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层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09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基层工会
分类号: D412.834
页数: 4
页码: 67-7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48年至1988年长春市基层工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长春市 工会组织 基层工会

内容

1948年11月8日,市职工总会筹备处成立后,就组织干部深入各行各业和各个厂店,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工会会员,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截止1949年末,全市已建立起基层工会206个,工会会员21104人,占职工总数的72.4%。
  随着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逐渐提高,对组织起来的要求,更加迫切。1950年1月,市总工会根据全总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检查了工会组织发展工作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推动了工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到1950年底全市基层工会发展到281个,工会会员27075人,占职工总数的80%。工会组织逐渐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生产和完成各项民主改革的重要社会力量。
  1953年,全国开始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长春地区也开始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新建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也有了较多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各级工会围绕中国工会“七大”规定的“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运方针,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尤其是通过学习推广沈阳“五三二”厂工会工作经验,开始建立了工会工作的正常秩序,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兴盛时期,工会工作非常活跃,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被称为工会的“黄金时代”。据1955年底统计,全市有基层工会430个,工会会员112441人,比1949年底,分别增长了2倍多和5倍多,涌现出工会积极分子27276人。
  1960年在城市推行了“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长春市工会工作曾一度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某些基层工会被并入政治部,工会工作削弱,直到1962年才逐渐恢复正常。
  在这个时期,长春市新建了客车工厂、机车工厂、柴油机厂、拖拉机厂等一批工厂,使长春市成为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城市。工业发展很快,职工增加了很多。据1965年底统计:全市有基层工会620个,工会会员增至19596人,占职工总数的85%,工会积极分子31079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基层工会组织完全被砸烂,大批工会干部被批斗。基层工会被“工代会”取代达6年之久。
  1973年初,中共中央发出中发(1973)17号文件,要求在思想整顿的基础上,搞好工会组织整顿。同年5月召开了长春市工会第十次职工代表大会,陆续重新建立起长春市各级工会组织。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长春市的工会工作,经过拨乱反正,一大批热爱工会工作的老同志陆续回到工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经过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方针,恢复和整顿基层工会组织,使全市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据1978年5月统计:全市有基层工会2781个,工会会员有346713人,占职工总数的83%。
  历年来基层工会组织发展状况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基层工会大幅度发展。特别是1984年6月开始的基层工会整建“职工之家”活动,工作扎实,效果突出,为适应新时期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探索和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
  据统计,1949年全市基层工会组织有206个,工会会员21104人,到1988年基层工会已达到3117个,工会会员达866011人,占职工总数的93%。基层工会和工会会员数分别为解放初期的15倍和41倍多,并拥有工会积极分子164110人。截止1988年末,经验收合格的“职工之家”达2068个,占全市基层工会总数的66.3%。其中先进(模范)“职工之家”有626个,占“职工之家”的30.2%。这标志着建立“职工之家”活动正在向更深层次、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