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困难补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1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困难补助
分类号: D412.66
页数: 4
页码: 184-187
摘要: 本节记述了长春市工会组织困难补助的情况,职工困难补助工作是根据“困难多的多补,困难少的少补,不困难的不补”的原则进行的。
关键词: 长春市 工会组织 困难补助

内容

职工困难补助工作是根据“困难多的多补,困难少的少补,不困难的不补”的原则进行的。1954年,据轻工、机械、建筑等9个产业工会363个单位的统计,共补助了12544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67%,共支出补助金574572元。同时,发动职工建立互助储金会组织,发挥工人阶级团结互助、互相帮助的精神,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困难。全市168个基层单位建立了互助储金会组织,有40991人参加,共有互助金279696元。同年,还组织领导干部深入职工家庭,对家属进行访问,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自来水公司等11个单位的统计,共组织了11个访问小组,640人参加,访问了5240名职工家属。通过访问了解职工的生活状况,对解决职工生活问题心里有了底同时也加强了与职工及其家属的密切联系。
  此后,工会多次对困难职工进行困难补助工作。1962年10月到12月份,就对过冬有困难和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职工进行一次补助。据全地区不完全统计,在252278名职工中,被补助的有43800余名,占17.36%,补助金额为162万余元,平均每个困难职工补助37元(另有无工会组织的中、小学、医务卫生、原地方国营企业转为合作社的职工1.5万人,补助金额为1.4万元未在内)。据对11849名被补助职工的了解,属于家庭人口多、工资收入少、维持最低生活有困难的有7038人,占59.4%;本人和家属患病造成生活困难的有3710人,占31.3%;意外灾害或遇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有1101人,占9.3%。这次补助采取了“政治思想教育与经济补助,调查访问与本人申请、群众讨论,补助现金与补助实物,困难补助与全面安排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做好职工困难补助工作。通过这次补助,基本上解决了困难职工过冬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职工困难补助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1984年6月,借鉴黑龙江省的经验,市总工会开始抓了职工扶贫工作。同年9月,在德惠县召开现场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同年贷款扶贫1052户。1985年,自上而下,全面发动,城乡一齐动手,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各种扶贫活动。同年4月,市总工会党组起草了《关于在职工中开展扶贫工作的报告》,市委以参阅文件〈1985〉1号文件转发了。8月2日起草了《关于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问题的报告》,市委以长办发〈1985〉30号文件批转。同年11月,市委发出38号文件,再一次重申,把贯彻落实30号文件作为1985年职工生活工作大检查的重点之一。这些文件都对扶贫工作的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市总工会先后召开多次大型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12个典型经验。据1985年9月末的统计,县、区和174个直属基层单位共扶贫11544户。按当年城区人均月收25元以下、县镇职工20元以下、农村职工为15元以下为困难户的标准,有9363户实现脱贫。其中贷款扶贫6363户,占总数67.95%,贷款总金额是1004560元,安排困难职工子女和家属就业647户,占总数的6.9%,这项工作有较大的突破,显示了5条优越性和两点积极意义。5条优越性是:(1)使大批困难户从根本上摆脱了困境,降低了困难补助费的开支,减轻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2)为生产、生活服务,增加了社会效益。(3)安定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和思想,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4)促进了“两个风气”的根本好转和“两个文明”建设。(5)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工会地位。两点积极意义是:(1)开拓了工会工作新领域。它顺应了改革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党的富民政策,采用有效手段来改善困难职工的生活,从而更广泛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参与改革,推动改革。(2)它冲破了解放以来工会困难补助工作的老框框,以新的内容和方式实现了对这项工作的改革。从而,改变了单纯的、被动的以救济为主的模式,走出了以多方面的积极的以扶贫为主的、救济为辅的新路子。从基层工会、车间分会到工会小组都搞扶贫,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和大面积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局面。
  另外,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层层联系职工困难户制度。长春市由工会搭,桥,从1986年起,从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常委到各部、委、局领导,以及各县(区)企业单位领导都固定联系1—3户特困职工,积极开展帮困扶贫活动。1725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了12111户特困户。这项制度,把一年一次地领导走访困难户变成了固定联系制度,不仅为特困户解决了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群众中产生了好的影响。这项活动,充分地履行了工会的职能,在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激发了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努力工作、争先创优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助人为乐,帮困扶贫成为全市的良好风尚,也推动了机关的廉政建设。
  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进行救济是1983年以后出现的新情况。1985年10月,市总工会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了调查。到10月25日统计,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共有84个,其中全民企业20个,集体企业64个,职工有12065人。托欠、减发工资1766645元,造成停产、半停产的原因,据对5个区33个企业调查分析,有5个方面:(1)无定型产品的加工,企业任务不足,占36%;(2)由于受政策性的影响(如支农企业),卫星厂受主厂产品的制约(如一汽换型后淘汰零部件),占24%;(3)领导不利,管理不善,长期亏损,占15%;(3)原材料不足,设备老化,职工队伍老化,企业负担过重,占19%;(5)产品质次价高,销路不畅,占6%。
  对此,市总工会向省总工会和市政府分别写了报告,省工会向省政府报告后,省长高德占亲自作了批示,立即下拨了救济款。市总工会又和市政府领导面谈,也拨了款。省、市拨款一并下发基层。6年来,累计由政府和工会为他们筹集专款40万元,平均每年使3000个左右的特困户职工得到应急救济。同时,新年、春节由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筹措资金,补发1—2个月工资,解决这部分企业特困户的燃眉之急,保证他们饱暖过冬。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