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刑事侦察技术的应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316
颗粒名称: 二、刑事侦察技术的应用
分类号: D631.2
页数: 2
页码: 376-3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刑事侦察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刑事侦察技术 应用

内容

经过镇压反革命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成为过去,同各种刑事犯罪的斗争便突出出来。1957年,市公安局把治安处的刑侦科改为刑警大队,应用侦察技术,为破获各种刑事犯罪案件做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技术干部增加到18人,拥有了160平方米的化验室,装备了双目高倍显微镜、微量分析天秤、紫光灯、干燥箱、白金锅。在照像室内有了新型林哈夫等摄影机、指纹照像机、广角镜头、望远镜头、万能取景器、高倍放大镜、鉴别镜等等。而且举办了侦察技术训练班,传授现场勘察、提取罪证痕迹、绘制现场略图、一般现场摄影、尸体外表检验、文字检验、警犬追踪等方面知识,培训了侦察、保卫干部45人,还向各区公安分局广大干警讲解了刑事侦察知识。
  1959年,刑事侦察技术不断改进,开始向正规化发展。在痕迹检验上,从过去只能进行手印鉴定,发展到掌纹、脚印、鞋印、齿痕、破坏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的检验鉴定;在文字检验上,开展了少字、残字、伪装字和印鉴伪装证件的鉴定;在化验方面,能够对纺织物、纸、粘性物、毒物、墨水颜料、易燃物、爆炸物及食品细菌的鉴定;在法医检验上,能够进行尸体解剖、切片检验以及精斑、血迹、液、骨质、毛发等的鉴定;刑事摄影,除了特征痕迹的检验摄影、彩色摄影、制作幻灯片外,还能运用紫外线、红外线摄影;警犬业务,能担负郊外和僻静市区的嗅线工作、物体鉴定、感染嗅气及纸币嗅气的鉴定。
  1960年,公安部在长春市召开了东北三省痕迹研究会,会后在吉林市龙潭区和磐石县检查了现场勘察工作,要求改变现场勘察率低、痕迹利用率低的状态。根据公安部《关于刑事侦察技术工作若干规定》,省公安厅提出的:(1)大力开展刑侦技术工作,普及刑侦知识提高刑侦技术水平;(2)刑侦领导人员均应学会现场勘察和指挥勘察;(3)刑侦干部必须学会保护现场,并在一年内能够独立地进行现场勘察;(4)建立健全现场勘察登记、痕迹、物证提取和保管利用制度,进而全面贯彻执行1960~1962年刑事科学技术三年规划。长春市公安局决定使刑事侦察技术走向规范化。1962年,重点抓了犯罪资料的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将几十年来积压的零散案卷、嫌疑人的指纹和现行犯的指纹共6909份加以整理。接着,又将拘留的现行犯材料,填写出11971份姓名卡,整理了人犯照片底片。此外,还汇集了鞋子和布的样品。1963年,建立刑侦资料室,将近7000份犯罪分子的指纹资料、1.2万余份人犯照片底片,560余份刑嫌分子卡片管理起来。这一年,利用现场勘察提取的痕迹、物证,直接破案65起,其中重大案件22起。利用资料、档案提供侦察线索689件,破获大小案件59起,揭露一批隐藏较深的犯罪分子。1964年,发生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察633起,其中重大案件现场勘察209起。从现场勘察提取各种痕迹、物证585件,经过检验鉴定,作出肯定结论的224件,占总数的38.3%,作出否定结论的361件,占总数的61.7%。1964年,长春地区检验鉴定工作量比上一年增加了33.8%。为了进一步搞好各种痕迹、物证的鉴定工作,从有关单位搜集了各种纺织品、随车工具、中西药、塑料鞋印、化工原料、五金工具等21种,利用资料查对犯罪现场指纹、配合外地查对犯罪嫌疑人80次。注意贯彻执行全国技术专业会议及省技术工作会议的决定,大案现场勘察率达到100%,一般案件现场勘察率达到90~95%,提高了现场笔录、绘图、照片等资料的质量,加强了各项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技术挂帅”,实行“群众办案”,不要现场勘察,不要文字检验,取消警犬。已经走上正规的一套侦察技术工作遭到严重的破坏。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了旧中国长春警察、剿匪斗争、人民公安机关、指挥系统、镇压反革命、内部安全保卫、惩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预审与监管、户口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外国人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爱民活动、法制建设等,再现了长春市公安工作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