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8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工队伍
分类号: F426.4
页数: 16
页码: 411-4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的干部及工人的情况。
关键词: 职工队伍 长春市 机构

内容

1922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生产企业有15户,职工95人,平均每户企业有6人。1940年企业增加到146户,职工2966人。1945年“八•一五”前,企业达178户,职工发展到7570人。“八•一五”后,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几乎全部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惨重破坏。1948年10月,长春解放时,长春特别市政府从敌伪和国民党手中接收过来的机械工业企业有68户,在册职工1164人,他们的大部分由于工厂停工而早已自谋生路。能够维持生产的仅有义丰铁工厂等几户企业,职工也仅有百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长春市机械工业生产企业陆续复工投产。1949年职工达597人,其中私营企业471人。1949~1952年,长春市机械工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积极恢复和重点发展方针,除恢复了一批被国民党政府破坏了的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外,又新建了一批机械工厂,使企业数增长到210户,职工5989人,占全市工业职工人数的15.24%。“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纷纷开始筹办建设机械工厂,有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转为国营机械工厂。到195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企业增加到909户,职工35598人。其中,工人18372人,学徒8760人,工程技术人员1112人,管理人员1819人,服务人员2251人,其他人员3284人。1960年,长春市机械工业职工总数达45608人。1962年,企业调整,人员精简,据长春市重工业局系统和长春客车工厂等6户国省营大型企业统计(不含仪器仪表制造企业),职工总数27900人,比1958年减少21.6%,比1960年减少38.8%。1966年职工30164人。1975年,发展到66758人。1980年末,长春市机械工业全
  部职工64644人,其中,全民企业职工51091人,固定职工50166人,合同制职工27人,其他职工898人。1985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全行业(含仪表制造工业)216户企业统计,职工85632人。其中工人54874人,是1958年的3倍;学徒3415人,比1958年减少5345人;工程技术人员6049人,是1958年的5.4倍;管理人员9992人,是1958年的5.5倍;服务人员6598人,是1958年的2.9倍;其他人员4704人,是1958年的1.4倍。长春市机械工业局拥有职工30535人,工人19976人,学徒1597人,工程技术人员1746人,管理人员3862人,服务人员1655人,其他人员1699人。1988年末,长春市机械工业拥有企事业单位(含仪表制造工业)284户,职工131060人,占全市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22.87%。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005人,工人63137人。长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46户归口企业统计,1988年末全部职工人数39775人。其中,固定职工26415人,合同制职工11508人,其它用工185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945人;中专文化程度3376人;工人25302人,学徒1777人,工程技术人员2915人,管理人员4846人,服务人员3058人,其他人员1877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8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833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671人。
  一、干部
  长春解放后,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为了尽快恢复工业生产,从部队、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培养、选派了一大批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机械工业生产企业,并有的担任了重要职务。1950年二季度末,长春市工业局直属机械工业生产企业拥有技术、管理人员159人。其中技术人员40人,各类管理人员119人。到1954年,干部总数发展到2274人。尔后,长春市机械工业实行必要的生产改组和合并,1956年上半年,全市202户私营机械工业企业改组合并为19个核心厂。干部总数由1954年的2274减少到1354人。1954~1956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干部基本情况见下表:
  1949~195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按照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提拔了各级干部509人。其中厂级15人,科级168人,技术干部113人。并培养了大批(包括计划、统计、生产、技术、财务、供销、劳动工资等)各类企业管理人员。195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技术、管理干部达2931人,是长春市机械工业职工总数的8.23%。其中技术干部1112人,比1950年增长27.8倍,管理干部1819人,比1950年增长15.29倍。
  1960年,随着工业建设的飞跃发展,长春市机械工业生产企业干部总数进一步增长,政治文化、业务技术水平有所提高。1960年,干部总数达4799人,技术干部1615人,行政管理干部3184人。其中为兄弟单位和上级机关输送681人。厂级干部149人,占干部总数的3.1%,其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有5人,中专高中文化的有12人,初中文化的有88人,高小文化的44人。科股长、车间主任563人,占干部总数11.7%。科股级干部中工人出身的占30%左右,车间主任中工人出身的占40%左右。他们中达到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8人,占科股长、车间主任总数的10.3%,达到
  初中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12人,占科股长、车间主任总数的55.4%,高小文化程度以下的有193人,占34.3%。工程师184人,占技术干部总数的11.4%。技术人员416人,占技术干部总数的25.8%,助理技术员637人,占技术干部总数的39.4%,其他技术干部378人。从工人中提拔到技术干部岗位的占技术干部总数的46%,旧知识分子占39%,近三年内从学校毕业的中专及普通中学生占15%。在工人出身的技术干部中48.4%尚不够初中水平。1962~1985年的几个主要阶段,长春市机械工业干部总数逐步增加。1962年,干部总数5314人,比1960年增加515人;1965年,干部总数5623人,比1962年增加309人;1976年,干部总数7490人,比1965年增加1867人;1985年末,长春市机械工业拥有技术、管理干部16041人,比1976年增加8551人。工程技术人员6049人,占职工总数的7.06%,管理人员9992人,占职工总数的11.67%。1988年末,长春市机械工业拥有技术、管理干部1530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005人,占职工总数的7.63%;管理人员5299人,占职工总数的4.04%。
  二、工人
  1922年,长春市机械工人仅有几十人。1940年发展到2000人左右,1945年“八•一五”前,机械工人总数比1940年增加3.5倍。“八•一五”光复后,长春市机械工业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惨重破坏,大部分工人失业,有的流离他乡。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部分工厂陆续开工。流离他乡或失业的工人陆续返回、就业。1949~1952年,长春市机械工业经过三年努力,医治了战争创伤,工人就业人数约5000人左右,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过“一五”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建设,1958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工人总数增长到18372人,是1952年的3.67倍。1958~1985年间,长春市机械工人队伍逐步壮大。1960年,工人总数为18769人,占长春市机械工业职工总数的41.15%;1975年,工人总数为41959人,占长春市机械工业职工总数的62.85%,1985年,工人总数为54874人,占长春市机械工业职工总数的64%。其中,全民和县、区以上集体企业生产工人44627人。在全民和县区以上集体企业生产工人中,5年以下工龄的有9338人,6-10年工龄的有11435人,11-20年工龄的有13738人,21年及以上工龄的有10116人。在全民和县区以上集体企业生产工人中,机械化操作工人7155人,占全民和县区以上集体企业生产工人总数的16%,自动控制操作工人101人,占全民和县区以上集体企业生产工人总数的0.23%。1988年末,长春市机械工业工人总数为63137人,占职工总数的48.1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 机械工业志》

《长春市志》总志是宏观统揽,集中记述全貌;分志是微观展现,分别记述行业。总志与分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对市情的观照,宏微相济,互为补益。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和奋斗目标来说,《长春市志》应当成为一个涵盖长春城乡全貌,囊括市情全部资料的科学著述。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