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0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分类号: D412.834
页数: 10
页码: 9-18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长春工人阶级同全国工人阶级一样,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
关键词: 长春市 工人阶级 发展

内容

长春工人阶级同全国工人阶级一样,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
  清同治四年(1865年)长春建筑城垣。当时城内仅有几处手工业作坊,手工业工人很少。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着城内住户的增多,人口的增加,手工业作坊也有了发展,手工业工人则不断增多。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沙皇俄国侵入中国东北,先后攫取了中东铁路南北两段的筑路权,并在长春西北5公里处修筑了宽城子火车站,又在5平方公里的中东铁路附属地内修筑了站房、兵营、沙皇俄国铁路员工住宅以及几条干道和铁路的供水设备。从此,长春出现了第一代产业工人(铁路工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俄国资本家,在宽城子火车站附属地开办了一个亚乔公司机械面粉厂,这是长春出现的第一座机械化工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取代沙皇俄国的权益。日本资本家在长春开办“日清火柴会社”,雇工人350人。日产火柴150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日本资本家工栋左一郎开办的制砖厂,日产砖瓦141500块,有工人1000余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高仓工组”、“志歧组”雇用工人350人,修筑长春至四平铁路。1912年日本资本家又办起了满洲制粉会社长春分社。接着又相继办起了中华制粉公司、亚洲制粉公司、福田油坊和满洲制油会社,产业工人不断增加。这一时期,由中国人开办的油坊已达22家,有工人近1000人。1914年9月,长春出现第一家大型的民族工业。由王荆山投资50万元,在长春创办了裕昌源火磨(现在长春粮油加工厂地址)。这是中国人在长春兴办的第一座机制面粉厂。当时工人不足100人。1919年以后,又先后建成天兴福、双和栈、东信、同源、福兴厚等机制面粉厂,共有工人300余人。这时,手工纺织作坊已达700家,工人已达1000人。1920年,建成的益发合油坊,是长春市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制油厂,有职工200人。接着,1924年又创办了当时长春最大的益发合机制面粉厂,工人由建厂时的145人,增加到345人。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仅产业工人已发展到3000余人。
  1924年8月,党中央派吴丽石到东北开展党的工作。张锦春受吴丽石的委派来长春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26年,先后成立了“吉长铁路工会”、“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中国工人工会”,这是第一次在长春出现的工人阶级工会组织。从此,长春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29年3月14日成立了“长春邮务工会”,工会主席张有同,入会会员有300人左右,这是在长春成立的又一个工会组织。当时被称为东北三省的三大邮务工会之一。它的成立对当时的工人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1929年冬,中共长春特支建立后,加强了产业工人工作。1930年至1931年长春的革命先驱者之一牛嗣玉曾在长春油坊工人中传播马列主义,领导工人罢工。1931年7月9日中共长春特支在“万宝山事件”爆发后,积极开展宣传和发动群众工作。长春的工人、学生组织了“抗日后援会”,举行示威游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侵略者把“新京特别市”(长春)作为他们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工厂增多,工人数量也明显增加。据1942年统计,长春已有工厂760个,共有工人21501人。这支不断发展壮大的职工队伍,已成为长春历史舞台上的一支坚强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工人工作,1943年6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派共产党员傅根琛重返长春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经过工作,在工人中先后发展王寿清、田振铎等10名工人入党。1944年3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又派遣申东黎等3人到长春从事地下工作,秘密串连工人,开展积极斗争,从而,推动了长春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为适应开展全市工人运动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组织通过地下党员刘健民、赵东黎,组织召开了长春市工会代表会议,建立了长春市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会组织——“东北工人联盟”(以下简称“工联”)。会议推选张振亚为主任。在工联成立大会上确立了3项工作任务:(1)发动全市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参加自己的组织“东北工人联盟”,保卫工厂和接收工厂;(2)积极恢复生产,进行生产自救,并动员工人参加自己的武装东北民主联军,保卫胜利果实;(3)揭露国民党在长春的活动,进一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工人阶级觉悟。至10月末,“工联”会员已发展到20000多人,中共长春市委为了加强“工联”工作,又派人从延安来的、有斗争经验的何琪同志任主任,张振亚任副主任,同时,在“工联”中建立了党支部,由何琪担任党支部书记。“工联”充实加强后,在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长春烟厂压低工人工资和女工、童工待遇。男工、女工同工不同酬,许多工入经济上不能维持最低生活。工头仍然象过去那样随意打骂工人,上、下班仍实行搜身制度。工人对此非常愤慨,多次向“工联”反映,强烈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工联”对工人这一要求非常重视,立即派姜维华和李连魁到长春烟厂组织、发动工人同厂方代表进行说理斗争,经过多次的据理交涉,最后终于同厂方达成有利于工人的协议,保证工人能得到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废除了随意打骂工人的压迫制度和侮辱工人人格的搜身制度。与此同时,有些工厂,日本资本家和他们的代理人都跑光了,不能开工生产,工人生活十分困难。对此,“工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工人复工、进行生产自救,建立工人纠察队,动员工人参军。工人们听到有关共产党、八路军抗战事迹以后,主动要求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工联”机关也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宽城区光复铁工厂也组织起70余人的工人纠察队。
  “工联”还创办了《团结报》,主编为邓肯、张富民,工作人员有李伯水等。1945年10月“工联”由大马路74号迁至125号“大兴公司储蓄部”(现为长春橡胶厂)。迁入大楼后挂出了“东北工人联盟”的牌子。11月7日,长春各界群众举行游行,庆祝“十月革命”胜利28周年。中共长春市委部署以“东北工人联盟”为主,组织一支举有镰刀斧头标记的中国共产党旗帜的队伍参加游行示威,还用大红纸书写“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张贴在大街两旁的建筑物上,同时散发很多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传单,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市民中的影响。11月,“东北工人联盟”创办的《团结报》公开发行,它以通俗的文字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面目。通过宣传教育,澄清了市民中的一些模糊思想,使工人认清了保护工厂、当家做主人的道理。12月14日根据市委指示,何琪、方德良带领“东北工人联盟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工人积极分子到九台县。
  1945年12月22日,国民党政府委派赵君迈为长春市长。“接管”了长春市。赵魁武(别名,赵骥)1946年1月5日,组织了长春市总工会。自任理事长。经常以群众组织领导人的身份出入于社交活动场合。1946年1月22日,宋美龄在蒋经国的陪同下,飞抵长春。赵魁武以工会团体负责人的身份,赶到欢迎大会上,致欢迎词。他还与市商会联合创办了“工商报”,开办工人子弟学校和工人医院;成立了工人救济所。当时,长春有各种工厂700余家。其中原日伪经营的约占39%,中国人经营的约占60%。
  1946年2月,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石磊秘密返回市内,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4月14日,苏联红军全部撤出长春后,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激战于4月18日第一次解放了长春。市委、市政府进入长春市区时,市内满目疮痍,商店关闭,工厂停产,学校停课,交通断绝,水电不通,粮柴缺乏,到处是国民党军队洗劫后的凄惨景象。面对此景,市长刘居英在长春广播电台向市民发表演说,动员工人回厂上工,尽快恢复生产,商店恢复营业,早日开市。
  长春解放第二天,电业工人积极抢修变电所和供电线路,到4月29日,全部竣工,修复供电路线3万米,全市恢复了供电,为抢修其他市政设施和恢复生产提供了动力保证。与此同时,自来水工人抢修供水设备,修堵漏水管道,调整水压和供水量,每日向市内供水达8万多吨,基本保证了全市正常用水需求。到4月末,市政府救济贫民1000吨煤,3000吨米,被救济人数达10万人。市内电车全部恢复通车。全市电话畅通,市内20多个邮局恢复正常营业,商店全部开门营业,生活日用品陆续投入市场,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1946年4月23日,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陈德生(陈郁)带领一支队伍进入长春市。陈德生与市委接上关系后,曾任市委副书记,负责东北职工总会的筹建和长春市工运工作。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康德会馆”,(即今市政府办公大楼)。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迁至长春后,组成了200余人的工作队,分别深入长春市总工会和各城区工厂开展工运工作。并创办了东北工人政治大学,筹办了《东北工人报》,王民衡任主编。4月24日,长春铁路分局总工会成立,主任李明哲。他们在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工作队的帮助下,组织职工开展了清算复仇运动。1946年5月4日,在检车段召开了有800余人参加的清算复仇大会。会上,中国铁路工人和日本工人共同清算日本侵略者的罪行。5月中旬,长春铁路分局总工会又发动群众开展了控诉斗争,控诉了欺压工人群众,克扣工人工资的长春站庶务科长黑田孝男。
  在中共长春市委领导下,经过发动工作,长春市恢复生产的工厂已有33个,正在做恢复生产准备工作的工厂22个。5月1日,长春市工人阶级欢欣鼓舞,庆祝第一次解放后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18日至20日,由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主任陈德生主持,在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大礼堂召开了长春市首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历时两天,到会的各区各产业和工矿企业单位的工人代表500余人,代表全市近100000名职工。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号召长春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支援解放战争。中共长春市委书记石磊、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周保中到会祝贺并做了报告。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长春市职工联合会,选举真正代表工人利益的、为工人阶级翻身服务的工会委员会与参议员。大会号召全市工人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保卫长春。大会选举田文达为长春市职工联合会主任,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组织部、宣传部、劳保部、生产部等。同时,在伪皇宫的宫内府里开办了东北工人政治大学,由陈德生兼任校长,学员有1500余人。工人政治大学的开办,是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和力量壮大的表现。
  5月23日,因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离长春。陈德生带领东北职工总会筹委会的成员和长春市职工联合会人员同时撤出长春市。是日,国民党政府军进入长春市。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市内的工作转入地下。随之市内工人运动也改变了形式,在地下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配合东北解放战争的特殊斗争。
  “长春市职工联合会”撤离长春不久,原在职工联合会里的赵魁武又打出了市总工会的招牌,投靠国民党。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参加活动人数由原来3万人减到6500人左右。
  这时,国民党政府为了进一步控制工人运动的发展,又派中统特务马尚插手组织“御用工会”。于是市总工会成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角逐场。他们都打着“工会”的旗号欺骗拉拢工人,企图控制工人运动。赵魁武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在国民党政府组织的竞选参议员的演讲大会上,以“当前中国的政治之急务”为题,进行了演讲,对蒋介石奉承至极,对共产党恶毒攻击。他还同国民党长春市党部一起举办了工人训导班,到处通过讲演来蒙蔽和欺骗职工群众。有时他们直接到工人住宅区召集工人宣讲。尽管如此,觉悟了的长春工人阶级,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为维护职工利益不受侵犯的斗争仍然时有发生。
  1946年10月至1948年6月,长春市各中小学教师要求提高生活待遇,先后多次罢教,规模很大,态度坚决,使国民党当局非常震惊,不得不派省政府委员出头,接受教师们的要求。1948的6月25日,长春市各小学的教师,因国民党当局拖欠工薪而举行罢教,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补发工资和提高待遇的要求得到了部分满足。在中共地下党工作人员郑维翰、李森昌等人发动、串连下,组成了教师联合委员会。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城工部又派遣温旭山、郭群、李天成、梁亦、李静、张智等人到长春,打入长春大学、群众团体、报社等开展地下工作。1948年1月9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关于1948年任务的指示》指出,要加强职工运动。长春工委也发出了关于保护长春的指示,号召城市居民保护长春、保护公共建筑,在机关和工商业,要通过各种关系,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造成一个群众性运动,为长春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1948年国民党军队困守长春期间,市内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工厂倒闭,商业萧条,物价飞涨,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广大居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针对这种情况,中共长春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揭露国民党暴政,不断掀起反饥饿求生存的斗争。1948年6月,我地工人员组织了长春市小学教师的罢课运动。
  中共地下党组织根据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和长春市工委发出的《关于保护长春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散发了号召工人护厂的传单。全市工人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统治和保护工厂的斗争。长春发电厂工人在停薪、失业的威胁下,决心保护工厂,迎接解放,使发电厂在长春解放时未受大的损失。火柴厂工人多次阻止厂方将物资外运,并在大量裁减工人的情况下,进行抗议和罢工斗争,迫使厂方撤销物资外运企图,斗争获得全胜。机器材料因受工人保护而没受损失,工人和技术人员没有大量外流。铁路工人进行了保路和保护器材的斗争。
  在这一系列的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中,长春工人阶级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人民和国家的财产,本身也受到了锻炼,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彻底性,为长春解放作出了巨大地贡献。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国民党的黄色工会被彻底解散。
  长春工人阶级由旧社会的奴隶变成了新社会的主人。全市工人阶级不仅在人数上发展壮大,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解放初期,全市职工人数为29138人,工会会员为21104人。到1952年未,职工总数发展为107429人,工会会员为73062人。从1953年起,国家先后在长春投资新建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客车工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壮大了产业工人队伍。同时,卫生、教育、科技事业也相应得到发展。到1964年全市职工增加到261611人(其中:冶金工业790人,化学工业755人,机械工业54242人,煤矿职工9713人,水电职工10223人,纺织职工623人,轻工职工31049人,铁路职工21443人,邮电职工2726人,公路职工5154人,建筑职工2647人,基本建设职工20862人,地质职工1088人,财贸职工42360人,农业职工2794人,林业职工1524人,水利职工947人,教育职工41690人,其他职工10981。),为解放初期的9倍。到1986年全市职工增加到845918人(其中:机械冶金职工223725人,石油化工职工21649人,国防工业职工19395人,煤矿地质职工7903人,水利电力职工11975人,邮电职工7663人,轻工业职工93282人,纺织职工26519人,铁路职工41684人,公路交通职工20129人,民航职工621人,基本建设职工74729人,财贸职工113516人,金融职工3028人,农牧渔业职工6897人,公用事业职工18974人,教育职工84696人,文化科研卫生职工54703人,其他职工14830人),较1964年增加584307人。除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职工人数一度下降外,其他年份一直都在逐年上升。全市工会会员人数是由1949年的21104人,发展到1988年的802978人,增长37倍。女职工的比例也有了显著的提高,1954年全市女职工为19539人,到1988年增加到386951人,占职工总数的42%。
  长春工人阶级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解放时,长春只有铁路、邮电、建筑、手工业、搬运和店员等,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增加,到1988年已有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电子工业等产业工人。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队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长春市的教师队伍从1949年不足3万人发展到1988年的7.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达1.1万人,中等学校教师为2.9万人,小学教师为3.3万人。解放初期,长春市科研基础十分薄弱,科技工作几乎是空白,伪满大陆科学院遭到严重破坏,科学仪器大部分不能使用。1949年只有57名研究人员。到1957年全市已有独立研究机构9所,研究人员发展到879人。至1988年,长春独立科学研究机构已发展到95所,比建国初期增加93所,科技队伍已发展到25.2万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7.3万人,占总数29.1%。他们在科学研究、发展先进技术、振兴国民经济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长春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姿态,多渠道、多层次积极参政议政,参与管理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行使主人翁的权利,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着主导作用。至1988年底,全市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已达到96.1%。据2775个单位统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6491次。审议生产经营方案3740次,工资奖金分配方案2614次,审议劳动保护方案1229次。随着全市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民主管理在形式、内容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各企业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形式。有1956个企业建立了厂、车间(分厂)、班组等三级民主管理网。1988年全年培训职工代表14752人,民主选举行政领导人的有1059个单位。有1913个单位民主评议了领导干部18045人,被奖励的1413人,被免职的222人。在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的先进模范人物。仅以1986年为例,评出长春市级特等劳动模范23人,省级特等劳动模范25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0人。这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带头人,为全市工人阶级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随着生产的发展,全市工人阶级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1952年进行了全国第一次工资改革,有34%的职工调整了工资,经过几次工资改革,职工工资提高很快,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制度。1957年提高工资标准,建立计件工资制,改进奖励办法,又一次使职工工资普遍得到了提高。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5亿元,比1952年增长2.5倍(不包括集体)。年人均工资达到702元,比1952年增长51.9%。“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工资基本未动,1976年人均工资为677元,比1965年下降8.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解决了自1963年以后至1976年长达13年未调整工资的问题,保证了职工的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至1988年,长春市职工工资总额已达到20.6亿元,比1978年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14.3%。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62元,比1978年增长1.6倍,平均年递增60%。
  建国后,全市工厂企业逐步实行了劳动保险制度,使职工最感忧虑的旧社会无法解决的生、老、病、死、伤、残问题基本上有了社会保障。根据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到1956年全市实施劳动保险的单位已达113个,享受保险的职工有118119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的职工逐年增多。同时国家还在机关、事业单位5.6万职工中实行了公费医疗制度。职工的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1983年共新建职工住宅70多万平方米,通过调新、串旧,为1万多户职工解决了住宅。还实行自建公助,为1200多户职工改善了居住条件。与此同时,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职工通过互助互济活动,自己动手谋福利,普遍建立了互助储金组织,培养和发挥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推动了职工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党和工会十分重视职工教育。长春解放后不久,在职工中就开展了扫盲运动,掀起了3次扫盲高潮,同时举办了初、中等教育,还办起了职工高等教育,使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明显提高。1949年到1952年,职工坚持边生产边学习,相继有38000名职工摘掉了文盲帽子。据1960年统计,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职工已由1953年27.4%提高到50.3%;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1.4%上升到29.4%;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4%上升到6.1%;大学文化程度的从0.5%上升到2.7%。到1981年全市办起了各级职工学校330所,入学职工达到了206000人,一个群众性的学习热潮初步形成。
  这些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说明全市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居于十分重要地位。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自觉地肩负起工人阶级的光荣使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工会志

《长春市志 工会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长春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工会组织,工会的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教育,职工文体活动,职工生活福利,对外交流活动、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自身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