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编纂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75
颗粒名称: 本志编纂始末
页数: 3

内容

《长春市志•教育志》的正式撰稿始于1988年,而准备工作却着手较早。1984年5月,为编写《吉林省教育年鉴(1949—1985)》中的《长春地区教育》这一部分稿件,原长春市教育局就组成了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并成立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到1987年末,在完成《长春地区教育》编写任务的过程中,已经搜集到清末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资料1500万字,并编写了《长春市教育文献资料选编》、《长春市普通教育大事记》和《长春市中小学校史选编》等三本资料书。还制定了《长春市志•教育志》篇目提纲,并从搜集到的文件资料中摘制成600张资料卡片,分发给各章节撰稿人。因此,撰稿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到1990年末,不仅初稿已基本完成,还把市教委12个直属单位的简介和人物传、人名录中的全部名单发还各单位复核一遍。1991年经过拾遣补缺、审修定稿、校对印刷、年末已将《征求意见稿》发送到有关单位和个入手中。1992年先后向省教委史志办、市方志委、市教委各处、室、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史志办,以及熟悉教育情况的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反复征求修改意见。同时还先后召开过本志全体撰稿人参加的内部评审会,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专家咨询会以及市教委领导、本志编委会成员参加的初审评议会,广泛地听取了各方面的修改和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本志编纂委员会对《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方向、原则、篇目调整和重大争议问题做出决定后,到1992年末,又由撰稿人参照各方面意见,逐章逐节地认真补充修改一次。附录中的各级各类学校一览表,也同各县(市)区核对一遍。最后由主编人员从记述观点、编写体例、资料选用、数字核对、记述风格、语文格调,以及各章之间的重复矛盾、提法不一等方面,对全书进行几次审查修改,到1993年3月完成了本志书的送审稿。
  在修志过程中,市教委和原教育局的主要领导人李玉亭、王俊三、刘靖慧、李廷和、郝喜堂、褚进等都亲自领导过修志工作,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学校,省、市档案馆,省、市图书馆,市教委有关人员都曾提供过宝贵资料。市教委各直属单位还提供了单位简介的稿件。特别是曾在民国时期长春县教育局工作过的包桂馨老先生提供的口碑和书刊资科尤为难得。初稿印出后,《吉林省志》副总纂党戈、《吉林省志•教育志》主编郭恒权、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云泉、《长春市志》主编张广益、副主编郭林祥、副主审赵青伟、东北师大历史系薛虹教授、田志和教授以及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领导、老教师都提出过很多重要的修改和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此外,本志编委会委员、原主笔王秉祯,主编董玉琦于本志出版前先后逝世,他们从搜集资料,确定篇目,撰写初稿到成书,一直主持编写工作。他们呕心沥血,执着修志的精神和对本志成书的贡献是不该忘记的。
  参加本志书各章节撰稿工作的有:董玉琦(概述、第十三章一、二节)、李捷(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章一至四节)、潘鸿鸾(第三章五至七节)、郑绍杰(第二章)、姚鸿钧(第一章第二、三节、第四章一至四节)、谢景荣(第四章五至七节、人物传五则)、赵维义(第五、八、十章)、王俊杰(第六章)、王秉祯(第七、九章、大事记)、邵诚(第十一章第一、四节)、陈嘉庆(第十一章第二节)、邢德仁(第十一章第三节)、刘福全、许前茂(第十二章)、王文焕(第十三章第三节)、崔笑容(照片、人名录)、张云煦(附录、人物传四则)。
  本志书是《长春市志》的一部分志,举凡指导思想、记述范围、时间断限、篇章设置、记述层次以及纪年、数字和称谓使用等,均按市志《凡例》行事。只是根据市志的总体设计,本志的记述对象,主要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另有专志,不在本志记述之列。又因本志是城市志中的一部分志,按市志要求,记述重点也以城市为主,兼及各县(市)。所以,县(市)的资料少于城市,对此尚望读者予以谅解。
  编者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