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124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5
页数: 15
页码: 220-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工会人物的传略,其中包括了田文达、丁文、陈郁、华云、张国珍、何琪、张振亚、文功元、郭景兆等。
关键词: 人物 工会 长春市

内容

一、人物传
  田文达
  田文达,男,汉族,190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半自耕农家庭。本人成份工人,高小文化程度。
  1917年田文达9岁时,家乡被洪水淹没,无奈全家讨饭到上海。1920年进外棉纱厂粗纱车间做工,直至1926年。1929年至1933年在上海江西路电话公司做外线修理工。1932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经张应龙、石磊介绍入党,1933年7月被捕入狱,1937年9月经周恩来保释出狱。出狱后经中组部审查恢复了田文达的党藉。
  1937年11月至1938年2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5月至1944年8月,在延安中央农委任秘书长。1944年8月至1945年8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9月到东北,在吉林军区参谋部工作。1946年3月至5月,任市职工联合会主任。在长春期间,曾在陈郁领导下,在二道河子区工运工作组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清算汉奸、伪警察把头的罪恶;组织工人武装、工人纠察队,动员工人参军;发动工人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在长春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长春市职工联合会主任。田文达在长春工作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有魄力,责任心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同志,平易近人,在群众中有威信,群众关系好,在职工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6年5月23日。因东北民主联军做战略转移,田文达撤离了长春市。1946年5月至1948年10月,在合江省勃利县任中心县委委员兼公安局长。1948年10月至1949年9月由东北调到华东,任上海市郊区水上公安局长。1950年3月至1952年7月,先在上海棉纺织厂任副厂长后任上海市公安局党组成员。1959年病逝。
  丁文
  丁文,又名曹先溥,女,汉族。1921年11月16日生,家庭出身职员,本人成份学生,原藉河南省固始县。
  丁文出生在上海。1931年9月到1935年7月在上海市引溪小学毕业。1935年9月到1936年1月,在上海市立务梦女子中学读书。1936年至1937年7月,在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读书。后又随父到河南。先后在河南省汉川淮南中学及商城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38年7月至1939年初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休学。1939年2月到1939年7月在河南省沙南县沙宁中学初中毕业。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已伸进河南,她母亲因日军扫荡在逃难中被土匪打死。1939年8月,丁文参加了由李宗仁创办的安徽省学生军团。
  1939年大别山形势逆转,丁文这个年仅18岁的娇弱女子,在共产党员王学冉的影响下,毅然投奔新四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0年2月到1941年1月,在新四军河北游击总队指挥部抗敌剧团当团员。1941年1月经章忆、晓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转为正式党员。
  1941年1月到1941年8月,在淮南抗大八分校学习。1941年8月到1943年12月在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文工团当团员。1943年12月到1944年10月在淮南新四军二师参加整风。1944年10月到1945年6月在新四军二师文工团当团员。1945年6月到1946年在新四军六旅文工队做艺术指导员。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爱人从淮南调到山东,分配到山东省文联任戏剧编辑。1948年9月又调到山东大学文艺系任助教,剧团协理员。1950年华东文工团改为上海人民艺术团,她任办公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
  1951年9月调到华东民主妇女联合会城市工作处任副处长。1954年12月,在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任宣传部长。
  1961年11月调长春市总工会任副主席,主管宣传、、教育、文艺工作。丁文在工作中能与各部门同志一起,认真研究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工作积极热情,认真细致。因她多年从事文艺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当时市工会开展的各项职工文艺活动都能亲临现场指导。曾在1964年5月20日《工人日报》上发表了她撰写的《发扬职工业余文艺活动特点》的文章,对指导当时工会开展的宣传教育、文艺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8月1日,丁文被迫害致死。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对丁文的冤案做了彻底清查。于1978年10月30日给予平反昭雪。
  丁文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不怕困难,不拒艰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积极热情,认真地为党的文艺事业,为长春市妇女工作和工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郁
  又名陈德生,1901年11月11日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南头村。12岁到香港机器厂当童工,1922年参加了苏兆征等发动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他战斗的历程中,有一段时间是在长春度过的。那是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陈郁奉命到东北工作。1946年4月23日,陈郁带领一支干部队伍进入长春市。他把这批干部分配到各个工厂,发动群众,开展工运工作。当时,斗争形势和治安环境相当复杂。据他的爱人袁溥之回忆说:“我在长春去了二道河子烟厂,发动群众,开展工运工作。那时,群众思想很乱,认识模糊,连八路军抗日都不相信,只知道国父孙中山,知道蒋介石。由于伪满的奴化教育以及国民党的宣传,他们很害怕共产党。一些人认为,蒋介石有美国帮助,共产党长不了。到了烟厂以后,针对这种思想,做了许多教育工作。当时,还有搜身制度,我们取缔了这个制度,工人逐渐与我们接近了……”。
  为搞好工运工作,陈郁非常重视职工干部的培养教育。进入长春不到一周,他便向东北局请示,决定在原伪满皇宫里办起一所有1500名学员参加的东北工人政治大学,并兼任校长,派张力克(又名张健恒)为教育长。学校办学时间不长,但影响确很大。战略撤退后,在陈郁带领下从长春撤退的“工人政治大学”的一批工人同志,后来成了革命斗争中的骨干力量。
  陈郁关心干部,遵守制度。他带领的这支从延安赶来的职工大队几十位同志,到长春时仍然穿着粗布棉衣,天热了,换不下来。一天,陈郁亲自去找管后勤工作的叶季壮,请他批个条子拨点布给大家解决换衣问题。不料,叶季壮一听是这么回事,就有点不以为然地说:“你们的人都是在各工厂里搞工作,接管的物资多的很,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这点事还要找我批条子?”陈郁不同意他的意见,便说:“那怎么行!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是制度,谁要拿什么就拿什么,那还不乱了套!你是总管,你批个条子才行。”叶季壮无奈,摆摆手说:“你这个人哪……”。只好写个条子交给陈郁同志。
  陈郁,作为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主要任务是负责东北职工总会的筹建工作。他带领大家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于1946年5月18日至20日,在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大礼堂(现市人民政府办公楼),亲自主持召开了长春市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并作了报告,号召长春市的工人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保卫长春。可是,会议刚刚结束,根据东北局的决定,为保存实力,要做战略撤退。1946年5月22日,他亲自提前通知带孩子的几位女同志,随病号先行撤离。而当组织通知让陈郁撤走时,他却不肯先走,一定要把分散到各区工作队的同志连夜通知完后,他才最后离开长春。
  陈郁撤出长春,又遭到国民党政府军飞机的疯狂扫射。在空袭之后,他们从起了火的隐蔽的房子里跑出来时,忽然见到我军骑兵部队遗留下的两匹战马。当时,有两名同志不加思考,立刻跃上战马,便往吉林方向奔驰而去。事后,陈郁找这两位同志谈话。开始陈郁用温和的语气说:“你们骑的那两匹马是军队的,他们骑兵没有马怎么打仗呢?”对方理直气壮地答道:“那是我们捡来的!”陈郁接着说:“你们是党的干部,怎么能象普通老百姓那样!什么都捡,一定要把马送回去,共产党员不能一事当先,先替自己打算。”经陈郁的教育,他们高兴地把两匹马送回骑兵部队。
  陈郁在长春工作期间,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作风朴实,严于律己。他在长春只工作了30余天,时间虽短促,但他的工作给长春的工人阶级和工运事业却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全国解放后,陈郁在中央机关和广东省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1974年3月21日陈郁逝世于广州。
  华云
  华云,原名宋瑞祥,汉族,1923年8月5日生,原籍陕西省华县,家庭出身中农,本人成份学生。
  1931年8岁入本村小学校读书,在学校教师带领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下乡搞反日宣传,为前线战士募捐。1935年高小毕业。在1938年3月,他和赵正才,李秉乾同学一起去延安安原堡青训班学习,同年8月5日,在陕西省枸邑县陕北公学分校28队学习。在校时由郭学春、李秉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华云年仅15岁,所以一直到1941年3月才转正。
  学习后分配到延安中共中央机要科当科员。1939年10月到1945年9月,在延安中央印刷厂当工人。1945年12月至1946年3月党派他到冀东行署钞印厂当政治指导员。同年3月至6月又到冀东日报印刷厂当副经理。1946年6月调往松江省延寿县城关区任区委书记。1948年底至1949年5月任长春市中华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5月,调到长春市总工会任生产部长。在此期间,他带领部里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生产情况,培养树立典型,亲自撰写典型事绩材料。1950年6月到1955年9月先后担任长春市总工会秘书长和副主席。在市总工会工作期间,他积极着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机关干部集中住宿,他把每个人都组织到各级文化班学习,还亲自作形势报告,使机关干部集体生活有紧有弛,活泼愉快。
  1956年8月到1958年3月,华云任长春市公用局副局长。1958年3月到1960年9月任长春市交通局副局长。1960年4月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后任长春市公用局副局长。华云在后半生中有10多年的时间献身于长春公用交通事业。他在任职期间,能公而忘私,敢于大胆维护党和群众的利益。他工作扎实深入,自己开车在市内逐个线路进行调查研究,在交通拥挤的十字路口都建立了调度室,及时指挥车辆运行,使交通畅通。
  他在工作中敢于大胆创新,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他提出搞无轨电车、因没有资金遇到了阻力,他就把汽车改装了几台在市内试行。后来上级拨款才把日伪留下来的有轨电车线路大部分都改为无轨电车线路。
  1980年1月任长春市科委副主任。他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作风正派,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热情关心同志在政治上的进步和生活的上的疾苦。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坚持党的原则,维护群众利益。1980年9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57岁。
  张国珍
  张国珍,1907年生于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镇。兄弟三人,他居中。由于家境贫寒,虽然自幼聪明伶俐喜欢学习,但无力入校就读,只能断断续续地在私塾念了一点书。
  1922年5—6月间,冯玉祥派人到蒙城县招兵,张国珍跑了40多里路到招兵站报名当了兵。当年只有15岁。
  他在军队里虽然年小体弱,但勤奋好学,学会了开摩托车,遂调到师部副官处。这时冯玉祥是国民党十一师师长。1925年下半年冯玉祥由北京南苑转到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张国珍也跟随到了张家口,为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开车。
  1926年8月,又跟随冯玉祥去莫斯科。过了一段时间,张国珍被送到苏联的乌克兰—基辅骑兵军官学校边学俄语,边学文化,熟悉苏联情况,研究战略战术,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联共党史、十月革命史……。1927年张国珍被调到特威尔城共产国际骑兵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
  张国珍从骑兵学校毕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当时,大学派系很多,有斯大林派,也有托洛斯基派。在中国学生中间有国民党支部,也有共产党支部。在这种纷纭复杂的情况下,他经过反复观察,加入了共青团。
  1929年,在中国东北发生了中东路事件,当时动员莫斯科中山大学部分中国学生到远东支援苏联军队。到了远东伯力,刘伯承任命张国珍担任游击队骑兵分队长,队员50人大部分是中国青年,还有部分被俘的张学良部队的爱国青年。1929年12月中东路事件结束,这一支游击队也就解散了。当时不少同志都回国了,张国珍被留下来派到张学良俘虏兵营里临时做宣传工作。
  1930年春,张国珍被派到马赞诺夫区的一个工会,担任工人指导员;此后历任“五一”金矿政治指导员、奥尔根金矿经理、斯煌木得仁区金矿矿长。张国珍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帮工人修房子、学文化、很受工人欢迎,工人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月月超额完成任务。由于他工作表现和群众关系很好,于1931年由共青团员转为联共党员。
  1931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国珍也很快被送到中苏边境在苏联一侧的边防情报代办所。后又送过国界到富锦县帮助该县建立情报点。张国珍历经艰辛把情报点建立起来了,又发展了情报人员,先后活动在富锦、依兰一带。为了工作方便,于1932年冬同富锦城内赶马车的孙聚德的女儿孙淑媛结婚。1933年到1934年夏秋,又以开染房为掩户到桦川县落脚。后被日本特务盯梢,调回伯力苏联远东红旗军侦察四处和边防第七代办点任翻译。
  1931年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1937年9月8日,地方内务部以“日侦探”、“人民公敌”的罪名,将张国珍逮捕,关押近两年。1938年10月10日经军事法庭审理,因无证据予以释放。张国珍回到侦探四处到海参崴沿海党部,经过交涉恢复了党藉。张国珍吃尽了“肃反”的苦头,从海参崴回到侦探四处后就提出要去莫斯科第三国际,要求把他派回中国,决心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干一番事业。
  1939年末,张国珍回到莫斯科后,几次到第三国际中国部要求回国。后由第三国际把他派到莫斯科侦探总局专门训练情报人员的地方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这当中有两名是中国八路军派来的,一名叫王良,一名叫王路宾,他们俄语程度很差,情报点的负责人就让张国珍一面教他们俄语,一面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1941年6月领导让他去安排王良、王路宾过境回中国。
  1942年9月,张国珍离开了侦探系统到苏军外语学院做翻译,军衔是中尉。
  1956年,张国珍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回国后,张国珍曾任长春市总工会秘书长,副主席。在他从事工会工作的10年中,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他担负外事接待工作,每一次都做周密细致地考虑,努力把接待工作做好。对待同志能坦诚相见,热情关怀。他虚心好学,听取别人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对长春市工会工作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国珍被打成“特务”监禁4年。在监禁过程中,他身心受到了极为残酷的迫害,尽管他个人遭到不幸,但他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从不说一句诬陷他人之词,受到了同志们的高度称赞。粉碎“四人帮”后,张国珍恢复了工作。先后担任市视察室视察员和长春市政协副主席职务。
  张国珍的一生饱经忧患,他虽有50年身在国外,可是始终向往祖国。在国外期间,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活动。回国之后,他积极为党工作,充分体现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情厚意。他为人忠实坦诚,密切联系群众,深受群众爱戴。
  1981年11月26日张国珍因病逝世,终年75岁。
  何 琪
  何琪,男,汉族,1912年9月出生在广东省文昌县一个贫农家庭里,工人成份,初中文化程度。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2月入党。
  1939年在延安学习工作,1945年10月到东北工作。同年10月上旬到长春。根据中共长春市委的安排,何琪到“东北工人联盟”做党的领导工作。曾任“东北工人联盟”党支部书记和“工联”主任。他在“工联”工作期间,工作扎实,讲求实效,善于接触群众与大家谈心,团结同志,所以能与工人群众很快打成一片。生活俭朴,严格要求自己。有时,为了有利于工作,只买一点零食就餐,不给工厂增加麻烦。深受工人群众的爱戴。
  在发动工人阶级管好城市,保卫城市的工作中,何琪同志带领“工联”的同志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发动工人组织工人武装,组织工人积极参加工人纠察队。后来,这支队伍编入了正规部队。
  1945年12月,何琪随市委撤离长春后,在吉林军区政治部党委工作。1949年12月到广东省,历任南方大学总务处长、省合作总社主任、省文化局文艺学校校长、省机械局鼓风机仪表电表部主任、省文化厅处长、省文化设计院院长等职务。1983年12月离休。1985年6月4日病故。
  二、人物录
  张振亚 男,汉族,1919年8月生,中农家庭出身,工人成份,文化程度高中,原籍山东省荣城县。1945年8月下旬参加工作,1945年10月入党。曾在长春宫岐铁工厂和震东铁工厂当钳工。历任长春东北工人联盟主任、副主任、吉边军区保卫部干事、吉林军医大学指导员、哈尔滨亚麻厂总修理厂厂长、沈阳纺织机械厂车间主任、辽宁成套局和东北一级站处长、宁夏物资局副处长、宁夏成套公司副经理。1984年下半年离休。
  文功元 男,汉族,1914年生,家庭出身小官僚,本人成分学生,原藉河北省,1939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历任县特工书记、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盟旗卫戍政治部主任、县委总队长、县委副书记、长春市长春区区委书记。1949年5月任长春市职工总会主任、市委工委副书记。1950年1月任长春市总工会主席直至1950年9月调离。
  刘 鸣 原名刘开暄,男,汉族,1922年3月生。地主家庭出身,学生成分,原籍四川省达县,文化程度高中。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3月入党。历任延安党中央宣传部文书、肇州一区区委副书记、书记、长春市第六区区委组织部长。1949年5月任长春市职工总会组织部长,1950年7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直至1952年9月调离。后任长春市人委建设局副局长、局长、建委副主任,工业办公室主任、建材局局长。1982年12月离休。
  沈 泉 男,汉族,1920年出生,贫农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工人,原籍四川省。1938年入党,1940年参加革命。历任中央印刷厂材料科长、保管科长、印刷厂厂长、西满印刷厂副厂长、县委秘书、区委书记。1949年5月任长春市职工总会劳保福利部部长,1950年7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直至1952年调离。
  白 光 原名白凤梧,曾用名白启林。男,汉族,1918年7月21日生,贫农出身,原籍陕西省清涧县,初中文化程度。1934年参加工作,同年8月入党。历任陕北苏区清涧县少先队大队政委、陕北苏区少共特委会组织部长、少共省委会少先队工作部部长、边区警卫团三营教导员。1945年10月,从延安来东北,任吉林军七十二团团部副政委、永吉县委副书记、代理书记、蛟河县委书记。1949年3月任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长。1950年9月任长春市总工会主席。1953年11月——1954年8月任长春市工会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1954年8月任吉林省总工会副主席。1983年3月离休。
  郭景兆 曾用名郭景成、郭达光。男,汉族,1916年2月生,小房主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高中,原籍河北省肃宁县。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3月入党。历任陕北公学分校40分队队长、抗大一分校队指导员、“决三”纵队组织科科长、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党支书、大岳区浮山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1945年11月来东北,在长春做地下工作。1948年10月解放后任胜利区区长、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长、副部长、合作社主任、财委副主任。1954年8月——1958年11月任长春市工会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1956年6月为市委常委。1958年——1961年11月任长春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68年3月任市革委会常委、交通系统革委会副主任、工交办主任。1977年11月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81年4月任长春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5月离休。
  杨崇岳 男,汉族,1923年7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工人成分,初中文化程度。原籍山东省平阴县,1946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6月入党。历任哈尔滨道外第四民运工作队队员、哈尔滨市总工会四行业工作组道里办事处组长、长春市总工会胜利区办事处副主任、长春市电业局支部书记。1950年任长春市总工会组织部长、宽城区委副书记。1954年任长春市工会联合会副主席、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直至1966年6月。后任市运输公司副经理、二轻局副局长。1982年12月离休。
  贺 瑛 原名乔秀凤,女,汉族,1923年8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原籍山西省越城县,文化程度高中。1938年6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入党。历任山西省越城县二区区委书记、山西太岳地委组织部干事、长春市妇联主任。1956年12月任长春市工会联合会、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66年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72年12月任百货公司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1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市委城区工作部副部长,1980年8月任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83年任市政协副主席至1988年末。
  刘传连 男、汉族,1927年9月生。城贫家庭出身,工人成分,文化程度初中。原籍山东省牟平县。1947年7月参加工作,1949年9月入党。
  历任长春市粮食公司工会主席、长春市店员工会干事、干训班副主任、教育工会副主席、财贸工会主席、长春市总工会生活部长。1965年1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1968年6月,任长春市革委会行政组组长。1973年5月任市总工会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3年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后调任市人大经济办公室主任,至1988年末。
  王 志 男,汉族,1944年2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高中。原籍吉林省长春市。1962年7月参加工作,1971年9月入党,1978年劝退。历任吉林军区二师五团战士、市电机厂工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任“市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常委、市革委会常委、副主任。1969年2月任市“工代会”主任。1973年5月任市总工会主任。1976年7月任市委常委兼文教办主任。1977年11月调回原工厂工作。
  李百度 男,汉族,1931年1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工人成分,初中文化程度。原籍山东省威海市。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49年10月入党。
  历任长春制酒厂工会主席、支部书记、中共长春市委企业党委组织部干事、长春橡胶八厂党总支副书记、市委工业部干事、副处长、朝阳区委副书记。1973年5月—1979年7月任市总工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工交部副部长。1983年3月至1988年任市委工交部顾问。
  田维荣 男,汉族,1926年4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工人成分,原籍吉林省长春县。1948年10月参加革命,1959年6月入党。历任长铁机务段司炉、司机长、长春机务段革委会主任。1973年5月至1979年7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任。1975年2月任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2月任市公用局副局长,1983年至1988年任市公用局顾问。
  孙光荣 女,汉族,1931年2月25日生,贫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高中文化程度。原籍辽宁省丹东市。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49年12月入党。历任丹东市委宣传部干事、长春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干事、秘书、组长、南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长春市京剧团教导员兼书记。1973年5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任。1979年8月至1983年1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以后任市总工会督导员。
  张国柱 男,汉族,1931年5月生,家庭出身自由职业者,原籍哈尔滨市。文化程度高中。1947年1月入党,1948年3月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长春市委书记。1978年6月任长春市总工会主任、党组书记。1979年8月—1980年8月任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后调任市建委副主任、环境保护局局长。
  朱光达 男,汉族,1923年5月生,中农家庭出身,工人成分,文化程度初中。原籍山东省福山县。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53年11月入党。历任长春市总工会中华区办事处宣传干事、市新闻出版印刷业工会主席、市总工会生产部长、市总工会工业委员会主任。1961年11月至1966年6月任市总工会副秘书长。1973年5月任市总工会生产部长。1978年1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83年12月任市总工会顾问。1987年9月离休。
  孟庆君 男,满族,1929年1月生,富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高中。原籍黑龙江省宁安县。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9月入党。历任长春市六区政府土改工作队队员、长春市总工会秘书室干事、私企委员会干事、食品业工会秘书、市总工会财务部副科长、副部长、市总工会工资部部长、宽城区工会办事处副主任、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生活部部长、城市公社办公室副主任、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市革委会机关房产维修连支部书记、民政局政工科科长、民政局生产办公室主任。1978年12月直至1983年1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席。1984年到1988年末任市总工会顾问。
  刘家唐 男,汉族,1931年11月10日生,地主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初中,原籍吉林省怀德县。1948年12月参加工作,1953年5月入党。历任长春市总工会干事、文教部副部长、地方工委副主任、机械工会副主席、体育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二轻局服装公司副科长、二轻局五金工业公司副主任。1978年1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席。1983年12月任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87年1月至1988年末,任市总工会第一副主席。
  司富盛 男,汉族,1944年8月5日生,工人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大专。原籍辽宁省复县。1964年6月参加工作,1966年2月入党。历任汽车厂越野分厂团总支书记、团委副书记、车间副指导员、宣传干事、宣传组长、政治处副主任、副厂长。1983年12月任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王秋霞 女,汉族,1952年7月生,贫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高中。原籍河北省昌黎县。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入党。历任长百二商店营业员、五商店三楼商品部副主任、五商店革委会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五商店副经理兼工会主席、百货大楼党委副书记。1983年1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
  于海龙 男,汉族,1935年1月生,下中农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大学。原籍长春市。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8月入党。历任长春电车厂、自来水厂科员、自来水厂团总支书记、南关区团区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干事、市委工交部副处长、烟厂党委书记。1983年1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
  王志臣 男,汉族,1939年3月14日生,贫农家庭出身,学生成份,文化程度大专。原籍山东省登州海阳县。1959年2月参加工作,1959年入党。历任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党委干事、宽城区委文教部干事、宽城区业余工学院教务主任、长春市总工会干事、副部长、市工交办技术处工作人员、市总工会教育部副部长、市空气压缩机厂工会主席、长春职工大学副校长、1983年12月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
  李 旸 男,汉族,1950年5月生,干部家庭出身,学生成分,文化程度大学。原籍北京市。1970年参加工作,1973年6月入党。历任长春市线材厂团委书记、线材厂党委副书记、长春市线材厂副厂长、1983年12任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
  于景诚 男,汉族,1940年12月生,学生成分,文化程度大学。原籍吉林省扶余县。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入党。历任市委、市长办公室科员、宽城区宋家公社革委会、宽城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工作人员、宽城区革委会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宽城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宽城区区委副书记、书记。1987年1月27日任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87年2月23日任中共长春市委常委。1988年5月10日调离市总工会。
  三、工会历任领导人员名单
  以担任市工会领导职务时间前后为序。
  一、东北工人联盟(1945年9月—1945年12月14日)
  主 任 张振亚
  主 任 何 琪
  副主任 张振亚
  二、长春市总工会(1946年—1946年5月18日)
  理事长 赵魁武
  三、长春市职工联合会(1946年5月18日—1946年5月23日)
  主 任 田文达
  副主任 赵魁武
  四、长春市职工总会(1949年5月2日—1950年9月)
  主 任 文功元
  秘书长 周毅华
  (1950年1月长春职工总会改称为长春市总工会)
  五、长春市总工会(1950年9月—1952年12月3日)
  主 席 文功元 白 光
  副主席 刘 鸣 沈 泉
  秘书长 华 云
  六、长春市总工会(1952年12月3日—1955年4月18日)
  主 席 白 光 郭景兆
  副主席 华 云 杨崇岳
  秘书长 华 云
  (1953年11月长春市总工会改称为长春市工会联合会)
  七、长春市工会联合会(1955年4月18日—1956年7月19日)
  主 席 郭景兆
  副主席 华 云 杨崇岳
  秘书长 傅 毅
  八、长春市工会联合会(1956年7月19日—1962年10月15日)
  主 席 郭景兆
  副主席 贺 瑛(女)华 云 丁 文(女)杨崇岳 张国珍
  秘书长 孙承著 张国珍 李占生
  副秘书长 朱光达
  (1958年11月长春市工会联合会改称为长春市总工会)
  九、长春市总工会(1962年10月15日—1966年)
  主 席 郭景兆(兼) 贺 瑛(女)
  副主席 贺 瑛(女) 韦锡琢 丁 文(女)杨崇岳 张国珍
  刘传连
  秘书长 李占生
  副秘书长 朱光达
  十、吉林省长春市革命职工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
  (简称:首届工代会,1968年6月19日—1969年2月23日)
  主 任 王殿发
  副主任 于万和
  十一、吉林省长春市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
  (简称:二届工代会,1969年2月23日—1973年5月20日)
  主 任 王 志
  副主任 王殿发 于万和 唐锦钗 曾长轩 竺士红
  十二、长春市总工会(1973年5月20日—1979年7月24日)
  主 任 王 志 张国柱
  副主任 李百度 田维荣(兼)刘传连 孙光荣(女) 王殿发
  于万和(兼) 杨秀荣(女)(兼)侯兆琴(女)(兼)
  王 振 贺 瑛(女)朱光达 孟庆君 刘家唐
  十三、长春市总工会(1979年7月24日—1984年1月11日)
  主 席 张国柱 贺 瑛 刘家唐
  副主席 刘传连 田维荣 张国良 朱光达 孟庆君 刘家唐
  孙光荣(女)
  十四、长春市总工会(1984年1月10日—1988年12月)
  主 席 刘家唐 于景诚
  第一副主席:刘家唐
  副主席 司富盛 王秋霞(女) 于海龙 王志臣 李 旸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田文达
相关人物
丁文
相关人物
陈郁
相关人物
华云
相关人物
张国珍
相关人物
何琪
相关人物
张振亚
相关人物
文功元
相关人物
刘鸣
相关人物
沈泉
相关人物
白光
相关人物
郭景兆
相关人物
杨崇岳
相关人物
贺瑛
相关人物
刘传连
相关人物
王志男
相关人物
李百度
相关人物
田维荣
相关人物
孙光荣
相关人物
张国柱
相关人物
朱光达
相关人物
孟庆君
相关人物
刘家唐
相关人物
司富盛
相关人物
王秋霞
相关人物
于海龙
相关人物
王志臣
相关人物
李旸
相关人物
于景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