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化技术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1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化技术教育
分类号: D412.62
页数: 13
页码: 154-1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解放前至1988年长春市工会职工文化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工会职工 文化技术教育

内容

长期的封建统治和百余年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广大劳动人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人只能从生产实践中去求索。以先人为师,学习技艺,以师带徒。解放前,长春工人文化知识水平很低,只是单项学艺,基本上处于文盲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扫除文盲的工作。毛泽东曾经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为工人开办的文化学校大门敞开了。长春工人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经历了3个阶段。即扫盲普及文化教育阶段;半工半读阶段;中、高级教育阶段。这3个阶段,本着“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指导思想,三者之间互有交叉。
  194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扫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作必要的准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伟大工作”。为了有计划地扫除职工中的文盲,市文教局和市总工会于1950年9月动员了220名干部、2408名测算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对176个工厂的18597名职工进行文化普查工作,并对14127人进行测验。其结果是,能识1000字的有6830人,占48.34%;属于文盲的7297人,占51.1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计划,提出要在2到4年内扫除50岁以下男、女职工中的文盲。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于1950年11月18日专门召开了工厂、企业工会主席会议,部署了教育工作,并提出首先在机械、印刷、轻工、食品、市政5个行业中扫除职工文盲。这些企业到年底要组织70%以上职工参加识字班学习;在建筑工人中要求组织40%职工入学。到1951年12月,由于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各方面的配合,识字教育有很大发展。全市有业余学校42处,183个识字班,有5564人参加学习,占职工(应扫除文盲数)的31.5%。通过办班,包教包学,送教上门等办法,广泛地开展了识字教育。
  1952年12月13日,市扫盲运动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扫除文盲工作计划,听取了煤气公司等4个工厂开办识字班,培训速成识字教学试点经验,并于12月23日,在市工人俱乐部召开了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大会。各区区委书记,各工厂党支部书记、厂长、文教局和文化馆的社教干部以及速成识字法教学人员、学员代表共计700人参加了大会。会上,扫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周毅华作了报告。市总工会主席白光和工业局局长宋均在会上讲了话,一致表示支持教育工作,搞好工人的文化学习,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市卷烟厂、制鞋厂、新华印刷厂、南大经街道办事处介绍了试点工作经验。卷烟厂市一等劳动模范杨凤兮也向大会介绍了他自己学习速成识字的经验。最后,由市委书记傅雨田对扫盲工作作了指示。他说:“扫盲是文化建设的起点,文化建设是个持久战,不能操之过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单位的党、政、工、青都要重视扫盲工作,认识字的人要关心不认识字的人的学习。每天职工要保证有两小时的学习,注意总结经验,以便明年更好地进行扫盲,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次会议之后,全市掀起了一个扫盲运动高潮。工厂自己办班,街道办夜校、建筑工人搞冬训或在施工现场教学,全市办起了业余学校67所,有10050人参加业余学校学习。其中:公营工厂职工为4914人,占50.6%;私营工厂职工为650人,占7.5%,还有6000名建筑工人参加识字班学习。新华印刷厂为了使更夫、伙夫、车夫、勤杂人员及有小孩的女职工中的文盲能参加学习,编成了早、午、晚班,教员包教,使难以坚持学习的职工也能参加识字班学习。从1949年开始到1952年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教育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相继有38000名职工摘掉了文盲“帽子”。
  1953年,东北行政区召开了扫盲工作会议,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市扫盲工作办公室组织汽车修配厂、度量衡厂、胶合板厂、市机械厂等5个厂共571名文盲参加学习。这5个单位扫盲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搞得好的胶合板厂,确立了以办好初等教育为主,搞好扫盲结尾工作。他们把42名脱盲职工及时组织到初小班学习。学员出席率坚持在90%以上,做到了生产、学习统一安排时间,每周保证有2至3小时学习。按实际接受能力编班,课堂精讲多练,课后加强辅导。脱盲后按标准验收,发脱盲证书。开展较差的单位如市机械厂,由于领导不重视,组织入学采取“大帮轰”,借口生产忙保证不了学习时间,使大批文盲掉队,一共组织90名职工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有52人掉了队。又由于没有及时组织到初小班学习,已经脱盲的又出现了“回生”现象。通过检查证明当时搞得好的是少数单位。产生掉队“回生”现象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
  从1953年下半年起,扫盲工作重点转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上来。新华印刷厂,抽出专职干部担任扫盲教学工作,并从工人中培养18名兼职教师,采取以专职为主带领兼职教师共同备课,研究识字教学方法:课堂上精讲多练;课后做好复习、补课工作;开展见物识字学习活动,随见随识;采取练习写借条、假条、书信、读报等办法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改进了组织办法,根据工作、生产班次,住址情况编班,每班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各种制度,工厂领导统一安排生产、学习时间,精简会议,保证学习时间,凭听课证可以提前到食堂吃饭,延长托儿、班车时间,使有小孩的女职工也能坚持学习。如:达到脱盲标准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颁发脱盲证书。并强调保证职工参加学习,提高学习成绩。随后,连续召开几次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表彰奖励模范学员,模范教员,教育工作积极分子。如1954年5月19日,在市建筑工人俱乐部召开了长春市第二届业余学员模范代表会议,会上奖励了模范学员、模范教员160人,从而推动了教育运动的发展。
  从1955年开始,长春市职工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职工高教工作的发展又推动了扫盲工作的深入。为了广泛动员,大造声势,市扫除文盲协会筹委会主任任青远以《积极开展扫盲工作》为题;文教局副局长刘育新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力争在国庆节前扫除文盲》为题,在《长春日报》发表文章,提出要在2至3年内扫除职工中的文盲,3至5年扫除全市文盲的任务,并要求各级领导,对扫盲工作必须支持,配备教员,保证职工学习时间,注重质量,要求各局、区定期对扫盲工作进行大检查,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通过广泛宣传,再次掀起扫盲运动高潮。到1956年底,全市又有14556名文盲达到了脱盲标准,并及时升入初小班学习。
  1957年3月8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扫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几年来,扫除文盲工作往往发生消极保守或急躁冒进的现象。为了正确指导这一工作,《通知》提出:扫除文盲工作,应按照工农群众的条件,分期分批地进行。扫除文盲的期限,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着重扫除40岁以下的文盲。工人要求扫除85%。对条件不同的文盲应区别对待。学习时间必须做好安排。学习组织根据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办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全国将有三类主要的学校:第一类是全日制的学校,第二类是半工半读的学校,第三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
  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厂矿、企业党委书记、厂长参加的会议,传达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指示》。随后,主管文教工作的市委、市政府领导李都、李北淮等参加了煤气公司、保温材料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典礼,听取了办学情况的汇报。市教育局、市总工会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积极深入各校及时总结办学经验。宣传舆论部门的报社、电台,也以醒目的标题报导了这方面的消息,大造声势。1958年全市工厂大兴办学之风。当时全市有15个工厂实行部分和全部的半工半读制,共有学员1969人。被称为长春市办学一面红旗的长春市煤气公司,于1958年8月26日在全市第一个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化工学院并和第十中学(现市实验中学)协作,试办了一个半工半读班。接着省石棉厂在全厂实行了半工半读,还有第二食品厂、恒利棉织厂等单位都实行了半工半读。煤气公司试办的半工半读班,吸收了64名老工人、先进生产者参加学习。恒利棉织厂和第八中学协作,后搬到八中,工厂与学校双方都实行了半工半读。
  煤气公司化工学院以老工人为主的研究部,开办两个月来,进行8项科研讨论,解决了4项生产重大关键问题,已经成为工厂科研中心和解决生产关键问题的参谋部。恒利棉织厂工人魏兆衡上了半工半读学校后,懂得了棉花含水量和纱支的拉力,创出“水滚防干法”,减少了经纬线的伸缩率,使每一匹布能多织出一公尺,产量提高了10%。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产值19.5万元。
  1960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指出:“山西省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是我国文化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应当在全国迅速推广”。长春市在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中,广泛地在工厂群众中推广注音识字教学的经验。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认真地总结了十多年来的识字扫盲工作,并在实施规划中根据长春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扫盲对象是45岁以下的职工;工人扫盲达85%,就算基本上完成了扫盲任务。
  1960年2月,市教育局和市总工会联合召开了注音识字教学现场会,推广了保温材料厂由文盲厂变无盲厂的经验和商业系统变无盲系统、朝阳区变无盲区、营城煤矿变无盲矿的经验。到1960年上半年,又有3万名职工摘了文盲帽子,及时组织到初小班学习,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扫盲热潮已经形成。群众编成顺口溜说:
  一
  亲教亲 邻教邻 家家都有读书人。
  你教我 我教他 人人都来学文化。
  二
  电灯下 亮晶晶 家家都有读书声。
  妈妈学文化,我当小先生。
  三
  为了机械化,努力学文化。
  情愿熬红了眼,不当睁眼瞎。
  这次扫盲运动(即第三次),随着技术革命运动一起掀起高潮,互相推动。在技术革命运动中,由于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广大职工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所以技术革命推动了职工学习。
  在抓职工扫盲工作的同时,市工会也抓了职工的技术教育,为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创造了方便条件。从解放初期到60年代,由于职工中58%的人是文盲、半文盲,所以职工教育重点放在识字教育方面,而职工初、中级技术教育是少量的。1950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过去的手工操作已发展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程度。为培训技术骨干,把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组织起来,一边学文化,一边学技术。各个城区都成立了业余文化技术学校,共有5700人参加学习。每周4天,8小时业余时间,学习语文、算术、识图、机械制图等课程,对恢复生产,提高工效起了一定的作用。市科研仪器试验厂工人王治顺过去制做“淡数显微镜大身”,时常完不成任务。学习机械制图后,他利用所学的知识创造了“淡数显微镜大身工具胎”,提高工效4倍。
  1960年以后,经过十多年扫盲工作,在职工中相继有8万多人达到了脱盲标准,职工中的文盲由职工总数的58%,下降到11.5%。为此,职工教育重点放在普及中等教育方面。据1960年统计,全市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165所,入学职工达到了102011人。其中:初小班36748人,高小班34570人,初中班30132人,高中班561人,跨入一个大发展时期。还在1953年我国食施第一个国民经济计划时,市委就发出《关于在广大群众中开展技术学习的决定》,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首先应该是工人阶级的责任,所以政治地位和历史责任要求工人阶级必须迅速改变文化、技术落后的状况,大力开展职工技术、业务学习。此后,在市委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职工的技术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厂自己开办技术学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每年在技术学校学习培训的职工近万人。这种技术学校采取教师教基础知识,技术员讲技术理论,老工人讲操作课的办法进行岗位培训,在课堂学理论,在车间现场学操作技术,每隔一、二年有一次考工定级,经过考试合格后可以晋级。所以职工学习技术积极性很高。此外,还采取搞新技术讲座,以师带徒签订合同,搞技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学习技术。1953年4月17日和18日两天,在胜利公园由建筑工人表演了8个工种74种先进工具,表演者一面表演一面进行细心地讲解,并由考工评级委员会当场评分定级。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使先进的操作技术很快得到了推广。
  1964年7、8月间,刘少奇反复论述了两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主要意义。他指出:“半工半读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是结合的。从当前看,既能够办学校,有希望普及教育,又能减轻国家和家庭负担;从长远看,能够培养新人,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过几年的实践,半工半读,在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逐步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方面,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到1964年长春的半工半读学校又有了很大发展。1964年4月12日,在市体育馆,又有37所半工半读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这批新建或改建的半工半读学校的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共计4600人参加了大会。体育馆大厅高挂着“逐步推广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培养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新人”的大幅标语,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副省长徐寿轩、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陈锺,书记处书记李一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先民,副市长程光烈等省、市领导出席了会议。徐寿轩和李一平先后在会上讲了话。办学单位长春市机械厂副厂长黄世文和学生代表也在会上讲了话,并表示一定把这种新型学校办好。
  这批学校共有学员9700人。开设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汽车修理、机车修理、电工、化工、木工、园林(郊区)和水利电力等33个专业。学制分别定为3、4年。教学、劳动和放假时间的分配是学习5个月,劳动5个月,放假2个月。办学形式大体可分为以下4种:
  第一种:举办在职的“六、二”或“六、三”制半工半读学校。
  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较大厂矿企业,采取厂办、分厂或车间办的方法。他们抽调少数先进生产者参加的教学班基本上是由厂或分厂直接办,象车间主任和工段长班;其他生产工人以分厂或车间为单位6小时劳动,2小时或3小时(占用业余一小时)学习。学习内容,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有的是限期达到初、高中或中专毕业水平;有的办一年或几个月短期的新工艺、新技术学习班。
  第二种:厂矿自己举办中级技术学校。
  如煤气公司和保温材料厂举办的半工半读技术学校。这两所学校,一个培养煤气专业人材;一个培养矽酸盐专业人材,学制4年,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或职工子弟。前者办两个班收学生100人,后者办4个班,收学生270人。一周学习,一周劳动。第一年参加辅助性的劳动;第二年参加生产产品的实际劳动。课程设有文化课、政治课和专业课。政治课以阶级教育为纲,以毛主席著作学习为主,同时学习有关党的方政策。文化课要学完高中所有基础课。专业课要学完煤气、矽酸盐专业的课程。
  第三种:厂校挂钩举办的中级技术学校。
  如“市恒利棉织厂和八中,签订合同实行协作。其学制、课程、学习时间安排与前一种相同。
  第四种:为了招收新徒工举办的技工学校。
  如市一、二工业局、客车工厂、柴油机厂和南关区10个公私合营厂办的技工学校。第二工业局办的技工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开设了化工、棉纺织、轻工3个专业。学制二年到三年。上午上课,下午劳动。为工厂培养完全能够掌握生产技能,并有一定的技术理论知识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校期间,每个人所得的劳动收入,不仅可以完全解决学费,而且还可添补一些衣服和日用品。
  上述4种半工半读学校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文化水平,加速工农知识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培养老技工的接班人;有利于培养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有利于把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结合起来。有些长期坚持半工半读教育的工厂、企业尝到了甜头。东北电力勘测设计院,十多年开办勘测工人半工半读学校,分期分批地训练了490名徒工。留院的95名毕业生中已有23名达到大专程度,2名已被提为工程师,58名提为技术员,19人在院里做政治和行政工作,其他人也都是技术骨干。由于工人阶级勘测技术人员的成长,该院不仅能完成一般的电力设计工程的勘测任务,就是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又较为复杂的任务也能靠自己培养的技术力量来完成。原来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徒工曹士忠,经过学习、培训,不仅操作熟练,而且能进行科学研究,他写的《多沙河流水库堆积形态,堆积时间的预测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另外,原来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工人出身的队长、工程师高希文,还能解决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对钻探事故的处理有独到的见解。这些人被提为工程师、技术员后,仍和工人一起劳动,没有架子,能吃大苦、耐大劳,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受到很大干扰,处于停顿状态。1979年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长春市职工中的文化、技术实际状况,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了“双普教育”,即普及初级技术和初中文化教育。
  1979年10月,有关部门对机电、交通、轻工等12个单位的70044名职工进行了调查,发现处在生产第一线,1966年后入厂的35岁以下的职工有36281人,占45.9%。他们多数是二、三级工。这些人虽然都是初、高中毕业生,但实际文化程度很低。入厂后,又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都很低。除1966届毕业生学了初、高中全部课程外,70届只学完了高小五、六年级的课程。在对拖拉机厂5656名职工进行文化考试时发现,具有高中和中专程度的有460人,占8.1%;初中程度的有2116人,占37.4%;高小程度的有2550人,占45%;不足初中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24%。在调查的7.9万人当中,三级以下工人有43390人,占54.9%。这些人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许多人不会识图,不懂工艺规程,不懂设备性能,不懂安全规则,甚至连量卡具都不会用,生产效率低,材料消耗大,产品质量差,不安全事故多。长春制药厂“非那西丁”车间有136人,懂得生产、原料化学符号和反应式的不超过10人,有个新工人不懂工艺流程,生产操作时,将闸门开错,把经过6天6夜生产出来的中间体,白白地放入下水道,造成1.2万元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人是生产第一线的主要力量,他们将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所以不论是从搞好当前生产需要,还是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都需要把普及初级技术和初中文化教育提到工作日程中来。1980年4月12日,全总教育部在长春召开了3省6市职工教育座谈会,就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双普”教育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文件,强调了开展“双普”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把35岁以下青年职工作为职工教育的重点对象。从1979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地开展了“双普”教育,到了1980年上半年全市就有233个单位办起了职工学校,占应办单位的85%,参加学习的职工达到16.7万人。到了1981年10月全市办起了各级职工学校330所,入学职工达到了20.6万人,一个群众性的学习热潮正在形成。
  1985年4月由市总工会主办的长春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学校有教职员16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行政领导与管理人员6人,学校开设工业会计和工业企业管理2个专业,6个班级,共有学员210人。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改变过去沿袭普通中专课程设置的做法,结合成人教育特点,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他们从加强基础、调整内容、拓宽知识、注重实践4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加强基础,就是加重基础课比重,如工业会计专业减掉了外语、经济地理,加强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数学课由过去180课时增加到290课时。
  调整内容,是对同一学科在实际工作上有指导意义的多讲,关系不大少讲或不讲。如语文删掉了文言文,增加了应用文。
  拓宽知识,是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
  注重实践,是在学习时,要求学生必须实际动手,掌握实际操作本领。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教学管理,制定了专职教师岗位责任制。坚持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和校领导定期检查教案,每学期专职教师都向全校教师讲一堂公开课,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利于改进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了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每讲完一章理论之后,举出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出现的症结,让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边教学、边实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他们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生入学后,他们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首先向学生认真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勤奋学习的思想;其次要求每个教师要严以律已、为人师表,对学生要高度负责,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耐心补课;第三,班主任经常深入到学生工作单位介绍学习情况,理顺学校与单位的关系,解决好工与学的矛盾。几年来,他们家访80多人次,与学生谈心280多人次,帮助和教育后进学生12人。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还开展了一些健康、有益,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如,组织新年联欢、春游,举办书法、作文比赛和文艺汇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师生之间感情,促进了团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集体观念,树立起良好的校风。
  办好学校除了依靠党的正确方针指引和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外,还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由于学校建校时间短,多数教师缺乏成人教育的经验。为了尽快使教师适应教学需要,他们反复组织教师学习中央有关成人教育的方针、政策,认清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性质任务和地位、作用,增强教师责任感,并通过4种途径进行师资培训:第一,选送青年教师到上一级学校进修;第二,派到基层业务部门实习,提高实际业务水平;第三,抓试讲,新教师登台讲课前要进行试讲,请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评定,合乎要求才能担任教学;第四,开展评比活动,每学期都召开学生座谈会,证求对教师的教学意见,一方面使校领导掌握教师教课的情况,另一方面将学生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至1988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已为长春市地方企业培养了86名中级技术人材,缓和了部分企业缺少中等技术人才的矛盾。据了解在该校毕业生之中有14人提拨为书记、厂长和经理,28人是科级干部,36人转干,31人被聘为助理会计师和经济师。学校的师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其中,高级讲师1名,会计师1名,讲师7名。学校建校时间很短,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已经建立与健全了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和办学经验,基本适应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的需要。但教学阵地、教学设备、图书资料还不能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
  长春市成人教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市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发展到5638所,在校学生45.5万人。它对改变在职人员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长春市职工高等教育是1955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从1955年吉林工业大学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共同创办第一所业余大学起,到1968年长春办起“七·二一”大学止,全市已有职工高等学校90余所。这一时期,由于有“左”的错误影响,职工高教也受到了干扰,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经过全面调查,真正符合办学条件的只有9个单位,其他均需要进行调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实现全党提出的宏伟目标,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职工队伍和企业管理干部队伍。而当时我国职工队伍中“三低、一少”(即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和工程技术人员少)的状况,与其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很不适应。据1979年对20个单位,7.9万工人的调查,技术等级在三级以下的占54.9%,文化程度不及初中的占80%左右。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现有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是长春市比例最高的,而按照一机部的要求1985年要达到15%,其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发展职工高等教育乃是一项刻不容缓任务。此时,由市总工会主办的长春职工大学应运而生。
  1981年11月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职工高等学校—长春职工大学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它的办学宗旨是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为长春市中、小企业服务,为工会自身建设服务。此后,在市党、政领导部门和省、市总工会的领导与关怀下,在省教委的指导下,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并总结、积累了一些办学和教学经验,使学校走向正规。几年来为长春市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才。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声誉。成为全国工会系统重点校之一,并被市政府命名为职工教育先进集体。1987年全总对外刊物《中国工运》英文版专题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专职教师59人。此外,还聘请来自市内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授、讲师34人,形成一支较为稳定、质量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科研处、培训处、基础部和机械、电子、经济管理、中文4个系,下设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企业管理、会计、汉语言文学、文秘等11个专业。在校生,大学专科班1784人,培训处所属自学考试助学班500人,职工高中补习班300名,全校学生总计2584人。
  学校校舍面积2000平方米,有教室11间,有电子、电工、物理、震动、变流、计算机、单板机等7个实验室,还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为了加强电化教育,学校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每间教室都可按需要收看电视屏幕教学节目。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佣有70多台各类计算机的微机实验室,可供一个班的学生同时上课。学校为实现省工会关于建立电教中心的要求,已购置录像机5台,摄像机2台,35毫米放映机2台,16毫米电影放映机1台,初步具备自制简易电教节目的能力。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务管理规程》、《教学管理规程》,组织各系教师有计划地完成了机械专业17门学科、自动化专业16门学科、企业管理专业17门学科、会计专业12门学科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并自编和合编了教材,正式出版的有近10种:如《计算机应用》、《统计原理》、《中国古代文学》、《历代秘书人物及文书选注》等,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授课质量,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并使用录相手段录制教师讲课实况,组织教师讲评,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学校还在教师中实行工作量制,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从1986年起,学校开始建立各科考试题库并使用电子计算机储存,考试前由计算机选题组合,打印。这是对传统考试方法的重要突破。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从1985年开始,试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近几年,学校先后有15位同志参加市级以上学术理论研讨会,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裘建新参与研究的“链条联轴器”、“链条行星减速器”已通过部级鉴定。另外,青年教师梁绍建研究的“烟叶水分快速检测仪”和“双向直角门合页”获得长春市首届发明革新奖。在1986年东北三省工会系统职工大学教学研究协作年会上,长春职工大学被评为教学研究先进集体。
  自1982年开始,长春职工大学已有8届9个专业,3570名学生从大专班毕业。还有近8000名学生从电视大专、中专各类培训班,高中补习班毕业或结业。他们分布在市内的800多个单位,大多成为本单位的生产、技术、业务工作的骨干。学校为长春市培训和输送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各类人材,对提高长春市职工队伍的素质和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据1985年对976名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入学前和离校后的职务、职称发生明显的变化。入学前有工人601名,占入学人数的60%以上,离校后至1985年工人只有162人,仅占16.5%,一般干部220人,科处级干部131人,技术员171人,助理工程师以上的技术干部77名,企业厂长、经理66名,其他149名。有的还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部长、局长;有的同志还担任了总工程师、工程师,从事技术、科研工作。毕业生刘荆璞同学执笔的《从直流电致发光智能字显示装置》论文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通讯显示会议上发表。毕业生范佩勇研制成功的红箭(导弹)检测仪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奖。
  在企业兴办的职工高校中,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名列前茅。总厂投资660万元,为汽车工人新建了一座一万多平方米的教育大楼,开设了3000平方米的专用教室。购买了价值47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一汽工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1981年统计,汽车厂职工大学已为总厂培养出1300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21人担任总厂、分厂科室领导职务,460名晋升为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
  至1988年底,全市已有1.5万余名职工分别从职工商校和各科专业班毕业,回到了生产岗位。
  走自学成才之路是职工提高文化技术素质的另一条途径。
  组织职工“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读书自学活动,是从1982年开始的。1983年初,在全市开展起来了。职工自学读书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学习内容、学习领域不断拓宽,学习质量及自学者的水平不断提高。至1988年统计,全市有36万人参加读书自学活动,占职工总数的27.5%。成立读书自学小组2.7万个,读书辅导站(区)760个,组织和培训自学活动骨干力量3万多人。建立市、区、局、公司和各基层单位的指导委员会1800多个。有专、兼职领导成员7800多人。还相应地发展了图书馆、资料室等设施,为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方便条件和可靠保证。
  通过读书明理,使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养成了高尚的思想品德,增长了才干,一大批自学成才者脱颖而出。他们立足本职,坚持业余学习和岗位成才的方向,学用结合,有的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骨干,有的成为省市中、青年拔尖人才,被聘任到科技、管理等岗位上工作,成为群众科技活动的骨干。如无线电二厂靠自学走上成才之路的技术员卜志鹏,他多年坚持不懈地自学,就是要为企业,为国家多作贡献。1979年二厂面临关闭的困境,他整日忧心忡忡,焦急万分。正当他苦苦思索的时候,公安部和原四机部联合给厂里下达了试制“特种车辆两用警报器”的任务。厂里人连这种产品的都没有见过。他接受任务后,积极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方借鉴,不断琢磨电路方案,设计各种各样的图纸。经过2个月对图纸的反复修改。终于研究出比较先进的警报器。从此之后,他继续坚持实验,潜心研制,又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二代警报器,即多功能电路集成化、新型结构标准化JBE12—06系列化电子警报器。通过中国公安器材总公司生产定型鉴定,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再创国内新纪录,成为救活企业的拳头产品,使该厂扭亏为盈,并跨入年盈利百万元户行列。他本人1986年获得省、市职工自学成才证书,连续3年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从1986年起经过层层选拔和认真评议,市总工会总结表彰了132名自学成才者。其中有4人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有32人受到省总工会表彰。仅据市里表彰的132名自学成才者的成果累计,研究成功的科研项目有227项,其中在某一方面填补国家空白的有42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的有4项;技术革新1035项;发表专著137部;学术论文712篇;文艺作品14000篇。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和作品244篇。在国际上展出的文艺作品或发表的论文24篇。这些同志的聪明才智,为长春市的汽车、光学、化纤、机械、医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