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职工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578
颗粒名称: 第九章 职工队伍
分类号: U418.2
页数: 8
页码: 258-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职工队伍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长春市 公路交通 职工

内容

长春市公路交通职工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是和长春公路交通事业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春市公路交通职工队伍几经兴衰,历尽艰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一支觉悟高、组织严、吃苦耐劳的产业大军,为发展长春市的公路交通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第一节 职工状况
  清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设厅治以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往来频繁,四周乡民云集城里进行物品交换,民间贸易渐趋活跃。附近一些乡民在冬季农闲以人力车、畜力车、爬犁为运输工具,从事以营利为目的货物运输,也有以畜力小轿车为载客工具的客运经营者。这样,便产生了早期的运输经营者。至1912年,长春已有载货马车2000台左右,经营者数千人,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从1914年开始,随着汽车的大批涌入,开始有了司机和汽车修理人员,并陆续出现由私人资本兴办的汽车行和汽车修理业,成为近代运输和汽车维修的小型企业,有少量雇工。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马车组合、人力车组合等运输经济组织,运输代理业也开始出现。运输和汽车修理工人队伍逐步形成。
  长春沦陷时期,日本国垄断资本、财团资本在长春创办了许多运输会社,相继吞并和挤垮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中国人兴办的汽车行和汽车维修企业纷纷倒闭和破产。当时长春市区共有15家汽车修配厂,从业人员412人,大多数都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破产和失业人员或另寻出路,或被迫加入日本人开办的会社求生计,饱受“亡国奴”之苦。马车业户虽然仍维持运输,但受种种限制。1941年初,专业马车户被指定在马车地号居住,以进行全面统治。这个时期,长春公路交通运输队伍受到很大摧残。
  长春解放前夕,经营公路运输的企业已基本不复存在。数量不多的运输和汽车维修经营者多为个体业户。由于长春严重缺粮,有的车主用车换米,有的弃车逃生,公路交通事业奄奄一息,从业人员大为减少。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长春的公路交通事业获得了新生。长春公路交通职工队伍从此发展壮大。
  长春解放初期,在人民政府的组织下,长春的运输工人积极参加解放战争的支前运输和救济饥民运输,锻炼和壮大了队伍。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一大批农民和无业人员也加入了运输队伍。
  为了摧毁长期以来对运输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和迫害的封建把持制度,1950年1月21日,长春市总工会成立了反把持工作委员会,领导全市运输工人开展了反封建把持的斗争。逮捕了15名罪大恶极的封建把头,运输工人在政治上彻底解放,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劳动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促进了队伍的发展。
  1951年3月14日,在吉林省运输公司长春分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春市搬运公司(长春市运输公司前身),有职工50多人,长春市交通系统有了首批全民所有制职工。到1953年,职工已增加到449人。
  1954年前后,长春市对私营运输业和汽车维修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初,长春市区已建立1个公私合营汽车队、1个汽车运输合作社和4个胶车运输合作社。全市99台私营汽车,有31台参加合作社,68台公私合营。2143台私营胶车,有2070台加入合作社。到1958年,全市集体所有制运输职工已达4000多人。1957年,全市胶车修理合作社已有职工213人,1958年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13名私营汽车修理企业职工发起成立的长春市汽车修配工业合作社,也于1958年变为全民所有制。
  1952年,省设立养路总段之后,长春市成立了养路工区。1960年,各县成立了公路养路段。公路建设和养护有了专业职工队伍。
  到1962年,全市交通系统已有职工8915人,形成规模较大的公路运输职工队伍,但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春市交通系统广大职工抵制各种干扰和破坏,努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随着下乡知识青年大批回城,为公路交通事业增添了新鲜血液,职工人数大量增加。到1977年,全市交通系统已有职工16145人,其中全民职工6557人、集体职工9588人。部队转业干部的增加,也改善了职工队伍的构成,增添了中坚力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长春市公路交通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公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客货运输网络不断延伸,汽车维修业取得长足的进展,交通行业管理的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职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思想、文化、技术教育的不断加强,分配到交通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1988年末,全市交通系统共有职工2522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1814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3415人。在职工总数中,从事运输业的有15285人,从事交通工业的有3307人,从事公路养护的有3114人。长春市区16715名职工中,有大学学历的514人,有中等学历的550人,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1人,有中级职称的254人,有初级职称的1636人。
  长春市交通系统职工队伍状况详见表80、81、82。
  第二节 教育培训
  19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长春市出现汽车学校,培训司机和修理人员。1925年,德惠利通汽车学校开办,每期招收10人,学期3个月。此外,尚有长春美华司机学校、长春头道沟司机学校、德惠泰和汽车学校、农安东北汽车厂附设的司机养成所。这些学校均为私办,规模较小,每期招收学员少则几名,多则几十名。学习时间最少的半个月,最长的不过半年。
  长春沦陷时期,对司机进行培训的有:“新京交通会社”,每期招收50人,学期5个月;“新京自动车学校”,每期招收150人,学期4个月;“帝都汽车司机员养成所”,每期招收20人,学期分3个月和6个月;“满洲自动车讲习所”,每期招收15人,学期分1个月和4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路交通职工的文化技术培训。
  20世纪50年代,针对职工文化水平低、文盲较多的实际,各交通运输企业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举办扫盲班或夜校,对职工进行文化教育。至1959年,全市交通系统有业余文化学校18所,入学人数5431人,占应入学人数的99%。
  为了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长春地区运输公司于1956年创办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开办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等7个班、6个学习小组,共培训学员469名。至1959年,已有初小班20个、高小班10个、初中班5个,实际入学人数850名。
  1958年12月,长春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长春市交通学校,设汽车驾驶、汽车维修、交通管理3个专业。学员近600人,主要来自社会青年和部分在职人员。1959年6月,长春市交通局向长春市人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改变市交通学校性质的报告》,提出将交通学校改为正式中等专业学校。1959年9月14日,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长春市交通学校。
  1964年6月29日,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长春市交通职业学校,开设了汽车修理与驾驶专业、公路桥梁专业、财会专业,学员300人。学校在办学上采取“以厂办学”的形式,学校与市汽车修配厂合办。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不断增加,“厂校合一”的形式已不适应需要。1966年10月13日,长春市交通职业学校与市汽车修配厂正式分开。1968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学校教职工大部分插队。1969年10月,交通职业学校被撤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切实解决长春市交通系统职工技术培训和在职干部轮训问题,长春市交通局于1981年5月20日决定筹备组建长春市交通职工中专。1983年4月28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长春市交通职工中专正式成立。该校设置运输企业管理、汽车运用与修理、公路与桥梁、工程机械专业,到1988年共培养学生350人,还开办各种培训班、短训班30多期,培养学员1200多名。农安县也成立了交通职工学校,承担交通系统职工的培训,循环生90多人。
  为了解决职工待业子女的就业前培训问题,经有关部门批准,1986年10月5日,成立了长春电视职业高中交通分校,设置运输财会、汽车修理、汽车驾驶等专业,培养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有一定技能的初级技术人员。1988年有在校生152人。
  从1979年开始,长春市交通局对青壮年职工普遍进行初中文化、技术培训。至1987年已完成初中文化补习7133人、初级技术补课4176人。同时从1985年开始,对45岁以下干部补习高中课程,参加补习的384人,结业263人。还统一组织车间主任、车场队长岗位培训班,有138人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从1986年开始,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岗位培训,根据生产急需,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公路方面有混凝土、砌石培训班;运输方面有安全驾驶、节油等培训班;交通工业方面有汽车钣金、电器、机械加工等培训班。在专业技术培训中,初级工有667人结业,中级工有866人结业,高级工有98人结业。长春市交通局多次举办班组长技术培训,有254名班组长参加培训,有235人结业。同时,对运输管理、交通稽查征费人员多次进行岗位培训,共培训500多人。对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也有计划地进行。
  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系统对50岁以下工人进行系统教育。到1988年底,已有7090人学习了《中国工人阶级》、《中国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4本书。
  为了搞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全系统制定了职工教育工作规则,严格组织实施,完善了检查、监督制度,把教育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全系统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为教师办实事,解决教师、教育干部的职称评聘、工资待遇、住房、进修等实际问题。1987年职称评聘中,有45名教师被评为高级讲师、讲师、助教等各类职称。为教师建了1400平方米的宿舍。在教师进修培训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和外语进修。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从交通主管部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推动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长春市交通系统职工教育情况详见表8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