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教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3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教师
分类号: G635.1
页数: 3
页码: 300-3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专业教育教师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中等专业教育 教师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等专业,全市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只有40人,随着中等专业学校的不断发展,专业课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满足教学的需要,各中专多由主管部门从工厂、企业抽调大专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从社会上招聘少量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任专业课教师。到1952年中专教师已增到434人。而后,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陆续培养出一批大专毕业生分配到中专任教。到1964年中专教师已达到136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中专教师受到运动的冲击,大部分教师被下放农村插队落户,到1971年中专仅剩教师655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中等专业学校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8年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共有教职工5469人,其中专任教师2724人,教辅人员498人,行政人员1237人,工勤人员1010人。专任教师中:工业类有1186人,农业类有131人,财经类有270人,林业类有99人,医药类有265人,政法类有103人,体育类有82人,艺术类有139人,其他类有449人。
  解放后,各中等专业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教师。在业务上,各校都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省内外重点大学系统进修。长春电力学校于1959年就选送8名青年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工学院、南京工学院进修学习。长春冶金建筑学校1979年以来,拨款20余万元选送54名青年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其中有4名攻读硕士研究生。长春机械工业学校仅1983年就派了18名教师到大学进修。其次,各校还通过函授、电大、业大等途径提高教师。有些学校还积极组织中老年教师参加重点大学或本系统的学术交流、技术讲座、研讨会等学习活动,充实现代科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由于通过不同形式的进修提高,使部分学历没有达标的教师,逐步达到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程度。如吉林省林业学校和长春市卫生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均已达到90%以上。
  各校都重视在政治上提高教师,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和党的基础知识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长春市卫生学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85年已吸收12名知识分子入党,提拔11名知识分子担任校、处、科级领导。吉林省广播电视学校1979年到1987年亦有4名知识分子入党,8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根据1980年2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确定与提升教师职务名称的暂行规定》的精神,长春市于1981年起首先在长春市卫生学校、长春市商业学校、长春市轻工业学校、农安师范学校进行教师职称评定的试点,然后在各中专全面展开。1988年又按中央规定,将中专教师职务名称由原副教授、讲师、教员、实习教员改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四个等级,并按职称提高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对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都起了积极作用。到1988年长春市各类中专的2724名专任教师中,共有高级讲师290人、讲师926人、助理讲师830人、教员678人。
  各校还注意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多数学校修建了教工宿舍,改善生活环境;还建立教工活动室,活跃文化生活;对具备照顾条件的教师,办理优诊医疗证和细粮供应证,为教师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