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搜捕日伪余孽、建军头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20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搜捕日伪余孽、建军头目
分类号: D631
页数: 5
页码: 178-182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地区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日伪余孽和建军头目互相勾结,成为建立东北根据地和人民政权的严重障碍,也是革命进程中最顽固的敌人。
关键词: 长春市 镇压 反革命

内容

长春地区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日伪余孽和建军头目互相勾结,成为建立东北根据地和人民政权的严重障碍,也是革命进程中最顽固的敌人。
  一、搜捕日伪余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伪满皇帝溥仪企图东逃日本,被苏联红军俘虏①(《八•一五这一天》 222页。)。
  溥仪出逃时,留守“新京”的伪勤劳奉仕部大臣于镜涛临时当上了长春市长。他电告重庆国民党政府:“长春市一切市政由于镜涛接收,等待中央来。”他留用80多名伪满官吏,把伪首都警察厅改成长春特别市公安总局,委任原警察厅总监赵万斌为公安总局局长,保留了伪首都警察厅的全部班底。伪满洲国驻南京汪伪政权大使吕荣寰,召集伪大臣荣厚、蔡运升和实业家王荆山等人开会,组成“东北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吕自任会长,他通过广播,命令东北各地伪官吏维持地方秩序。随同溥仪出逃的伪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等汉奸,于8月18日回到长春,见吕荣寰抢先成立“维持会”,都很气愤。张景惠遂召集伪大臣邢士廉、谷次亨、阎传绂、卢元善、黄富俊、于静远、于镜涛、吕荣寰、阮振锋和日本官吏武部六藏、松本益雄等人开会,重新成立“东北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公推张景惠为会长,于镜涛、吕荣寰为副会长,刘德全为秘书长,日本人松本益雄为副秘书长。他们通过电台发表声明,表示要“维持东北地方治安”,迎接国民党来长春“接收”。这些日伪余孽贼心不死,还在梦想骑在东北人民头上作威作福②(吉皓:《伪满大臣们的结局》(《八•一五这一天》 257页)。)。
  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成立卫戍司令部,对长春实行军事管制。沦陷时期打入长春的中共地下情报组织晋察冀东北青年救亡总会长春分会,在1944年日本败相已露的时候,便根据上级指示,调查伪满洲国各部大臣的各方面情况,并一一加以登记。日本投降后,东北青年救亡总会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同盟,在长春的负责人为田琛、关克,指示其成员张绍纪以给张景惠做俄语翻译的身份,利用与苏军接触的机会,设法同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张绍纪,系张景惠之子,1943年留学日本期间,参加抗日斗争。回国后,以王道书院学生、伪首都协和会嘱托和沈阳丸山制纸株式会社社长等身份为掩护,负责搜集日伪上层官吏活动的情报,并向地下情报组织提供活动经费。东北人民解放同盟,通过与苏军的接触,提供了许多日伪上层人物的情况。8月25日,苏军以开会的名义,让张绍纪带路,挨家通知伪满各部大臣,将以张景惠为首近20名伪大臣一次捕获,只逃掉韩云阶、蔡运升和荣厚3人。苏军把这些汉奸送到赤塔,后转到伯力,开始侦查日本战犯的战争罪行。1950年,新中国诞生后,苏联政府分两批把这些日伪罪犯200多人交还中国。由东北公安部派人押解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艰苦细致的改造工作,从1959年起,分批释放。
  1946年4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入长春,俘获参加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日军200多人。长春特别市公安局再次开展对日伪余孽的搜捕工作,仅一个多月时间,捕获日伪战犯、汉奸、宪兵和警察头目200余人。其中简任官以上的重犯60余人,包括伪奉天特务机关长三浦敏事、奉天省公署次长竹内德亥、中央银行总裁西山勉、关东军顾问中村义雄,还有伪新京特别市市长徐绍卿、民生部大臣孙其昌、伪满洲国驻日本大使谢介石、首都宪兵团少将团长于惠卿、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的亲信秘书官周开亭及国民党军统特务、日本由理将军的高级翻译宋谆洲等。群众检举,只写王树藩是伪满汉奸及其住址,公安局侦察人员按纸条去抓人,王树藩来不及逃窜,当即捕获。经搜查手提包,发现其身份证,他当时任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宣传科长。还通过整顿妓院和烟馆,挖出日伪特务和国民党骨干8人。
  以上日伪余孽和国民党特务,除罪大恶极的经公审处决3人外,其余在撤出长春时,由东北局社会部送往佳木斯关押处理。
  在搜捕日伪余孽过程中,还获得大批日伪档案,有“新京”宪兵队、警察厅特高科、军法处等档案30箱,内有日本特务机关利用中共叛徒破坏地下组织和东北抗联的材料,为后来锄奸起到重要作用。
  二、搜捕建军头目
  日伪宪兵、警察、特务机关,从1942年到1945年,先后制造了贞星事件、国民党东北三省党部事件和“五•二三”事件,逮捕了一批国民党党部和东北抗战机构的地工人员,有的处死,有的判长刑关押。1945年8月13日,日伪当局要把这些人在解往吉林途中杀害。路经长春东郊时,伪满军官学校的爱国学生刘凤卓等人打死日本押解警官,把这批蒙难人员全部解救出来。其中,包括国民党吉林省党部的石坚和东北抗战机构负责人罗大愚①(刘汉中:《“光复”前的枪声》(《长春文史资料》 204页)。)。日本投降后,罗大愚及其部下在长春、沈阳、吉林、哈尔滨、四平、佳木斯和齐齐哈尔等地,建立了“党务专员办事处”,又在长春挂出“东北先遣军编练委员会”的牌子,招兵买马搞建军。石坚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自任主任委员,并在全省各市、县建立党部,也打起“吉林先遣军”的牌子,搞建军活动。国民党第15集团军司令何柱国的旧部郭长升,听说何柱国要回东北任职,便以地下国民党员的身份,抢先打出“第15集团军先遣军”的旗号,自任整编总司令,发展建军势力。还有些投机分子,也出来招摇撞骗搞起建军。先参加抗联部队而后投降日本的惯匪头子李化一、王延堂、马尚荣和李华堂等,也来到长春打出“东北义勇军”的旗号,收罗土匪和日伪警宪特分子,企图得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承认,以便升官发财。有个自称是马占山侄子的马骥,放风说马占山也要回东北任要职。曾与马占山有密切关系的朱恩波、马林和张景新等人,树起“抗日救国军”和“爱国义勇军”的旗号,招兵买马,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特别是以熊式辉为首的国民党东北行营进驻长春,派出人马收编日伪军警宪特残余势力和土匪,大搞建军,封官加委。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派其少将高参刘懋元,到长春成立“东北宣抚委员会”,搜罗日伪军残部建立“东北保安军”,下属10个支队,到处搜刮财物。有个所谓“峻威将军”的陈新民,向人展示蒋介石给的黄缎子委任状,挂出“国民党党政军联络部办事处”的牌子,收编日伪军残部,许多人不惜花巨款走他的门路,他封官许愿,令这些人到各地搞“接收”或建军,他的势力发展很快。东北行营恐怕东北地方势力发展起来难以控制,便给他加了个“招摇撞骗”的罪名抓了起来,其所收编的建军队伍,编入东北行营所属的建军队伍。
  1945年12月,中共所属机关、部队撤出长春后,东北行营令其少将高参陈家祯在长春收罗伪满皇帝禁卫团团长乔雨春部编为一个团。还收编了长春建军头目唐玉衡、怀德匪首汲寿柏、抚松建军头目矫正以及磐石、敦化、三肇地区匪首所编的队伍,建成“东北保安第四总队”,陈家祯出任长春防守司令兼第四总队队长。熊式辉还把日伪时期在冀东地区屠杀革命军民的铁石部队第25团团长刘德溥封为少将旅长,刘德溥以原铁石部队第二十五、二十六团为基础上再行扩编,东北行营将它编为“东北保安第二总队”,空运到长,与第四总队共同防守长春,总兵力达2万余人。第二总队保留了全部伪军装备,成为防守长春的主力军,刘德溥为长春防守司令部副司令。
  国民党在长春煞费苦心所经营的建军队伍,有的被苏军缴械遣散,有的被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歼灭,在长春的2万余守军,在1946年“四•一四”战役中,除刘德溥带领少数亲信逃脱外,全部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这次战役,生俘守敌官兵1.1万余人,击毙2000多人,溃散6000余人。还俘获日军残部200余人,俘获国民党在长春的高级军政官员55人,内有长春防守司令部司令陈家祯、东北行营少将高参赖秉权、吉林省代主席王宁华、长春市长赵君迈等。
  长春公安机关在搜捕建军头目方面成效显著。由于侦察得知“四•一四”前夕,有个叫李树林的建军头目,隐居长春市,他是日本留学生,受杜聿明委派,任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主任委员、吉林省先遣军总司令石坚的少将全权军事联络员,协理其下属的6个师。他又是刘懋元“东北保安军”的第5支队少将司令,协助刘懋元组建国民党的“正规军”。东北民主联军攻克长春后,东北局社会部长兼长春特别市公安局长汪金祥亲自指挥,捕获了李树林。经过审讯,李树林投降,并表示愿意立功赎罪。李树林建军的大部分人马散布在吉林市、九台、敦化和蛟河等地,有些建军头目驻在长春。在吉林市还储备了大量军用物资。公安机关首先逮捕了潜伏在长春的建军正、副师长、参谋长等,然后在吉林市公安局配合下,逮捕建军头目和国民党党团骨干80余人,缴获了日本军马百余匹、大批药品、蒋介石和石坚签发的委任状以及吉林省党部系统的全部名册。这对于摧毁设在各地的国民党党部和清剿散在各地国民党建军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公安志

《长春市志 公安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二十章,内容包括了旧中国长春警察、剿匪斗争、人民公安机关、指挥系统、镇压反革命、内部安全保卫、惩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预审与监管、户口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外国人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爱民活动、法制建设等,再现了长春市公安工作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