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0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学宫
分类号: G527.341
页数: 5
页码: 17-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清代以来学宫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私塾 学宫

内容

清道光六年(1826年),吉林将军富俊会同学政奏请长春厅设学额3人,伯都讷厅设学额2人,均附吉林厅考试。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伯都讷厅加额3人。咸丰五年(1855年)捐输增广额长春厅2人,伯都讷厅4人。同治七年(1868年)因捐输五次案,长春厅增广学额14次,每次3人,伯都讷厅增广学额3次,每次1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吉林将军奕榕奏请在长春厅、伯都讷厅分设专学获准。同年长春士绅朱琛等在长春东二道街路北捐建学宫,有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更衣室、东库房共计房屋30间,另有棂星门、泮池、灯炉等设施,周围有砖墙环绕占地3.5亩。长春厅于学宫西偏建学署18间,置训导1员,成立长春厅学。伯都讷士绅在大孤榆树屯(现榆树县城)捐建伯都讷学宫。有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戟门各3间、魁星门1座、棂星门、圣域门、贤关门各1座,占地4.63亩。同治十三年(1874年)伯都讷厅置训导1员,成立伯都讷厅学。长春、伯都讷两厅成立专学后,学额如故,添设廪、增生员各2人,分得武学生员各2人,并规定五年一贡。自此文风日盛,到光绪九年(1883年)长春厅文生90余人,应岁试者55人。伯都讷厅文生50余人,应岁试者21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长春厅增加廪增生各2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伯都讷厅增加廪、增生各1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学升为长春府学,置教授1员。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农安县城西北隅兴建学宫,大成殿3间,东西庑3间,大成门3间,占地1亩,成立农安县学,学额2人,廪、增未设。农安县成立专学后,长春府学分拨22名生员归属农安县学。
  府学、厅学、县学均属满汉兼收的地方儒学,原系专为科举制培养后备人才的教育机构。清末,这些机构已经失去学校的性质。生员进学后,并不到学宫受业,只在每月朔望两日到学宫聆听学官宣读《圣谕广训》等上谕条文。学官虽称老师,并不对生员授业解惑,只负责主持文庙祭典,督励考核生员的操行和课业,科考时出具保结证明生员家世清白,实际上已成为对生员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
  生员的课业以自学为主,根据应乡试的需要,继续研读五经、四书和历史、时事知识。习作以“制义”(用儒家教义解经的八股文章)、“诗帖”(歌颂圣德的格律诗)为主,兼作一些评述时事的策论文章。生员学习的方式有三种:一是自学经史,遇有疑难访名师求教;二是会同学友举行诗会、文会,各呈习作互相观摩评议;三是考入书院或从师学习,后一种是少数。对生员的课业成绩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称岁试。在岁试中考列一二等者给予奖励,多次考列末等者予以警戒直至汰除。每3年举行一次科考,按考试成绩,推荐若干名生员参加第二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府、厅、县学对生员的操行督励甚严。除定期向生员宣读《圣谕广训》、《御制朋党论》、《钦颁训饬士子文》等上谕外,平时依《钦定卧碑》所列条款查核生员的言行。违犯者,轻则劝导匡正,重则革除功名直至依律治罪。
  生员入学须经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考中者称秀才,取得进入儒学的资格,俗称“进学”。儒童“进学”后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与平民百姓不同的权利。第一免除劳役和赋税;第二非革除功名不得施以刑罚。儒童“进学”后统称生员(秀才)。地方儒学的生员根据考试成绩分为廪生、增生、候增生、附生。其中廪生成绩最优,由儒学每月发给廪米以资奖励。廪生和增生都有定额,廪生中举或出贡,出现空额,由增生、候增生逐级递补。但递补者必须在每年岁考中考列一二等者方可补廪。
  长春府学生员名册
  廪 生:孙述唐
  增 生:高凌垣 于家驹 宋桂山 宋燕宣
  候增生:庄维翰 姜 藻 刘绍唐
  附 生:赵文彬 刁 钧 张玉田 迟熙盛 姜景尧 郭允成 于钟华
  林维礼 朱海澜 梁树荣 宋国宾 李宗唐 张凌洲 沙净浦
  于新民 徐次青 王寅清 于文祥 王延世 姜瑞璜 邹向阳
  刘宗唐 胡云藻 于汇东 刘鼎新 王作孚 李价人 高晋生
  崔向南 赵丙南 王延令 唐文仲 徐东皋 于长春 程晋藩
  杜毓相 李景白 孙正心 李景阳 张学书 阮宗肇 姜 芹
  邓汉章 吴荣桂 李枢宸 杜意诚 刘玉衡 朱立槐 姜云鹏
  高凌宵 沙浚泉 张维周 吴长春 边著煊 黄文翰 朱立铭
  姜 蕙 兰永昌 段向宸 郑雨人 纪英林 石维桢 杨殿升
  薛景州 高福源 傅翰章 马殿清 李倬田 赵学礼 赫俊卿
  生员的出路有三:一是科举。生员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是清代第一级科举考试,考中者为举人,取得参加第二年春于京城举行的会试的资格。会试为第二级科举考试,考中者为贡士,也称为中式进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为第三级,也是最高级科举考试,考中者称进士,考中进士即可授予知县等官职。举人三次不中进士,即可参加“大挑”,经铨选任官。长春地区举人和进士的名录如下:
  长春地区举人名录
  长春府
  毕维垣 光绪癸卯科举人,授职内阁中书
  赵学良 光绪癸卯科举人,授职内阁中书
  高鸿飞 光绪壬寅补行庚子、辛丑并科举人
  王虎臣 光绪八年壬午科武举,任乾清门三等侍卫
  王世臣 武举,科分不详
  伯都讷厅
  于凌云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举人
  王耀德 光绪二年丙子科举人
  徐景曦 光绪五年己卯科举人
  王文珊 光绪八年壬午科举人
  柳占河 光绪十一年乙酉科武举,任乾清门三等侍卫
  长春地区进士名录
  长春府
  鲁景曾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士,授职翰林院检讨
  王珏 科分不详
  伯都讷厅
  梁协南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进士,授职河南睢州知州
  于凌辰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进士,授职通政使司通政使
  于荫霖 咸丰九年己未科进士,授职台湾布政使
  于蘅霖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进士,授职直隶束鹿涞水县知县
  于观霖 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授职工部主事
  于钟霖 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
  王熙均 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授职刑部主事
  王廷槐光绪三十年甲辰科进士,授职巴彦州知州
  儒学生员的第二个出路是举贡。生员长久不能中举,可根据不同情况举荐为贡生。贡生分五种:一、岁贡,每隔5年,可由年资较深,学品优良的廪生中推举两名为岁贡生;二、恩贡,逢皇家盛典之年,在贡生名额之外增加的名额,被推举者为恩贡生;三、副贡,生员考中乡试副榜(相当备取举人)者为副贡生;四、优贡,子、卯、午、酉年,由省学政从各府、厅、县学挑选优秀生员赴省参加统一考试,考列优等者称优贡生;五、拔贡,每隔12年即每逢酉年全省举行拔贡考试,考中者称拔贡生。贡生经过铨选可以获得官职。除拔贡和优贡经铨选成绩优异可授职知县外,大部分贡生授职地方教官,主管教育。
  长春地区贡生名录
  长春府
  高石峰道光二十九年恩贡
  王维清 咸丰四年恩贡
  李元庆 咸丰四年恩贡
  别 瑛 咸丰十一年辛酉科优贡
  程鹏南 同治三年岁贡
  高培田 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副榜
  赵锦堂 同治八年岁贡
  马景栻 光绪五年恩贡
  夏景梅 光绪五年岁贡
  王玉琦 光绪九年恩贡
  张自书 光绪九年恩贡
  何晓川 光绪九年岁贡
  董云清 光绪十四年岁贡
  于霖中 光绪十九年恩贡
  张心田 光绪十九年恩贡
  苟铭新 光绪二十一年恩贡
  于观海 光绪二十一年岁贡
  龙在田 光绪二十一年岁贡
  徐淮洙 光绪二十六年岁贡
  吕殿钧 光绪三十一年岁贡
  伯都讷厅
  王 锡 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贡
  王清芬 咸丰四年恩贡
  王守钧 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副榜
  于翰翱 光绪二年恩贡
  徐景奎 光绪九年恩贡
  于湛霖 光绪九年恩贡
  于琪霖 光绪九年岁贡
  何清永 光绪十一年乙酉科拔贡
  谭奉章 光绪十一年乙酉科优贡
  邢鉴堂 光绪十四年岁贡
  生员的第三个出路是做私塾的塾师,长春的塾师多为秀才出身。
  儒学在长春地区存续的时间较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撤学官,儒学随之解体。

附注

①(《吉林通志》卷四十八)。 ①(《长春县志》第四卷)。 (《长春县志》第四卷、《吉林通志》卷四十八)。 ①(《长春贡志》第四卷、《吉林通志》卷四十八)。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教育志

《长春市志 教育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师范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成人教育、勤工俭学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