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航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5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航道
分类号: U612.32
页数: 3
页码: 186-18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水路运输航道方面的情况,包含了第二松花江,伊通河和饮马河,沐石河。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航道 长春市

内容

一、第二松花江
  经由长春地区的河运航道主要是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及其支流伊通河、饮马河、沐石河。
  “二松”航道在长春地区长约188.2公里,从九台的石屯至农安县的小城子。其中,半拉山至五棵树南45公里为德惠与榆树共用水域。据《吉林通志》记载,“二松”行航,明时可行“七丈三尺之大船”。
  1915年,松花江航线在长春境内分陶赖昭上游和下游二段。
  陶赖昭上游
  水深2.7尺至9尺,江面宽200-600米,水流较快,帆船难行,平水时,吃水2.5尺的汽船可通航,但至下游有搁浅的危险,夜间休航。这段航路浅滩多,河道浅,在五棵树、老哨沟附近有高数丈的丘陵连续,组成悬崖,其它河段两岸平川沃野,旗民村落密集,河床多砂石,下游渐次变砂土质,江流亦多分数股,难辨主流。
  陶赖昭下游
  宽400-900米,水深2尺至8尺,北岸榆树、扶余,耕地开阔,南岸德惠、农安,当时正是未开垦的地方,江中茂生杨柳、芦苇等,沙洲多,主支流难辨。自伊通河、饮马河两支流流出的沙土逐年堆积,汇流成上下河床,是造成水深减少的主要原因。汽船行驶需在船头勘测水深,随时摆动舵机,可见其航行艰难。
  1943年,丰满大坝建成,把“二松”航线分为上下两部分,改变了中下游的水位和流量,通航受到巨大影响。
  自丰满大坝至松花江铁路桥为中游河段。河流特点是电站人工控制放流,流量极不稳定,水位变幅较大。中洪水位很少出现,流经丘陵、低山区,江中石、砂量少,且污染严重,以至鱼、虾绝迹。下游也受影响,使河流流量不均,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支叉多,水流分散,流向紊乱。河床内浅滩、三角洲星罗棋布,主流经过的支叉落淤最多,淤塞快。因此,往往一条淤塞后,另一条变为主流,如此过程周而复始。
  为发展“二松”水运,整治“二松”航道,1954年,交通部投资25万元,用于“二松”吉林市至三岔河段370公里,550座三等航标的建立。“二松”航道跨江建筑见表71。
  二、伊通河
  伊通河是第二松花江的支流,发源于伊通县青顶子山,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区、德惠县、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屯与饮马河汇流。从入长春郊区王家屯2公里处算起,共286.9公里,其支流有新开河、伊通河、沟屯河等大小十几条小河,流域形状狭长,河槽在长春市区附近因采砂石,河道挖掘很乱。城区以此河流为主要水源之一。自长春市到农安为中游,河道弯曲,河谷平原宽在5-10公里。
  据记载,伊通河行船在清代雅克萨反击战时,“可行三丈五尺之大船”。
  清代以后,河水渐小,已基本不行船。特别是1958年,太平池水库、新立城水库先后建成,大大限制了河水,从此,伊通河水已基本断流,不能通航了。
  三、饮马河
  饮马河是第二松花江左岸较大支流。流经长春地区的双阳县、九台市、德惠县和农安县。流域面积为16013平方公里,由本流和大支流伊通河组成。两条河在农安县靠山屯汇流后流入第二松花江。
  饮马河发源于磐石县饮马乡,在双阳山河镇闫家屯入长春境内,经由长春市全长约293.6公里。主要支流有岔路河、双阳河、新开河等。3条河流在吉长公路饮马河大桥附近汇流。3条河中以饮马河、岔路河水量较多,双阳河在枯水期几乎断流。3条河在岔路河盆地附近汇流后,经石头口门峡谷,进入丘陵平原地区,呈L型,直至河口,在农安县靠山屯红石砬子下游流入第二松花江。流域内交通方便,上游有吉沈铁路、吉长公路,下游有长哈铁路、长哈公路。
  由于石头口门水库的修建和沿岸电灌站增多,用水量增大,春季枯水期常出现断流现象。
  四、沐石河
  沐石河为第二松花江左岸的小支流,发源于吉林省九台市沐石河的毛家岭北麓海拔482米的山坡上,为6股泉水及地下水汇集而成,自北流经桦子炉城子街,附近有两条较大的支流汇入,流向转为偏东行,在德惠县的松花江桥上游注入“二松”,流域延长91.5公里。其地区座标位于东经126°06′,北纬44°0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长春市志 公路交通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长春市公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内容、合理的结构,驾驭全局,综述大势,全面反映了长春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详细记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春公路交通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历史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