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培养目标与学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培养目标与学制
分类号: G659.2
页数: 2
页码: 241-24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1981年长春市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与学制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师范教育 长春市 目标 学制

内容

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级师范学堂,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以全国人民识字日多为成效”。同年颁行的《癸卯学制》规定:初级师范学堂的入学资格为高等小学毕业生,修业年限为完全科5年,简易科1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颁布《女子师范学堂令》规定:女子师范学堂“以养成女子小学堂教习,并讲习保育幼儿方法,期于有补家计,有益家庭教育为宗旨。”修业年限为4年。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女子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及蒙养院保姆为目的”。民国初年,师范学校的学制与清朝大致相同,仍分为两级,第一级为高等师范学校,即优级师范学堂的改称;第二级为师范学校,即初级师范学堂的改称。师范学校学生的入学资格为高级小学毕业生,修业年限为5年。预科1年,本科4年。女子师范学校的修业年限也改为5年。1924年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制改为6年,分前后期,各为三年毕业,按文科、理科、艺术三组授课。1929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第五条规定:“师范教育为实现三民主义的国民教育之本源,必须以最适宜之科学教育及最严格之身心训练,养成一般国民道德上、学术上最健全之师资为主要任务,于可能范围内,使其独立设置,并尽量发展乡村师范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1934年8月24日公布的《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的教育宗旨是“注重实践躬行,涵养德性,传习知识及技能并锻炼身体,造就国民师表之人才。”1937年5月颁布的《师道教育令》规定:“师道学校应以养成国民优级学校、国民学校及国民学舍之教师为目的而施师道教育”。“新京特别市立师道学校”,本科招收国民高等学校毕业生,修业年限为一年,特修科招收国民优级学校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年。
  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国民党政府统治长春时间较短,对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制并没有什么新的明文规定。只是把过去的师道学校改为师范学校,修业年限改为3年,仍然培养小学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7月16日,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明确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基础,中等文化水平和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初等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师资”。1956年3月,教育部又制定了《师范学校规程》,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与1952年规定的教育宗旨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学制仍为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制完全被打乱,为应付普通中学膨胀发展的急需,从1972年开始,长春市的中等师范学校先后改为培养初中师资的学校,招收4年制中学毕业生,分科学习,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9个专业,2年毕业。除长春师范外,其他5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都到初级中学任教(这种分科学习班一直延续到1980年)。1975年8月,吉林省教育厅下达了吉教发(1975)24号文件,即《吉林省师范教育革命座谈会纪要》。《纪要》提出“彻底改造旧师范”,“实行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制度”。即学习理论、学习社会、学习专业课,各约占教学活动总量的三分之一。这就完全背离了师范学校的培养师资的办学宗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8月颁布了《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同时又发出《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重申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和幼儿园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从事小学或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与专业知识、技能,热爱儿童,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身体健康的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学制定为3年或4年两种,招收初中毕业生。并规定中等师范学校也可以招收民办教师,脱产学习,学制定为二年。长春市从1981年开始,中师实行4年学制,幼儿师范实行3年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除长春师范外,榆树、农安、九台三所师范都招收了民办教师班,学制为二年。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