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射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6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放射性
分类号: X591
页数: 9
页码: 120-1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64年~1988年长春市境内放射性污染及其治理情况。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 污染治理 长春市

内容

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于1964年起,开展了长春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总β、大气沉降物总β、锶-90、铯-137,土壤、地表水γ辐射级强度,雨水、饮用水源源水、饮用水、主要水系水、粮食、蔬菜、牛奶等生物样品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动态的监测分析。同时还研究了我国历次核试验进行期放射性落下灰对长春市的污染水平及特点,并对长春市市民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估算,同时还做了放射性卫生学评价。
  一、长春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
  (一)长春地区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总β放射性水平
  长春地区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总β放射性水平,采样后4小时测定值,在1964~1989年间,年月平均值波动范围为37.0~81.6毫贝可/立方米,采样4天后测定值为1.2~4.4毫贝可/立方米。测定值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一、四季度空气受西北气流的影响易形成空气气溶胶,使空气中放射性浓度增高。二、三季度雨水较多,空气受雨水冲刷作用的影响,空气中放射性浓度降低。七、八月份是长春地区的雨季,气溶胶浓度最低。
  近地面空气气溶胶放射性的历年日平均值,在采样后4小时测定值波动范围为39.7~80.5毫贝可/立方米,采样后4天测定值为0.5~7.7毫贝可/立方米。除个别年度外,两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样后4天的测定值1964年平均值为7.70毫贝可/立方米,1978~1980年平均值为0.57毫贝可/立方米,1987年后与1964年相比下降93%,表明空气中核碎片含量明显减少。
  (二)大气沉降物放射性水平
  1.大气沉降物总β放射性水平
  长春地区大气沉降物总β放射性强度历年年平均值波动范围为8.88~150.96贝可/平方米·天。由于受核试验影响,1964~1966年总β沉降量明显增高,1966年以后总的呈下降趋势。总β日沉降量历年月平均值波动范围为7.40~106.19贝可/平方米·天。一年中秋、冬两季低,春夏两季较高。每年4月开始有明显上升,主要是春季高峰引起的,其次是长春地区春季风沙大,使沉降量增加所致。最大值出现在降雨量增多的6月份,说明在对流层沉降中雨水的冲刷载带作用是主要的因素。
  2.大气沉降物中锶-90放射性水平
  1964年以来,锶-90的月沉降量波动范围为0.17~27.01贝可/平方米,年总沉降量波动范围为2.03~324.86贝可/平方米。在大气中锶-90的沉降量大小主要是由平流层核碎片贮留量的多少和从平流层转移到对流层的量来决定的。长春地区锶-90年沉降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一起核泄漏事故,核裂变产物于1986年5月份进入吉林省。5~6月份锶-90沉降量明显增高,峰值出现在6月份,其值为22.00贝可/平方米,是1981~1985年同期的18倍之多,但没有超过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大气沉降物中铯-137的放射性水平
  该项工作由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于1973年进行研究。长春地区大气中铯-137月沉降量波动范围为0.21~6.29贝可/平方米,年沉降量波动范围为2.55~75.85贝可/平方米。1986年受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长春地区铯-137年总沉降量增高到191.67贝可/平方米,其值是我国核试验进行期间长春地区最高年沉降量的2.5倍。1986年5、6月份,沉降量也是历年最高的月份,其峰值高达97.44贝可/平方米。
  (三)雨(雪)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
  1977~1978年的监测资料表明,长春地区雨(雪)水中的总β放射性波动范围为3.06~16.24贝可/升。一般在第二季度雨(雪)水中总β放射性浓度最高,主要由于春季沉降高峰引起的。
  (四)长春地区饮用水、饮用水源源水的放射性水平
  第二松花江水放射性浓度1964年以来历年平均值波动范围:总β为(2.55~107.00)×10-2贝可/升,锶-90为(0.54~14.00)×10-2贝可/升,铯-137为(0.22~3.30)×10-2贝可/升,历年变化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长春市饮用水源源水、浅层井水,自来水中锶-90、铯-137的下降幅度不明显,说明长春市的饮用水源源水、饮用水中的锶-90、铯-137不全是1964年以后沉降下来的,而大部分是土壤中释放出来的。长春地区土壤中锶-90、铯-137大部分是1964年以前沉降的核碎片。这些核裂变的产物经过雨(雪)水的冲刷在流入江河的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吸附交换作用,大部分留在土壤中,又以每年0.2~0.5%的移出率移出,导致饮用水和水源水中的锶-90、铯-137的浓度较原来增加。
  (五)长春地区生物样品的放射性水平
  1.粮食及蔬菜放射性水平
  粮食中总β的放射性水平历年平均值的波动范围是23.7~112.1贝可/公斤,大豆是388.0~469.9贝可/公斤,蔬菜为33.4~115.1贝可/公斤,其中以菠菜为最高。
  粮食中锶-90放射性水平历年平均值波动范围为0.16~0.78贝可/公斤,其中大豆是15.5~21.2贝可/公斤。蔬菜的铯-137的放射性水平是0.16~0.30贝可/公斤,以菠菜为最高。
  长春地区粮食、蔬菜中总P、锶-90、铯-137放射性水平由于受核试验的影响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逐年缓慢下降的。1964~1980年的粮食、蔬菜中锶-90放射性水平与1981~1989年相比较,分别下降了48%和52%。粮食中铯-137的放射性水平已下降了50%,蔬菜中铯-137变化不明显。
  2.长春地区牛奶放射性水平
  牛奶中总β放射性水平其浓度波动范围为38.5~62.2贝可/升,锶-90浓度波动范围为0.62~4.12贝可/升,绝-137为0.05~0.14贝可/升,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
  3.第二松花江鱼类放射性水平
  松花江鱼肉总β放射性浓度为85.12~92.1贝可/公斤,锶-90为0.21~1.00贝可/公斤,铯-137为0.18~0.44贝可/公斤。鱼类放射性水平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4.长春市区鸡蛋中放射性水平
  长春市区鸡蛋中锶-90放射性浓度波动范围为0.11~0.99贝可/公斤,铯-137为0.05~0.27贝可/公斤。1981年以后鸡蛋的锶-90、铯-137均下降50%左右。
  (六)长春市区土壤放射性水平
  长春市区1964~1980年浅层地表土壤中总β、锶-90、铯-137放射性水平年平均值与1981~1989年相比较分别下降了53%、54%、28%。
  根据锶-90、铯-137半衰期推算,长春市土壤中沉积下来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中,大部分仍是1967年以前美苏核试验所致,其次是中国、法国核试验及其他国家核试验的产物。
  (七)长春地区地面7照射量率
  长春地区室外天然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波动范围为(8.9~13.4)×10-8戈瑞/小时,地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波动范围为(5.7~10.2)×10-8戈瑞/小时。
  室内天然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波动范围为(9.8~16.1)×10-8戈瑞/小时,地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波动范围为(7.0~13.3)×10-8戈瑞/小时。其历年变化趋势、下降速度非常缓慢,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内照射剂量状况
  长春市区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是大气层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落下灰,它们散落到大气和水体中,有些直接吸入人体内,或经地表进入动植物体内,再经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内,对人体形成内照射剂量。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还可产生Y射线的外照射剂量负担。
  为掌握长春市人体内照射剂量状况,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对大气中沉降物锶-90、铯-137、地面γ辐射量率进行了剂量估算。
  长春市区1964~1989年锶-90的积分沉降量为1857.7贝可/平方米,根据计算,人体骨髓受到的剂量为0.50毫戈瑞;1973~1989年铯-137的积分沉积量为619.4贝可/平方米,对全身软组织所致剂量为3.62×10-2毫戈瑞。
  放射性落下灰外照射剂量,长春市区地面γ照射量率距地面1米高处一般在10.7微仑/小时左右。在核试验进行期,地面γ照射量率最高值可达12.4微仑/小时,既使人们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室外,人体对外照射有0.8的屏蔽系数,在这样情况下,48小时内外照射无限累积剂量当量为1.40×10-3雷姆。
  长春市区居民除受天然本底放射性辐射外,还受国内外核试验落下灰的内外辐射的影响,但没有发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长春市某研究所为做水流实验,购进40毫升共200居里的氚水一瓶,实验用掉4毫升(20居里)氚水,剩余部分于1984年9月10日放置在该所某实验室木柜中,由于包装不合理及用后瓶口密封不严,致使氚水挥发污染,造成该实验室及邻近房间、走廊等处空气、墙壁、门窗、设备表面严重污染。该研究所有319人次尿样中检测到氚,其中超出正常人浓度17倍以上的有23人,但没有发现严重放射性患者。
  三、放射性污染源
  据吉林省卫生防病中心提供的资料和历次污染源调查资料,长春市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天然放射性物质,生产、科研放射性物质和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一)天然放射性物质
  地壳中普遍存在着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钍-232、镭-226以及它们的子体放射性核素与钾-40。许多建筑材料中也存在着放射性物质,如红转、水泥、白灰等建筑材料中的钍-232、镭-226、钾-40的放射性水平范围分别为16.3~64.0贝可/公斤、14.6~55.0贝可/公斤、351.0~708.5贝可/公斤。这些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引起居民所接受的内、外剂量、均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二)生产、科研、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据1981年5月的调查资料,长春市共有24个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其中医疗单位8个,工业3个,农业1个,科研8个,其他5个,年用量46.26居里。在1985年工业污染源的调查中,长春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已发展到39个,其中有密封源单位13个,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31个(包括同时具有密封源的单位)。
  长春市放射性工作场所,密封源含有放射性核素主要为钴-60、镭-226、锶-137,铯-90等;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主要有碘-131、钍、铀、钙-45、碘-125、金-198等核素。
  1986年经对39个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进行评价,没有发现超标。在实地调查的10个单位中,工作人员的外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的当量,放射性废物(固体),放射性废液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但一些使用和保存放射性物质的单位,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建全,保存管理不善等问题。其中,长春市气像仪器厂,于1967年将停止使用的原料(发光粉,大约2千克,其主要成份是镭),用三毫米铅皮包装,埋入本厂化工仓库,其深度为2米厚土层。经测试γ照射剂量率距地表一米处,为1088微仑/小时。如包装破裂,将造成污染。
  长春市光学玻璃工厂,在化工仓库埋放多年的稀土氧化物(大约80千克)与其他原材料同放一个仓库,用麻袋包装,经测试γ照射剂量率,距该废物1米处为1440微仑/小时,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三)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
  大气层核试验是环境放射性沉降物的主要来源。我国核试验对长春地区的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1966年。当年12月28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当时沉降峰值最高达几万贝可/平方米·天;1964年和1967年两次核试验,其峰值从几千到上万贝可/平方米·天,还有轻微污染共16次。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一起严重事故,逸出的放射性物质于当年5月污染了长春市的环境。监测到的锶-90、铯-137碘-131放射性水平的峰值分别是22.0贝可/平方米·天、191.7贝可/平方米·天和13.8贝可/平方米·天,其沉降期间持续两个月,以后很快降到市环境本底水平。

知识出处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长春市 环境保护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卷介绍了长春市:大气污染与治理、水体污染与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利用、环境管理、科研检测、生态建设与文物保护、人物、大事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