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61
颗粒名称: 一、人物传
分类号: K825
页数: 9
页码: 438-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李金镛、谢英霖、王文申、程德谋、张崇德、袁克昌、周树翘人物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人物 传略 长春市

内容

李金镛
  (1834—1890)
  李金镛 字秋亭,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府无锡人,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青年时期经商致富,清咸丰十年(1860年)初,由监生捐输得同知衔步入官场。
  光绪六年(1880年)调赴直隶,承修西淀千里长堤。他勤奋从事,督率有方,百日内竣工,因赈济和筑堤功绩卓著,被朝廷擢升知府,直隶士民为他建立“生祠”。
  光绪九年(1883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李金镛调任长春厅抚民通判。赴任后,即问民间疾苦,询访乡土风俗,得知长春厅设治以来,既无书院,又无藏书,文化落后。他“深慨书院缺如,无以培植人材”。于是在就职当年冬季,便召集当地士绅劝捐兴学,捐得市钱9.1万吊,他又自出俸银千两,筹建长春养正书院。在城北购民房20间,又买经史书籍数千卷。自翌年三月初动工兴建,至八月落成。住院生童定额为生员12名、童生23名。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金镛又集资建房32间,创建同善堂,在堂内开办长春府义学。为开创和发展长春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金镛以功被擢升为候补道,为北洋大臣李鸿章遴选任漠河金矿第一任总办。由于长期奔走操劳,积劳成疾,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十月十七日疾卒,享年56岁。
  经李鸿章具奏,诏赠李金镛内阁学士,荫一子知县,准予其原籍设立专祠。长春、漠河士绅亦禀请建祠,以表示感戴之意。经准,在长春城北(今二马路大经路交叉口处)建起“李公祠”,各界人士撰赠楹联12幅。漠河金矿也设立专祠一座。
  谢英霖
  (1896—1968)
  谢英霖 字雨天,曾用名育方,男,汉族,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农历九月初十(1896年10月13日),吉林省舒兰县人。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9年东渡日本,留学七载。学成回国后,于1926年在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1927年来长春任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他学识渊博,治学有方。同年,在中共地下党和进步师生的支持下,吉林省教育厅委任谢英霖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在他主持省立二师工作的三年半期间,允许学生阅读中外左翼作家的文艺作品和进步刊物,支持学生爱国行动,默许教师在课堂上讲革命道理,公开研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1927年9月,他扶持进步学生孙肃先(又名宋铁岩)、郑健、盛宝昌、于仲云(于克)等组织了“秋声社”,创办《秋声》周刊,介绍进步理论,发表学生创作的进步诗词文章,传播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同年,他借兼任《大东日报》社(中共长春地下党联络站)副社长之便,推荐地下党员肖丹峰出任总编辑。后因叛徒出卖,反动警方搜捕肖丹峰。肖脱险后,反动警方问谢,是不是他推荐肖到报社来的,他毫不回避,直言相告。又问及是否知道肖丹峰是共产党员时,他答道:“是不是共产党员我不知道,但他是我的学生,文笔不错,所以我推荐他到报社”,使警方无可奈何。
  1928年吉林省人民掀起了“保路运动”,省立二师学生会骨干孙肃先、盛宝昌、于克等计划组织学生游行示威,他提醒大家警惕军警镇压,游行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严防特务伪装混入队伍。由于组织严密,在二师学生的带动下,长春市两千多学生顺利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爱国示威游行,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谢英霖痛心外侮,图强雪耻,成为当时有名进步知识分子的“吉林四天”(谢雨天、王希天、穆木天、李助天)之一。
  由于他爱祖国、爱民族,不与反动世俗同流合污,1930年6月,奉系军阀势力把持的吉林省教育厅竟下令撤销了他的校长职务。他被撤职之后,先后在吉林五中、怀德、四平等地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于克介绍,于同年10月参加了革命工作。他不辞辛苦往返于吉林、长春等地从事解放战争宣传动员工作。1946年1月任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1947年以后曾在东北燃料公司、东北商业部、国家一机部任职。1963年任吉林市政协副主席。1968年2月2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2岁。
  王文申
  (1925—1968)
  王文申 男,汉族,生于1925年4月3日,吉林省德惠县人。1948年在德惠县郭家乡戈家小学当教员。1950年被组织送往吉林师范学校学习深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农安县任小学教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农安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1956年调开安乡任小学校长。
  1958年10月10日,他创办了全省第一所农业中学—开安农中,成为吉林省和长春市兴办农业中学的创始人。建校伊始,他带领教职员来到办学场地时,那里仅有5间破草房,既无设备,又无资金。他蹲在土坯台上召开了第一次校务会议,亲自主持讨论了农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明确办学方向。他一面鼓励大家战胜眼前困难,一面当场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刚领到的半个月工资,深情地对大家说:“就把这点钱做为学校的开班费吧!”。在场的教职工深受感动。从此,他带领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给铁路部门挖管道,给砖厂起窑运砖,为粮库晒粮装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突出农业中学特点,学校开辟了农业实验园地,繁育良种,开展科学试验,他亲自给学生讲课,使学校成为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三结合的教育阵地。1958年至1966年先后为开安乡培养出农田水利、农机修理、拖拉机驾驶、畜牧兽医、财会等各种技术人才520多人。1958年省、市委宣传部,省、市教育厅、局和农安县政府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开安农中的办学经验。此后,吉林省和长春市相继办了一大批农业中学。他对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9年1月他出席了全国农业群英会,并和全体代表一起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合影留念;1960年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大会表彰和奖励;1965年4月,他出席了全国半耕半读教育座谈会,教育部命名开安农业中学为“全国教育战线半耕半读红旗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诬为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黑典型”,遭到严刑拷打,受尽百般折磨。最后,他深知自己所剩时光不多了,还把学校会计叫到床边,嘱咐说:“一定要把学校财产保管好,我们的办学方向是对的,你们好好经营学校吧!”这位身经千辛万苦而百折不挠的教育工作者,于1968年8月20日含恨逝世,终年仅43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农安县委已为其平反昭雪。
  程德谋
  (1961—1975)
  程德谋 男,汉族,1961年2月8日出生在长春市宽城区一个运输工人家庭。1969年进入南京大街小学读书。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勤奋好学,热爱劳动。特别愿意学习英雄人物,乐于帮助他人做好事,并喜欢从一点一滴做起为集体服务。毕业离校前,还给学校修理桌椅。
  1974年8月升入长春十一中学后,更加进取向上。1975年1月加入共青团。班级内开展以纪律、劳动为内容的“红旗竞赛”活动,他多次赢得红旗。他有个小书箱,藏有几十本英雄故事书,还有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单行本著作。他立志做一个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人,学了就去做。一次校办工厂一位师傅患病,急需链霉素和青霉素,一时又买不到。他听说后,就从家里把他母亲治病剩下的两支链霉素和十支青霉素找出来,给这位师傅送去。
  他的父亲是铁南运输社工人,经常为市第二面粉厂运送粮食,他也常常跟随父亲到面粉厂参加义务劳动。1975年寒假,他几乎每天都去。假期过后,他就利用星期天照样去帮着工人师傅推车运送小麦、玉米。这年的3月30日也是个星期天,他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厂子帮助干活。中午吃完饭,他正在帮工人抬跳板,突然听到“五五0动力室”门前一位女师傅高喊“着火啦!”他便一边喊着“快去救火!”一边飞快地向面粉车间冲去。这时车间里已经浓烟弥漫,他又从来未进过这个车间,东西都放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好不容易在地上摸到一桶灭火器,却是别人已用完的了。他便又冲出来,见一位师傅正抱着一桶灭火器迎面跑来,他赶紧抢过来,回头又冲进车间……。这时候虽然经过车间内外的奋力扑救,可是木质结构的厂房大楼已经烧毁坍塌,再未见到程德谋出来。大火扑灭后,在一大堆塌落的木架下,找到了他的躯体。少年英雄程德谋为保卫国家财产壮烈献身。
  年仅14岁的程德谋牺牲后,1975年在长春市教育革命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遗物和血衣,全面宣传介绍了他的英雄模范事迹,广大中小学生看过之后都声泪俱下,深为感动。当年9月11日吉林省民政局下发文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83年4月1日,民政部向他的家长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张崇德
  (1904—1976)
  张崇德 原名张印清,字洁澄,男,汉族,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十一月三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县一个佃中农家庭。1927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初中教员专修科,先后在五常县、农安县、吉林市公私立中学任博物教员。东北沦陷后,他胸怀抗日救国抱负,在教学中激励学生爱国精神,传播进步思想。1935年末以“反满抗日”罪名在吉林市被捕入狱。1939年获释,翌年来长春任教。
  长春解放后,他先后在市立女中、省高中、长春七中任教。1956年到长春二中任生物教员。196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已年近花甲,却青春犹在。每次讲新课以前,他都反复修改教案,自己默讲,到自我满意再去讲课。他认为“一个班有五十多名学生,课堂上教师浪费一分钟,就是浪费学生五十多分钟。必须课前精打细算,有效地利用一分一秒时间。”1963年他老伴患重病,需要有人照料。为了教学工作不受损失,他把上大学的孩子接回来侍候病人。有人劝他不要误了孩子的学习,他说:“他耽误学习,只是一个人的问题;我若耽误上课,那就是上百人的问题了。”他的言行,处处体现出一个人民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高尚师德。
  他主张,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更要让学生把知识学活、会用。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深深领悟到坚持直观教学和实物演示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设施较为简陋、实物标本又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的状况下,他也想方设法实现它。植物学讲授“扦插”的时间正值冬季,他便选定菊花让学生做“扦插”实验。教室里夜间温度很低,“扦插”的菊芽难成活,他就把自家的热水袋拿来,每晚灌上热水放在花盆旁保暖,使“扦插”实验获得成功。1963年3月,他所任教的动物学将要讲授“草履虫”。那时节东北大地还未解冻,无法看到活的“草履虫”。他便在寒假一开始,就一个人跑到荒郊野地,刨开苇塘坚冰冻土,挖出芦苇根,带回来泡在水瓶里。经过两个月精心料理,终于在讲课前繁殖出“草履虫”,使学生在显微镜下亲眼观察,学得生动,记得牢实。
  他是一位勤奋治学、诲人不倦、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深受学生的敬重爱戴。他先后6次当选为省、市、区优秀教师。《长春日报》1963年7月5日以《华发红心》为题,全面报道了他的事迹。他为教育事业工作了40年,于1976年12月4日,在长春病逝,终年72岁。
  袁克昌
  (1922—1979)
  袁克昌 男,汉族,1922年12月14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1943年从省立第四国高毕业后,回到家乡做小学教员。1945年东北光复后,他离开小学到中学任教。他拥护共产党,坚持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奉献力量,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相继任农安县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以及吉林市一中校长。1956年调任吉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以后又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师生自力更生改善办学条件。1958年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他率领师生,创办工厂、农场和畜牧场,力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此摄制纪录片《教育的火花》予以宣传报道。1960年3月,他被评为市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
  1964年11月任长春师范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后,他十分重视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尤其侧重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使长春师范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思想、文化、业务方面都比较好,并有一大批骨干教师成为后来组建长春师范学院的基础力量。他对工作一贯勤勤恳恳,竞竞业业。在担任长春师范校长期间,家在南湖附近,离校很远,他总是乘公共汽车每天早六时赶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共进早餐。他凭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事人民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于1979年6月8日在长春病逝,终年57岁。
  周树翘
  (1919—1984)
  周树翘 曾用名周子奇,男,汉族,1919年3月30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兴农村。1948年参加革命,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双城女中、长春一中、二中、省高中、长春市实验中学教员,市实验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
  他尊重教育规律,运用教育科学办好学校。1959年他亲自起草一份《加强教学管理的六条细则》,由于这个《细则》符合教育规律,使1958年被破坏了的教学秩序很快得到恢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61年在三、二分段(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学制改革试验中,他科学地分析了教师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研究了教材程度,实事求是地制订实验措施,使学制改革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领导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主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全校形成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教学风气。他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以老带新、开展专题研究、举行公开课教学、帮助青年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等办法,使长春市实验中学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
  他一生从事教育,热爱教育。在实验中学建校3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他以激动的心情,高声朗诵《喜逢花甲庆三十》七律一首:
  雾散云开万马驰,喜逢花甲庆三十。
  振兴教育千年计,培养学生万世师。
  桃李满园结硕果,人才济济谱新诗。
  秋高气爽红楼会,无限风光四化时。
  表达了他酷爱人民教育事业的真挚感情。1984年1月26日他病逝在长春,终年65岁。
  郭固城
  (1923—1987)
  郭固城 男,汉族,1923年4月12日生于吉林省桦甸县桦树林子村。194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学教员、教导主任、师资培训班主任,长春一中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1954年长春市为补充中学教师队伍,从湖南、河南招进了140名中师毕业生,通过半年时间分科学习,然后做初中教师,他担任这个师资培训班主任工作。这批学生年龄比较小,远离家乡,生活又不习惯,需要做许多思想工作。他就把行李搬到学校,和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昼夜和学员在一起,耐心做思想工作,周密关心学员生活,出色地完成了师资培训任务。
  1956年10月,调到长春一中做副校长,代行校长职务。1957年1月,由代行校长职务改为分管教学工作。1959年1月又恢复了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960年又改为分管教学工作。职务排列顺序多次变化,他都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照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不争名,不夺利,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
  他十分重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多年的校长工作中,他一直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把学校办好。
  他为人耿直,性格倔强,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一中是重点校,每年招收新生时,不管是领导机关,还是顶头上司往一中安排学生,他都一概拒之门外。他不怕得罪人,不以收学生做交易,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
  他于1987年3月21日病逝在长春,终年64岁。
  胡文昌
  (1924—1987)
  胡文昌 男,汉族,1924年5月5日生于吉林省双阳县烧锅村。194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小学教员、中学教员、中学教导主任、吉林省工农速成中学副校长。1956年12月调任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2月任长春市教育局顾问。
  在教育局工作期间分管财务、计划、基建和勤工俭学工作。面对着这个摊子大、困难多的艰巨任务,他知难而上,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1962年趁着国民经济调整的机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他日夜奔波,多方联系,争取到停产工厂的厂房6万多平方米,先后解决了几十所中小学的校舍。
  在开展勤工俭学过程中,他不顾胃病的折磨,常常怀里揣个热水袋深入农村和工厂企业,解决学校园田用地,开辟生产门路,使长春市中小学的校办工厂和农场很快发展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使长春市勤工俭学工作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
  他严于律己,不谋私利。教育局组织的职工公益劳动他都亲自参加,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是管钱管物的局长,但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谋私利,直到1987年临终前家里还在使用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他于1948年被评为双阳县模范教师,1950年被评为吉林省模范教师,1977年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工作者,1980年被市政府机关党委评为模范党员。1987年4月3日病逝在长春,终年63岁。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金镛
相关人物
谢英霖
相关人物
王文申
相关人物
程德谋
相关人物
张崇德
相关人物
袁克昌
相关人物
周树翘
相关人物
郭固城
相关人物
胡文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