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8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综述
分类号: F426.4
页数: 3
页码: 427-4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长春市近40年机械工业管理工作的发展阶段情况。
关键词: 工业 长春市 综述

内容

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工作,主要是长春解放后开始的。
  40年来,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工作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靠经验靠运动靠行政命令的传统管理阶段;1979~1988年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靠完善的制度和科学方法的科学化管理阶段。在前一阶段中,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由老工人、技术人员、党政、工团负责人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在长春市政府工业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改革运动,先后开展了“创新纪录运动”、“贯彻生产责任制”、“增产节约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初步建立推行了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制。
  “一五”时期,学习苏联办企业经验,实行了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三级逐级负责的“一长制”和“区域管理制”相结合的企业管理体制,推行计划管理,建立预决算、统计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制定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质量检验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整顿劳动纪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推行班级核算,初步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
  1958~1965年,机械工业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大跃进”期间,工厂开展大鸣大放,大破规章制度运动,片面强调了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的民主管理,曾一度削弱了企业管理,造成“高指标”和浮夸风的泛滥,产品质量低劣。1961年机械工业企业开始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简称工业七十条)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重新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从整顿图纸、设计与工艺文件、工装入手,严格贯彻质量责任制,坚持“五不”(原材料不合格不入库、毛坯不合格不投产、加工不合格不转序、零件不合格不装配、成品不合格不出厂),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档案、定人定机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健全了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退料、盘点等制度,加强了经济核算,广泛开展班级核算和经济分析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消除了过去瞎指挥、乱操作、有人不管事、有事无人管的现象,使企业步入了有计划、有秩序的管理轨道。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管理遭到严重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被践踏,管理机构被“三组一会”和“连队编制”所取代,无政府主义泛滥,企业管理混乱,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消耗升高,成本增加,相当多的企业连年亏损。1972年,一机部“长春会议”后,各机械工业企业相继撤消了“文革”初期的管理体制,恢复了原来车间和职能科室编制,原来的领导体制和各项企业管理制度也随之逐步有所恢复,但在极“左”的路线干扰下,企业管理进展非常缓慢。粉碎“四人帮”至1978年,全市机械工业战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各厂成立“学大庆”办公室,整顿企业管理,开展了整顿生产秩序,大搞文明生产、整顿技术基础、整顿设备维修三个大会战,建立健全了29种管理制度,22种岗位责任制,企业管理水平己恢复和超过了60年代初期。有1.5吨电炉、铝活塞、电链锯等19种产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涌现出长春客车工厂、吉林柴油机厂、长春发电设备修造厂、长春电炉厂等11个“大庆式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春市机械工业的管理进入了全面整顿和改革提高阶段,适应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主管部门对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加强宏观指导,改善服务,不直接干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签订经营承包合同,各企业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认真开展五项整顿工作。在经营思想上,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在经营机制上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管理方法上,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职工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在管理手段上,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完善并严格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分明,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198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率达到98%,集体企业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率为6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