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1971~1975)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4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1971~1975)
分类号: F123.34
页数: 37
页码: 184-220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71年~1975年长春市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五年计划 长春市

内容

进入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仍然受“文化大革命”“左”的思潮影响。仍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大批判、大会战,以及大搞群众运动等。在工业方面仍然坚持“三要”,致使全市工业生产连续4年(1971~1974)停滞不前;在农业方面提出在5年内实现,“四化”、“上纲要”的口号,坚持大搞“大寨式”水平梯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后,狠抓了经济整顿,长春市的经济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一节 “四五”计划编制工作概况
  一、“四五”计划编制过程
  根据中央和省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计划的要求,1970年上半年,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开始编制“四五”计划。经过同有关部门商讨和研究,并经几次平衡,1970年8月编制出了《长春地区发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草案)》,后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1971年3月制定了《长春地区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确定了“四五”计划主要指标。
  二、“四五”计划方针原则
  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计划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总的方针原则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为纲,全面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坚决执行“鞍钢宪法”和农业“八字宪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群众运动,狠反右倾保守思想,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农业要实现“四化”、上“纲要”,工业要以“三要”“五大搞”的革命精神打好翻身仗,建立起一个适应战备、支援农业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小而全”的工业体系,把长春地区建成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吃、打、穿、用的红色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多做贡献。
  三、“四五”计划任务与指标
  1.农业
  农业生产的任务是:①要以大寨、小乡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3年实现跨“纲要”,5年实现过“黄河”。②正确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认真搞好农业内部的平衡,解决好农林牧副渔的布局及粮食与其他经济作物的关系,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地发展多种经营。
  农业生产发展指标是:粮食总产量到1975年要达到295万吨,比1970年增长39.1%,平均每年递增6.8%,其中:大豆要达到50万吨;生猪存栏数,1970年为70万头,1975年要达到200万头,比1970年增长185.7%,平均每年递增23.4%;1975年大牲畜要达到60万头,比1970年增长22.7%,平均每年递增4.2%;水库养鱼要达到5000吨。
  “四五”计划期间,要努力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电力化、化肥化。5年内计划打各种井1万眼,完成小型电灌站300处,大型电灌站5处。1975年灌溉面积要达到40万公顷,每人有一亩多旱涝保收高产田,机耕面积要达到6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0%,后勤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1975年要实现所有大队全部通电,力争有50%的小队通电。努力发展化肥生产,计划到1975年每亩施化肥15~20公斤。
  2.工业
  工业生产坚持“以钢为纲”,大力发展以钢铁为中心的基础工业、石油冶炼和化学工业,积极发展以纺织为重点的轻工业;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建立起一个符合长春市特点、适应战备、支援农业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小而全”的工业体系。
  主要产品产量:1975年钢锭要达到5万吨,比1970年增长59.5%;钢材要达到5万吨,增长117.7%;原煤要达到200万吨,增长80%;铁路客车要达到350辆,比1970年增长16.3%;拖拉机要达到10000台,比1970年增长2倍多;水泥要达到8万吨,增长11.8倍;棉布5400万米,增长25%;自行车要达到10万辆,增长50.3%。
  工业总产值,1970年为232176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1975年要达到464000万元,增长1倍。
  3.财贸
  财贸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积极做好工业品、农副产品的收购和市场供应工作,大力支持和扶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扩大地方产品的收购,凡是地方能够生产的产品,就少购或不购外地产品。认真做好物资储备工作。财政要积极支持和促进生产,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增加国家积累。财政收人1975年要达到4.5亿元,财政支出为3.8亿元。
  商品纯购进,1970年为59290万元,1975年要增长到7.5亿元,比1970年增长26.5%。商品纯销售总额,1975年要达到97200万元,比1970年增长35.7%。商品库存1975年末要达到6.4亿元,比1970年增加4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75年达到88000万元,比1970年增长38.8%。
  4.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要坚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要坚持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大搞“小土群”、土洋结合、土法上马的原则;要支持为农业服务的“五小”工业,设备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少花钱多办事。重点抓好结尾、配套、续建工程的建设,尽早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对原有企业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扩建,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凡能用改造,扩建办法解决问题的,就不上新建项目。
  “四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总投资计划5年共计71200万元,比“三五”计划时期实际增长134.9%。
  5.交通运输业
  公路运输的货运量,1975年达到1200万吨,比1970年增长85.7%;客运量,1975年达到600万人次,比1970年增长67.2%。
  6.人口
  1975年末全市人口计划达到508万人,比1970年增长7%,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35万人,比1970年增长7.8%。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1975年计划为12.9‰,比1970年减少11.1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7‰,比1970年减少11.97个千分点。
  7.科研、文教、卫生
  ①科研
  科学研究工作,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重点抓好国防军工、农业“四化”、综合利用等项目的研究,做好科研成果的鉴定和推广。
  ②教育
  “四五”计划期间城镇普及9年制教育,农村普及7年制教育,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体制。贯彻国家办学与集体办学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5年小学在校学生计划达到107.5万人,比1970年增长38%。平均每年递增6.7%。中学在校学生计划达到58.8万人,比1970年增长187%,平均每年递增23.5%。
  “四五”计划期间逐步调整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工、农成分。对1400多名不适宜做教师的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他们的工作。“四五”计划期间全市共需增加中小学教师23490名。教师来源主要是从工人、贫下中农和转、复军人中选拔。同时要办好师范学校,培养师资,解决师资不足和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
  ③卫生
  卫生战线要落实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把立足点真正移到“工农兵方面来”。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大队都建立合作医疗站,1975年赤脚医生要达到29200名,做到每个大队有2~5名赤脚医生,生产队有1~2名赤脚医生和卫生员。
  ④文化
  文艺战线要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大力普及样板戏,积极发展业余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电影事业。
  第二节 “四五”计划时期各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及执行情况
  1971年
  一、任务与指标
  1.农业
  农业生产计划是按照3年跨“纲要”、5年过“黄河”的目标,以及“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进行安排的。粮食播种面积计划安排10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计划安排221.8万吨,比1970年增长4.6%,力争增产一成,油料作物增产两成,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粮食作物要大力提倡种植高产作物,有计划地扩大小麦、水稻面积,努力提高单产。
  经济作物:积极种植甜菜、芝麻、苏子、蓖麻子等小油料作物。
  林业: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既要抓造,又要抓管。1971年计划造林2.7万公顷。
  畜牧业:要积极落实养猪政策,积极发展集体养猪,鼓励农户养猪,切实解决猪饲料问题,大力推广糖化饲料。1971年末猪存栏头数要达到90万头,比1970年增长28.6%。大牲畜发展要落实政策,1971年末存栏要达到50万头,比1970年增长2.2%。
  渔业:要坚持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方针,增加鱼的商品量,1971年计划产鱼2000吨,比1970年增长120%。
  2.工业
  工业生产是按照“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和“要准备打仗”的方针安排的。产品产量共安排1144种,比上年增加538种。增加的产品品种主要是“130型”汽车及拖拉机等的配套协作件,共308种。
  支农产品除省统一安排的以外,市里安排了电机3万千瓦,变压器2万千伏安,水泵740台,打井机200台,为农机修配网点配备机床355台,后勤加工机械5900台等等。另外,还特别计划安排了基础原料工业产品的生产,新增了矽铁、单晶硅、烧碱、硫酸、盐酸、涤纶树脂等33种基础原料产品。
  1971年工业总产值计划267900万元,比1970年增长15.4%,其中,市属以下工业企业产值为125700万元,增长18%。
  3.交通邮政
  公路交通:1971年公路货运量计划680.3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公路客运量计划比1970年也有所提高。但是,交通运输远远适应不了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货运能力不足和客运紧张状况,1971年计划增加货运汽车60台,公路客运汽车10台。另外,计划翻修县级管理的公路4条,桥梁两座。
  邮政:计划增加一些邮政交通工具设备,修建一部分邮政支局的房屋。电讯事业为适应于战备,计划建地下机房100平方米,继续建设二分局和四分局,购置一部分电讯设备。
  4.财政
  1971年财政总收入计划为36105万元,比上年下降6.0%。财政支出计划安排36000万元,比上年降低4.5%。
  5.商业
  197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为70424万元,比1970年增长11.1%。
  外贸收购总额计划7724万元,比1970年增长57.7%;出口产品品种为92种,比1970年增加9种。
  6.基本建设
  1971年基本建设立足于打仗,着眼于发展,少量新建,大部分添平补齐。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10036万元,比1970年增长74.3%,其中:工业投资5588万元;农业投资664万元;交通投资538万元;城市建设投资1320万元;财贸物资投资811万元;其它投资1115万元。
  7.城市公用事业
  1971年市区公共汽车年末拥有量计划达到173辆,比1970年增加30辆,增长21%。
  1971年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拥有量计划达到29辆,比1970年增加15辆,增长1倍多。
  煤气、自来水、公共有轨电车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8.职工人数
  1971年末全民职工人数计划达到40.8万人,比1970年增长4.6%。
  9.科技、文教、卫生
  ①教育
  教育要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71年城镇要普及9年教育,农村普及7年教育,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比1970年增加175707人,其中小学纯增115168人,中学纯增60539人。随着在校人数的增加,校舍不足是个突出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实行群众办学和教育部门办学相结合的办法。在城镇,凡有条件的地方,小学一年级全部实行委办;在农村,由生产大队办。
  ②文化
  文化要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针,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1971年要以普及样板戏为中心,努力办好农村广播,逐步实现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载波化。为此,计划增加扩大机30台,载波机151台。
  ③科技
  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研究工作,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1971年共安排新产品试制和研究项目145项。
  ④卫生
  卫生继续贯彻“六·二六”指示,重点要充实农村人民公社中心卫生院,同时,计划扩建市工人疗养院,并将其改为职业病医院。扩建九台精神病医院、结核病医院及铁北医院。
  二、执行结果
  1.农业
  1971年粮食总产量实际完成235.1万吨,超过计划6.0%,比上年增长10.9%;平均亩产145公斤,超过计划5.83%,比上年增长11.1%。水稻、小麦、大豆等播种面积及产量没有完成计划。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低于计划,例如,甜菜仅完成计划的41.92%。畜牧业,计划年末生猪存栏90万头,实际存栏88.14万头,完成计划的97.9%;大牲畜计划存栏50万头,实际存栏48.2万头,完成计划的96.4%。水产品产量计划为2000吨,实际产量为1060吨,完成计划的53.0%。造林实际完成2.37万公顷,为计划的87.8%。
  2.工业
  197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76074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43497万元,超过计划3%,比1970年增长18.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钢锭完成40384吨,完成计划的98.7%;汽车实际完成60095辆,超过计划0.2%,比1970年增长19.4%,实现了生产能力翻番的目标;拖拉机实际完成4826台,完成计划的96.5%,比1970年增长59.6%;铸铁完成4910吨,为计划的86.0%;钢材完成22787吨,超过计划16.85%;原煤完成130.5万吨,为计划的92.4%;焦炭完成136770吨,超过计划7%;水泥完成16698吨,为计划的83.45%。
  3.交通运输业
  1971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837.9万吨,超过计划的23.2%,比上年增长29.7%;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387.9万人次,超过计划2.9%,比上年增长8.1%。
  1971年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27.8万吨,为1970年的87.9%;客运量实际达到14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
  1971年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258吨,与上年持平;客运量实际达到864人次,比上年增长61.2%。
  4.城市公用事业
  煤气:1971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65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9%。
  自来水:1971年市区供水总量实际达到6060万吨,比上年增长1.5%。
  公共汽车:1971年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176辆,超过计划1.7%,比上年增长23%。
  公共有轨电车:1971年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110辆,比上年增长2.8%。
  公共无轨电车:1971年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22辆,完成计划的75.9%,比上年增长57.1%。
  5.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1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484.9万人,比上年增长2.2%,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28.5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上年均有下降。
  ②职工
  1971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43.2万人,超过计划5.9%,比上年增加4.25万人,增长10.9%,职工人数增加过多,形成职工工资及粮食销量相应增多,职工人数,职工工资,粮食销量均突破原控制数。
  6.基本建设
  1971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共9123万元,完成计划的90.9%,比上年增加58.4%。
  7.商业
  197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达到69809万元,为计划的99.1%,比1970年增长10.1%。
  外贸收购总值实际完成10915万元,超过计划41.3%。外贸收购商品主要有:大豆73745吨,玉米58527吨,汽车3404辆,蜂乳浆450699盒,冻家兔肉339吨。
  8.科技、文教、卫生
  ①科学研究
  1971年全市用于科技投资143.3万元,完成新产品试制等项目82项。
  ②教育
  高等教育
  1971年高等院校6所,比上年减少2所,在校学生3047人。
  中等专业教育
  1971年中等专业学校21所,比上年增加1所,实际招生1736人(主要是中等师范专业招生),在校学生12030人。
  普通中学教育
  1971年普通中学实际招生10.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24.8万人,比上年增长21%。
  小学教育
  1971年小学实际招生22.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2.6万人,比上年增长6%,中小学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均未按计划完成。
  ③文化
  “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67年到1970年连续4年未制作艺术故事片,在1971年开始恢复制作艺术片工作。1971年制作唯一的一部艺术片《沙家浜》(京剧)。其他文化事业未有发展,机构设置均维持现状。
  ④卫生
  1971年卫生事业未有大的发展,基本维持现状。
  9.财政
  1971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4.24亿元,超过计划的17.6%,比1970年增长10.5%;财政支出实际完成3.89亿元,超过计划的8.1%,比1970年增长3.2%。
  1972年
  一、任务与指标
  1.农业
  1972年粮食播种面积计划比上年减少3000公顷,总产量增加1万吨,达到236万吨。粮食作物要增加水稻、谷子、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其中,水稻计划安排4.4万公顷,比1971年增长70%;谷子计划25.6万公顷,增长13.6%;大豆计划24万公顷,增长4.4%。
  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料、甜菜、麻类、药材等。其中,油料播种面积计划6600公顷,比1971年增长28.6%;甜菜播种面积1.33万公顷,增长17.7%;麻类播种面积计划9860公顷,增长20.6%;药材播种面积计划66.6公顷,增长212.5%。
  林业:计划造林2.1万公顷,比1971年减少11.4%,其中,国营林6000公顷,育苗面积2600公顷。
  畜牧业:猪年末存栏计划110万头,比上年增长24.8%;大牲畜存栏50万头,增长3.7%。
  渔业:发展水库养鱼,计划捕捞1200吨,比上年增长13.2%。
  农业总产值计划83340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比1971年增长2.7%。
  2.工业
  按照“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及“要准备打仗”的方针,以及1970年长春市委提出的长春工业要革命,要翻身、要飞跃,要大搞基础工业、大搞支援农业、大搞日用工业品生产、大搞产品革命和大搞综合利用的方针,1972年工业生产计划的安排,进一步加强支授农业和基础工业建设,同时也重视轻工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日用工业品的需要。“五小”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生铁1972年计划生产5300吨,比1971年增长7.9%;钢材计划生产24700吨,增长8.4%;水泥计划生产25000吨,增长49.7%。
  1972年工业总产值计划240715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为上年的98.9%。
  3.财政
  1972年财政收入计划46230万元,比上年增长8.9%;财政支出计划46000万元,增长18.2%。
  4.商业
  197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7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外贸收购总值计划12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粮油食品类3487万元,比上年增加240万元,主要是增加大豆12000吨,罐头160吨、冻家鸡、家兔171吨;土产品类492万元,增加300万元;工矿产品4197万元,增加800万元。
  5.基本建设
  1972年总投资计划8895.4万元,比上年减少227.6万元,降低2.5%。基本建设项目计划342个,其中,国防军工4个,592.8万元;中央及省项目98个,4079.2万元;地区项目240个,4223.4万元。
  6.职工人数
  1972年职工人数根据中央关于减少职工人数的要求,1972年计划新增全民所有制职工9000人,主要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及转业复员军人。
  7.教育、科技
  ①教育
  城市普及9年制教育,农村普及7年制教育。1972年中学计划招生170162人,在校学生达到340967人,比1971年增长37.5%;小学计划招生202224人,在校学生数为905356人,比上年增长9.5%。
  ②科技
  科技项目计划安排71个,比上年实际完成项目减少11个,降低13.4%;科技投资计划108.4万元,比上年减少34.9万元,降低24.4%。
  二、执行结果
  1.农业
  1972年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大多数计划指标没有完成。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都低于计划指标,农业总产值完成68339万元,为计划的82%,比上年降低15.8%。粮食总产量完成187万吨;为计划的79.2%,比上年降低20.5%;生猪年末存栏达到115万头,超过计划4.5%;大牲畜存栏47.9万头,为计划的95.8%;鱼捕捞量完成984吨,完成计划的82.0%;造林完成1.85万公顷,为计划的88.1%。
  2.工业
  197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49031万元,超过计划3.4%,其中,中央、省属企业完成125442万元,市属以下企业完成123589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有的完成了,有的没有完成,钢材实际完成25060吨,超过计划1.5%;生铁实际完成4602吨,为计划的86.8%;水泥实际完成30276吨,超过计划21.1%;汽车实际达到58035辆,比1971年下降3.4%;铁路客车实际达到290辆,比1971年增长5.5%;拖拉机实际达到4658台,比1971年下降3.5%。
  3.商业
  .197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79214万元,超过计划5.1%,比上年增长13.5%。外贸收购总值完成12311万元,超过计划1.3%,比上年增长12.8%。
  4.基本建设
  1972年基本建设总投资实际完成10503万元,超过计划1607.6万元,增长18.1%。1972年扩建大房身机场,长春客车厂立项续建配套工程投资515万元。
  5.交通运输业
  ①公路运输
  1972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1018.4万吨,比上年增长21.5%;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45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
  ②铁路运输
  1972年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37.9万吨,比上年增长3.1%;铁路客运量实际达到15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
  ③航空运输
  1972年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248吨,比上年下降4%;航空客运量实际达到1664人次,比上年增长92.6%。
  6.城市公用事业
  ①煤气
  1972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为680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
  ②自来水
  1972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实际为6112万吨,比上年增长0.9%。
  ③公共汽车
  1972年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为198辆,比上年增长12.5%。
  ④公共有轨电车
  1972年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为110辆,与上年持平。
  ⑤公共无轨电车
  1972年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为23辆,比上年增长4.5%。
  7.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2年末全市人口达到498.4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37.3万人,比上年增长6.8%。
  1972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3.3‰,比上年增加1.8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6.8‰,比上年减少0.7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2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达到45.87万人,超过计划3.9%,比上年增长6%。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高等教育
  1972年高等院校达到6所,实际招生4255人,在校学生达到5608人,比上年增长84.0%。
  中等专业教育
  1972年中等专业学校达到22所,实际招生174人,在校学生达到11402人,比上年下降5.2%。
  普通中学教育
  1972年普通中学校达到358所,实际招生16.8万人,在校学生达到32.8万人,为计划的96.2%,比上年增长32.2%。
  小学教育
  1972年小学校达到3619所,实际招生20.4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5.9万人,为计划的94.9%,比上年增长3.9%。
  ②文化
  1972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奇袭白虎团》(京剧)1部,制作量和上年相等。其他文化事业维持现状,未有发展。
  ③卫生
  1972年医疗卫生事业保持现状,未有发展。
  9.财政
  1972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49128万元,超过计划6.3%,比上年增长15.7%;财政支出实际完成48250万元,超过计划的4.9%,比上年增长24%。
  1973年
  一、任务与指标
  197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要坚决贯彻执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要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第一线劳动力;加强科研,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争取对外贸易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认真做好对外经济援助工作。
  1.农业
  1973年粮食总产量按省的计划安排220万吨,比上年增长17.6%,争取达到250万吨,其中,大豆安排24万公顷,产量计划36万吨,比上年增长83.2%;水稻安排4万公顷,产量计划15万吨,比上年增长390.2%;小麦安排4万公顷,产量计划5万吨,比上年增长8.7%。
  经济作物:甜菜播种面积安排1.33万公顷,产量计划15万吨,比1972年增长27.1%;线麻安排0.56万公顷,增长12%;苘麻安排0.4万公顷,增长14.3%0
  林业:1973年计划造林2万公顷,比1972年增长8.1%。
  畜牧业:1973年末猪存栏计划100万头,比上年减少13%;大牲畜存栏计划48万头,增长0.2%;羊存栏9万只,减少8.5%。
  鱼捕捞量计划1500吨,比上年增长52.4%。
  2.工业
  1973年工业总产值是按必保指标和争取指标进行安排的,必保指标计划257781万元,比1972年增长3.5%;争取指标计划271480万元,增长9.0%,其中,中央及省属企业计划计划129250~136030万元,增长3~8.4%;市属以下企业计划128531~135450万元,增长4~9.5%。
  产品产量国家计划591种。按可比口径分析,比上年增长的有216种,占36.5%;维持的185种,占31.3%;下降的141种,占23.8%;另外,新增产品49种,占8.4%。
  主要产品产量计划:钢锭4.5万吨,比1972年增长3.4%;铸铁4000吨,下降13.1%;成品钢材2.7万吨,增长8.5%;水泥3.1万吨,增长2.4%;原煤(含地方小煤矿)134万吨,下降1.8%;汽车58050辆,增长0.02%;拖拉机5000台,增长7.3%;自行车7万辆,增长15.9%;卷烟16万箱,增长3.5%;棉布4260万米,下降2.9%。
  3.交通运输业
  1973年公路货运量计划为987.7万吨,比上年减少3%;公路客运量计划为49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
  4.商业
  197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82540万元,比1972年增加4.2%。
  对外贸易收购总值计划18331万元,增长48.9%。共安排127个品种,比上年增加10个品种。增长较多的是机械产品,增加4770万元,增长69.5%,其次是纺织品,增加629万元,增长483.8%;轻工业品增加732万元,增长70.16%,畜产品增加707万元,增长132.1%。下降较多的是粮食,减少779万元,下降22%。
  5.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计划投资15550万元,比1972年增长48.1%,其中,预算内投资14381万元,增长118.6%;预算外投资1169万元,减少70.2%。
  6.城市公用事业
  1973年市区煤气总产量计划为753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计划为6420万吨,比上年增长5%;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计划为208辆,比上年增长5%;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计划为30辆,比上年增长30%。
  7.职工人数及职工工资总额
  1973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计划精简职工2.2万人,年末达到436700人,比上年降低4.8%,职工工资总额计划30034.4万元,比上年减少1051.6万元,下降3.4%。
  8.科研、文教、卫生
  ①科研
  1973年科研项目计划安排58项,比上年减少13项。
  ②教育
  高等教育
  1973年高等院校计划招生4700人,在校学生计划达到8708人,比上年增长55.3%。
  中等专业教育
  1973年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5000人,在校学生达到12900人,比上年增长13.1%。
  普通中学教育
  1973年普通中学计划招生171388人,比上年增长1.7%;在校学生数计划达到340797人,比上年增长3.7%。
  小学教育
  1973年,小学计划招生169300人,比上年减少17.2%;在校学生数计划为857056人,比上年减少0.3%。
  ③文化
  1973年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④卫生
  1973年扩建市区铁北医院和九台县医院,增加病床位164张。
  9.财政
  1973年财政收入计划48866.6万元,比上年降低0.5%;财政支出计划31940万元,比上年降低33.8%。除农业小型水利费和支援人民公社拨款等专项资金增加以外,其它费用都比上年下降,尤其是文教卫生和行政事业费下降幅度较大。
  二、执行结果
  1.农业
  1973年农业生产主要计划指标均超额完成。农业总产值实际达到84748万元,比1972年增长24%;粮食总产量实际达到243.5万吨,超过计划10.68%,比上年增长30.1%;经济作物生产也较好地完成了计划。
  1973年大牲畜存栏数实际达到48.5万头,超过计划1.0%,比1972年增长1%;生猪存栏数实际达到121.4万头,超过计划21.4%,比1972年增长5.6%;水产品实际完成1390吨,为计划的92.7%。
  1973年造林面积实际完成2.13万公顷,超过计划6.5%,比1972年增长15.1%。
  2.工业
  1973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64713万元,超过计划的2.7%,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中央及省属企业完成129523万元,完成计划100.2%;市属企业完成135190万元,超过计划5.2%。主要产品产量大多数完成了计划,其中:钢锭实际完成45176吨,超过计划0.3%;拖拉机完成5080台,超过计划1.6%;钢材完成38828吨,超过计划42.8%;原煤完成138.7万吨,超过计划3.5%;汽车完成57857辆,为计划99.7%;铁路客车完成366辆,比上年增长26.2%;自行车完成70158辆,超过计划0.2%;水泥完成25984吨,为计划83.8%;红砖完成39579万块,超过计划13.8%;棉布完成4611万米,超过计划8.2%。市无线电一厂彩色电视样机试制成功。
  3.交通运输业
  1973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1141.3万吨,超过计划15.6%,比上年增长12.1%;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477万人次,为计划的97.1%,比上年增长6%。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46.5万吨,比上年增长2.6%;铁路客运量16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233吨,比上年减少6%;航空客运量2008人次,比上年增长20.6%。
  4.商业
  197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83882万元,超过计划1.6%,比1972年增长5.9%。1973年外贸收购总额实际完成18317万元,为计划的99.9%,比1972年增长48.8%。
  5.基本建设
  1973年基本建设投资13116万元,完成计划84.3%,比上年增长24.9%。
  6.城市公用事业
  煤气:市区煤气总产量8481万立方米,超过计划12.6%,比上年增长24.6%。
  自来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6541万吨,超过计划1.9%,比上年增长7%。
  公共汽车: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208辆,为计划100%,比上年增长5%。
  公共有轨电车: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100辆,为计划100%,比上年减少9%。
  公共无轨电车: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31辆,超过计划3.3%,比上年增长34.8%。
  7.人口、职工人数及职工工资总额
  ①人口
  1973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510.8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市区人口141万人,比上年增长2.7%。
  1973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为20.6‰,比上年减少2.7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4‰,比上年减少4.4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及职工工资总额
  1973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45.84万人,超过计划5%,与上年持平。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实际达到31892万元,超过计划6.2%,比1972年增长2.6%。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高等教育
  1973年高等院校6所,实际招生4834人,在校学生达到8261人,为计划94.9%,比上年增长47.3%。
  中等专业教育
  1973年中等专业学校21所,实际招生5589人,在校学生达到7402人,比上年减少35.1%。
  普通中学教育
  1973年普通中学校361所,实际招生16.1万人,在校学生达到32.2万人,比上年减少1.8%。
  小学教育
  1973年小学校3858所,实际招生15.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6.8万人,比上年增长1.0%。
  ②文化
  1973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艳阳天》第三部,比上年增加2部。其他文化事业未有发展。
  ③卫生
  1973年卫生事业市区铁北医院和九台县医院扩建后交付使用。另外成立郊区医院,共增加病床位214张。
  9.财政
  1973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6558万元,完成计划74.8%,比上年下降25.6%;财政支出实际完成35662万元,为计划111.7%,比上年下降26.1%。
  1974年
  一、任务与指标
  197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任务是:要坚决贯彻毛主席“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力争1975年粮食产量上“纲要”。工业要进一步大力支援农业,积极发展农机、化肥、农药生产;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安排好市场;要抓好基础工业,重点解决钢铁、煤炭等薄弱环节。基本建设必须继续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财贸、文教、卫生、科技等方面也要有较快的发展。
  1.农业
  农业生产要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努力增产粮食,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力争1975年粮食产量上“纲要”。
  粮食播种面积计划105万公顷,总产量计划220~237.5万吨,其中,大豆面积24万公顷,产量36万吨;水稻面积3.6万公顷,产量14万吨;小麦面积3.3万公顷,产量4万吨。
  经济作物计划: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万公顷;甜菜播种面积1.3万公顷;麻类播种面积0.98万公顷,其中线麻0.56万公顷,茼麻0.4万公顷。
  生猪存栏计划112万头,大牲畜存栏计划48.3万头,鱼捕捞量计划1900吨。
  2.工业
  工业生产的任务是: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支援农业,发展轻工业,狠抓基础工业的薄弱环节,相应发展运输事业;要贯彻执行“鞍钢宪法”,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争取工业生产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工业总产值计划267426万元,比1973年增长1.0%,其中:中央、省属工业计划130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市属以下工业计划137182万元,增长0.8%。
  主要产品品种,重点要抓好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中小农具、农机配套产品、烟、酒、糖、棉布、灯泡、自行车、缝纫机、木钟、日用搪瓷、日用塑料、汽车、拖拉机、煤炭、生铁、钢锭、钢材等的生产。
  3.财政
  1974年财政收入计划38194万元,比1973年增长4.5%,其中,企业收入计划8183万元,增长23.8%;各项税收29955万元,增长5.1%;其他收入56万元,增长28.1%;财政支出计划28458万元,比1973年下降20.2%。
  4.商业
  197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为86482万元,比1973年增长3.1%。1974年外贸收购计划17943万元,比上年减少374万元,降低2%,其中,中央商品14515万元,比上年减少968万元,降低6.25%;地方商品3428万元,比上年增加594万元,增长20.95%。
  5.交通运输业
  1974年公路货运总量计划1142.2万吨,比上年增加9000吨,增长0.1%,其中,汽车运输计划425.8万吨,比上年增加61.9万吨,增长17%;民间运输工具计划716.4万吨,比上年减少61万吨,降低7.84%。1974年公路客运量计划536.3万人次,增长12.4%。
  6.基本建设
  1974年基本建设计划投资16647万元,比上年增长26.9%。
  7.人口及职工人数
  197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达到13.44‰,比上年减少7.16个千分点。
  1974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计划达到467.4万人,比上年增长2%。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高等教育:1974年计划招生4100人,在校学生达到12361人,比上年增长49.6%。
  中等专业教育:1974年计划招生5000人,在校学生达到9802人,比上年增长32.4%。
  普通中学教育:1974年计划招生152000人,在校学生达到363646人,比上年增长13.1%。
  小学教育:1974年计划招生175000人,在校学生达到892789人,比上年增长2.8%。
  ②文化
  1974年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4年重点发展农村公社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共7所。
  二、执行结果
  1.农业
  1974年农业总产值实际完成8720万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总产量实际完成263.31万吨,比计划增加43.31万吨,超过计划19.7%,比上年增长8.1%,其中,大豆总产量24.27万吨,完成计划的67.4%;水稻总产量8.41万吨,完成计划的60%;小麦总产量5.39万吨,比计划增产1.39万吨,超过计划34.75%;谷子总产量27.84万吨,比上年减少10.19万吨;玉米总产量148.73万吨,比上年增产32万吨;高粱总产量32.8万吨,比上年减少3335吨。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油料播种面积完成1.56万公顷,为计划的78%,总产量完成2.18万吨,比上年增长3.63%;甜菜播种面积完成1.26万公顷,为计划的96.9%,总产量完成9.83万吨,为计划的65.53%。
  生猪年末存栏125.68万头,超过计划12.21%;大牲畜年末存栏47.56万头,为计划的98.5%;羊年末存栏11.3万只,比上年减少2000只;鱼捕捞量2027吨,超过计划127吨,增长6.7%,比上年增长45.8%。
  2.工业
  197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4.48亿元,为计划的91.5%,比1973年下降7.5%。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原煤142万吨,比1973年增长2.4%;焦炭17.2万吨,比上年下降1.7%;钢锭46197吨,增长2.3%;钢材28927吨,增长0.3%;铸铁2983吨,增长7.5%;汽车40202辆,比上年下降30.5%;拖拉机6180台,比上年增长21.7%;铁路客车272辆,比上年下降25.7%;工业泵4037台,增长12.9%;化肥42411吨,增长9.1%;棉布4832万米,增长4.8%;印染布2777万米,增长6%;缝纫机62199架,增长17.7%;自行车68600辆,比上年下降2.2%;大钟16.3万只,增长12.4%;收音机72451部,增长43.5%;日用搪瓷1638吨,增长8.8%;卷烟19万箱,增长11.1%。
  3.交通运输业
  1974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1168.4万吨,超过计划2.3%,比上年增长2.4%;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528.7万人次,为计划的98.6%,比上年增长10.8%。1974年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57.8万吨,比上年增长3.3%;铁路客运量实际达到17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1974年大房身机场扩建后改善了长春空运环境,开辟了长春至北京直达航线,民航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365吨,比上年增长52.8%;航空客运量实际达到5093人次,比上年增长153.6%。
  4.城市公用事业
  1974年市区煤气总产量达到8324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8%;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6759万吨,比上年增长3.2%;市区公共汽车实有数215辆,比上年增长3.3%;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实有数100辆,与上年持平;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实有数32辆,比上年增加1辆。
  5.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4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518.8万人,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区人口143.4万人,比上年增长1.7%。
  1974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达到14.6‰,超过计划1.16个千分点,比上年减少6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6.5‰,没有超出计划,比上年减少5.9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4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46.72万人,比上年增长1.9%。
  6.基本建设
  1974年基本建设实际完成投资14136万元,为计划的84.9%,比上年增长7.8%。扩建后的大房身机场交付使用。
  7.商业
  197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89571万元,超过计划3.6%,比上年增加5689万元,增长6.78%。外贸收购总值完成18032万元,超过计划0.5%,其中:中央商品收购完成15078.5万元,超过计划3.8%;地方商品完成2953.5万元,为计划的86.6%。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4年高等院校6所,实际招生3904人,在校学生1.27万人,超过计划2.9%,比上年增长54%;中等专业学校25所,实际招生4963人,在校学生10805人,超过计划10.2%,比上年增长46%;普通中学369所,实际招生15.8万人,在校学生34万人,为计划的93.7%,比上年增长5.9%;小学校3642所,实际招生18.1万人,在校学生85.4万人,为计划的95.7%,比上年减少1.7%。
  ②文化
  1974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创业》、《平原游击队》等5部,比1973年增加2部,增长66.7%。其他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4年全市医院达到196所,比上年增长4.2%,卫生机构床位达到10712张,比上年增长35.8%,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4685人,比上年增长31.5%。
  9.财政
  1974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3250万元,为计划的87.1%,比上年下降9%;财政支出实际完成32409万元,超过计划13.9%,比上年下降9.1%。
  1975年
  一、任务与指标
  1975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要力争完成“四五”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粮食产量要实现《纲要》指标,工业生产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其他各项事业也要相应发展。
  1.农业
  1975年粮食总播种面积保持上年104万公顷水平,粮食总产量计划安排280万吨,实现上《纲要》,其中,大豆播种面积安排24万公顷,总产量35万吨;水稻4万公顷,总产量15万吨;小麦4.6万公顷,总产量6万吨;薯类播种面积0.34万公顷,总产量1.75万吨。
  经济作物计划安排:油料2.3万公顷;甜菜1.3万公顷;麻1.2万公顷;烟66公顷;中药材266公顷;果树0.8万公顷。1975年大牲畜年末存栏数计划49.2万头,比上年增长3.4%;羊年末存栏数13万只,比上年增长15%;生猪年末存栏计划135万头,比上年增长7.4%;鱼捕捞量计划2400吨,比上年增长18.4%。
  1975年造林计划2.8万公顷,四旁植树8700万株,争取实现林业上《纲要》。
  农业机构化进程要加快,拖拉机计划增加800台,达到4300台,手扶拖拉机达到1500台,机耕面积达到55万公顷。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机械要有新的发展,计划增加推土、铲运、平地、开沟和筑渠等各种机械160台套。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植保和运输机械的使用量及储油能力要有较大的增长。
  2.工业
  工业生产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的基础,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加速工业的发展,特别要加强支农工业、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发展。
  1975年工业总产值计划28.3亿元,比1974年增长15.6%,其中,中央、省属工业13308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市属以下工业计划149911万元,增长6.3%。
  1975年工业总产值比1970年增长46.3%,平均每年递增7.9%。
  主要产品产量计划:铸铁6500吨,钢5万吨,原煤200万吨,汽车6万辆,铁路客车350辆,拖拉机10000台,水泥34800吨,红砖4亿块,各种农具400万件,化肥44000吨,农用薄膜1200吨,自行车8万辆。大钟18万架,棉纱6万件,棉布4665万米,卷烟20万箱。
  3.财政
  1975年财政收入计划38957万元,比1974年增长17.2%,其中,企业收入计划7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60.57%;各种税收计划31648万元,增长24%;其他收入计划60万元。财政支出计划24112万元,比上年降低25.6%。
  4.商业
  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9.2亿元,比1974年增长2.7%。
  外贸收购计划14942万元,比1974年减少3090万元,降低17.2%,其中,中央商品计划12191万元,降低19.2%,地方商品计划2751万元,降低7.3%。
  5.基本建设
  根据压缩基本建设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精神,1975年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现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结尾,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1975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18630万元,比1974年增长31.8%。新建、扩建的主要项目有:“一汽”轿车生产线扩建工程、农田电灌工程、农机修造配套工程、小煤矿、小化肥厂续建工程、轻工、建材企业、新、扩建工程、城市公用事业煤气公司、自来水厂续建工程、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网点配套工程等。
  6.交通运输业
  1975年公路货运量计划为1200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公路客运量计划为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
  7.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5年末全市人口计划达到525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44万人,比上年增长0.4%。
  1975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9‰,比上年减少1.7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5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达到48万人,比上年增长2.7%。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5年高等院校计划招生5200人,在校学生达到13418人,比上年增长5.5%;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7250人,在校学生达到12355人,比上年增长14.3%;普通中学计划招生212500人,在校学生达到410600人,比上年增长20.5%;小学计划招生187587人,在校学生达到876500人,比上年增长2.6%。
  ②文化
  1975年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5年除扩建榆树县医院外,基本维持现状。
  二、执行结果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了中央日常工作,为贯彻毛主席“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整顿。1975年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1.农业
  1975年农业总产值实际达到96511万元,比1974年增长10.8%。粮食总产量实际达到284.5万吨,超过计划1.6%,比上年增长8%,比1970年增长34.1%,平均每年递增6.1%,粮食产量实现上《纲要》。1975年大牲畜年末存栏实际达到47.2万头,为计划的95.9%,比上年下降0.8%。1975年生猪年末存栏实际达到149.6万头,超过计划10.8%,比上年增长19%。1975年末羊存栏实际达到13.1万只,超过计划1%,比上年增长16.1%。1975年造林面积完成3.3万公顷,超过计划17.8%,比上年增长80.3%。1975年鱼捕捞量完成2337吨,为计划的97.4%,比上年增长15.3%。
  2.工业
  1975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99677万元,超过计划5.9%,比上年增长22.4%。
  主要产品产量1975年实际完成情况如下:钢锭、钢材、原煤产量与上年持平,未达到计划指标;铸铁完成4187吨,为计划的64.4%,比上年增长40.4%;汽车完成60359辆,超过计划0.6%,比上年增长50.1%;拖拉机完成7001台,为计划的70%,比上年增长15.5%;铁路客车完成370辆,超过计划5.7%,比上年增长36%;工业泵完成8808台,比上年增长118.2%;化肥完成45145吨,超过计划2.6%,比上年增长43.7%;农用薄膜完成1208吨,超过计划0.7%,比上年增长19.7%;棉纱完成6.1万件,超过计划1.66%,比上年增长6.8%;棉布完成4760万米,超过计划2%,比上年下降1.5%;水泥完成58114吨,超过计划67%,比上年增长61.4%;红砖完成51171万块,超过计划27.9%,比上年增长27%;自行车完成83030辆,超过计划3.78%,比上年增长21%;大钟完成18.7万只,超过计划3.9%,比上年增长14.9%;卷烟完成20万箱,按计划完成,比上年增长5.3%。
  3.商业
  1975年农副产品收购:生猪收购完成34万头,超过计划3%,比上年增长27%;菜牛收购1700头,比上年增长41.6%;禽蛋收购2152吨,超过计划13.2%,比上年增长19.5%;家禽收购66.39万只,超过计划10.65%,比上年增长42.8%;蔬菜收购40.8万吨,超过计划23.63%,比上年增长49.2%。粮食征购完成112.62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商品率达到39.6%。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98436万元,超过计划7%,比上年增长9.9%。
  1975年外贸收购总值实际完成13495万元,为计划的90.3%,比上年减少25.2%。
  4.交通运输业
  1975年公路货运量实际达到1244.4万吨,超过计划3.6%,比上年增长6.5%;公路客运量实际达到602.4万人次,超过计划0.4%,比上年增长14%。1975年铁路货运量实际达到395.7万吨,比上年增长10.6%;铁路客运量实际达到19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1975年航空货运量实际达到463吨,比上年增长26.8%;航空客运量实际达到8957人次,比上年增长75.8%。
  5.城市公用事业
  1975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6657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市区供水总量实际达到7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1%;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达到240辆,比上年增长11.6%;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115辆,比上年增长15%;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达到32辆,与上年持平。
  6.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5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525.6万人,超过计划0.1%,比上年增长1.3%,其中市区人口达到143.6万人,完成计划的99.7%,与上年持平。
  197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达到12.7‰,未超过计划,比上年减少1.9个千分点。
  ②职工人数
  1975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48.58万人,超过计划1.2%,比上年增长4%。
  7.基本建设
  1975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17874万元,为计划的95.9%,比上年增长26.4%,其中,中央直属项目投资完成7050万元,地方投资完成10824万元。
  “一汽”经扩建,1975年完成了轿车生产线的扩建工程,初步形成年产300辆高级红旗轿车的生产能力。九台县卡伦镇中学及德惠县万宝镇东升村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新建校舍完工交付使用。
  8.文教、卫生
  ①教育
  1975年高等院校达到6所,实际招生5187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3791人,超过计划2.8%,比上年增长8.4%;中等专业学校达到25所,实际招生7078人,在校学生实际达到12666人,超过计划2.5%,比上年增长17.2%;普通中学达到363所,实际招生21.9万人,在校学生达到40.7万人,为计划的99.1%,比上年增长19.5%;小学校达到3799所,实际招生19.1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4.5万人,为计划的96.4%,比上年减少1%。
  ②文化
  1975年电影艺术片制作实际完成《金光大道》、《沙漠的春天》等5部,与上的相比持平。其他文化事业基本维持现状。
  ③卫生
  1975年全市医院实际达到198所,比上年增加2所,卫生机构床位达到11280张,比上年增长5.3%;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5543人,比上年增长5.8%。
  9.财政
  1975年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8388万元,为计划的98.5%,比上年增长15.5%;财政支出完成37192万元,超过计划54.2%,比上年增长14.8%。
  1975年是“四五”计划最后的一年。“四五”计划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生产战线上大批“唯生产力论”、“物质刺激”、“利润挂帅”,这一时期的工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农业战线“学大寨、赶小乡、跨纲要”大批“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工分挂帅”、“重副轻农”、“重钱轻粮”等所谓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四五”计划期间计划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大多数没有完成。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295万吨,实际完成284.5万吨,为计划的96.4%;大牲畜存栏要达到60万头,实际完成47.2万头,为计划的78.6%;生猪存栏要达到200万头,实际完成149.6万头,为计划的74.8%;水产品产量要达到5000吨,实际完成2337吨,为计划的46.7%。
  “四五”计划期间,粮食年均产量为242.7万吨,比“三五”计划期间年均产量增加61.05万吨,增长33.6%。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工业总产值要达到46.4亿元,实际完成30亿元,为计划的64.6%;钢锭要达到5万吨,实际完成4.6万吨,为计划的92%;钢材要达到5万吨,实际完成2.9万吨,为计划的58%;原煤要达到200万吨,实际完成143.2万吨,为计划的71.6%;水泥要达到8万吨,实际完成5.8万吨,为计划的72.5%;棉布要达到5400万米,实际完成4760万米,为计划的88.1%;自行车要达到10万辆,实际完成8.3万辆,为计划的83%。
  “四五”计划规定,197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要达到97200万元,实际完成98436万元,为计划的101.3%。
  “四五”计划期间公路货运量由1970年的646万吨,增加到1244.4万吨,增长92.6%;公路客运量由1970年358.8万人次,增加到602.4万人次,增长67.9%;铁路货运量由1970年的372.8万吨增加到395.7万吨,增长6.1%;铁路客运量由1970年的1363万人次增加到1929万人次,增长41.5%;航空货运量由1970年的254吨,增加到463吨,增长82.2%;航空客运量由1970年的536人次增加到8957人次,增长15.7倍。
  “四五”计划期间,城市公用事业有所发展,全市供电量由1970年70879万度,增加到114651万度,增长61.8%;市区煤气总产量由1970年的6341.8万立方米,增加到6657.0万立方米,增长4.9%;市区供水总量由1970年5973万吨,增加到7502万吨,增长25.6%;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的143辆,增加到240辆,增长67.8%;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107辆,增加到115辆,增长7.4%;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年末实有量由1970年14辆增加到32辆,增长128.5%。
  “四五”计划末期全市人口数由1970年的474.6万人,增加到525.6万人,增长10.7%;市区人口由1970年125.2万人,增加到143.6万人,增长14.7%。
  “四五”计划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24‰,下降到12.7‰,减少11.3个千分点。
  “四五”计划期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由1970年38.99万人增加到48.58万人,增长24.6%。
  “四五”期间各类学校由1970年的3387所增加到4193所,增长23.8%;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由1970年的98.7万人增加到127.8万人,增长29.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