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科研监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62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科研监测
分类号: X83
页数: 22
页码: 176-197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79年~1988年长春市境内环境保护科研监测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研监测 污染治理 长春市

内容

第一节 环境科研
  一、科研机构
  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1979年9月3日,经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第十三次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长春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科研科对外采用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名称,没有另批编制,当时不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3年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与城建局合并后,研究所方独立存在,成为局属事业单位。人员由局内现有编制中调剂。1984年在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内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1986年劳动服务公司撤销。为了加强全市的环境科研工作,1987年,长春市环境保护局办公会决定,在全局现有编制中给研究所定编18名。从而加强了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力量和拓宽了研究所的职能。
  白求恩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为落实国务院〔1972〕第46、47、62号文件精神,加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吉林省教育局1974年10月批复同意白求恩医科大学建立环境医学研究室。1978年4月该校承担了列为全国科学大会重点攻关项目的《松花江水系污染与资源保护》研究课题。为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于1978年4月11日,发出便函与该校协商加快科研机构建设事宜。1978年7月29日,该校正式成立环境医学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79年3月5日公函(79)卫科字第306号文件批复该校正式成立环境医学研究所。该所有环境监测研究室、环境卫生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卫生统计研究室、毒理研究室。共有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9人,初级职称的6人)
  该所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是:坚定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研究工业“三废”及其他污染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卫生毒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免疫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调查研究和动物实验的手段和方法,探讨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规律,为防治常见病,制定卫生标准,环境质量的医学评价,保障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6月,1986年成立了环境科学系,所与系并存建制。学校隶属于国家教育委员会,承担东北行政区(含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教育师资的培养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已有环境生物、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质量评价等教学研究室及一个中心实验室、情报资料室等10余个。现有编制4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工程师2人,讲师(工程师)21人,助教(助理工程师)8人,其余5人为行政管理人员。1988年已装备百万元的仪器设备(分析化验,微机、汽车等)、教学楼3000平方米
  长春市环境科学学会 经长春市科协批准1979年9月成立了长春市环境科学学会,挂靠在长春市环境保护局。其主要任务是团结全市学会会员和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积极向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提出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建议,从事各项咨询活动,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组织学术年会,区域性学术交流,为改善长春市的环境质量服务。在1979年9月,长春市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大会上,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由30名理事组成,理事长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崔轸同志担任,副理事长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袁秀顺、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孙瑞宗、长春给水排水设计院主任工程师陈嘉猷、吉林师范大学讲师郎佩珍、长春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凌云、长春市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杨宗贵。秘书长:市环保局科研科副科长张恒礼。理事会下设环境评价与规划专业组、环境监测和测试专业组、环境工程组、环境与健康专业组、环境科学普及专业组。
  1982年11月26日长春市环境科学学会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二届一次理事会。代表来自大专院校、科研、环境保护部门和工矿企事业单位共60多名。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仍由30人组成。选举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力同志为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崔轸,副理事长:袁秀顺、陈嘉献、郎佩珍、郝凌云、杨宗贵、郭福森、林秀武等7位同志。秘书长:鲁述静。1986年8月在二届四次理事会上由于理事长崔轸同志离休,改选长春市环保局局长张国柱同志担任理事长,补选长春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书才、王世兴为副理事长。
  二届理事会下设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含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科普宣传工作委员会。
  二、科研成果
  (一)污染源调查、环境背景值调查及环境质量评价
  《第二松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调查报告》该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吉林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1982年3月5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调查历经7年(1975~1981)时间,查明了第二松花江主要污染源分布在干流中游的吉林市,其次是伊通河中游的长春市。第二松花江每天受纳废水总量307.7万吨,主要污染源有5家:吉林热电厂、吉林化肥厂、吉林电石厂、吉林造纸厂、吉林染料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耗氧量、酸、碱、酚、氨氮、氰化物、汞等。这次调查首次比较全面、基本准确地提出了《第二松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调查报告(1975~1981)》,它为以后继续深入地开展第二松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水质评价、综合治理、环境管理与区域规划等提供了基础资料。该《报告》1982年8月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四等奖。
  《长春南湖沉积物污染状况及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该课题中南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由中科院长春地理所承担;南湖底泥放射性污染研究由吉林省卫生防疫站承担;南湖污染的水生生物调查研究由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与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该课题1980年5月开始,1981年12月结束。1982年3月5日经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成果查明淤泥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概率分布,其中汞、镉污染明显;绘制了南湖底泥等厚图,为清淤规划提供了初步依据;查明淤泥放射性水平低于我国“放射防护规定”值,这是国内对城郊及湖泊底泥放射性水平的首次研究;重点研究了污染水质对湖泊内浮游生物,寄生动物及底栖动物种群组成和数量波动的影响,汞、铜、镉、酚等毒物对水生生物致毒试验,得出南湖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属富养化湖泊的结论,为治理南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课题1982年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四等奖。
  《第二松花江环境质量研究图集》 该《图集》由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承担,与吉林省环境保护监测站、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吉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研究所,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协作,于1978年6月至1980年1月完成。1980年5月24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本图集是运用综合制图原理编绘的我国第一部江河环境质量研究图集,填补了我国江河环境制图的空白,图集设计新颖,定性、定量、直观而清晰地反映了第二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污染状况及其主要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二松”水系污染防治科学研究的阶段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科研、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980年获吉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该成果已公开出版。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沿岸污染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该项调查由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承担,于1979年5月开始,1980年5月结束。1980年11月20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报告论述了“二松”中下游沿岸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现状,特别是对水中的酚、硝酸盐和硬度作了重点论述,探讨了地下水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治意见,为“二松”流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和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已进行交流。
  《第二松花江流域环境背景值的研究》 该课题由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吉林省环境保护监测站、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于1979年到1981年共同完成的。1982年3月5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成果获得2万多个化验数据,系统地完成了全流域多种要素的背景值研究工作,它不仅对环境科学研究非常必要,而且对地学、生物学、医学及工农业生产也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具有综合特色,其作法对其他地域背景值研究工作有较大参考价值。1982年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污染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鸟及鱼类影响的研究》其中第二松花江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生态质量评价一题由东北师范大学于1978年到1981年完成的。该成果在多学科调查研究中总结出污染对水生生物影响的几个规律,生态质量评价的理论、原则、方法。这些均有创新之见,提出的建议及予测预报对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渔业资源,加强环境管理,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课题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汞污染对鱼、鸟、蚌类影响的调查研究,是由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于1978年1月到1981年11月完成的,1982年3月5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通过调查表明,汞对鱼、鸟、蚌的污染明显,并找出了污染规律,对制定“二松”水质标准,保护水产资源,综合治理汞害,开展水体环境质量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鱼、鸟部分在全国水污染生态和环境微生物学术会议上交流。该课题1982年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二松花江沿江灌区水田土壤甲基汞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该《评价》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于1977年到1981年完成的。1982年3月5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进行了沿江灌区水田土壤甲基汞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提出了治理意见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修改意见,为“二松”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已交流并公开发表。1982年被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二松花江水系水体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该项目负责单位是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主要协作单位有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吉林大学等,于1979年到1982年完成。1983年1月22日由吉林省科委、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本成果在十万个数据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最大矩阵方法对“二松”的水质、底质、水生生物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同时对污染严重的干流中游江段进行了水质自净规律和几种主要污染物予测研究。该成果所揭示的污染特点和规律,可为“二松”综合防治,水质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成果已交流并应用。
  《长春市污染源调查研究》 该《研究》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于1978年4月到1978年9月完成的。1979年3月2日由吉林省环境保护办公室组织鉴定,属省内先进水平。长春市污染源调查研究,为长春市环境实现全面管理和综合防治提出了科学依据,为吉林省全面开展污染源调查提供了经验。
  《长春市地下水及伊通河水污染调查报告》 该《报告》是由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76年共同完成的。该成果揭示了长春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污染状况;长春市重点地段雨水及土壤中的毒物分布情况;伊通河河水污染情况;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及污染物来源,为防治地下水及伊通河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已列入吉林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选编第一册。
  《长春市八里堡污灌区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规律》 课题是由长春地质学院与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78年共同完成的。该成果表明,长春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酚、氰及生活污水、污灌水的污染,重金属含量不高,铁锰较高。提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全国粮食农药污染调查研究》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参加了这一课题的调查研究,负责长春地区粮食中农药污染的化验分析。该课题1985年4月被国家环境保护局、商业部、农牧渔业部,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长春、吉林市区大气四乙基铅污染规律及其控制》 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80年到1981年完成的。吉林省科委,省环境保护局于1982年3月5日组织鉴定。该成果建立了大气四乙基铅测定的新方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测定了长春市、吉林市大气中的四乙基铅;研究了污染状况,污染物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控制对策,为我国开展本项工作提供了先进经验。分析方法部分在《分析方法学》1981年6期上刊登。1982年吉林省政府授予科技成果二等奖。
  《长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观察及其评价》 该课题由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于1984年完成的。这次野生植物考查主要是以净月潭林区为主,其次对九台土门岭林区、双阳县南部山区、农安县西部草原和德惠县松花江村林场也进行了考查。据调查统计,野生植物采集到84个科,346个属,745个种,54个变种,其中中草药约200多种。
  《长春市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 该项调查由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承担,于1983年开始至1985年完成。1986年4月9日通过省级鉴定。该课题是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项目,“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的专题研究项目之一。该成果为开展城市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提供了经验。此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达到先进水平。
  (二)环境医学
  《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该课题是由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与卫生部下达的。由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与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扶余县卫生防疫站组成协作组于1978年完成。白求恩医科大学组织鉴定,认为达到国内领先地位。该成果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水系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该课题是由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卫生部下达的。由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科研协作组完成的。1982年由白求恩医大预防医学系组织鉴定,并获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该课题的研究为有关部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居民健康提供了依据。
  《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对扶余江段渔民健康影响的研究》 课题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下达的。由白求恩医科大学环境保护科研协作组于1973年到1982年完成的。由白求恩医科大学于1983年5月29日组织鉴定。经鉴定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本成果就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对扶余江段渔民健康进行连续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沿江渔民健康已受到了甲基汞污染的危害,并拟出了水系汞污染所致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提出了防治措施。
  《松花江有机化学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课题是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吉林省卫生厅下达的。由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科研协作组于1987年完成的。1988年由吉林省卫生厅组织鉴定,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结论为“二松”有机污染物浓度低,长期作用毒性缓慢,有危害不明显,对其远期效应,不可掉以轻心,应加强有力措施,加强预防。为制定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污染与肺癌关系及其防治途径的研究》 课题是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下达,长春市卫生防疫站于1982年完成,并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成果通过对长春市1978~1981年大气污染和肺癌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程度,飘尘含量与肺癌的死亡率是密切相关的,长春市居民肺癌死亡率较高,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火车站前大气重污染区较比清洁区的南湖轻污染区肺癌死亡率高出一倍之多。
  (三)治理技术
  《长春市东郊混合污水低温生化处理试验》 课题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办公室下达的。国家城建总局长春给水排水设计院与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于1979年到1980年完成。1980年1月27日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该模型(静态)试验为长春市东郊城市混合污水的生化处理作了有意义的研究,对综合防治松花江水系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并可做为中间试验的依据。
  《大孔巯基树脂处理甲基汞废水》 课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77年到1978年完成。吉林省环境保护办公室于1979年5月11日组织鉴定。该项成果为有效治理甲基汞废水解决“二松”汞污染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途径,能将剧毒的甲基汞分解回收成金属汞,在利用紫外光分解甲基汞和回收方面有新的探索。与当时的处理方法比较有效率高、流程短、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紫外光分解甲基汞方法已应用。
  《液膜法净化含铬废水》 该项目为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下达的课题。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于1980年5月到1981年12月完成。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于1982年3月5日组织鉴定,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该小试设备简单,分离速度快,耗能少,一次性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经一次液膜分离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0.5ppm)以下,膜相可再生循环,内相浓缩的铬液可回收使用,净化后的水溶液可再作电镀槽漂洗水,并可封闭循环。该成果于1982年第2期的《环境科学》刊物上发表。
  《低噪声锅炉鼓、引风机试制》 该技术是长春装甲兵技术学校从清华大学移植的成果并进行试制的新型低噪声风机,适用于燃用各种煤质,并配有消烟除尘装置的蒸汽或温水锅炉的鼓、引风机系统。1988年5月31日由长春市机械工业局认定,同意组织批量生产。该产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运行较平稳,达到了设计要求。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参加了试制。
  《阴离子交换法回收水溶性彩正显影废液》 课题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治污小组与吉林大学于1977年完成的。本试验是采用763型阴离子树脂,进行回收水溶性彩正显影废液的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交换柱内的树脂体积的80倍交换回收的显影液,无机盐类几乎全部回收,KBr回收约70%,TSS回收约85%,而TSS的氧化物除去达50%以上。中试放大和投产证明,763型阴离子树脂用于回收水溶性彩正显影废液,获得良好效果,而且不影响对电影胶片的洗印质量。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完成的《次氯酸钠处理含氰废水》和长春物理研究所的《废定影液在印刷制版无氰浸银工艺中的应用》都分别召开了现场会和鉴定会。治理技术得到了应用。
  (四)环境测试方法与仪器
  《痕量汞测定方法的标准化一粮食、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汞的测定》 该方法是由吉林大学1978年完成的。该方法简便快速,易于初学者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却比以往方法有所提高。
  《痕量汞测定方法标准化一对NaNO2、HNO3、H2SO4消解处理的探讨及其评价》 该项目是由吉林大学1979年完成的。所提出的NaNO2-HNO3-H2SO4的新的消解法,从消解机理上探讨还是一个突破,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消解法比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V2O5-HNO3-H2SO4消解法为优;本法只需一次消解,方法简便、易行,本法只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人发、水草和粮食中总汞的测定。对上两项成果,吉林省环境保护办公室委托吉林大学召开了《环境汞分解方法学术评议会》,评议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对土壤、粮食总汞的冷原子吸收测定中几种样品消化方法的评价》 该项目是由吉林农业大学1978年完成的,认为用HNO3-H2SO4-KMnO4(60—80℃)法消化土样,用HNO3-H2SO4-V2O5(140℃)消化米样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仪器设备及操作方法简便,适用于同时分析大量样品的方法。
  《瓷舟燃烧-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总汞》 该项目由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于1979年完成的。该方法快速,适用于大批样品的测定,灵敏度可达0.01ppb。
  《予还原吹出浓缩-冷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汞和无机汞》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76年完成的。该法提出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将水样中的无机汞和有机汞分别还原,吹出予浓缩,然后再用气液平衡-静态注射法测定,有效地排除了共存物的干扰,提高了水中汞的最低检出浓度。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
  《巯基棉富集-冷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汞和无机汞》 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78年完成的。本法采用同一分析仪器测定,避免了方法间的系统误差。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就地富集,无需保存水样,避免了水样贮存过程中的严重损失。
  《巯基棉-气相色谱法分析水土生物等样品中的甲基汞》 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1978年完成的。本方法系根据Nishi采用巯基棉吸附分离水中甲基汞的原理和医科院卫生所王庭栋等人使用巯基棉的经验,将巯基棉的使用范围从浓缩水中甲基汞扩展到生物和沉积物等样品中,从而取消了苯萃取、半胱氨酸萃取的步骤,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测定生物样品中甲基汞的气相色谱法》 该项目是由白求恩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室于1978年完成的。本法在国产100型气相色谱仪上成功地安装了自制电子捕获检测器,性能良好,同时找到一种新的固定液~国产丁酸乙二醇聚酯,涂在上试201酸洗红色担体上组成固定相,对甲基汞的分离效果好。该法建立了测定某些生物样品(包括人发,生物脏器等)中甲基汞的气相色谱测定法。经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确定为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国家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的奖励。《生物样品中总汞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也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同期研制的。吉林省环境保护局组织鉴定,确定为国内先进水平,受到国家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的奖励。
  《土壤中可溶性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硫代苹果酸浸提-冷原子吸收测定法》 该方法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于1978年完成的,该法对能势的方法加以适当的改进与简化并应用到第二松花江灌区的近30个观测点的水田土样所含“可溶性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JL-201型水质监测仪》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1978年研制成功,吉林省电子局组织了鉴定。该成果获1978年吉林省科技大会奖,已小批量生产。该仪器是国内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综合评价水质的较为先进的小型、便携、多功能的化学分样仪器。仪器性能达到或接近日本75年同类型产品指标。
  《P-CO型一氧化碳检测仪》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吉林省辽源电子技术研究所于1980年研制完成。吉林省科委、电子局、环境保护局于1980年12月组织鉴定。认为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煤炭、化工、冶金等部门,其灵敏度、稳定性、影响时间均达到了规定的指标,尤其是在解决催化剂等关键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基本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为我国填补了一项空白。1980年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JER-4易燃易爆有毒性气体浓度监测仪》 由吉林大学研制。该产品于1986年经过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它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可以确保在有害气体环境中作业职工的身体健康。
  《室内环境微小气候监测仪》 由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研制。1987年经过鉴定,确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该监测仪成套性能好,具有监测方便、显数清晰、便于携带等优点。其测量范围和精确度都能满足公共场所微小气候监测的需要,各项监测参数均符合国家计量器具标准化要求。
  (五)其他成果
  《长春市工业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于1987年完成。吉林省环境保护局1987年7月组织鉴定,认为该项成果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可行,基础工作扎实、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提出的对策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8年获吉林省科委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二松花江水资源保护规划研究》 主要研究单位是松辽水资源保护局、协作单位有吉林省环境保护局、长春市环境保护局、吉林市环境保护局、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于1987年11月组织鉴定,认为该成果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居领先地位,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某些方面如建立灰色动态模型群,发展环境规划理论等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生态农业建设与研究》 该课题由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榆树县有关部门参加,在榆树县大岗乡兴国村建立实验基地。搞了玉米、小麦间作与精种玉米、小麦的对比实验。米麦间作,一改过去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实验结果,玉米单产增加了11.2~14.9%,小麦为额外收粮,该实验的成功为平原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此外1981年国家下达给长春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大气质量标准》和《废气排放标准制订原则》可行性调查核算工作,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科研科组织完成,该总课题获国家科研二等奖。
  第二节 环境监测
  一、监测机构
  (一)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1973年11月12日,经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批准〔长革发(1973)49号〕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正式成立,隶属长春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编制20名。为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1976年12月16日,监测站增加编制20名〔长编字(76)22号〕,尔后又于1977年增加编制20名〔省编(1977)36号〕,总编制60人。1978年5月26日〔长编(1978)14号〕文决定,将长春市环境监测站的编制拿出8名,用于4个城区监测站的建设。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经市革命委员会(1979)第13次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各城区分别设立环境保护科,各区在原有2名编制的基础上增加1名事业编,市环保监测站减少编制4名,总编制为48名。1986年市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决定给市环保监测站增加7名编制〔长编(1986)26号〕,用于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站建设。1987年经长春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给市环保监测站增编17名〔长编(1987)128号〕用于接收技工学校毕业生。
  1988年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实有职工85人(含13名收费编),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22人,助理工程师14人,技术员12人。拥有各类监测仪器、设备近百台(套),其中万元以上设备20多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有:电子天平、高倍显微镜、效率仪、萤光540、液相色谱、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冷原子吸收、尾气测试仪、烟气测试仪、微机、复印机、监测车等。此外,还装备了1对5(即1个中心站和5个子站)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系统。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自建立到1988年,先后开展了大气、水质、噪声、生物、放射性、酸雨、底泥及各类污染源的监测工作。在承担例行监测的同时,还参加了多项科研及其他方面的监测工作。其中《第二松花江污染源调查报告》获省政府科研成果四等奖;《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及其危害》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粮食农药污染调查研究》获国家环保局、商业部、农牧渔业部联合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大、中、小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40余项;机动车尾气测试近6万台次;测试锅炉近500台。到1988年,共取得各类监测数据近百万个,为掌握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及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县(市)、区环境监测站
  1974年二道河子区节约办公室,在省市环保部门的帮助下,在驻区几家大企业的配合与援助下,借用本区经济委员会物资库两间房子建起了环境监测化验室。配备了“721”分光光度计、“581”测汞仪、酸度计、粉尘采样器、降尘罐等监测分析器具,并从企业借调4名工作人员,经白求恩医科大学短期培训后,开始对本区环境进行监测。先后开展了井水水质监测,大气降尘、大气飘尘和部分企业的污染源监测。该区的环境监测工作,成为当时长春市环境监测工作的组成部分。
  1985年1月,德惠县环境监测站成立,编制8人。1986年环境监测楼竣工交付使用,建筑面积718.37平方米,监测用房13间。1986年后,先后购置了各类监测仪器39台(套),监测车一台。同年对县内部分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分析。1987年开展了德惠县的大气监测工作,监测项目有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年还承担了松花江的水质采样工作,送往长春市环境监测站分析化验。
  1986年以后,榆树、九台、农安、双阳等县、(市)相继成立了环境监测站。1988年前主要为自身建设阶段,配备仪器设备,培训监测化验人员等。初步开展了汽车尾气、锅炉烟尘、噪声和少量水质项目的测试工作。全市环境监测人员编制143名,其中长春市环境监测站72人,九台市环境监测站25人,德惠县环境监测站8人,农安县环境监测站20人,榆树县环境监测站12人,双阳县环境监测站6人。
  (三)环境监测网络
  长春市的大中型企业较多,自80年代初开始,一些企业就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监测站(科、室),负责对本部门的污染源和厂区周围环境的监测工作。根据国务院(81)27号文件关于“由环境保护部门牵头,把各有关部门的监测力量组织起来,密切结合,形成监测网络”的要求,长春市于1987年12月12日成立了“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网”。监测网成员单位有: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铁道部长春客车工厂、机车工厂、国营长春机械厂、国营吉林柴油机厂、长春拖拉机制造厂、长春市煤气公司、长春发电厂、长春市毛纺厂、长春市印染厂和外5县(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共15个成员单位。该监测网由长春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统一领导,市环保监测站为业务牵头单位,负责各项业务的组织协调工作。
  环境监测网成员单位的职责是:
  1.积极参加监测网组织的实验室分析质控考核、监测、学术交流活动;
  2.监测网内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对所属企业的污染源和环境进行监测;
  3.定期向市环保局及市环保监测站上报监测数据资料;
  4.按时完成监测网下达的各项监测任务;
  5.经考核合格的网内成员单位可以对外开展环境监测、咨询工作。
  牵头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收集、整理、汇总和储存网内各成员单位上报的数据和资料;
  2.负责网内各成员单位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3.负责网内各成员单位实验室分析质控考核工作;
  4.负责网内各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工作。
  监测网的建立,发挥了长春市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力量,壮大了本地区环境监测队伍,提高了对环境的整体监测能力。企业在完成自身监测任务的同时,还能参加区域大环境的监测及开展环境咨询、评价等项目的工作。监测网的建立发挥了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业环境监测队伍的双重作用。
  二、大气监测
  1.二氧化硫
  1972年,长春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计划组下设的综合利用办公室与市卫生防疫站联合开展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工作。分别在长春火车站、煤气公司和西朝阳路设立3个采样点,每月采样一次,每次采样为期3天,每天分早、中、晚3次采样。采样方法为“双瓶吸引法”。1976年开始,二氧化硫按功能区监测。根据城区大气污染的不同特点,全市分成4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设一个监测点,其中燃煤油工业区测点设在长铁分局,一般工业区设在市搪瓷厂,居民区设在东盛派出所,清洁区设在南湖公园。全年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两次采样,每次连续5天,每天早(6:00)、午(12:00)、晚(17:00)3次采集样品。1981年为掌握夜间污染物浓度变化,增加一次夜间(0:00)采样,82年又回复每日3次采样。采样器为干电池式气体采样器,后为KB-6A型空气采样器,放置高度1.5米。二氧化硫吸收液为四氯汞纳。由于采暖季节吸收液易冻结,影响采样顺利进行,监测站的同志自制了恒温器,保证了采样工作按时完成。1981年将全市4个功能区增加到6个,其中居民区分成分散采暖居民区和集中采暖居民区,另设一个对照区。监测点位由6个增至12个。见下表:
  
  [=此处为表格(6~2~1 1981年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点位设置表)=]
  1981年后,原有的12个测点基本保持不变,个别点位做了相应调整。吉林师大测点改为吉林工大,油毡纸厂测点取消,增设了分散采暖居民区的电业修造厂测点,至1988年保持不变。
  二氧化硫的分析方法初期采用盐酸付玫瑰红苯胺比色法(目测比色法),1976年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法。
  1981年曾采用硫酸盐化速率法监测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铅或碱片法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后采用硫酸根称量法。监测频率每月1次,与大气降尘监测同步进行。
  2.大气降尘
  1975年3月,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开始对长春市的环境进行“例行监测”。在对二氧化硫监测的基础上,就现有的技术条件又开展了大气灰尘自然降尘量的监测。1975年大气降尘按功能分区布点监测。当年长春市仅化分为3个功能区即工业区、居民区和清洁区(对照区),共设11个监测点位。1976年功能区划分为4个(与二氧化硫相同),监测点位12个。1980年监测点位增至20个,并把净月潭定为对照区。1981年监测点位达到29个,成为大气降尘布点最多的年份。经多年的实践和摸索,遵照国家优化布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1985年将长春市大气降尘点位调整到22个。焊制了规格相同的铁架,改变了过去降尘点位随高就低,取放不便的状况。截止1988年,大气降尘点位保持在1985年的状态。具体点位见下表:
  大气降尘样品采集的工具是直径为15厘米的刀刃磨口圆柱型玻璃罐或搪瓷罐,放置高度3~5米,每月取放1次。采用称重法测定每个样品。1976年初,在测定降尘量的基础上,又开展了降尘成份的测定,即大气降尘13项分析。1981年又进行了降尘中重金属成份的试验分析。1984年后,降尘13项分析改为11项,取消了硫酸盐和氯化物监测。
  3.总悬浮微粒
  1976年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长铁分局环保办、长铁卫生防疫站、二道河子区、南关区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了大气飘尘的监测工作,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与二氧化硫相同。1981年按照国家要求,将飘尘监测改为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微粒)监测。监测仪器使用空气采样泵,用滤膜吸附大气中悬浮尘粒。测定方法采用10万分之一天平称量。1988年购进了较为先进的电子天平,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4.氮氧化物
  1978年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开展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与二氧化硫相同。氮氧化物采用盐酸奈乙二胺比色法测定。
  5.一氧化碳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82年开展一氧化碳监测工作,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与二氧化硫相同。一氧化碳采用球胆吸气,后送化验室分析,应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试。
  6.酸 雨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83年开始对本市的大气降水(酸雨)进行监测。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即清洁区南湖、对照区净月潭、交通繁华区春谊宾馆、工业区石棉厂和居民商业区市环保局测点。1985年根据国家要求将监测点调整为3个,即位于市中心的市环保局测点、城郊的市气象站测点和市区下风向的石棉厂测点。1986年后又增设了市委、老茂生食品厂和首钢吉林柴油机厂测点,取消了原石棉厂测点,总计为5个监测点位。
  采样容器先后用30~60厘米的聚乙稀塑料桶、盆两种,24小时取样一次。
  1983~1984年对雨(雪)水样主要进行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部分样品开展了氨、钙、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的测定。做全离子分析的样品委托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承担。1985年5月,开展了酸雨10个项目的测定。分析方法如下:
  1.PH~玻璃电极法;
  2.硫酸根~硫酸钡比浊法;
  3.硝酸根~酚二磺酸比色法;
  4.氯离子~硫氰酸汞比色法;
  5.氨离子~纳氏试剂比色法;
  6.钾离子~原子吸收法;
  7.钠离子~原子吸收法;
  8.钙离子~原子吸收法;
  9.镁离子~原子吸收法;
  10.电导率~电导仪。
  1988年后,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采用离子色谱法测试。
  三、水质监测
  (一)地面水监测
  1.南湖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74年开始对南湖水质进行监测。先后在干字桥头、南湖大桥、南湖大坝、湖心岛西和南湖养鱼场布设监测断面,每年于平水期两次采样监测。1980年至1985年监测断面增至7个,监测频率也相应增加,除平水期外,枯水期和丰水期也进行监测。1986年监测断面保持6个,1988年全年监测达到10次。采样器械先后使用自制采样器、塑料桶、玻璃瓶等器具,在水下20厘米处取样,按规定加药后,送化验室化验。
  1983年吉林省环境监测站调拨给长春市橡皮艇一只,解决了采样用船问题。1984年市环境监测站为橡皮艇配备了船尾机,使采样速度加快。1986年又购置了配有小型船尾机的玻璃钢船,不仅增加了南湖的监测次数,也提高了对其他水体的监测频率。
  1980年前对南湖水体开展了21个项目的监测分析即: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酚、氰、汞、铬、砷、铜、铅、镉、氟化物、浊度、油类、化学耗氧量、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和总硬度。
  在1980年监测项目的基础上,1982年又增加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监测;1983年增加了金属锌的监测;1984年又开展了农药“六六六”、“DDT”及色度、嗅等项目的监测;1985年开展了总磷、总氮及透明度等项目的监测,1988年开展了锰离子的监测,同时将总氮监测改为凯氏氮,共开展了35个监测分析项目。经十几年的监测,对掌握南湖的水体污染状况及对南湖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2.伊通河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从1976年开始对伊通河进行监测。1980年以前伊通河从上游到下游共设10个监测断面,即:伊通县大桥、新立城水库中心、黑嘴子大桥、东大桥、杨家崴子大桥、烧锅岭、农安水文站和靠山屯,并在其两个支流新开河和伊丹河上各设一个监测断面。1981~1988年间伊通河设立的10个监测断面,经几次调整,最后保留6个监测断面,分别是伊通县大桥、新立城水库中心、新立城水库大坝、杨家崴子大桥、农安大桥北及靠山大桥监测断面。
  1980年以前,伊通河按枯水期和丰水期两次采样监测。1981~1985年监测频率增加,分枯、丰、平水期监测,每年4~5次。1986~1988年年采样达6次。因伊通河河面不宽,河水较浅,没有分左、中、右,上、中、下分层采样,取表层水分析化验。伊通河水质分析项目基本与南湖相同,只是1985年在新立城水库增加了硝酸根和硫酸根项目和1987年各监测断面增设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项目。
  3.新开河
  新开河是伊通河的支流,从1979年开始,长春市环保监测站对该水体进行监测。监测断面设在农安县华家大桥下,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与伊通河相同。
  4.饮马河
  饮马河的水质监测于1979年开始。1981年前,饮马河从上游到下游共设6个监测断面即:岔路河、创新桥、平安堡、石头口门水库大坝、四马架和靠山南楼监测断面。1985年监测断面增至10个,1988年经调整后保持9个断面。分别是:星星哨水库(对照断面)、双阳大桥、烟囱山大桥、创新桥、石头口门水库(平安堡),石头口门水库大坝、九台小南河、四马架和靠山南楼监测断面。1981年前,大部分监测断面基本上按丰水期和平水期两次监测,少数断面监测频率为3~4次。1982年以后,按枯、丰、平水期监测,每期1~2次取样,少数断面3~4次。靠山南楼断面河面较宽,该断面分左、中、右3处取样。分析项目和方法与其他水体相同。此外,还对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村江段、净月潭水库、太平池水库、波罗泡等水体进行了短期监测。
  (二)地下水监测
  长春市地下水监测始于1979年,由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长春站承担此项工作。1985年后市区共设监测点54个,控制面积400平方公里。每年4月和8月两次采样,进行常规全分析。每隔一定年限进行水质普查1次。1984年以前开展了23个项目的检测,即:PH、耗氧量、总硬度(CaO)、总矿化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钙、镁、钾、钠、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氟化物、油类、细菌总数、大肠杆菌。1984年以后,取消了酚、氰、汞、铬、砷、油类等项目的监测,保留了17个检测项目。
  四、噪声监测
  (一)交通噪声监测
  1975年,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与有关部门配合,对本市的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方法是按照《城市交通噪声测试规范草案》进行的。本次测试在长春市布设了204个监测点,共取得2400个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求出Leq(等效声级)、L90(交通噪声本底值)、L50(交通噪声平均值)L10(交通噪声高峰值)。在此基础上,又将长春市40条主要干线(路段)所获得的9200个数据分别按声级的大小排序,将长春市的街路划分成4类即:安静街道、较安静街道、较吵闹街道和特别吵闹街道。
  1980年,吉林省环境监测站对长春市的交通噪声进行了测试。
  1981年以后,随着长春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监测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噪声监测工作得到了加强。1981年安排了专职的噪声监测人员,购置了噪声测试仪器,使交通噪声监测走上了常年例行监测的轨道。按照国家规定,每年进行一期监测,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每期20天左右,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1982年以前,在市内46条主要交通干线或路段布设了46个监测点位;1983年增至54个,监测路段长度58公里;1984年监测点位56个,路段长度97公里;1985年57个,路段长度101公里;1988年增至67个路段为120公里。测点选在机动车辆每小时不小于100辆车次的交通干线上,在十字路口马路一侧的人行道边,传声器距地面1.2米高。
  1987年前测量仪器采用国产ND2型精密声级计。1988年购置了2台由南京前卫电子技术应用所生产的NN-1型全自动噪声测试仪。该仪器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集成电路系统,实现了声级计可连续自动采样,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使长春市交通噪声监测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1981年前,噪声监测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发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试行)》所规定的方法进行。1983年以后,按照国标3222-82《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及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二)环境噪声监测
  1980年长春市首次开展了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参加单位有吉林省环境监测站、吉林工学院、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
  监测方法遵照《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草案)》进行,即按500×500平方米网格的中心为测点,测量时,每隔5秒随机读取一个数值,共取100个数。测量后,指明周围主要噪声来源。该年共设350个监测点位,网格覆盖面积为87平方公里,本次监测掌握了长春市环境噪声源的构成和全市环境噪声的基本情况。
  继1980年后,长春环境保护监测站又于1982年、1986年对长春市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方法是按照国标GB3222-82《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关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试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1982年共设392个监测点,网格覆盖面积89.75平方公里;1986年设点361个,网格覆盖面积90.25平方公里。使用ND2型精密声级计测量。
  (三)功能区噪声监测
  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1981年首次开展了功能区噪声监测工作。
  该次监测共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测点,即繁华市区监测点(长江路乌苏里饭店)、典型居民区监测点(兽医大学招待所)、典型工厂区监测点(长春拖拉机厂铸铁车间)、交通干线监测点(长春市环保局、省二轻局招待所)等5个监测点。方法是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发的《环境标准分析方法(试行)》规定进行。
  从1984年开始,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按照国标GB3222-82《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即开展了昼夜24小时环境噪声定期监测。根据长春市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区划,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如下:
  1.特殊住宅区测点:南湖宾馆
  2.居民文教区测点:吉林工业大学
  3.一类混合区:近埠街农贸市场
  4.商业中心区:长江路
  5.工业集中区:长春拖拉机厂
  6.交通干线两侧:长春大街(市环保局位置)、大经路(南关区城建局位置)。
  1984年至1987年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为每年1期(每期1天连续24小时昼夜测量),1988年后改为每年4期。
  除进行上述监测外,长春市环保监测站还进行了污染源监测,群众信访事件调查监测等噪声监测。

知识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介绍了长春市:大气污染与治理、水体污染与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利用、环境管理、科研检测、生态建设与文物保护、人物、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