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942
颗粒名称: 1970年
分类号: F123.33
页数: 5
页码: 179-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0年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及执行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 执行情况 长春市

内容

1970年在1969年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趋向平稳和逐步恢复的基础上,长春市的计划工作,根据中央计划会议和吉林省国民经济跃进会议精神,着手恢复编制《长春市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197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指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原则进行安排。
  一、任务与指标
  1.工业
  197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为236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工业生产计划要紧紧围绕备战、支农、市场需要进行安排,主要产品产量安排576种,其中纳入省计划的425种,市增列的151种,比去年增加177种。市增列的产品主要有生铁、无缝钢管、轻轨、单晶炉、490柴油机、水稻插秧机、水田播种机、机引氨水机、敌敌畏、大车轴承、土霉素、灯具、肥皂、合成洗衣粉、化纤布、电池等。
  在576个品种中,适应战略需要的军工产品63种,支农产品92种,为城乡市场服务产品215种,其余为工业内部协作配套、建筑材料等产品。以上576个品种中,与上年可比的有399个,其中:产量比上年提高的有274种,占68.7%,如煤增长近2倍,钢锭增长1倍以上,碳酸氢铵增长16倍,水泥增长37倍,棉纱增长95%,农用薄膜增长80%;与上年持平的有80种;由于产大于销或产品质量等原因,稍有下降的有45种。
  2.农业
  农业生产提出学大寨、赶小乡,苦战三年跨“纲要”的奋斗目标。1970年农业生产的具体指标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0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200~220万吨,大牲畜达到53.3万头,生猪75万头,造林2.67万公顷。
  3.基本建设
  1970年基本建设贯彻执行“军工第一,三线第一,配套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大力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四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上,提出了把长春建成“要塞化城市”的口号,6~8月抽调各工厂1/4的人力参加“要塞化”建设。
  1970年基本建设投资为5998万元,为1969年的86.8%,其中:中央、省直属单位项目3707.1万元,占61.8%;市及市以下所属单位项目2290.9万元,占38.2%。
  4.交通运输业
  1970年公路货运量计划为687.5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公路客运量计划为3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
  5.商业
  197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划为6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5%。
  6.人口
  197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为20‰,比上年减少2.4个千分点,其中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为18‰,比上年减少0.7个千分点。
  7.教育
  普通中学教育:1970年计划招生8.1万人,在校学生达到21.8万人,比上年增长17.1%。
  小学教育:1970年计划招生21万人,在校学生达到88.83万人,比上年增长14.8%。
  8、财政
  1970年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34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财政总支出安排3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
  二、执行结果
  1970年是“三五”计划最后一年。由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混乱,国民经济失去宏观调控,致使长春市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4.6亿元,倒退到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前5年平均水平。“三五”计划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1.工业
  1970年为了完成全年工业生产计划,市里提出了“三要、五大搞”的口号,即工业要革命、要翻身、要飞跃;大搞基础工业、大搞工业支援农业、大搞产品革命、大搞综合利用、大搞日用工业品生产。并确定在全市打了钢铁、煤炭、电子、军工、支农、“的确良”布、汽车、轴承等10个大会战。大办工业使得产品数量和产值上升,但效益下降了,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其中,“五个”企业亏损1.17亿元。“三五”期间的1967~1968年由于“武斗”大多数工厂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67年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42.5%,1968年又比上年下降3.4%。197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32176万元,为计划的98.1%,比上年增长24.3%,比“三五”计划前的1965年增长51%。
  2.农业
  1970年农业生产在年初提出了“学大寨,赶小乡,三年跨纲要”的口号,并得到了工业及其它行业的大力支援。为建立稳产高产田,开始建立五大电灌站。经过努力奋斗,农业取得了很好成绩,1970年粮食总产量实际达到212.09万吨,超过计划6.1%,比上年增长61.44万吨,即增长40.7%。“三五”期间粮食年均产量181.6万吨,比“二五”期间年均产量增长41.9万吨。197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9316万元,比上年增长30.3%,比1965年增长47.8%。大牲畜实际达到48.9万头,完成计划的91.7%,比上年增长0.6%。生猪实际达到70万头,完成计划的93.3%,比上年增长30.1%。
  3.基本建设
  1970年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5759万元,完成计划的96%,为1969年的83.4%,比1965年下降25%。
  4.交通运输业
  ①公路运输
  1970年公路货运量实际为646.1万吨,完成计划的94%,比上年增长1%,比1965年下降10.7%;公路客运量实际为358.8万人次,超过计划的3.7%,比上年增长12%,比1965年增长103.4%。
  ②铁路运输
  1970年铁路货运量实际为372.8万吨,比上年增长31.7%,比1965年增长55%;铁路客运量实际为1363万人次,与上年持平,比1965年增长46.4%。
  ③航空运输
  1970年航空货运量实际为254吨,比上年增长8.5%;航空客运量实际为536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5.城市公用事业
  ①煤气
  1970年市区煤气总产量实际达到6341.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7%,比1965年增长54.7%。
  ②自来水
  1970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实际达到5973万吨,比上年增长17.6%,比1965年增长40%。
  ③公共汽车
  1970年市区公共汽车年末实有量143辆,比上年增长4.3%,比1965年增长41.6%。
  ④公共有轨电车
  1970年市区公共有轨电车年末实有量107辆,比上年增长1.9%,比1965年增长3.9%。
  ⑤公共无轨电车
  1970年市区公共无轨电车实有量14辆,比上年增长75%,比1965年增长75%。
  6.商业
  197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63388万元,超过计划1.8%,比上年增长6.9%,比1965年增长20.6%。
  7.人口及职工人数
  ①人口
  1970年末全市人口实际达到474.6万人,比上年增长2%,比1965年增长8.9%,其中市区人口125.2万人,比上年下降2.3%,比1965年下降5.7%。
  197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实际为24‰,超过计划4个千分点,比上年增加1.6个千分点。市区人口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干部下放、知识青年插队、卫生医务人员下乡造成的。
  ②职工人数
  1970年末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际达到38.99万人,比1969年增加2.69万人,增长7.4%。
  8.教育
  1970年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开始恢复招生,步入正常教学。
  高等教育
  1970年高等院校实际达到8个,与上年持平,比1965年减少2个。1970年实际招生2756人,在校学生达到2806人,比上年下降31.7%,比1965年下降87.2%。
  中等专业教育
  1970年中等专业学校15所,比上年增加1所,实际招生1390人,在校学生1200人,比1965年下降88%。
  普通中学教育
  1970年普通中学实际招生8.19万人,在校学生2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87万人,增加10%。
  小学教育
  1970年实际招生21.4万人,在校学生77.9万人,为计划的87.7%,与上年持平。
  9.财政
  1970年财政总收入实际达到38412万元,超过计划11.5%,比上年增长32.8%,比1965年增长62%;财政总支出实际为37701万元,超过计划10.9%,比上年增长32.4%,比1965年增长61.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计划志

《长春市志 计划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详尽地记载了箕市计划体制演变过程,也展现了箕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构成了长春经济纵向延伸的一个缩影。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