驻长春。辖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保安团,是原东北保安第二总队的残余部队及土匪武装编成的。其编制序列和承担的任务同第五保安区。1947年9月改编为暂编第五十六师,11月列入新编第七军建制。
  九、吉林省保安第六支队
  1946年春组建,陈惠民任支队司令,司令部驻长春。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伪满吉林市警察大队长陈惠民率部逃窜至蒙江,与蒙江警察大队长何文禄汇合,扩充兵员千余人,派人赴长春与国民党东北行营办事处总编练组取得联系,于1946年春节在长春被点验收编为吉林省保安第六支队,任命陈惠民为支队司令。1946年4月,在东北民主联军首次解放长春的战斗中受创后撤到长春郊区。6月14日,国民党吉林省政府在吉林市成立,该支队被改编为吉林省警察总队。
  十、吉林省保安旅
  1947年12月1日在吉林市正式编成,旅长何大刚少将,参谋长邓英林上校,下设参谋、副官、军械、军需、军医、政工等处室。毛柏寒中校任参谋室主任,邹达少校任副官处主任,田松坡少校任军械室主任,李绍武中校任军需主任,吴麟章少校任军医主任,龙安洲上校任政工室主任。所辖部队除原省保安司令部直接指挥的保安第一团、第二团和蒙古骑兵独立营外,又新编保安第三团。所属部队多系东北光复后由国民党东北行营收编的伪满军警残余人员和地主土匪武装。第一团是由吉林省警察总队改编而成的,团长陈惠民上校。第二团,团长邓世松上校,继为向成信上校,原是由吉林市近郊的建军支队经点验编成,1947年在秋季攻势作战中被全歼。之后,重建第二团,由磐石、桦甸两县的保安大队合并编成,团长邓世松(原为桦甸县县长)。第三团是驻吉林国民党军撤退前刚组建的,由永吉、舒兰、蛟河、五常、双阳等县的保安大队抽调人员组成,但当时尚未完全编成,随保安旅撤到长春后,又从伊通、农安、九台等县保安大队抽人补齐缺额。蒙古独立骑兵营,原是由郭尔罗斯前旗警察大队改编的吉林省蒙古骑兵支队,国民党吉林省政府移驻吉林市后,将其改编为蒙古骑兵独立营,营长为原郭尔罗斯前旗警察大队长、后蒙古骑兵支队长陈荣久继任。在上述部队中,保安第一团的历史最久,战斗力最强,装备多为日伪残留,是吉林省保安旅的主力。
  1948年3月8日,吉林省保安旅奉命随同六十军撤退。到达长春后,被配置在二道沟、宋家洼子一带担任防务。在此前后,以何恃气为旅长,由收编九台保安队、警察、地主武装与地方团队编组的吉林保安第二旅亦成立(未完成编组),该旅即被称为吉林省保安第一旅。
  吉林保安旅退守长春后,官兵在解放军政策的感召下,前往投诚者甚多,逐渐呈现解体的趋势,至10月18日,该旅即集体放下武器,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此时全旅官兵已由初建时的8412人降至3000人。
  十一、吉林省保安司令部独立团
  原为蛟河保安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蛟河县土匪头子张贯三(张冠三),在得到日军的枪械弹药后,拉起一支土匪武装“平推队”,流窜于吉东一带。在国民党初进东北,大量收编日伪残余和地主土匪武装时,将其收编,改称蛟河保安团,任张贯三为团长。1947年春,该团在蛟河、舒兰一带两次遭打击,后改为蛟河县大队。同年底,在吉林省保安司令部所属部队改编时,即以其为基础扩编成保安司令部独立团,仍以张贯三为团长。
  十二、骑兵第一旅
  原为吉林师管区于1947年冬至1948年春收编长春市郊多股土匪武装及逃亡之德惠、农安、扶余、九台等县的保安团队凑编起来的骑兵团,1948年5月后,一度移交吉林省政府,改为骑兵第一、二支队,也称长白支队。1948年7月下旬,拨归长春守军第一兵团司令部,改称骑兵第一、二团。第六十军弃吉(林)抵长(春)后,骑兵第二团抽调5个连编为第六十军骑兵团。此后合骑兵第一、二团编为骑兵第一旅,由吉林师管区参谋长韩云五任旅长,下辖2个团,每团约千余人。该旅成立后,于8月下旬出城到解放区袭扰和抢粮,遭打击后,其残部遂龟缩于二道沟、宋家洼子一带整训。
  十三、骑兵第二旅
  1948年1月前后组建,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杨友梅少将兼任旅长,辖2个团,共约2千余人。第一团由国民党军联勤部第三兵站分监部十六兵站支部挽马大队、监护连及招收的松北联中学生组成。第二团由新编第七军骑兵二团一部合并一部分土匪组成。经费供给和待遇优于骑兵第一旅。
  十四、吉黑人民“剿匪”总队
  1948年4月5日受命成立,总队长袁晓轩,系军统局的骨干分子。共编1个炮兵队,1个直属队和7个支队。其成员主要是收编的土匪武装,人数约4至5千人。所部番号代字按7个支队、直属队、炮兵队的序列为:“秉”、“受”、“领”、“袖”、“意”、“旨”、“勇”、“往”、“前”。
  国民党军驻长部队,除上述各单位外,还有一些其它部(分)队,其中主要的是东北第四保安区第七保安团和新一军留守处。
  第七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之一。它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汇合组成的,初建时称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8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改称东北野战军,并组成单独的领导机构,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辖第一至第十二纵队,炮兵司令部,铁道纵队,铁路修复局,2个前方指挥所,2个后勤司令部,14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总兵力达70余万人。1948年9月至11月,东北野战军举行了辽沈战役,歼东北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整师,共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长春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东北地区反复争夺的一个战略要地,是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作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东北人民解放军有些下属军事机关和部队,或者是在长春地区组建,或者曾在长春地区作战、整训、补充和发展。
  第一节 军事机关
  一、吉合军区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远东苏联红军总部军事委员谢金上将召见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周保中,转达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示,要中国东北抗联教导旅返回中国东北,配合苏军作战。周保中遂将全旅官兵根据任务需要编组,随同苏军挺进东北,占领各战略要地57处,在长春、沈阳、哈尔滨、吉林、延吉等地接收日伪政权,建立中共地方党组织,并积极建军,发展壮大人民武装。由于得到各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部队发展很快,仅在1个月的时间里,每个建军点都达到了1至2千人。同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以长春、吉林两市为中心,包括吉林、合江两省及松江省的珠江以东地区建立了吉合军区(驻长春市),由周保中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辖部队统称东北人民自卫军,亦称吉合国民军,总兵力约2.7万人。当时军区部队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人民自卫军周保中部;人民自卫军王效明部;人民自卫军姜信泰部。其中周保中部驻长春地区,下辖军区直属队,吉长独立团,九台独立团,九台警备团,怀德警备团,官兵总数8900余人。军区直属队400人,分驻长春、农安和德惠;吉长独立团(亦称吉长部队)3500人,后改编为吉林(东满)军区吉长独立第一团,团长刘健民,政委傅根深,分驻长春、怀德、德惠、长岭等地;九台独立团2500人,后改编为吉林(东满)军区吉长独立第三团,负责人范德林,驻长春、九台;九台警备团1000人,后改编为吉林(东满)军区吉长独立第四团,负责人周岩峰,驻九台;怀德警备团1500人,后扩编为吉长独立第五、六团,负责人乔帮义,驻怀德。
  194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改编吉合军区,组建吉林(东满)军区,吉合军区即行撤销,其所辖部队编入吉林(东满)军区,并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①(194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东北部队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决议》。)
  二、吉林(东满)军区
  1945年10月,由张启龙率领先期到达东北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先遣队和华南干部队,奉中共中央东北局指示到达吉林地区,除留少数干部在长春外,其余大部被分配到各地与抗联干部一道着手组建新部队,扩大人民武装,接收日伪政权,创建根据地。接着,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山东渤海军区七师黄荣海团先头部队、晋冀鲁豫太行地区朝鲜义勇军第五支队亦先后到达吉林地区。为加强领导,统一指挥,11月10日东北局决定改编吉合军区,组建吉林(东满)军区,隶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驻地长春。周保中为司令员,张启龙为政治委员,万毅任第一副司令员,贺庆积任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伍晋南任副政治委员。辖长春卫戍司令部、永吉军分区、延边军分区、东北挺进纵队、黄荣海团和军区直属队。
  三、吉辽军区
  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吉林、辽北二省合并为吉辽省,辖吉林、吉东、通化、辽北4个分省。为与地方行政区划相适应,随即将吉林(东满)军区改编为吉辽军区,机关初驻海龙,后迁磐石,3月中旬又移驻延吉。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副司令员万毅,副政治委员张启龙,副参谋长钟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晋南。下辖吉林、吉东、通化、辽北分省军区和直属部队,官兵全员74150人。军区组建后,所属独立支队于1月12日奉命调入西满,归洮东军区指挥,并改称为吉黑纵队。2月,洮东军区撤销后,原独立支队归建,仍称吉辽军区独立支队。
  1946年4月中旬,吉辽军区组织指挥所属部队和民主联军北满主力部队一部举行了长春争夺战,歼灭国民党军东北保安第二和第四总队,解放了长春,并成立了长春卫戍司令部。5月,根据当时总的战略形势的要求,军区战役总指挥部和参战部队、卫戍司令部主动撤出了长春。
  四、吉林军区
  1946年7月11日,为适应战局形势的变化,吉辽军区奉命缩编为吉林军区,驻地延吉。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陈正人,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领导下担负建立和巩固东满根据地,消耗东满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组训二线兵团,支援全东北解放的任务。1947年8月18日,军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
  后勤部。下辖吉东、吉南、吉北、吉敦和延边5个军分区及东满独立师(独立一师)、独立三师、独立六师、独立十一师、独立五师、吉林警备司令部和长春卫戍司令部,官兵全员77000人。
  1948年3月中旬,吉林军区前线指挥所(通常简称“东前指”)率军区独立第六师等部挺进长春,参加了攻长前的外围作战。6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对驻守长春的国民党军采取“久困长围”的作战方针后,又率所属独立第六师、第十一师参加了长春围困战。长春解放后,所部独立第十一师又担负起长春的警备任务,师机关兼长春卫戍司令部。
  五、长春卫戍司令部
  1945年11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吉合军区改编为吉林(东满)军区,同时成立长春卫戍司令部,隶属吉林(东满)军区,司令员曹里怀,政治委员刘居英。下辖长春公安总队,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和骑兵大队组成,官兵总数2300余人。其时,国民党政府以所谓中国合法政府的名义“接收了长春”。在此设立了“东北行营”,并驻防了保安部队。同时驻东北的远东苏联红军,受其政府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苏中友好同盟条约》的制约,也要求设在该市的中共党政军各单位撤出,于是,吉林(东满)军区及所属长春卫戍司令部,即于11月下旬撤出长春。
  1946年1月,吉林(东满)军区改编为吉辽军区,4月,吉辽军区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所作的“东北大会战部署”,举行了长春争夺战,解放了长春。为加强城市警备,又设立了长春卫戍司令部,吉辽军区司令员兼任司令员。鉴于此间国民党军正处在战略进攻,民主联军处于战略防御,难以坚守大城市,于是,民主联军即放弃了“全力控制长哈两市”、“确保以长春为中心的北满全部”的大会战意图,各参战部队及长春卫戍司令部、吉辽军区长春争夺战役总指挥部,即于5月下旬主动撤出了长春。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再次组建了长春卫戍司令部,由独立第十一师机关兼。第一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长春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唐天际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1月初,军管会撤销后,改由独立十一师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分别继任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第二节 主力部队
  一、第一兵团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是1948年9月1日由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方指挥所改称的,兵团部驻双阳县劝农乡李家屯,总兵力达10余万人。
  1947年东北夏季攻势作战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根据新的作战形势,于9月将联军总后勤部扩编为后勤司令部。与此同时,为准备下次战役行动,还成立了南满(辽东)军区、冀察热辽军区两个前方指挥所。南满军区前方指挥所以肖劲光为司令员,肖华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第三、四纵队及辽东3个独立师等作战部队。1948年3、4月间,东北局、东北军区利用冬季攻势结束休整的间隙,召开了一系列的军事会议,部署当年解放全东北,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以及强攻长春问题,并决定成立第一、二前方指挥所。4月13日,以南满军区前方指挥所为基础,组成东北军区第一前方指挥所(后又称第一前线围城指挥所),负责指挥攻打长春。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肖华,副司令员陈光、陈伯钧,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沛然(解方)。第一、第二前方指挥所不辖部队,而是由东北军区总部根据作战任务需要配属部队。在同年3至5月攻长外围作战期间,配属其指挥的部队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十二纵队,独立第五、六、七、八、九、十师和炮兵第四团等部。6月初,对长春国民党军改强攻为围困后,第一、六纵队和独立第五师撤出整训,所指挥的围城部队为六纵十八师,十二纵三十四、三十五师,独立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师和炮兵第四团。9月1日,第一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其所指挥的围城部队至月末和10月初,又增加了辽北军区独立第一、十二、十三师,安东军区独立第三师,蒙古骑兵第二师及合龙、松江、吉嫩军区的19个独立团。所指挥的部队分成第一、二线兵团大纵深多梯次配置,在长春外围地区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在对长春国民党军进行了长达5个月之久的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的全面斗争后,终于迫使其一部起义,一部投诚,解放了东北名城长春。
  二、第一纵队
  1946年8月组建,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1945年10月,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山东军区渤海支队,3500人)进入吉林省境内,在吉南地区剿匪,并参加了攻占和保卫四平的作战。翌年1月,纵队直属机关改为吉辽军区第七纵队直属机关,所属第一、二、三支队同原吉林(东满)军区永吉军分区所属之吉林保安第二、三总队合编,组成第七纵队,辖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旅。8月,第七纵队同原挺进东北进入吉林省境内的山东解放军第一、二师合编,正式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①(纵队改成军时,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将供、卫2部撤销。),万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一、二、三师,共17045人。第一师由山东解放军第一师改编;第二师由原吉辽军区第二十二旅(原山东解放军第二师改成)改编;第三师由原第七纵队之第十九旅改编。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9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
  第一纵队组成后,曾在今长春辖境和中长路长春、四平段地区多次同国民党军作战,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作战、夏季攻势和长春外围战。此后,又参加了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战役。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第一纵队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隶属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所属第一、二、三师,依次改为第三十八军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师。同时,将东北军区独立第十师改为第一五一师,列入其建制,官兵总数57920人。是年12月,奉命南下入关参战。
  纵队体制:
  司令员万毅、李天佑(1947.2任),政治委员万毅(先兼职后专职)、梁必业(1948.3任),副司令员李作鹏、梁兴初(后)、曹里怀(1948.3任),副政治委员周赤萍、梁必业(1947.7任),参谋长李作鹏(兼)、杨尚儒(后),政治部主任周赤萍(兼)、梁必业(1947.7兼)、刘贤权(后)。
  第一师,师长梁兴初、江拥辉(1947.7任),政治委员梁必业、吴岱(1947.7任)、黄玉昆(1948.3任),辖第一、二、三团。
  第二师,师长罗华生、贺东生(1947.7任),政治委员刘兴元、王树君(1948.3任),辖第四、五、六团。
  第三师,师长彭景文,政治委员王一平、刘贤权(1947.7任)、王一平,辖第七、八、九团。
  三、第二纵队
  1946年8月组建,直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1945年10月,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32000人)到达东北,在西满地区剿匪。11月,三师直属机关改编为西满军区直属机关。部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1946年1月),所属第八、第十旅和西满独立旅编为西满纵队。翌年8月改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司令员刘震,政治委员吴法宪。辖第四、五、六师,共22434人。第四师由原黄克诚部三师八旅改编,第五师由原三师十旅改编,第六师由军区独立旅改编。
  第二纵队自组成后,曾在今长春辖境和中长路长春、四平段地区多次同国民党军作战,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和夏季攻势作战,此后又转战他地,相继参加过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屡次予敌以重创。1948年1月,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9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11月17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原纵队所属第四、五、六师依次改为第三十九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师。同时,将东北军区直属独立第七师改为第一五二师,列入其建制,共69713人,隶属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是年12月,奉命南下入关参战。
  纵队体制:
  司令员刘震,政治委员吴法宪,副司令员吴信泉,参谋长吴信泉(兼)、王良太(后),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兼)、李雪三(后)。
  第四师,师长陈金玉、胡继成(1947.8任)、王良太(后)、胡继成(1948.3任),政治委员李雪三、李世安(后),辖第十、十一、十二团。
  第五师,师长钟伟、吴国章(1948.3任),政治委员王凤梧、贺大增(1948.3任)、石英(1948.9任),辖第十三、十四、十五团。
  第六师,师长吴信泉、张天云(1947.7任)、张竭诚(1948.3任),政治委员吴信泉(兼)、石英(1947.7任)、李少元(1948.9任),辖第十六、十七、十八团。
  四、第六纵队
  1946年10月组建,直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1945年11月,山东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和副政治委员刘其人,分别率领第七师和第八师进入东北,在北满地区剿匪。翌年2月,杨、刘所部2个师与冀热辽军区第十九旅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辖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旅。10月,该师与“三七部队”(华中新四军黄克诚部三师七旅)合并,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司令员陈光,政治委员赖传珠,辖第十六、十七、十八师,共26854人。第十六师由原新四军三师七旅改编,第十七师由原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二十旅改编,第十八师由原七师二十一旅改编。该纵队正式组成前后,所部曾在今长春辖境及其以南地区多次同国民党军作战,先后参加过长春争夺战,三下江南作战,夏、秋季攻势作战及变强攻为围困前的攻长外围作战。此后又相继转战辽南、辽西等地,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战役。1948年1月,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9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11月17日,又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原纵队所属第十六、十七、十八师,依次改为第四十三军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师。同时,将东北军区独立第六师改为第一五六师,列入其建制,共54752人,隶属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指挥。是年12月,奉命南下入关作战。
  纵队体制:
  司令员陈光、洪学智(1947.7任)、黄永胜(1948.3任),政治委员赖传珠,副司令员杨国夫、曹里怀(1947.7任)、李作鹏(后)、杨国夫(1948.3任),副政治委员刘其人,参谋长阎捷三、曹里怀(1947.7兼),后参谋长出缺,由黄一平任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徐斌洲,后主任出缺,由邓飞任政治部副主任。
  第十六师,师长王东保(先代后任)、李作鹏(1948.3兼),政治委员郭成柱、张池明(1947.7任),辖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团。
  第十七师,师长龙书金,政治委员徐斌洲(先兼后任),辖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团。
  第十八师,师长王兆相、阎捷三(后),政治委员陈德、袁克服(1948.3任),辖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团。
  五、第十纵队
  1947年8月组建,隶属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是年8月18日,吉林军区的部分直属分队和东满独立师、独立第三师,与北满独立第一师和吉敦军分区机关等部合编,在吉林省敦化县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司令员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师,总员额为28262人。纵队组建后,在东北民主联军举行的秋季攻势中,同第六纵队在中长路北段作战,先后攻克了吉林地区的桦皮厂、乌拉街、九站及长春外围的九台、农安和德惠等地。此后,继续参加冬季攻势和辽西会战。1948年1月,该部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9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11月17日,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隶属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原纵队所属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师依次改为第四十七军一三九、一四〇、一四一师。同时将东北军区直属整训第一师改编为第一六〇师,编入该军序列,官兵总额53579人。同年12月,奉命南下入关参战。
  纵队体制:
  司令员梁兴初,政治委员周赤萍
  第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政治委员晏福生,辖第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团。
  第二十九师,师长刘转连,政治委员卓雄、陈洪发(后),辖第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团。
  第三十师,师长方强,政治委员孔石泉、张万春(后),辖第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团。
  六、第十二纵队
  1948年2月组建,直属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
  第十二纵队是在抗战胜利后,由到达东北的华中、胶东的部分部(分)队,和新四军三师特务团的2个警卫连,在解放吉林的战斗中发展起来的。1946年末,以温玉成率领的华中2个团为基础,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师;1947年4月,以胶东北海军分区部队的1个团又1个营为基础,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四师;1947年9月,以原新四军三师的2个警卫连为基础,发展成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五师。1948年2月,独立第二、四、五师合编,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二纵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司令员钟伟,政治委员袁升平,辖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师,共30605人。第三十四师由原独立第二师改成;第三十五师由原独立第四师改成;第三十六师由原独立第五师改成。
  纵队体制:
  司令员钟伟,政治委员袁升平,副司令员熊伯涛,副参谋长王亢。
  第三十四师,师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谭友林,参谋长王亢,政治部主任高先贵,辖第一〇〇、一〇一、一〇二团。
  第三十五师,师长王魁先,政治委员栗再山,副师长李光汉,参谋长姚克,政治部主任齐渭川,辖第一〇三、一〇四、一〇五团。
  第三十六师,师长沈启贤,政治委员王建忠,副师长郑贵卿,参谋长席庶民,辖第一〇六、一〇七、一〇八团。
  1948年9月,第十二纵队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11月17日,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隶属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原纵队所属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师,依次改为第四十九军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师。同时将东北军区独立第十二师改为第一六二师,纳入其建制,共54792人,同年12月入关参战。
  七、炮兵第四团
  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第四团,于1946年在吉林东部地区成立,是以延安炮兵学校部分干部为骨干组建的。辖3个炮兵营,1个直属高射机关炮(枪)连和1个警通连,共1200余人。团长朱光,政委张英。该团成立后,先后参加了吉林龙潭山、新立屯、彰武、新民县高台山、辽阳、鞍山等战斗。1948年3月,奉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开赴长春前线,准备参加强攻长春的战斗。同年6月对长春国民党军改强攻为围困,该部遂参加了围长战役,受围城指挥所之命,主要配置在长春东南、西南和城西3个方向,配合第十二纵队和独立第三、七、十师作战,担负控制守军机场,破坏空降;干扰和破坏其指挥机关;压制其重武器发射阵地;支援步兵作战和执行机动作战等项任务。3月至10月,先后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配合围城步兵部队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指挥机关所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东北解放后,奉命南下入关作战。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曾在长春地区作战的东北人民解放军所部,除上述各单位外,还有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五师、第六纵队十八师、蒙古骑兵第二师、辽北军区独立第一、第十二、第十三师、安东军区独立第三师和合龙前指8个独立团、松江前指4个独立团、吉嫩前指7个独立团。独立第五师在1948年春的攻长外围作战中,曾于4月初在马家油房、两半屯一带,同出城抢粮的新七军之新三十八师、暂五十六师所部激战,后在独十师的驰援下,终将其击退,并给予重创。六纵十八师在攻长前外围作战后,暂脱离撤出整训的六纵建制,作为围长部队东地区队的机动部队,在第一兵团部的直接指挥下,自始至终参加了长春围困战役。辽北军区独立第一、第十二、第十三师、安东军区独立第三师、蒙古骑兵第二师及其它19个独立团,于1948年9月末10月初,调归第一兵团指挥,加强围城力量,防止国民党守军可能的突围,他们在解放长春的战斗中,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八、第五十军
  1948年11月17日,由在长春围困战中起义的国民党第六十军改编而成,隶属于东北军区总部。
  1948年10月17日,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六十军军长曾泽生将军,率所辖第一八二师、暂编第二十一师、暂编第五十二师和军直属部队起义,然后撤往九台进行整训和改编。翌年1月3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番号。
  军长曾泽生,政治委员徐文烈,副军长叶长庚,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军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辖第一四八、一四九、一五〇、一六七师和炮兵团、教导团及辎重营等直属部(分)队。
  第一四八师,由原国民党六十军第一八二师改编而成,师长白肇学,政委陈一震,副师长邓应斌,辖第五四二、五四三、五四四团。
  第一四九师,由原国民党六十军暂编第二十一师改编而成,师长陇耀,政委李桂林,副师长任孝宗,辖五四五、五四六、五四七团。
  第一五〇师,由原国民党六十军暂编第五十二师改编而成,师长李佐,政委李冠元,副师长李树民,参谋长宁坚,政治部主任胡天朗,辖五四八、五四九、五五〇团。
  第一六七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五师(原国民党第五十二军暂编第五十八师起义后改编组成)改称,师长王家善,政委张梓祯,副师长唐仕林,辖第四四九、四五〇、四五一团。
  1949年6月14日,第五十军奉命入关,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全军入关时实力统计人数为24273人。
  第三节 地方部队
  一、独立第六师
  1948年1月在九台县成立。是年初,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为实现1948年解放全东北的战略目标,决定组建新的野战兵团,新编10余个独立师开赴前线作战,于是,吉林军区奉命组建了独立第六师①(1948年8月14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成立野战军司令部,与军区司令部分立,此后,各独立师均改由东北军区总部直辖。),由原吉林(东满)军区独立第三、六团和原吉辽军区第七十一团合编组成。该师组建不久,即奉命开赴吉长公路岔路河以西地域,截击由吉林向长春撤退的国民党六十军,歼暂编第二十一师等部约2000人,迫使敌运输团团长潘尧投诚,并俘其所属全部官兵,尔后集结于双阳整训,并补入和龙独立团,整训后划归第六纵队指挥。参加攻长前外围作战时,将布防于拉拉屯、二道河子一线之国民党军大部歼灭。6月初,“东总”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对长春守军改强攻为久困长围,该师遂划入围长部队东地区队,直接受围城指挥所(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方指挥所)指挥,自始至终参加了长春围困战役。在围城作战中,多次阻击企图突围之国民党军,歼暂编第六十一师和暂编第二十一师所部1816人,击毙团长彭让。1948年12月,该师奉命改为第一五六师,列入第四十三军建制,并入关参战。
  独立第六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邓克明,政委钟人仿,副师长全榆、马翼飞,副政委祝世风,参谋长刘甦,政治部主任江学斌。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辖第十六、第十七和第十八团。第十六团,团长李平野,政委张辉;第十七团,团长赖万方,政委彭世盛;第十八团,团长曾兴茂,政委朱国栋。全师共1.2万余人,朝鲜族指战员约占半数。
  二、独立第七师
  1948年1月10日在黑龙江省一面坡成立,是由松江军区第一、二、三分区的3个独立团和军区警卫团(特务团)合编组成的,隶属松江军区指挥。3月,开赴长春地区,参加攻长前外围作战,在九台波泥河子一带截击弃吉就长之国民党六十军,毙伤300余人。当月下旬,在小合隆一线歼灭国民党军2000余人。小合隆战斗后,奉命参加围困长春战役,被划入围城部队西地区队,归第十二纵队直接指挥。围城期间首先破坏了国民党军大房身机场,切断了空中通路,尔后在对国民党军进行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的全面斗争中,又多次阻击所谓“相机出击”和企图突围之国民党军,给新编第三十八师等部以很大杀伤。长春解放前夕,该师奉围城指挥所指示,在长春解放后担任卫戍部队,但在国民党军向人民解放军投诚后,该部又奉命立即南下直插营口,执行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退路的任务。1948年12月,该师奉命改为第一五二师,归隶第三十九军建制,并入关参战。
  独立第七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罗华生,政委邱子明,副师长程启文、余勋光,参谋长刘可夫,政治部主任童浩生。机关设司、政、后3部,辖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于韬,政委魏宝善;第二团,团长钟生栋,政委赵进之;第三团,团长马哲武,政委汪翟卫,全师共1万余人。
  三、独立第八师
  1948年2月在牡丹江成立,是由合江军区2个独立团,东安和依兰军分区各1个独立团及牡丹江军区1个独立团合编而成的。该师组建后立即开赴吉长前线,划归吉林军区指挥,参加攻长前的外围作战,先在吉林市西北担负监视和牵制六十军的任务,此后快速奔向吉长公路,截击与追歼向长春撤退的六十军所部,相继于向家店、小官地、乌拉街、范家岭等地投入战斗,共毙伤俘其官兵734人。之后进至双阳整训,继而向长春逼近,参加扫清长春国民党守军外围据点的战斗。6月初,长春围困战役正式开始,该师被划入围城部队东地区队,在围城指挥所的直接指挥下,参加了对国民党守军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的全面斗争。围城期间多次阻击试图突围之国民党军,先后歼灭暂编第五十二师、保安旅、骑兵旅等部800余人。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后,该师于12月被改为第一六〇师,隶属第四十七军建制,并入关参战。
  独立第八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刘子奇、王明贵(后),政委邹衍,副师长蔡久,参谋长章申,政治部主任桂生芳。机关设司、政、后3部,辖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吴志玉,政委李国秀;第二团,团长张耀远,政委王鉴三;第三团,团长郭季芳,政委刘路明。
  四、独立第九师
  1948年1月在黑龙江地区组建,是由龙江和嫩江军区的4个独立团合编组成的。该师组建后,即奉命开赴吉长前线,归松江军区指挥。同年3月,国民党六十军向长春撤退,独九师奔向波泥河子南侧,同在北侧的独立第七师协同作战,歼其600余人。此后进抵长春市郊,参加攻长前的外围作战。6月初围长战役正式开始后,被划入围城部队东地区队,直接归围城指挥所指挥,参加了对长春国民党军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的全面斗争。围城期间曾多次打击“相机出击”之国民党军,阻击企图突围之守军,给予暂编第六十一师和暂编第二十一师所部以打击。六十军起义后,会同独七师和独十一师进城接收其防区并对新七军进行警戒,直至其投诚。1948年12月,该师奉命改番号为第一五五师,列入第四十二军建制,并南下入关作战。
  独立第九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廖仲夫,政委钟民,副师长罗文华,副政委谭文帮,参谋长冉泽,政治部主任谭文帮(兼)。机关设司、政、后3部,辖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赵立贤,政委朱军;第二团,团长周黎,政委向军;第三团,团长陈朋,政委马星五。
  五、独立第十师
  1948年2月下旬在辽宁昌图县八面城组建,是由辽吉军区一分区十三团、二分区机关及所属十六团、十八团合编组成的。围困长春前,归松江军区指挥。该师组建后,立即开赴吉长前线,准备参加攻打长春,布防于郭家店和樊家屯以西地域,待机打击长春南出之国民党军。4月初参加攻长外围作战,配合独立第五师在马家油房一带击退出城抢粮之新编第三十八师、暂编第五十六师各一部,并给予重大杀伤。继而攻占了国民党军大房身机场主要支撑点兴隆堡高地之地堡群,并一举歼灭了大房身机场守军的2个营,夺取了2座机库,然后协同接替其担任主攻机场任务的第六纵队第十六师攻占了机场,断绝了守军唯一的空中通道,生俘暂编第五十六师副师长王正国以下600余人。6月初对国民党守军变强攻为围困后,被划入围城部队之西地区队,归第十二纵队指挥,参加了对守军军事围困、经济封锁和政治攻势的全面斗争。围城期间,曾于7月初连续3次击退新三十八师的出击,10月初在城西绿园一带,同独七师共同粉碎了新三十八师和暂五十六师的突围企图,并给以重创。1948年12月,该师奉命改为第一五一师,隶属第三十八军建制,并入关参战。
  独立第十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赵东寰,政委蔡明、崔国辉(后),副师长邓中仁,参谋长王玉华,政治部主任江腾蛟。机关设司、政、后3部,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第二十八团,团长段志清,政委杜西书;第二十九团,团长杨易风,政委江历峰;第三十团,团长刘俊岭,政委石世良。
  六、独立第十一师
  1948年5月于吉林省双阳县组建,是由原东北军区总部直属之朝鲜支队、牡丹江军区独立三团及吉南军分区独立第七十二团合编组成的,全师官兵共8000余人。师团领导干部汉、朝族各半,营以下指战员均系朝鲜族人。参加围长前隶属吉林军区指挥,围城期间,多次参加阻击国民党守军突围的战斗。其配属独立六师作战的第一团战斗作风尤其出色,曾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创造了以少抗多,顽强阻击,终于争取时间,使主力部队赶到,将突围之国民党军击退并给予重大杀伤的战绩。10月17日六十军起义后,该师进城接防,并开始执行卫戍任务。长春解放后,师机关兼长春卫戍司令部,担任长春特别市的警卫任务,因完成任务出色,受到中央军委的通报表扬。1948年12月25日,该部奉命改为第一六四师,归东北军区直辖。
  独立第十一师的组织体制是:师长王效明,政委张百春、宋景华(后),副师长李德山,副政委宋景华,参谋长康干生,政治部主任王海青。机关设司、政、后3部,辖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朱玉林,政委许先进;第二团,团长关键,政委沈钧;第三团,团长陶雨峰,政委余升云。
  第八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通令全军进行整编,实行统一的编制和番号。当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即按照规定纳入全军的编制序列,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自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东北部队主力全部入关作战,东北地区的驻防部队很少,在长春驻防的基本是警备司令部所属警备部队。1951年后,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和巩固后方的需要,大批部队又调往东北,驻长春的军事单位亦不断增多,尤其是为部队培养干部的军事院校发展更快。1955年8月吉林军区由吉林市迁驻长春,1958年,81021部队进驻长春,39001部队在长春组建,地方部队和民兵组织也有了加强,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长春也有了完整的体现。此后,随着人民解放军建设的不断加强,编制体制不断调整和完善,驻长部队和军事单位的构成不断趋于合理,使之更加符合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要求。
  第一节 军事机关
  一、吉林军事部
  1949年1月7日成立,隶属吉林省人民政府,军事上受东北军区指挥。5月,改吉林省政府军事部为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隶属东北军区建制,任邱会奎为部长,辖吉林警卫团、舒兰独立第三团、敦化独立第五团,代管延吉、桦甸、吉林和长春解放军官教导团,指导榆树、延吉、敦化、磐石、九台、珲春、双阳、和龙、桦甸、永吉、安图、蛟河、德惠、舒兰、汪清、伊通和长春县人民武装科。长春解放军官教导团为东北军区解放军官教导第四团,有工作人员155人,解放军官3162人,其任务是对解放军官进行审查、教育和处理,1949年8月下旬完成任务后予以撤销。
  吉林军事部受东北军区和中共吉林省委双重领导,主要任务是领导民兵、自卫队建设,发展地方人民武装,肃清残余匪特,维护社会治安。
  二、长春警备司令部
  1949年5月22日成立,受东北军区领导,担负长春市的安全警备任务。新设之长春警备司令部,实际是1948年10月成立的长春卫戍司令部的改称,是由东北军区直属第一六四师(原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于1948年12月25日改成)机关兼,师长王效明兼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所属警备部队即一六四师所部。
  三、吉林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是于1960年4月由吉林军区改称的,驻地长春,隶属沈阳军区建制,受沈阳军区和中共吉林省委的双重领导。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领导机关,辖若干军分区和一定数量的部队,负责吉林省的军事工作,主要是领导预备役、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还担任边防和城市警备任务。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为基础于长春建立吉合军区,同年10月,奉中共中央指示,挺进东北开辟工作的部分干部,到达吉林地区,11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成立了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员会,同时以吉合军区为基础组建了吉林(东满)军区,隶属东北人民自治军,并接受中共吉林省工委的领导。1946年1月初,按照中央军委决定,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同时将各部队和各军区进行了调整,吉林(东满)军区改编为吉辽军区,吉辽军区受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中共吉辽省委双重领导。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以后,国民党大举北犯,占据了松花江以南大片土地。由于解放区的缩小和行政区域的变更,同年7月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决定,整编军区组织机构,吉辽军区又缩编为吉林军区。1948年12月25日,吉林军区奉命撤销,另成立吉林省政府军事部。1949年1月,吉林省政府军事部正式成立,5月,改称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仍受东北军区和中共吉林省委的双重领导。1953年1月,吉林军事部奉命再次改称吉林军区,黄思沛任司令员,李梦龄为政治委员。1954年5月,部队整编,将吉林省公安总队合并到吉林军区,并接管了东北军区后勤部所辖的一部分医院和仓库。
  1956年4月2日,根据国防部命令,吉林军区组建公主岭、白城子、通化、延边军分区,隶属吉林军区建制。1958年1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公安部队整编问题”的指示和沈阳军区命令,将所属公安内卫、边防部队大部移交吉林省公安厅,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根据沈阳军区命令,1959年1月5日,公主岭军分区改称为四平军分区;3月17日以长春、吉林市兵役局为基础,组建长春军分区和吉林军分区;5月15日,将白城子军分区改称为白城军分区。至此,吉林军区下辖6个军分区和13个直属团级单位。
  1960年4月19日,根据总参谋部通知,吉林军区改称吉林省军区。
  1961年2月,根据沈阳军区命令,以步兵第五七〇团为基础扩编成长白山岳师,隶属吉林省军区建制,其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一三师”,辖师直和3个步兵团。1965年1月3日,陆军第二一三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独立师,其所属步兵第六三七、六三八、六三九团和新建团,依次改称为独立师步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1966年7月21日,沈阳军区命令,将吉林省公安总队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独立第二师,原公安总队下属的第一、二、兰、四、五团,依次改称为独立第二师步兵第五、六、七、八、九团。10月1日,将吉林省军区独立师改称为吉林省军区独立第一师,所辖各团番号不变。1966年4月,由于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沈阳军区命令,于5月将长春、吉林军分区依次改称为德惠军分区和永吉军分区,分别领导原长春、吉林军分区所属各县人民武装部。同时,在长春和吉林两市各设1个相当师级单位的市人民武装部,分别领导原长春、吉林军分区所属的各区人民武装部。1969年7月3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德惠军分区与长春市人武部合并为长春军分区;永吉军分区与吉林市人武部合并为吉林军分区。11月26日,长春军分区改称长春警备区。同年8月27日,总参谋部批复,内蒙哲里木军分区转隶吉林省军区建制。1970年1月10日,中央军委批复,沈阳军区守备第三师转隶吉林省军区领导指挥。1972年9月12日,吉林省军区根据沈阳军区命令,将沈阳军区守备第十七团和吉林省军区第四团合并扩编为守备第六师,下辖守备第十六、第十七团和炮兵团,归吉林省军区领导指挥。此时,吉林省军区下辖1个警备区、6个军分区,领导指挥2个独立师和2个守备师,官兵总计40982人。
  1976年2月29日,沈阳军区命令,将吉林省军区独立第一、二、三团改编为吉林省军区边防第一、二、三团,独立第一师改称为吉林省军区独立师,所辖3个步兵团和炮兵团依次改称为独立师第一、二、三团和炮兵团。8月24日,沈阳军区命令,将独立第二师裁撤。1979年7月9日,沈阳军区电示,哲里木军分区和白城军分区所属科右前旗、突泉县人民武装部转隶内蒙古军区。1980年11月26日,总参谋部批复,吉林省军区独立师改编为沈阳军区守备第十师,仍归吉林省军区领导指挥,所辖步兵第一、二、三团和炮兵团、坦克团,依次改编为守备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和炮兵团、坦克团。同年12月31日,根据吉林省军区命令,长春警备区改称长春军分区,其警备任务由吉林省军区兼管。1981年11月20日守备第三、第六师交由白城守备区领导指挥。同年12月1日,守备第十师交由第六十八军领导指挥。
  1982年7月7日,为加强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根据总参谋部通知,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组建了“沈阳军区白城预备役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隶属吉林省军区领导指挥。10至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沈阳军区命令,吉林省军区边防第一、二团和独立第一、二、三团正式移交吉林省公安厅。1983年2月9日,沈阳军区决定,在四平和延边地区各组建一个预备役师,分别称四平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和延边预备役守备师,隶属吉林省军区领导指挥。1985年1月29日,沈阳军区又决定,在长春组建长春陆军预备役师。10月21日,沈阳军区命令,吉林省军区组建公主岭、浑江、辽源、梅河口军分区,隶属吉林省军区建制。
  1986年2月,长春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改编为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6月,各军分区所属之县、区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建制。7月,根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和沈阳军区命令,吉林省军区进行精简整编。在精简整编中,调整了省军区、军分区领导班子,撤销了新组建的公主岭和梅河口军分区。至此,吉林省军区下辖长春、吉林、延边、通化、四平、白城、浑江、辽源8个军分区,长春、延边、四平、白城4个陆军预备役师,1个边防团、1个坦克预备役团、1个通信预备役团和1个工兵预备役团。
  随着精简整编的深入进行,吉林省军区的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任务亦转移到民兵和预备役工作上来。
  四、长春军分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长春军分区是长春市人民武装的领导机构,隶属吉林省军区建制,接受吉林省军区和中共长春市委双重领导,负责长春市的军事工作,主要是民兵、预备役、兵役和动员工作。
  长春军分区成立于1959年4月,它是从建国初期成立长春市人民武装股开始,经长春市人民武装部(团级)、长春市兵役局等沿革阶段逐渐演化发展而成的。1951年1月,遵照东北人民政府和东北军区《关于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建设的指示》精神,长春市人民政府设立武装股。4月1日,市政府武装股列入军队编制,归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建制,受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和中共长春市委双重领导。长春市武装股辖东荣、双德、净月3个市郊区武装部。1952年11月,根据东北军区命令,撤销了长春县人民武装部,以长春市武装股和原长春县人民武装部为基础,组建了长春市人民武装部,设军事、政治2个股,辖市郊第七至十八区武装部①(第七至第十八区是指兴隆山、范家店、双德、西新、大屯、净月、春阳、劝农、卡伦、米沙子、万宝、合隆等12个区。)。1954年10月,根据吉林军区《兵役局整编决定》,长春市人民武装部改编为吉林长春市兵役局,下设动员、征集、统计、预备役军官和民兵5个科,原市人武部所属各区人武部撤销,每区改设武装助理1名。翌年12月2日,吉林军区规定长春市兵役局为四等一级兵役机关②(全国按人口多少将市划为八等,其中二、三、四、五、六等市各分两级,长春市兵役局为四等一级。),动员、统计两科分别改称为组织动员科和预备役士兵统计科。1959年1月10日,吉林军区下达《公主岭军分区名称变更及改变县兵役局领导关系》的命令,将原公主岭军分区所属的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县兵役局改隶长春市兵役局建制。1959年4月,奉沈阳军区《关于军分区机构调整和兵役局改称问题》的命令,撤销了长春市兵役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长春军分区,刘金才任司令员,市委第一书记宋洁涵兼任政治委员,黄鸿瑞任第二政治委员。军分区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管处等领导机关,辖朝阳、南关、宽城、二道河子、郊区及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等10个区、县人民武装部③(1959年5月15日,沈阳军区下发沈司(务)字第92号命令,决定长春市五个区建立人民武装部,从此军分区下辖10个县区人武部。)。1960年6月,吉林长春军分区奉命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长春军分区。
  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德惠专署,将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县划归德惠专署领导。为与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相适应,遵照总参谋部4月13日电示和5月下达的《长春军分区整编问题的命令》,长春军分区改编为德惠军分区,同时成立长春市人民武装部,执行师级权限。
  德惠军分区:隶属吉林省军区建制,受吉林省军区和中共德惠专区委员会双重领导,司令员杨克明,政治委员任青远(地委书记兼任)。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处,辖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县人武部。1966年7月,奉吉林省军区命令,德惠军分区收编了公安部队长春大队,其所属5个县公安中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县中队,直接由所在县人武部领导指挥。
  长春市人民武装部:隶属吉林省军区建制,受吉林省军区和中共长春市委双重领导,部长刘金才(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宋洁涵(市委第一书记兼任)。机关设武装科、政工科和供应科,辖朝阳、南关、宽城、二道河子和郊区人武部。
  1969年3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德惠专署,所属榆树等5县重新划归长春市。德惠军分区与长春市人武部合署办公。7月31日两单位合编,重新组建长春军分区,司令员杨克明,政治委员(暂缺),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处。所辖县、区人武部同原长春军分区。
  1969年11月26日,长春军分区改编为长春警备区,司令员杨克明,政治委员刘坚彬。长春警备区执行正师级权限和原长春军分区编制,其隶属关系、机关设置和所辖县、区人武部不变。长春警备区除负责长春市民兵、预备役、兵役、动员工作外,还担负长春市城市警备、人民防空、国防工事和预设战场建设等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7月2日,吉林省军区颁发《长春警备区编制表》,警备区机关机构设置和编制人数显著增加。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后,警备区进行精简整编,编制总人数略有减少,但机构设置有所增加。1976年12月23日,沈阳军区颁发《长春警备区机关编制表》,设置了警备区顾问组,增加了机关科的编制数量。1976年8月24日,吉林省军区下达《关于独立第二师的整编问题》的命令,其中规定将省军区独二师步兵第八团改编为吉林省军区独立第一团,归长春警备区领导指挥。1978年12月23日,沈阳军区重新颁发《长春警备区编制表》,机关科的编制数量又有增加,已由初时的9个增至18个。
  长春军分区改编为警备区后,由于执行加强战备、“三支两军”任务和坚持日常工作的需要,编制体制不断扩充,警备区和所属人武部领导班子成员的数量一度突破了编制员额,形成了日常工作、战备工作和“三支两军”三套班子,副职人数显著增加,机关干部大量超编,呈现出机构臃肿的状况。此间还一度中断了地方党委书记兼任第一政委的制度。
  1980年12月31日,根据总参谋部11月26日的批复和沈阳军区的决定,长春警备区改称长春军分区,司令员邹长海,第一政治委员任青远(市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陈悦恭。警备区改编为军分区后,城市警备任务改由吉林省军区兼管,机关编制撤销了科的建制,所辖县、区人武部不变。
  1982年6月8日,根据沈阳军区锦州预备役师、团预编工作现场会和中共吉林省委(1982)33号文件精神,在农安县进行了步兵预备役部队预编试点,组建了农安步兵预备役团,归长春军分区领导指挥。10月1日,根据吉林省军区《关于内卫执勤部队移交问题》的命令,将独立第一团移交吉林省公安厅,改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根据沈阳军区1983年1月17日《军分区、人民武装部精简整编》命令,长春军分区调整了机关编制,恢复了司、政、后机关科的建制,总的编制人数又有增加,配齐了各级领导班子副职。1985年4月,长春军分区奉吉林省军区命令,组建了长春陆军预备役师,各级领导干部均实行预任制,其中现役干部为长春军分区的附加编制,在军分区担任相应的职务,专门负责预备役部队工作。
  根据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精神,10月12日和11月9日,沈阳军区和吉林省军区先后下达军分区进行体制改革精简整编令,在体制改革精简整编中,长春军分区减少了各级领导班子副职的人数,取消了机关科的建制,大幅度地压缩了编制员额,同时,撤销了军分区顾问组。翌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吉林省军区县、区人武部移交工作会议的决定,长春军分区所辖的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县和朝阳、南关、宽城、二道河子、郊区10个县、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仍受长春军分区和各县、区委领导,其任务不变。这次整编,减少了机构,压缩了编制,改变了县、区人民武装部建制关系,较彻底地改变了军分区存在的领导班子庞大、机构臃肿、干部大量超编的问题。同年2月,长春军分区还根据沈阳军区下达的预备役部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命令,具体组织实施了长春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的改编工作,撤销了预备役步兵师,以此为基础,改编成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长春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分别兼任该师师长和政治委员。这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后至1988年,长春军分区的组织编制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各项工作在改革的新形势下,亦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
  第二节 驻军部队
  一、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于1950年12月31日在长春成立。初建时称东北军区摩托装甲兵司令部,1951年改称装甲兵司令部。它是由军委装甲兵司令部战车一师、东北军区司令部、辽东军区、东北军区政文干校、步兵第一〇〇师等单位抽调干部编组的,副司令员赵杰,副政治委员钟人仿,参谋长石敬平,政治部主任李耀之。机关初设司令部、后勤部,其后又设政治部、技术部、干部管理部和直属警卫连、通信连。全机关共编干部471名,战士440名。
  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下辖坦克第三师和独立坦克第一、二、三团。坦克第三师于1950年12月组建,直属军委装甲兵司令部。1951年1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改隶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建制,师长孙三,政委李治洲,参谋长张济堂,政治部主任杨昆山。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技术处、干部管理部和直属高炮营、工兵营、侦察营、运输营及警卫连、通信连、化学连。辖坦克(战车)第五、第六团、摩托炮兵团和摩托步兵团。全师编制总人数为5438人,其中干部2358人。
  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所属部队在编成上,以坦克部队为主,还编有装甲兵、炮兵、工兵、防化兵及其它勤务保障分队。部队初建时规模较小,从1951年起,为适应抗美援朝作战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人员和装备不断加强,战斗力逐渐提高,成为全军装甲兵初创时期的一支骨干力量。
  1954年4月,东北军区进行整编,东北军区装甲兵领导机关装甲兵司令部改为东北军区装甲兵部,并于同年9月15日迁出长春。
  二、陆军81021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81021部队,是在全军体制改革、精简整编过程中,于1985年10月1日以原3009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的。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辖步兵、炮兵、装甲兵部队及直属队。
  81021部队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主力部队之一。这支部队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个模范团(模范红五团和模范红十二团),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煅炼,逐步发展演化而成的。1949年2月,以中原野战军之第一、第二旅为基础,合并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在河北省清丰县(今属河南省)组建,隶属第五兵团。部队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辉球,副政治委员吴实,参谋长杨俊生,政治部主任陈云开。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辖直属队及3个步兵师。部队组成后,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的战斗。1949年11月,部队机关兼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为适应剿匪作战的特点,部队经常分散行动。组织体制时有变化,所辖部队多次调整。
  1951年2月初,奉中央军委和西南军区命令离黔北上,执行抗美援朝任务。同年4月,抵达河北省辛集地区集结待命,归华北军区领导。9月,奉命开赴东北,归东北军区领导。1952年6月至8月,根据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指示,按新编制进行了整编改装。12月24日,奉命入朝参战,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26部队。1958年4月,部队由朝鲜撤回国内,进驻吉林省,隶属沈阳军区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9870部队。60年代初改称为9424部队,中期改称3009部队。1985年10月1日,奉中央军委和沈阳军区命令,以3009部队为基础,按精兵合成的原则重新组成81021部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部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平江起义,坚持井岗山斗争,创建和保卫红色革命根据地,苏区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东征和西征作战,保卫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等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首战平型关作战,深入敌后,开创抗日根据地,坚持反“扫荡”,在广阔的战场上同日伪军作战,进行局部反攻和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等重大军事行动。解放战争时期,相继参加了上党和平汉战役,转战长城内外,驰骋黄河南北,在战略进攻中歼敌主力,参加逐鹿中原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的战斗,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以后,继续发扬了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又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显著成绩。部队除完成正常的战备、教育训练、施工、生产、营建外,曾先后执行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支援黑龙江边境斗争、保卫大庆、云南边境作战等任务,参加了开发大庆油田、天津抗洪、唐山抗震救灾、大兴安岭灭火、嫩江防洪等重大活动。1964年冬,被中央军委树为全军机关革命化的标兵。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和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受到损失。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经过拨乱反正、组织调整和全面整党,部队建设又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各项工作逐步呈现出新的局面。
  三、空军39001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39001部队,是1958年11月以空军第五速成中学为基础组建的。部队初建时称2135部队,部队长吕黎平,政治委员李庆柳,参谋长肖道生,政治部主任于应龙。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航空工程部。辖飞行部队、雷达兵部队、基地场站和直属队。1962年7月,该部改称7311部队。1975年改用现称。
  1970年,在空军体制改革中,该部压缩了编制规模,减少了下属飞行部队;航空工程部并入司令部,基地缩编为场站;飞行部队改称航空兵部队。1985年,在全军体制改革中,部队体制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改革,所属歼击、强击、轰炸机部队进一步具备了完成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侦察和防空作战的能力。
  部队组建40年来,除完成经常性教育训练,加强战备,国防施工,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的基本任务外,所部还曾参加过闽浙沿海岛屿的解放、东南沿海轮战锻炼等战斗行动。与此同时,还积极参加了抢险救灾、航空探测、人工降雨、森林防火、飞播造林、保障民航运输和提供气象服务等活动。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是根据沈阳军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统一规划,于1986年2月正式组建的。该师是以少数现役军人为骨干,
  以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为基础,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一编制编组的,平时隶属吉林省军区领导,战时划归指定的野战军指挥。预备役炮兵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部下置科,辖炮兵第一、二、三、四团和直属分队。其基本任务是按照上级军事领导机关的统一计划和规定,进行定期的军事训练,努力提高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快速动员能力;切实做好战时动员准备,一旦需要,立即转化为现役部队,遂行作战任务。
  1985年4月,长春军分区奉吉林省军区命令,组建了长春陆军预备役师(同年11月29日改称长春陆军预备役步兵师),辖步兵第一、二、三团和炮兵团,各级领导干部均实行预任制,其中现役干部为长春军分区的附加编制,在长春军分区担任相应的职务。
  1986年2月,沈阳军区下达预备役部队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令,将长春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二、三团裁撤,以该师机关及所属步兵第一团、炮兵团和永吉、农安步兵预备役团为基础,改编成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实行单独编制。所属干部除专职副师长兼任长春军分区副司令员外,其它干部不再在军分区兼职。1987年10月,总参谋长杨得志签发参务字第38号电报,批准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从1988年1月起正式列入全军编制,并授予部队番号和军旗。
  长春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师长和政治委员分别由长春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兼任,各级副职均由地方领导干部预任。所属炮兵第三团驻吉林地区境内,平时由吉林军分区领导指挥。
  第三节 军事院校
  一、第一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是1954年9月由从天津迁至长春的原第一军医大学与在长春建立的第三军医大学合并后重新命名的。
  原第一军医大学,初为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该校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和诺尔曼•白求恩的建议,于1939年9月18日在河北省唐县组建的,诺尔曼•白求恩参加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医疗工作。白求恩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学校改称为白求恩卫生学校。1946年扩建为白求恩医科大学,1948年5月白求恩医大与原晋冀鲁豫军区北方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华北医科大学,校址设在石家庄市。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医大改隶中央军委卫生部领导,经毛泽东主席批示迁校天津,并改称第一军医大学。
  1954年8月,根据军委命令迁校长春,并与第三军医大学合并。
  第三军医大学的前身是长春大学医学院,1948年9月20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卫生部决定接收长春医学院,并以其为基础,于10月20日组建成长春医科大学。1950年3月,长春医科大学奉命改称长春军医大学,隶属军委卫生部建制,受东北军区领导。1951年7月14日,东北军区奉军委电令:“长春军医大学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1954年9月第三军医大学与第一军医大学合并,重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8年7月,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时归吉林省政府建制。
  第一军医大学及其前身在隶属军队建制时期,由于为了更好地为革命战争服务,学校和附属医院专科性很强,曾在这里工作和教学的不仅有许多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而且还有不少国际友人,如著名的加拿大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奥地利医生傅莱等。战争年代,学校以其优良的医疗作风和医疗技术全心全意地为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建新专业和专修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科学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学校移交地方后,经过30年的发展,更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现代化医科大学。
  二、兽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高等畜牧兽医技术院校。
  兽医大学创建于1953年1月1日,隶属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它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兽医学校为基础,合并西南军区第二兽医学校(其前身为北洋马医学堂)、华东军区第三兽医学校、中南军区第四兽医学校而组成的。初建时期,执行总参颁发的暂行编制(师级单位),总后畜医局副局长任抟九兼任校长,赵立业、萨音任副校长,黄龙华任副政委。1953年5月14日,朱德总司令为兽医大学亲笔题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校名。
  1954年6月1日,中央军委(54)军编令字第97号命令,正式颁布兽医大学编制(正军级单位),任命何济林为校长,萨音为副校长,曹荫槐为副政委。校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和校务部(物资保障部),另设兽医所和畜牧场等直属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全军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并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为部队、农场、马场服务的畜牧、兽医和兽医公共卫生等各类高级技术人才,还担负着全军从事畜牧、兽医和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在职人员的轮训任务。1956年9月1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兽医大学移交农垦部,移交后校名几经更改。1961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交还军队。1962年1月5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出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从1月1日起仍隶属总后勤部建制领导,为正军级单位。1964年11月24日,军事医学科学院第8所(军马卫生科学研究所)由北京丰台迁至长春,转隶兽医大学建制。1978年11月,恢复了教研室建制和技术职称。
  进入80年代以来,该校在办校方向上逐步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在办校指导思想上,由过去主要是为保障军马健壮服务转变为主要以保障部队指战员的健康服务,搞好食品卫生检验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及部队农牧业生产;在专业设置上,由单一的兽医专业转变为畜牧、兽医、食品卫生检验和水产养殖等多专业并举;在培养目标上,由培养“住院医生型”转向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在教学体系上,由教、医、研三结合,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学校在实现办校方向的四个转变中,理顺教育体系,调整教育体制和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性农牧大学。1988年设畜牧、兽医、兽医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管理4个系,开设了兽医、畜牧、兽医公共卫生、农学园艺、水产养殖、农(畜、水)产品加工、农业经济管理、农副业生产经营、实验动物等9个专业,连同共同课目共有21个学系。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五个层次办学。本科生学制4至5年,大专生学制3年,研究生学制3年,中专生学制2年,轮训班学制1年。
  兽医大学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荟萃了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知名的兽医界学者和专家,其中有14名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全国一、二级学术机构理事长、副理事长等职。学校从50年代起即开始招收研究生,后曾一度中断。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工作以来,已先后招收博士和硕士生212名,委托培养硕士生37名。经过研究生培养实践,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导师队伍,现有指导教师及指导成员115名。1981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校为首批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单位之一。学校现有与教学、科研、生产和医疗相适应的各类教研室、研究室91个,开设各种课程200多门。还设有全军、农业部的重点实验室、军事兽医研究所、附属兽医学院和实验牧场。
  兽医大学除完成部队培训任务外,还积极发挥知识技术优势,为地方代培或接受委托培养畜牧、兽医和兽医公共卫生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为农牧渔业部、商业部等单位举办了各科短训班、师资班和接受进修教师。
  学校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基础、应用、开发等科学研究,建立了食品卫生检测、病毒、同位素、单克隆抗体、电生理、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室、实验室。自1978年到1988年间,共取得获奖成果268项,其中有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这些科研成果,有的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与生产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学校曾先后派专家、教授到苏联、日本、澳大利亚、越南、扎伊尔等国考察、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同时接待了苏联、美国、英国、阿尔巴尼亚、日本等国家的学者来校参观、进修和讲学,为开展学术交流,学习先进技术,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防化学兵学院
  1961年1月成立,原称防化学兵工程学院,1965年改称防化学兵学院,隶属军委防化学兵建制,为正军级单位。它是由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筹备处、军事工程学院第六系、第二政治干部学校、守备第二十三师机关等单位合并组成的,院长兼政治委员欧阳稼祥。学院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第一、二、三系、各类基础教研室、专业教研室、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拥有以专家和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有的是原国民党军防化部队、空军机械学院等留用人员。
  防化学兵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全军培养防化指挥干部、工程技术干部。培训层次为本科生,学制5年。
  防化学院成立后,根据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可能的作战对象和军队作战的需要,积极进行有关原子武器、化学武器的侦察、防护和反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并迅速取得了进展,缩短了同外军的差距。有的科研成果如辐射侦察仪等的战术技术性能,在60年代即已优于当时苏军同类仪器的性能。
  防化学院除完成防原子、防化学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参入国家原子武器、热核武器试验的有关工作。此外,还接受一定的外训任务。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学院受命专门成立了“胡南班”,为越军培养了一批防化指挥和工程技术干部,为帮助越南军民抗击美军的生物化学武器袭击,打败美国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1969年2月,防化学院奉命撤销,与防化学兵学校合并组成防化技术学校,校址在北京密云县。1978年,以防化技术学校为基础,在北京昌平县重建防化学兵学院,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技术学院。其教学规模、专业设置、培训层次、科研水平较前均有较大发展和提高。
  四、空军第七飞行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飞行学院的前身为空军第七航空学校。该校是1950年1月5日以东北军区航空学校二大队为基础组扩建的。初建时,魏坚任校长,罗野岗任政委,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68年7月7日移驻长春市,1986年改用现称。其任务是培训飞行、领航、通信、机械、绘图等多种技术人才。它是一所规模较大,历史较久,已能培养有大学本科水平,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的航空兵初级指挥军官的飞行院校。
  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初创时校机关设参谋处、训练处、政治部和直属警卫营(4连制),辖学生营(3连制)、飞行队、场站和油库,总计员额1260人。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学校边建设边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抗美援朝和人民空军的建设输送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新中国的第一批和第五批女飞行员是在该校培养的,空军第一支直升机大队在这里组建。在该校毕业的学员中,曾涌现了开通内地至拉萨航线的一等功臣李向民;新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科研试飞尖兵杨国祥;击沉国民党海军“中权号”战舰的二级战斗英雄刘健汉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
  1953年5月,学校由混合学校改变为飞行学校,既培训歼击机飞行员,又培训强击机飞行员。此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经中央军委空军司令部批准,学校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训练处、机务处及卫生处,辖学生营(4连制)、飞行大队(3连制)、警卫营(4连制)。继而飞行大队又扩编为飞行团。在组织体制调整的同时,培训体制也做了调整,遵照空军党委关于航校教育要“摆脱摸索、进入综合、走向提高”的指示,学校逐步进入正规化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
  1956年,学校增设后勤部,训练任务变为专门培训歼击机飞行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坚持组织领导,坚持教育训练,保持了部队稳定,各项工作都有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在改革中前进,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机务处,辖4个训练团,第一、二训练团是初教机训练团,第三、四团是高教机训练团。司令部下设的航空理论训练处,担负着学员航空理论的教学任务,设有飞行原理、空中领航、飞机机械、空中战术、飞机特种设备等教研室和微机室、教学保障室、电化教学中心,还设有风洞、射击、领航等14个实验室、学习室和图书馆。飞行学员大学本科班开设14门课程,专科班开设9门课程,学员从飞行基础学校学习2年结业后,再在学院训练2年又5个月。
  为贯彻执行军委主席邓小平关于“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学院紧紧围绕着抓质量、出人才这个中心,积极进行教育训练改革,增设了航空理论教学新课程,拓宽了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缩短了训练周期,扩建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了训练管理中心,加强了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坚持科研和学术研究为教育训练服务。1986年空军在第七飞行学院进行了训练内容和训练体制改革,在不增加训练期限的情况下,训练练习增加了84%,飞行时间增加了52.9%,训练气象由一种扩展到三种,使飞行员训练周期缩短一年。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为学院教育训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训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对外交往方面,1969年12月,学校派出专家赴阿尔巴尼亚援建飞机修理厂。1974年派专家赴越南培养飞行员,援助越南空军建设航校。1988年12月起派专家组赴坦桑尼亚培训飞行员,为受援国家的空军建设做出了贡献。
  空军第七飞行学院建立以来,飞行总时间已超过100多万小时,毕业学员已达数千人,输送给空军、海军航空兵47个部队,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在抢险救灾中成为模范,有的在科研试飞中成为尖兵,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人民空军和民航建设的骨干。
  五、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校,是一所对飞行学员进行基础教育训练的初级指挥军事院校。
  该校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其前身是空军牡丹江航校的混合大队。1950年5月23日,根据空军发展的需要,混合大队扩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学员预科总队,1951年7月13日正式命名为空军第一航空预科总队,1953年1月1日划归东北军区建制。1954年5月,为适应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奉中央军委命令改名为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1959年2月,改称空军第一预备学校,1964年9月,改称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1965年4月,又改称空军第一预备学校。1969年10月25日,学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1974年1月10日,根据中央军委1973年11月5日的批示,又正式恢复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归空军建制,实行空军和沈空双重领导。1974年4月20日,划归沈空建制。1986年奉命改用现称。现校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辖第一、二、三、四、五学员大队(第五学员大队1986年10月撤销)和跳伞救生训练大队。
  飞行基础学校是一所初级指挥学校,主要任务是对飞行学员实施基础教育,并开设有军事教育和航空救生专业,培养军事教员和跳伞救生军官。
  飞行学员培训规格为大学四年制本科,培养目标为航空兵飞行初级指挥军官。学员在飞行基础学校阶段学制为2年,开有7门军事课,7门政治课,12门工科大学基础课,14门航空理论课,以及6门体育课。
  该校按照军委规定的招飞标准,每年从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员,学员入校后经过严格的军政文体基础教育,完成从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并在第一年结束时进行一次筛选,符合飞行条件的学员,在继续完成基础课学习后进行航空理论教育和跳伞救生训练,使学员具备初级指挥军官的基本素质,达到飞行人员在飞行基础学校训练阶段的素质标准。然后,转入空军飞行学院或空军领航学院进一步学习飞行或空中领航技术。停飞学员按照地面学院的要求,按第二培养目标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结业后分配到军队其它技术或指挥院校继续学习。截止1988年已招收学员29期,为航空学校(飞行学院)输送了大批合格学员,为加强人民空军建设做出了贡献。学员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著名战斗英雄韩德彩、杜凤瑞、科研试飞英雄滑俊、反劫机英雄机长兰丁寿、中国无脚飞将军、特等功臣孙忠国等。
  1987年学校新开设军事教育和航空救生两个专业,军事教育专业学制为3年,培养目标为空军院校从事共同科目教学的教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共同条令、军事思想、战术学、战役学、军事运筹学、军事管理学、教育学等30门课程;航空救生专业,分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大专学制为3年,培训目标为空军院校、部队掌握航空救生专业理论和跳伞、野外生存、营救技能及从事指挥、管理部队的初级军官。本专业开有大学文化基础课、军事、政治、航空救生和跳伞技术等40余门课程,学员招收对象为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士兵。
  学校现设有基础教研室、专业教研室、各种实验室、语音室和电化教学中心,有以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其中有124人参加了军队和地方省以上的14个学术团体,有7人被推选为理事或常务理事。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为空军培养出质量更高的飞行学员和其它专业人才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
  六、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是空军航空机务院校之一,主要担负着为空军航空兵部队培养机务分队长和各类维护师的任务。训练层次分为大专和中专两种,学制均为3年。
  该校的前身是空军第九航空学校,组建于1952年8月1日。1967年5月更名为空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1986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改用现称,并开始跨入高等工程专科院校行列。
  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现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和5个系,即歼击机械系、轰运机械系、航空电子设备系、航空仪电系和航空军械系。开设10个专业,即飞机机械、飞机军械、飞机仪电、飞机无线电、飞机雷达、飞机电子对抗、飞行模拟器、航空照像设备、航空照像洗印技术和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其中后3个专业现为全军院校中所仅有,招收陆、海、空三军学员。培养目标是具有为国防事业献身精神,从事航空维修和组织管理的综合型初、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大专学员毕业后,应达到航空维修助理工程师的水平,能担任各类分队长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中专学员毕业后,应达到维修专业技术员的水平,能担任各类技师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凡毕业学员均具有技术职务发展所必须的理论知识。
  学校现有教员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绝大多数学科都有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被接纳为省以上17个专业学会会员的教员中有21人担任理事以上的职务。
  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完善,具有使用效果良好的模型教具。电化教学手段比较先进,普遍采用投影录像、电影、微机及闭路电视教学,并逐步建立起电化教材系列化,设备网络化,手段综合化的科学电教结构。学校现有实验室、专修室63个,其中有比较先进的低速风洞实验室,无损探伤实验室,激光全息摄影实验室等,形成了结构合理、使用配套、专业性强的较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作为培养航空机务使用维修基层技术军官的主要基地之一,35年来,共培养出4万多名学员,分配到空军所属各部队,在作战和训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还为亚、非、欧、美10余个国家培训了近千名学员。
  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结合教学和部队训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78年以来,共获军队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飞行模拟器计算机成像视景系统”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在计算机成像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进入80年代,学校认真贯彻军委和总部首长的指示,把系统工程原理应用于教学内容改革,全面论证了学员的毕业规格,合理地规划了学员的知识和能力总体结构,制定并试行了教学的总体优化方案,着眼于发展,进一步地全面提高学员的军政素质。
  七、第二政治干部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简称第二政治学校)于1954年在长春成立。它是由1952年和1954年先后从西安和石家庄迁至长春的第五政治学校、第六政治学校合并组成的,隶属军委总政治部,为正军级单位,李曼村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培养与提高在职初中级政工干部,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和党的历史等教育,学制2年,学员来自陆海空各军兵种。
  第二政治学校编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队列处(后并入校务部)和第一至第十二大队(系)。课程设置主要有党史、政治工作、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兵器射击和军事体育等。该校建于全军开始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时期。它的建立为提高部队政治工作者的军政素质,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61年,该校奉命撤销。
  八、机要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学校于1952年在长春成立,是由原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第三部与原东北军区司令部机要训练队合并组成的,命名为中央军委机要青年干部学校,后相继改称为机要干部学校、第二机要学校。1955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军委办公厅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学校。其任务是为全国党、政、军系统的机要部门培养政治可靠、对党忠诚、思想进步、具有组织纪律性及一定政治理论水平与军事常识、能初步掌握与运用密码译电技术、身体健康的初级机要干部,还担负培养与提高军事系统各级在职的机要干部。
  机要学校初建时,机关编办公室、训练处、校务处、干部处、政治处,辖第一、二、三、四、五、六学员班。至1959年,校机关扩编为训练部、政治部和校务部,学员班扩编为第一、二、三、四学员队。60年代初该校迁出吉林省。
  九、军事师范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军事师范学校于1952年在长春成立,是由原第十二步兵学校从山东省济南市迁至长春后改建而成的。在吉林军区从吉林市移驻长春前,曾兼长春警备司令部。该校隶属军委训练总监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军事学教员。校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干部部、后勤部、军械处和练习(示范)连;辖战术系(2个队)、兵器射击系(2个队)、地形学系、军事体育系,每个队(系)编4至5个教学班。1957年学校裁撤,部分机关和干部并人第二政治学校。
  十、装甲兵技术学校
  装甲兵技术学校始建于1951年,当年8月4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第三编练基地在长春市拉拉屯成立。基地设办公室、训练部、政治部、行政管理部、干部处、技术处,辖4个学员大队和1个教练大队。任务是为装甲兵培训各种坦克修理人才。
  根据总参谋部1956年1月27日电示,装甲兵第三编练基地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装甲兵技工学校”,其训练任务和对象不变。
  1959年4月1日,经总参谋部批准,长春装甲兵技工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坦克技术学校”,并增设实习工厂,担负全军装甲兵各种修理干部的培训任务,学制2至3年。
  1969年2月,第五坦克学校被撤销。1978年1月,在原校址重建,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校。校长姜守仁,政委李均,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编有13个教研室,第一至第八学员大队,修理工训练大队和训练团。其主要任务是为全军装甲兵部队培训基层技术军官和业务骨干。
  十一、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1946年2月在通化组建,4月26日迁往长春,林彪任校长,彭真任政治委员,陈伯钧任教育长,徐文烈任政治部主任。
  1945年10月12日,抗大总校率一、三、四大队离开陕北绥德迁往东北,翌年2月到达吉林通化,与东北炮兵学校及工兵大队合并,组建成东北军事政治大学。4月该校迁往长春时,原东北炮兵学校和工兵大队分出另建,又并入山东教导团。后该校由长春迁往北安。
  十二、东北航空学校
  东北航空学校是空军的第一所航校,通称东北老航校。校长常乾坤、刘亚楼,政治委员王弼、吴溉之,政治部主任薛少卿。
  该校是1946年3月1日由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于吉林通化扩建的,4月中旬迁往牡丹江,11月迁往东安,1948年1月隶属东北军区,11月迁往长春。1950年1月,以该校为基础建立了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其混合大队分出,于1950年5月改建为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
  十三、空军长春卫生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春卫生学校于1961年4月成立,1968年撤销。隶属沈阳军区空军建制,担负着空军初中级医疗和护理技术干部的培训任务。十四、测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于1946年5月5日在长春成立,初建时称东北测绘学校,隶属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领导。1951年1月17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校,由东北军区代管。
  曾在长春驻过或组建的军事院校除上述单位外,还有原东北军区所属的第七步兵学校预校、政文干部学校、第一文化速成中学、东北公安干部学校、空军第二航空学校等单位,后均被裁撤或调离。
  第四节 后勤保障机构
  一、第二〇八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是沈阳军区编成内的一个重点医院。该院于1946年7月在江苏省的宝应县组建,它是以淮海军分区卫生部机关和所属的两个医疗所为基础,合并华中军区医科学校及新四军四师特务团医务所等单位组成的。是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紧急组扩建的野战医院、后方医院之一。
  该院初建时称第七后方医院,隶属华中军区卫生部建制。此后番号和隶属关系多次变更,先后改称为第七军医院、华东野战军卫生部第七野战医院、第七医院。1950年第七医院迁往长春,翌年3月改称第十八陆军医院。1954年10月,第十八陆军医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隶属吉林军区建制。翌年组建军事医疗体系,二〇八医院为吉林军区所属第一医院群的医疗技术中心医院。1985年10月,二〇八医院改隶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三分部。
  该院初建时,只编有院部机关、政治处和第一、二、三、四医疗队,此后,为适应战争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组织体制不断调整和发展变化。1953年医院开始向正规化、现代化发展,院部设有医务处、药局、政治处、干部管理科和供管科。原属8个医疗队改编成第一、二、三、四分院。翌年取消分院建制,编设各种专业科室。到1981年4月,院部编有医务处、护理部、政治处和院务处。辖内一、内二、内三、内四、外一、外二、外三、外四、传染病、精神病、五官、妇产、小儿、中医、麻醉、放射线理疗、检验、特诊、核医学、病理、药剂、器材、营养、信息管理、综合科、门诊部、优生优育咨询服务中心等28个专业科室。
  该院组建后,曾先后参加过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开封、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伤病员的收容治疗工作,转战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上海、吉林等若干省市。在解放战争中,该院收治伤员达数万人,其中仅在淮海和渡江两大战役中即收治伤病员10579人。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收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16170人,此外还收容和治疗了一大批朝鲜人民军的伤病员。
  新中国成立后,该院继续保持和发扬了战争年代救死扶伤的光荣传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战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加强基本业务建设和战时卫生勤务训练,发展医药生产,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防治救护能力不断提高,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防治疾病等项基本任务。医院除继续完成部队伤病员的收治任务外,还担负平时和战时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为此,该院常年保持战备医疗队(所),并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需要,组织医疗队到医疗体系部队开展防病治病和计划生育工作。此外,还通过组织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收治患者、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学科研协作、接收医务人员实习进修、帮助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解决缺医少药困难、开展计划生育、创办儿麻康复中心等措施,支援与促进了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951年至1981年,仅向部队和农村派出的医疗队即有108支(批),工作日达141465个,诊治各种患者553294人。还参加过大规模抢险救灾4次,诊治受灾病人10190人。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医院自1956年起即结合医疗工作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77年至1987年,全院共取得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获奖成果123项,出版和发表国内外学术交流专著16部,其中获国家和全军科技成果奖的达118项。
  二〇八医院现拥有相当数量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初步实现了医院管理制度化、医疗工作规范化、技术操作常规化,成为具有良好医疗作风和较高医疗水平的综合性的现代化医院。
  二、第二一六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六医院的前身为苏北兵团卫生部第三医院的一个分院,于1948年在苏北地区组建。同年11月7日至12月5日参加淮海战役,先后于宿迁和睢宁南汤集接收伤员。1949年4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四野战医院,隶属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卫生部,先后参加对京沪杭战役、福州战役和漳厦战役伤员的收容治疗。1951年1月,从福州调至辽宁黑山县执行抗美援朝任务,并改编为东北军区第二十二陆军医院四分院。1954年改编为第十陆军医院一分院,移驻辽宁省新立,次年改编为沈阳军区第八十六疗养院,移驻辽宁省锦西大凌河,后又迁至铁岭。1959年改编为第四十六预备医院,隶属辽宁省军区。1963年6月改编为第四十六野战医院,下辖3个医疗所,隶属沈阳军区后勤部,为军区后勤值班医院。9月改隶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三分部。翌年8月至11月曾奉命调至锦西执行战备任务。1967年,第四十六野战医院移驻吉林省通化市,并组建了50人的医疗队赴大兴安岭,为铁道兵第三、六、九师巡回医疗。1983年9月14日,第四十六野战医院改编为第二一六医院,取消野战医疗所建制,改为内科、外科和医技科室。同年11月1日,改隶陆军81021部队建制,1984年5月迁至长春市。1985年第二一六医院改隶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三分部。1987年4月改编为第二〇八医院综合科,下设内科、外科、五官科、放射线科、理疗科、药械科、检验科、门诊部、手术室、电疗室、供应室等11个科室,设100张床位,编医务人员97名,在二〇八医院编成内,担负着救治癌症患者的任务。
  三、空军长春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春医院,是人民空军初创时期建立的第一所空军医院,1950年2月26日在长春建立,时称空军第一医院,隶属军委空军后勤部建制,张剑夫任院长,时烽任政治委员。设院部、医务科、总务科、政办室和各种空勤医疗专业科室。1951年7月增设附属护士学校。1952年6月13日,调整院编制,同年11月9日,医院改名为空军第二十一医院,隶属东北军区空军建制。1954年8月21日,医院番号改为空军第四六一医院,组织体制进行了部分调整。1958年,医院划归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建制,翌年6月16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春医院。
  空军长春医院自1950年组建以来,坚持以医疗为中心,空勤为重点,为军民服务的宗旨,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38年来,医院门诊部接诊达114万人次,各临床科收容治疗人数达171275人,其中有地方患者34877人,外籍人员192人,治愈率平均达80%以上。1963年至1988年,医院共派出巡回医疗队90个,参加队员914人(部队医疗队56个562人,农村医疗队33个300人,国外医疗队1个52人),诊治人数达24万余人,其中地方16万余人,外籍人员1042人。在抓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医院还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共取得包括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在内的67项科研成果,出版专著7部,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615篇,自训和派出代训了大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接收军内外进修人员192人。
  在抗美援朝和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医院曾分别成立伤员转运站,援越野战医院,帮助朝鲜和越南人民军进行伤员收容治疗工作,先后收治了日籍飞行教官13人,朝鲜人民军飞行员75人,越南人民军伤员880人。
  空军长春医院作为人民空军的第一所医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的科学管理和业务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人才培训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成为拥有21个科室,众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较先进医疗设备的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性驻军医院。
  四、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春物资站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春物资站,于1961年3月在长春成立,时称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春物资订购分配站,隶属沈阳军区后勤部司令部物资管理处领导,党的关系隶属吉林省军区后勤部党委领导。第一任站长王治,主要任务是担负供应系统的野战军、地方军、军事院校及其他军事单位的物资供应保障任务。
  1975年,该站改称沈阳军区后勤部长春物资站,马龙任站长。1979年3月升格为正团级单位,直隶沈阳军区后勤部领导。沈后长春物资站设政治处、业务科、储运科和管理科等下属机构。1981年该站由沈后直辖改为由沈后司令部直属政治处领导,1985年11月改隶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三分部领导。
  沈后长春物资站自建立后,随着隶属关系的改变、编制调整和部队任务变化,其供应区域、范围及物资类别和品种也时有变化。27年来,长春物资站严格遵循“服务第一”、“部队物价政策”及有关领导部门的规定,努力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改革供应手段,较好地完成了供应任务,成为沈后系统的业务达标和机械化搬运的先进单位。
  五、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马防治研究所
  沈阳军区军马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1月,时称东北军区军马疗养院。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为适应战争的需要,1952年1月在沈阳市沙岭子组建了东北军区军马疗养院。该院是以1个收容团(坚强部)的全班人马为基础,抽调部分兽医骨干和由兽医学校分配的一些毕业生组成的。院长张云清,政委张嘉水。机关编有办公室、政治处、医疗科和供给科。伤病马收容量预定为500匹。
  军马疗养院一组建,即奉命迁至长春。此时正值朝鲜战场战事紧张时期,由朝鲜战场后送的伤病马源源而来,高峰时期多达近千匹。尽管疗养院只有一些从日本关东军手中接收的破旧设备,但还是较好地完成了对伤病马的医疗任务。
  朝鲜停战以后,鉴于志愿军的伤病马骤减和志愿军后勤部所属各分部都成立了军马医院,因而该军马疗养院便不再收治由朝鲜后送的伤病马,开始转为收治沈阳军区各部队的疑难病症马及慢性病马。由于收容量大大减少,人员编制也作了削减。随着任务的变化,该院于1954年4月改称东北军区军马医院,护理伤病马的人员亦由战士全部换成地方工人。在机构设置上,撤销了政治处、医疗科,增加了训练队。军马医院成立后,加强了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成为该院历史上医疗工作最正规的一个阶段。
  随着军、师、团各级兽医机构的建立与逐步健全,部队开始有条件、有能力收治住院病马和疑难病马。因此,军马医院的任务便由收治部队的病马转为下部队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和搞好军马饲养管理及病疫防治等。1957年5月至1981年5月,该部又先后改称为军马防治院,兽医防治检验所,军马防治检验所和军马防治研究所,与此同时,机构设置也不断调整。
  1987年该所进行整编,改设普通病、传染病、肉品卫生、畜牧、生物技术等5个科研室和训练队,科研工作日益加强,按照规定申报科研成果奖,每年都获科研奖10项左右。
  1988年,该所共有编外研究员3人,编内研究员6人,编外副研究员3人,硕士研究生4人,在军马防治研究工作中颇具成就。
  第五节 国防专业技术机构
  一、81852部队
  1953年4月27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通信学校一部和西北军区独立通信营的基础上,于陕西省长安县组建,直隶西北军区,部队长傅汉章,政治委员高登第。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和后勤处,下辖内勤通信、报话通信、架设工程、军士教导4个营。
  1955年3月5日,部队奉命移防东北地区,隶属东北军区,并进行了整编:报话营(二营)一部调往机械化师,一部调往榴炮师;架设工程营(三营)调往东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部,编为独立架设通信营(1957年重新归建);归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城谈判代表团电台改编为该团第二营;第三兵团电话连的2个排编为该团重被复线架设连。部队改编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字401部队。
  1967年3月后,部队驻地和体制又进行了调整和改编,并改称3322部队,至1976年改称81852部队。1981年4月移驻长春。1985年10月,在全军体制改革中,该部编制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所属分驻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的3个营脱离本部建制,沈阳军区通信某部白城营列入其编制。
  二、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春测控站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春测控站,于1968年3月25日在长春东郊组建。初建时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长春观测站”,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字四八一部队”。部队长匡新德,政委张志兴。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和后勤处,辖测量一中队、测量二中队和通信三中队。在编制上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第六试验部,同时受吉林省军区领导。1971年至1972年,陆续增设了气象站、发信台和修理所。1975年观测站扩充编制,增设了连续波雷达中队,同时建成了四、五、六观测区。1976年,长春观测站改代号为89759部队,受二十六基地领导,部队编制调整为:首长之下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辖单脉冲雷达中队、连续波雷达中队、测量中队、通信中队和直属队(气象站、卫生所、汽车排、修理所)。1981年,将各中队整编成单脉冲雷达室、连续波雷达室、数据处理室和遥测遥控室4个营级室和1个通信站,机关股和训练队撤销。1983年,将连续波雷达室撤销,数据处理室和遥测遥控室合并,称测量室,增设技术勤务队(连级)。1985年5月观测站整编,改称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长春测控站,部队由站机关、直属分队、雷达队、测控队、通信队和技术勤务连组成。整编后人员相对集中和减少。
  长春测控站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对空中飞行物体的跟踪、测量、遥控和拦截,曾先后参加并圆满完成22项近地卫星测控任务,还多次完成导弹的全程飞行控制轨道计算、落点预报及拦截外籍航天器等任务。同时广泛地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活动,获得科技成果奖41项,为加速我国战略武器的研制和定型,增强国防威慑力量,发展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
  三、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处
  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部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简称驻长铁分局军代处)的前身是驻长春铁路军代表,设于1951年1月5日,隶属东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建制。
  1954年驻长春铁路军代表改隶东北军区司令部建制,同年成立了驻长春铁路军事代表办事处。1962年8月,沈阳军区决定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增设政治委员。同年11月,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改为驻长春铁路军代处,隶属关系不变。1965年9月,驻长春铁路军代处改为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为二级军代处。
  1969年9月27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部及所属沿线军交部门划归军区后勤部建制,由此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改由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部领导。此后,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在工作性质、任务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1972年12月4日,根据沈阳军区《关于驻交通沿线军运部门名称和级别调整问题》的通知,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改称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事运输处,相当团级单位。1976年成立驻长春站军运室,隶属沈阳军区后勤部建制。1978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驻铁路、水路沿线军代表条例》,根据《条例》的规定,从1979年1月起,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受军队(为主)和长春铁路分局党委的双重领导,分局党委书记兼军代处第一政委。同年,驻长春铁路分局军运处改为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驻长春站军运室改为驻长春站军事代表处,隶属关系不变。1983年9月,沈阳军区决定将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调整为正团级编制,驻长春站军代处为正营级单位。1987年5月3日,根据总参、总政、总后和铁道部、交通部联合通知精神,长春铁路分局局长、党委书记分别兼任驻长春铁路分局军代处第一主任和党委第一书记。
  四、驻厂军事代表室
  1952年至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国营第六三六厂、第一三三厂、第二二八厂、第七九三厂①(国营第七九三厂军事代表室于1967年取消。)、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宇光电子工厂、长春气象仪器厂、长春动员厂(初建时称长春动员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长春橡胶制品厂(原橡胶八厂)等军事代表室相继成立,一般设总军事代表、副总军事代表各一人及军事代表若干人,建制均为团级单位。
  驻厂军事代表是军队派驻工业企业的常驻代表,主要任务是积极协助工业企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工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军工生产计划,参加新产品的研制,实施对军工生产以质量为中心的监测检查,进行成品检验、验收、审查产品成本,以保证军队按质量、按时地得到所需要的、价格合理的军事技术装备。
  驻长春各工厂的军事代表室,以驻六三六厂军事代表室建立为最早,该室于1952年底组成后,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边工作边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改进验收工作。196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暂行条例》,1964年在对《暂行条例》进行修改后,正式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从而使驻厂军事代表工作走上了正轨。“文化大革命”中,驻厂军事代表的工作处于半停顿状态。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军工产品质量下降,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77年10月26日发出《关于恢复驻厂军事代表制度的通知》,从而使多年来行之有效的驻厂军事代表制度得以重新恢复①(1975年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取消了驻厂军事代表制度。),驻长春各工厂军事代表室亦由此再次建立起来。1983年12月全军召开第一次军事代表会议,会议肯定军事代表是全军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军队派驻国防工厂的代表,他们对保证军事装备质量,加速军队装备现代化,保障战备和训练任务的完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驻长春各工厂的军事代表,多年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指示,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的规定,牢记“军工生产,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不少军事代表室被评为先进单位,许多军事代表立功受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军事志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篇,介绍了长春市驻军体制、兵役制度、历史上的主要战事、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方勤务、民众武装、人民防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