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谚语、歇后语、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2041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谚语、歇后语、方言
分类号: I277.7 ;H033.1;H17
页数: 13
页码: 333-345
摘要: 本章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的一些谚语、歇后语、方言。
关键词: 长春市 分水村 方言

内容

第一节 谚 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不论是物理现象还是人为理念,乃至自然规律,恰如其分地鞭辟入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并上升理论的精辟总结,富有强烈的哲理辩证关系和时代气息,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和规范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文对仗工整,寓意深远,发人深省。谚语的种类很多,有气象、农时令、生活谚语、有专业谚语。谚语作为经验的精华,涉面十分广泛,知识性很强,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人们喜欢用谚语作为交流的语句,常常给人以启迪。因此,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本志辑录的谚语大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借鉴。
  一、气象谚语
  燕子钻天山戴帽,蚂蚁搬家蛇盘道。
  隔道不下雨。
  冬天雪多大,春天旱多深。
  早晨下雨一天晴。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燕子低飞蛇盘道,水缸出汗蛤蟆叫。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北风阴,西北风晴。
  早晨照霞,晚上沤麻。
  太阳倒吊,晒得猫叫。
  点灯风不煞,明天准还刮。
  风三风三,一刮三天。
  七阴八不晴,九日放光明。
  云向东,一阵风。云向南,雨涟涟。
  辰时东风当日雨,辰时有雨当日晴。
  鸡不安,爱阴天,鸡扎翅,下一阵,鸡发愁,淋破头。
  东虹雾露西虹雨,南虹出来摸鲇鱼。
  厕所泛味,老天流泪。烟不出门,大雨倾盆。
  黑云白云对头跑,这场雾子小不了。云恶风大,冰雾随下。
  北风寒,南风暖,东风潮湿西风干。
  风刮一大片,雹子砸一线。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天黄雨,地黄风,干雾有雨水雾停。
  二、农时令谚语
  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
  有收无收在于天,多收少收在于人。
  二月清明麦在头,三月清明麦在后。
  浅破茬,深掏墒。
  地平寸水不露泥,三深三浅灌到秋。
  不种四月麦,不播五月田,不插六月秧。
  紧赶慢赶,芒种开铲。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涟雨吃饱饭。
  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夏至三庚变暑伏。
  你误地一时,地误你一年。人哄地皮,地哄人皮。
  春雨贵如油,有雨人不愁。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种荞麦。
  种地选好种,一亩顶两亩。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庄稼靠人管,人勤地不懒。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打骂不走;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粒。
  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谷铲八遍饿死狗。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
  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根不正,秧不盛。结的葫芦歪着腚。
  秋节早耕田,丰收在来年。
  调茬如上粪,本小也得劲。宁施一条线,不施一大片。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早种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萝卜白菜葱,不怕大粪攻。
  种是金,地是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三、生活谚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好事不出门,丑闻传千里。
  身上有力养一人,心里有劲养千人。
  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
  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理上让三分。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休。
  沙锅不打不漏,话不说不透。
  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之意不在酒。
  自扫门前鹅毛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从小看大,三岁到老。
  上梁不正下梁歪。
  要知今日,何必当初。
  听人劝,吃饱饭。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是亲三分向,是火热其炕。
  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醉死喝酒的。
  来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
  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恩面前不言谢。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天作有雨,人作有祸。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天塌有大个,地陷有矬子。
  一时被蛇咬,十年怕井蝇。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打虎先打头,擒贼先擒王。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穷灶炕,富水缸。天天防火,夜夜防贼。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人走留名,雁过留声。
  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冬天不感冒,夏天不中暑。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高高地,矮矮地,宽宽地,窄窄地,灯高下亮。
  能人难躲匠人手,买的没有卖的精。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及对门。
  不份种地伙种瓜,一屋不住两三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慢鸟先飞常在后。
  丑妻近地家中宝。
  量车使牛,量女配夫。
  有货穷不客,百货迎百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换镰不换锄,换锄使不服。
  旱瓜长的大。细水长流度春秋。
  绿青蛙一蹦八丈高,呱呱乱叫,赖蛤蟆一挪三寸,肥腿大胖。粗茶淡饭桌上现,生猛海鲜吃不惯。
  花无百日鲜红,人无千日和好。
  紧打酒,慢打油,多少都在篓里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日进分文。
  饿了吃糠甜如蜜,不饿吃蜜也不甜。
  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一拃没有四指近。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再好的刀伤药,不如不拉口。喝酒喝厚了,耍钱赌薄了。
  砂锅不打不漏,话语不说不透。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胜似百闻,百说不如一干,一干胜似百说。
  山高不遮太阳,儿大不遮爹娘,好儿不须多,一个顶十个。
  叫唤的蝈蝈没肉吃。
  手大难遮天,水大不漫桥。
  知足心常乐,能忍心自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会做媳妇两头瞒,不会做媳妇两头传。
  要想人尊敬,必先尊敬人。
  智壮英雄胆,艺高人胆大。羊羔跪乳,乌鸦返哺。
  老猫炕上睡,一辈留一辈。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春之季在于晨。一年计在春,丰收贵在勤。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稳受穷。
  灰没火热,酱没盐咸。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丰年只做灾年过,灾年才能不挨饿。
  脚正不怕鞋子歪,人正不怕影子斜。
  老实人常在,脱空人常败。好人千个不多,坏人一个不少。
  勤快人动手,懒惰人动口。好客朋友多,好说废话多。
  冻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要想方便自己,必先方便别人。
  不怕慢,就怕站,一紧一慢差一半。
  水深流势慢,智人话语迟。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
  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
  好闺女不如好女婿,好儿子不如好媳妇。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人在屋檐下,只得把头低。
  儿子的江山,女儿的吃穿。
  东方下雨西边晴,道是无晴却有晴。
  第二节 歇后语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迷面,后一部分像迷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把人的周围活动形象化,它从另一个侧面折射文化底蕴,寓教于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提了棒子叫狗——远了。
  打幡活轻——压的嗷嗷叫。
  一手拿二踢脚一手拿菜刀——连崩带骗。
  不吃不喝——病不轻。
  大马勺炒羊肉——连膻带颠。
  翻穿皮祆——里外不分。
  耗子尾巴长疖子——没多大脓水。
  脚上泡——自己走的。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沙锅捣蒜——一锤买卖。
  庄稼佬不认识电灯泡——一股急火。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上厕所排队——轮蹲(伦敦)。
  黄鼠狼坐飞机——神高。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茶壶煮饺子——倒不出。
  鸡蛋挑骨头——找茬。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门缝瞅媳妇——扁了。
  狗戴帽子——装人。
  冬天光脚丫——自冻(动)自脚(觉)。
  出头椽子——先烂。
  洗脸盆扎猛子——不知深浅。
  豆腐掉灰堆——提不得,打不得。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上梁山(捋铺衬)——看纸牌。
  外甥点灯笼——照舅。
  搬砖头——推牌九。
  被窝放屁——能闻(文)能捂(武)。
  吆五喝六——掷色子。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后老婆打孩子——又一顿。
  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抬脸吹喇叭——趾高气扬。
  老鼠给猫捋胡子——溜须不要命。
  跛拉盖挂掌——离蹄(题)了。
  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扫帚顶门——净叉(差)。
  凉锅贴饼子——溜了。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洗澡堂里的脱鞋——乱穿。
  要饭带着猴——穷乐。
  漫天糊浆子——糊(胡)云。
  何仙姑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
  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
  癞蛤蟆上菜堆——净显大块肉。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心高妄想。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星星跟着月亮走——净借好人光。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麻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一个巴掌拍不响——独掌难鸣。
  猫哭耗子——假慈悲。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后老婆打孩子——又一顿。
  破鞋漏脚趾——穿帮。
  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伯子背兄弟媳妇——挨压不够脸(或挨累不讨好)。
  破草帽——晒脸。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
  相反方向行走——南辕北辙。
  说东道西——文不对题。
  蚂蚁撼大树——自不量力。
  鸡蛋撞石头——不知软硬。
  死爹哭妈——犟种。
  一日三遍酒——好喝。
  闻着香味就上桌——好吃。
  癫痫病吐白沫——真抽。
  王八吃秤砣——铁心了。
  东家上鸡窝——不拣蛋(不简单)。
  外手赶车——不分里外。
  北京茶壶——嘴好。
  秃尾巴牛打阑——没挡。
  四方桌上垒长城——打麻将。
  张飞逮豆杵子——大眼瞪小眼。
  耗子吃猫咂——处那了。
  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老母猪喀碗碴子——一肚里净瓷儿(词)。
  拆房子拿耗子——大干。
  狗咬李洞宾——不识好人心。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也囊。
  王二小放牛——不往好草赶。
  麻竿打狼——两头害怕。
  纳鞋底不用锥子——针(真)好。
  第三节 方言
  方言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方言是区域性的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带有明显特征的地理位置,都有他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口语,对称谓、习俗和客观印迹的表述地方性突出,不同的区域语言差异较大,十里不同俗在口语表述上较为明显。因此推广普通话便于交流,有利于沟通感情和交往。总之,方言也是一方的语言文化。
  一、称谓用语
  祖父:称爷或爷爷。
  祖母:称奶或奶奶。
  父亲:称爹或爸。
  母亲:称娘或妈。
  继父:称叔、大爷或称爸。
  继母:称姨、婶或称妈。
  伯父:称大爷(爷读轻声),如系二伯父,称二大爷。
  伯母:称大妈或称大娘,如系二伯母,称二大娘。
  岳父:称老丈人,见面随妻称呼。
  岳母:称丈母娘,见面时随妻称呼。
  妻:称爱人或自称老婆、媳妇、老伴、家里的,当面直呼其名,有小孩子的称“孩他妈”。年长时亦称屋里的、做饭的、她呀。
  丈夫:自称老头,当家的,他爹,当面直呼其名。
  儿子:自称儿子为小伙、儿子、少的;称他人的儿子则称你家少的、你家小伙、你家儿子、你家公子或直呼其名。
  女儿:自称姑娘、女儿、丫头、闺女或直呼其名。
  儿媳妇:称媳妇或直呼其名。
  外祖父:称姥爷(爷读轻声)
  外祖母:称姥姥或姥娘。
  二、生活常用词、词组
  夜隔儿:昨天。 例:我夜隔儿来的。
  今儿个:今天。 例:今儿你到地里去。
  晌午:午间。 例:晌午买点东西。
  老板子:畜力车车夫。 例:车上坐个赶车的老板子。
  掌包的:跟车的。 例:掌包的说:“货很好。”
  老爷儿:太阳。 例:老爷出来了。
  郎猫:公猫。 例:我家有个郎猫。
  骒马:母马。 例:老王家的骒马下驹了。
  克郎:阉过的猪。 例:克郎二百斤了。
  磕籽:葵花籽。 例:他总爱嗑嗑籽。
  茅房:厕所。 例:他到茅房去了。
  旮旯:墙隅。 例:墙旮旯不干净。
  腻味:不耐烦。 例:我干活不知啥腻味。
  磨蹭:挨时间。 例:干活不能磨蹭。
  胡弄:不认真,应付了事。 例:胡弄不行,得好好干。
  胎歪:体弱,拿不成个。 例:她生的孩子有点胎歪。
  拉忽:疏呼大意,不经心。 例:办这事可不能拉呼。
  爽快:迅速、利落。 例:爽快点。
  嘎实:厉害。 例:那个人抓工作可嘎实了。
  懒散:不利索。 例:她那么懒散呢。
  唠嗑:对话。 例:两个人在地里唠磕。
  干啥:干什么。 例:你招呼我干啥。
  啥:什么。 例:什么,这是啥。
  咋的:怎么的。 例:他咋的了。
  嗯哪:答应之词。 例:嗯哪,知道了。
  老鼻子:多。 例:今年,大西瓜老鼻子了。
  扎咕病:求医治病。 例:你快去扎咕病,这可不能耽误。
  熊人:欺负人。 例:你真熊人。
  划魂:猜疑不定。 例:到底怎么干好,我心里有点划魂。
  压茬:有威力。 例:那位领导可压茬。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本书共二十二章,分别记述了长春市分水村区划与建置、党政机构、农业、村办企事业单位及驻村单位、分水小学、前分水岭屯、腰分水岭屯、朝鲜族屯、人物、礼仪、习俗、谚语、歇后语、方言、民间传说、百岁寿星、长寿老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分水村
相关地名