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58
颗粒名称: 1977年
分类号: F123.34
页数: 10
页码: 232-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7年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工作执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执行情况 长春市

内容

一、任务与指标
  1977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所遵循的原则是:①以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和华国锋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为指针,紧密联系经济战线实际,深入揭批“四人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②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按照农轻重的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③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地完成国民经济计划;④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加强企业管理、贯彻生产、节约并重的方针,要节约求增产,节约求速度,努力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完成计划;⑤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严禁计划外基本建设,在建设中要贯彻保重点、保投产、保当年见效益的原则;⑥加强计划严肃性和统一性,要坚持在统一计划下发挥两个积极性,搞好综合平衡。
  1.农业
  农业生产要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各种作物的比例,严格按种植计划办事。1977年粮食播种面积安排97.6万公顷,其中:大豆24万公顷,产量35万吨;水稻5.3万公顷,产量24万吨;小麦5.3万公顷,产量7.5万吨;甜菜1.6万公顷,产量17.75万吨;油料作物4.6万公顷,增加0.7万公顷。1977年粮食总产量按省下达计划为285万吨,奋斗目标是300万吨。生猪年末存栏计划为168万头,比上年增长3%,力争完成200万头;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计划为47万头,与上年持平。造林面积2万公顷。
  2.工业
  工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是: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和轻工业,加速发展燃料动力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要把燃料工业搞上去。1977年工业总产值计划为286831~300571万元,为上年实际完成数的95.4~100.01%。产品产量的安排,首先是支农产品,省里安排的主要有:手扶拖拉机800台,比上年增长56.8%;播种机700台,比上年增长200%;机动插秧机1000台,比上年增长66%;合成氨13500~16500吨,比上年增长39~70%;粉碎机3400台,比上年下降23.0%。市里安排的主要有:配套农机具6种6100台,各种拖拉机、内燃机配件301种57万件,打浆机5000台,运输机械4300台(套),其中大、小拖车800台,整地机械270台,收获机械700台。
  其次是轻工产品,省里安排的主要品种有:自行车11万辆,增长37.5%;灯泡871万只,增长36.7%;日用陶瓷2500万件,增长24.8%;卷烟22万箱,增长4.8%,电视机2500部,增长近2倍。市里根据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又补充安排近100个品种。
  再次是冶金煤炭工业,钢计划3万吨,比1976年下降43.3%,争取完成3.5万吨。
  机械工业除农机产品外,民用产品大部分下降,汽车上年完成5.6万辆,1977年只计划45166辆,比1976年下降20.3%,其他如原煤、空压机、工业锅炉、交流电动机、金属切削机床等下降30~70%。
  3.商业
  197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10.9亿元,增长4.8%。从61种主要产品的销售计划看,增加的有食糖、卷烟、自行车、缝纫机、电子管收音机等19种,占31%;基本相当于上年水平的有铝锅、毛线等29种,占48%;低于上年水平的有13种,占21%,如呢绒计划47.6万米,减少24万米。
  生猪收购41万头,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2.6万头。鲜蛋收购260万公斤,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30万公斤。
  1977年外贸收购总值计划7657万元,比上年减少7%。主要收购品种计划126种,比上年减少14种。
  粮食购销计划,征购计划106.5万吨,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22.4%,销售安排47万吨,比上年实销减少1500吨。油料收购计划为45.5万吨,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46%。
  4.财政
  1977年财政收入计划39856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5%。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企业收入3772万元,工商税收32700万元,农业税收3284万元,其他收入100万元。1977年财政支出计划34176万元,比1976年实际支出减少11.2%。
  5.基本建设
  1977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13721万元,比1976年下降9.0%,其中:中央、省直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投资9446万元;市属以下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投资4275万元。
  6.交通运输业
  1977年公路货运量计划为1285.7万吨,比1976年增加22万吨,增长1.7%;公路货物周转量计划为1609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736.2万吨公里,增长4.8%;1977年公路客运量计划为673.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4.1万人次,增长7%;公路客运周转量计划为23768.7万人次公里,比上年增长4.5%。
  7.物资分配
  1977年钢材除掉给省、留作对外协作、冶金局和企业留成外,可以分配的为15481吨,比上年减少2000吨。分配情况:农业和农业机械5163吨,占33.4%,比上年增加260吨,农机会战、水泥会战、化肥会战等用钢材2500吨,共计7663吨,占钢材分配总量的将近一半;工业生产用2399吨,占15.5%;城建公用事业和房产用1000吨,占6.5%,比上年增加248吨;技措维修用2500吨,占16.1%,比上年减少100吨;自筹基建用1919吨,占12.4%,比上年减少2400多吨。
  水泥可分配资源共有19000吨,比上年减少16000吨。分配情况:一是农业用4440吨,占23.4%,比上年减少1000吨;二是城建用1600吨,占8.4%,比上年减少600吨;三是自筹基建用4926吨,占25.9%,比上年减少3474吨;四是技措维修用4600吨,占24.2%,比上年减少2300吨;其他和机动3434吨,占18.1%。
  8.科技、文教卫生
  ①科技
  科技计划是按遵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结合长春市工农业生产的实际,本着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做贡献的精神及“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安排的。1977年共安排62项,其中:农业21项,农机6项,工业支援农业项目5项,工业22项,医药卫生6项,建工2项。科技项目的安排突出了农业和支援农业,占项目的51.6%。经费共安排140万元。
  ②教育
  教育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学龄儿童入学,控制学生流失,杜绝出现新文盲。在普及城市10年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发展农村中学教育,为适应“农业学大寨”的需要,应有计划地开设专业课,举办专业班,为社队培养专业人才。要办好“五·七”大学、“七·二一”大学和“五·七”学校,重视青年业余教育。
  1977年高等院校计划招生4500人,在校学生计划达到16853人,比上年增长4.3%;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5500人,在校学生计划达到11870人,比上年下降8.5%;普通中学计划招生264744人,在校学生达到583912人,比上年增长11.8%;小学计划招生161708人,在校生达到838832人,比上年增长0.1%。
  ③文化卫生
  1977年文化、卫生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二、执行结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经过十年动乱被“四人帮”干拢破坏的国民经济急待调整和休养生息,但1977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继续搞了高指标,加之,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未消除,工业仍面临原材料、燃料缺口大,电力供应相当紧张的困境。在农村继续推行“大寨式”评工记分方法,1977年先后在农村把73个生产大队的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过渡到生产大队,造成思想混乱,生产滑坡;在农村还取消了农村集市贸易,强行推广了辽宁省彰武“哈尔套大集”(称“社会主义大集”)的经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977年遭受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春旱,夏涝以及病、虫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没有完成计划。全市粮食总产量完成208.9万吨,完成计划的73.3%,比1976年下降12.3%,其中,大豆产量19.1万吨,完成计划的54.6%;水稻产量11.75万吨,完成计划的49%;小麦产量3.45万吨,完成计划的46%。甜菜完成8.88万吨,完成计划的50%。生猪和大牲畜存栏数均未达到计划指标。造林计划2万公顷,实际完成3万公顷,超过计划50%。
  2.工业
  1977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8.6亿元,完成计划的99.7%,比上年下降4.8%。工业主要产品:
  钢实际完成46114吨,超过计划53.7%,比1976年下降12.8%;
  汽车实际完成42173辆,完成计划的93.4%,比1976年下降25.6%;
  合成氨实际完成7933吨,完成计划的58.8%,比1976年下降18.4%;
  粉碎机实际完成5113台,,超过计划的50.4%,比1976年增长15.9%;
  自行车实际完成85280辆,完成计划的77.5%,比1976年增长6.6%;
  电视机实际完成435部,完成计划的17.4%,比1976年下降3.3%;
  原煤实际完成145.5万吨,比1976年增长0.8%;
  铁路客车实际完成291辆,比1976年下降1%;
  拖拉机实际完成5125台,比1976年下降21.3%;
  棉布实际完成4488万米,比1976年下降8.9%;
  食用植物油实际完成16952吨,比1976年增长17.2%;
  卷烟实际完成22万箱,按计划完成,比1976年增长4.8%。
  其他农业机械和农机具等产品的产量,实际完成接近或超过计划。
  3.商业
  197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1.22亿元,超过计划2.9%,为1976年的107.9%。外贸出口收购完成8023万元,超过计划4.8%,为1976年的97.5%。生猪收购完成35万头,完成计划的85.4%。粮食征购完成76.6万吨,完成计划的71.9%。
  4.基本建设
  1977年全市基本建设贯彻中央有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指示,实际投资额比1976年下降14%,完成12979万元,为计划的94.6%,其中:中央及省直单位实际完成7331万元;市以下单位实际完成5648万元。
  5.交通运输业
  1977年公路货运量实际完成1425.2万吨,超过计划10.8%,比上年增长12.8%;公路客运量完成634万人次,完成计划的94.1%,比上年增长0.7%。铁路货运量完成493万吨,比上年增长3.7%;铁路客运量完成24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航空货运量完成739吨,比上年增长12.8%;航空客运量完成14574人次,比上年增长16.1%。
  6.城市公用事业
  1977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803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实际达到6449万吨,比上年减少16.7%;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达到283辆,比上年增长1%;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100辆,比上年减少9%;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60辆,比上年增长87.5%。
  7.人口及职工人数
  1977年末全市人口数达到538.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47.3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1.7‰,比上年减少0.4个千分点。
  1977年全市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达到52.07万人,比上年增长3.4%。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7年高等院校达到6所,当年冬季恢复高考,实际招生4822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1225人,比上年减少30%;中等专业学校实际达到25所,实际招生5588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1916人,比上年减少8.1%;普通中学校达到369所,实际招生26.1万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55.7万人,为计划的95.5%,比上年增长6.8%;小学校达到3799所,招生19.4万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82.8万人,为计划的98.7%,比上年下降1.2%。
  ②文化
  1977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延河战火》等3部,比1976年减少4部,下降57.2%。1977年全市影剧场达到25个,电影放映队达到352个,艺术
  表演团体达到14个,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7年全市医院达到202所,比上年增加1所;卫生机构病床位达到12471张,比上年增长4%;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7732人,比上年增长4.6%。
  9.财政
  1977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8443万元,为计划的96.5%,比上年减少2%;财政支出实际完成37656万元,超过计划10.2%,比上年减少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