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图书馆
长春图书馆
机构用户
长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七五”计划编制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七五”计划编制工作概况
分类号:
F123.37
页数:
17
页码:
317-3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6年~1990年长春市“七五”计划编制工作概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五年计划
长春市
内容
一、“七五”计划编制过程
1984年3月6日,长春市政府召开了编制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工作会议。“七五”计划期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期间既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又要给后十年经济振兴为实现在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会议确定了编制“七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总的是要遵循中共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贯彻执行党中央为实现这个部署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稳步前进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尽快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后10年经济振兴积蓄力量、创造条件。“七五”计划期间,前两年要进一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理顺关系,后3年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把长春市建设成为以机械制造、食品、饲料、电子、光学、医学、医药化工、建筑材料、轻工纺织、能源交通等行业为重点的技术基础好、国民经济效益高、城乡结合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建成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商品生产比较发达的商品粮基地;建成科学、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安定、道德风尚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的文明城市。
1985年在前一年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及各单位、各部门提出的计划,编制出《长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草案)》并报省审定。1986年,对“七五”计划草案进行了修改。1987年3月20日,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认真审查并原则批准了《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二、“七五”计划方针原则
“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紧紧围绕发展工农业生产这个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发展集体经济,集中解决好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形成了一批左右局面的重点、骨干企业,使长春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速壮大经济实力,为后10年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
根据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省“七五”计划时期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建设方针,长春市“七五”计划的方针原则是:
1.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进一步理顺关系。
2.坚持以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业重点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多种经济,全面提高农村商品经济水平。工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工作,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狠抓企业整顿,提高企业素质,全面提高工业水平,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一批重点产品,确保工业发展有一个大的突破。
3.认真贯彻“两改一扩”(扩建、改建、改造)的建设方针,坚持改造与开发并重,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围绕长春市的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有步骤地抓好一批重点的扩改建、技改和引进项目,开发一批新项目,建设好几个大中型企业,增加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
4.坚持科技与生产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长春市科技优势,结合生产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成果移植,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5.坚持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坚持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七个轮子”(国、省、市、县、区、乡、村)一起转。重点要放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上,进一步搞活县乡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要积极利用外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企业。
6.坚持正确处理生产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管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维护和改善现有市政公有设施的状况,尽快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加强国土规划,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7.坚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搞活流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切实安排好劳动就业,子女就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搞好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突出问题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8.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9.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在推进物资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七五”计划任务与指标
“七五”计划期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比1985年增长42.6%,平均每年递增7.3%;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比1985年增长49.8%,平均每年递增8.4%。粮食总产量5年平均达到450万吨,比“六五”计划期间平均362.9万吨增长24%,平均每年递增4.4%。最高年产量要达到525~550万吨。5年财政当年收入达到47.38亿元,比“六五”计划期间增长96.0%,1990年达到10.88亿元,比1985年增长65.8%,平均每年递增10.6%。人均国民收入,1990年达到1120元,比1985年增长35.8%,平均每年递增6.3%。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比“六五”计划时期增长13.6%,平均每年递增2.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0年达到62亿元,比1985年增长79.2%,平均每年递增12.4%。人民生活将有很大改善,199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市达到6平方米,农村达到18平方米。
全市人口1990年控制在633.1万人,比1985年增长7.4%,平均每年递增1.4%,其中,市区人口控制在208.3万人,比1985年增长11.7%,平均每年递增2.2%。5年城镇安排劳动就业15万人左右,到1990年底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部分得到就业。
“七五”计划规定各行各业的具体任务和发展指标是:
1.农业
“七五”计划期间,要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继续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3.3万公顷,粮食平均年产量达到450万吨。提高年产量525~550万吨,比1985年平均每年递增9.9~11%。粮食商品量年均达到200万吨,比“六五”计划期间增长27.5%,平均每年递增5%。要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发挥高产作物优势。要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扩展水稻种植面积,适当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玉米平均年产量340万吨,比“六五”计划期间增长40.9%,平均每年递增7.1%;根据水源条件和工程设施,1990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12万公顷,年产量达到75万吨,比1985年增长183.8%,平均每年递增23.2%;1990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2.6万公顷,年产量达到37万吨,比1985年年产量增长64.4%,平均每年递增10.5%。加快畜牧业、渔业和蔬菜基地的建设,使居民的菜篮子有可靠的保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改造传统畜牧业,逐步推进现代化进程。1990年生猪存栏数计划为280万头,比1985年增长97%。1990年肉类总产量要达到16万吨,比1985年增长67.1%;奶类产量达到7.5万吨,比1985年增长105.4%;蛋类产量达到7万吨,比1985年增长9.8%。在渔业生产方面,以发展池塘精养为重点,切实搞好大水面的保护,积极发展网箱养鱼,提高养鱼集约化水平。1990年大水面养鱼增加到3万公顷,精养鱼塘达到2700公顷,成鱼产量达到1.2万吨,比1985年增长138%。在蔬菜生产方面,本着“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讲求效益”的原则,在稳定菜田面积的基础上,建设近、中、远郊相结合的各具特色的商品菜基地。1990年蔬菜产量达到125万吨,比1985年增长49%。
“七五”计划期间造林10万公顷,狠抓成活率,提高营林效益,提高完成长春市“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任务。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七五”计划期间乡镇企业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1990年总产值要达到36亿元,比1985年增长154.4%,平均每年递增20.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9%。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990年发展到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4%。
2.工业
“七五”计划期间,长春市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重点是发展以机械制造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积极发展食品、轻工、纺织、光学和建材工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其他工业,大力发展集体工业。要集中抓好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项目;要搞好技术引进,注重消化吸收、创新,要积极开发利用外资及有出口创汇能力的项目,增强工业发展接续能力。在总产值、综合效益水平、产品水平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争取把长春市建设成吉林省技术层次较高的工业基地。
工业总产值力争在“七五”计划第二年,即在1987年实现翻第一番;1990年达到100亿元,比1985年增长42.6%,平均每年递增7.3%。主要产品逐步采用国际标准。到1990年,新产品率由1985年的6.8%提高到10%,优质产品率由1985年的12.4%提高到30%左右。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5%。市以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5%。市属预算内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达到107天,比1985年减少21天,实现利润2.6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9.6%。
要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逐步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发挥优势行业的潜力。着重提高和发展50多个质量好、批量大、销路广、效益高的产品,同时还要新开发一批后续产品;在企业扩改建项目中,要突出抓好22个重点基建、技改项目的建设,增强工业实力;要逐步形成30多个创千万元利税的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在产品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上都要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在集中抓好大中型重点企业的同时,要积极扶持和引导集体企业,使其在七五”计划期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3.能源、交通、通讯
加强能源、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长春市“七五”计划期间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能源建设重点是抓好电、热、煤。“七五”计划期间建设装机2×20万千瓦的长春热电厂,确保到1990年实现一台20万千瓦机组发电供热。搞好长春发电厂二期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七五”计划末期开始扩建。1990年,长春市电力装机总容量可达到35.9万千瓦,发电能力22.6亿度。
要搞好热电联产,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建设与热电厂建设同步进行,有计划地搞好集中供热锅炉房的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面积。
发展煤炭工业,坚持改造老矿与开发新矿并举的方针,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和开发建设,形成3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97万吨。
在开发能源的同时,积极搞好节约。“七五”计划时期长春市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从1985年的4.6吨降到1990年4吨,工业节能率达到3%,全市节约60万吨标准煤。农村要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大力营造薪炭林,稳步发展沼气池。到1990年,节能灶达到80万个,薪炭林达到6700公顷,沼气池达到1.5万个。
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七五”计划期间要建设小南货车编组站和联络线改造,积极做好逯家沟编组站和长春铁路枢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1990年铁路货运量达到3530万吨,客运量达到3300万人次。
公路建设要完成国、省干线长吉北线、北哈线、长大线及图乌线。市以下要建设县级公路144.5公里,提高乡镇公路晴雨通车里程。1990年,全市晴雨通车里程要达到2069.8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9166万吨,比1985年增长258%。公路客运量达到2067万人次,比1985年增长75.3%。
通讯建设要以城市为骨干,以县镇为纽带,发展全市通讯网络。市话建设主要是引进程序控制交换机,“七五”计划期间要引进5万门。1990年市区电话总容量达到13.84万门,电话机部数达到11.25万部,普及率达到6.6%;县城电话容量达到1.5万门,普及率达到2.44%。
“七五”计划期间要加强长途通讯设备建设,增强通讯能力。1990年实现长春至省内地市以上城市和国内主要城市长途电话自动拨号,并开放国际长途电话拨号。长途电话、电报电路达到157条。1990年电信业务量总值达到2499万元。
“七五”计划期间邮政发展要重点建设长春邮政枢纽大楼及其集装箱处理场,新增、扩建邮政局(所)16处,各种邮件、报刊年处理能力达到12亿件。
4.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本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顾、管建并举”的原则,“七五”计划期间,要完成调整、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制定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详细规则。城市建设要在积极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搞好居民住宅、供水、排水、供气、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旅游设施、环境保护等建设。
加强城市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七五”计划期间计划建设住宅45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85年的4.96平方米提高到6平方米。
加快第二水源二期(13万吨/日)工程,西部给水加压站(4万吨/日)和东郊煤气厂(28.8万立方米/日)等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供气能力。1990年日供水量由1985年的36万吨提高到5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由84%提高到95%。1990年日供气能力由1985年的36.8万立方米提高到73.6万立方米,居民用户发展到29.35万户,普及率达到53.6%;液化气用户发展到13.4万户,普及率达到27.4%。综合气化率由1985年的55.1%提高到1990年的81%。
“七五”计划期间,要改、扩、新建道路224万平方米;要扩、新建自由大桥、惠工路立交桥、解放大路立交桥、西朝阳桥等四座桥梁;要调整、延长、改建、新开电、汽车线路13条,增加车辆383辆,改善群众乘车难问题。
加强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工作。搞好汽车厂、煤气公司等2个严重污染点和站前、东部、西南部3个严重污染区的治理,使粉尘排放量由1985年的每日344吨减少到1990年每日175吨;有害气体处理率由11%提高到45%;工业废水处理利用率由15.8%提高到30%;工业废渣处理利用率由66.2%提高到80%。加强园林绿化,1990年公共绿化面积由1985年的1000公顷增加到1200公顷,绿化覆盖率由31%提高到35%。
5.财政金融
“七五”计划期间,全市5年财政当年收入要达到47.38亿元,比“六五”计划期间增长96%,其中1990年收入10.88亿元,比1985年增加4.32亿元,5年平均递增10.6%。按照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5年财政当年支出安排35.5亿元,其中1990年支出安排7.7亿元,比1985年增加2.1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6.9%。
6.内外贸易
“七五”计划期间,要进一步改革流通体制,搞活商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要加快商业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建设清真冷库、北国之春大酒店、百货大楼、友谊商场、家电大楼、长白饭店、回族饭店等10个项目。发展一批小型网点,1990年全市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8.8万个,比1985年增加2.5万个。从业人员发展到35万人,比1985年增加10万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2亿元,比1985年增长79.2%,平均每年递增12.4%。要力争保持市场消费品供需基本平衡,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油料及农副产品收购调拨计划必须保证完成。国营商业要组织好商品供应,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指导生产和消费。
外贸出品要进一步贯彻中央提出的“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积极增加出口创汇能力”的指导方针。“七五”计划期间要建设出口基地6个,出口专厂、专车间16个。1990年外贸收购额要达到5亿元,比1985年增加1.92亿元,增长62.3%,平均每年递增10.2%,出口创汇额1.3亿美元,比1985年增加4000万美元,平均递增10.8%;除粮食和土产品外,工矿产品出口的比重由1985年的20%上升到40%,品种达到160种以上,形成39个出口拳头产品。
7.固定资产投资、国土整治
“七五”计划期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要认真贯彻“两改一扩”的方针,投资重点放在能源、交通、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上,相应安排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划为36亿元,比“六五”计划时期增长13.6%,用汇额度2亿美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安排22亿元,技术改造投资14亿元;投资结构按行业划分是工业19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1亿元,能源交通6亿元;农林水利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0.2亿元;财贸1亿元,其中,技术改造0.8亿元;文教卫生1.5亿元;城市建设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2亿元;其他非归口单位共安排0.5亿元。全面完成“七五”计划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可以新增产值38亿元,实现利润5.8亿元,税金2.4亿元,可以使长春市工交企业的后继能力、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中小学校舍等有很大提高和改善。
国土整治是要根据长春市国土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围绕今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编制好土地、水利、森林、矿产、人口等国土规划;搞好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整治。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洪涝灾害的治理,提高防洪能力;积极开展西部土地盐碱、沙化等生态失衡地区的治理,逐步缩小盐碱地面积。
8.科学技术
发展科学技术要贯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开发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为重点,紧紧围绕工农业生产的实际,为技术改造、开发新产业、新产品服务。
“七五”计划期间,重点科技项目计划安排364项,其中工业313项,重点是光机电、化工、医药、食品、轻纺、治金等方面,主要有开发新产品202项,采用新技术93项,采用新工艺18项;农业51项,主要有培育推广造合本地区栽培的玉米、大豆、大麦、小麦、高梁和瘦肉型猪、肉牛、种鸡等新品种13项,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土壤改良、防止病虫害38项。
9.社会保障事业
加强医院的改造和建设,扩大病床位数。“七五”计划期间,白求恩医科大学和武警总队要在长春各建一座现代化综合医院,市里要继续建设口腔医院,扩建儿童医院和一座区级医院,新建两所街道卫生院,扩建两座县医院,继续改造乡卫生院,争取新建双阳回族卫生院,1990年,全市医院病床位达到19600张,比1985年增加2482张,平均每千人由1985年的2.13张增加到2.84张。
在计划生育方面,人口进入生育高峰期,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2‰以内,其中市区控制在10‰以内,5县控制在18‰以内。要控制人口机械增长。1990年末,全市人口控制到633.1万人,其中市区208.3万人(城区181.5万人,郊区26.8万人),5县424.8万人。在劳动就业方面要扩大就业面,安排好城镇劳动力就业,“七五”计划期间,除按计划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及复转军人外,全市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0多万人,计划安排15万人左右,安排重点放在集体企业和第三产业上,争取到1990年底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部分得到就业。
农村劳动力的安排继续贯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方针,通过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坚持社会化管理为主的方向,逐步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10.精神文明建设
要把发展教育放到重要战略地位上来,认真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适应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实行9年义务教育。4个城区要在1990年前后普及初中教育,5县和郊区争取在1996年左右普及初中教育。1990年初中学生入学率城镇达到97%,农村达到90%;中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城镇为95%,农村达到75%;小学在校巩固率城镇达到97%,农村达到95%;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城镇达到80%,农村达到70%。
努力发展幼儿教育,1990年全市幼儿在园人数由1985年的7.72万人增加到9.08万人。努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90年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比1985年增长9.47%,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1%。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七五”计划期间,要充分发挥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生产基地的优势,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影片,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要巩固与完善现有文化设施,调整与充实文艺队伍,大力提高文化质量和服务质量。
要搞好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1990年,中波和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七五”计划期间,计划建成广播电视中心楼,建立6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0座乡镇电视差转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5%。广播电视力争采用新技术,实现广播电视设备标准化、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做到多节目、多功能、高质量。
体育事业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增加晨练点,扩大晨练人数。要大力和发展学校体育,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学校达标率要平均达到84%。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扩建南岭体育场,新建一座可接待全国比赛的射击靶场。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