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2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沿革
分类号:
G639.2
页数:
6
页码:
279-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中等专业教育沿革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中等专业教育
沿革
内容
解放前,长春市只有少数职业学校。1948年长春解放后,随着建设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以培养中级人才为目的的中等专业学校才逐步发展起来。1949年9月,东北工业部决定将原在沈阳的东北电机高级职业学校迁到长春,并改名为长春机电高级职业学校(后迁到吉林市)。1951年重工业部在长春创办长春土木建筑工业技术学校。同年,吉林省工业厅在长春创办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往吉林市,改为吉林化学工业学校)。同年,长春市卫生局还创办了长春医士学校(1954年与吉林卫生学校合并)。1952年吉林省林业厅在长春东郊创办吉林省林业学校(1953年迁往吉林市)。到1952年长春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8399人,教师434人,①(《奋进四十年》)其中工科5所、财经1所、医科1所、林业1所。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东北地区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为适应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中央各部门在长春又陆续创办了电信、水力发电、建筑、统计、银行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1954年8月,原天津第一军医大学附设的护训班和医训班(属中专)迁至长春,并将医训班改为护士专修科(该校1958年划归地方领导,1960年改为吉林医大附设卫生学校)。这期间,吉林省政府根据本省的需要,在长春创办吉林省公安学校、吉林省长春水利学校、长春城市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改为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省政府还决定对省内的卫生中专进行调整。1955年,由原吉林卫校部分师生和当年招收的新生成立的长春卫生学校,于9月正式开学,校址在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13号省人民医院东侧。到1956年长春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13所,学生15549人,教师1071人。其中工科8所、财经2所、医科1所(军医大学护训班未计算在内)、农业1所、政法1所、中央各部门办学的有10所,吉林省办的有3所。
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很快,由1956年的13所发展到23所。同时,还有10所中专升格或“戴帽”成为大专。由于盲目发展,造成一些中专和大专师资、设备严重不足,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因而,从1961年起,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整。将部分升为大专的又调为中专,还停办了部分办学条件不足的中专,同时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新建了一些中专。到1964年,由中央各部门创办的中专有:长春电力学校、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工业学校;由吉林省各厅局创办的有:吉林省邮电学校、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吉林省物资学校、吉林省广播电视学校、吉林省交通学校、吉林省供销学校、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吉林省戏曲学校、吉林省医院卫生学校;长春市创办的有:长春市重工业学校、长春市化工学校、长春市农业学校、长春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长春市二轻工业学校等。另外,这期间吉林省长春卫生学校也由省卫生厅下放给长春市卫生局,使市属中专逐步增多。
到1964年长春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6所。其中:中央所属7所,省属13所,市属6所;有工科15所,医科3所,财经4所,农业2所,体育1所,艺术1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春市各中等专业学校遭到极大的破坏。很多学校,教师下放农村,学校停止招生,校舍被改作他用,教学设备损失殆尽。长春冶金建筑学校,10年中有6年停止招生,5年没有毕业生,学校固定资产合计损失18万元,实习工厂被改作“五•七”工厂,学生宿舍被占,有104名教师到各地农村插队落户。其他即使没有停办的中专,也多数改为半工(半农)半读,实际是以工代读。同时由于招收“工农兵学员”,生源质量太低,加上教学设备残缺不全,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到1972年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仅有16所,在校学生9672人,教师由1965年的1135人下降到840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得到正常发展。有些停办的中专又恢复招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又兴办了一些新的学校。如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长春创办吉林银行学校;吉林省气象局在长春恢复吉林省气象学校;1980年国家建材局在长春创办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87年吉林省政府在长春创办专门培养税务干部的吉林省税务学校。
这一时期,长春市属中专也有新的发展。1981年恢复长春市商业学校;1982年成立长春市人民警察学校;1980年到1984年,先后将长春市10所普通高中改办为中等专业学校。这类中专简称“改制中专”,隶属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生入学后自费走读,毕业由市、县计划、人事部门统一分配,享受中专毕业生同等待遇。这类学校在办学上采取以教育部门为主,与有关业务部门或用人单位搞协作办学、委托办学,从而得到企事业有关单位的人力和物力支援。1988年改制中专在校学生已达3511人,共有教职工909人,而且在专业设置、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也初具规模,已为国家培养出5068名各类合格毕业生,分配到长春市各企事业单位工作。
长春市还有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本着改革精神,充分发挥办学潜力,附设了技工学校、职工中专,或办函授班、进修班、复读班、电大辅导班,担负起在职职工的再提高任务。吉林省交通学校、供销学校、物资学校还开办了职业高中。
1980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长春地质学校、长春冶金地质学校、长春冶金建筑学校、东北水利水电学校、长春市卫生学校等5所中专被确定为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领导水平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在长春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到1988年长春市共有中等专业学校48所,在校学生共计18451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