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1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G751
页数:
2
页码:
214-21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1983年长春市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
长春市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民国时期成立的朝鲜族长春普通学校,是日本设立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多是日本人,经常向学生灌输崇日思想,进行奴化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对朝鲜族青少年的奴化教育。向朝鲜族学校派日本视学,令各校供奉日本天照大神,设立天照大神奉信殿或奉信箱。学生到校必须先向天照大神敬礼后方能进教室,如有违抗,即认为对日本天皇不忠,立即遭到惩罚。朝鲜总督府的总督也到伪新京普通学校视察和训话,极力向学生灌输崇日思想。伪满后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进行战争动员,扩充军队。从1943年起,在全“满洲”统一实施对朝鲜族青年的特别训练,在各市、县还成立“青年特别练成所”对朝鲜族男青年分期训练。企图通过实施严格的军事教练,使朝鲜族青年熟练地掌握日语,陶冶日本性格,成为日本军队的后备力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朝鲜族广大师生进行过不少抗日爱国活动,长春郊区先锋小学(原彰新学校)第二任校长金凤汉就是因参加抗日运动而被捕的,以后牺牲于新义州狱中。
1948年长春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以后,各少数民族学校,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投身于抗美援朝运动。其中朝鲜族学校更为突出,如长春郊区新立城镇先锋朝鲜族小学,有1名教师、7名高年级学生赴朝参战,其他在校的高年级学生组成宣传队,白天上课晚间进行宣传。全校师生还踊跃参加捐献活动和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活动,使全体师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951年起,在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精神指引下,各少数民族学校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后,各校又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和深入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活动。这一时期,出现了广大师生积极要求进步,争取入党入团的良好局面。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批判“民族主义”,否定民族教育,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各民族特点加强了课内外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课内,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设有思想品德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外,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节日活动,学雷锋学英模活动,以及升国旗唱国歌,参观博物馆,举办影评,野游,开展课外阅读,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等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礼貌、革命传统和刻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民族中学都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使政治教学密切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1983年起,各校在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中,在市教育局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参加“两创一争”(创文明校、文明班、争当文明礼貌学生)文明竞赛活动。宽城区朝鲜族小学等少数民族学校,还和解放军连队组成共建文明单位的固定联系,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很好结合。为了搞好思想教育,各校还健全了以党支部、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值周教师为核心的学生思想工作队伍。有的学校还组成家长委员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
由于各校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已取得良好成果。宽城区朝鲜族小学、南关区回族小学、长春市朝鲜族中学、双阳县朝鲜族中学等校已连续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双阳县回族中学、九台县满族中学和回族中学、朝阳区朝鲜族小学等校被评为县(区)文明单位和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